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09.04.13
堂娜 從疼痛開始瑜伽的每一天
文/陳紅旭(文字工作者)

以「還君明珠」暴紅的堂娜,戲約表演不斷,卻在27歲發生一場大車禍,一個月後即重回工作現場。從外表看堂娜,不過是額頭縫了八針而已,實則內臟大移位,鎖骨碎裂,肋骨斷裂,連脊椎都撞歪了,西醫僅以一句粉碎性骨折解釋,無法再做進一步的治療。
但堂娜卻覺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也無法躺得久,渾身想死般的不舒服,無法與人傾訴。比平常更忙更累的通告,她硬以意志力、以感謝的心撐了近五年而瀕臨崩潰,當時甲狀腺失調讓身體向她發出最後通牒。堂娜意識到,不適當休息,身體的反撲將會吞噬自己。
生命,於是在那一刻轉了彎,航向堂娜從未想過的港灣。當人一放鬆之後,思慮也變得清澈起來,遍訪中西醫而束手無策之際,19歲開始即如影隨形的瑜伽終於跳了出來,這已是車禍後五年的事了,姑且試試吧!
因車禍中斷五年的瑜伽,再度走進堂娜的生命。初練瑜伽「一動一痛,不動也痛」,她以最高的意志,最低的標準「一天進步一點就好」要求自己,先從瑜伽的一呼一吸中感覺自己的存在,配合飲食的清淡及睡前懷著感恩的拜佛式,每天貫徹這三帖藥兩個半月後,因甲狀腺而來的金魚眼、月亮臉,都消失了。不過,瑜伽看似很簡單的動作,每一動都喚醒?娜身體內更深沉的痛,「一直做,一直痛,一直流淚」是當時真實的寫照。
瑜伽,重新點燃堂娜的健康之火,只不過受創過後的身體,竟然連最簡單的動作都無法做,不斷在呼吸調息中的堂娜心想,瑜伽中一定有自己能做而又對身體好的動作。
這一轉念,也是堂式瑜伽出現的緣起。
「反正身體已不能再壞,姑且就放膽練習吧!總有可以做的動作,實在做不到的動作,思考如何改變而效果仍在。」由此堂娜開始研究瑜伽,看西方的解剖學,想了解瑜伽和身體構造的關係;看東方的經絡學,理解瑜伽每一個動作對身體的好處,尤其以自己身障般的身體做示範,說服力再強不過了。
她認為瑜伽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很專業很深層的一門技術,學會它可以自我做深層的穴道按摩。而堂式瑜伽分為四部分環環相扣,先由練呼吸而讓身體呈帶氧狀態;第二步養身瑜伽,將氧氣藉著動作帶進身體各器官中;接著核心瑜伽以站姿讓動作遍及全身;最後回到傳統的深層瑜伽,讓帶氧的優質血液可以循環全身,四部分各用不同的呼吸方式,足以刺激不同的身體區塊,這是堂式瑜伽不痛、安全又有效的精髓所在。
正因為瑜伽為疼痛的身體找到出路,堂娜滿懷感激發願,老天肯定要她以苦其心志的受創身體,做為新生命的任務,於是她發願以五年做公益,回饋老天重賜生命的喜悅。現在她已邁入第二個五年。
堂娜形容現在的自己,天天在倒帶中觀看自己的過去,從而發現原來自己可以活了下來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因此疼痛是該受的結果,每每因為疼痛難耐,她也想過為何不撞死算了,或者一口氣吸不過來就走了。但生性樂觀的她,隨即轉念,都熬過五年像急凍人的日子了,遂改與疼痛共處,將疼痛視為砥礪的好朋友,頓時覺得輕鬆自由許多。
從遭逢車禍、甲狀腺失調、憂鬱症及每每因為太累而出現的紅斑性狼瘡,這十多年來,?娜只吃過不到一百顆的止痛藥,每天僅以不斷練瑜伽的方式解除癥狀,每天都由疼痛開始,不免掙扎,但「練,痛苦;不練,更痛苦!」瞬間樂觀的想法又壓境,「既然活著,就發揮活著的價值吧!」於是自己不斷的和自己對話打商量,尤其很害怕「沒事做」的堂娜說,「靜了下來,疼痛的感覺更明顯。」每當練到最後的坐姿冥想時,她一定請學生們在心想默禱:「感謝身體陪自己這麼久,謝謝!」
訪談中,堂娜不斷的換著坐姿而始終面帶微笑,顯然身體的疼痛是時刻相伴,堂娜說瑜伽讓她的身體今天不比昨天差,就已夠心懷感激的了。對她而言,疼痛是交換活著的代價,她誠心接受,沒有埋怨。
**********************************
@堂娜推薦好書
不生病的生活.實踐篇/如何/新谷弘實
這本書的作者新谷弘實,是一位看過30萬人的胃腸實況,做過9萬例息肉切除手術,19歲起沒再生過病的胃腸外科權威,正因為如此當我看到這本書,我就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可以讓他不生病,其中很多觀念和想法都和我很接近。現代人常吃的太精緻,產生許多文明病,所以這本書告訴我們很多好的飲食習慣和實際的做法,讓我讀完感同身受,也希望大家和我一樣,都能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一天一分鐘,辦公室養生運動/凱特文化/Shirley
現今的科技讓人們輕易地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心思太忙碌,筋骨卻太少舒展,因此各位辛苦的上班族們!我們需要離開位子站起來,讓身體動一動、找回健康活力,這就是我為什麼推薦這本書的原因,因為真的聽見很多親朋好友都在說平常上班忙碌,什麼都以賺錢為首,想早點下班卻又因為上司的一句話,然後犧牲很多私人的時間,也別說還要找機會運動了!常常抱怨自己的臀部正向外擴展、脖子和肩膀疼痛,這本書正好可以告訴你如何解決這些種種的生活煩惱。人都有惰性,但有了這本書,你就不必特地上健身房就可以運動,不要低估每天做這些運動所帶來的效益,它幫助你更健康、還能順便減重。
人體使用手冊/達觀文化/吳清忠
我對中醫非常有興趣,覺得中醫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一般人要了解並不容易,但是當我看到人體使用手冊,發現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我了解使用身體的方法。我蠻同意作者的觀點:「其實很多的慢性病,都是用錯誤的方法使用人體的結果。」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正確使用人體,很多慢性病其實就不會發生,希望各位讀完能對人體有更多的認識,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文中?娜照片,由凱特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