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 2013.04.05

    Voreingenommenheit

    文/夏夏
    因為是同人誌狂熱者,夏夏從高三那年開始寫作,除了在Blog上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也將同人小說放在網路空間供網友欣賞,結果不知不覺就養成了每天撰寫Blog日記的習慣。她將部落格取名為「Voreingtnommenheit」是因為曾修過兩年的德文,Voreingenommenheit的中文意思即為偏見。 之前她曾看過彼得.尤斯提諾夫所寫的《小心!偏見》一書,深深感受到偏見對於人類的歷史、社會、文化、政治、情感等各層面深遠的影響,許多不必要的紛爭和戰爭都是因為少數人的偏見,而造成生命、文化資產的消逝,加上列寧所說的:「偏見比無知距離真理更遠」,因此她期許自己不要對他人存有偏見、不要做個遠離真理的知識追求者。 夏夏從小就很喜歡看書,平常所看的書籍多以漫畫、小說、輕小說為主,唸大學時由於修課的關係開始大量閱讀老師所開出的非文學類書籍。不過,她本身則非常喜歡哲學類的書籍,因為「透過哲學能讓我沉澱心靈,重新調整...
  • 2013.03.29

    I'm In Here

    文/blackjack
    在社群網站尚未在台灣普及的時候,曾經看同學用部落格寫一些心情記事,於是自己也去辦了一個部落格來用,不過那時發現好像不知道要寫什麼,於是就長期擱置在旁。直到現在,因為第一本試讀的書《千年之夢》,開啟了我在部落格主要書寫的內容──分享心得。個人認為讀一本書,就是要留下印記,有時候會因為書的內容得到滋養,有時候會受到句子的渲染力而感動,因此我想寫下我對於書籍的想法,藉此留下一個回憶,也把好的事情分享給大家。而之所以取名為「I’m In Here」,其實是因為翻譯成中文是:我就在這裡。不論春夏秋冬,隨時在部落格分享自己的心情給大家。 開始踏入閱讀的旅程是因為國小老師在班上放置的《亞森羅蘋》全套,大概就因此愛上閱讀這件事,平常喜愛讀科幻、偵探、文學類的作品,較喜歡的作者大概是寫《姊姊的守護者》的茱迪.皮考特,她那細膩描寫道德上爭議的故事,深深吸引著我,安娜內心與姊姊之間的掙扎,這樣如此刻畫家庭裡的小鉅...
  • 2013.03.22

    肆季.秋

    文/season
    翻開記事本,空白的欄位裡,我忘了曾經有過什麼感動!也許那曾經幸福的感覺就這樣流失!在時間及現實的遞移中,為了保持一片小小的天地,排除所有煩人的事務干擾。於是,在百年六月的午後,我決定細細的記錄下每天小小的體悟,透過閱讀中的感動,整理腦海中片段的文字成行。我想,就這樣肆無忌憚的一直寫,寫過有春夏秋冬的四季,但文字間流動的情懷,都有我最愛的秋意,有些蒼茫蕭瑟,這就是我的專屬空間「肆季。秋」。 喜歡奇幻推理類小說,小時候用少少的零用錢,一本本買齊了有黃色封面的亞森羅蘋。雖然看書速度很慢,還不斷的和朋友借書,而自己總是會捨不得借書給別人,深怕別人不會好好愛惜書本。圖書館,則是可以窩一整天的好的地方,那是我的童年,但也延伸到現在。 最喜歡的作家是托爾金,他所創造的《魔戒》讓人也隨之經歷一場冒險,最後很心疼佛羅多帶著魔戒造成的傷痕,離開他最愛的哈比屯。也喜歡丹布朗,帶著我在不同的國家間經歷驚險的旅程。喜歡《催...
  • 2013.03.08

    恩佐札克的聽說讀寫看

    文/恩佐
    高中時期開始在部落格隨意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一直到大學才開始試著去寫讀後心得,而當有人因為自己寫的心得進而去閱讀那本書,甚至留言分享心得,就有種感到被支持的力量,便持續的去抒發自己的閱讀感想。不單只是想介紹書籍,生活的點滴都會有一些感想與感受,因此寫下了「恩佐扎克的聽說讀寫看」,也藉此分類。恩佐這個名字,來源取自Garth Stein的「我在雨中等你」,裡頭那隻狗主角的名字就是恩佐,這本書是那段時間感受挺深的故事,因此就延用了這個名字。 有趣的是,從小幾乎不看課外讀物的,總覺得學業上的書籍就看不完了,哪有什麼時間看其它書本。一直到了大學,圖書館內大量的藏書和營造出來的環境與氛圍,才讓我愛上跑圖書館的感覺,也就從每周的新書區開始挑書看起,漸漸的喜歡上看書的感覺。然後開始在網路上搜尋別人推薦的書籍,進而的去借閱欣賞。有好一陣子的時間都是沉迷在文學小說的世界,無論國內外,無論出版時間的早晚。看到一些好作品都會...
  • 2013.02.22

    巫婆姊姊的旅行&閱讀&工作筆記本

    文/巫婆姊姊
    2005年12月30日開始部落格生活。我跟《冰?》裡的奉太郎一樣是節能主義者,不太去想「意義」之類的事,偶然開格後,基因裡的死心眼發威,所以就一直撐到現在了。將部落格取名「巫婆姊姊的旅行&閱讀&生活筆記本」是因為我在日常生活裡的個性其實蠻「巫婆」的:說話毒舌、獨來獨往、討厭小孩,所以即使最大心願是當水蜜桃姊姊,也無法違背上天分配給我的劇本,旅行、閱讀、工作是我生活的全部,但如果標題下的是「巫婆姊姊的旅行&閱讀&工作筆記本」感覺實在很敗犬,所以只能是「巫婆姊姊的旅行&閱讀&生活筆記本」,想表達什麼?應該是:這裡就是全部的我吧。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最早有印象的閱讀記憶不是格林童話也不是安徒生童話,而是倪匡的《老貓》與金庸的《倚天屠龍記》,為什麼呢?小時候家境不是很有餘力,但老爸的閱報習慣從沒中斷,所以最早的閱讀記憶全是在《中國時報》上的文章。不喜歡很「實用」的...
  • 2013.02.08

    艾日草堂

    文/Loveday
    2004年,Loveday開始「艾日草堂」部落格寫作,原本只想開個練習創作的(半)私人空間,後來反而以閱讀感想和生活雜記居多,比較接近各種個人心得的抒發以及跟同好朋友的交流。「艾日」是她的網路暱稱,至於「草堂」,則是從國文課本裡看來的,因為喜歡這四個字擺在部落格白色背景上簡單清新的模樣,所以名稱也由此而來。 因為媽媽是圖書館員,小時候常讓她在─整間圖書館隨意看書,沒有特別的挑選或設限。「我對《亞法隆迷霧》(繆思文化)的熱愛在週遭的人看來似乎挺瘋狂。以前英文程度不佳、又面臨升學考試時憑著熱血拼完原文版,後來更寫心得大力推廣。」所以熟識的朋友曾揶揄她說:「《亞法隆迷霧》中文版一出,我看全台最爽的人就是艾日」,或是在她PTT上的文章下面推「全世界都知道你最喜歡亞法隆」,也有朋友每次介紹她的內容都是「國三時就看完亞法隆那種十八禁的東西」…… 直到現在,Loveday最常看的書類...
  • 2013.01.04

    旅人書房

    文/jrue
    還記得那些夜晚,那個BBS盛行的年代,青春書寫於寂靜無聲的黑白畫面裡,接續而後是部落格的崛起與取代,而不管以什麼樣形式存在,一直以來,文字對我而言是記憶、也是避免遺忘的媒介,用力刻畫,只為了保留生命中飄蕩而過的事物,來印證曾經的存在。 「旅人書房」是約末半年前欣喜於發現網路試讀活動,因應而生的閱讀網站,對我來說,它現在反倒像是變成了自己的另類書櫃,記錄著每本書籍閱讀當下的感動,而之所以命名如此,是的,我嚮往飛天的流浪旅行,每當機輪脫離地面騰空仰衝那一瞬間,心臟總是忍不住跟著翻騰不已,世界之大,那些走過的路豐富了生命的篇章,也讓人看見了另一種不同的美麗。 而閱讀,好像有時也滿足了我奔馳於另一個國度的想像,喜歡看書源自於小時候母親也愛書的啟蒙與引領,後來一直都保有著濃厚的興致,大學時終於不再受限於升學壓力,可以更熱衷地一頭栽進文學世界,那時候接觸比較多華文作家作品,諸如朱天文、朱少麟、邱妙津等,國外的...
  • 2012.12.21

    文字總是能表示些什麼

    文/編輯部
    2007年,我開始於部落格上發表文章。文字能組成一個故事,更能傳達創作者想表示的意思、想說的話甚至是情感,就算不相信文字能做些什麼,但它總是有點什麼用處的不是嗎?這就是我部落格名稱「文字總是能表示些什麼」想表達的:雖然有點詞窮,可能還有點矛盾,但我想說,就算我的圖片或動作看起來沒什麼,但文字總是能幫我表示些什麼給我想傳達的各位。 從小我就滿喜歡看書的,直到現在習慣改不掉了。因為小時候爸爸媽媽常替我和姊姊買童話故事書和繪本,大概是喜歡聽故事加上裡面的圖片很有趣,常常拿起來閱讀;到了五、六年級,同學都會看超商那種小小說或是大本的言情小說,也感興趣就跟著開始看,大概就是這樣。基本上各種類型都喜歡看,但最常看的還是言情小說、奇幻冒險類的。最喜歡的作家則有湊佳苗、Di Fer、蘇珊.柯林斯、蘿倫.奧利佛等人。 看書之外,平常還喜歡畫畫、寫小說,或者是縫一些小東西,雖然常常因為這些東西讓我分心,不過成品出來會...
  • 2012.12.07

    The Ting a Ling of a Marionette

    文/Marionette
    從2008年開始,因為想從紙本文字跳到電子文字來對生活做些記錄,於是開始了部落格的寫作。部落格對我的意義,大概就是有個地方記錄我的所見所聞和我所喜好的一切事物與心情,是個方便的地方,讓我回顧過往我所記錄的一切,我喜歡回顧以前文章喚起當時回憶,並讓我發笑或是感傷動人的瞬間。 當初只想要取一個符合文法又通順的部落格名字,並能把暱稱也加進去,若把「The Ting a Ling of a Marionette」翻譯出來的話,就是牽線木偶的叮噹聲感覺還滿通順的。如果之前我知道我會被邀請參加部落客推薦單元的話,我會更仔細去想部落格的名字,哈哈! 小時候,我老媽有事外出後,把我留在金石堂書店看書後,等時間到了再來接我,所以我很能在書堆裡面自得其樂,我想我便是從那時候開始喜歡看書的。「孫叔叔說鬼故事」整套故事就是在這段時間看完的,還有一堆堆的歐洲各國童話故事。對於閱讀,我只偏好歐洲翻譯文學,但因為試讀活動,讓我...
  • 2012.11.23

    苡芃的讀思記事

    文/苡芃
    我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在寫部落格文章,不過類型有點繁雜多樣,這幾年來開始思考應該要把我最愛的活動,也就是閱讀,與世界分享,於是便新創了這個部落格專門書寫我的閱讀思考過程,留下足跡。部落格之所以會取名為「苡芃的讀思記事」,其實很簡單,就是我想記錄下我讀、我思的過程,記憶難免淡化,留著一點記錄總是好的,有時回顧一下自己過去所思所寫,能夠回憶起當下的心境與閱讀感受。 從小就愛看書,不過我想比起看書我更愛藏書,我喜歡擁有書本的感覺,通常喜歡的作品有不同的書封,我都會一併收集,因為會讓我萌生幸福的感受。近半年來在蒐集一種獨特切割書頁的書籍(deckle edge),這種類似手工切割書頁的書籍非常深得我心,不怕割傷手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擔心書側不小心撞凹等等狀況,比較可惜的是,中文市場似乎還沒有這種書頁書籍的生產,否則我肯定會買來收藏。我一直都有在收藏書籍,會收集喜歡作家的作品,例如第一版第一刷,就算他們可能到現在還是不大...
頁數17/44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