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不住了!——孩子的內心小劇場,也是大人共同的尿急回憶!
08/07 什麼時候該說「我想尿尿」? 這是每一個人成長中的靈魂拷問。 我曾在遊樂園親眼見證一場「憋尿悲劇」——那天艷陽高照,遊樂設施全都大排長龍。一對爸媽帶著孩子熬過漫長等待,終於,漂漂河的小船即將靠岸!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孩子忽然仰起臉說出一句:「我想要尿尿~~」 爸媽瞬間崩潰,大喊:「你為什麼不早說啊!?」 這一幕真的是所有爸媽的夢魘,但也是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的現實: 什麼時候,是勇敢說出尿急的最佳時機? 在繪本《憋不住了!》裡,主角小康就是面臨這樣的難題。他憋著一肚子的尿,一路從教室、放學、回家,腦中各種瘋狂想像開始爆發—— 廁所會不會太遠? 我的肚子會不會炸掉? 尿尿會不會從肚臍噴出來?! 還是……我乾脆變身成「尿尿超人」來拯救世界! 這段「尿急內心劇場」誇張又逼真,緊張又爆笑。 讀著讀著,你會不自覺地笑出來,同時想起自己也曾有過那種—— 「再不講我真的要出事了!」的瞬間。 我也曾是那個沒講出來的孩子。 小學一年級,開學第一天,我滿心期待迎接新生活,卻卡在一個小問題上:「我可以去上廁所嗎?」 我不敢開口,忍著忍著……最後真的「憋不住了」。當全班在操場升旗時,我的媽媽出現在廁所,拿著乾淨的褲子幫我換衣服。 那一刻我明白了,在學校生存,第一步不是會念書,而是學會開口。 長大以後,成為媽媽,我才知道:「如廁教育」從來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修行。 那是一場全家一起參與的共同修煉。 如何讓孩子知道身體的感覺要被尊重? 如何提醒他們玩得再開心,也要先去上廁所? 如何避免深夜的尿床、清晨的洗床單大賽? 所有父母都知道,「尿」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小事。 這本書,不只是讓孩子放聲大笑的幽默故事,更是幫助他們認識身體、表達需求、勇敢開口的第一本練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