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2018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547個人喜歡

出版情報

張曼娟:我可以不出書,但是我不能出對不起自己的書。

2017/12/19 張曼娟-「2017年度作家風雲人物」得獎原因: 作者以獨有的細膩筆觸,用小說撫慰人心,從生活感受文字, 在人生最大的考題中,體現現代人在愛情、親情、友情中的苦楚, 每一段書寫,都是歷練繁華人情提煉出來的生命結晶,展現文學溫柔的強大力量。 【張曼娟:我可以不出書,但是我不能出對不起自己的書。】 早上六點前起床為失智的母親上網掛號門診;七點前回床小憩,因為不堪勞碌的雙眼長了針眼;七點再度起床,到早市去買妥未來兩三天家裡要吃的菜;回家和外籍幫傭一起整菜、燉湯;接著伺候母親穿衣,帶她去門診;十點半回到家燒菜,讓所有人吃飽飯,接著奔赴工作室,用五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一篇稿子,也順帶聯繫其他工作。如此緊湊,並且一分為二的生活節奏,就是作家張曼娟如今的生活。 過去張曼娟其人其書寫給一般讀者的印象總是浪漫柔美,但是近年的張曼娟筆下出現了很多柴米油鹽醬醋茶般的生活特寫,特別是去年她開始在個人臉書上刊登「照顧老去的父母才能理解人生」的系列專文,紓發她照顧年邁父母的心情,得到廣大迴響,許多人這才注意到張曼娟「變了」。 不過早在她1985年發表,隨後熱賣超過五十萬本的小說集《海水正藍》裡,就已經出現了「子女如何面對年邁父母」這個議題,生活中種種無奈與醜陋的現實,是張曼娟唯美文字下始終存在,卻不易被察覺的張力,她其實沒有迴避過。只是就像人年輕時,「中老年」僅是某種惘惘的威脅,等到中年已至,我們再無法拉開距離。張曼娟文字中那份純淨與從容的質地,在晚近十年的寫作中轉化為一種徹底的坦然,帶領讀者一起關照中年生活的一切,不論是醜陋的,或是蕭索的,都直面觀之。 「我不像大家想像中是個很浪漫,很風花雪月的人,某方面來說我其實是個很現實的人。」張曼娟所謂的現實,並不是展現在算計別人身上,而是懂得算計自己,中年的生活往往歷經人生劇變,從外表體貌到金錢與人際關係,這些變革無一不需要歷經調適,張曼娟從不避諱談這些自我盤整的過程。 比如容貌,當社會上鼓吹當個美魔女,張曼娟卻說「我要看看不做醫美,我的60、70歲是什麼樣子」;比如金錢,當大家想像藉著投資有機會過上奢華的日子,她聊的金錢故事卻是「父親發病後我就冷靜想過,我要支援父母到什麼程度,才能使他們和我自己的老後都過得從容」;比如婚姻與親子,許多人以為「大齡單身」這議題只對沒結婚的人有意義,張曼娟卻告訴我們:「就算是有孩子的女人、還在婚姻裡的夫妻都對我說『我們早就知道未來將會一個人老去。』」 凡此種種,張曼娟的文字宛如擺渡人,不急不徐地溝通互不理解的兩端,不流露絲毫急躁或權威感,但以溫柔的姿態迫使讀者看見關於中年和老年的種種面貌。「剛過40歲的時候,就有雜誌來找我寫大齡單身女子的專欄,後來魅力雜誌也找我拍封面,他們提的時候都很委婉,怕我不高興,但我都爽快地答應了,這是榮幸啊,再過十年我就太老了。」張曼娟不怕和老字劃上等號,她不能接受的是逃避。 關於中年與老後的一切,社會上往往無視、遮掩,不讓講。在她臉書討論照護者心情的系列文章下總有人留言「照顧父母就像照顧小孩一樣啊」、「照顧父母是福報,要感恩」、「照顧父母是天經地義,沒什麼好講」等等,這些不把照顧者心聲當一回事的意見,不但阻止不了張曼娟,反而令她更堅定地去發展系列寫作,「就是因為這些不理解,才讓台灣數百萬的照顧者長期壓抑,明明痛苦還不敢講出來,我必須為照顧者說出這些心聲。」除了促進社會對照顧者的同理,張曼娟還要指出「理解照顧者」也可以是一種美好的學習。 「中年時期有一點是最好的,就是我們可以瞻望老年,作為一個照顧者,我得到最大的福報,就是可以藉由照顧老年去了解老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無法面對「身為中年人」的一切,想必老來只會更加驚慌失措,中年無疑是個瞻望老年最佳的時刻,張曼娟說不見得人人有機會成為照顧者,但通常都會成為被照顧者,「當你知道自己希望如何被照顧,也就能和照顧你的人和睦相處」。 在大齡單身女子的中年視野之外,約莫在2000年後開始的一系列經典普及化作品,是張曼娟另一系列的代表作,這同樣是猶如擺渡人般的一番事業。她以白話文將許多中國詩詞、小說、典籍重新鋪寫,類型涵蓋紙本寫作、有聲書或童書等等,甚至也包括2005年開辦的寫作私塾「張曼娟小學堂」。同一種經典或同一個故事,將其區分為多種角度來賞析,這是技術上的難度;更難的是,如何克服倦怠感。 「不讓自己疲倦的方法就是一直想辦法推陳出新。」張曼娟稱早年的教學經歷奠定了後來她擔綱各種經典重寫企畫的基礎,當年她很早成為名作家,在文化和東吳兩所大學執教時,總有熱情的學生不僅要聽完她所有執教的課程,並且每年特地回到相同的課堂上反覆聽,這激發了她骨子裡的好強,想著「絕對不讓學生聽到一模一樣的上課內容」,所以明明是同樣的作家和作品,她也要求自己一定要講出不同的內容。「那是一個很好的訓練,讓我學會同一個東西用不同的角度反覆去看。」 張曼娟一系列的經典重寫作品,多年來始終在銷量與口碑都相當穩定,這個成果和嚴謹的寫作、企劃態度有直接的關係,不論是由她執筆或是團隊操刀,多年來她總是親力親為盯緊所有企劃和出版細節,力求每次出手都要有新意,坊間幾乎沒有聽過劣評。張曼娟的作品如此多,但不論何種作品,總能在販售她作品的網路通路留言板上見到書迷的深度、正面,甚至是感人的回應。 「我很難忍受有一天聽到讀者說『張曼娟是騙錢的嘛』這類的話,可能就是這種潔癖和執著,所以在寫作上從來沒有鬆懈過,我可以不出書,但絕不出對不起自己的書。」張曼娟的追求完美為她吸引到一批忠誠的知音,這份和粉絲之間奇特的、低調而親密的連結,也是華文出版圈少見的異數。她和粉絲之間彷彿老朋友般,保有距離,但交情從不褪色,在年輕的時候可以共看春光的爛漫唯美、夏日激越的蓬勃生機;在中年時分又能於秋的蕭瑟寂寥中彼此取暖,預約一個寧靜安然的冬夜。在她締造過的出版成績之外,如此長情的粉絲關係應是三十載寫作路上最美也最意料外的收穫。 更多2017金石堂出版情報趨勢前往連結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 * 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幸福的定義 * ──
超過260萬人搶讀按讚的文章;
引發4567年級生熱烈討論的專欄。
從青春無敵的《海水正藍》走向人生半百的《我輩中人》,
這個不上不下的生命階段,該有什麼樣的風景?


人到中年,常發覺有許多的延宕:
那些要做的事、該說的話;想愛的人,都被延宕了……
已經來到下半場的我們,怎能不好好彌補?
——張曼娟
中年,是歲月的累積;
大人,卻是人生的修為。

中年歲月,其實比想像中更為漫長,
我們將從哪裡出發?
將會抵達哪裡?

中年是家庭的承擔者;中年是老年的起點;
中年有覺醒的力量;中年之愛閃亮激昂;
中年可以通達、自由與自在;中年是走向渡口,尋找一條船──
那條船能穿越歲月的湍急洪流,
使我們成為真正的「大人」。

大人不必討好他人;不必與全世界和解;
不再等待成功;不再追求名利,
因為確實明白,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睿智、慈悲、雋永;
「大人」的存在,就應該要閃閃發亮。

影音介紹


編輯推薦


從「中年」到真正的「大人」


根據2015年統計,全台灣40~65歲中年人口達872萬,占總人口38%;每2.5人就有一人是中年人。

在這段長達二、三十年的中年歲月,我們將從哪裡出發?將會抵達哪裡?

「中年,是歲月的累積;大人,卻是人生的修為。」如何從「中年」成長為睿智、慈悲、雋永、閃閃發亮的「大人」,是每個人的生命課題。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是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與「幸福的定義」之全新力作。

「這本書是我創作生涯的里程碑,」和曼娟老師討論書封時,她悠悠說道。「我有一種使命感,想要為中年人寫一本書。」

從青春無敵的《海水正藍》到走向人生半百的《我輩中人》,許多讀者和張曼娟一樣,逐漸成為責任沉重、髮灰視茫的中年人,同時也在歲月與智慧的淬鍊下成為通達自在、珍視幸福的大人。

中年讓我們看清「老」的模樣;中年讓我們守護孩子的純真夢想;中年讓我們學會與自己和他人和解;中年讓我們體會身為照顧者的勇於承擔與貴重光芒。

三十多年的寫作、教學與人生閱讀,走過中年這個生命的渡口,讓張曼娟沉穩自若、看透世情,接納情感與生命的種種變動。這是中年的領悟,也是得之不易的生命禮物。


文/天下文化主編 楊郁慧

作者

張曼娟

五年級的張曼娟,
是四、五、六年級的文學偶像,
她的散文、小說都有獨特的魅力,
已出版約五十部作品,口碑與銷量屢創佳績。
她也是位真誠的作家,
用創作不斷思索人生,探問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年過半百,中途而已」,
不失赤子之心,依然充滿好奇、
懷抱夢想、樂於付出,
這就是她所定義的「我輩中人」的美好生活。

目錄

自序 |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壹。通往大人的路
01  消失的中年人
02  大人,其實很漫長
03  獨立心時代
04  延宕的上半場
05  那些無常教我的事
06  眼花撩亂心瞭然
07  我的妙嗚人生
08  不生氣也不爭氣
09  找回遺失的自己
10  自私是一種美德
11  相愛的條件
12  第九十九夜
13  有些大人沒長大
14  通往天堂的階梯
15  熱血的中年人
16  瀑布下的歌聲

貳。照顧著老去的父母,才真正理解人生
01  後來我們都認了
02  還沒有忘記的愛
03  下一棵聖誕樹
04  沒有勝利者的戰爭
05  最後一里的送行者

叁。中年人愛讀書
01  野渡無人舟自橫
02  欲海無涯,唯愛是岸

序/導讀

自序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想要寫一本中年人的書,是從面對了生命中的變動開始的,這變動不是天光雲影共徘徊,而是土石流般的崩塌與毀壞。

我輩中人,是首先浮起的意象。我們這些「中年」人;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中間」的人;思維和行為「不中不西」的人。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們走過怎樣的路?又將往哪裡走去呢?

「大人學」這兩年成為顯學,「大人味」成為一種審美觀、一種生活態度,然而,我輩中人夠格當一個大人嗎?我們具備了大人的品格與氣度嗎?

孟子說過的許多話中,我最喜歡的是這一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想成為一個不失赤子之心的大人:對世界依然充滿好奇與熱情;願意為了理想披掛上陣;具有更大的包容力與同理心;為他人付出與奉獻是快樂的事。

我輩中人邁入人生下半場時,最該做的是對自己的清算與和解。靈魂中那些幽暗的、破碎的部分,也許是因為傷害而造成,無以言宣的痛苦已經承載了幾十年,直到中年才明白,並沒有什麼人會替我們取下枷鎖,帶來救贖。我們苦苦等待的,釋放我們於痛苦深淵的那股力量,原來在我們自己身上。多年以前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如今的我們,有能力創造或改寫自己的命運。

倘若想要有心平氣和、從容自在的老年,絕不可錯過關鍵的中年期。

...

兩年前,身體狀況一向不錯的父母親,突然發生了狀況,一次又一次送急診,在擔憂焦慮的日與夜,我真正意識到自己老了,不再年輕。坐在救護車上,無助的握住九十歲老父的手;凌晨起身在電腦前,為八十幾歲的母親掛號,我知道一直守護著我的父母親愈走愈遠了,現在撐持住這個家的是我,用盡力氣保護他們的是我。

目前在台灣有將近一百一十萬的失能者需要照顧,每位老人的身後,都有一位或幾位照顧者,大都是中年人,有些甚至是老年人。如果有幾位照顧者,還可以輪流分擔,互相倚靠,彼此加油,最危險的是獨力照顧者,宛如背著炸彈的炸彈。

做為一個獨力照顧者,我們的摸索,正是替往後更多的獨生子女尋找方向,也或許,他們不必承擔照顧重任。

我們可以選擇完全假手他人,或以童年創傷、事業忙碌種種理由搪塞逃避,但我們沒有。當我們無怨無悔、心甘情願的承擔下來,也就有了機會預習未來的人生,看清楚老年是怎樣的狀態,甚至直面死亡,才能認真思考活著的意義,這也是份難得的生命禮物啊。

朋友說:「都說我們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也是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妳不覺得我們這一代好悲哀嗎?」我深深擁抱朋友,對她說:「我們是最棒的一代,人世間的情義都付出了,也都承擔了。」五十歲以後,我常用這樣的話勉勵自己:「年過半百,中途而已。」路還要繼續向前走。此刻的我,有著前所未有的篤定與自信。

我輩中人,有情有義;我輩中人,篤定自信。那麼,這也就是一本寫給你、寫給我、寫給中年人的情書了。

試閱

◆ 還沒有忘記的愛
自從母親失智的情況愈來愈明顯,我便調整自己的活動,更多一些時間留在家裡,讓她能感覺到我的存在。當我在廚房料理了晚餐,還為母親沖泡了菊花枸杞冰糖茶,看著她喝完一杯茶,服食了中藥,逗弄了一陣心愛的貓咪。七點半左右,為了讓我可以工作,於是,她到客廳看電視,將近八點的時候,我聽見她問印籍家務助理阿妮:「曼娟回來了嗎?」
這時候我不得不放下手邊的創作,走到客廳對她說:「剛喝完我的茶,妳就忘記我嘍?」
母親笑嘻嘻的:「咦?妳回來嘍?什麼時候回來的呀?」
「回來好久嘍。」這種時候也沒什麼好解釋的,更不用強人所難的讓她想起我回家的時間,她能夠記得我是她的女兒,還牽掛著我回家沒有,已經很令人感激了。
「妳回家了,那我就要去睡覺嘍。」母親心滿意足的說。
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情節,讓我知道,她正一點一點的從生活常軌上偏離,就像一個迷路的人,迷失在空間與時間中。
前一天晚上,我九點多進門,看見母親依然坐在沙發上,早已過了她的睡覺時間,我很驚訝的問她為什麼還不睡覺?
「我要等妳回家,妳回來了真是太好了。」母親欣慰的說。
這兩年如果她的心情不太好,就會特別渴盼著我回家,看見我開門進來,甚至會像小孩那樣開心的鼓起掌來。
這時的母親沒有鼓掌,也沒有很開心,顯然有什麼事正困擾著她。
阿妮走過來對我說:「我一直跟奶奶說,不要等了,去睡覺,奶奶說她一定要等妳。」
阿妮走開之後,母親壓低聲音對我說:「我們的床不夠睡,所以我決定要睡在沙發上。」
「妳為什麼要睡沙發?為什麼不上床睡?」我也壓低聲音。
「我跟妳說的話妳沒聽懂,床位有問題,我們四個人不夠睡啦。」
我拉著母親起身,回到他們的臥室。與父母同住了五十幾年,他們的房間永遠是最大間的主臥室。阿妮為了夜間照顧父親,也睡在同一間的單人床上。雙人床的一邊睡著父親,另一邊空著,那原本是母親的位置。
「妳應該睡這裡呀。」我對母親說。
「那阿妮睡哪裡?」母親問。
我指著阿妮的床給她看,她臉上有著焦慮的表情。
「這樣的話,妳要睡哪裡呀?」
「媽!我有自己的房間呀。」
我牽著母親去看我的房間,她終於鬆了一口氣。
「喔,原來這裡還有一間呀,那就沒有問題了。」
母親忘記了家的樣子,即使在家裡,她也迷路了。當她安心的回房睡覺之後,我在寂靜的客廳裡,茫然的站立片刻,這時候應該覺得傷心了嗎?應該要哭了嗎?可是我並不想哭,也不想讓自己傷心,因為我知道,一切才正要開始。
我意識到的是,母親一直都是個替人著想、願意犧牲的人,她以為床不夠,於是她決定睡在客廳。不是我睡客廳,也不是阿妮,而是她自己。哪怕她已經在時空中迷失了,還是顧念著他人。
我決定把自己的意識安放在這個意念上。
◆ 找回遺失的自己

五十歲之後,很多懸而未決的事都漸漸確定了,我知道自己將會在城市生活中「孤獨老」,而後也會「孤獨死」,但我並不懼怕孤獨,因此也不覺得這是一件悲慘的事。
中年的我已經明白,人生難免一死,而在邁向終站之前,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致有太多遺憾,這才是重要的事。
曾經,我也是不快樂的。當我努力符合別人期望,去扮演另一個人的時候;當我把別人當成生存目標,忘卻了自己需求的時候;當我太渴望別人所擁有的東西,忽略了自己也有珍貴特質的時候。總而言之,當我不是我自己的時候,我就不快樂。
一個人如果不能做自己,不管擁有多少別人羨慕的東西,不管爬到多高的地位,都不會快樂,因為那不屬於你,也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於是,回首人生只感到空虛。
...
「一個人想要『做自己』,就算傷害了別人也無所謂嗎?」每當我在臉書或是公開場合提到「做自己」,就會有人不以為然的質疑。
我也覺得疑惑,「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洪水猛獸?忠於自己就一定會傷害別人嗎?為了不傷害別人,我們不能做自己,只好一輩子偽裝成另一個人,直到老後,壓抑的情緒一股腦爆發開來,憤怒、委屈、怨天尤人,成為一個可悲的老人。
所謂「做自己」,就是不再為別人的期待而偽裝。
但是,真正的自己,是否符合我的期望?我做了真正的我,能得到別人的接納與喜愛嗎?有時不只是別人,就連我們自己,也會對自身產生期待,如果真正的我,不夠完美,不討人喜歡,又該如何?要接受真正的自己,也是需要勇氣的。同時得相信,真實的自己比偽裝的那個人更好,更有存在的價值,更加可貴,更值得愛。我們想要變得更好,為了讓自己更好,我們不會任性,不會蠻橫無理。我們會更有同理心,更能體貼別人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我們能保持個性,能發揮生來就具足的才能與潛力。
三十幾年前,我出版了第一本書《海水正藍》,封底有張作者黑白照,是燈影下的半張臉,似隱若現,這本書暢銷之後,讀者就有了一個既定印象,覺得我是個長髮披肩、穿著飄逸、感性又浪漫的女作家。二十幾年前我就剪短了頭髮,直到現在仍有讀者見到我時,露出驚異的表情:「妳不是長頭髮嗎?」
不是,我不是長髮;我不再是年輕女作家;我甚至也不那麼浪漫。讀者會不會因為我不是長髮,就覺得我的演講不值得一聽?會不會因為我不如想像中浪漫,就覺得我的書不值得一讀?迄今,這樣的事還沒發生過。
我的短髮已成為個人風格了,想飄逸就穿裙子,想帥氣就穿褲裝,對於做自己這件事,愈來愈有信心。
當一個人決定做自己之後,做自己的時機就愈來愈多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79377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3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