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經濟時代:數位化後的未來世界?
金石堂好好聽
曲目
聽全部- 
                                                1 書店員導讀
 
作者/書店員導讀/名人導讀
近年來由於AI發展迅速、量子電腦的出現、生活與工作有越來越多領域變得自動化,這些發展對人類的未來與經濟模式帶來巨大的影響。但是僅靠科技並不能回應我們遇到的全部挑戰。
作者在本書中為未來的經濟提出一個新概念。也就是「量子經濟」。那將是一個藉由對話、合作與共同創造而蓬勃發展,人類在自己的社會、環境、經濟及現實中扮演主導角色的時代,而這時代的商業將擺脫依賴過度消費及建立在物質主義的商業模式。
如果我們希望未來是「機器服務人類」,現在就必須以新視角改造我們的經濟與社會。
音樂來源:
Dreamy - Soft Piano And Strings by Keys of Moon
https://soundcloud.com/keysofmoon
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free-stock-music.com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而不是「人類服務機器」
現在就必須以新視角改造我們的經濟與社會
	
	★未來最重要的30位商業思想家之一
	★德語地區最暢銷的商業書籍
	★已授權8種語言
	
	☆《經理人雜誌》(Manager Magazin)排行榜第一名
	☆《商報》(Handelsblatt)排行榜第一名
	☆《明鏡》週刊(Spiegel)、德國亞馬遜(Amazon)暢銷書
	
	AI的快速發展、量子電腦的出現、生活與工作有越來越多領域變得自動化,這些發展對人類的未來與經濟模式帶來巨大的影響。但是僅靠科技並不能回應我們遇到的全部挑戰。
	
	如果我們希望未來是「機器服務人類」,而不是「人類服務機器」,我們就必須重新想像經濟。如今需要的,是一場新啟蒙運動、新文藝復興,由思想家們帶領我們前進。為了讓社會進一步發展,使人類持續進步,我們需要一種經濟動能、一具為全人類帶來進步與繁榮的新引擎。
	
	在本書中,國際知名商業哲學家安德斯‧因賽特(Anders Indset)為未來的經濟提出一個新概念。那將是一個藉由對話、合作與共同創造而蓬勃發展,人類在自己的社會、環境、經濟及現實中扮演主導角色的時代,而這時代的商業將擺脫依賴過度消費及建立在物質主義的商業模式。
	
	本書的核心主題有:
	1.開發「數位超智慧」,將有毀滅人類的風險。
	2.必須建立新經濟,也就是「量子經濟」。
	3.藉由群體智慧創造共享經濟。
	4.學會反思自己的決定,質疑自己的行為。
	
	因賽特為未來10至20年描繪了三種情境,這些情境便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
	
	「因賽特在本書中的思考已超越了人類所面臨的現實威脅性。我們正進入傳說中的新領域,改革後的資本主義終於也對人類與自然的非物質需求產生興趣。」
	——蓋伯‧史坦戈特(Gabor Steingart),新聞平台「先驅者」(Herausgeber The Pioneer)發行人
	
	「所有不僅靜待未來,而且希望思考並幫助塑造未來的人的必讀書。值得一讀,發人省思,鼓舞人心。」
	——史文‧阿富希佩(Sven Afhuppe),德國《商報》(Handelsblatt)總編輯 
	
	「這本書討論與我們社會和經濟未來高度相關的議題。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讀物,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赫曼‧西蒙(Hermann Simon),西蒙顧赫管理顧問公司(Simon-Kucher & Partners)創辦人兼名譽主席
編輯推薦
(文/商周出版主編 鄭凱達)
如果我們希望未來是「機器服務人類」,而不是「人類服務機器」,就必須要有一套全新的經濟思維。被譽為「全球最重要的三十位商業思想家」之一的安德斯‧因賽特(Anders Indset),在本書中為未來經濟提出一個新概念:量子經濟。
當前的經濟模式,並沒有將地球環境與人的幸福感納入其中。人們狹隘地只從物質上定義富裕,希望擁有更多資產、進行更多消費、對環境造成更嚴重的破壞。
另一方面,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滿足物質需要的生理需求在金字塔模型的最底端,卻占有最大的區塊。即便是在富裕地區,多數人也幾乎不會努力進到可以滿足非物質需求的更高層次,因為目前的系統已經將他們固定在物質層次了。科學已證實,人類並不會因為在物質上擁有更多而變得更快樂──而且正好相反!第二間房產、第三部車或是任何時下最新流行的3C產品都無法提升我們的幸福感,只會增加我們對物質消費的依賴。
許多國家的經濟已經被過度消費帶到崩潰的邊緣。因此,我們需要一場新啟蒙運動、新文藝復興,由思想家們帶領我們前進。為了讓社會進一步發展,使人類持續進步,我們需要一種經濟動能、一具為全人類帶來進步與繁榮的新引擎。
量子經濟是以新科技為基礎,在生態完好的地球上的永續經濟和穩定發展的民主體制下才能發展出有意義的工作機會,這樣才能將環境與人類的幸福整合到經濟裡。在量子經濟裡面,沒有所謂物質與非物質、有形與精神層面的對立,如同在量子物理學所有(次原子)物質粒子同時也是能量一樣。這個世界的基本法則並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既是……又是……」。因此,精神和物質並非不相容的對立面,而是來自不同方向,卻指向相同目標的兩條路徑。
量子經濟有幾項特點:
 量子經濟讓經濟體不再侷限有形需求,而能顧及歸屬感、自我價值感與自我實現等更深層的心理需求;
 量子經濟並非線性發展,而是循環式、有無限潛能、貨真價實的循環經濟;
 量子經濟是一個相互依存的系統──一切都與彼此有連結,就連人類和機器間也不例外;
 量子經濟遵循演算法、有技術性,且具有指數型成長的特性……
在此脈絡下,本書的核心主題有:
1. 開發「數位超智慧」,將有毀滅人類的風險。如果讓人工智慧擁有自我操控的能力,人類無異是將支配權拱手讓人、交到它們手上。這是很大的挑戰,而我們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只要科技發展掌握在少數大型公司和技術官僚手中,要想及時馴服新的人工智慧超能力的希望就越渺茫。
2. 必須建立新經濟,也就是量子經濟。在全面整合的循環經濟中,後物質供給將能解決過度消費的問題,真正將環境、經濟、幸福整合在一起。
3. 藉由群體智慧創造共享經濟。舊的經濟模式強調擁有物品,企業則著重在最佳化生產,甚至利用法律漏洞來降低成本。便宜的商品、過度的消費,形成拋棄式社會,而我們就快要被自己的垃圾淹沒。量子經濟的消費者會轉為使用者,購買企業提供的服務,而不擁有物品。
4. 學會反思自己的決定,質疑自己的行為。每一個人,無論在哪個國家或哪個位置,必須認清自己是誰、我們身為人類的本質,以及一個人道的世界必須是什麼樣子。我們必須反思自己的行為,做出有意識的決定,即便是孩子,也要學習哲學思考的能力,學會不要理所當然地接受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
「量子經濟時代」將藉由對話、合作與共同創造而蓬勃發展,新時代的商業將擺脫依賴過度消費及建立在物質主義的商業模式。因賽特在本書中為未來十至二十年描繪了三種情境,這些情境便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目錄
	前言 什麼是量子經濟?
	
	第一部 新的世界觀
	
	第一章 意識轉型或世界末日──你可以選擇!
	第二章 五大系統錯誤:教條主義、資訊社會、被馴化的思考、資本主義、失靈民主
	第三章 改變未來的四大力量:全球依存、覺醒青年、女力時代、科技海嘯
	第四章 為瘋子提供更多力量:奇特的量子現實
	第五章 機器人也會發展出意識?走向技術奇點的數位超智慧
	第六章 最後的自戀傷害:人類會成為沒有意識、體驗和感受能力的生物?
	
	第二部 邁向量子烏托邦之路
	
	第七章 未來世界的三種情境:人類文明毀滅、智慧白痴世界、量子烏托邦
	第八章 從知識社會到理性社會
	第九章 量子經濟時代:全面整合的循環經濟
	第十章 量子經濟的塑造者──行動英雄降臨
	
	展望 喚醒心中的哲學家!
	注釋
	參考書目
序/導讀
	前言 什麼是量子經濟?(節錄)
	
	舊經濟體已逝,新經濟體亦然。一九八○和一九九○年代承諾的美好未來並沒有兌現。二○一九年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好的一年。長期以來,一些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劇烈改變的問題一直都在,二○二○年初爆發的疫情只是讓這些問題提早顯露出來。
	
	我們現在正處於決定未來何去何從的分岔口。我們雖然已經克服了許多看似無解的問題,但是真正最糟的情況還是隨時都可能到來。我們生活在一個很奇特的世界,既是一個崩潰的時代,又是另一個時代的開端。
	
	後物質資本主義的承諾與規則,不僅不會減少帳戶裡的財富,還會提升我們的理性和活力,並以幸福與愛等精神資產充盈我們。在舊經濟與新經濟之後出現的後物質主義體系,被我稱作「Q經濟」,也就是「量子經濟」(Quantenwirtschaft)。
	
	我們需要真正的啟蒙與思想家的文藝復興。我們需要實踐哲學和意識革命。我們需要結合人文與自然科學,來打造一個理性的社會。可是,為了社會的持續發展,我們還需要經濟動力,需要推動進步的新引擎。換句話說,我們需要的是能推動經濟前進的新系統。
	
	「資本主義是個有效的系統,」達賴喇嘛曾經說過:「只是缺乏同情心。」這位智者說的沒錯。在著名的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滿足物質需要的生理需求在金字塔模型的最底端,卻占有最大的區塊。即便是在富裕地區,多數人也幾乎不會努力進到可以滿足非物質需求的更高層次,因為目前的系統已經將他們固定在物質層次了。科學上業已證實,人類並不會因為在物質上擁有更多、消費更多而變得更快樂──而且正好相反!第二座房產、第三部車或是任何時下最新流行的數位商品都無法提升我們的滿足感,只會增加我們對物質消費的依賴。
	
	在二○一○年代,一些西方國家和幾個亞洲富裕國家的經濟來到各自生命周期的倒數第二個階段。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許多國家的經濟已經被令人上癮的過度消費帶到崩潰的邊緣。我們以失控的消費主義,竭力掠奪地球上的資源。而地球上的資源根本不可能滿足全世界接近八十億人口所有人的物質需求──要讓所有人都住進別墅、開法拉利,這樣的事情現在和未來都不可能發生。多數這類對物的渴求,往往只是奢侈品消費無法滿足的無形非物質需求的有形替代品。然而,比如社會認同、滿足感、生命的意義和個人的自我實現等情感和精神資產,是在物質資本主義的購物中心裡面買不到的、找不到的。
	
	為何我把這個考量到整體的後物質經濟稱為「量子經濟」呢?這裡先做個簡短回答:在量子經濟裡面,已經沒有所謂物質與非物質、有形與精神層面的對立,如同在量子物理學所有(次原子)物質粒子同時也是能量一樣──而且反之亦然。並且,因為量子物理學告訴我們,相較於有形的物質,我們更容易在「空無」(Leere)或單一波函數(einzelne Wellenfunktion)的集體推動中找到我們的現實。其中,單一波函數又只是現實在多重宇宙中的一個可能性而已。
	
	世界──以及存在其中的經濟──是無法以理性理解的。這是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一個彼此交纏的世界,因為只有跨學科,在各個學科的間隙中才能找到新的管道和解決方案。我們如今已經生活在量子現實裡面──即便你可能還沒有察覺到──但科學界已經發現越來越多奇特的跡象。與此同時,全球的「覺醒世代」(Generation von Erwachten)也都動了起來。而這個「覺醒世代」都是一群意識凌駕一切、追求更高能階(Energielevel)的年輕人。如果仔細聽就會發現,即使說得非常保守謹慎,但我們已經在談同樣的事情:關於關聯性、潛力與意識……
	
	宇宙的基本法則並非「非此即彼」,而是「既是……又是」。因此,精神和物質理念本身並非不相容的對立面,而是來自不同方向,卻指向相同目標的兩條路徑──可能是精神與肉體間,或是物質與能量間的空白處或間隙。我們這個時代最有趣的幾種理論方法,聚焦在這些看似不相容的學科間的空白處:比如當量子物理學遇上靈性學、當現象學遇上神經科學或心理分析領域。
	
	我們在當前的經濟體中要同時面對多個難題。現今全球最富有的二十六個人掌握的資產,相當於全球另一半較貧困人口,也就是大約三十八億人的所有資產總和。不過,與其將這些罪責籠統地歸咎於「資本主義」,我們更該想辦法讓經濟發展下去、讓資本主義的動力不要停下來,並將之應用在公平合理的分配上。我們需要新的視角,讓我們以不一樣的方式去思考並改造現有的結構和模式。如此一來,量子經濟將成為全面性改變的關鍵。
	
	這也適用於我們正面臨的嚴重生態問題:如果能以新的方式去思考經濟,就能對我們所處的環境有更多理解與情感。量子經濟的認知基礎在於所有事物都與彼此相關聯:我們必須學著將經濟、社會與生態視為一個整體、視為相互依存的波函數。一個能真正滿足我們需求的經濟系統,也會協助我們發展出一個能兼顧到自然生態的社會。因為身為人類的我們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該怎麼做,才能把幸福整合到經濟裡面?這個問題是創造量子經濟以及「量子烏托邦社會」(quantopische Gesellschaft)的最初火花。在量子經濟體中,我們的身分不再以擁有什麼、會什麼來定義。如此一來,我們便有了重新將注意力聚焦在「我們是什麼」以及「我們能成為什麼」的自由。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正在扮演不同角色,我們才會漸漸明白與認清,原來我們都並非不可分割的個體,而是「多元複合體」(Multividuen)。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新AI與新人類:學習、認知與生命的進化新路程
李開復給青年的12封信(2023年新版)
改變人類未來的七大科技革命:AI人工智慧、區塊鏈、VR/AR、機器人學、物聯網、雲端運算、元宇宙
一個經濟學家的AI觀點:未來,剝削我們的是演算法,還是掌握演算法的「人」?
新社會契約:從搖籃到墳墓,我們對彼此的責任
超越AI的思考架構
輝達黃仁勳:人工智慧晶片的成吉思汗
WEB3趨勢大解讀:日本網路教父教你一次看懂元宇宙、區塊鏈、NFT
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
量子經濟時代:數位化後的未來世界?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