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廣島醫生:一部終戰前的真實日記(原爆八十週年紀念.臺灣首度出版)

Hiroshima Diary: The Journal of a Japanese Physician- August 6-September 30- 1945
  • 79 332
    42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亞洲史地亞洲當代人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蜂谷道彥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姚怡平
  • 出版社: 一卷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7/30

出版情報

一篇驚世的逆風報導如何形成?──以《廣島》記錄浩劫的重中之重

2025/07/28 一九四六年六月十二日,甫於前一年獲得普立茲獎的記者約翰.赫西(John Hersey)從東京發出電報,通知《紐約客》雜誌的副總編輯威廉.蕭恩(William Shawn),他已蒐集完「廣島」的採訪資料,五天後將返抵紐約。 《紐約客》總部與著名的《紐約時報》大樓位在同一條街上,但與大出版集團不同的是,只占幾層樓的《紐約客》辦公室明顯破舊不堪。天花板的灰泥剝落,牆壁上油漆裂痕蔓生。一名該雜誌的作家曾說「髒亂成為員工引以為傲的特點」。《紐約客》在二戰前原本是內容幽默、輕鬆的雜誌,戰爭結束後,此刻正打算恢復這樣的基調,繼續刊出漫畫、城中熱話專欄、小說等內容,當然也有許多業配廣告。 《紐約客》創辦人兼總編輯哈洛德.羅斯(Harold Ross)收到赫西的初稿後,認為這是「無庸置疑的傑作」,但他還是照慣例提出大量疑問與修改意見攻勢,連他自己也承認他「讀到過分狂熱」。接下來幾天,羅斯、蕭恩與赫西三人,窩在走廊角落樸素的總編輯辦公室裡拼命地改稿。他們逐一檢視每個詞,編輯強度開到最大,因為他們相信,這篇文章很可能會轟動世界。 這篇報導就是後來被譽為「二十世紀美國最優秀新聞寫作」、「新新聞主義原點」的〈廣島〉。 ─── 回過頭來說這篇報導的寫作緣起: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原子彈在廣島上空引爆後,雖然馬上吸引了嗜血的媒體前往,但美國政府與軍方很快便開始嚴格控管訊息,化為廢墟的廣島也成為「記者禁入區」;日本媒體更是被完全禁止報導原爆以免「擾亂公共安寧」。 事實上,赫西並非是最早試圖進入廣島的記者,但少數幾位嘗試進入廣島採訪並希望產出有別於政府宣傳報導的記者,紛紛收到驅逐出境的威脅、被美國占領官員找碴、文稿寄出後莫名遺失,甚至會遭指控協助日本散播政治宣傳,聲稱戰敗國在多年遂行侵略、犯下諸多惡貫滿盈的暴行後,如今卻企圖博取國際同情。 對赫西與蕭恩來說,他們嗅到了當時報導風向令人不安的一面,某些實情顯然受到隱瞞,而《紐約客》願意放手一搏,嘗試讓赫西進入日本。而赫西也正是這項任務的完美人選。二戰期間赫西始終謹守規則,他親身從戰場取材的作品給人的印象就像是一名盡忠職守的愛國記者。雖然在獲得普立茲獎的小說《阿達諾之鐘》裡他曾委婉地批評喬治.派頓將軍具有「破壞傾向」,但整體來說,赫西是曾獲表揚的戰爭英雄,這使他成為「特洛伊木馬」,通過了採訪核准,成功抵達廣島。 ─── 就在羅斯、蕭恩與赫西三人仍在「閉關編輯」時,《紐約客》絕大部分的員工對於要刊出〈廣島〉一事完全一無所知。為了不讓消息洩漏,羅斯與蕭恩決定徹底保密,以至於《紐約客》團隊的員工都在忙著製作他們以為即將要出刊的「假刊號」。甚至連廣告商也被蒙在鼓裡,直到出刊後才發現自家廣告版面竟然緊鄰著核子浩劫的慘狀。 由於蕭恩強烈建議必須以全篇幅刊載,讓文章更具衝擊與挑釁性,羅斯對這個冒險的想法曾陷入糾結,但當他拿出二十一年前的第一期《紐約客》時,他望著自己撰寫的創刊詞如此寫道:「探求隱藏幕後的真實……秉持良心滿足讀者知的權利……完整呈現真相,無所畏懼。」於是他說服了自己,這一期就只刊登〈廣島〉。 最終,《紐約客》引爆了全球輿論,兩個月後就以書籍形式出版,即是本書《廣島》。世界各地的新聞同業相繼推崇三人的膽識,盛讚這篇報導。而赫西本人,儘管羅斯希望他在出刊後盡快返回日本,但不知為何他在世人面前消失了幾個月,再度復出後他改以創作小說為主,直到四十年後他才重返故地,繼續追蹤六位採訪對象的餘生,並將內容增補於本書第五章中。 直至今日,最初刊登〈廣島〉那期《紐約客》裡第一頁的「編輯的話」,讀來仍令人玩味:「親愛的讀者……我們之中其實很少人理解原子彈具有何等不可思議的破壞力,而或許每個人可以花點時間,思索使用這種武器的嚴重意涵。」

超值合購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原爆八十週年紀念.臺灣首度出版】

當人生全面崩解,
理性與善意如何成為我們的庇護所?

原子彈之父 奧本海默:
「我一口氣讀完……這是一部樸實無華的記錄,
充滿了仁慈、哀傷與非凡的勇氣。」

◆出版七十年來從未絕版,反戰與和平教育的重要經典
◆全球引用最廣、最具分量的原爆第一手紀實
◆除了《安妮日記》,另一部不容忽視的二戰日記文學
【特別收錄】美日關係史權威、普立茲獎得主 約翰.道爾(John W. Dower)深度導讀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原子彈轟炸廣島,當時的廣島通訊醫院院長蜂谷道彥,親歷了城市瞬間成為廢墟、醫療資源匱乏、無數傷患湧入醫院的慘況。他既是重傷者,也實際投入救治行動。在本書中,他以日記形式,透過冷靜細膩的筆觸,忠實紀錄了爆炸當日及接下來五十六天的異常經歷。
日記中不僅詳述原子彈帶來的身心創傷和社會動盪,也捕捉到人的堅韌、奉獻與勇氣,反思生存的意義與道德困境。他見證貪汙、搶劫、體制崩潰,但也寫下病人的微笑,以及享用一顆桃子的喜悅。
在輻射病尚未定名之前,他用醫學推論幫助人們對抗未知的恐懼。即使自己也是重傷者、面臨資訊斷絕的危境,他仍選擇持續紀錄與分析,堅守醫者的專業與人道精神。他誠實書寫自己的絕望與脆弱,但更強調善意與尊嚴的價值。
如果我們把原爆、二戰背景抽離,本書探問的是更普世的問題:當人生全面崩解,我們如何用理性安頓恐懼、以善意回應冷漠,又如何在絕望之中重建生活的意義。沒有人希望發生戰爭,沒有人期待天災與疫情,也沒有人願意人生成為廢墟。但如果真的發生了,我們有一個廣島醫生的身影可以回望。

各界讚譽
「一場非凡的文學事件。」——《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人類災難與勇氣的紀錄中,最非凡的一部作品。」——《新聞週刊》(Newsweek)
「本書雖然不可避免地充滿恐怖景象,卻不是一本令人沮喪的書。它確實令人震驚,但書中所記錄的勇氣、耐心、無私與機智,足以讓最悲觀的厭世者也對人類感到驕傲。」——《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比我在日本以外所見的任何作品都更接近真實。」——諾曼・考辛斯(Norman Cousins),記者、和平倡議者
「這是一本我們都應該閱讀的書,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明白自己做了什麼,以及如果原子武器持續被使用,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事。」——賽珍珠(Pearl Buck),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若這本日記有助於提醒大家記起當時情景,激起大家的想像,調整大家對戰爭(尤其是原子戰爭的恐怖)的想法,那麼我們所有人就會獲得難以計量的回報。畢竟,倘若我們無法活出自身的人性,我們就注定步上毀滅。」——華納.威爾斯(Warner Wells),美國版《廣島醫生》譯者

本書特色
1.以沉穩克制的紀實風格,避開誇張渲染,帶領讀者正視核武帶來的災難。
2.雖是日記,但不是流水帳、不是冰冷的醫療記錄,也不是人間地獄的慘況堆疊,而是有鮮明的人物、對話,每天也有重點事件,是一本讓人「迫切想知道隔天發生什麼事」的文學作品。
3.跳脫單一的受害者敘事。蜂谷醫生一開始是極度忠誠的愛國者,但原爆之後,他開始質疑戰爭、質疑國家,對美軍的行為反而產生出乎意料的正面評價。他的轉變,不只是個人掙扎,或許也可說是戰後日本社會集體心理變化的縮影。
4.關於二戰的書寫,多出自學者、記者之手,帶給我們宏觀視野,但這些作品也難免帶有某種創作框架與政治目的。相較之下,本書有極為罕見的平民視角與微觀敘事。蜂谷醫生原本無意出版這部日記,所以你會看到他的誠實袒露、無所保留──不只是紀錄傷患與死亡,更是對自身心靈的深刻剖析。從盲目服從到痛苦質疑,他一步步反思軍國主義,最終回歸對人性的堅定信念。

名人推薦

「一場非凡的文學事件。」——《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人類災難與勇氣的紀錄中,最非凡的一部作品。」——《新聞週刊》(Newsweek)
「本書雖然不可避免地充滿恐怖景象,卻不是一本令人沮喪的書。它確實令人震驚,但書中所記錄的勇氣、耐心、無私與機智,足以讓最悲觀的厭世者也對人類感到驕傲。」——《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比我在日本以外所見的任何作品都更接近真實。」——諾曼・考辛斯(Norman Cousins),記者、和平倡議者
「這是一本我們都應該閱讀的書,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明白自己做了什麼,以及如果原子武器持續被使用,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事。」——賽珍珠(Pearl Buck),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若這本日記有助於提醒大家記起當時情景,激起大家的想像,調整大家對戰爭(尤其是原子戰爭的恐怖)的想法,那麼我們所有人就會獲得難以計量的回報。畢竟,倘若我們無法活出自身的人性,我們就注定步上毀滅。」——華納.威爾斯(Warner Wells),美國版《廣島醫生》譯者

作者

蜂谷道彥 (Michihiko Hachiya, M.D.)
明治三十六年(一九〇三年)生於岡山縣。先後就讀岡山縣立矢掛中學校、第六高等學校,昭和四年(一九二九年)畢業於岡山醫科大學。之後在稻田內科從事研究。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年)獲得學位,昭和十七年(一九四二年)任廣島通訊醫院院長。自昭和二十二年(一九四七年)起,在廣島這座正處於復興與發展階段的城市生活了二十年,與廣島一同成長。期間擔任原子彈傷害調查委員及醫師國家考試委員。昭和四十一年(一九六六年)八月退休,昭和四十二年(一九六七年)起返鄉,過著耕作讀書的閒適生活。昭和五十五年(一九八〇年)四月十三日逝世。

譯者

姚怡平
臺灣苗栗縣人,政大英語系畢業,蒙特瑞國際研究院筆譯碩士。自由譯者,主要從事書籍翻譯與軟體在地化,譯作多本。

目錄

導讀(一九九五年版)/約翰.道爾
初版序言/華納.威爾斯
地點與人物
日記(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至九月三十日)
後記/蜂谷道彥

試閱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

時刻尚早,清晨靜謐、暖和又美好。閃閃發亮的葉片反射著無雲的天空灑落的陽光,與我家院子裡的陰影形成宜人的對比。於此之際,我的視線穿越了一扇扇朝南大開的拉門,漫不經心往外凝視。
穿著內褲汗衫的我攤開四肢,躺在客廳地板上,疲憊不堪,因為我一夜沒睡,在醫院以民防隊員的身分值勤。
忽然間,一道強烈的閃光嚇了我一跳,隨即又是另一道閃光。人會把小事記得很牢,我清楚記得院子裡的一座石燈籠霎時亮了起來,我思忖著這團光芒究竟是來自鎂粉做的照明彈,還是一輛有軌電車駛過所散射的火花。
院子裡的陰影頓時消失不見,上一刻的景象如此明亮又晴朗,下一刻卻是黑暗又朦朧。塵土飛揚,我勉強才能看清那根支撐屋內一角的木柱,它已嚴重傾斜,屋頂危險下陷。
我出於本能動了起來,試圖逃離,但瓦礫和掉落的木材卻擋住去路。我小心翼翼慢慢往外走,終於走到緣廊,往下步入院子。我頓時虛弱至極,只好停下腳步,等體力恢復。我發現自己竟是赤身裸體,好奇怪!我身上的內褲汗衫哪裡去了?
發生什麼事?
我身體的整個右側都是刺傷,正在流血,大腿有一道嚴重的傷口,上面插著一塊大碎片,還有一股溫溫的東西流進我的嘴裡。我放輕動作去摸才發現,我的臉頰撕裂,下唇有道大裂口。我的頸部插著一大片玻璃,我不帶感情強行移除,沒有嚇得目瞪口呆,只是細看著那片玻璃和我那隻沾了血的手。
妻子呢?
我突然陷入驚慌,開始大喊妻子的名字:「八重子!八重子!你在哪?」
血湧了出來,我的頸動脈割傷了嗎?我會不會失血而死?驚恐不已又失去理性的我再度大聲呼喊:「是五百噸的炸彈!八重子,你在哪?五百噸的炸彈掉下來了!」
八重子抱著手肘,從曾經是我們家的廢墟裡現身。她受到驚嚇,臉色慘白,衣服被撕爛又沾染鮮血。見到了她,我才鬆一口氣。不再那麼驚慌後,我試著安撫她。
「我們會沒事的。」我叫嚷著:「只是要盡快離開這裡。」
她點點頭,我比了手勢,要她跟在我後面。
通往街道的捷徑要穿過隔壁房舍,於是我們穿了過去,跑步,踉蹡,跌倒,又跑起來,不久就被某個東西給絆倒,跌在街上。站起身子才發現,我是被某個男人的腦袋給絆倒。
「對不起!很對不起!」我歇斯底里哭了出來。
沒有回應。因為對方已經死了。那顆腦袋是某位年輕軍官的,他的身體被巨大的門壓扁。
我們佇立街邊,恐懼不安。對面一棟屋子接著傾斜,然後裂開,幾乎倒塌在我們腳邊。我們家也開始傾斜,一分鐘後跟著倒塌,化為塵土。其他建築物不是塌陷就是傾倒。火舌冒了出來,被狂風煽動而往外擴散。
這時我們才終於意識到,不能再待在街上了,於是往醫院走去。現在,我們沒有家了;我們還受傷了,需要治療;而且我的職責是要跟員工同進退。最後一個想法很不理性──我傷成這樣,還幫得了別人嗎?
我們開始往醫院前進,但走了二、三十步,卻不得不停下來。因為我呼吸急促,心臟劇烈跳動,雙腿又無力。而且我極度口渴,懇求八重子找水給我喝,但找不到。過了一會兒,我恢復一些體力,繼續行進。
我依然赤身裸體,雖然不覺得害羞,卻清楚知道「得體」二字已離我遠去,不由得心煩意亂起來。在街邊一個轉角附近,我們遇到一位士兵,無所事事站著,肩上掛著一條毛巾,我問他願不願意給我毛巾遮身體。他心甘情願交出毛巾,不發一語。沒多久,毛巾被我弄丟了,八重子於是脫下圍裙,綁在我的腰腹上。
我們前往醫院的速度無盡緩慢,最後我的兩條腿因血液乾涸而僵硬,再也撐不起我,體力甚至意志也都拋下了我。妻子的傷勢跟我差不多,但我叫她先走。她不贊成,卻別無選擇,只好一個人繼續前進,並設法找人回來幫我。
八重子望著我的臉好一會兒,然後不發一語地轉身,跑向醫院。她一度回頭揮手,但很快就消失在幽暗之中。天色昏暗,加上妻子離開,可怕的寂寞感壓倒了我。
我想我倒在路上時,整個人已經神智不清。等我回過神來,才發現大腿上的血塊已經脫落,血又像泉水一樣從傷口湧出。我用一隻手壓住出血部位,沒多久血止住了,感覺好了些。
我還走得下去嗎?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68613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 《共和國新書0730》延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庫存量大於10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