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愛因斯坦:他的人生他的宇宙

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
國家地理頻道拍攝:2017美劇『世紀天才』原著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1)
  • 1個人喜歡

出版情報

別人有的是學問你有的是想像力,從愛因斯坦看見科學的浪漫

2017/04/24 「到底相對論是什麼?」即使念得是文組,但是也會對相對論感到好奇。大學的時候曾經不斷纏著念物理系的朋友跟我解釋相對論,在那個MSN仍盛行的年代,朋友以特有的手寫板功能畫圖加上文字,在電腦的另一方手腳並用地對一個文組笨蛋解釋相對論,我還記得當時想得腦袋發疼,但是我的思考似乎跟著愛因斯坦可以漫步宇宙之上... 其實,科學也可以很浪漫。 「如果一個人能夠跑得跟光一樣快,會看到甚麼樣子的世界?」愛因斯坦畢業以後先擔任專利員工作,總是喜歡在早上就把所有的工作做完,這樣下午他就可以盡情思考令他著迷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就是其中一個會讓愛因斯坦停頓思考的想法,在國家地理頻道即將播映的《世紀天才》劇集中,年輕的愛因斯坦與女性友人瑪莉騎腳特車兜風,他想要向女性友人解釋他在思考的問題,於是他假裝自己是光,要瑪莉努力跟上他,兩小無猜地開始腳踏車追逐戰,停下來以後愛因斯坦問當他們兩個速度一樣快的時候她看到了什麼?是靜止的時間。靜默的鏡頭彷彿兩個人的愛情讓時間靜止般,科學的迷人是不是也可以很浪漫? 愛因斯坦除著迷於思考,更嚮往環境的自由、公民與寬容。愛因斯坦所處的年代剛好在兩次世界大戰發生時,雖然在發生戰爭以前愛因斯坦已經在學界享有崇高的榮譽,但是隨著德國納粹的興起,開始要求科學家為第三帝國效命服務,不願意協助德國且身為猶太人的愛因斯坦處境也變得愈發艱難,法國作家 Romain Rolland 與愛因斯坦見面。Rolland 在見面後總結說在當時的德國「他 [愛因斯坦] 是當時少數幾位保有自由思想、不具奴性的人。」愛因斯坦毫不畏懼地強硬批評大部分德國人,厭惡虛偽的科學家同行,最後離開德國前往美國。 關於愛因斯坦的生平個性與思考脈絡的電影戲劇,可參考電影<愛因斯坦與愛丁頓>(雖然在台灣沒有上映)。愛丁頓是英國天文學家,可說是首先認識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與重要性,因此獨排眾議跑到西非去進行驗證實驗,成為第一位證實愛因斯坦理論的人。另外近日即將上檔的戲劇《世紀天才》劇情是根據華特.艾薩克森所著的《2017850092145》,是國家地理首部劇情影集,劇中除了探索愛因斯坦在職業上非凡的成就外,也觸及他那反覆無常卻又充滿熱情的複雜感情世界。 愛因斯坦思考的長詩 談論愛因斯坦的著作長久以來最令讀者驚豔,並放在書櫃經典必讀的莫過於《2018740776909》,相較於市面上各個大師級的物理教授以各種圖解、數學公式來解釋相對論,同樣是物理學家的萊特曼教授則是以「小說」的方式寫愛因斯坦的思想,他是以抽象的藝術來說科學,來說科學中最捉摸難定,最具關鍵地位的概念──時間。三十個各自獨立的夢境,既試圖描繪愛因斯坦的思考方式,又留下了無數個關於生命的問號。完成一幅關於愛因斯坦的長詩。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愛因斯坦傳記權威定本

一個追求真善美的科學家
二○○六年私人檔案公開後
一部最正典的愛因斯坦傳記

沒什麼人懂他的相對論,但他卻是二十世紀知名度最高的科學家,也是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理論,變成流行商品貼在百貨公司門口,他的亂髮,成為天才的正字標記,他的臉孔,成為二十世紀的封面人物。這位十六歲就想像乘著光束飛行的少年,以單槍匹馬的騎士精神,在人間跌跌撞撞,他曾經語言遲緩、學業中輟、失業、未婚生子,然而他始終保持樂觀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斷與良心,拋棄國籍與宗教信仰,決定當一個世界公民,沒有任何主義束縛,因此發現了宇宙至美,一九○五年他寫出科學史上最著名的方程式E=mc2 ,被稱為奇蹟之年。

到底愛因斯坦是獨立思考的象徵,是天才、生活白痴、人格障礙還是武器製造者?本書為二○○六年愛因斯坦私人檔案首度公開後,第一本研究成果,也是至今最權威、最能全面瞭解愛因斯坦成長、家庭、婚姻、政治與科學發現之謎的一本書。愛因斯坦的一生,讓我們明白,原來人類如此精彩,也體認到科學的獨立精神是公民社會的重要一環。此書獻給所有懷念愛因斯坦的科學家與讀者。

光束騎士愛因斯坦,在地球停留七十六年。

本書解開愛因斯坦一生七大謎團:

*從小數學差勁
*曾有個私生女,生死不明
*奇蹟之年如何誕生
*第二任妻子的女兒才是他心儀對象
*諾貝爾獎獎金被當成離婚贍養費
*原子彈幕後黑手
*到以色列選總統

名人推薦

王道還:中研院史語所助理研究員、生物人類學者
李家同:靜宜、暨南、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遠哲:前中央研究院院長
邱國光: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館長
周昌宏: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
孫維新:台灣大學物理系與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張天傑: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長
張慶瑞:台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國科會國合處處長
曾耀寰:《科學月刊》副總編輯
葉永烜: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鄭永銘:建國中學物理老師
謝忠武: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長

二○○九全球天文年,全台必讀推薦!

最全面的愛因斯坦,讓我們親歷這位改變人類宇宙觀的人高潮起伏的人生、心靈與科學,本書平易近人,卻又嚴格要求細節與科學正確性。──Brian Greene,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教授,知名弦論專家

傳主的呈現與科學之正確,都是一本令人驚喜的書。──Sylvester James Gates,馬里蘭大學物理學教授

這是本叫好又叫座的書,不僅可讀性極高,且細膩結合愛因斯坦的人生與科學。──Gerald Holton,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愛因斯坦專家

艾薩克森再次證明他能寫出最有價值的偉人傳記,其挑戰在於他不僅要寫出人性化的愛因斯坦,更要描述物理學的艱深觀念。一本讀起來很愉快的傳記,愛因斯坦彷彿就在眼前。──Murray Gell-Mann,一九六九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無與倫比的寫作技巧,最了不起的是,既能表露愛因斯坦的不朽地位,又讓他如同凡人一般出現在我們眼前,一本令人激賞的好書。──Doris Kearns Goodwin,普立茲獎得主

對愛因斯坦的科學研究有非常完美的拿捏,不僅正確、完整且適合一般讀者的程度。作者寫出一本可讀性最高的愛因斯坦傳記。 ──A. Douglas Stone,耶魯大學物理學教授

一本好書,將愛因斯坦革命性的科學成就、政治訴求、複雜的生命以及迷人的個性非常有技巧地編織在一起,艾薩克森將改變二十世紀的人變造成二十一世紀的一盞明燈。──Martin J. Sherwin,普立茲獎得主

迷人且令人耳目一新的傳記,作者對掌握歷史文獻的獨到功夫,使愛因斯坦的研究與人生,有全新的視野。──Diana Kormos Buchwald,愛因斯坦文獻主編

譯者


郭兆林

台大物理系畢業,美國柏克萊加大天文物理學博士,現任史丹佛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

最新譯作包括《相對論的意義》、《愛因斯坦的宇宙》等。



b周念縈

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現旅居美國專事翻譯。

目錄

推薦序 王道還 別怕輸在起跑點上
    李家同 愛因斯坦考幾分
    周昌宏 這個時代需要愛因斯坦
    邱國光 奇幻的物理人生
    孫維新 翱翔於宇宙天地之間
    張慶瑞 光轉彎,向你敬個禮
    葉永烜 愛因斯坦的四維度世界
    謝忠武 平實又獨特的愛因斯坦

人物介紹

序曲 光束騎士

第一章 童年(一八七九~一八九六年)
第二章 蘇黎士技術學院(一八九六~一九○○年)
第三章 戀人(一九○○~一九○四年)
第四章 奇蹟之年:量子和分子(一九○五年)
第五章 狹義相對論(一九○五年)
第六章 最幸運的想法(一九○六~一九○九年)
第七章 飄泊的教授(一九○九~一九一四年)
第八章 廣義相對論(一九一一~一九一五年)
第九章 離婚(一九一六~一九一九年)
第十章 愛因斯坦的宇宙(一九一六~一九一九年)
第十一章 名望(一九一九年)
第十二章  飄泊的猶太復國者(一九二○~一九二一年)
第十三章 諾貝爾桂冠(一九二一~一九二七年)
第十四章 統一場論(一九二三~一九三一年)
第十五章 人生半百(一九二九~一九三一年)
第十六章 愛因斯坦的上帝
第十七章 難民(一九三二~一九三三年)
第十八章 美國(一九三三~一九三九年)
第十九章 量子糾纏(一九三五年)
第二十章 炸彈(一九三九~一九四五年)
第二十一章 世界公民(一九四五~一九四八年)
第二十二章 地標(一九四八~一九五三年)
第二十三章 紅色恐慌(一九五一~一九五四年)
第二十四章 終曲(一九五五年)

結語 愛因斯坦的心與腦

致謝
參考書目
 

試閱

序曲 光束騎士 THE LIGHT-BEAM RIDER

「我一共會寫出四篇論文,」年輕的專利審查員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 這封日後成為重要科學史料的信,重要性卻被當事人一貫促狹淘氣的口吻掩蓋了,畢竟他開頭才稱朋友是「死傢伙」,還說抱歉寫了一封「胡言亂語」的信。不過談到這些空暇時間寫出來的論文,還是多少能看出他清楚它們的分量。

他解釋道:「第一篇論文講光的輻射和能量特性,是相當具革命性的。」是的,這篇論文確實具革命性,主張光不僅可視為一種波,也可當成小粒子構成的量子束(quanta)。從這理論所進一步解釋的,宇宙並沒有嚴格因果關係或確定性,後來也終其一生纏繞著他。

「第二篇論文是確定原子的真實尺寸。」雖然當時對原子存在仍有爭論,但已是這一批論文中最明確的,也是為何他選博士論文題目時,會認為這是最安全的賭注。此刻,他正在對物理學進行革命,但不管想找學術工作,或獲得博士學位以便從專利局三等審查員升級到二等職位,他的努力都屢屢遭受挫折。

第三篇論文利用隨機碰撞的統計分析,來解釋液體中微小粒子的顫動,在這過程中確立了原子和分子真的存在。

「第四篇論文目前只是構思階段,主要是利用修正後的時空理論來探討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electrodynamics)。」好吧,這肯定不是胡言亂語了。愛因斯坦純粹靠思考實驗(在腦海而非在實驗室中進行),已經決定丟棄牛頓絕對空間和時間的概念,這將會變成日後的狹義相對論(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當時他沒有告訴朋友(他也還沒想到),是那年他會寫出第五篇論文(是第四篇論文的補遺),提出能量和質量之間的關係,從此誕生了物理學最出名的方程式:E=mc2。

回顧二十世紀,大家會記得是一個願意打破古典束縛並展望未來的新時代,具有孕育滋養科學創新需要的創造力。當中最突出的一位,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偶像:這名逃避迫害的難民生性良善,一頭狂野的頭髮、閃爍慧黠的目光、博愛人道的精神和異常聰穎的天資,讓他的臉孔成為象徵,讓他的名字等同於天才。

現今愛因斯坦的檔案已完全公開了,讓我們得以探究他私人的一面,包括不墨守成規、天性叛逆、好奇心強、熱愛求知和超然離群等等,如何與政治面及科學面交織纏繞。瞭解愛因斯坦可幫助我們瞭解其科學源頭,反之亦然;個性、想像和創造天分統統相關,有如統一場(unified field)環環相扣。

愛因斯坦的生活與工作反映的是,二十世紀初現代主義氛圍下,社會確定性與道德絕對性的瓦解。當時,空氣中奔馳著無拘無束的想像力,畢卡索、喬伊斯、佛洛伊德、史特拉汶斯基和荀伯格等人紛紛打破傳統的束縛。帶動這種氛圍是一種新信念:在我們的宇宙,空間、時間和粒子特性會隨觀察而改變。

然而,愛因斯坦不是一個真正的相對主義論者,雖然許多人如此解讀,包括一些對他嗤之以鼻的反猶太主義者;事實上他的所有理論(包括相對論)都是在追尋不變、確定與絕對。愛因斯坦感覺到,在宇宙法則下有一個和諧的真實存在,科學的目標即是發現它。

一八九五年十六歲的他開始探索之旅,突發奇想說若是與一道光束並肩前進,不知道會是何光景。十年後「奇蹟之年」誕生了,如前面信件所述,從此為二十世紀物理學兩大突破相對論和量子論(quantum theory)奠定基礎。

再過十年光陰,一九一五年他在自然界更臻至高無上,創造出廣義相對論(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成為最美的科學理論之一。如同狹義相對論,他透過思考實驗推敲思索,想像自己被關在一具於太空加速向上的電梯中,感受到與重力一樣的效應。

他認為重力是空間與時間的彎曲,並根據物質、運動和能量之間的交互作用,提出描述曲率動態的方程式。這可用另一個思考實驗說明︰想像將一顆保齡球放置於二維平面的彈簧床上,接著在上面滾動幾粒撞球,撞球會滾向保齡球,不是因為保齡球有什麼神祕吸力,而是它使彈簧床的質材彎曲所致。現在想像這一切發生在四度空間和時間中。當然那並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是愛因斯坦的原因了。

十年後到一九二五年,學術生涯走到一半的愛因斯坦,出現了轉捩點。他一手推動的量子革命此時以不確定性和機率為基礎,正蛻變成一種新的力學。那年他仍對量子力學做出最後的重大貢獻,同時卻也開始加以抗拒。接下來的三十年,甚至一九五五年臨終前在病榻寫下的潦草算式,他都固執地要批評量子力學不完整,努力將它納入統一場理論。

不管是革命性的三十年,或後來抗拒性的三十年,愛因斯坦自始至終都能怡然自得、淡然處世、不守成規。他擅長獨立思考,想像力帶領他打破傳統智慧的疆界;他不僅特立獨行,也是可敬的反叛者,雙眼炯炯發亮,深信上帝不會玩骰子,允許事物隨機發生。

他的故事包含現代科學的大震盪:從極小到無限、從光子(photon)發射到宇宙擴張。即便他的偉大功績已超過百年,我們仍然活在愛因斯坦的宇宙中,一個可巨觀用相對論定義,亦可微觀用量子力學定義的宇宙;這個亙古恆久的宇宙至今仍讓人惶惶困窘。

今日科技處處可見愛因斯坦的身影,包括光電電池和雷射、核能和光纖、太空旅行,甚至半導體都可追溯到其理論。他簽署致羅斯福總統的信件,警告原子彈製造的可能性,此後只要我們想像原子彈的蕈狀雲,內心總是會浮現他講述能量與質量關係的著名方程式。

如果他沒有觸電般的頭髮與充滿穿透力的目光,還會是科學界最耀眼醒目的海報明星嗎?假如我們也用思考實驗,設想他長得像蒲朗克(Max Planck)或波耳(Niels Bohr),會淪為同等級的名人,只是位著名的科學天才而已嗎?或者他照樣會登入萬神殿,與亞里斯多德、伽利略和牛頓一起受供奉呢?

我相信,答案還是後者!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需求,應盡可能恢復大眾對科學的喜愛與探索。這不是說每個主修文學者應該選物理課,或者法律顧問應該擁抱量子力學,而是指學習與認識科學方法是一項有用的資產,可以幫助我們做一個好公民。

這就是為什麼值得花時間研究愛因斯坦的生平了。在愛因斯坦生命接近尾聲時,紐約州教育局曾請教他應該加強哪類課程,他回答道:「在上歷史課時,應該多探討哪些人靠著獨立的個性和判斷力,造福全人類。」這正是愛因斯坦的寫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35013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6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30********944 說:
    2024-02-15
    從本書中可以一窺整個物理學界的努力方向,以及愛因斯坦的個人思想,整本書也充滿了精彩的物理演進的一些歷程。也以淺白的文字幫助讀者認識愛因斯坦的科學理論。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時報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