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上的孩子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陳雪這個小說在搓弄抽絲著「人」的傷害形貌和關係的蛛網裂紋,其暴烈,其溫柔,其直視幽黯光源處最親愛之人的醜形,後面那時光迢迢難修補受戕卻找尋寬諒可能的世故,讀得我雞皮疙瘩直冒不由得不動容。——駱以軍
陳雪的小説一向被人讀作某種自傳,那是陳雪式的誘惑。《橋上的孩子》亦然:這卻不是一般意義下的自傳小說,而是一個人如何成爲一個小說家的剖析。更準確地說,在細密展現了生命的種種不測、沉重、殘酷與難解之後,它其實是要質問一個人怎可能不是一個小說家,又爲什麼還能寫得下去。——梁文道
★本書榮獲2004中時開卷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大獎
小說家陳雪自傳體長篇小說代表作,創痛傷痕和解的開始
她將過去作品中片段透露過的坎坷成長經驗,貫串起來,一方面回憶隨父母在夜市擺攤叫賣衣服、母親離家數年暫代母職照顧弟妹、父母投資失敗為債務所逼、居無定所……種種不堪的艱困生活;另一方面則描述大學畢業後求職無門,一度在色情KTV工作,後來又不得不回到家人身邊以批發手錶維生……種種彷徨失措的經驗;然而即使在困窘的環境中她仍選擇逃離家庭、逃離情人,蟄居陌生大樓專心寫下自己的故事,試著由不斷的反覆述說中,逐漸找回失竊的身世、空白的記憶……
在我的世界裡,那是一座會不斷變形的城堡,那是一座無法附著於土地、總是不斷遷移著自己的城堡,隨著時間經過,它仍在尋找自己的形狀。我想起我不斷寫著小説的那些時刻,那是透過正在成形的作品,又再次成功地重塑了自己。我們都正在成形,且不斷被自己摧毀,然後重建,無論是打造什麼樣的城堡,都是把生命打碎,重新建造起僅屬於自己的居所。——陳雪
陳雪的小説一向被人讀作某種自傳,那是陳雪式的誘惑。《橋上的孩子》亦然:這卻不是一般意義下的自傳小說,而是一個人如何成爲一個小說家的剖析。更準確地說,在細密展現了生命的種種不測、沉重、殘酷與難解之後,它其實是要質問一個人怎可能不是一個小說家,又爲什麼還能寫得下去。——梁文道
★本書榮獲2004中時開卷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大獎
小說家陳雪自傳體長篇小說代表作,創痛傷痕和解的開始
她將過去作品中片段透露過的坎坷成長經驗,貫串起來,一方面回憶隨父母在夜市擺攤叫賣衣服、母親離家數年暫代母職照顧弟妹、父母投資失敗為債務所逼、居無定所……種種不堪的艱困生活;另一方面則描述大學畢業後求職無門,一度在色情KTV工作,後來又不得不回到家人身邊以批發手錶維生……種種彷徨失措的經驗;然而即使在困窘的環境中她仍選擇逃離家庭、逃離情人,蟄居陌生大樓專心寫下自己的故事,試著由不斷的反覆述說中,逐漸找回失竊的身世、空白的記憶……
在我的世界裡,那是一座會不斷變形的城堡,那是一座無法附著於土地、總是不斷遷移著自己的城堡,隨著時間經過,它仍在尋找自己的形狀。我想起我不斷寫著小説的那些時刻,那是透過正在成形的作品,又再次成功地重塑了自己。我們都正在成形,且不斷被自己摧毀,然後重建,無論是打造什麼樣的城堡,都是把生命打碎,重新建造起僅屬於自己的居所。——陳雪
序/導讀
序
讀《橋上的孩子》
駱以軍
讀陳雪的新作《橋上的孩子》,彷彿在最深的水池底端,抱著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腦袋。像壞掉的鐘錶。一邊鼻孔一綹綹地冒出血絲來,一邊還用舌頭向上舔去那些腥味被沖淡的,暈開的淡紅色。事實上,作為陳雪的小說讀者,從九○年代那些「身分」之牆隔溶解,那些「水晶的精密幾何和演繹推理之抽象性」的情慾傳奇,那些冷寂科幻的城市場景,怪奇如培養皿中浮升而出的新人種。耽美如醇酒傾溢的不同階層的「惡女」(已領悟性別愛慾之液態自由)對矜持的,如霧中風景的故而憂鬱的異性戀女孩之勾引、愛悅,乃至劫毀與狂愛交混的仙魔之境。我總在想:陳雪,或是我,或是我們這一整個世代的小說創作者,走過了九○年代那個照世之眼彷彿被用不同角度之剃刀薄刃割開了瞳孔,曾經被放置在不同脈絡的閉室中解讀,卻又器質性地具有某種易碎、脆弱、無寫實主義延展景深的相似感性結構(那許許多多我同輩的小說家名字),某一階段,其實已如博物館的標本師傅,已經就「自我的技藝」(黃錦樹語)或自我剝奪的攤散一地之骨骸,拼組成那些削肉打磨泡浸過福馬林的支架所能裝置最森然駭異之造景。但,「從此以後」呢?那像被環誌過的候鳥,如何帶著這一身(其實像火化後撿骨的小關節)在時間極速中耗損過度的早衰骸骨,朝花夕拾,或重抄經重臨帖。
我不知道我這樣想像小說的編織和難處是否會顯得保守迂闊?但這兩年來我確實暗自將黃仁宇先生在《關係千萬重》一書中所說的「關係」——死生、情愛、經濟——模糊作為小說技藝(卡爾維諾所說,當代小說作為百科全書,作為一知識方法,甚至當作一網路,連接世界的人、事、物)投擲向不論是流逝、瞬閃或龐大繁複乃至瞠目結舌乃至辭窮無力追記素描之的,真實,這個過程,小說家對自身支配力、侵蝕力或覆蓋幅原的想像。某種極簡主義或現代主義式的年輕藝術家的自我戲劇肖像,使我們這一代的小說在處理「關係」時,其實常被視覺化的強力特寫能力或某種空鏡巨大的「哀愁的預感」,隱藏至一幅「無關係」的曝光照片之後。在那死生直見屍體、情愛(情慾)淹沒於繁華潦亂之換裝或生殖器體液橫飛,經濟不外乎全球化城市角落冷光、自動化,或如便利超商結帳櫃檯之疏離場景……,對於「關係」的古典教養,人情世故的低迴品味;高低不同層次的,人的存在處境之網的布局、作眼,勾鎖牽連,細筆慢工……,變成一個遙遠難企的技藝鄉愁。
小說被某種虛無吞噬——盧卡奇所說的,小說本來應永遠與之對抗的孿生兄弟:通俗小說——改良版的,「慾望城市」式的都會羅曼史,「關係」成為昆德拉小說《身分》結尾那個恐怖、異質之換裝化妝舞會一般的壓縮光碟。所有的荒謬劇或殘酷劇場,全被編號歸檔,像病毒植株被拔去了毒性基因成為疫苗,當作情趣商品在精準的短篇幅閱讀中贈送傳遞。風格化的文字表演,一本書作為「一次性商品」被策略操作或消費。這些新型態的寫手(我好像把自己也罵進去了),較前代的羅曼史作者,具備更精萃的人類學訓練,更好的文字修辭,通常是一品味極佳且頗用功的小說讀者;但是有一個可怕的詛咒隨時間延長而浮現:那就是,最後我們可能變成「不是小說家」了。
這是我為何讀畢陳雪的《橋上的孩子》,會無比感慨:這是一次無論對她個人,對我這樣一個讀者或同輩同業來說,皆十分珍貴的書寫實踐。
如書名所示,「橋」是這部往事追憶錄體例小說的,一再出現之象徵。橋代表著不確定,一方面像是這個已遭壞毀、插滿玻璃碎片的女子,對著在愛情關係中遭她傷害的戀人懺情,揭示自己的暗傷:
「於是我又回到了這個屋子裡,經過了那麼多年我從那鬧市裡走開逐漸地變得無法適應人群,頭腦經常都是錯亂的,你無視於我那錯亂的思考跟生活方式單純地以為我就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
「千萬不要愛上那個橋上的孩子,她所說所想的一切都是虛構跟想像的。如果她說愛你那麼她一定是在編故事。連你也是她虛構想像出來的吧!一個不斷讀著信說著電話的人,只要一個按鈕就可以全部取消。」
橋亦架連著時間狀態的兩端:她像檢視傷害心靈照片那樣眺望著一切尚靜美完好的那一端:豐饒而天真的聽(說)故事時光。沒有離家之前的母親是個說故事高手(「……媽媽說故事時的神情,似笑非笑的嘴角,說到關鍵時刻故意的拖延,模仿不同角色的口吻聲調,說到開心時手舞足蹈,悲傷時甚至會流下眼淚,其實聽眾只有她一個,但媽媽表演得多麼認真……」);阿公則說著《三國演義》、《水滸傳》、《七俠五義》……等等忠孝節義的故事;隔鄰的收驚阿婆則在鬼影幢幢,混淆了收驚儀式的陰暗堂屋裡,講「神仙鬼怪故事」(「……虎姑婆、《白蛇傳》、目蓮救母遊地府、七仙女、《聊齋》、《西遊記》,天庭上的神仙個個她都如數家珍說得活靈活現……」)。作者近乎自我剖白地感傷:「如果事情一直平順地走下去,她會變成一個怎樣的女孩呢?……或許不會變成一個作家吧!……如果不是欠了那麼多債,如果媽媽沒有離開,如果不是一個接一個無法停止的錯誤……」
迷途與暴亂。一切變貌與自我逃逸的起始。
如果說,陳雪前此的作品,《惡女書》作為九○年代女同文學經典之一,展演了洪凌引依利沙白•葛洛蕬(Elizabeth Grosz)論文〈重新形塑女同性戀慾望〉中所說:「慾望正是兩個(或多個)主體彼此玩弄,隨時互換位置,加入對方的身體表面,加以挑逗(seduce)、擬仿(simulate),或者聚合(join or unjoin)的遊戲程序。」或如《蝴蝶的記號》,以失憶症作為被異性戀社會壓制、摧毀、拆散的女同性戀自己焊燒黏結過往戀情,自我偽扮自我剝奪地融入異性戀社會之「正常角色」(「好老師、好媽媽、好妻子、好女兒)之時光隧道;《惡魔的女兒》以傅柯式的激情與譫妄、醫生與病人、自我描述與聆聽的密室告解形式繁殖故事;則《橋上的小孩》,便是一種危險的、核爆之前的寧靜,那個橋,是慾望主體進入「挑逗」、「擬仿」、「聚合」的河流迷宮之前的奈何橋。它既以「前傳」形式鋪述那個「變幻莫測、美麗、奇幻」又自我回饋之陰性愛慾鏡廊和寫實主義視覺,可能在光天化日下大部分是與異性戀人際形式的接壤邊界;卻又蠻荒洶湧地交換兩種神話學奇異的「基因定序或重組」(小女孩從母親那邊聽來的童話,阿公那邊聽來的忠孝節義故事,收驚阿婆那邊聽來的神仙鬼怪;是怎麼變形成日後女作家筆下那一則則「異色」的女同志小說);它們互相扯破撕裂,故事殘骸飄浮在這本書「從不斷累聚的陰影往下望」的縱深裡,才讓我們恍然:在那無政府主義的、虐待狂的、SM的、分崩離析的,自我意識與慾望流放、重建或轉譯成「後來的」,故事迷宮之前的時空劇場是怎麼回事。
那教人窒息的、嘩嘩不止從腔體內掏出來的敘事景觀,是陀螺打轉走馬燈一樣的,〈賣時間〉。女孩的父母,具有冒險家的夢想和天賦,他們的冒險蠻荒,便是走遍台灣北中南各處城市邊緣,我們皆可從記憶中喚出之場景:市集或夜市。那樣的場景既非城市(一夜群聚燈火輝煌人聲鼎沸的夜市,天亮後即魔術般一片空曠地);亦非原鄉(像浮盪、漂流的吉卜賽人)。
我想到舞鶴的〈逃兵二哥〉或〈悲傷〉的結尾,夜市的漂遊場景,串接著城市書寫效力之外的另一個布景,俗穢與華麗,像人間失格的展場。女孩在畫面裡總像不在場的旁觀者。那個她記憶裡巨細靡遺的夜市場景,某部分正特寫著台灣這個移民社會的各種「關係」的縮影:義理秩序塌毀。不論西方資本主義的技術性格、法治、信用,或是社會主義的階級正義種種規範或現代性素養尚不及奠造。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行為,隨生物自主法則地湊擠成一種近距離的、貼身肉搏的、既割喉競爭又相濡以沫的「壅塞與暴亂」。遠景的素描是這樣:
「女孩的父母在這條路上營生,從賣盜版錄音帶跑警察的流動攤販,後來轉賣過工廠倒閉廉價收購來的布鞋球鞋網球拍,賣過各式各樣四處找來的倒店貨,最後開始租一個固定地點賣女裝。⋯⋯一開始在父親自己拼裝的三輪車後的平台上擺放堆積幾公尺高的衣服,女孩經常被淹沒在衣服裡假裝自己在游泳……」
近距離的特寫則是在那加速時間的暴亂中,永遠臉孔張皇的一家人。王文興的《家變》裡那種陰影蟄伏、慢速壞毀的家庭架構的拆毀,在這裡像是柏青哥檯子裡嘩嘩亂竄的小鋼珠。女孩的家人們在這種四處趕集、無固定攤位、低價大量批發的各種女裝、聲嘶力竭的叫賣吆喝中扭曲變貌,不成人形。人潮聚攏時,前一分鐘還病懨懨、打瞌睡的媽媽,「……就像充了電、吃了猛藥,渾身是勁,……轉眼間好像成了舞台上的大明星,說學逗唱,丰姿萬千,跟每個客人說說笑笑,站在板登上對著路過的人群喊話,……媽媽操弄著語言讓這熾熱的場面不斷加溫……」。這個母親像一個街頭即興劇女演員在懞懂的女兒眼前展示了一個淒迷又強悍的女性形象:除了童年的枕邊故事說書人之外,女人可以是一個任意入戲或出戲、身分變換,以和那個野蠻暴亂的貼身世界打交道的演員。但這位母親之後卻也扮演了「離棄者」的角色。
「……媽媽離開之後許多事就開始混亂起來,彷彿記得,但無法依照時序說個明白……」母親離家出走,女孩(她是長女)在某種意義上暫代頂替了這個歪斜家庭劇場的母親角色:「家」的空間形式上,她帶著弟弟妹妹,睡在爸爸賣衣服做生意用的三輪車後面的鐵製車斗裡,「……爸爸是駕駛,坐在摩托車上,頭頂上還有塑膠遮雨棚,他們三個則是躺在裝滿了貨物的平台上頭……」似乎剩下不全的這一家人,仍繼續偎靠在一浮晃移動的狀態下,和那個人聲鼎沸,暴亂如洪潮的市集世界周旋。但是在這個母親不在的時刻,父親成為一個更荒謬且恍惚變形的獸。小說中的某些段落寫得隱晦但讓人想駭異狂叫。(「有時候她覺得自己瘋了。無法明白的事情,說不出口的困惑,女孩躲進自己的幻想裡度過每個混亂的時刻。」)有一段寫到父親有
讀《橋上的孩子》
駱以軍
讀陳雪的新作《橋上的孩子》,彷彿在最深的水池底端,抱著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腦袋。像壞掉的鐘錶。一邊鼻孔一綹綹地冒出血絲來,一邊還用舌頭向上舔去那些腥味被沖淡的,暈開的淡紅色。事實上,作為陳雪的小說讀者,從九○年代那些「身分」之牆隔溶解,那些「水晶的精密幾何和演繹推理之抽象性」的情慾傳奇,那些冷寂科幻的城市場景,怪奇如培養皿中浮升而出的新人種。耽美如醇酒傾溢的不同階層的「惡女」(已領悟性別愛慾之液態自由)對矜持的,如霧中風景的故而憂鬱的異性戀女孩之勾引、愛悅,乃至劫毀與狂愛交混的仙魔之境。我總在想:陳雪,或是我,或是我們這一整個世代的小說創作者,走過了九○年代那個照世之眼彷彿被用不同角度之剃刀薄刃割開了瞳孔,曾經被放置在不同脈絡的閉室中解讀,卻又器質性地具有某種易碎、脆弱、無寫實主義延展景深的相似感性結構(那許許多多我同輩的小說家名字),某一階段,其實已如博物館的標本師傅,已經就「自我的技藝」(黃錦樹語)或自我剝奪的攤散一地之骨骸,拼組成那些削肉打磨泡浸過福馬林的支架所能裝置最森然駭異之造景。但,「從此以後」呢?那像被環誌過的候鳥,如何帶著這一身(其實像火化後撿骨的小關節)在時間極速中耗損過度的早衰骸骨,朝花夕拾,或重抄經重臨帖。
我不知道我這樣想像小說的編織和難處是否會顯得保守迂闊?但這兩年來我確實暗自將黃仁宇先生在《關係千萬重》一書中所說的「關係」——死生、情愛、經濟——模糊作為小說技藝(卡爾維諾所說,當代小說作為百科全書,作為一知識方法,甚至當作一網路,連接世界的人、事、物)投擲向不論是流逝、瞬閃或龐大繁複乃至瞠目結舌乃至辭窮無力追記素描之的,真實,這個過程,小說家對自身支配力、侵蝕力或覆蓋幅原的想像。某種極簡主義或現代主義式的年輕藝術家的自我戲劇肖像,使我們這一代的小說在處理「關係」時,其實常被視覺化的強力特寫能力或某種空鏡巨大的「哀愁的預感」,隱藏至一幅「無關係」的曝光照片之後。在那死生直見屍體、情愛(情慾)淹沒於繁華潦亂之換裝或生殖器體液橫飛,經濟不外乎全球化城市角落冷光、自動化,或如便利超商結帳櫃檯之疏離場景……,對於「關係」的古典教養,人情世故的低迴品味;高低不同層次的,人的存在處境之網的布局、作眼,勾鎖牽連,細筆慢工……,變成一個遙遠難企的技藝鄉愁。
小說被某種虛無吞噬——盧卡奇所說的,小說本來應永遠與之對抗的孿生兄弟:通俗小說——改良版的,「慾望城市」式的都會羅曼史,「關係」成為昆德拉小說《身分》結尾那個恐怖、異質之換裝化妝舞會一般的壓縮光碟。所有的荒謬劇或殘酷劇場,全被編號歸檔,像病毒植株被拔去了毒性基因成為疫苗,當作情趣商品在精準的短篇幅閱讀中贈送傳遞。風格化的文字表演,一本書作為「一次性商品」被策略操作或消費。這些新型態的寫手(我好像把自己也罵進去了),較前代的羅曼史作者,具備更精萃的人類學訓練,更好的文字修辭,通常是一品味極佳且頗用功的小說讀者;但是有一個可怕的詛咒隨時間延長而浮現:那就是,最後我們可能變成「不是小說家」了。
這是我為何讀畢陳雪的《橋上的孩子》,會無比感慨:這是一次無論對她個人,對我這樣一個讀者或同輩同業來說,皆十分珍貴的書寫實踐。
如書名所示,「橋」是這部往事追憶錄體例小說的,一再出現之象徵。橋代表著不確定,一方面像是這個已遭壞毀、插滿玻璃碎片的女子,對著在愛情關係中遭她傷害的戀人懺情,揭示自己的暗傷:
「於是我又回到了這個屋子裡,經過了那麼多年我從那鬧市裡走開逐漸地變得無法適應人群,頭腦經常都是錯亂的,你無視於我那錯亂的思考跟生活方式單純地以為我就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
「千萬不要愛上那個橋上的孩子,她所說所想的一切都是虛構跟想像的。如果她說愛你那麼她一定是在編故事。連你也是她虛構想像出來的吧!一個不斷讀著信說著電話的人,只要一個按鈕就可以全部取消。」
橋亦架連著時間狀態的兩端:她像檢視傷害心靈照片那樣眺望著一切尚靜美完好的那一端:豐饒而天真的聽(說)故事時光。沒有離家之前的母親是個說故事高手(「……媽媽說故事時的神情,似笑非笑的嘴角,說到關鍵時刻故意的拖延,模仿不同角色的口吻聲調,說到開心時手舞足蹈,悲傷時甚至會流下眼淚,其實聽眾只有她一個,但媽媽表演得多麼認真……」);阿公則說著《三國演義》、《水滸傳》、《七俠五義》……等等忠孝節義的故事;隔鄰的收驚阿婆則在鬼影幢幢,混淆了收驚儀式的陰暗堂屋裡,講「神仙鬼怪故事」(「……虎姑婆、《白蛇傳》、目蓮救母遊地府、七仙女、《聊齋》、《西遊記》,天庭上的神仙個個她都如數家珍說得活靈活現……」)。作者近乎自我剖白地感傷:「如果事情一直平順地走下去,她會變成一個怎樣的女孩呢?……或許不會變成一個作家吧!……如果不是欠了那麼多債,如果媽媽沒有離開,如果不是一個接一個無法停止的錯誤……」
迷途與暴亂。一切變貌與自我逃逸的起始。
如果說,陳雪前此的作品,《惡女書》作為九○年代女同文學經典之一,展演了洪凌引依利沙白•葛洛蕬(Elizabeth Grosz)論文〈重新形塑女同性戀慾望〉中所說:「慾望正是兩個(或多個)主體彼此玩弄,隨時互換位置,加入對方的身體表面,加以挑逗(seduce)、擬仿(simulate),或者聚合(join or unjoin)的遊戲程序。」或如《蝴蝶的記號》,以失憶症作為被異性戀社會壓制、摧毀、拆散的女同性戀自己焊燒黏結過往戀情,自我偽扮自我剝奪地融入異性戀社會之「正常角色」(「好老師、好媽媽、好妻子、好女兒)之時光隧道;《惡魔的女兒》以傅柯式的激情與譫妄、醫生與病人、自我描述與聆聽的密室告解形式繁殖故事;則《橋上的小孩》,便是一種危險的、核爆之前的寧靜,那個橋,是慾望主體進入「挑逗」、「擬仿」、「聚合」的河流迷宮之前的奈何橋。它既以「前傳」形式鋪述那個「變幻莫測、美麗、奇幻」又自我回饋之陰性愛慾鏡廊和寫實主義視覺,可能在光天化日下大部分是與異性戀人際形式的接壤邊界;卻又蠻荒洶湧地交換兩種神話學奇異的「基因定序或重組」(小女孩從母親那邊聽來的童話,阿公那邊聽來的忠孝節義故事,收驚阿婆那邊聽來的神仙鬼怪;是怎麼變形成日後女作家筆下那一則則「異色」的女同志小說);它們互相扯破撕裂,故事殘骸飄浮在這本書「從不斷累聚的陰影往下望」的縱深裡,才讓我們恍然:在那無政府主義的、虐待狂的、SM的、分崩離析的,自我意識與慾望流放、重建或轉譯成「後來的」,故事迷宮之前的時空劇場是怎麼回事。
那教人窒息的、嘩嘩不止從腔體內掏出來的敘事景觀,是陀螺打轉走馬燈一樣的,〈賣時間〉。女孩的父母,具有冒險家的夢想和天賦,他們的冒險蠻荒,便是走遍台灣北中南各處城市邊緣,我們皆可從記憶中喚出之場景:市集或夜市。那樣的場景既非城市(一夜群聚燈火輝煌人聲鼎沸的夜市,天亮後即魔術般一片空曠地);亦非原鄉(像浮盪、漂流的吉卜賽人)。
我想到舞鶴的〈逃兵二哥〉或〈悲傷〉的結尾,夜市的漂遊場景,串接著城市書寫效力之外的另一個布景,俗穢與華麗,像人間失格的展場。女孩在畫面裡總像不在場的旁觀者。那個她記憶裡巨細靡遺的夜市場景,某部分正特寫著台灣這個移民社會的各種「關係」的縮影:義理秩序塌毀。不論西方資本主義的技術性格、法治、信用,或是社會主義的階級正義種種規範或現代性素養尚不及奠造。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行為,隨生物自主法則地湊擠成一種近距離的、貼身肉搏的、既割喉競爭又相濡以沫的「壅塞與暴亂」。遠景的素描是這樣:
「女孩的父母在這條路上營生,從賣盜版錄音帶跑警察的流動攤販,後來轉賣過工廠倒閉廉價收購來的布鞋球鞋網球拍,賣過各式各樣四處找來的倒店貨,最後開始租一個固定地點賣女裝。⋯⋯一開始在父親自己拼裝的三輪車後的平台上擺放堆積幾公尺高的衣服,女孩經常被淹沒在衣服裡假裝自己在游泳……」
近距離的特寫則是在那加速時間的暴亂中,永遠臉孔張皇的一家人。王文興的《家變》裡那種陰影蟄伏、慢速壞毀的家庭架構的拆毀,在這裡像是柏青哥檯子裡嘩嘩亂竄的小鋼珠。女孩的家人們在這種四處趕集、無固定攤位、低價大量批發的各種女裝、聲嘶力竭的叫賣吆喝中扭曲變貌,不成人形。人潮聚攏時,前一分鐘還病懨懨、打瞌睡的媽媽,「……就像充了電、吃了猛藥,渾身是勁,……轉眼間好像成了舞台上的大明星,說學逗唱,丰姿萬千,跟每個客人說說笑笑,站在板登上對著路過的人群喊話,……媽媽操弄著語言讓這熾熱的場面不斷加溫……」。這個母親像一個街頭即興劇女演員在懞懂的女兒眼前展示了一個淒迷又強悍的女性形象:除了童年的枕邊故事說書人之外,女人可以是一個任意入戲或出戲、身分變換,以和那個野蠻暴亂的貼身世界打交道的演員。但這位母親之後卻也扮演了「離棄者」的角色。
「……媽媽離開之後許多事就開始混亂起來,彷彿記得,但無法依照時序說個明白……」母親離家出走,女孩(她是長女)在某種意義上暫代頂替了這個歪斜家庭劇場的母親角色:「家」的空間形式上,她帶著弟弟妹妹,睡在爸爸賣衣服做生意用的三輪車後面的鐵製車斗裡,「……爸爸是駕駛,坐在摩托車上,頭頂上還有塑膠遮雨棚,他們三個則是躺在裝滿了貨物的平台上頭……」似乎剩下不全的這一家人,仍繼續偎靠在一浮晃移動的狀態下,和那個人聲鼎沸,暴亂如洪潮的市集世界周旋。但是在這個母親不在的時刻,父親成為一個更荒謬且恍惚變形的獸。小說中的某些段落寫得隱晦但讓人想駭異狂叫。(「有時候她覺得自己瘋了。無法明白的事情,說不出口的困惑,女孩躲進自己的幻想裡度過每個混亂的時刻。」)有一段寫到父親有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
79折
特價316元
加入購物車
【親簽祝福實踐版】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
9折
特價360元
停售
be a writer 寫作日用手帳
79折
特價632元
加入購物車
少女的祈禱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限量親簽+親寫印刷信箋】少女的祈禱
9折
特價342元
停售
你不能再死一次
9折
特價378元
加入購物車
惡魔的女兒(2021紀念新版)
9折
特價342元
加入購物車
親愛的共犯
9折
特價378元
加入購物車
不是所有親密關係都叫做愛情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愛情酒店(二十周年復刻愛藏版)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無父之城
9折
特價405元
加入購物車
同婚十年:我們靜靜的生活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當我成為我們:愛與關係的三十六種可能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惡女書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9折
特價288元
貨到通知
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
9折
特價288元
貨到通知
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限量珍藏版:戀人解憂袋)
9折
特價288元
貨到通知
橋上的孩子
9折
特價180元
加入購物車
戀愛課:戀人的五十道習題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人妻日記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迷宮中的戀人
9折
特價449元
加入購物車
附魔者
9折
特價324元
加入購物車
她睡著時他最愛她
9折
特價207元
加入購物車
無人知曉的我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天使熱愛的生活
9折
特價198元
加入購物車
陳春天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