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32個創作秘訣
教你寫出絕讚好故事
「講故事」對於當前的文創及影視產業,甚至是管理、教育、業務等各領域的人士,都是很重要的能力。作者耿一偉任教編劇課程十餘年,對於說故事的能力深有認識。本書整理出創作故事的三十二條法則,加上貼心小秘笈和各種形式的練習,讀者能透過本書學習如何創作出豐富有趣的故事,成為說故事高手!
專文推薦
柯淑卿(影視導演/金鐘獎最佳編劇)
胡竹生(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
名人推薦
莊益增/顏蘭權(《無米樂》、《牽阮的手》導演)
姜素秋(100年度優良電影劇本獎得主)
蕭秀琴(影視編劇/作家/總編輯)
春花(明日武俠電子報微武俠十人首選《孤星流雲》作者)
教你寫出絕讚好故事
「講故事」對於當前的文創及影視產業,甚至是管理、教育、業務等各領域的人士,都是很重要的能力。作者耿一偉任教編劇課程十餘年,對於說故事的能力深有認識。本書整理出創作故事的三十二條法則,加上貼心小秘笈和各種形式的練習,讀者能透過本書學習如何創作出豐富有趣的故事,成為說故事高手!
專文推薦
柯淑卿(影視導演/金鐘獎最佳編劇)
胡竹生(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
名人推薦
莊益增/顏蘭權(《無米樂》、《牽阮的手》導演)
姜素秋(100年度優良電影劇本獎得主)
蕭秀琴(影視編劇/作家/總編輯)
春花(明日武俠電子報微武俠十人首選《孤星流雲》作者)
目錄
1. 從哆啦A夢找故事的DNA
2. 從故事DNA到敘事技巧
3. 釣到好故事的角色
4. 用一句話講情節
5. 怎麼設計情節轉折(上)
6. 怎麼設計情節轉折(下)
7. 如何讓觀眾接受不可信的情節
8. 故事為什麼重要(上)
9. 故事為什麼重要(下)
10. 喜劇是什麼
11. 喜劇怎麼寫
12. 怎麼找故事點子
13. 從結局設計故事主題
14. 對白創作技巧 (上)
15. 對白創作技巧 (下)
16. 從故事名稱到文化創意產業
17. 一定要知道的萬用神話結構(上)
18. 一定要知道的萬用神話結構(下)
19. 用單字卡寫主要情節
20. 如何創造主要情節與次要情節的交織
21. 續主次線交織與角色弧線
22. 續角色弧線與角色對立關係
23. 十二個原型角色(上)
24. 十二個原型角色(下)
25. 利用原型角色寫故事
26. 空間的重要性
27. 故事改編與舞台劇
28. 角色的動作分析與場景描述
29. 你一定要知道的成功作家的二十五個習慣(上)
30. 你一定要知道的成功作家的二十五個習慣(下)
31. 你不能不知道的劇本精煉
32. 請學好規則再丟掉規則
2. 從故事DNA到敘事技巧
3. 釣到好故事的角色
4. 用一句話講情節
5. 怎麼設計情節轉折(上)
6. 怎麼設計情節轉折(下)
7. 如何讓觀眾接受不可信的情節
8. 故事為什麼重要(上)
9. 故事為什麼重要(下)
10. 喜劇是什麼
11. 喜劇怎麼寫
12. 怎麼找故事點子
13. 從結局設計故事主題
14. 對白創作技巧 (上)
15. 對白創作技巧 (下)
16. 從故事名稱到文化創意產業
17. 一定要知道的萬用神話結構(上)
18. 一定要知道的萬用神話結構(下)
19. 用單字卡寫主要情節
20. 如何創造主要情節與次要情節的交織
21. 續主次線交織與角色弧線
22. 續角色弧線與角色對立關係
23. 十二個原型角色(上)
24. 十二個原型角色(下)
25. 利用原型角色寫故事
26. 空間的重要性
27. 故事改編與舞台劇
28. 角色的動作分析與場景描述
29. 你一定要知道的成功作家的二十五個習慣(上)
30. 你一定要知道的成功作家的二十五個習慣(下)
31. 你不能不知道的劇本精煉
32. 請學好規則再丟掉規則
試閱
第三講 釣到好故事的角色
好故事要從哪裡開始?有的時候,角色就是最實用的出發點。拍攝《大國民》(Citizen Kane)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電影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講過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後來在獲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的英國電影《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中又被說了一遍)。有一隻蠍子要過河,但牠不會游泳,恰好一旁有隻烏龜也要過河。蠍子請烏龜背牠過河,但是烏龜不肯,牠說:「我怎麼知道你不會螫我。」蠍子說:「我有那麼笨嗎?如果我螫你,你死了,我也會淹死。我幹嘛做這種蠢事!」烏龜想想有道理,答應背蠍子過河。沒想到游到一半,忽然覺得屁股痛痛的,回頭一看,原來是蠍子螫了牠一下。全身麻痺的烏龜,在沉下去之前對即將淹死的蠍子喊道:「你不是說不會螫我嗎?」「對不起,我沒辦法,因為我是蠍子啊!」臨死前蠍子如此回答。奧森‧威爾斯將這個例子延伸,強調像蠍子這種表面與內在衝突的角色,就是受歡迎的電影要尋找的故事素材。別的不說,想想香港類型電影偏好的臥底警察,不就是表面(黑道)與內在(警察)衝突的最佳例子嗎?
我們發現,通常的狀況是這個角色的表面職業或社會身分,與他內在的真實自我有所衝突,如果這個衝突對立越強,這個故事越容易吸引大眾。這在日本偶像劇裡很常見,例如表面是高校老師,真實身分是黑道老大,像是《極道鮮師》(這種類型最早可回推到藥師丸博子的《水手服與機關槍》);甚至連漫畫《名偵探柯南》也是一樣,外表身分是小學一年級,內在真實自我是高中生。這種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連傳統戲曲或連續劇中大受歡迎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或是《乾隆下江南》等,也是採用了類似的技巧。現在該是討論的時候了。
討論作業:可兩到三人為一組,時間十分鐘
找出符合前面提到的表面與外在衝突的故事主角,類型從漫畫、小說、電視劇到電影等不居。
我們想想看《水滸傳》為什麼迷人,難道不是這些表面視為強盜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內在都是赤膽忠義?不是因為他們是好人,我們才喜歡他們,而是他們矛盾的形象,讓我們目不轉睛。另外一個例子是偵探小說大師卜洛克的雅賊系列,柏尼.羅登拔明明是個賊,卻是專偷名畫的雅賊(在一般社會印象中,賊應該是沒品味的,不然就不會有「賊頭賊腦」這個成語),而且白天還是二手書店的老闆(又是一個矛盾)。
在文學理論中,有所謂的「圓形角色」與「扁平角色」之說。但怎麼寫出圓形角色,避免扁平角色,即使你理解這兩個概念,還是會在下筆時摸不著頭緒。反而是透過社會身分與內在自我衝突的設計,更容易釣到一個豐富的圓形角色。現在我們來做作業:
作業:繼續剛才討論的組別,時間四十小時
1. 請根據社會身分與內在自我衝突的想法,在十五分鐘內,設計出三個人物。
2. 透過與老師討論,在三個人物當中,挑出一個最具故事潛力的角色(五分鐘)。
3. 以第一講的故事DNA為架構,將這個人物設定為主角,討論出一個故事的大綱來,從事由到阻礙者與幫助者都必須有人或事物各自發揮其功能。(二十五分鐘)
當代最重要的說故事媒體,就是電影。故事說得好,觀眾自然覺得電影好看。這並不代表情節之外的其他元素不重要,而是這些技術都應該輔助電影將故事說好。如果一部電影不能將故事說得好,即使女主角再美、燈光再好、剪接再棒、配樂再動人,大多數觀眾走出戲院時,依舊不會得到滿足。
難怪經手過《飛越杜鵑窩》、《洛基》、《現代啟示錄》、《與狼共舞》、《西雅圖夜未眠》等上百部大片的好萊塢製片麥德沃(Mike Medavoy)說:「一部成功的電影通常是從劇本開始的。我對一部好劇本的評判標準很簡單:我願意繼續越讀下去看看發生了什麼故事嗎?我關心人物的命運嗎?它能打動觀眾嗎?它的主題有意思嗎?它是否匠心獨具?」
韓國女星李英愛在朴贊郁編導的《李英愛之選擇》(2005)中,飾演一位被誣告綁架殺害男童的少女金子。影片一開始,是她入獄十三年後重獲自由的那一刻。宛如天使般的金子步出監獄,外面已經有一群人唱著聖歌迎接她,沒想到金子卻無情地將象徵清白的豆腐蛋糕打落一地,獨自離開,留下表情錯愕的牧師。隨著劇情的開展,我們看到金子拜訪先前出獄的獄友,尋求她們的幫忙。幫什麼忙呢?
觀眾會在第11分38秒的時候,看到當理髮師的前獄友問金子:「妳開始妳的計畫了?」金子抽著煙沒有回答,此時旁白卻說:「不,計畫十三年前已經開始了……」,於是我們知道金子要展開復仇的事實,接下來所有的劇情就是圍繞著這一核心而旋轉。這樣的故事手法,恰好符合一條編劇法則――情節是在回答一條簡單的基本問題:金子是否能復仇成功?這個問題應在劇情10%的時候揭曉,而《李英愛之選擇》片長115分鐘。
這條10%法則背後有經驗基礎支撐。觀眾需要一點時間來調適看電影的心情,像飛機降落般緩緩進入銀幕的世界裡。太快揭露問題,會讓他們措手不及;太慢釐清問題(如過了一半),觀眾又容易覺得不耐,不知如何繼續看下去。
《李英愛之選擇》很明顯符合麥德沃提出的五項標準---電影適時提出問題,讓觀眾想繼續看下去,我們關心金子的計畫是否能成功,為她女兒被兇手挾持的遭遇感到同情。復仇的主題永不過時,而且美女成為冷血殺手,則符合前面提到的表面形象與內在自我衝突的原則,能令觀眾眼睛為之一亮。
好故事要從哪裡開始?有的時候,角色就是最實用的出發點。拍攝《大國民》(Citizen Kane)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電影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講過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後來在獲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的英國電影《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中又被說了一遍)。有一隻蠍子要過河,但牠不會游泳,恰好一旁有隻烏龜也要過河。蠍子請烏龜背牠過河,但是烏龜不肯,牠說:「我怎麼知道你不會螫我。」蠍子說:「我有那麼笨嗎?如果我螫你,你死了,我也會淹死。我幹嘛做這種蠢事!」烏龜想想有道理,答應背蠍子過河。沒想到游到一半,忽然覺得屁股痛痛的,回頭一看,原來是蠍子螫了牠一下。全身麻痺的烏龜,在沉下去之前對即將淹死的蠍子喊道:「你不是說不會螫我嗎?」「對不起,我沒辦法,因為我是蠍子啊!」臨死前蠍子如此回答。奧森‧威爾斯將這個例子延伸,強調像蠍子這種表面與內在衝突的角色,就是受歡迎的電影要尋找的故事素材。別的不說,想想香港類型電影偏好的臥底警察,不就是表面(黑道)與內在(警察)衝突的最佳例子嗎?
我們發現,通常的狀況是這個角色的表面職業或社會身分,與他內在的真實自我有所衝突,如果這個衝突對立越強,這個故事越容易吸引大眾。這在日本偶像劇裡很常見,例如表面是高校老師,真實身分是黑道老大,像是《極道鮮師》(這種類型最早可回推到藥師丸博子的《水手服與機關槍》);甚至連漫畫《名偵探柯南》也是一樣,外表身分是小學一年級,內在真實自我是高中生。這種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連傳統戲曲或連續劇中大受歡迎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或是《乾隆下江南》等,也是採用了類似的技巧。現在該是討論的時候了。
討論作業:可兩到三人為一組,時間十分鐘
找出符合前面提到的表面與外在衝突的故事主角,類型從漫畫、小說、電視劇到電影等不居。
我們想想看《水滸傳》為什麼迷人,難道不是這些表面視為強盜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內在都是赤膽忠義?不是因為他們是好人,我們才喜歡他們,而是他們矛盾的形象,讓我們目不轉睛。另外一個例子是偵探小說大師卜洛克的雅賊系列,柏尼.羅登拔明明是個賊,卻是專偷名畫的雅賊(在一般社會印象中,賊應該是沒品味的,不然就不會有「賊頭賊腦」這個成語),而且白天還是二手書店的老闆(又是一個矛盾)。
在文學理論中,有所謂的「圓形角色」與「扁平角色」之說。但怎麼寫出圓形角色,避免扁平角色,即使你理解這兩個概念,還是會在下筆時摸不著頭緒。反而是透過社會身分與內在自我衝突的設計,更容易釣到一個豐富的圓形角色。現在我們來做作業:
作業:繼續剛才討論的組別,時間四十小時
1. 請根據社會身分與內在自我衝突的想法,在十五分鐘內,設計出三個人物。
2. 透過與老師討論,在三個人物當中,挑出一個最具故事潛力的角色(五分鐘)。
3. 以第一講的故事DNA為架構,將這個人物設定為主角,討論出一個故事的大綱來,從事由到阻礙者與幫助者都必須有人或事物各自發揮其功能。(二十五分鐘)
當代最重要的說故事媒體,就是電影。故事說得好,觀眾自然覺得電影好看。這並不代表情節之外的其他元素不重要,而是這些技術都應該輔助電影將故事說好。如果一部電影不能將故事說得好,即使女主角再美、燈光再好、剪接再棒、配樂再動人,大多數觀眾走出戲院時,依舊不會得到滿足。
難怪經手過《飛越杜鵑窩》、《洛基》、《現代啟示錄》、《與狼共舞》、《西雅圖夜未眠》等上百部大片的好萊塢製片麥德沃(Mike Medavoy)說:「一部成功的電影通常是從劇本開始的。我對一部好劇本的評判標準很簡單:我願意繼續越讀下去看看發生了什麼故事嗎?我關心人物的命運嗎?它能打動觀眾嗎?它的主題有意思嗎?它是否匠心獨具?」
韓國女星李英愛在朴贊郁編導的《李英愛之選擇》(2005)中,飾演一位被誣告綁架殺害男童的少女金子。影片一開始,是她入獄十三年後重獲自由的那一刻。宛如天使般的金子步出監獄,外面已經有一群人唱著聖歌迎接她,沒想到金子卻無情地將象徵清白的豆腐蛋糕打落一地,獨自離開,留下表情錯愕的牧師。隨著劇情的開展,我們看到金子拜訪先前出獄的獄友,尋求她們的幫忙。幫什麼忙呢?
觀眾會在第11分38秒的時候,看到當理髮師的前獄友問金子:「妳開始妳的計畫了?」金子抽著煙沒有回答,此時旁白卻說:「不,計畫十三年前已經開始了……」,於是我們知道金子要展開復仇的事實,接下來所有的劇情就是圍繞著這一核心而旋轉。這樣的故事手法,恰好符合一條編劇法則――情節是在回答一條簡單的基本問題:金子是否能復仇成功?這個問題應在劇情10%的時候揭曉,而《李英愛之選擇》片長115分鐘。
這條10%法則背後有經驗基礎支撐。觀眾需要一點時間來調適看電影的心情,像飛機降落般緩緩進入銀幕的世界裡。太快揭露問題,會讓他們措手不及;太慢釐清問題(如過了一半),觀眾又容易覺得不耐,不知如何繼續看下去。
《李英愛之選擇》很明顯符合麥德沃提出的五項標準---電影適時提出問題,讓觀眾想繼續看下去,我們關心金子的計畫是否能成功,為她女兒被兇手挾持的遭遇感到同情。復仇的主題永不過時,而且美女成為冷血殺手,則符合前面提到的表面形象與內在自我衝突的原則,能令觀眾眼睛為之一亮。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