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國 書系 ,共計7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東晉門閥政治

田餘慶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5/06/03 出版

史學名家傳世學術經典 了解中古政治必讀佳作 《東晉門閥政治》講述了公元四世紀初至五世紀初的百餘年間,東晉王朝幾家僑姓門閥士族與司馬氏皇權結合而運轉的政治歷史,清晰地勾畫出東晉門閥政治的動態演變過程。書中以翔實的考證和引人入勝的學術視角,揭示了東晉門閥士族的歷史淵源、經濟基礎、文化面貌,特別是對士族與皇權、士族之間、士族與流民的關係,提出了富有創造性的洞見:嚴格意義上的門閥政治,僅存東晉一朝;門閥政治即門閥士族與皇權共治,是皇權政治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出現的變態,具有暫時性與過渡性。本書榮獲1993年第一?國家圖書獎。

9 特價63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二版)

閻步克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5/06/03 出版

一本書讀懂中國政治史以"波峰與波谷"形象概括兩千年的政治進程 史學名家經典作者閻步克是北京大學史學名家 深入淺出,通俗好讀古代政治體制的普及讀物,史料豐富,?述精彩秦漢時期,中華帝國初步奠定了它的「政治常態」,即皇帝專制、中央集權,呈金字塔結構的官僚政治制度。以「政治常態」作為中軸線,兩千年的政治制度變遷可以構成一個波形圖,中央集權強盛階段,呈現「波峰」;中央集權衰弱階段,顯現「波谷」。本書題為「波峰與波谷」,以此描述秦漢魏晉南北朝專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軌跡。秦漢是一個波峰,其時帝國的規模、制度的進步和管理的水平,都處於古代世界的前列;魏晉南北朝則陷入波谷:帝國面臨?動盪、分裂,在體制上也出現了變態、扭曲。此後,雖然王朝不斷變遷,但皇帝專制、中央集權、官僚政治、儒家正統和「士大夫政治」卻綿綿不斷,愈發成熟。雖然時常會發生「政治變態」,但終會因各種因素回歸到「政治常態」。而在整個過程,制度會愈發完善,中央集權愈發成熟,波動也就會逐漸平緩。中國政治文化體制的連續性,幾乎是舉世無雙的,它顯示了吸收異化因素的巨大能力,歷經變遷而保持?其基本特徵和深層結構。四千年的中國史,夏商周的早期國家可以說是其政治文化體制的1.0版,兩千年儒教帝國可以說是其2.0的升級版。直到今天,世界這五分之一的人口,依然生活在一種獨特體制之下。中國國家升級換代的3.0版,正在形成之中。 閻步克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聽首席專家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王巍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5/05/27 出版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是國家重大戰略性科研項目,以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中華文明形成的標誌特徵,各地區的文明化進程等為研究重點。本書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撰述,以兼具通俗性與學術性的方式,介紹「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近20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對距今5500年至3500年我國各地區文明遺址的考古發現,圖文並茂地作了精彩還原和概括闡述。本書使探源工程的綜合性成果首次以著作的形式呈現於眾,是讀者了解中華文明起源的一部精要之作。

9 特價7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酒之爵與人之爵:東周禮書所見酒器等級禮制初探

閻步克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5/04/18 出版

上古時代,酒器在等級禮制中佔有特殊地位,以致爵、尊這樣的酒器之名,變成了人的等級地位用詞。「爵」是最重要的品位之名,「尊」是最基本的身份地位之詞。酒爵(與酒尊)等級用於維繫人之尊卑。經精細考辨,作者梳理了「爵」之概念變遷,揭示出「五爵」是一套「容量化器名」,遂將五等之差與「以小為貴」等典禮用爵的等級架構公諸於眾,一種史上絕無僅有的「容量化」等級酒器禮制得見天日。此項研究具有更深層次的理論意義。「道在器中」,在奇異的飲酒器禮制背後,潛藏在禮學邏輯下的一套「體系」浮現出來,整齊清晰,高下有序,體現了古人構建華夏禮樂的卓越能力。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修訂本)

仇鹿鳴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4/12/17 出版

 魏晉研究創新之作突破「政治集團」範式,從家族史的維度研究魏晉史 史料豐富,考證嚴謹搜集梳理大量史料,特別是參考豐富的日本相關研究成果 新歷史寫作的範本本書在文筆精練,寫作生動,講史實演繹如故事般精彩「魏晉之際,天下多故」,這一時期豪族並起,政權更迭頻繁,各種社會爭鬥極其劇烈。西晉,從平吳實現統一起算,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其中十六年還在「八王之亂」的兵燹中度過,如此短命的統一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西晉的歷史常常被簡單概括為奢靡、貪婪和清談誤國。但它處於歷史轉折點上,是重要的政治過渡時期,其內容和啟示意義豐富而深刻,成為後來者的鏡鑑。 本書採用政治史與家族史相結合的寫法,力圖突破既往「政治集團」與「黨爭說」的分析範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脈絡中探討西晉權力結構從形成到崩潰的過程,對魏晉之際的政治過程作了細膩而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考察了魏晉大族之間的政治、婚姻、交往網絡,探究這一網絡在魏晉政治變局中發揮的作用,讓讀者能夠在政治過程的細微之處,看清楚事件的原貌,還原出真相。

79 特價5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

葛劍雄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4/12/17 出版

統一與分裂在中國歷史上交替出現,「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背後是歷史的必然還是宿命的輪迴?中國歷史的統一與分裂是葛劍雄二十多年來一直思索的重點問題,作者審視中國歷史,提出如何認識統一時期和分裂時期的複雜因素,如地理環境、人口的增長與遷徙、生産方式、經濟水準、文化制度、關鍵人物的作爲、社會各階層的影響,各種因素是如何制約制約中國歷史上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本書史料紮實,分析深入,不以王朝起訖為統一的終始,不以定論成說為立論的依據,返觀紛擾的昔日天下,立足真實的歷史疆域,以凝練的筆觸,釐清統一與分裂的長度、詮釋統一與分裂的標準,穿透千年的時空隧道,追尋中國歷史的分分合合,有助於我們更好認識中國歷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79 特價52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失敗:1891-1900 清王朝的戰爭、改革和排外

李禮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4/12/10 出版

本書聚焦19世紀最後十年,中華帝國被刻骨銘心的戰敗震驚,第一次彌散出全國性的危機感(1894—1895),仿效海外的政治改革(1898)隨後而至,不幸的是,連續的失敗至世紀末演化成巨大灾難,一場國家參與動員的全民排外運動震驚了世界,並引發了新的國際戰爭(1900)。這段歷史無比深刻地體現了古老中國面對現代世界的挫折和轉變。本書將晚清政治、思想、外交、經濟、社會、民生置於開闊的全球化視野中,藉助大量史料深度解讀晚清政府的政治外交、中外衝突交涉等,旨在對教科書等一般歷史著作進行必要的補充和糾正,提供健全的歷史常識和較為普世的價值觀。文筆通俗易懂,內容扎實嚴謹,除正文之外,旁徵博引史料,並附大量註釋,提供參考和延伸閱讀。李禮新著《失敗:1891—1900 清王朝的戰爭、改革和排外》是關於中國近代歷史寫作的一個新嘗試。本書視野開闊,文獻豐富,以全球史的眼光來觀察1891—1900年之間的中國,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中國歷史的這些關節點,涉及中西互動、中外關係、中外衝突等一系列問題以及各領域中外人物。雖然寫作方式是面向大眾閱讀,但是資料的使用非常豐富和嚴謹。這是一部精彩而生動的敘事史,對我們理解19世紀最後十年的中國,將是一本重要的參考書。 ——王笛 澳門大學傑出教授、歷史系主任這本書聚焦於1891年以後的關鍵十年。大清王朝的命運在此期間發生逆轉,同光時代自強新政的表面風光成為過往,日益加重的生存危機驅使國人不懈地探索。作者抓住這十年間的每一個關鍵場景,通過呈現豐富和真實的細節,帶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現場感。這本書沒有刻意迎合常見於歷史教科書的宏大敘事,卻能夠將這些場景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面和連貫的故事。這是一本可以讓人輕鬆地閱讀卻又激發思考的書。 ——李懷印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歷史系教授本書重構中國近代史敘事,以時代人物為中心的敘事新穎獨到,引人入勝,這些故事涉及到當時中國的政治、思想、外交、經濟諸多內容,作者的深刻之處在於善於將這些事件與進程置於「全球脈絡」中予以講述,進而能夠將講述對象置於廣闊的相互關係情境中來理解。因此在敘述中很多以往的「近代民族敘事」和「國內變局」都成為了「全球變化」的一部分。本書帶給我們的那個中國,既是百餘年前的過去,又是我們當代歷史的起源。——李雪濤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全球史研究院院長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陳來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4/07/30 出版

王陽明 (1472—1529),名守仁,世稱陽明先生,中國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陽明心學的創立者,被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陽明心學作為中國傳統儒學的又一個高峰,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乃至整個東亞的文化心理,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當代。 本書是王陽明哲學研究的經典之作,對王陽明哲學的內容進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力圖呈現出王陽明哲學的基本性格和整體面貌。全書思境恢弘,學理精審,史料詳盡,在王陽明哲學思想研究的各個重大問題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詮釋,代表了當代陽明學研究的高端水平。 本書雖集中在王陽明哲學的研究,但其解决的問題和研究方法,對整個陽明學、宋明理學乃至中國古典哲學的研究皆具有普遍的示範意義。 推廣重點 ●    中國哲學重要流派 王陽明及其心學對後世影響巨大 ●    了解心學必讀 本書被公認為王陽明哲學研究的經典之作 ●    心靈啟示錄 知行合一的智慧對現代讀者極具啟示 閱讀要點: ◇    陳來教授的寫作方式讓你更清晰梳理「陽明學」 ◇    理解中國古典哲學中的「有」「無」智慧與境界 *本書附有英語版目錄,以輔助對本書的資料檢索  

79 特價4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再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10世紀

葛兆光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4/07/30 出版

●    思想史大家扛鼎之作 本書作者葛兆光是當代學術名家 ●    禪思想研究必讀之作 歷史、思想、文化意義等多維度解讀禪宗思想 ●    史料豐贍,深入淺出 一卷盡覽6—10世紀中國禪思想史的脈絡與演變 儘可能地尋找證據,努力順着古人的足跡,一重重地清理那些層層積累的意義,把那些所謂的背景像考古學家區分地層關係那樣,按時間順序一一陳列,這樣就可以看到今天的思想是如何從大前天、前天、昨天那裡逐漸走來的……這就是思想史的歷史闡釋。——葛兆光   本書以歷史學與文獻學的方法,敘述6―10世紀中國禪思想史的脈絡與演變。作者綜合禪門史料、石刻文獻、傳世文集和敦煌文書,從歷史、思想、文化意義及影響三個維度,考證、敘述禪史最關鍵的四個世紀中,禪宗及其思想的歷史變化過程。作品資料豐贍、考辨縝密,使幽隱微妙的思想史流變變得昭彰分明。 作品初版於1995年,2008年推出增訂本,本次再增訂本,不但對文字進行了潤色,重新核對、修訂了徵引史料,而且對原有篇目也做出了調整增刪,反映了作者近年來對這一問題的思考。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

譚其驤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4/06/18 出版

歷史人文地理將是中國歷史地理研究領域中最有希望、最繁榮的分支。 ——譚其驤   中國歷史地理學是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地理現象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認識歷史地理,有助了解一個國家的締造和發展過程,有助認識社會如何發展、理解古代的歷史和文化,還能增加必要的常識。   譚其驤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歷史地理學家,是中國歷史地理學的主要奠基人和開創者之一。本書精選了他重要的十篇歷史地理學論述篇章,主題包括中國歷代疆域、歷代政區制度的演變、黃河的河道與安流、雲夢澤的位置與變遷,以及對歷史人文地理學科本身的思考等。書前以選編者葛劍雄教授的文章《為甚麼要學習歷史地理學》作為導言, 書後附錄《歷代疆域政區概述》,係譚其驤先生為《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撰圖說彙編。本書可謂譚先生歷史地理學研究成果的精粹。   本書特色   ●名家經典 譚先生歷史地理學研究成果的精粹   ●公眾閱讀 適合大眾的精選本,專業性、可讀性兼具   ●編者簽名 本書選編者葛劍雄教授親筆簽名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

茅海建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4/04/23 出版

以戰爭為尺, 丈量晚清與西方在近代化上的實距。   本書主要關注兩次鴉片戰爭期間清政府在軍事與外交方面的諸多問題。作者對中外歷史檔案進行了細緻的挖掘和解讀,比較了兩次鴉片戰爭中,中英兩國在軍費、兵力、裝備、戰術等方面的差距,以虎門之戰、大沽口之戰等關鍵性戰鬥為例,詳盡剖析清方戰敗的多重原因。同時,也對清朝外交層面的交涉和談判進行了深入探討,梳理還原了「廣州反入城鬥爭」和「公使駐京」兩大標誌性事件中清政府的失矩表現,揭示了中國舊有傳統與近代國際社會接軌過程中榫卯不合的種種痛楚。   推廣重點   ●名家經典 近代史專家茅海建代表作   ●獨特視角深刻見解 全面客觀地了解鴉片戰爭真容   ●珍貴史料 搜羅考證中外歷史檔案  

79 特價4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宋代中國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

劉子健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3/09/12 出版

海外宋史名家劉子健成名力作,繁體中文版首度推出 士大夫政治研究典範之作,集王安石變法研究之大成 以卓越洞察力,勾勒出「宋代中國的改革」簡明全景   本書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重新闡釋了王安石變法的重點及其失敗的原因。全書以王安石變法為主線,將北宋中後期的歷史分為變法、反變法和後變法三個階段,完整地敘述了北宋後期士大夫政治全局的演變。   推廣重點   1. 劉子健成名作 虞雲國長篇導讀,鄧小南趙冬梅力薦   2. 士大夫政治研究 批判性融匯既有海內外研究成果   3. 政治體制改革 發掘王安石新政之新面相

79 特價41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侯楊方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3/09/05 出版

「絲綢之路」是舉世聞名的古代商路,也是各種文明交流互鑑之路,更是一條人人知道,但從未真正了解的神秘古道。真實的絲綢之路究竟是怎樣的?它經過哪些地方?沿途風物景色如何?   復旦大學侯楊方教授在對《史記》、《漢書》、《大唐西域記》、近代探險家記錄等資料解讀和研究的基礎上,以歷時10年、超過20次、累計行程3萬公里重走絲綢之路的實地考察,採集精確的地理位置、路線軌跡及影像資料,精準復原歷史上多條絲綢之路路線⸺包括張騫通西域、玄奘取經、高仙芝遠征以及斯坦因等探險家的路線,精確定位了多個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標⸺包括漢唐2座玉門關、劍末谷、大石崖、公主堡以及玄奘曾經過的中亞「鐵門」等,寫成這本歷史考察紀行,讓讀者通過精準的復原地圖、知識性的文字、親歷現場的照片,領略真正的絲綢之路的魅力。   本書想呈現給讀者「你從未見過的絲綢之路」,所有內容完全來自我本人實地考察後獲得的第一手信息,而不是史料的排列組合、推理加工,這就是本書的寫作初衷:奉獻給讀者完全原創、精準的絲綢之路信息,以及建立在實地考察基礎上對絲綢之路的全新認識與思考。——侯楊方   歷時10年,超過20次,累計3萬公里 用重走求真,以行動求實 近200張實景照片+地圖+GPS行走軌跡 精準復原亞歐古道,串起中國與中亞 ——這才是真正的絲綢之路   推廣重點   ●讓歷史重抵現場 首位對絲綢之路進行精準復原的中國學者   ●精準復原絲路古道 近200張完全原創實景照片第一次系統面世   ●首創「絲路地理信息系統」 讓歷史精確到每一個山口、每一條河谷  

79 特價70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長河千帆過:中華文化思想源流

孫顒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3/09/05 出版

作者透過從盤古到近代的37位在中華文化思想長河中風雲際會的人物,闡述他們的言行,並評論五千年中華文化思想的源流、變遷與時代精神。此書篇幅雖然不大,但體大思精、深入淺出、脈絡清晰,簡明可讀,尤其對於渴望了解中華五千年文化思想全貌的年青人,是不二之選的著作。   推廣重點   ●37位歷史人物 在中華文化思想長河中風雲際會的人物   ●5000年文化思想全貌 中華文化思想的源流、變遷與時代精神   ●別出蹊徑,取精用宏 體大思精、深入淺出、脈絡清晰,簡明可讀   名人推薦   此書是作者透過從盤古到近代的三十七位在中華文化思想長河中風雲際會的人物,闡述他們的言行,並評論五千年中華文化思想的源流、變遷與時代精神。此書篇幅雖然不大,但體大思精、深入淺出、脈絡清晰,簡明可讀,尤其對於渴望了解中華五千年文化思想全貌的年青人,是不二之選的著作。——陳萬雄   本書致力於簡約梳理文化源流,遴選近代以前數十位歷史文化人物,從他們的行為和言論入手,傾聽幾千年思想浪潮的濤聲,討論繼承、發展的演繹關係。 選入的文化名人,其思想也許如長江大河般浩瀚,往往只取浪花一朵,稍作發揮。「長河千帆過」,過盡千帆,似又未必是,正如探求之道,頗有餘味。——孫顒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長江文明

香港中和  出版
2023/07/25 出版

融合地理、歷史、人文知識 史料豐富,數據嚴謹,圖文並茂  講述自然長江的前世今生 品讀長江文明的壯闊史詩   人類文明是江河的贈禮 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皆誕生於河川附近,擁有各自的母親河: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與恆河,以及黃河和長江。   自然長江,北緯三十度的餽贈 從雪山走來,自北而南,騰躍於羌藏滇群峰間,又東折入川,接納巴蜀眾水,匯巨流沖決川東絕壁,迎來荊楚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江漢朝宗東去也,閱盡吳越繁盛,傾注大海不復返,以一百八十萬平方千米的豐美沃土,天賜中華。   人文長江,中華文化的母親河 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同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自唐宋以來,中華文明的重心逐漸由北向南轉移。長江見證了數千年來中國歷史的勃興與流變,孕育了無數中華文化地標、歷史文化名城和中華英傑,至今仍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維持着中華文明的持久生命力。   推廣重點   ●全方位解讀長江 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融合地理、歷史、人文等知識   ●圖文並茂 大量高清照片,直觀展現長江流域現代文明和歷史遺迹   ●提綱挈領的科普之作 兼具學術的嚴謹和大眾讀物的通俗易懂  

9 特價60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呂思勉讀史札記(增訂本)(上下冊)

呂思勉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3/06/13 出版

呂思勉與錢穆、陳垣、陳寅恪齊名, 被譽為「現代中國史學四大家」之一 集呂氏學術之大成,可窺治史之法 匯總全部已刊和未刊札記共百餘萬字 《呂思勉讀史札記》是一部被譽爲代表呂思勉先生史學最高成就的煌煌巨著,乃後人根據其筆記和論著整理而成,內容博大、論述嚴謹,備受學術界推重。此前雖有推出,但或資料分散不全,或有不同程度刪改,未可窺全貌。此次推出的增訂本廣泛搜集史料、精心編訂,匯總呂先生的全部已刊和未刊札記共762條,一百餘萬字。刪節的部分,均按原文加以恢復補全。讀者不僅可以見到呂先生讀史札記的“全璧”,還可以獲得學習歷史的方法和進一步研修的進階。  

9 特價1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唐:中國歷史的黃金時代

香港中和  出版
2022/09/06 出版

甚麼是唐朝的「世界主義」? 女皇武則天的出現有何社會基礎? 唐詩的寫作現場是怎樣的? 十位重量級專家學者,從全球視野和人類文明的角度來解讀唐帝國,在吸納近數十年考古發現和學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詳實而活潑地講述唐代的政治文明、物質生活和審美風尚,並通過佛教、詩歌、樂舞、書畫等主題,帶領讀者重返歷史現場,回望黃金時代的中國與中國人。 本書特色 ●強大作者陣容 十位文史領域權威學者 ●盛唐文明地圖 近30年唐史研究成果精華 ●具象生動 大量文物圖片X專題解讀

9 特價80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早的中國:二里頭文明的崛起

許宏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2/08/30 出版

「中國」二字由何而來?最早的中國在哪裡?  ●二里頭文化能否解開神秘王朝「夏」的存在之謎?  ●華夏民族「龍圖騰」超級國寶是如何被發現的?  ●「華夏第一王都」對中華文明有多大影響?  ●二里頭時代中原與周邊如何交融互動?   二里頭,本是一個地處中原腹地洛陽平原的普通村莊的名字。但就在她的身後,在綠油油的麥田下,卻隱藏?3000多年前華夏族群一段輝煌的歷史。這段歷史也被其後人遺忘了3000多年,直到60多年前她進入了考古工作者的視野,才從此躋身於中華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殿堂。我們也由此知道,在數千年華夏史前文化積澱的基礎上,這裡產生了最早的「中國」。   原二里頭遺址考古隊隊長許宏,多元解讀二里頭考古發掘的故事,帶我們打破時間的阻隔,走近東亞大陸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感受以二里頭文化為先導的中原王朝文明的恢宏磅?。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宋詞三百首評註(典藏版)

香港中和  出版
2022/03/15 出版

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專家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合各類型讀者; 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八十八家詞人, 三百首經典詞作, 堪稱兩宋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 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使讀者在滿足賞析誦習之需外, 更能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詞在兩宋迎來極盛,宋人詞內容豐富、形式靈活,多種風格爭鳴盛放,韻律美與神致美自然渾成,成為堪與唐詩媲美的中國古典文學代表性成就之一。 上彊村民編選的《宋詞三百首》是宋詞的經典普及選本,自一九二四年初版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和歡迎。在近百年的流傳中,選目幾經增刪,版本眾多,初刻本反而被忽視。本書特選擇初刻本為底本,以恢復選本之原貌,忠實反映編選者的詞學觀念和審美旨趣。更收錄王水照、倪春軍等專家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合各類型讀者。 本書特色 ●經典選本  流傳最廣、備受讚譽的宋詞入門讀本 ●評析透闢 精妙賞析詞作的文學高度與精神旨趣 ●輯評豐富 每首作品後輯有歷代學者評論精粹 編輯推薦 1.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2.專家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合各類型讀者; 3.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9 特價7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一統:元至元十三年紀事

史衛民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2/03/08 出版

十三世紀下半葉,元世祖忽必烈完成了大一統。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第一次統一了中國;納入了更大疆域的版圖,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   1276年,是這一進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年份。在這一年,元軍南下,南宋滅亡。本書以紀實手法,將這一年中發生的重大事件連綴成篇,展示出一幅簡短而激烈的歷史畫卷;來自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近三百位歷史人物,在這幅畫卷中登場。   忽必烈和元朝為何取得成功?南宋君臣的選擇與命運如何展開?大一統後王朝會如何治理?天地翻覆一般的社會變革,引起的政治衝突與文化影響如何呈現?這些問題的答案,又更超出了1276年,藏在往前往後更長的歷史中。   推廣重點   ●掌握大一統 一書了解「大一統」的槪念及其價值   ●還原元朝時代 記錄1276年的重要進程   ●普及歷史著作 紀實手法讀宋元交替的歷史知識   編輯推薦   1. 側重於元帝忽必烈在一統中國的政治及文化策略; 2. 透過歷史,認識政治學,了解政治及政體之間的角力與運作; 3. 向讀者理學理論,並展開一段段真實的元代歷史於眼前。

9 特價39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明的邊疆:從遠古到近世

張國剛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2/03/08 出版

從張騫「鑿空」西域、鄭和下西洋,到郭嵩燾《使西紀程》, 中國人的「西方」概念經歷了哪些變化? 從「秦那」到「賽里斯」,從絲綢到香料,從陸路到海路, 西方人為何執着尋找「東方」? 從東漢到羅馬,從歐羅巴的「中國趣味」到紫禁城的「西洋風」, 絲綢之路承載了多少東西文明的交流與互鑑?   本書是一部絲路文明新解。書中將歐亞各民族在絲綢之路上長達三千年的文明交往劃分為四個宏大的篇章:從史前交往到打通絲路,遠古的東方與西方首次相遇;漢唐時期諸神入華,四大文明體系在西域邊地匯流,開始形成多元貿易和文化交流網絡;宋明之際,香藥東來、瓷器西去,華夏物產經由海上絲路到達中亞,遠迄歐洲;至晚明盛清,傳教士東來,拉開了中國與歐洲從想像異邦走向東西之辯的文明互鑑的帷幕。至此,絲綢之路終將亞非歐三大洲,亦即近代以前的文明世界緊密聯繫起來。   推廣重點   ●重走絲綢之路 中西文化交流史入門必讀   ●以歷史為鏡鑑 千年前的全球化經驗歷久彌新   ●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兼具知識性、趣味性與可讀性   1. 回望絲路三千年,再現亞歐大陸跨文化交流的傳奇歷史; 2. 扎實考證,生動解讀,從人物、事件、器物等方面剖析中西文化互鑒的影響; 3. 以史為鑑,從古人對異文化的兼容並蓄中尋找今日全球化問題的答案。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的智慧:樓宇烈的北大哲學課

樓宇烈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1/11/09 出版

本書來自北京大學最受歡迎的中國哲學大課堂,幾乎囊括傳統文化所有熱議話題,是大眾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通識佳作。 樓宇烈教授擷六十餘年思想精華,藉深入淺出、幽默風趣的講解,令一些現代人不太容易理解的傳統觀念,如道與德、禮與法、忠與孝、知與行、道與藝、言與意、人與己、適性與逍遙、名教與自然等,變得親切靈動、通俗易懂。細細體悟書中的內容,更啟發我們思考: 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正確對待本國已有的傳統文化? 如何繼承和發揚中國智慧和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 如何建設具有本國、本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國家? 推廣重點 傳播傳統文化 精準把握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 培養哲學思維 深度解讀知行合一的中國哲學思維 踐行知行合一 啟發大眾在生活中傳承東方智慧 1.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中華傳統文化的守護和弘揚者樓宇烈教授寫給大眾的中國哲學普及讀物; 2.精准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價值,能讓讀者概覽中國傳統文化,了解中國哲學思想、傳統文化; 3.內容涵蓋傳統文化的熱點話題,講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9 特價44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林庚《中國新文學史略》

香港中和  出版
2021/08/17 出版

●文學史遺珠 北大著名學者林庚未刊講稿 ●現場實錄 新文學二十年的親歷和反思 ●多元視角 文學內部外部因素互動共生   本書原是林庚先生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的授課講義,約編寫於1936年至1937年間。時值新文學革命發生後二十年,作為新文學運動的親歷者,林庚對那剛剛逝去的文學階段進行了完整的「現場」總結和反思,堪稱中國新文學二十年的一部反思錄。   全書分為「序言」「前奏曲」「啟蒙運動」「新文學的獨立」「文學與革命」五個部分,既提供了一種原生態的文學圖景,也體現了林庚審視文學史的獨特眼光和闊大的視野。史料的呈現與創見的闡發充溢着一種彌足珍貴的新鮮氣息和元氣淋漓的現場感,「那時一片新鮮的朝氣,與那一瀉千里不可遏制的氣勢」令讀者耳目一新。   推廣重點   1. 「清華四劍客」「北大中文四老」之一的林庚先生早年未刊行的授課講義;   2. 新文學參與者的「實錄」,洋溢着彌足珍貴的新鮮氣息和元氣淋漓的現場感;   3. 摒棄單線條的歷史軌跡,從作家、創作、流派、出版、翻譯、學院、教育、文化、商業、政治的多元角度呈現新文學的豐富面貌;   4. 詩性敘述與理性評騭相交融,發前人所未發,無後來之套語,富歷史批評眼光與個人藝術感悟之創見。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

虞雲國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1/08/03 出版

兩個知名度不高的皇帝,在歷史的洪流中,卻是南宋走向衰亡的關鍵。 患有精神疾病的光宗,一邊緊握權力不放,一邊企圖不上朝以躲避直面眾臣的壓力; 治國之道侃侃而談,卻無力治國的寧宗,最後留下「不明不敏,有孤四海望治之心」的自我評價。 宋史專家虞雲國在大歷史背景下細看宋光宗宋寧宗的統治,外有大金南北對峙、蒙古鐵騎崛起,內有黨爭民怨四起,然而君主無能,權臣逐利,缺乏危機感的南宋,終在光寧二宗的治下,錯過了復興的機遇,走向不可逆轉的衰亡。 推廣重點 南宋關鍵 剖析南宋走向衰亡的關鍵時刻 興衰揭秘 細看宋光宗宋寧宗的統治 黨爭風暴 權臣逐利催生黨爭風暴 1.錯失復興機遇,南宋走向衰亡的關鍵時刻; 2.直把杭州當汴州。於蒙古興起逐鹿中原之際,偏安一隅的南宋朝野的奢靡生活; 3.政治日昏,孝養日怠。體弱多病並有精神疾病的宋光宗,如何被迫退位; 4.不明不敏,有孤四海望治之心。重視台諫卻無辨是非能力的宋寧宗,如何催生黨爭風暴; 5.平庸的皇帝,韓侂冑、史彌遠無縫接軌的輪替,終南宋一朝的權臣專政最佳展示。

9 特價4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許嘉璐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1/03/02 出版

古代人怎樣穿衣戴帽? 古代人如何飲食起居? 文化基因透過詞彙傳遞,在語言學家的案頭被考據「出土」。著名語言學家許嘉璐,通過講解衣、食、住、行四大類別的字詞,重現古典中國的圖景。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鑑要

葛曉音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0/09/29 出版

這本小書所選詩歌以南朝到唐代的代表作為主,兼及宋代的少數名篇,按照山水田園詩產生的各類環境和相關主題分為田園、隱居、遊覽、行旅幾類,從多種角度幫助讀者了解中國古代山水田園詩的高度成就和藝術價值。   每一首詩歌的鑒賞中,葛曉音先生將精妙的藝術感悟、全面的詩歌史與她自己開拓的詩歌體式研究緊密結合,揭示出詩歌的詩境之美,與這美感之所以形成的原因。更在最後的附錄中進一步對中國古典詩歌的鑒賞方法進行了理論總結。   本書特色   1. 北京大學中文系葛晓音教授的山水田園詩鑒賞文集,結合感性的藝術妙悟與理性的詩歌史認知的佳作。 2. 每一篇鑒賞文字本身也是一篇用語凝練精妙的美文。 3. 附錄中進一步對中國古典詩歌的鑒賞方法進行了理論總結,對詩歌愛好者和學習者都有極大幫助。  

9 特價44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紫禁城到故宮:營建、藝術、史事

單士元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0/09/01 出版

單士元先生與故宮結緣七十年,是著名文物專家、古建築保護專家。本書傾注了他寶貴的學識與經歷。全書自鼎建紫禁城而始,將紫禁城的營建制度、營建過程、宮殿的建築藝術佈局以及紫禁城中發生的歷史事件貫穿一線,直至故宮博物院在民國初年的創建,一氣呵成,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展示出故宮所涵載的深厚的中國歷史文化及建築學知識。 本書特色 1. 建築藝術角度切入世遺紫禁城,從八百年的歷史累積,看五朝宮闕不能取代的建築史地位 2. 由紫禁城的營建與藝術,圍繞述說宮殿的元明清歷史; 3. 末代皇帝出宮時,作者進入古物陳列所,見證從皇宮成為博物院的歷史變遷。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草與禾:中華文明4000年融合史

波音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0/08/04 出版

「草的世界」與「禾的世界」是指哪裡? 誰是推動中原王朝政權更迭「看不見的手」? 一千年前由契丹首創的「一國兩制」是怎樣的? 為甚麼第一次「全球化」會出現在元朝? 本書以4000多年中華文明的演變為主線,從星星點點的史前文化,一路走過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唐宋元明清,也一路走過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契丹、女真蒙古,走到大一統的清朝,及受到全球化強烈衝擊的清末民初時期。 從華夏與草原兩種文明演進、碰撞、融合的角度回看中國歷史,探討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相隔萬里的古人如何超越自然環境的差異,彌合「草的世界」與「禾的世界」在政治體制、經濟模式及文化傳統的巨大隔閡,經過漫長的融合,最終形成大一統的國家,共同創造出宏大而多元的中華文明。

9 特價4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言課堂的點翠飛花:新高中文言文指定課文注釋及簡說

郭漢揚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0/08/04 出版

孔子所說的四個「非禮」,有甚麼特別意義?「我樹之成而實五石」說的是果實重五石嗎?〈始得西山宴遊記〉中「宴遊」的深層意義是甚麼?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說的是「誰人」在燈火闌珊處? 新高中文言文指定課文應該怎樣教?如何讀?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公開大學榮休講師郭漢揚,在多年為中學中文老師提供教學培訓後,重新整理自己的教學筆記,為指定課文詳細注解,縷析在文字背後,不被察覺的隱藏含意。 推廣重點 1.帶語文課遠離考試,深入認識文言範文的底蘊,師生教學相長的必備讀物; 2.本書為作者教學筆記整理而成,針對新高中文言文指定課文進行詳解; 3.作者多年為中學中文老師提供教學培訓,為中文教學權威; 4.本書為指定課文詳細注解,並有重點分析及個別背景補充;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敦煌學概論

姜亮夫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0/07/28 出版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重新面世後,大量珍貴古代寫本流失海外,在世界上,敦煌學迅速形成。然而早期國內學者卻寥若晨星,遠赴歐洲尋訪敦煌寫卷的更屈指可數,其中就有姜亮夫先生。 姜亮夫先生是中國第一位在高校開辦敦煌學講習班的大師,這本《敦煌學概論》就是根據他在1983年的講課錄音整理而成,涵蓋了敦煌學、敦煌經卷、敦煌藝術、敦煌卷子的研究方法幾個主題。言簡意賅,卻決不亞於一些煌煌巨著。 這本小書是姜亮夫先生教學與研究敦煌學的結晶。本書還附錄了《敦煌―偉大的文化寶藏》節選。對敦煌和敦煌學有興趣的讀者,實為難得的讀物。 推廣重點 1.中國第一本講授敦煌學的簡明教材 2.自費留法抄錄敦煌古卷,回國教授敦煌學第一人的講義筆記 3.涵蓋敦煌學、敦煌經卷、敦煌藝術、敦煌卷子的研究方法幾個主題,為讀者開啟了敦煌學的實藏之門。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