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就是愛,一種真愛!學佛法就是學習怎麼去愛人、愛所有生命。」 這是仁波切修行時獲得的最大領悟。 本書希望為眾生加持,讓讀者一同體悟前所未有的開闊和平靜, 這是佛法給眾人最好的體驗及福慧。 西藏有句諺語:「如果一個人在平順幸福時不能夠修學佛法,那麼他也不可能在困難時修行。當人們擁有身心能力因緣,可以修學佛法的時候,應該將佛法串習於心。」 作者因緣際會來到三寶庇護所,美國噶千佛學院,親領仁波切殊勝的法教及口訣,從仁波切身上學習佛法。仁波切曾說過:「佛法就是愛,一種真愛!學佛法就是學習怎麼去愛人、愛所有生命。」這本書正是作者在噶千佛學會參加法會,進行閉關課程與學習修行的經驗。大乘行者最主要的修行,就是保有一份安定、圓滿的心態,平等慈愛對待所有的人事物。人們因習慣忙碌的生活方式,開始時單獨閉關必是一場挑戰。但只要經過時間的調整,人們將開始體驗到禪修帶來的巨大快樂與平靜。 作者以清淨的動機,希望此書能幫助對佛法有興趣以及想學習佛法的人。佛法就是一種愛,當看到自己的愛,如何去感動別人、給予他人快樂的時候,那將成為自己快樂的來源,這就是所謂的「加持」!感受自己的心開始擴展,變得很開闊、很寬廣,有如廣大的海洋或無盡的虛空,這就是佛法給世上眾人最好的體驗及福慧。
從小生活在西藏的作者,在遼西寺佛學院努力學習佛法,在重建色登寺中不停修行,他的生命中遇見許多善良有智慧的人們,他們的故事訴說著人生的真諦。這是一本關於生命修行的書。 這些修行的人們,即使有的人生活環境並不是很好,有人甚至連居住的地方都沒有,但是因為信仰和善良的力量,使得他們的內心純淨如同水晶一般通透璀璨。即使被河水沖走家當,也認為放下才是開心的極簡生活者;對所有生命同等尊重,包括氂牛、羊、馬,像對人一般恭敬的南珠;從未生過嗔恨的土絨活佛,把心修的跟天空一樣廣闊。 作者認為每一種生命都是同等重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其他的生命,恭敬禮待。人生是無法預測,有的人地位很高,擁有的物質生活非常足夠;有的人生活過的艱難,總是覺得一無所有。日子有高潮有低潮,但是保持平靜的心態可以幫助我們無論面對怎樣的挑戰和困境,都能豁達的去看待;快樂幸福的時候,也不至於得意忘形失了本分,而是滿足的去珍惜。 書中每一個故事和每一個人物,都告訴我們:真正的修行人,修的是一種真自在。這些安定滿足、內心清淨的人,有著最美的生命。
放下,放不下,每天發生; 放下,放不下,一輩子的修行。 從菩薩的故事裏感悟生命的真意, 在清涼聖境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本書將佛教的智慧融入到文殊、觀音、普賢和地藏四大菩薩的傳奇故事中。讀了這些故事,你會找到讓心靈自在的答案。 中國佛教裏有“四大菩薩”,即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和地藏菩薩。這四位菩薩代表了佛教四種修行方式:開悟、發心、修行、願力。 開悟,便是要提升自己的智慧,光有善心而無智慧,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不容易明辨是非,所以需向文殊菩薩請教智慧。 發心,我們要讓自己的心靈變得純潔,要如觀音菩薩一樣充滿了慈悲心,為他人著想,不自私,有貢獻精神。 修行,便是要去做,光發心而不做,等於沒有修行,只有像普賢菩薩一樣,能夠自律其的,才是真正想到做到的。 願力,便是誓願的力量,所以地藏菩薩的出現,便是告訴大家:一切的準,最後都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讀菩薩的故事,就是讓大家明白,菩薩不是一日造就的,唯有對自身堅定的修行,才能渡過苦海,到達淨土。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佛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心煩了、心痛了、心累了,心迷茫了,就來聽佛陀講故事。 佛陀的智慧,就是告訴你怎樣生活才會更快樂、更圓滿。 清澈見心的文字,意蘊悠長的佛理,帶你離開心靈苦海,找到當下最好的活法。 佛陀講的故事,好看、有趣、有益,送給每一位熱愛生命、有心覺悟的人。 ★佛陀很嘮叨,坐在菩提樹下對著芸芸眾生講經,一講就是數十年。 ★佛陀很深奧,他的話裏總有深意,可謂字字珠璣。 ★佛陀很痛苦,他看得到眾生看不見的痛苦,他理解眾生不所知的痛苦,他想幫眾生消除這永恆的痛苦。 ★佛陀很幽默,他微笑著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轉來轉去,直到弟子們心裏發毛也依然笑而不語…… ★佛陀留給我們的,有汗牛充棟的佛家典籍,有聞之動情的佛典名句,還有一個個包含了世間萬物終極智慧的故事。 這些故事好看、有趣、有益,更重要的是,故事裏有你,有我,有他! 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在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事業的規劃,生活的打理,情緒的調節,甚至連最流行的“說話之道”都沒有缺席。
循其本、溯其源,揭秘諸佛的前世今生。 讀美文、結佛緣,在故事裏感悟佛法真諦。 讀佛的故事,順利找到身心自在的方法,收穫無比的信心和大歡喜。 本書通過諸佛一個個精彩的故事,讓你真正認識那些令人歎為觀止的佛、菩薩、羅漢、侍者和諸天,從而在無邊佛光的指引下,學會慈悲、行善、放下、隨緣、度己度人。 讀故事,懂佛法,史上第一本關於佛教諸佛的故事書 佛教諸佛是佛教徒所劃分的生命體中較爲高級的生命體,是佛教徒所信奉崇拜的偶像,也是佛教徒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佛、菩薩與羅漢是佛教諸佛中的主神,高於人類的“四聖”與“諸天”也屬於佛教諸神的範疇。 因此,本書劃分了五個內容,分別是佛陀與佛緣、菩薩的徹悟、二十四諸天護佑佛法、十八羅漢的平常心和侍者的得失。 本書就是通過諸佛一個個精彩的故事,讓你真正瞭解那些令人歎爲觀止的佛、菩薩、羅漢、侍者和諸天的前世今生。從而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衆。
財神有大小之別,也有文武之分。 敬對財神,才能開啟獲得財富的通道。 中外各路財神前世今生大揭秘,獨家傳授不同財神的修持法和供奉法。 沒讀過財神的故事,就別說自己是有錢人! 財神,是世上最多的神! 在中國,常見的財神除了比干、範蠡,趙公明,關公,還有白圭、石崇、沈萬三、財帛星君、送子觀音、地藏菩薩、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財神”劉海蟾等等。 不僅如此,外國也有財神,比如日本的招財貓,印度的象鼻財神、印第安的雨神、歐洲的聖誕老人和精靈等,只不過這些財神少了一分莊嚴,多了幾分俏皮和神秘。 如果想瞭解中外財神的故事,本書是你最佳的選擇。 讀財神的故事,求財祈福,好運來! ★除夕吃餃子,象徵吃元寶;守歲,喻意接財神。 ★大年初一,爭燒第一炷香獻給財神,能給全家帶來一年的好運。 ★農曆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是敬奉財神的好日子。 ★“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這裏的“抱路頭”就是接財神的意思。 ★何為“利市”呢?其包含三層意思:一指做生意賺到的收益;二指吉祥和好運;三指喜錢,例如壓歲錢等。 ★選好適合自己的財神,文職人員、商業貿易者適合供奉文財神;武職人員、演藝界等行業適合供奉武財神。 ★供奉財神有講究,文財神應該放在靠近門口的左右兩側,且面對屋內;武財神應該面向屋外……
佛光普照,照亮中華 何謂因緣?即使一秒,對上眼就會珍惜 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大愛 捨得捨得 到底佛教如何傳進漢族 必定和原本印度的佛教有些差異 但本質不變 放下了,才能重新拾起 那就讓我們看看漢傳佛教流傳最殊勝的故事 是什麼縈繞在我們生活 大法西來,不滅永遠是自己的心燈
路都不平了!還非常道! 「道」底是什麼模樣?讓我們窮追不捨,日日夜夜祈求 因為祂們的精神總是令人敬佩 但祂們的故事我們知多少呢? 當幾千年前孔子問禮於老子,道家就是個非凡的理念 莊子滔滔各種寓意,那祂生前的人生是如何造就的? 又好比鄭成功、土地公等等,那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就像,要接近一位男人,要先抓住他的胃 我們多了解祂們,便更靠近天神 我們的虔誠,願日日平安 或許就更顯靈了 那路平了,也是靠我們實踐自己的道!
追尋雪域高原的佛國神跡,聆聽傳唱千年的佛音梵歌。 在大圓滿的光明中覺醒,在故事裏找到有佛緣、有佛性的自己。 本書收錄的故事是藏傳佛教故事中的精華,每個故事都是由博學且有成就㿝喇嘛所講述。想瞭解藏傳佛教的神秘和殊勝,不能不讀這些精彩的故事。 在藏傳佛教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優美神奇、口耳相傳的佛教故事。比如,淨土和轉世故事:女神、婆羅門徒、學者和麻瘋病人的故事;揭露因果法則、業力循環的公正故事;有關寺廟、兒童、遊牧部落、監獄、魔鬼以及精靈的故事;朝聖者及聖賢、聖物和避邪物、神通、詛咒、治病和復活的故事;有關比丘、比丘尼和尋常百姓、動物及夢的故事;騙子、寶物遺失及覓得的故事;頓悟和其他開悟經驗的故事等等。 本書選取了100則最具代表性的故事編輯成冊。這些故事通俗易懂,以心傳心,逐漸灌輸智慧與慈悲,易於被人接受、憶起;無論是敘事、吟唱,還是引發哲思,都簡短扼要,又富於變化,可讀可講,足以引起大家的興趣。
讀道家眾神的精彩傳奇,看凡人如何修練成仙。 100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神仙故事,帶給你超越1000次的閱讀驚喜。 天地是如何形成的?玉皇大帝在眾神中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天上的星辰和人間供奉的神靈有著怎樣的關連?馬王爺為什麼三隻眼?鍾馗是怎樣捉鬼的?過海的八仙是泅水逃獄八名囚犯嗎?張天師是如何飛化成仙的?丘處機面見成吉思汗,能否為大宋子民帶來福祉…… 道教史上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神話之謎,在你翻開本書的那一刻,一一揭曉。 在中國古代,流傳著很多瑰麗多彩、想像力非凡的神話故事。這些故事,大多和中國本土而生的第一大宗教──道教有關。 你可以讀到元始天尊、真武大帝、南極仙翁、門神、財神、福祿壽三星、文曲星、月老、土地公、灶王爺等神仙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在《道教人物》故事中,則為你展現了一幅豐富多彩的道教人物傳奇畫卷。從這個畫卷裏,你可以一窺東方朔的機智、孫思邈的醫徳、郭璞的神算和王重陽的活死人墓。 一百個生動有趣的道教故事,講述了那些為人們熟知的道教神仙人物的傳奇經歷和原型揭秘。 相信讀者在愉悅的閱讀中,或思索、或莞爾,輕鬆瞭解道教文化。
在基督教堂、佛教廟宇、道家名山、伊斯蘭清真寺、聖石、聖谷、聖河銘記的故事中,尋找人類心靈慰藉的歸宿地。 沿著信仰標注的世界地圖,讓閱讀同步行走行走,朝聖去! 一個人有多神聖?望向伯利恒的耶穌,望向菩提迦耶的釋迦牟尼吧! 一座城有多榮耀?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一座山有多靈性?登青城山而望,攀墨爾多山而悟吧…… 朝聖,一百次的宗教聖地之旅,既是靈魂淨化的過程,也是一百篇美文的閱讀饕餮。 本書精選了猶太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印度教、苯教等世界十種宗教裡最有歷史意義的一百個聖地,將該聖地發生過的最有代表性的故事用通俗生動的語言講述出來,並補充相關的地理、歷史知識介紹,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個簡明扼要的宗教歷史典故範本。 聖地是信仰無言的證明,文字是鮮活生動的證據。你可能很難記住一座大教堂的建築風格、建築年代,一條聖河的流經區域,但是卻很難望記一個或驚心動魄、或溫暖光明的故事。
在《古蘭經》中,最奪人眼目、給人啟迪的是穿插其間的故事。 你可以用三分鐘的時間讀完其中的一篇故事,但藏在故事裏的智慧卻可以讓你受益一生。 愛智慧、愛閱讀的你,怎麼可以錯過古蘭經中最經典的故事? 西方文化中的數學、醫學、哲學等科學深深得益於伊斯蘭文化,如果不瞭解後者也就無法瞭解前者。作為伊斯蘭教「經典中的經典」,《古蘭經》裡的故事絕對是瞭解伊斯蘭文化的最佳視窗。 《古蘭經》是世界上現存唯一的真主啟示錄,是伊斯蘭教信仰和教義的最高準則,也是穆斯林社會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徳行為的準繩。 編著者本實用有趣的原則,把卷帙浩繁的《古蘭經》用精彩的故事展現出來,每一篇故事都閃爍著智慧之光。 徳國大文豪歌徳說:「《古蘭經》裏的故事是百讀不厭的,每讀一次,總覺得它們變得更加新鮮了。」 希望本書也能給您這樣的感覺。
透過「懸掛」的信仰, 與唐卡中最隱秘的故事逐一相遇, 帶給你巨大的加持力和正能量。 分享隱荿在世界各大博物館秘密角落裏的傳世唐卡, 用故事和圖畫揭示最神秘莫測的藏密宇宙真理。 一幅幅唐卡,一尊尊佛,絢麗而神秘,令人迷醉,又令人心生敬畏。 這是繪畫,也是故事;這是蓋術,也是宗教。 沒有什麼比它更能把佛柔軟而又充滿力量的光芒帶到世上,帶到你、我和萬物之間。 寺院裏每一幅唐卡,都是為了弘揚佛法,超度人生,所以,每一幅唐卡上都有關於佛的事蹟和佛的故事。 從釋迦牟尼、文殊菩薩,到蓮花生、阿底峽大師,再到米日巴拉、達賴班禪,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從唐卡上走下來,走過蒼茫天空,走過遼遠大地,走過山川樹木,走過江河湖泊,走過人世的角角落落,走到我們身邊,走過我們的生活,走過我們的心裏。 本書收錄的傳世珍品,囊括了唐卡八大種類的經典之作,展現藏族畫師超凡技藝與虔誠情懷。 作者通過精准簡潔的文字,綜合評述其歎為觀止的藝術成就,並深入闡釋相關教義的內涵及背後的故事,使本書具有不菲的閱讀、觀賞及收藏價值。
這是一本用虔誠之心書寫的聖經故事, 準確理解和傳達了聖經所揭示的靈性世界, 開啟瞭解聖經的便捷之門。 以《聖經》為藍本,講述世界起源和人類幼年的故事。 引領你追尋信仰之光,獲得超越宗教意義之外的普遍哲理。 讀聖經的故事,純樸的人可以聽到福音的呼喚,熱愛生命的人可以感受到天國的慈光。 本書選取了聖經裡面流行最廣、最為可讀、最具代表性的一百個故事,分別講述了創世之初,上帝創造亞當、夏娃和他們的後人形成以色列民族,建立國家,以及耶穌基督的誕生、傳播福音、被猶大出賣並上十字架死去、復活等故事。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讀者,這本書會帶給你文學的營養和想像力的翅膀; 如果你是一個虔誠的信徒,這本書將帶給你通俗易懂的基督教義和教規。 願聖經的智慧充實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