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 2025.08.13

    邀請您一起開啟更好的人生版本:愛瑞克

    文/lily chen
    人氣作家非橫空出世。想要認識愛瑞克的魅力,必須先從他熱衷的事物開始。早在愛瑞克出版《內在原力》之前,他已無償分享書裡的精華概念,長達二十年。《內在原力》的內容源自愛瑞克在台灣大學創立TMBA社團的講座內容,基於想幫助社會上更多的人,於是促成他將TMBA社團的講座精華整理成這本,以九種設定,讓人生過得更好《內在原力》。 我的過去受惠於閱讀,更改變了我的人生 完成這本書,其背後也是因為愛瑞克心中有一份強大的熱忱推動著他,關於這份熱忱的由來,愛瑞克想跟你分享兩個故事。 【故事一:我失戀了】 我十九歲的時候,第一次失戀,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了,落入了一個自我否定的谷底裡走不出來。還好,我的運氣很好,從小家裡有書房,也養成閱讀的習慣,當我失戀的時候整天躲在書房裡,書房裡的書看完了,我就想那就去書店找可以解決失戀的書。我住在台中縣大里鄉,書店距離我家很遠,我騎著腳踏車,騎了快二十分鐘,才有辦法找到...
  • 2025.07.17

    陳文茜:人生不能重來,疾病或許無法康復,但美好的事物我不要錯過

    文/游姿穎
    陳文茜說,她經常到自己設計的墓園走走,一邊散步一邊和未來的自己對話。 「墓園裡有四口我自己親自設計的噴泉,兩個圓形,是外公外婆;兩個玫瑰花石刻,一個是我一生已經往生的所有毛小孩,另一個是給未來的自己。」不避諱談論身後事,是陳文茜與病痛相處8年得到的豁達。 很多人都知道,這些年陳文茜飽受疾病折磨,2019年罹患肺腺癌好不容易手術撿回一命,但沒想到這對她只算是「輕症」。之後又因為自體免疫疾病攻擊腦下垂體,經常臥病在床、吸氧氣維生,更多次因為休克徘徊在鬼門關前,讓她意識到,「死亡隨時會來臨,但我不想活在驚恐之中。」 面對死亡隨時呼嘯而來,向來作風強悍的她依舊選擇直面迎戰,以文字當作對抗病魔的武器,也是撫慰自己的良藥。她將這幾年對生死的體悟,以瀟灑、詩意並且幽默的文字書寫成《晚安,我的生命》,字裡行間有悲傷、有害怕、有希望、有感謝,將生病的時光體會娓娓道來,也是她近年來最重要也是最真切的作品之一。 ...
  • 2024.09.05

    【作者深度專訪】──菲莉帕.派瑞揭開治療室的真實面貌

    文/
    菲莉帕.派瑞:我想向大家展示心理治療的真相 菲莉帕.派瑞(Philippa Perry)的圖像小說《沙發上的心理治療》今年在臺灣出版。她在這次訪談中,分享與女兒弗洛.派瑞(Flo Perry)合作的經歷,以及為何她的圖像小說對心理治療的揭秘如此重要。 過去十年間,人們逐漸接受心理健康是幸福的重要關鍵,這讓民眾對心理治療的看法有了顯著轉變,許多人決定開始尋求心理治療。而治療室裡究竟是如何開始?如何進展?又如何結束的?在面談的時候,治療師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菲莉帕.派瑞(Philippa Perry)的圖像小說《沙發上的心理治療:圖繪治療師與個案的三階段療程故事,看見改變的發生》解答了這些問題。 這部小說記錄了心理治療的新個案詹姆士.史密斯和心理治療師派翠西亞在一年中的治療關係演變。整部故事的情節在心理治療室中展開,詹姆士和派翠西亞共同努力,探索阻礙他獲得幸福生活的心理困擾。透過一年...
  • 2023.06.05

    帶著陶淵明式心境歸返自然,將美融入生活之中──蔣勳

    文/時報出版文藝線主編 何秉修
    一九八一年,蔣勳為托爾斯泰《藝術論》的中文譯本作序,裡面敘述:「八十二歲的老托爾斯泰,仍然覺得不夠,他終於從他的農莊出走,像一個苦行僧,走向俄羅斯的土地,走向那遼闊的、沉實的土地上生活著的人民……」 蔣勳身為藝術家、文學家與美學評論家,近十年於池上駐村,貼近土地,與農民一起生活,遙遙呼應了他早年所推崇的托爾斯泰的歷程。不同的是,托爾斯泰抱著懺悔與贖罪的心情面向土地與人民,欲實現道德理想,蔣勳卻秉賦東方文人的氣質,帶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式心境,歸返自然,身體力行地將美融入生活之中。 追求純樸,聽來簡單,但在慾望橫流的人世間,實則不易。蔣勳學識融貫中西古今,遍覽各時代各地區的藝術,以他的眼光望向人生的純樸之美,別具深度。在二○二三年出版的《五行九宮:母親的料理時代》,蔣勳回憶兒時母親下廚做菜,述說昔日平淡的幸福,就信手帶入時代與人性的深沉觀察。 他寫到母親一邊清洗豬腸,一邊跟他說...
  • 2023.02.13

    吳淡如:活著就應該要保持對世界的好奇

    文/游姿穎
    說起吳淡如,六七年級以上的人知道她是暢銷作家、知名主持人,而年輕一輩則大多是從熱門podcast節目「人生實用商學院」而認識,這個討論商業管理、理財新知的線上podcast節目至今已長期佔據收聽排行前三名,接近五億人次下載,造成極大迴響的原因不只是教人理財,更重要的是透過理財也理自己的人生。 主持節目、經營電商、攻讀研究所,近年生活忙碌但吳淡如卻好似有著三頭六臂總能從容掌握,但回到寫作這件事,她堅持如故,雖然出版頻率不如年輕時一年出到4、5本的多,但依舊維持寫作習慣,因為對她來說,寫作是探索世界的方式,「我非常喜歡寫,這是我擁有的第一個專長,而我也用各種面向的題材來磨練我自己。」 不斷探索人生 將失敗化為成功的途徑 寫作的確是她其中一項專長,聰明又好學,吳淡如還學過珠寶鑑定、品酒、潛水、甚至還為了學理財、商業攻讀EMBA,如此廣泛學習並非只是興趣,而是認為「人生只有活一次,我對於任何讓我眼睛...
  • 2023.02.01

    真誠魚販兼共鳴系作家 ——林楷倫 不凡文筆觸動人心

    文/林舜婷
    「偽」魚販的真實人生 觀察社會的生存指南 《偽魚販指南》一書為榮獲各大文學獎的作家林楷倫所撰寫的第一本書,該書內容活靈活現地描繪了魚販日常以及讀到研究所還得賣魚的家事,細膩絕佳的文筆真切刻畫出社會中的大小事,讓不同職業、年齡的讀者都能產生共鳴,獲得了各界書評好獎,如此輝煌的佳績絕非一時運氣,對文學的天賦與努力再加上深刻的人生體悟,都讓林楷倫的寫作能量一觸即發。 「偽」魚販的特殊視角 看盡魚市裡的形形色色 2016年的林楷倫還未成為炙手可熱的作家,而是資深魚販兼二寶爸,彼時的他一天要工作16個小時來還清父親的鉅額賭債,摩羯座的他理性規畫起未來,想到賣魚不是能做一輩子的事,認為要再有個副業,原先就擅長唸書且對寫作有興趣的他決定加入「想像朋友寫作會」,這也是促成《偽魚販指南》成形的原因之一。 生活的一半是魚販的他,將收錄在《偽魚販指南》書中的〈尿尿樹〉初稿分享在「想像朋友寫作會」的粉專上,這...
  • 2022.10.03

    溫柔偵探謝智博:「如果有一面鏡子可以照出真實的自己,鏡中的我一定是一頭醜陋的怪物。」

    文/慧瑋(寶瓶文化編輯)
    「除了客戶,我跟人講電話會緊張欸。」在訊息相談甚歡後,第一次約謝智博以電話討論書稿時,卻收到他這樣回覆。我太意外,呆愣了片刻。 想像之中,謝智博在龍蛇雜處的徵信業打滾了十六年,辦過五花八門的案子、交手過形形色色的人,況且要經營徵信社還得擺平黑白兩道吧!「私家偵探」不是應該交遊廣闊、八面玲瓏、手段高明又老練,怎麼回答竟像個羞澀的宅男? 我忐忑地揣想是什麼地方讓他猶疑了嗎?或者這是話術的一種?還是他職業本能穿戴的一付應對罩具?對閱人也不少的編輯來說,這位專門揭人祕密、翻出真相的作者,簡直像個謎。 但那時才認識一個多禮拜,還不明白他自稱「徵信社阿宅」,那個「宅」正如字面的真義。直到近一年半間為完成《宅爾摩斯的萬事屋》一書聯繫密集,才漸漸理解,那不是應酬話術或面具。工作時可因應各式任務之需,身分扮裝、潛入查案,如福爾摩斯、亞斯羅蘋般百變,甚至冒著對方亮刀槍的生命危險。不過他骨子裡真是個「宅」──對外...
  • 2022.09.19

    用寫作過日子——作家平路的日常連結讀者的非常

    文/陳秀娟
    一九五三年出生的平路創作廣袤,書寫面向觸及:政治、性別、文化、社會、人權……等等議題。近年來備受注目的散文新作《袒露的心》、《間隙》,更走出以往犀利的筆觸,直探作家內心,這次作家親領著讀者們進入她最深層的情感領地。 這天,平路老師一身皮衣長靴勁裝,來到金石堂書店的瑪德蓮小酒館接受專訪。取下太陽眼鏡的她,眼神、語氣、舉止皆滿溢著溫暖的氣息。那股溫暖就像《間隙》裡,念著要分享禮物給讀者的人。 作家生病,如常寫作過日子 平路自一九八五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以來,幾乎每年推出一本,以小說、散文、散評論集,或劇本等等作品,與讀者見面。她的電腦、手機裡總存放著正書寫中的小說、散文,以便不時翻看、修潤文句。然而,突然到訪的病情讓她暫緩了寫作計劃,卻也催生了《間隙》這本書。而生病這件事,眾人竟是透過作家親寫這場疾病歷程的《間隙》才得知。 「我們對病有很多的誤解,誤解包括病的原因,為什麼病了,我們並不真的...
  • 2022.08.01

    成長的過程不在於經歷了什麼,而是要學會相信自己,並且把它變成養分成就更好的自己。

    文/大塊文化編輯 江文萱
    你從哪裡認識陳勢安?是在台上深情唱著《天后》的歌手、《雙子星》寫真書中挑戰人體工學的藝人、還是《全明星運動會》中的5號選手?這些年陳勢安用他的歌聲唱出暗戀的糾結無奈、熱戀的溫柔浪漫、失戀的痛徹心扉,歌裡或許有你的似曾相識。 出道10年,陳勢安推出首本文字影像書《你值得擁有一切你想要的》,以往在鏡頭前不輕易讓人看出真正情緒的他,首次在書中揭露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不論是面對人生、工作、愛情,都能侃侃而談不再隱藏自己的聲音。 如果說陳勢安的音樂代表同理、真實活著的感受,那麼他的文字便是自我追尋與探索。他在書中首次剖析內心,以理性、正向的文字,帶引讀者去面對人生各項挑戰與挫折,書中道盡他在追夢過程中不斷被鳥事打趴,更見證他為了追求夢想永不放棄的堅持與執著。 本書從書名開始,就不斷提示讀者聆聽自己的聲音與自我認同的價值,「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最重要,不要為了別人的錯誤以及無法改變的事來懲罰自己。...
  • 2022.07.11

    阿公教他弓魚,他和阿公的人生也被緊緊弓起:林楷倫

    文/寶瓶文化編輯 小九
    「到我這輩,會讀書的都升學去了,不會有人想要來賣魚。」 為了拍攝《偽魚販指南》的封面與內頁素材照,我和林楷倫相約凌晨三點到台中哈漁碼頭邊的魚市場取材。那天正巧碰上連日的濕冷寒流,從市區到魚市的半小時路程,我倆在他平日用來載送魚貨、隔著口罩都能聞到幽微海味的車上,天南地北聊著寫作和他的魚販工作。 車子駛到魚市邊,話題正講到魚販這門家族事業雖能賺錢,但年輕一輩的若有得選,繼承家業必不是首選。身為魚販第三代,林楷倫會讀書,又有個吃苦耐勞、會賺也會存錢的阿公,賣魚想當然從不在他的職志清單裡。但林楷倫是那沒得選的人,有個好賭成性、敗光家產的父親,他不能不將自己泡入濕滑冰冷的海水,放棄抵抗腥臭與刮人四濺的魚鱗。 即使上有姊姊、下有弟弟,家業和「父債子還」的責任還是理所當然地由他這個長孫扛。於是他成了心理和現實中都不能自由眠夢的人,先是在家裡的魚攤幫忙,即使北上讀書也台北台中兩地跑,後來乾脆放棄學業,不再...
頁數1/64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