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 2025.06.04

    彩色怪獸陪你畫出內心的平靜:擁抱情緒的曼陀羅著色旅程

    文/楊一琳(三采文化童書行銷)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了?是開心、難過,還是混亂又說不清的「不知道」?來自西班牙的情緒繪本明星—彩色怪獸(The Color Monster),這次不只是陪孩子認識情緒,更邀請大小讀者一起動手畫畫,透過色彩與圖像,陪伴自己走一段內在平靜的療癒之旅。 《彩色怪獸曼陀羅著色本(獨家授權特典:情緒貼紙+隨行著色卡)》是延伸自全球銷售超過四百萬冊、翻譯成超過四十種語言的《彩色怪獸》系列繪本。這本著色工具書,結合曼陀羅的視覺結構與情緒教育理念,讓孩子在著色的過程中自然放鬆情緒,練習觀察、接納並表達自己的感受。 什麼是曼陀羅?為什麼適合孩子呢? 曼陀羅(Mandala)來自梵語,意指「圓圈」,它就像一面心靈的小鏡子,能幫助我們看見內心的世界。圓形結構具有穩定感與中心聚焦的效果,讓人在著色時不知不覺進入平靜、專注的狀態。學齡前的孩子小肌肉發展還沒有那麼好,會握筆用畫圈的方式塗色,每一次畫圈都是一次...
  • 2025.05.30

    第一次讀是推理,第二次讀是心理驚悚,夕木春央的《十誡》

    文/獨步文化編輯
    一鳴驚人的推理作,要在真相出現的瞬間,安排扭轉世界的翻轉詭計。 日本推理新星--夕木春央,是箇中高手。他的代表作《方舟》,整部作品都是一個圈套,恰到好處的長度,適當懸疑的推理,滿身獎項和好評,就如餌食。拐你進入世界,在你仍懵懂之刻,徹底大地震,震得人神魂顛倒。這次《十誡》為新作,和《方舟》是姊妹作。他打磨上一次被讀者點名的「人物描述不足」,這次不只運用《方舟》的優點,還發生在心靈中,寫出心機。 夕木春央運用聖經哏,寫出和原典核心截然相反的「暴風雨山莊」推理小說。《方舟》必須找出凶手,犧牲凶手,才能逃出來。《十誡》不能找凶手,找到凶手,死路一條。 故事三場命案,全不能找凶手,因為真相會引來殺機,全島布滿炸彈,只要有人稍微起心動念想找真相,那凶手就會引爆炸彈,眾人一起陪葬,自己即使一起死了都無所謂。如此病態決絕的手法,讓凶手操弄所有受害者,成為自己引線人偶。不只是凶手殺了人,袖手旁觀的倖存者也全...
  • 2025.05.29

    有點寂寞難過時,來去「文庫旅館」住一晚吧——名取佐和子《在文庫旅館等待的書》

    文/獨步文化編輯
    過往的旅行中,你最想再次造訪是怎樣的旅館呢?對於日本療癒系作家——名取佐和子來說,最難忘的是日本文豪為了寫作或靜養而長住的一家老字號旅館。學生時代去朋友家玩,朋友提到「聽說芥川龍之介經常在這附近散步」,她頓時湧現一股親切感,成為她克服「文學艱澀難懂」的偏見、閱讀文學作品的契機。 多年後,她自己也開始創作故事,這個美好的回憶浮現心中,啟發她寫下新作《在文庫旅館等待的書》。海潮聲、蟲鳴鳥叫、時令美食、溫泉——小說的舞台是名為「凧屋」的古民家旅館,除了令人嚮往的天然環境,還打造了唯有內行人才知道的「文庫」,收藏昭和初期以前的大量舊書——其中又以文豪的經典作品最為齊全。更特別的是,這裡的小老闆娘丹家圓,能夠「嗅出」與住宿旅客相同「氣味」的書。 圓的體質特殊,嗅覺異常敏銳,尤其是一翻開書,就會被書的「氣味」嗆到引發過敏反應,根本看不了紙本書。然而,她發現自己能運用這份能力推薦適合客人閱讀的書。如果客人願意分...
  • 2025.05.27

    暌違多年,妖怪跟那群男人都回來了──

    文/獨部文化編輯部
    自從京極夏彥在1994年以「百鬼夜行」第一作《姑獲鳥之夏》橫空出世後,他以驚人的效率一路發表了9部超長篇大作至2006年的《邪魅之雫》,這個系列之後就進入漫長的沉默期,只有第10作《鵼之碑》始終高掛在預定出版的書單中。不得不說,或許真的很多讀者都認為新作大概是沒有面世的機會了。沒想到,在17年後的2023年9月出版社宣布《鵼之碑》即將出版。而獨步當然也立刻安排出版,終於在2025年5月出版台灣版。雖然不至於像日本讀者需要等待17年,但距離14年的《邪魅之雫》也已經整整11年了。 這次的《鵼之碑》分別由五個角色出發,一是旅館女侍的弒父記憶、二是戰爭寡婦的日光尋人、三是木場修太郎被動調查的屍體消失之謎、四是學僧在整理日光的古寺藏書期間,意外聽聞當地竟有燃燒的石碑等奇事、五是京極堂等人的舊識女醫師在整理長輩遺物時發現了奇怪的病歷……這些怪事遠觀起來就好像是傳說中的妖怪──有著蛇尾、虎爪、狸體、猿首、鵺聲的「鵼...
  • 2025.05.23

    生活在這座島嶼上的我們,究竟是什麼人?

    文/聯經出版文學線主編 黃榮慶
    日本統治、太平洋戰爭、二二八事件、國民政府來臺……這是國家如風中草芥的時代。皇民、灣生、原住民、外省人、臺灣人……這也是個所有人都不知何去何從的時代。 《梅雨》是德國小說大家施益堅,繼前作《野蠻人之神:太平天國》書寫近代東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動盪後,再度將故事場景設定於亞洲──日治時期的臺灣──的長篇歷史小說。作為德國知名小說家又是在臺生活超過十年的臺灣女婿,施益堅秉持歐洲長久以來對於自由反思的人文精神,試著理解並重新描繪一個臺灣人不一定時常意識到,但卻是許多西方人看待臺灣歷史脈絡的一種觀點;一來寫給遙遠的歐洲讀者,提供國際政治議題、半導體和珍珠奶茶之外,另一種連結這座島嶼的途徑,再來也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延伸視角,回顧過往歷史的前世今生。 《梅雨》故事從一九四○年代說起,那是正推動島內皇民化極致的日治時期,而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全島正處於一種維穩卻又隱隱不安的社會氛圍。故事的主要角色是八歲的小女孩梅...
  • 2025.05.22

    如何和孩子談錢——最好的禮物能用錢買嗎?

    文/Peko(碁峰童書產品經理)
    有次我帶年幼的孩子去超商,他吵著要買玩具。我說:「媽媽今天帶的錢不夠,不能買喔!」沒想到他立刻拉著我到自動提款機前,認真地說:「把卡插進去,不就有錢了嗎?」孩子對金錢充滿好奇,卻也透露出對金錢缺乏認識,天真地以為插卡就能拿到錢,讓人又好笑又無奈。 其實,「金錢」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我們有必要花心思陪伴孩子認識金錢,學習如何保管與使用金錢,並從小建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 金錢 vs. 最好的禮物 《最好的禮物能用錢買嗎?》的主角小俊,為了和新同學智浩變得更親近,決定送他一份「最好的禮物」。可是,什麼才算得上是「最好的禮物」呢?這讓小俊不禁動腦思考起來! 媽媽建議他可以用零用錢來購買。於是,小俊開始翻找家中的每個角落,從床底下、玩具箱到書桌抽屜,卻怎麼也找不到零用錢。隨著畫面轉入回憶,他想起自己曾在遊戲場上弄丟零用錢,也曾把紙鈔摺成紙飛機玩耍。這些片段生動地反映出,當孩子尚未建立金錢概念...
  • 2025.05.21

    人類醫療的一頁黑歷史,以及勇於認錯的勇氣

    文/Sienna(奇幻基地編輯)
    「沒有人為邪惡而選擇邪惡,他不過是將之誤認為幸福,以及他所追尋的善。」這句出自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話,正是本書的引言。而在人類醫學史上,有些名字曾一度被奉為救贖者,最終卻被永遠刻在錯誤與悲劇的石板上。 《大腦切除師》的故事取材自一段大多數人不甚了解、但多少有在影視上看過的醫療手術:碎冰錐腦葉切除術。這個簡便的腦部手術,一度被認為是治療精神疾病的「神蹟」,其發明者甚至因此得到了諾貝爾獎。但最終,這個被視為醫學進步的手術,被證實讓許多無辜的靈魂永久剝奪自由與尊嚴。其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便是甘迺迪家族的羅絲瑪麗.甘迺迪。作者薩曼莎.格林.伍德洛以這段歷史為基底,透過主角盧絲的視角,深刻描繪在那些學術成就、奇蹟榮光的背後,那些被犧牲、被噤聲者的哀鳴。 小說主角盧絲,是一位懷抱理想、致力於幫助病患重返社會的精神病院副院長,她與丈夫聯手推動這個「奇蹟療法」,相信自己正...
  • 2025.05.20

    細節裡的光芒——一個編輯眼中的育兒真諦

    文/張懿祥(皇冠文化編輯組長)
    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彷彿也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育兒體驗。這不是一本空洞地講述理論的教條式育兒書,而是充滿著鮮活生命力,充滿著愛與智慧的真情分享。從拿到書稿,我參與了每一個細節的打磨,也深深被作者的真誠和書中的點滴溫暖所打動。 當所有文字映入眼簾,最先吸引我的是神老師樸實的文字。她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的煽情,只是用最平實的語言記錄著與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書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心底流淌出來的,真切而動人。溫和的語氣體現了作者與孩子們之間平等尊重的關係;神老師對外一律掄起拳頭抵禦,更能看出作者堅定支持孩子,給予孩子力量的決心。 隨著編輯工作的深入,我逐漸發現,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記錄,更在於思考和反思。作者在書中坦誠地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驗,也毫不避諱地談及自己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育兒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挫折,會感到疲憊,但只要心中充滿愛,只要願意付出耐心...
  • 2025.05.16

    演算法的下一步,就是讓人死也離不開網路

    文/洪仕翰(衛城出版總編輯)
    義大利哲學家弗洛里迪(Luciano Floridi)曾經觀察到,與我們的父祖輩不同,今天年輕人已愈來愈不說自己正在「上網」,也不太會在沒有網路時宣告自己即將「下線」。因為網路與演算法早已無所不在。社群平臺、串流影音、電子閱讀、金流支付、線上購物,還有電動車、Uber載客或外送等一坨拉庫智慧或數位服務。雲端不再遙遠,你我就生活在雲端,onlife取代了online。 為了深入探討演算法與科技公司對我們的影響,衛城先後引進了《雲端封建時代》與《扁平時代》,分別分析了政經權力、文化品味在數位時代的變化。如今,衛城更希望透過《雲端亡魂》一書,將視角延伸至一個同樣重要、卻特別容易被忽視的面向:網路時代如何改變了我們與死亡的關係。 凡是人就會死,這是你我都明白的道理。但在雲端時代,我們留在網路上的大量資訊、數位遺物與足跡,卻有可能代替我們長久保存下去。這些文字、照片與影音的數量正爆炸性成長,很快就將充斥網路...
  • 2025.05.15

    她用說故事連結所有的時間

    文/柯雅云(二十張出版副主編)
    無論時間如何流逝,鬼魂總是跟著人,包含他們的故事。而故事一旦說出來,便開始流傳、有所轉化。 湯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是美國國家圖書獎傑出貢獻獎章的首屆亞裔得主,生涯代表作《女戰士》(The Woman Warrior)以「說故事」(talk stories)作為創新自傳形式的語言工具,呈現一名華裔美國女性的生命境遇──而那關乎其成長中的文化滋養,亦包含其所遭遇的性別乃至種族上的種種壓迫。 書中,母親是故事最初的主要傳遞者,但故事開頭卻帶有威脅、沉重無比:「妳不可以告訴任何人,我現在要跟妳說的事。在中國,妳爸有個妹妹自殺死了,她投入家中那口井。我們說妳爸只有兄弟,因為大家當她沒出生過。」 無論她這位聽故事的人自願與否、樂意與否,這樣的故事是如鬼魂般跟著她了──透過說故事,母親將家族與中國傳統帶入美國兒女的生命,但其中的傳統規訓、矛盾與不確定,卻得留待她自行詮釋。於是聽...
頁數9/156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