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中年所謂青春:對照記@1963Ⅲ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所謂中年,就是歲月給了我們特殊的資格,
可以選一張舒服的躺椅,對著逐漸西斜變紅的太陽,
把叫青春的那本書,打開重讀。
因為中年.我們才得以享受青春!
三位男子中年50,在相同時代,卻成長於似近還遠的土地上。
楊照:只有到了中年,人才能開放地、全幅地瞭解並享受自己的青春。
馬家輝:告別青春,也告別中年。無論年歲,只要願意,我們其實都可以活得加倍快樂。
胡洪俠:所謂青春,勇做加法,膽子要大;所謂中年,善做減法,氣魄要大。
他們寫下五十歲、家書、錢、打架、保險、蔣介石、毛澤東、退休、張愛玲……等30個主題詞。一個詞,三種書寫,對照我們的青春與中年。
特別收錄三人妻子的訪談,從「她們仨」對照出「他們仨」有趣而私密的一面。
可以選一張舒服的躺椅,對著逐漸西斜變紅的太陽,
把叫青春的那本書,打開重讀。
因為中年.我們才得以享受青春!
三位男子中年50,在相同時代,卻成長於似近還遠的土地上。
楊照:只有到了中年,人才能開放地、全幅地瞭解並享受自己的青春。
馬家輝:告別青春,也告別中年。無論年歲,只要願意,我們其實都可以活得加倍快樂。
胡洪俠:所謂青春,勇做加法,膽子要大;所謂中年,善做減法,氣魄要大。
他們寫下五十歲、家書、錢、打架、保險、蔣介石、毛澤東、退休、張愛玲……等30個主題詞。一個詞,三種書寫,對照我們的青春與中年。
特別收錄三人妻子的訪談,從「她們仨」對照出「他們仨」有趣而私密的一面。
名人推薦
知天命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列)
王健壯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印永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優聘教授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陳文華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暨工商管理系教授
詹宏志 PChome Online董事長
劉克襄 作家
駱以軍 作家
蕭青陽 國際知名設計師
知天命推薦(按來稿先後排列)
三種活過不同土地的中年人,再怎麼差異,都有一種坦率面對青春消逝的勇氣。看似可憐可哀,我卻是愈看愈發可愛可敬。──劉克襄 作家
這兩年看著三位一九六三年次的大男孩寫著《對照記》,心裡偶爾就想著,他們到了五十歲時會以何種心情回顧自己的青春時光?因為我大他們兩歲左右,當時剛踏入五十歲。四十多歲與五十歲的差異正如同二十九歲的女孩與三十歲,絕對不只是多吃一次湯圓那麼輕鬆。楊照說得好,五十歲可以理直氣壯地表示:「啊,這種年輕人的事,我不瞭,也不太想瞭解。」我想過了五十歲即便仍在紅塵世間忙碌,但是我們的心情以及連帶的選擇與價值判斷會在不知不覺或有意識之下改變。從《對照記》中,我們知道,這三個一九六三年次的大男孩,已經有了不同的視野看待人生。──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巧遇的三個
《對照記@1963》第一集與第二集,我一路讀來,隨著楊照、馬家輝、胡洪俠,回顧他們的青春,對照現在的中年。我好奇什麼樣的巧合,某天三人中有人開了題,這齣戲三人一起演到了第三集,我更好奇同為一九六三年分別在台灣、香港、大陸成長的三人,青春的元素與議題,這麼的相似,又可以相互對照。
在主題詞「家書」中,楊照的父親就這麼給了他二萬元,結果是楊照為了軍中同袍欠下的賭債,一把將債的壓力攬在身上,父親的來信寫著:「郵政匯票很安全,不會有什麼問題,所以不必特別回信,放假回家再說即可。」 捎來一封家書,匯上一筆錢外加寬容與對兒子的信任。唸到此處,我只能擱下書稿,反覆讀了父親在我外島服役與美國求學時,給我少數幾封家書。
三人之間,藉由場景的對照,年少說到青年,壯年進入中年。我隨著三人的筆,又回到八○年代的中華路商場,上下穿梭,買皮鞋訂做學生制服,場景又回到了九○年代初到美國的那口蹩腳英文。近年來,北京則是我最常去造訪的城市。作為一個讀者,同一個議題,三個同齡作者共同創作,是少有的特殊閱讀感受與回憶,或許因為三位作者長我一歲之故!──印永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優聘教授
王健壯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印永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優聘教授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陳文華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暨工商管理系教授
詹宏志 PChome Online董事長
劉克襄 作家
駱以軍 作家
蕭青陽 國際知名設計師
知天命推薦(按來稿先後排列)
三種活過不同土地的中年人,再怎麼差異,都有一種坦率面對青春消逝的勇氣。看似可憐可哀,我卻是愈看愈發可愛可敬。──劉克襄 作家
這兩年看著三位一九六三年次的大男孩寫著《對照記》,心裡偶爾就想著,他們到了五十歲時會以何種心情回顧自己的青春時光?因為我大他們兩歲左右,當時剛踏入五十歲。四十多歲與五十歲的差異正如同二十九歲的女孩與三十歲,絕對不只是多吃一次湯圓那麼輕鬆。楊照說得好,五十歲可以理直氣壯地表示:「啊,這種年輕人的事,我不瞭,也不太想瞭解。」我想過了五十歲即便仍在紅塵世間忙碌,但是我們的心情以及連帶的選擇與價值判斷會在不知不覺或有意識之下改變。從《對照記》中,我們知道,這三個一九六三年次的大男孩,已經有了不同的視野看待人生。──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巧遇的三個
《對照記@1963》第一集與第二集,我一路讀來,隨著楊照、馬家輝、胡洪俠,回顧他們的青春,對照現在的中年。我好奇什麼樣的巧合,某天三人中有人開了題,這齣戲三人一起演到了第三集,我更好奇同為一九六三年分別在台灣、香港、大陸成長的三人,青春的元素與議題,這麼的相似,又可以相互對照。
在主題詞「家書」中,楊照的父親就這麼給了他二萬元,結果是楊照為了軍中同袍欠下的賭債,一把將債的壓力攬在身上,父親的來信寫著:「郵政匯票很安全,不會有什麼問題,所以不必特別回信,放假回家再說即可。」 捎來一封家書,匯上一筆錢外加寬容與對兒子的信任。唸到此處,我只能擱下書稿,反覆讀了父親在我外島服役與美國求學時,給我少數幾封家書。
三人之間,藉由場景的對照,年少說到青年,壯年進入中年。我隨著三人的筆,又回到八○年代的中華路商場,上下穿梭,買皮鞋訂做學生制服,場景又回到了九○年代初到美國的那口蹩腳英文。近年來,北京則是我最常去造訪的城市。作為一個讀者,同一個議題,三個同齡作者共同創作,是少有的特殊閱讀感受與回憶,或許因為三位作者長我一歲之故!──印永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優聘教授
編輯推薦
1963年生的楊照、馬家輝、胡洪俠,今年紛紛抵達「知天命」的50歲了,而《對照記》也從第一集、第二集,堂堂進入終極版《所謂中年所謂青春》。這三位被張大春戲稱是文壇「縱貫線」的魅力中年大叔(馬家輝此時總會適時打斷,提醒大家他們沒那麼老,所以充其量是「小虎隊」),各自累積了五十年的深厚底蘊,藉由交換記憶的方式,一共寫下82個關鍵詞,透過這些回憶式的散文,一方面可看出兩岸三地的社會變化;一方面許多年少曾懵懂無解的事,到了中年,一切豁然開朗。
看著這些文字,我彷彿也跟著他們仨進出了時光的兩端,在中年與青春間自由穿梭;另一個最大的感受是,見證了這三人間的深厚情誼,總讓我忍不住想起電影《一代宗師》的話:「我在最好的時候遇到你,是我的運氣。」我想,這也是讀者的運氣。(文/遠流出版四部資深副主編李麗玲)
看著這些文字,我彷彿也跟著他們仨進出了時光的兩端,在中年與青春間自由穿梭;另一個最大的感受是,見證了這三人間的深厚情誼,總讓我忍不住想起電影《一代宗師》的話:「我在最好的時候遇到你,是我的運氣。」我想,這也是讀者的運氣。(文/遠流出版四部資深副主編李麗玲)
目錄
自序 追想青春,跨入中年 │楊照
自序 親近顛倒夢想 │馬家輝
自序 歲月流水帳 │胡洪俠
01主題詞 五十歲
多好,五十歲 │楊照
淡定地離去 │馬家輝
一轉眼,五十了! │胡洪俠
02主題詞 家書
「不必特別回信……」 │楊照
家書=稿神家族的賠本生意 │馬家輝
父親給我的四封信 │胡洪俠
03主題詞 偶像
記起青春時代的偶像 │楊照
「牛華」與香港 │馬家輝
紅星閃過是小花 │胡洪俠
04主題詞 功夫
李小龍和狄龍 │楊照
保時捷上的功夫小子 │馬家輝
需要力量的年代 │胡洪俠
05主題詞 領帶
那段天天打領帶的時光 │楊照
於我,是領呔,不是領帶! │馬家輝
一張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網 │胡洪俠
06主題詞 朋友
重視朋友會遺傳嗎? │楊照
即使做不成夫妻 │馬家輝
那一場相知與託付 │胡洪俠
07主題詞 錢
做生意的人家裡長大的 │楊照
我父,我舅,我的愧疚 │馬家輝
三奶奶的「蘇軍票」 │胡洪俠
08主題詞 名片
印著另一個手機號碼的名片 │楊照
只送出了一張名片 │馬家輝
一九九二年的一百五十張名片 │胡洪俠
09主題詞 卡拉OK
守著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 │楊照
跟羅大佑坐在卡拉OK房間裡 │馬家輝
我們的卡拉OK時代 │胡洪俠
10主題詞 打架
天天打架的日子 │楊照7
為了母親,我避開了一場打架 │馬家輝
跟著李雲龍去打架 │胡洪俠
11主題詞 抽菸
More is not more,less is more │楊照
幾乎上了唐人街的頭條新聞 │馬家輝
一場持續三十年的告別 │胡洪俠
12主題詞 喝酒
紹興、「約翰走路」和「水井坊」 │楊照
最美好的時光機器 │馬家輝9
地下餐廳裡的啤酒往事 │胡洪俠
13主題詞 黑社會
起起落落江湖人生 │楊照
在地獄裡做大佬 │馬家輝9
「知道我大哥是誰嗎?」 │胡洪俠
14主題詞 監獄
啃著饅頭看那堵長長的牆 │楊照
坐牢與越獄 │馬家輝
「一個自由人,在追趕監獄」 │胡洪俠
15主題詞 移民
福建、新北、宜蘭、花蓮、台北 │楊照
我能告訴你一個祕密嗎? │馬家輝
聽著聽著,我們就糊塗了 │胡洪俠
16主題詞 英語
「學英文為了讀這種書?」 │楊照
坐在木椅上,臉色慘白 │馬家輝
「多餘」 │胡洪俠
17主題詞 住宅電話
「啊你旁邊那個女孩是誰?」 │楊照
電話情仇 │馬家輝
「從今天起,做個有宅電的人」 │胡洪俠
18主題詞 手錶
中華商場「忠棟」一號 │楊照
我的腕上終究沒有勞力士 │馬家輝
你終究要闖一次「手錶關」 │胡洪俠
19主題詞 電視
那個有《談笑書聲》的時代 │楊照
找你演電視劇,你敢嗎? │馬家輝
水潭裡冒出一條龍 │胡洪俠
20主題詞 中醫
人去樓空的診療間 │楊照
你的糞便是啥顏色? │馬家輝
發舅之死 │胡洪俠
21主題詞 保險
我的保險經紀人 │楊照
我於八歲已經懂得什麼叫做保險 │馬家輝
大時代的流浪者 │胡洪俠
22主題詞 咖啡館
我的星期一咖啡館 │楊照
半島酒店側門的風景線 │馬家輝
紅旗大街上沒有咖啡館 │胡洪俠
23主題詞 開會
會中浮現的人生腳本 │楊照
會議室內看見紅蘋果 │馬家輝
那些年開的那些會 │胡洪俠
24主題詞 小學語文第一課
「少了一個人」,什麼人? │楊照
原來我曾叫做Peter Chan! │馬家輝
這一課,句子最短,歲月最長 │胡洪俠
25主題詞 繁體字/簡體字
「氣」和「气」的差別 │楊照
王家衛排名在我後面 │馬家輝
我遇見了《我》 │胡洪俠
26主題詞 日記
寫給老師批改的日記 │楊照
有一本書,你以後不妨瞧瞧 │馬家輝
迷途中的迷失 │胡洪俠
27主題詞 蔣介石
蔣中正到底好還是壞? │楊照
蔣家菜的八寶鴨和炒豬腰 │馬家輝
當我們談起蔣介石 │胡洪俠7
28主題詞 毛澤東
我讀的第一本毛澤東著作 │楊照
忽然出現於街頭海報上的臉容 │馬家輝
那年那月,《此時此刻……》 │胡洪俠
29主題詞 退休
退不了的人生 │楊照
正在前往賭場的路上 │馬家輝
如果有一天,我老有所依 │胡洪俠
30主題詞 張愛玲
絕對無法改編成電影的小說 │楊照
夢中人 │馬家輝
她走了,我們開始對照 │胡洪俠
代後記 「她們仨」對照「他們仨」 │彭秀貞、林美枝、姚崢華
自序 親近顛倒夢想 │馬家輝
自序 歲月流水帳 │胡洪俠
01主題詞 五十歲
多好,五十歲 │楊照
淡定地離去 │馬家輝
一轉眼,五十了! │胡洪俠
02主題詞 家書
「不必特別回信……」 │楊照
家書=稿神家族的賠本生意 │馬家輝
父親給我的四封信 │胡洪俠
03主題詞 偶像
記起青春時代的偶像 │楊照
「牛華」與香港 │馬家輝
紅星閃過是小花 │胡洪俠
04主題詞 功夫
李小龍和狄龍 │楊照
保時捷上的功夫小子 │馬家輝
需要力量的年代 │胡洪俠
05主題詞 領帶
那段天天打領帶的時光 │楊照
於我,是領呔,不是領帶! │馬家輝
一張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網 │胡洪俠
06主題詞 朋友
重視朋友會遺傳嗎? │楊照
即使做不成夫妻 │馬家輝
那一場相知與託付 │胡洪俠
07主題詞 錢
做生意的人家裡長大的 │楊照
我父,我舅,我的愧疚 │馬家輝
三奶奶的「蘇軍票」 │胡洪俠
08主題詞 名片
印著另一個手機號碼的名片 │楊照
只送出了一張名片 │馬家輝
一九九二年的一百五十張名片 │胡洪俠
09主題詞 卡拉OK
守著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 │楊照
跟羅大佑坐在卡拉OK房間裡 │馬家輝
我們的卡拉OK時代 │胡洪俠
10主題詞 打架
天天打架的日子 │楊照7
為了母親,我避開了一場打架 │馬家輝
跟著李雲龍去打架 │胡洪俠
11主題詞 抽菸
More is not more,less is more │楊照
幾乎上了唐人街的頭條新聞 │馬家輝
一場持續三十年的告別 │胡洪俠
12主題詞 喝酒
紹興、「約翰走路」和「水井坊」 │楊照
最美好的時光機器 │馬家輝9
地下餐廳裡的啤酒往事 │胡洪俠
13主題詞 黑社會
起起落落江湖人生 │楊照
在地獄裡做大佬 │馬家輝9
「知道我大哥是誰嗎?」 │胡洪俠
14主題詞 監獄
啃著饅頭看那堵長長的牆 │楊照
坐牢與越獄 │馬家輝
「一個自由人,在追趕監獄」 │胡洪俠
15主題詞 移民
福建、新北、宜蘭、花蓮、台北 │楊照
我能告訴你一個祕密嗎? │馬家輝
聽著聽著,我們就糊塗了 │胡洪俠
16主題詞 英語
「學英文為了讀這種書?」 │楊照
坐在木椅上,臉色慘白 │馬家輝
「多餘」 │胡洪俠
17主題詞 住宅電話
「啊你旁邊那個女孩是誰?」 │楊照
電話情仇 │馬家輝
「從今天起,做個有宅電的人」 │胡洪俠
18主題詞 手錶
中華商場「忠棟」一號 │楊照
我的腕上終究沒有勞力士 │馬家輝
你終究要闖一次「手錶關」 │胡洪俠
19主題詞 電視
那個有《談笑書聲》的時代 │楊照
找你演電視劇,你敢嗎? │馬家輝
水潭裡冒出一條龍 │胡洪俠
20主題詞 中醫
人去樓空的診療間 │楊照
你的糞便是啥顏色? │馬家輝
發舅之死 │胡洪俠
21主題詞 保險
我的保險經紀人 │楊照
我於八歲已經懂得什麼叫做保險 │馬家輝
大時代的流浪者 │胡洪俠
22主題詞 咖啡館
我的星期一咖啡館 │楊照
半島酒店側門的風景線 │馬家輝
紅旗大街上沒有咖啡館 │胡洪俠
23主題詞 開會
會中浮現的人生腳本 │楊照
會議室內看見紅蘋果 │馬家輝
那些年開的那些會 │胡洪俠
24主題詞 小學語文第一課
「少了一個人」,什麼人? │楊照
原來我曾叫做Peter Chan! │馬家輝
這一課,句子最短,歲月最長 │胡洪俠
25主題詞 繁體字/簡體字
「氣」和「气」的差別 │楊照
王家衛排名在我後面 │馬家輝
我遇見了《我》 │胡洪俠
26主題詞 日記
寫給老師批改的日記 │楊照
有一本書,你以後不妨瞧瞧 │馬家輝
迷途中的迷失 │胡洪俠
27主題詞 蔣介石
蔣中正到底好還是壞? │楊照
蔣家菜的八寶鴨和炒豬腰 │馬家輝
當我們談起蔣介石 │胡洪俠7
28主題詞 毛澤東
我讀的第一本毛澤東著作 │楊照
忽然出現於街頭海報上的臉容 │馬家輝
那年那月,《此時此刻……》 │胡洪俠
29主題詞 退休
退不了的人生 │楊照
正在前往賭場的路上 │馬家輝
如果有一天,我老有所依 │胡洪俠
30主題詞 張愛玲
絕對無法改編成電影的小說 │楊照
夢中人 │馬家輝
她走了,我們開始對照 │胡洪俠
代後記 「她們仨」對照「他們仨」 │彭秀貞、林美枝、姚崢華
序/導讀
自序一
追想青春,跨入中年 楊照
在一般的意義上,「中年」指的就是人走完了「青春」的階段,認命了、死心了,進入一個相對黯淡、背對陽光朝向陰影的階段。不過,換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年」卻也意味著,終於,我們有機會真正明白「青春」是怎麼一回事。
活在青春裡,生命充滿了躁動的變數,我們應接著現實中的種種刺激與誘惑,或自覺或被迫地隨時試驗著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厭惡什麼?愛情、道德與品味的極限何在?我們猶豫游移,我們反省後悔,我們走過了卻又恨不得能夠繞回去,我們明知時移事往前塵難追但總不甘心不接受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那是青春,混亂與疑惑,必定犯錯卻甚至來不及面對錯誤真心一哭的年代。於是中年就代表了:總算,我們認識了自己,願意誠實平靜看看生命之鏡中到底顯現出什麼樣的容顏。而那面突然浮掛在眼前的生命之鏡,就是以對於青春往事的回憶紀錄打造而成的。
那場叫青春的電影,或那本叫青春的書,我們讀完了。我們不需要再隨著情節而焦躁激動,因為結局已經確確實實掌握在我們手裡。於是,我們可以開始重看一遍,可以重讀。所謂中年,對我而言,就是歲月給了我們特殊的資格,可以選一張舒服的躺椅,對著逐漸西斜變紅的太陽,把叫青春的那本書,打開重讀。重讀中,本來的內容有了完全不一樣的分量輕重,在結局揭曉之後,劇情主線變得沒那麼重要、更沒那麼吸引人了;相對地,許多以前認為無關緊要的細節,回頭看,卻如此有趣、如此感人、如此深刻。
這是千真萬確的弔詭,只有到了中年,人才能開放地、全幅地瞭解並享受自己的青春。青春中人永遠不會明白青春是怎麼一回事,不管你有多敏感、有多聰明。換個角度看,進入中年而不整理重讀自己的青春,那就既對不起青春,也對不起中年了。
何其幸運,步入五十歲的前兩年,和馬家輝、胡洪俠開始了「對照記@1963」的專欄寫作計畫。為了兩岸三地的「對照」,三人搬寫了許多回憶懷舊的主題,寫著寫著,竟然各自寫出了近百篇的青春追想曲。一面追想青春,一面正式跨入中年,忽然懂了:時光自有其莊嚴高貴的公平,既不偏袒青春,也不苛待中年。
自序二
親近顛倒夢想 馬家輝
關於一九六三年男人的成長書寫,這是我和楊照與胡洪俠的第三本文字結集,第一本叫做《對照記》,第二本叫做《忽然,懂了》,這是最後一本,叫做《所謂中年所謂青春》。三書都由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王榮文先生和他的專業團隊有的不僅是眼光,而更是,嗯,無比的耐性。
跟中年男人打交道,尤其同時跟三個中年男人打交道,必須超有耐性。從書名的選擇到序文的邀約,從題目的篩檢到照片的編輯,從行銷的策略到演講的時間,任何議題,分處兩岸三地的三個男人討論起來,總會想出六個意見八種安排十項建議,電郵來來往往逾百封,見面談談辯辯亦近十次,聒噪不休,各自堅持,難下定論,若非遠流的朋友耐著性子在我們之間負起催促和周旋之責,這三本書恐怕連半本亦不容易現身。想想,這兩三年來,三個男人在創作路上一路走來,原來曾得不少貴人相助,真是福氣。
關於中年與青春的叛逆弔詭,楊照序文已經寫得非常清楚明白,我不多說了,看他寫的便是了。多年以來我都是楊照的忠實讀者,並未因其後認識交往而停止追讀他的文字,其學識之淵博,其心思之熱誠,經常讓我暗暗自慚,如同胡洪俠之幽默之口才之豪爽,經常讓我隱隱嫉妒。有機會跟他們稱兄道弟,只要最後不會淪落到「投名狀」式的悲劇境地,自是我所擁有的另一種福氣。
可是,福氣歸福氣,我畢竟是一個固執的中年男人,對於書名,我一直由於「大志未竟」而心有不忿。打從第一本結集開始,我就建議以「大叔」為名,直指中年情狀,細述叔伯心情。但楊照和胡洪俠否決了。到了第二本結集,再否決。到了第三本,又否決。彷彿打官司三審上訴,統統輸了。我唯有摸一下鼻子,對自己說:沒問題,你們不幹,老子獨行!我決定把「大叔」書名「私有化」,變成我下一本新書的名字!
於是,在二○一三年五月七日我五十歲生日來臨前的兩小時,我坐在電腦面前,編好了《大叔》稿本,按鍵,傳給香港花千樹出版社。我也替《大叔》寫了序,其中道:
我的長相說好聽是「少年老成」,說不好聽呢則是「少年老殘」,早於十七歲時到某官方單位打工擔任編輯助理,同事們都猜我是二十七歲,只不過不好意思言諸於口,終於在我辭職當天才問一句,為什麼你這麼大年紀了還來做這小職員。
我笑笑,沒答腔。長相天生,毫無辯駁餘地,任何執拗皆屬枉然。
後來呢,二十七歲被視為三十七歲,三十七歲被視為四十七歲,終於到了五十歲,或許在好些人眼裡已有六十歲的模樣,而我同樣不答腔,只因,仍然,毫無辯駁餘地,仍然,任何執拗皆屬枉然。
第一次被正式喚作「阿叔」時的場境倒記得清清楚楚。在羅湖往深圳的海關櫃檯面前,我不小心,站錯隊,被誤會打尖,一位男子大大聲聲地說:「喂,阿叔,唔該排隊!」
我愣住,不確定是否喚我,瞄對方一眼,明明他才貌似阿叔,怎麼變了我是? 在那一刻,透過別人的眼睛,我再次肯定了自己的衰老面目。
其後當然變成真真正正的阿叔,甚至開始向阿伯的年齡進軍,許多時候遇見朋友或同事的子女,他們毫無猶豫地喚我「伯伯」,我便知道,歲月已經倒數,終點在望,很快地,我將榮升「公公」或「爺爺」輩,最後,又將變成碑石上的一個名字,什麼都不是了。
於是我變得更加放肆。言談上的,行為上的,思想上的,我把放肆權充自由,努力過自己想過的每一天;如果在傍晚時分發現今天的日子未如己願,我會非常沮喪懊惱,容易憤怒。別人的修行目標是如《心經》所言「遠離顛倒夢想」,我的生活方向卻似剛相反,奔向顛倒夢想,愈發朝著狂野的終點前衝,彷彿黑夜飛車,隱隱期待突生意外,車毀人亡,在刺激裡消失,便是最美滿的結局。
前陣子曾經有人用一種隱密的方式提醒我,「我想說的是,你的少年時代幾乎已形成你後來之所以成為現在的你之原型。即便你後來受損的多麼厲害,後來怎麼樣的被醜化、扭曲,以致如何在應對世界時有著不同的面貌。但那個少年時所隱藏的你,總會悄悄地召喚著甚至守護你。但如果你那時已經損壞,可憐的,你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就要加倍的努力。」我能說的只是感激,但在行動上,我走向的顯然是另一極端 。
上面不厭其煩地摘錄序文,一來是為了聊以阿Q,好讓自己覺得終於成功迫使一九六三年男人成長書寫作品跟「大叔」二字沾上了邊;二來呢,序文稍稍透露了我成為五十男人的複雜感覺和「鴻圖大計」,跟所謂中年所謂青春有著直接關連。
話說回來,歲月匆匆,所謂中年所謂青春皆是轉眼之事,所以其實根本無所謂中年無所謂青春;有的都只是尋常日子,關鍵是你選擇用什麼心情去面對它、回應它,那麼,青春也是中年,中年亦可青春,誰都沒資格囂張,也誰都沒理由沮喪。
告別青春,也告別中年。無論年歲,只要願意,我們其實都可以活得加倍快樂。不是嗎,楊與胡?
自序三
歲月流水帳 胡洪俠
都說歲月如流水,那□,羅列關於歲月的記憶,就是一本流水帳了。既然書名是《所謂中年所謂青春》,我這篇自序,不妨真就寫成流水帳。
一九七九年,胡官屯:用零花錢去老武城新華書店買了幾本書,記得有《青春與理想》,有《性的知識》,都是一兩毛一本的小冊子。對青春的熱望就從這類小冊子開始了。是年身高一米六二,在衡水師範班級隊列中屬較矮一類。
一九八○年,衡水:開始寫詩。寫完一首就讓女廣播員在學校廣播站朗讀。國慶節來了,寫詩;元旦來了,寫詩;看了電影《忠誠》,也寫詩。後來才知道,那其實不算詩。
一九八一年,衡水:第一次給人寫情書,遭舉報。某日班主任把我叫到辦公室,遞給我一封信,問道:「這是你寫給誰誰誰的吧?」我說:「是。」是年畢業參加工作,身高已到一米七八。
一九八二年,衡水:當記者之餘申請回師範學校旁聽數學課,獲准,但課堂上經常打瞌睡。想再戰高考,不想那年多了個高考預選考試制度。五月參加預考,被淘汰出局。從此斷了高考念頭。
一九八三年,衡水:看電影《青春萬歲》,長時間為其中的詩句感動。比如:「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
一九八四年,秦皇島:第一次見大海,驚奇世界上竟有這麼多水,甚為驚恐。
一九八五年,衡水:突然想當兵,而且想去西藏當兵。為此徹夜失眠。幾天後此念頭消失。
一九八六年,北京:在王府井大街南側一飯館吃飯時,旅行包被小偷拎走。過數日,地鐵派出所將身分證寄回,說是乘客在垃圾箱撿到。
一九八七年,衡水:換了份工作。老同事告誡說:「來這座樓上班,你要做到『三不』:不許大聲笑,不要穿牛仔褲,不准遲到。」
一九八八年,海口:去《海南經濟報》遞簡歷。此報頭版一條消息的導語哄傳一時。大意是:一位機關幹部對他的兒子說,你要好好讀書,不然將來只能當幹部。
一九八九年,北京:辦完入學手續,在人民大學校園散步,見草地上依偎讀書的對對情侶,首次感嘆自己青春已逝。
一九九○年,北京:讀周作人,讀徐志摩,讀法拉琪,讀《三國演義》,讀《大眾傳播通論》。給一位企業家寫「有償報告文學」,賺稿費補學費。買書欠帳,寫信給朋友告貸。
一九九一年,石家莊:在新華社河北分社實習,為寫一篇人物通訊,採訪一個多月,三易其稿,仍未獲發
追想青春,跨入中年 楊照
在一般的意義上,「中年」指的就是人走完了「青春」的階段,認命了、死心了,進入一個相對黯淡、背對陽光朝向陰影的階段。不過,換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年」卻也意味著,終於,我們有機會真正明白「青春」是怎麼一回事。
活在青春裡,生命充滿了躁動的變數,我們應接著現實中的種種刺激與誘惑,或自覺或被迫地隨時試驗著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厭惡什麼?愛情、道德與品味的極限何在?我們猶豫游移,我們反省後悔,我們走過了卻又恨不得能夠繞回去,我們明知時移事往前塵難追但總不甘心不接受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那是青春,混亂與疑惑,必定犯錯卻甚至來不及面對錯誤真心一哭的年代。於是中年就代表了:總算,我們認識了自己,願意誠實平靜看看生命之鏡中到底顯現出什麼樣的容顏。而那面突然浮掛在眼前的生命之鏡,就是以對於青春往事的回憶紀錄打造而成的。
那場叫青春的電影,或那本叫青春的書,我們讀完了。我們不需要再隨著情節而焦躁激動,因為結局已經確確實實掌握在我們手裡。於是,我們可以開始重看一遍,可以重讀。所謂中年,對我而言,就是歲月給了我們特殊的資格,可以選一張舒服的躺椅,對著逐漸西斜變紅的太陽,把叫青春的那本書,打開重讀。重讀中,本來的內容有了完全不一樣的分量輕重,在結局揭曉之後,劇情主線變得沒那麼重要、更沒那麼吸引人了;相對地,許多以前認為無關緊要的細節,回頭看,卻如此有趣、如此感人、如此深刻。
這是千真萬確的弔詭,只有到了中年,人才能開放地、全幅地瞭解並享受自己的青春。青春中人永遠不會明白青春是怎麼一回事,不管你有多敏感、有多聰明。換個角度看,進入中年而不整理重讀自己的青春,那就既對不起青春,也對不起中年了。
何其幸運,步入五十歲的前兩年,和馬家輝、胡洪俠開始了「對照記@1963」的專欄寫作計畫。為了兩岸三地的「對照」,三人搬寫了許多回憶懷舊的主題,寫著寫著,竟然各自寫出了近百篇的青春追想曲。一面追想青春,一面正式跨入中年,忽然懂了:時光自有其莊嚴高貴的公平,既不偏袒青春,也不苛待中年。
自序二
親近顛倒夢想 馬家輝
關於一九六三年男人的成長書寫,這是我和楊照與胡洪俠的第三本文字結集,第一本叫做《對照記》,第二本叫做《忽然,懂了》,這是最後一本,叫做《所謂中年所謂青春》。三書都由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王榮文先生和他的專業團隊有的不僅是眼光,而更是,嗯,無比的耐性。
跟中年男人打交道,尤其同時跟三個中年男人打交道,必須超有耐性。從書名的選擇到序文的邀約,從題目的篩檢到照片的編輯,從行銷的策略到演講的時間,任何議題,分處兩岸三地的三個男人討論起來,總會想出六個意見八種安排十項建議,電郵來來往往逾百封,見面談談辯辯亦近十次,聒噪不休,各自堅持,難下定論,若非遠流的朋友耐著性子在我們之間負起催促和周旋之責,這三本書恐怕連半本亦不容易現身。想想,這兩三年來,三個男人在創作路上一路走來,原來曾得不少貴人相助,真是福氣。
關於中年與青春的叛逆弔詭,楊照序文已經寫得非常清楚明白,我不多說了,看他寫的便是了。多年以來我都是楊照的忠實讀者,並未因其後認識交往而停止追讀他的文字,其學識之淵博,其心思之熱誠,經常讓我暗暗自慚,如同胡洪俠之幽默之口才之豪爽,經常讓我隱隱嫉妒。有機會跟他們稱兄道弟,只要最後不會淪落到「投名狀」式的悲劇境地,自是我所擁有的另一種福氣。
可是,福氣歸福氣,我畢竟是一個固執的中年男人,對於書名,我一直由於「大志未竟」而心有不忿。打從第一本結集開始,我就建議以「大叔」為名,直指中年情狀,細述叔伯心情。但楊照和胡洪俠否決了。到了第二本結集,再否決。到了第三本,又否決。彷彿打官司三審上訴,統統輸了。我唯有摸一下鼻子,對自己說:沒問題,你們不幹,老子獨行!我決定把「大叔」書名「私有化」,變成我下一本新書的名字!
於是,在二○一三年五月七日我五十歲生日來臨前的兩小時,我坐在電腦面前,編好了《大叔》稿本,按鍵,傳給香港花千樹出版社。我也替《大叔》寫了序,其中道:
我的長相說好聽是「少年老成」,說不好聽呢則是「少年老殘」,早於十七歲時到某官方單位打工擔任編輯助理,同事們都猜我是二十七歲,只不過不好意思言諸於口,終於在我辭職當天才問一句,為什麼你這麼大年紀了還來做這小職員。
我笑笑,沒答腔。長相天生,毫無辯駁餘地,任何執拗皆屬枉然。
後來呢,二十七歲被視為三十七歲,三十七歲被視為四十七歲,終於到了五十歲,或許在好些人眼裡已有六十歲的模樣,而我同樣不答腔,只因,仍然,毫無辯駁餘地,仍然,任何執拗皆屬枉然。
第一次被正式喚作「阿叔」時的場境倒記得清清楚楚。在羅湖往深圳的海關櫃檯面前,我不小心,站錯隊,被誤會打尖,一位男子大大聲聲地說:「喂,阿叔,唔該排隊!」
我愣住,不確定是否喚我,瞄對方一眼,明明他才貌似阿叔,怎麼變了我是? 在那一刻,透過別人的眼睛,我再次肯定了自己的衰老面目。
其後當然變成真真正正的阿叔,甚至開始向阿伯的年齡進軍,許多時候遇見朋友或同事的子女,他們毫無猶豫地喚我「伯伯」,我便知道,歲月已經倒數,終點在望,很快地,我將榮升「公公」或「爺爺」輩,最後,又將變成碑石上的一個名字,什麼都不是了。
於是我變得更加放肆。言談上的,行為上的,思想上的,我把放肆權充自由,努力過自己想過的每一天;如果在傍晚時分發現今天的日子未如己願,我會非常沮喪懊惱,容易憤怒。別人的修行目標是如《心經》所言「遠離顛倒夢想」,我的生活方向卻似剛相反,奔向顛倒夢想,愈發朝著狂野的終點前衝,彷彿黑夜飛車,隱隱期待突生意外,車毀人亡,在刺激裡消失,便是最美滿的結局。
前陣子曾經有人用一種隱密的方式提醒我,「我想說的是,你的少年時代幾乎已形成你後來之所以成為現在的你之原型。即便你後來受損的多麼厲害,後來怎麼樣的被醜化、扭曲,以致如何在應對世界時有著不同的面貌。但那個少年時所隱藏的你,總會悄悄地召喚著甚至守護你。但如果你那時已經損壞,可憐的,你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就要加倍的努力。」我能說的只是感激,但在行動上,我走向的顯然是另一極端 。
上面不厭其煩地摘錄序文,一來是為了聊以阿Q,好讓自己覺得終於成功迫使一九六三年男人成長書寫作品跟「大叔」二字沾上了邊;二來呢,序文稍稍透露了我成為五十男人的複雜感覺和「鴻圖大計」,跟所謂中年所謂青春有著直接關連。
話說回來,歲月匆匆,所謂中年所謂青春皆是轉眼之事,所以其實根本無所謂中年無所謂青春;有的都只是尋常日子,關鍵是你選擇用什麼心情去面對它、回應它,那麼,青春也是中年,中年亦可青春,誰都沒資格囂張,也誰都沒理由沮喪。
告別青春,也告別中年。無論年歲,只要願意,我們其實都可以活得加倍快樂。不是嗎,楊與胡?
自序三
歲月流水帳 胡洪俠
都說歲月如流水,那□,羅列關於歲月的記憶,就是一本流水帳了。既然書名是《所謂中年所謂青春》,我這篇自序,不妨真就寫成流水帳。
一九七九年,胡官屯:用零花錢去老武城新華書店買了幾本書,記得有《青春與理想》,有《性的知識》,都是一兩毛一本的小冊子。對青春的熱望就從這類小冊子開始了。是年身高一米六二,在衡水師範班級隊列中屬較矮一類。
一九八○年,衡水:開始寫詩。寫完一首就讓女廣播員在學校廣播站朗讀。國慶節來了,寫詩;元旦來了,寫詩;看了電影《忠誠》,也寫詩。後來才知道,那其實不算詩。
一九八一年,衡水:第一次給人寫情書,遭舉報。某日班主任把我叫到辦公室,遞給我一封信,問道:「這是你寫給誰誰誰的吧?」我說:「是。」是年畢業參加工作,身高已到一米七八。
一九八二年,衡水:當記者之餘申請回師範學校旁聽數學課,獲准,但課堂上經常打瞌睡。想再戰高考,不想那年多了個高考預選考試制度。五月參加預考,被淘汰出局。從此斷了高考念頭。
一九八三年,衡水:看電影《青春萬歲》,長時間為其中的詩句感動。比如:「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
一九八四年,秦皇島:第一次見大海,驚奇世界上竟有這麼多水,甚為驚恐。
一九八五年,衡水:突然想當兵,而且想去西藏當兵。為此徹夜失眠。幾天後此念頭消失。
一九八六年,北京:在王府井大街南側一飯館吃飯時,旅行包被小偷拎走。過數日,地鐵派出所將身分證寄回,說是乘客在垃圾箱撿到。
一九八七年,衡水:換了份工作。老同事告誡說:「來這座樓上班,你要做到『三不』:不許大聲笑,不要穿牛仔褲,不准遲到。」
一九八八年,海口:去《海南經濟報》遞簡歷。此報頭版一條消息的導語哄傳一時。大意是:一位機關幹部對他的兒子說,你要好好讀書,不然將來只能當幹部。
一九八九年,北京:辦完入學手續,在人民大學校園散步,見草地上依偎讀書的對對情侶,首次感嘆自己青春已逝。
一九九○年,北京:讀周作人,讀徐志摩,讀法拉琪,讀《三國演義》,讀《大眾傳播通論》。給一位企業家寫「有償報告文學」,賺稿費補學費。買書欠帳,寫信給朋友告貸。
一九九一年,石家莊:在新華社河北分社實習,為寫一篇人物通訊,採訪一個多月,三易其稿,仍未獲發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金庸的武林(全三冊)
79折
特價901元
加入購物車
再會江湖:金庸小說的眾生相-金庸的武林3
9折
特價342元
加入購物車
流轉江湖:金庸奇俠的異想世界-金庸的武林2
9折
特價342元
加入購物車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
79折
特價269元
加入購物車
曾經江湖:金庸,為武俠小說而生的人-金庸的武林1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楊照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 套書
75折
特價2723元
貨到通知
唱了三千年的民歌:詩經
79折
特價277元
加入購物車
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楊照談村上春樹(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0)
9折
特價378元
加入購物車
最親近的陌生人:楊照談宮本輝(日本文學名家十講9)
9折
特價342元
加入購物車
曖昧才是真理:楊照談大江健三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8)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追求終極青春:楊照談三島由紀夫(日本文學名家十講6)
9折
特價360元
加入購物車
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
9折
特價306元
加入購物車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日本文學名家十講4)
9折
特價405元
加入購物車
小說裡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日本文學名家十講3)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2)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概念民國:不一樣的中國史.迴音
79折
特價253元
加入購物車
您好,馬克思先生:《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
9折
特價449元
加入購物車
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楊照談馬奎斯百年孤寂
9折
特價36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全13冊)
72折
特價3557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7-13冊)
9折
特價2394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13:從變法到革命,顛覆帝制的時代──晚清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12:從八旗到洋行,天朝震盪的時代─清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9:從黨爭到鐵騎,征服王朝的時代──宋、遼、金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10:從士人到商幫,商業驅動的時代──元、明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7:從女帝到胡風,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8:從外放到內向,重文輕武的時代──五代十國、宋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5:從清議到清談,門第至上的時代──東漢、魏晉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6:從世族到外族,華麗虛無的時代──魏晉南北朝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二版)
79折
特價356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4:從無為到有為,帝國昂揚的時代──西漢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3:從爭戰到霸權,信念激辯的時代──春秋戰國、秦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9折
特價45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不一樣的中國史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
79折
特價300元
加入購物車
矛盾的美國人:馬克.吐溫與《湯姆歷險記》、《哈克歷險記》(精裝典藏版)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在地球瀕臨滅絕時,還原達爾文:讀懂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讀懂馬克思與《資本論》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1975裂痕
9折
特價468元
加入購物車
遲緩的陽光
9折
特價288元
加入購物車
星火:閱讀札記III
9折
特價315元
貨到通知
1981光陰賊
9折
特價243元
加入購物車
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詩人的黃金存摺
9折
特價324元
加入購物車
現代詩完全手冊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地熱:閱讀札記II
9折
特價315元
貨到通知
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
79折
特價253元
加入購物車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
79折
特價332元
加入購物車
烈焰:閱讀札記I
9折
特價315元
貨到通知
楊照的七堂公民課第二堂打造新世界:費城會議與美國憲法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誰說青春留不住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楊照選讀:中國傳統經典(第一輯)一套10冊
9折
特價2052元
停售
超越國界與階級的計謀全書:戰國策
79折
特價190元
加入購物車
儒學主流真正的塑造者:荀子
9折
特價216元
貨到通知
稀遊記:三個人.三種旅行
9折
特價324元
加入購物車
雄辯時代的鬥士:孟子
79折
特價190元
加入購物車
亂世裡的南方智慧:老子
79折
特價158元
加入購物車
開闊混同的精神世界:莊子
79折
特價190元
加入購物車
庶民社會的主張:墨子
79折
特價158元
加入購物車
追尋永恆的天命:尚書
79折
特價158元
加入購物車
封建秩序的黃昏:左傳
79折
特價190元
加入購物車
所有人的孔老師:論語
79折
特價190元
加入購物車
所謂中年所謂青春:對照記@1963Ⅲ
9折
特價306元
加入購物車
對決人生:解讀海明威(精裝版)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忽然,懂了(對照記@1963Ⅱ)
9折
特價297元
加入購物車
不只是林書豪:是NBA、是人生、是社會、是美學
79折
特價221元
加入購物車
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我想遇見妳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迷路的詩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
9折
特價432元
加入購物車
故事效應:創意與創價
9折
特價225元
加入購物車
背過身的瞬間(新版)
9折
特價243元
加入購物車
困境台灣:我們還能怎麼辦?
9折
特價180元
加入購物車
面對未來最重要的50個觀念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大愛
9折
特價315元
加入購物車
十年後的台灣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問題年代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在閱讀的密林中
9折
特價198元
加入購物車
造型三角紙
9折
特價135元
貨到通知
我的二十一世紀
9折
特價198元
加入購物車
為了詩
9折
特價180元
加入購物車
夢與灰燼-戰後之學史散論第2集
9折
特價180元
加入購物車
在我們的時代
9折
特價198元
加入購物車
CAFE MONDAY
9折
特價162元
加入購物車
痞子島嶼荒謬紀事
9折
特價198元
貨到通知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