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金剛經的祝福(盒裝典藏獻禮)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蔣勳文字、攝影、書法、念誦,
2014年歲末,獻給所有讀者最清淨、廣大、平等的祝福。
《我願——金剛經的祝福》,文學、美術、有聲三部經典,一次典藏:
一、《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附贈蔣勳念誦金剛經CD)
蔣勳書寫以來,最最柔軟心的一本書,集文字、攝影、書法,一次收錄蔣勳近年對天地、對生命、對心最深邃、銘刻之作。
京都永觀堂、清邁無夢寺、加拿大乃潤瀑布……蔣勳帶著《金剛經》,讀經、抄經,旅行十方,在心的寺院裡一殿一殿地拜去,在洪荒自然裡看見生命的不同修行,在文學藝術中照見生命的不同可能,與一切有情眾生,領會人生中的捨得與難捨……
※附贈蔣勳念誦《金剛經》CD(全長33分鐘):
二○一四年一個日常的春天早晨,陽光燦爛,河水清明,蔣勳在八里住所念誦《金剛經》,用簡易器材錄音而成,為病友祝福所錄,也是獻給讀者深深的祝福。
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蔣勳手抄》
是怎麼樣的一部心的經典,讓我們在信受奉行之後,得到人間自在?蔣勳手書全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一字一句的抄寫之間,獻上最深刻的祝福。
※精裝、蔣勳「金剛般若波羅蜜」手書拉頁,深具收藏價值的書法藝術之作。
一個願,讓蔣勳開始抄經,一筆一畫緩緩下筆。抄寫,比閱讀慢,比閱讀可以用更多一點刻骨銘心的感覺。那種感覺,在溪水迴盪之間,在婆娑樹影之間,在天涯海角之間,廣大、清淨、平等。
三、《微塵世界——蔣勳念誦金剛經》(有聲書)
蔣勳念誦全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搭配日本京都永觀堂梵鐘聲。最美麗、撼動,教人不忍按下暫停鍵的音聲布施。
※收錄音軌:一、金剛經(梵鐘版);二、金剛經;三、日本京都永觀堂梵鐘
一場眼疾,讓蔣勳的友人瀕臨失明,為了讓朋友「不驚、不佈、不畏」,他決定將《金剛經》錄下來,搭配京都永觀堂梵鐘鐘聲,悠悠蕩蕩,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我們「捨得——」「捨得——」
目錄
《我願——金剛經的祝福》,文學、美術、有聲三部經典,一次典藏:
一、《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附贈蔣勳念誦金剛經CD)(全長33分鐘)
自序/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
卷一/回頭
回頭
滅燭,憐光滿
星垂平野闊
畫眉深淺──一首詩的兩種讀法
天涯何處──東坡詞的生命意境
多情應笑我
卷二/肉眼
肉眼
春消息
美學的失智
痴絕──非美學的出走
貪看白鷺橫秋浦
爆破西湖
莫內的眼睛
幸福,雷諾瓦
肉身故事與神話世界
卷三/無夢
無夢
微笑──吳哥之美
流浪者之歌
池上之優
城市的記憶
寫給春分
編後記/帶著金剛經的旅行 ◎許悔之
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蔣勳手抄》
三、《微塵世界——蔣勳念誦金剛經》(有聲書)
※收錄音軌:一、金剛經(梵鐘版);二、金剛經;三、日本京都永觀堂梵鐘
序/導讀
捨得,捨不得
──帶著金剛經旅行
我有兩方印,印石很普通,是黃褐色壽山石。兩方都是長方形,一樣大小,○‧八公分寬,二‧四公分長。一方上刻「捨得」,一方刻「捨不得」。「捨得」兩字凸起,陽朱文。「捨不得」三個字凹下,陰文。
兩方印一組,一朱文,一白文。
當初這樣設計,大概是因為有許多「捨不得」吧──許多東西「捨不得」,許多地方「捨不得」,許多時間「捨不得」,許多人「捨不得」。
有時候也厭煩自己這麼多「捨不得」,過了中年,讀一讀佛經,知道一切難捨,最終還是都要「捨得」;即使多麼「捨不得」,還是留不住,也一定要「捨得」。
刻印的時候在大學任教, 美術系大一開一門課教「篆刻」。「篆刻」有許多作業,學生臨摹印譜,學習古篆字,學習刀法,也就會藉此機會練習,替我刻一些閒章。詢問我說:想刻什麼樣的印。
我對文人雅士模式化的老舊篆刻興趣不大,要看寧可看上古秦漢肖形印,天真渾樸,有民間百姓的拙趣。
學生學篆刻,練基本功,把明、清、民國名家印譜上的字摹榻下來,畫在印石上,照樣下刀刻出形來。這樣的印,大多沒有創作成分在內,沒有個性,也沒有想法,只是練習作業吧,看的人也自然不會有太多感覺。
有一些初學的學生,不按印譜窠臼臨摹,用自己的體會,排出字來,沒有師承流派,卻自有一種樸實稚拙,有自己的個性,很耐看,像這一對「捨得」、「捨不得」,就是我極喜愛的作品。
刻印的學生姓董,同學叫他Nick,或暱稱叫他的小名阿內。
替我刻這兩方印時,阿內大一。師大附中美術班畢業,素描底子極好。他畫隨便一個小物件,自己的手,鑰匙,蹲在校園,素描一朵花,可以專心安靜,沒有旁鶩,像打坐修行一樣。作品筆觸也就傳達出靜定平和,沒有一點浮躁。
在創作領域久了,知道人人都想表現自我,生怕不被看見。但是藝術創作,其實像修行,能夠安靜下來,專注在面前一個小物件,忘了別人,或連自己都忘了,大概才有修行藝術這一條路的緣分吧。
阿內當時十八歲,書法不是他專攻,偶然寫泰山金剛經刻石,樸拙安靜,不露鋒芒,不沾火氣,在那一年的系展裡拿書法首獎。評審以為他勤練書法,我卻知道,還是因為他專注安靜,不計較門派書體,不誇張自我,橫平豎直,規矩謙遜,因此能大方寬闊,清明而沒有雜念。
藝術創作,還是在人的品質吧,沒有人品,只計較技術表現,誇張喧譁,距離「美」也就還遠。弘一大師說:「士先器識,而後文藝」,也就是這意思吧。
阿內學篆刻,有他自己的趣味,像他凝視一朵花一樣,專注在字裡,一撇一捺,像花蕊宛轉,刀鋒遊走於虛空,渾然忘我。
他篆刻有了一點心得,說要給我刻閒章,我剛好有兩方一樣大小的平常印石,也剛好在想「捨得」、「捨不得」的矛盾兩難,覺得許多事都在「捨得」、「捨不得」之間。就說:好吧,刻兩方印,一個「捨得」,陽朱文,一個「捨不得」,用陰文,白文。心裡想,「捨得」如果是實,「捨不得」就存於虛空吧,虛實之間,還是很多相互的牽連糾纏吧。
這兩方印刻好了,有阿內作品一貫的安靜知足和喜悅,他很喜歡,我也很喜歡。
以後書畫引首,我常用「捨得」這一方印。「捨不得」,卻沒有用過一次。
有些朋友注意到了,就詢問我:「怎麼只有『捨得』,沒有用『捨不得』」。
我回答不出來,自己也納悶,為什麼兩方印,只用了「捨得」,沒有用「捨不得」。
阿內後來專攻金屬工藝,畢業製作做大型的銅雕地景,搥打鍛敲過的銅片,組織成像蛹、像蠶繭,又像遠古生物化石遺骸的造型,攀爬蟄伏在山丘曠野、草地石礫中,使人想起生之艱難,也想起死之艱難。
大學畢業,當完兵,阿內去奧勒岡專攻金屬藝術,畢業以後在舊金山有工作室,專心創作,也定期在各畫廊展覽。
二○一二年,他忽然打電話告訴我,說他入選了美國國家畫廊甄選的「40 under 40」──美國境內四十位年齡在四十歲以下的藝術家,要在華盛頓國家畫廊展出作品。
阿內很開心,覺得默默做自己的事,不需要張揚,不需要填麻煩的表格申請,就會被有心人注意到。
我聽了有點感傷,不知道阿內這樣不張揚的個性,如果留在台灣,會不會也有同樣機會被發現。但我沒有說出來,我只是感傷地問:阿內,你快四十了嗎?
啊,我記得的還是那個十八歲蹲在校園樹下素描一個蟬蛹的青年啊。
所以也許我們只能跟自己說:「捨得」吧!
我們如此眷戀,放不了手,青春歲月,歡愛溫暖,許許多多「捨不得」,原來,都必須「捨得」,「捨不得」,終究只是妄想而已。
無論甘心,或不甘心,無論多麼「捨不得」,我們最終都要學會「捨得」。
捨不得
一位朋友喪偶,傷痛不能自持,我抄經給她,希望有一點安慰,她看到引首「捨得」這一方印,搖著頭,淚眼婆娑,萬般無奈,哀痛叫道:「就是捨不得啊!」
我才知道自己其實對人的幫助這麼小,每個人「捨不得」的時候,我究竟能做什麼?
多年來,習慣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先盤坐讀一遍《金剛經》。
有人問我:為什麼是金剛經?
我其實不十分清楚,只是覺得讀了心安吧,就讀下去了。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使自己心安的辦法,方法不同,能心安就好,未必一定是《金剛經》吧。
《金剛經》我讀慣了,隨手帶在身邊,沒事的時候就讀一段。一次一次讀,覺得意思讀懂了,但是一有事情發生,又覺得其實沒有懂。
像經文裡說的「不驚、不怖、不畏」,文字簡單,初讀很容易懂。不驚嚇,不恐懼,不害怕,讀了這幾個字,懂了,覺得心安,好像就做到了。
但是,離開經文,回到生活,有一點風吹草動,東西遺失,親人生病,病疫流行,飛機遇到亂流,狂暴風雨,打雷、閃電、地震,──還是有這麼多事讓我害怕、恐懼、驚慌。
我因此知道:讀懂經文很容易,能在生活裡切實做到,原來這麼困難。
我因此知道,原來要一次一次讀,不是要讀懂意思,是時時提醒自己。像我喪偶的朋友一樣,該「捨得」的時候,捨不得,我也一樣驚慌、害怕、傷痛。
「不驚、不怖、不畏」,她做不到,我也都一樣做不到。
「不驚、不怖、不畏」,還有這麼多驚嚇慌張,還有這麼多「捨不得」,害怕失去,害怕痛,害怕苦,害怕受辱,害怕得不到,害怕分離,害怕災難,害怕無常。因為還有這麼多害怕,這麼多驚恐怖懼,每次讀到同樣一句「不驚、不怖、不畏」,每一次聽到、看到一個人因為「捨不得」受苦,就熱淚盈眶。
王玠
最早讀《金剛經》其實跟父親有關,大學時候,他就送過我一卷影印的敦煌唐刻本的《金剛經》卷子,我當時沒有太在意,也還沒有讀經習慣。
父親在加拿大病危,我接到電話,人在高雄講課,匆匆趕回台北,臨上機場前,心裡慌,從書架上隨手抓了那一卷一擱三十年的《金剛經》。十多個小時飛行,忐忑不安,就靠這一卷經安心。
忽然想到這一卷《金剛經》是大學時父親送我的,卻沒有好好仔細看過。
原木盒子,盒蓋上貼一紅色籤條,籤條上是于右任的字,寫著:影印敦煌莫高窟大唐初刻金剛經卷子。
三十年過去,我一直沒有好好讀這一卷經,打開過,前面有趙恆惕的詩堂引首,「金剛般若羅密經」幾個隸書,隔水後就是著名的咸通九年佛陀法會木刻版畫。這個卷子後來流傳到歐洲,許多學者認為是世界最古老的木板印刷,在印刷的歷史上是重要文件。我大概知道這一卷唐代木版刊印佛經的重要性,但沒有一字一字讀下去,不知道卷末有發願刊刻的人王玠的跋尾題記。
在飛機上讀著讀著,心如此忐忑不安,一次一次讀到「不驚、不怖、不畏」,試圖安心,「云何降伏其心」,原來如此難。
讀到跋尾,有一行小字:
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 二親敬造普施
王玠為亡故父母發願,刊刻了這一卷《金剛經》,也祈願普施一切眾生。王玠,好像因為自己的「捨不得」,懂了一切眾生的「捨不得」。
飛機落地,帶著這一卷經,趕去醫院,在彌留的父親床前讀誦,一遍一遍,一字一字,「不驚、不怖、不畏」,一直到父親往生。
因為父親往生,因為王玠的發願,因為這一卷《金剛經》,彷彿開始懂一點什麼是「一切難捨」,許許多多捨不得,有《金剛經》的句子陪伴,一次一次,度過許多「難捨」的時刻。
或許因為王玠的發願,我也開始學習抄經,用手一個字一個字抄寫。抄寫,比閱讀慢,好像比閱讀可以更多一點刻骨銘心的感覺吧。
我看過許多手抄《金剛經》,明代董其昌,清代金農,近代弘一大師,都工整嚴謹。我知道自己做不到那麼好,無法那麼做到那麼恭謹,但很想開始試一試。
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五行九宮:母親的料理時代
《歲月,莫不靜好》+《歲月無驚》【典藏精裝書盒版】(附贈「歲月風華手札」、萬用卡一組三張)
歲月,莫不靜好+歲月無驚(收縮膜平裝版套書,附贈蔣勳攝影「扶桑花」萬用卡兩張)
歲月無驚(平裝)(附贈蔣勳攝影「扶桑花」萬用卡一張)
《歲月,莫不靜好》+《歲月無驚》【限量作者親簽典藏精裝書盒版】(附贈「歲月風華手札」、萬用卡一組三張)
歲月,莫不靜好(平裝)(附贈蔣勳攝影「扶桑花」萬用卡一張)
欲愛書:寫給Ly`s M(20週年‧珍藏蔣勳手繪人體素描明信片)
萬寂殘紅一笑中:臺靜農與他的時代(附贈「蔣勳十講/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影音導覽DVD)
孤獨六講【暢銷紀念版】附贈蔣勳手寫書籤
歲月靜好:蔣勳日常功課(隨書附贈:蔣勳朗讀四季節氣)
傳說(附蔣勳說佛經故事CD)
雲淡風輕:談東方美學
說文學之美:感覺宋詞(附《大江東去:蔣勳的宋詞朗讀》音檔QR Code)
說文學之美:品味唐詩(附《坐看雲起:蔣勳的唐詩朗讀》音檔QR Code)
池上‧駐村‧蔣勳(典藏套裝組)
池上日記(附贈「大地行走:蔣勳朗讀池上縱谷詩句」CD)
池上印象
身體記憶52講
微塵眾:紅樓夢小人物5
蔣勳孤獨三書:《因為孤獨的緣故》、《島嶼獨白》、《孤獨六講》
從羅浮宮看世界美術(二版)
微塵眾:紅樓夢小人物4
中國美術史 (平裝本)
破解竇加(隨行版)
微塵世界:蔣勳念誦金剛經(有聲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蔣勳手抄
我願:金剛經的祝福(盒裝典藏獻禮)
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 (隨書附贈蔣勳念誦金剛經音檔QR Code)
蔣勳破解藝術名家(精裝本套書六冊)
破解竇加:凝視繁華的孤寂者
微塵眾:紅樓夢小人物3
微塵眾:紅樓夢小人物2
微塵眾:紅樓夢小人物1
肉身供養
夢紅樓
破解高更(隨行版)
吳哥之美
破解達文西密碼(隨行版)
破解米開朗基羅(隨行版)
九歌:諸神復活
此時眾生(附贈蔣勳美與肉身的功課CD)
少年台灣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此生:肉身覺醒
《手帖──南朝歲月》套裝:蔣勳出版紀念郵票/蔣勳出版紀念書卡
手帖:南朝歲月(平裝)
手帖:南朝歲月(精裝)
多情應笑我
【經典 3.0】蒼涼的獨白書寫:寒食帖
從羅浮宮看世界美術(增修初版)
從羅浮宮看世界美術
孤獨六講有聲書(4片光碟+1本畫作萬年曆
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
生活十講
破解高更
破解米開朗基羅
秘密假期
破解達文西密碼
給青年藝術家的信
舞動白蛇傳
美的沈思:中國藝術思想芻論
因為孤獨的緣故
寫給LY`SM:1999
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
島嶼獨白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