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戰爭史中的小故事與大戰略
全球暢銷逾50萬冊的「The Shortest History」系列最切中當前世界局勢的作品※※※※※※※※※※※※※※※※※※※※越害怕戰爭,就越應該了解戰爭。國際權威歷史學家與軍事專家格溫‧戴爾將五千年的戰爭史濃縮成一本引人入勝的小書只要一個下午,就能了解人類為何發動戰爭,我們又該如何避免戰爭。※※※※※※※※※※※※※※※※※※※※歷史 × 人類學 × 心理學 × 地緣政治 × 軍事戰略,深入探究戰爭根源,全面呈現戰爭面貌◆《出版者週刊》當月選書英國獨立報、BBC歷史雜誌等權威媒體高度推薦戰爭型態已經改變,但人類並沒有。從我們的狩獵採集祖先到當今互相競爭的核子大國,每當資源受到爭奪、或發生權力不平衡時,我們就會發動戰爭。雖然二次大戰後,至今沒有出現過大國之間的戰爭,但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對資源的競爭,以及超級大國都在準備研發原子彈、無人機和未來的「自主」式武器,大國之間的戰爭,也就是會導致數百萬人死亡的那種戰爭並未消亡,只是沉睡,而且最近還有甦醒的跡象。。然而,大多數人對於戰爭的態度不是逃避、恐懼,就是衝動、激昂,對於戰爭到底因何而來、如何運作,並沒有充分的理解。歷史學家與軍事專家格溫‧戴爾,用極短的篇幅、清晰的筆調與宏觀的視野,帶領讀者走過五千年的人類衝突場景,並從人類學、心理學、歷史、軍事戰略和地緣政治等角度,揭示衝突的驅動因素和戰爭的真相。‧遠古狩獵採集社會中的成年男性幾乎都是平等的,這個謎團有可能成為今日世界維持和平的方法。‧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人民革命推翻了在美洲的英國殖民政權與法國君主政體。這種變革之所以發生,主因竟是印刷術的普及。‧幾乎每一個戰場上的士兵都會在一定天數之後崩潰。大部分士兵就算沒有逃跑,在關鍵時刻也極度不願意殺人。‧美國洲際飛彈戰鬥小組的成員,實際上的工作更像是在核電廠執勤的工程師,在漫長的值班時間裡,他同時還在研讀一個MBA函授學位。‧現代史中大國之間大約每五十年就會發生戰爭,但為什麼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僅相隔21年?冷戰後至今卻未再發生大規模戰爭?‧聯合國必須具有強制國家政府的權力才能真正發揮功效,但各國政府擔心聯合國變得過於強大會損害他們自身的利益,因此寧願繼續承擔戰爭的風險。‧使戰爭成為可能的原因,正是國家政府的絕對獨立。大家需要的顯然是世界所有國家的主權共享,至少在涉及戰爭與和平的事務上。但最大的障礙卻是「人民」與「政治人物」。本書不僅僅是重述歷史,更是對人類行為與心靈的深入探究。當你翻開書頁時,你會驚訝於作者如何發掘戰爭的根源,並揭示塑造我們好戰過去的隱藏力量。任何想了解戰爭在人類歷史上扮演的角色,以及我們能如何防止戰爭決定我們未來的人,都能從中受益。【本書特色】‧以極短的篇幅完整講述長達5千年的戰爭史,一天之內就能讀完。‧結合人類學、心理學和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來揭示戰爭的驅動因素。‧全書穿插極具參考價值的圖片與清晰的圖表,幫助讀者理解內容,並增添閱讀的臨場感。‧充滿啟發、文字嫻熟且論據精湛,幾乎每一頁都有令人發出「啊哈!」讚嘆聲的時刻。──《柯克斯》(Kirkus)書評‧說服力十足⋯⋯既是有價值的歷史論文,也是對和平主義熱切而強烈的籲求。──《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縱覽歷史,充滿妙趣橫聲的洞見與軼事⋯⋯精彩絕倫。──《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從第一支軍隊到無人機和髒彈的衝突,一本令人大開眼界、具有宏觀視野的書。──《BBC 歷史雜誌》(BBC History Magazine)‧可讀性強,內容犀利......名實相符。──《獨立報》(Independent)‧作者筆法極具說服力與權威,尤其善於以宏觀手法描繪戰爭的演變。──《愛爾蘭觀察報》(Irish Examiner)‧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非研究某個具體的戰爭,而是著眼於「如何」:戰爭和衝突是如何進行的,以及這種方式如何隨時間演變。──《城市書評》(City Book Review)‧這本書篇幅簡短且寫得很好,可以在一天內讀完,但不代表其內容空洞。能夠將五千年的戰爭歷史寫成一本可讀性高又資訊豐富的書,需要相當高的寫作技巧、推理能力和知識深度。──艾伯特‧帕拉佐博士(Dr. Albert Palazzo),坎培拉新南威爾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兼任教授,曾任澳洲軍方的戰爭研究主任【讀者好評】‧很宏觀的歷史著作,這本書不專注於每場戰爭的細節,而是關注國家之間(以及國家聯盟之間)的權力不平衡如何導致戰爭,以及各國如何激勵其公民(或非公民,如果他們決定使用僱傭兵)參戰。書中的圖表是很有用的總結,我很喜歡。‧閱讀本書就像是進行一場驚險刺激的雲霄飛車之旅,穿越人類衝突的動盪場景,我可以告訴你,這是一場你不會想錯過的旅程。戴爾創作了一部傑作,它將給您帶來啟發和鼓舞。‧清晰、簡潔、獨特且內容豐富,知識淵博的作者探索了戰爭從其最早的起源到當今的核子/網絡時代的演變。簡短好讀,並附有實用、資訊豐富的圖表。強烈推薦。‧很棒的書。一本小書卻包含大量資訊。讓你看清事物的全貌。‧本書不僅對戰爭史做了了出色的概述,還對戰爭以及引發戰爭的因素做出了實際的定義。若想了解戰爭簡史以及我們目前與潛在毀滅性戰爭的關係的最新評估,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電子書】青天白日勳章(1929~2022)
本書經過長時間修訂、增訂,終於可以重新再版,此次不只修正前版錯誤之處,並且增加了新的內容;還擴增了彩色版面,詳列各個時期的勳章證書以及作者的最新發現及研究,經過細緻的編輯,讓閱讀更容易理解,讀者更能一目瞭然。 本書作者長期蒐集青天白日勳章相關資料,並深入研究、探查和考證,輯成本書,成為專事研究青天白日勳章的權威孤本,導正了以往大眾對於青天白日勳章的一些不正確知識和誤解,完整呈現了青天白日勳章的歷史沿革和各獲勳者的詳細背景資歷。 本次再版,作者還補充了大量青天白日勳章相關的祕辛和趣事作為附錄,從「免死金牌」的爭議、青天白日勳章在金門的失竊、之後該勳章分別在國外舉行多次拍賣,以及國內國軍歷史文物館、中國國民黨黨史館等有關單位作出的回應和補發勳章等有關議題,都藉此機會作了一併說明。 但無論作者如何努力,仍有局部資料尚付闕如,成為遺珠,希望見聞廣博之士能惠予提供或協尋,以補本書不足,亦藉以充實史料,後續得以增補。如蒙惠賜補遺,請與本社聯繫,不勝感激。 &
【電子書】倥傯論文集
理論與實務結合,綜合一生軍旅與學術生涯,提出擲地有聲的國防戰備策略建言。 & ◎時代已經變遷,數十萬人的會戰對決可能不再出現,雙方戰場只在一「鍵」之間。 ◎在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台灣如何師法各國戰爭並且合縱連橫,建構完備的戰備布局? ◎兩岸局勢詭譎多變,世界大戰一觸即發,運籌帷幄,制敵於未動,需先做足功課,始能洞徹先機! & 未來的戰爭,空間無限擴大,時間急遽壓縮, 敵我之間距離,只有一鍵之遙…… & 曾祥穎將軍從中尉到退役, 於各軍事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九十餘篇, 從傳統、基層的整軍作戰, 到近代雲端科技、網狀化作戰、 大數據、社群網路及人工智慧對未來戰爭的影響, 乃至最後對2030年兩岸戰略情勢做出預判,無不精闢。 & 於今俄國與烏克蘭開戰,國際局勢動盪變遷之際, 本書更具參考與研究價值! &
【電子書】倥傯論文集
理論與實務結合,綜合一生軍旅與學術生涯,提出擲地有聲的國防戰備策略建言。 & ◎時代已經變遷,數十萬人的會戰對決可能不再出現,雙方戰場只在一「鍵」之間。 ◎在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台灣如何師法各國戰爭並且合縱連橫,建構完備的戰備布局? ◎兩岸局勢詭譎多變,世界大戰一觸即發,運籌帷幄,制敵於未動,需先做足功課,始能洞徹先機! & 未來的戰爭,空間無限擴大,時間急遽壓縮, 敵我之間距離,只有一鍵之遙…… & 曾祥穎將軍從中尉到退役, 於各軍事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九十餘篇, 從傳統、基層的整軍作戰, 到近代雲端科技、網狀化作戰、 大數據、社群網路及人工智慧對未來戰爭的影響, 乃至最後對2030年兩岸戰略情勢做出預判,無不精闢。 & 於今俄國與烏克蘭開戰,國際局勢動盪變遷之際, 本書更具參考與研究價值! &
【電子書】21世紀柴電潛艦戰術與科技新知(II)
聽名嘴吹噓,不如看看永遠的潛艦人,國際專業潛艦戰術分析師王志鵬教官怎麼說! ◎「基礎理論」與「實務分析」相互結合,讀者可以簡易的閱讀吸收正確的潛艦知識。 ◎收錄經媒體和雜誌邀請撰寫的兩岸和國際潛艦時事評論分析,深入理解議題核心。 ◎作者同時具備潛艦和國際戰略專業,讓問題回歸到專業的基礎分析。 2020 年後的21 世紀,全世界先進現代化柴電潛艦的科技發展速度,令人深感驚訝;但各國發展潛艦的先進關鍵技術,仍然維持「高度機密不公開」。 王志鵬教官採用「資料採礦」的蒐集研究方式,不斷地分析整理,選擇其中含量高的資訊寶石和黃金,經過淬取菁華,提供對潛艦發展有興趣和有志參與潛艦的讀者或學子們,一個最簡易的閱讀和吸收方式。 本書將潛艦知識轉變為一般台灣人民的科普常識,帶您進入潛艦的知識領域;本書也是對潛艦有興趣或打算加入潛艦行列的志士,必讀的一本基礎入門書籍。 本書亦可成為海軍反潛和潛艦訓練中心的基本教材,讓現役潛艦官士兵可以學習吸收新知,跳脫「海王子」和「井底之蛙」的管見。
【電子書】鐵血軍魂.第四部:抗戰前期德制新中央軍南京保衛戰之折戟沉沙
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淞滬會戰因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而不得不實施總撤退。國軍第三戰區各兵團分向後方國防線轉移,然而在日軍陸海兵力的進擊之下,吳福、錫澄國防線相繼撤守,在這種情況下,防守南京的議題提前浮上檯面。國軍高層最後決議固守南京。南京衛戍軍係由國府在抗戰以前組建的德式中央軍核心部隊所組成,舉凡陸軍第三十六師、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以及作為德式建軍示範部隊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承擔了防禦首都的艱難任務。本書即是為您介紹,南京保衛戰的完整過程,以及這支被視為國民政府最趨近於現代化的部隊,如何在南京保衛戰中奮戰拒敵,迄至最後的覆亡。 本書特色 1.對於戰史的記述,從大戰略層次到野戰戰略層次、戰術層次,一直到戰鬥之細節,乃至武器裝備等,都有詳實的描述,是一部全方位記載的戰史專論。 2.參考我方與日方之文獻史料撰寫而成,平衡記述,且就史論史,客觀不偏頗。 從軍事觀點檢視整場戰役的過程,規避一般歷史著作中對於戰史研究上所可能產生的盲點,深入淺出,更能夠切中歷史關鍵因素。
【電子書】飛行傭兵:第1美籍志願大隊戰鬥史
由於缺乏國軍飛行員的參與,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也就是第一代「飛虎隊」的地位在國人心目中,始終不如後來成立的中美空軍混合團,而美國人在探討這段歷史的時候也常常忽略掉國民政府在幕後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無論如何,來自於志願隊的美國飛行員們,是第一批駕駛漆著青天白日徽的P-40戰鬥機與日軍戰鬥的空戰英雄,因此本書出版的目的,就是希望以美國方面的史料為主,並加入中華民國方面的觀點為輔,從一個更全面的角度探討「飛虎隊」的來龍去脈。 希望這部作品的誕生,能夠在釐清許多對「飛虎隊」誤解的同時,能夠提升國人對當年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在亞洲戰場上,共同抵禦日軍的光榮歷史的瞭解。
【電子書】1949大叛艦
臺灣史上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去,中華民國政府至今仍亟欲掩蓋的歷史事件。 1949年國民黨政府一路慘敗撤退來臺,淪為撤兵工具的中華民國海軍,最後紛紛叛逃。《1949大叛艦》敘述1949年中華民國海軍全部叛艦事件,還包括1949年後兩岸的叛艦事件。這些過去與台灣史息息相關的機密不但成為禁忌話題,同時也因為讓遷臺政府與海軍顏上無光,甚至導致其後「海軍白色恐怖事件」的產生,因而從此成為封存絕密檔案。本書以繪本方式,讓讀者猶如觀影一般藉由許多原創精美的水彩插畫重現歷史現場,走入七十年前那個腥風血雨的動盪時代。
【電子書】抗戰回憶錄:上海報人的奮鬥
珍貴史料,抗日戰爭的第一手回憶錄 上海新聞界知名人物傳記~趙君豪、張似旭、朱惺公、金華亭 不只是上海報人,更是全中國的抗戰奮鬥史 & 1.抗日戰爭的第一手回憶錄。 2.台灣新聞界的重要人物。 & 對日抗戰中有各種不同的回憶錄,上海《申報》名記者趙君豪寫下當年上海報人抗戰的忠實報導,不為日軍威脅利誘,甚至犧牲生命的英勇事蹟。其中有為大眾所熟悉的如《大美晚報》的主持人張似旭被暗殺;《大美晚報》記者朱惺公公然撰文抨擊漢奸,導致頭部遭轟擊而死;《申報》記者金華亭也遭敵偽漢奸狙擊而亡。 & 此外,《申報》被敵偽投彈四次,還有許多報館自己築成堅固的堡壘,自行雇用巡捕在門口巡邏。然而,在這樣戒備森嚴之下,報社依然揮其如椽之大筆,從事忠實客觀地報導,對敵偽作無情的打擊,在世界新聞史上,是空前的。 本書作者趙君豪為知名新聞記者,以忠實的態度以及詳實的新聞手法記述在對日戰爭中親聞的事蹟,內容易讀,歷歷如繪,生動體現動盪大時代的真相,是了解抗日戰爭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電子書】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
戰爭如何創造歷史?戰爭如何孕生社會?戰爭如何形塑人們的主體經驗? 克勞塞維茲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由汪宏倫主編,朱元鴻、汪宏倫、姚人多、莊佳穎、彭仁郁、黃金麟、趙彥寧、鄭祖邦、藍適齊等專家學者所撰寫《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則是指出:「社會是戰爭的延續」 戰爭是形塑人類歷史的重要力量,也是探討現代性(modernity)不可或缺的一環。《戰爭與社會》共分十章,是台灣社會學界對這個新興研究領域的集體努力成果,十篇專文從理論、歷史、到主體經驗,次第開展,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思考圖像。 《戰爭與社會》結合台灣、東亞與世界的脈絡,為相關議題的探究,開啟新的方向。
【電子書】關於軍事學的100個故事
100篇最具代表性的軍事故事100位彪炳史冊的軍事家80多場重大歷史戰役200多幅精美圖片從地球上出現文明以來的5000年中,只有1/10的時間是和平的。本書將五千年世界軍事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盡現在你的面前。讀者在品讀故事和再現戰爭場面的同時,可以瞭解一些重大戰役在軍事史上的地位。對國內外最新的軍事理論成果,各種主要的戰略、戰術知識和各類兵種特點及兵器,也會有一個系統的瞭解。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的戰爭綿延數百年,有的在幾個小時之內就分出勝負;無論是戰火遍布世界,還是小規模的局部戰爭,最後的結論只有一個:戰爭就是流血,戰爭就是眼淚!那些動輒數以萬計的傷亡統計,不只是資料,更是鮮活的生命。在閱讀中最需要我們體會和思考是:我們該如何來維護世界的和平?
【電子書】日本海上自衛隊:國家戰略下之角色
隨著歷史的推進,日本開始藉由參與國際活動重返國際社會,以期達成「普通國家」的目標。這些活動中尤其是以武裝力量為工具的PKO、災難救助等活動,受到周邊國家高度的矚目與憂心。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從國家戰略的途徑探討日本海上自衛隊在近十幾年來所扮演的角色,究竟其是軍國主義復甦的象徵,亦或是追求普通國家的一種工具?
【電子書】鐵血軍魂‧第一部‧蓄勢待發:抗戰前期國民革命軍德制中央軍之整建
本書特色 1.以軍事觀點解析抗戰以前德國顧問對國軍現代化的影響,有別於歷史學者從純歷史觀點的詮釋。 2.對於國軍野戰單位-陸軍調整師的編裝沿革,有深入與全面的研析。而陸軍調整師,即是抗戰初期國軍用以抗日禦侮的基本國防武力。 3.闡述國軍如何將德國制度試行於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在通過測試後,推行於全軍通行的經過,其中系以陸軍步兵團,作為全般改革的單位。 4.將二次大戰以前德國國防軍的軍事準則,與國軍德制部隊的建軍原則,進行對比與分析。 5.對於裝甲兵、砲兵等兵科的現代化也有深入詳實的研究。 6.本書最後一章,關於民國24年秋季大演習的描述,可說是該段歷史首次還原呈現。 7.附錄內容豐富,收錄有眾多國民政府南京時期國軍的各類文書檔案與資料,對於該段歷史研究者有莫大之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