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舊約聖經畫典
「舊約聖經」是部史詩,由創世紀開始,追溯人類的歷史,也有說這是猶太人的歷史,一直到基督出生。 西洋名畫家,尤其是文藝復興前後期大師,用彩筆將文字形象化為畫面,讓美麗色彩、優美線條呈現。將舊約物語與名畫作交相映襯。 相同題材,選用不同畫派、不同畫家作品,同時呈現,方便讀者比較、欣賞,感受不同風貌名畫,這就是「畫典」的優點,它如字典陳列,除有文字解讀,更附原經文配對名畫。看「舊約聖經」名畫,不必遠渡重洋,為方便大家展讀欣賞「舊約聖經名畫」,我們特別精選615幅名畫,收錄在這本畫典裡。 本畫16K(19*26cm),共336頁159單元,名畫615幅,附文字解讀,配舊約經文,方便對照欣賞。我們的努力希望得到大家認同。
【電子書】翻譯與吸納:大公神學和漢語神學
在第三個千紀的第一年—二○○一年的冬天(「九.一一」事件使它成為一個心靈的冬天),在曾經成為東西方交界點的城市—柏林(「柏林圍牆」的倒塌使它成為解凍的象徵),一群背景極其不同的男女老少聚到了一起—他們之中有當代基督教神學家的泰斗,有新近負笈留洋的學生;有從事基督宗教研究的中國學者,有醉心漢學多年的歐洲專家;從地區上說,他們來自德國、美國、英國、俄國、比利時、意大利、奧地利、韓國、中國大陸和香港、台灣這樣相去甚遠的地方;從信仰上說,他們包含基督公教、基督新教、基督正教的信徒以及非宗教信徒;從職業上說,他們當中既有大學的教授,也有科學院和研究機關的研究人員,還有教會的神職人員和民間機構的負責人……他們聚集到柏林歐洲科學院(Europaische Akademie Berlin)的屋頂之下,只有一個目的—為了東西方之間的相互理解,討論基督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相遇:翻譯與吸納。
【電子書】莫爾特曼與漢語神學
二○○二年十一月,莫爾特曼到訪台灣,參與於台灣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舉行的「莫特曼與漢語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與多名漢語神學界的華人學者聚首一堂,進行學術交流,一同研討莫氏的思想,並進行展開一次高層次的中德對話。於會上發表論文的九位華人學者多是莫特曼研究的專家,論文素質頗高,莫爾特曼更親自逐一回應。莫爾特曼乃為二十世紀著名神學家,自德國圖賓根大學榮休後,仍勤於著書論說,持續影響當代神學思想走向,給基督徒留下了豐富和寶貴的信仰遺產。莫爾特曼所展開的神學論題,對當代人類的生存處境具有明顯的關聯性,包括人權政治、生態環境、科技資本主義、全球化等方面。
【電子書】與龍鳳共舞:李景雄神學作品選集
本書收集了作者在探討基督教信仰與中華文化相遇的路途上用漢語寫成的十六篇作品,用以示範在中華文化範圍之下可行的各種神學方式:本色神學、處境化神學、融入文化的神學、文化相交神學、宗教對話、隱喻神學、敘述式神學。本書名為《與龍鳳共舞》,此即蓋括了作者在基督教信仰與中華文化之關係的作業上所嘗試的多樣方式。「龍」、「鳳」是象徵符號,代表中華文化有氣魄和有韻味的兩面。「與龍鳳共舞」隱喻以中華文化的精巧元素為題材,用比生動的手法,弄出有基督教神學意味的作品。
【電子書】聖經的故事(上)~舊約篇
這次編譯聖經故事,以講述《聖經》中之代表人物的故事為主軸,以此便利讀者能更易理解。因聖經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聖經》中幾個重要人物的故事來連串,如摩西、雅各、耶穌……等,若對這些人物有一個籠統、概括的認識,且按照時間的發展為序編排故事,將有利於讀者掌握故事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能更輕鬆愉快地閱讀聖經故事,加速對《聖經》精華的理解和吸收。本書非但利於讀者讀懂故事,也能促使讀者從中獲取超越故事表面的深層涵意,讓讀者戴著更個性化的「眼鏡」去閱讀;不是以一個基督徒、也不是以一個「異教徒」的身分去閱讀它,而是用資訊時代的現代人的辨證思維去理解它。鑒於這樣的思維,本書的確能為你開啟一道認識或重新認識《聖經》的突破點,不同於牧師,也不同於馬克斯。
【電子書】聖經的故事(下)~新約篇
這次編譯聖經故事,以講述《聖經》中之代表人物的故事為主軸,以此便利讀者能更易理解。因聖經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聖經》中幾個重要人物的故事來連串,如摩西、雅各、耶穌……等,若對這些人物有一個籠統、概括的認識,且按照時間的發展為序編排故事,將有利於讀者掌握故事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能更輕鬆愉快地閱讀聖經故事,加速對《聖經》精華的理解和吸收。本書非但利於讀者讀懂故事,也能促使讀者從中獲取超越故事表面的深層涵意,讓讀者戴著更個性化的「眼鏡」去閱讀;不是以一個基督徒、也不是以一個「異教徒」的身分去閱讀它,而是用資訊時代的現代人的辨證思維去理解它。鑒於這樣的思維,本書的確能為你開啟一道認識或重新認識《聖經》的突破點,不同於牧師,也不同於馬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