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
2019.03.18
只有真正愛閱讀的人,才能帶出愛閱讀的人
文/文/親子天下編輯部她是林怡辰,2016年關鍵評論網「未來大人物」教育類得主,得過無數次閱讀磐石、創新教學獎項。任教於彰化縣原斗國小的她,在自己處女作《從讀到寫,林怡辰的閱讀教育》中,細述自己的教師生涯,如何以閱讀、寫作為餌,讓無動力孩子愛上學習的動人歷程。這本書以黑馬之姿,出版不滿一個月便已再版兩次,年假期間造成各書店超級大缺書,卻完全不影響讀者買書的意願,寧可預購等待。 被閱讀安頓身心的林怡辰說,因為體驗過閱讀給自己的能量,所以她要用反哺的心情回饋、推動閱讀。24篇娓娓道來的教學現場,有困頓、有方法、有啟發、有成就;一篇篇耐人尋味,一段段精闢解說,這本書帶你走入林怡辰的讀寫世界。 動人的教學現場故事,務實的讀寫策略與方法,讓這本書深受好評。但是,若你以為這本書只是談閱讀,那可就低估這本書的後勁力道了。曾獲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的暢銷書作者、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對本書有段非常精準的描述: 「如果你以為這本書只... -
2019.03.04
東山彰良是誰?
文/尖端出版小說編輯 呂尚燁以歐美為主流的日本翻譯小說市場,近年來陸續有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創作者嶄露頭角,韓國作家先不論,暢銷排行榜出現了香港作家、越南作家以及台灣作家的名字……其中最閃耀的一顆星,就是東山彰良。 東山彰良,本名王震緒。這位台灣出生,5歲跟著父母到日本的作家,至今仍保有中華民國國民的身分。他在2016年曾經以《流》拿過日本文學最高榮譽的直木賞,2018年更以《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連奪三項文學獎,在日本文壇是非常難得的情形,連小說天王東野圭吾、天后宮部美幸都曾經公開讚揚過。 我殺的人是誰,殺我的人又是誰? 關於《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為何能夠得到這麼多獎項肯定?照作者的說法這個故事是將自己兒時每年暑假回來台灣的回憶,與對青春期的憧憬、遺憾融合而成。 日本人看這本書,會覺得台灣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地方,加上作者文筆非常好,讓人讀起來感受像是:一本並不複雜,但每一個小細節都能觸動人心的好故事。 對台灣人... -
2019.02.22
人生不是只有成就可以追尋──許嬰寧心理師
文/時報出版小時光線「如果可以,真希望我早點認識自己。盲目追索成就、活在他人期待中這麼多年,直到成為心理師後,我才開始真的成為一個『人』。」 在別人眼中的許嬰寧,毫無疑問就是人生勝利組,尤其在求學階段,北一女、台大、赴美進修更可說是一帆風順,但是當她在美國哈佛大學唸完第二個碩士後,忽然驚覺自己失去可以努力的目標,陷入一陣恐慌之中,她問自己:「沒有下一步可以追求的人生,還能做什麼?」 一個總是在追求更高成就、更多肯定的人,就連在成為心理師之後,也不會因此停下,那反而是一段令人感覺失重的日子,她發覺自己對於外在成就的追求,已經壓倒了每一條理智線,似乎人生的價值只有建立在外在可見的條件之上,而忽略了內在的自我照顧。於是她挑戰極限,不僅是人生成就的挑戰,也擴展到體能的挑戰,她總告訴自己──當你很想做一件事情,全世界會看你的能耐到哪裡,然後就依照你的能耐,用更多的挑戰來測試你,看你有多想完成這件事情。當你很想,真的很想,你就會... -
2019.02.11
領你遊走在夢與現實的成人童話之中:安石榴
文/漫遊者編輯部第一次認識安石榴的作品,是她參加「信誼幼兒文學獎」並獲得「圖畫書評審獎」的兒童繪本《星期三下午捉蝌蚪》。光看書封面就非常搶眼,很像是老頑童洪通的那種素人繪畫(現在80、90後的年輕朋友大概沒聽說過洪通是誰吧?但只要上網搜尋一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洪老先生的作品)。 安石榴那時剛從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不久,並曾在一所離台北市中心非常遙遠的鄉下小學任教(一個年級只有一班,一班不到十人的那種小學校),而這本繪本就是她回想起,當她將結束教學生涯,在暑假的某一天約了班上的小朋友一同出遊的快樂回憶。她告訴我,這本繪本她憑著一時想要創作的衝動,到美術用品店買了圖畫紙跟彩色麥克筆,一天之內把作品畫出來,斗膽地就寄去參賽了。沒想到這位素人繪本作家的初生之犢作品竟得了信誼文學獎大獎,之後又獲得第一屆兩岸三地舉辦的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優秀圖畫書獎」。 之後,安石榴除了繼續創作繪本,也擴展到短篇小說、童話創作。大概... -
2019.01.25
料理美味上桌,推理小說上市──張國立、臥斧新作新滋味!
文/冬陽(馬可孛羅文化Mystery World書系編輯)「張國立,你能不能開始寫作,反正你現在寫一點東西,對你的生活也沒有妨礙。」大學時代的張國立,因為老師羅青的這番話,踏上了文學路。年輕時,他寫存在主義小說,心想:「只要是大家看不懂,我就贏了。」直到他的同事問道:「你可不可以寫一本我看得懂的小說?」才動念轉向類型書寫。 1994年,皇冠文化為慶祝成立四十周年,開設「皇冠大眾小說獎」,張國立信心滿滿地以《佔領龐克希爾號》投稿,拿下「評審團特別推薦獎」;兩年後的第二屆,再以《匈奴》獲首獎。一本軍武、一本歷史,再加上愛情與旅遊,張國立的類型書寫嘗試日趨多元,2000年再以《Saltimbocca,跳進嘴裡》入圍當年選取推理小說為主題的人間副刊百萬小說獎。 「如果有個方法,能同時具備台灣特色及推理元素,那會是什麼?」一次聚會中,不斷思考新的創作可能的張國立,很台地搭配啤酒與滷味,向在座者提出這個疑問──當時,臥斧也是其中一員。 念醫學工程出身的臥... -
2019.01.14
全神全靈將人生奉獻給科幻.日本科幻第一人──小松左京
文/獨步文化編輯部對許多讀者來說,小松左京可能是個陌生的名字。然而,在日本科幻小說史上,小松左京是個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小松左京,本名小松實,他既是愛貓家、戰爭倖存者、文化大胃王,更有如江戶川亂步之於日本推理,金庸之於華文武俠,是奠定日本科幻文學的第一人。一九六○年代初期登上文壇的他,和善寫極短篇的星新一,以及作風前衛的筒井康隆並稱「日本科幻小說的御三家」,更因為他致力於科幻小說的思想高度,並樂於提攜後進,星新一稱他為「科幻界的推土機」,代表著他對日本科幻發展的卓越貢獻,三人更牽引了日本科幻小說的急速發展。 到小松左京於二○一一年辭世為止,在他著作等身的作品中,幾乎包含了所有的類型小說創作,說他是一名全方位的創作者絕不為過。他學識淵博,科學、藝術、歌舞伎、哲學、東西方作品皆有涉獵,創作領域遼闊,小說、戲曲到非文學散文、評論,長短篇皆能夠掌握,是宛如文藝復興時代的全才創作者。包羅萬象的故事反映出恢宏視野和深不見底的... -
2019.01.04
為愛,一人一狗走天涯-賴聖文
文/四塊玉編輯部帶著一條狗環島的賴聖文,沿途搭便車前進,一邊走一邊擺攤賺錢,晚上就靠著沙發衝浪找地方安歇,就這樣一路走了3年。賴聖文說:「我們還要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不動為止。」 賴聖文,在遇見米菇之前,家裡曾經有著數十隻中途貓咪,讓他心裡總是習慣有著毛孩子停駐,所以才會在街頭看見米菇時,一直默默守著她到深夜,也因此開啟了兩個生命的新篇章。 日復一日,累積情感 本來只是打算提供一個棲身之地的賴聖文,把米菇帶回家後,依舊上學、打工、當兵,過著一個男孩該有的青春日子,只是沒想到,一天天與米菇的相處、一個個讓情感累積的事件,讓米菇在賴聖文的心裡永遠住下了。 原本只是賴聖文出門前、回家後會簡單打聲招呼的關係,但卻在米菇的結紮手術後,一切都改變了。手術後,差點無法從鬼門關前回來的米菇,眼神充滿哀傷,在家養傷的日子,成了他們感情增進的關鍵。因為賴聖文特別破例,讓帶著傷口的米菇進到他的房間,並且在床上休息,從此,一人... -
2018.12.28
見過地獄的鄉民
文/周美珊(寶瓶文化編輯)還記得第一次跟大師兄見面後,總編載著我回公司的路上,她突然說:「如果大師兄早二十年出生,他也許就是那種會坐在大樹下給村里的老少講故事的講古先生!」 聽到這段話的當下我直呼「對耶」,講得實在太精準了!是啊!如果大師兄出生在手機與電腦不若今日普及的年代,他絕對會是一個魅力四發的講古佬。 然而,生在科技網絡發達的現代,大師兄是什麼呢? 當然就是鄉民啦!而且還要是寫了一手好文章的鄉民! 我問大師兄,鄉民寫作的時候有什麼儀式嗎? 他說,他會找一座舒服的沙發,或者舒服的床,然後躺下去,再掏出手機,就著手機小小的熒幕一字一字地把文章打出來。 「所以我跟我媽說我在寫作,她都覺得我在唬爛!」說這句話的大師兄不無委屈。 但是這樣的大師兄還是無法令人同情呀!怎麼說呢?這樣一個天生的說書人,信手拈來就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好故事,能不讓人羨慕嫉妒恨嗎? 大師兄先是成為一位鄉民,再成為接體員,才成為大... -
2018.12.18
【年度風雲人物】生命與文字的歷劫歸來:駱以軍
文/林欣婕2008年,以耗時四年、45萬字的《西夏旅館》獲華文小說最高榮譽——紅樓夢文學獎,駱以軍以瑰麗奇詭的工筆雕琢人心的幽暗明滅。十年後的今天,作家筆下親民的《小兒子》不只搬上舞台,耗盡台下無數衛生紙,更化身為繪本躺進孩子們的床頭櫃。到底中間發生什麼事,讓小說戰神化身暖男,甘願從異次元回歸到小日子? 跟《紅樓夢》一樣,一切的故事,要從一顆石頭說起。 自嘲老色鬼 賞美石如見美女 「這塊叫『藍星』,你看它是青色的,所以又叫『封門青』,」凝脂般的淡青色上,綴著鮮艷欲滴的湛藍星點,駱以軍珍稀地把玩著手上的青田石,對其家世如數家珍:「我這是淘寶上買的,貴的也玩不起。青田石裡最珍貴的一個品種,太稀有了也沒人看過,名字很好聽,叫『燈光洞』,古人說在夜裡一拿出來『整室燦如燈輝』。」 從去年開始迷上壽山石與青田石,說起「石頭經」來,駱以軍可以從明清文人雅士開始說起,一路談到「國共內戰」,再講到70、80年代,... -
2018.12.10
記維菁
文/鍾曉陽初見面,是二○○八年十月我赴台為《停車暫借問》重出做宣傳,在一飯局上。 在座有時報出版總經理莫昭平、楊澤、葉美瑤……此外有維菁。她跟我打斜對面坐,我暗驚這女孩真瘦,瘦得讓人擔心,坐在那裡細長一條,耀眼的粉紅連身裙,長頭髮兩邊各束起一撮,活潑俏皮像哪本漫畫走出來的少女,卻是文靜得有點閨閣,微微笑不怎麼說話,就是在那裡炫著人的眼。飯局畢大家站起散開,才看到她那裙子直落到腳踝,底下是高底的涼鞋,更顯得她柳條搖曳。在楊澤的邀請下又去了一家中國古典情調的喫茶店,維菁也來了,這回我們坐得近,幾乎膝頭碰膝頭,卻因為都說話聲音小,彼此要把頭湊前來聽,她說的話我記得其中一句是,一個人關在家裡亂寫是最開心的是不是?因此我知道她寫東西。她又從隨身的大包包裡取出她在看的書,把它豎在面前讓我看封面,我看到是艾莉絲‧孟若的短篇小說集中譯本,一雙聰明眼睛像是裝滿了話很想告訴我甚麼,從她那熱情的眼光我知道她愛這作家。一直我都有點模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