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
2016.12.04從最簡單的故事,體會愛的可能
文/編輯部近日台灣舉行了兩場同性婚姻修法公聽會,正、反兩方團體代表及宗教學者,讓與會者盡可能闡述意見。雖然同性戀議題使得社會意見分歧,但同時也見到臺灣進入理性辯論的公民社會,網路上亦可見到兩方意見的陳述。文字背後儘管處處是撕裂過的傷痕,卻也見到更多勇敢但依然溫柔的言語,小編以身為書商通路,希望讀者可以從最簡單的故事,讓社會更能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體會愛的可能。 第一個故事《2019140810767》非常特別,雖然主角是企鵝卻是真實的故事,紐約中央公園的動物園裡,住著許多動物家庭。其中,企鵝園裡的羅伊跟史力歐與其他的企鵝伴侶有一點不同,就是牠們兩隻都是雄性企鵝,但是,牠們也如其他企鵝一般,渴望互相為伴、渴望擁有自己的家庭、渴望孵養自己的寶寶。最後,在保育員古先生的協助下,牠們有機會迎接「自己」的企鵝寶寶……繪本藉由兩隻雄性動物共同照顧幼雛,超越了性別與血緣的限制,解釋同性伴侶也是人類自然關係的一種。 第... -
2016.11.10川普來了!戳破理性選民的神話,看老白男與黑天鵝再次衝擊世界
文/編輯部11/8美國總統大選,縱使選前的民調希拉蕊持續保持領先,但川普還是贏了最後的選舉,一位說話狂妄、煽動族群矛盾仇恨、歧視女性、爭議發言不斷,挑戰全世界的人最後掌握核彈發射按鈕,隨時可以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小編想到電影《特種部隊2:正面對決》這部電影裡面,美國總統對全世界擁有核武的國家發動核彈攻擊,逼迫其他國放棄自己的核武才解除飛彈,川普似乎作風就會像這樣出其不意? 大前研一所著的《2015610047800》雖然已經是2009年的作品,但在其內容就已窺見美國的失落,尤其在911之後,布希的政策盡是利用國民這種不安的心理狀態,以「美國不再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了!」「你和家人的生命正受到極大的威脅!」之類的言論,持續洗腦國民。美國的主張中「感情」已經超越了「理論」。美國只能看到911這個結果,卻長期未能審視其原因,社會上對於持相反意見的言論也越發無法包容。進一步來看從美國人所著的《2015350021054》... -
2016.11.04上班族這種生物,比人類更處世艱難!
文/編輯部亞洲上班族心聲,看過從此海闊天空? 絕對不會錯過日本的《會長島耕作(05)限》,<島耕作系列>這部作品至今已經在日本連載30多年,主角從一個30歲的普通上班族,一路年紀增長被上司提拔成為60多歲的會長,雖然大多讀者對於主角的好運氣(桃花運?)好到匪夷所思,但作者弘兼憲史細膩地畫出小上班族在茶水間的八卦以外,還將當下的時事新聞引用至漫畫內,現實生動的描寫大企業的競爭、大企業內部的派別鬥爭,特別是日本團塊世代的各種形象。除了體現上班族的心聲以外,更成為日本人另類的職場寶典! 如果是韓國的上班族就會想到《2019477699431》,這部漫畫沒有韓劇經常出現的浪漫愛情劇碼,以職場新人的視角描繪職場人們的面貌。「賣命工作一天之後,你能想起今天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嗎?」、「就算失去武器,遊戲也還是要繼續!」,靠著精準寫實的職場對白,抓住「活著不容易」的職場情境,深刻引起讀者共鳴,引發韓國社會的熱烈討論,被稱為「... -
2016.10.28有人說比詩更好的,是巴布狄倫的歌詞
文/編輯部誰?那個音樂人? 辦公室同事大多都是讀書人,對於音樂的品味相差甚遠,也不曾交流,當諾貝爾文學獎公布的時候,辦公室可以說是一片哀嚎,心裡想說:「巴布狄倫…是那個音樂人?」我沒有聽過他的音樂,但他的名聲響亮到即使沒聽過音樂也聽過名字,原本滿心期待要來閱讀最新諾貝爾得獎小說的,難道變成只能閱讀巴布狄倫的自傳《搖滾記:Bob Dylan自傳》? 功課當然還是要做,不過巴布狄倫的時代比傳記更吸引我,那種頹廢的年代對我們這種考試長大的小孩就如傳說一般地夢幻時光,每天可以不務正業只是吟詩作詞,徹底反抗社會規範,嘗試一切道德敗壞淪喪的事情,只為了實現自我創作的終極自由,但與其說是實現,可能用實驗或許比較適合。雖然極盡頹廢,但作品卻影響廣大,被稱為「垮掉的一代」。 極度自私又不負責任,卻又極度熱愛生命用盡力氣創作 「垮掉的一代」剛經歷完二戰,社會仍處於冷戰且政治動盪不安,他們成為質疑和否定傳統文化價值觀... -
2016.10.21從鄭性澤到徐自強,一條必要的進擊之路
文/編輯部小編上星期受到邀請去觀看了「進擊之路」的電影,主角之一曾威凱開場白就說:「電影中主角都胖胖的,可能要看好幾次才能分辨,歡迎大家邀請親朋好友來多看幾次~而且有的主角胖瘦不連戲,不專業的部分再請見諒。」 坐在底下的我們哄然大笑,但也明白身為人權律師的辛苦與奔波,他們設想臥軌的關廠工人是自己的爺爺奶奶,在太陽花學運衝突時站在警察與青年學子之間,電影能記錄得不多,但紀錄片跟著這些人權律師將近四年,身材的胖瘦改變倒是隱約說明了什麼。 其中有一段劉繼蔚律師在2014年替犯下台北捷運隨機殺人的鄭捷做他的法扶律師,當時受到眾人唾罵,甚至收到恐嚇信,臭罵他「司法敗類」,這個案子最後當然迅速判決,然後緊接著在法務部長羅瑩雪簽核下執行槍決了。 劉繼蔚律師事後在影片中說:「鄭捷案判決出來,稍微有點blue吧,不是說他判錯,但是我會覺得他判得不好。我看到一個很迎合社會期待的死刑判決,但判決內容,卻什麼都不願意回答,我... -
2016.10.13人生下半場的幸福劇本
文/編輯部臺灣無可避免地也開始步上日本的後塵,整個社會邁入高齡化社會,在相關長照制度、退休勞保等問題遲遲無法有明朗解決辦法的情況下,社會對於退休後的老年生活是擔心多於「含飴弄孫」的享受;今年在書市引進的老年生活書單中,也是以《下流老人: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2015440502463》最為暢銷,其市場反應對於退休後的生活態度較不樂觀,皆與經濟規劃有關。 但根據內政部老人狀況調查,詢問長者對生活最擔心的問題,前3名為「自己的健康問題」(35%)、「經濟來源問題」(17%)、「自己生病的照顧問題」(16%)。可見與其汲汲營營追逐金錢,對於老年生活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身體與快樂的心情。從年輕存本也要存健康本,老年生活才能真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金網小編規劃老年生活主題書展,讓你從各個角度面對老年的生活與想像。 首先第一步,就從飲食著手改善自己的健康! 《2014110610996》書中王進崑... -
2016.09.26眼睛保健DIY,輕鬆擁有好眼力
文/編輯部你會不會覺得越來越看不清楚小字、眼前好像有小飛蚊在飛卻打不到、近視度數日益增加……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靠眼睛讀取各種資訊,這些資訊不但帶給大腦壓力,實際上也是造成眼睛疲勞的原因。由於大量使用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眼睛老化症狀也趨於年輕化,學生、上班族等都處於用眼過度的狀態。 「眼睛是靈魂之窗」,「長時間」且「近距離」看書報、看電視、打電腦、上網,甚至於通宵熬夜,大量增加眼睛的負擔,造成眼睛疲勞;也缺乏凝視遠方、多看綠色植物等適度讓眼睛得到休息的機會。再者,生活緊張、太過專注於工作,以致於眨眼次數過少,加上室內空調太過乾燥,使得淚液分泌不足、滋潤度降低,也會造成雙眼乾澀、發紅,甚至會引起細菌感染或得到乾眼症。這就是為什麼現代人視力不斷惡化,常覺得眼睛疲勞、乾澀、發炎、提早老化,甚至伴隨黑眼圈、假性近視、頭痛、肩頸痠痛的主要原因。 想不用雷射、不用開刀,就能讓眼睛更健康嗎?來試試瘋迷日本的眼球操吧!《每天一頁,看... -
2016.08.29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文/編輯部「看電影,而且是很專注地看適當的電影,當孩子精神上可以投射進入劇中的主角,跟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抉擇時,看電影就可以是一種模擬的『情境教學』。」——李偉文 李偉文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帶著他們看電影,因為他認為,孩子在成長歲月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他們對生命有許多困惑和不解,但這些問題大多沒有標準答案。於是。李偉文選擇和孩子一起看電影,從別人的人生故事中尋找答案。而且每一次看電影的經驗,都是親子間親密的交流。電影之後的討論,更開啟兩代對話。電影裡的那些生命片段,滋養豐富了孩子的世界,讓他們在面對生命課題時,更有勇氣、也更樂觀。根據自己的經驗,他透過《電影裡的生命教育》《電影裡的追夢人生》《電影裡的愛情學分》,傳授父母如何透過電影情境的引導,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看法,與孩子一起討論人生必修的愛情學分! 在FB與IG上累積了超過150萬名粉絲的水ㄤ&水某,某天兩人正在看電視上播放的感人電影《忠犬小... -
2016.08.15養胎不養肉,瘦孕有撇步
文/編輯部懷孕後首先必須面臨第一勁敵就是「發胖」!現在普遍都知道孕期體重增加過多可能引起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胎兒過大及產後恢復不佳等,近期甚至國外有研究發現,母親孕期體重增加過多可能導致孩子易蛀牙、青少年肥胖甚至糖尿病等。任意的放肆變胖,不僅會增加分娩難度,視覺上有些媽咪自己看了也不開心。但要如何養胎不養肉呢?其實瘦孕是有撇步的。 藝人林熙蕾自己是《瘦孕聖經》的實踐者,好友林心如新婚,她也以此書做為送給她的新婚賀禮之一。 《瘦孕聖經:懷孕過程只重8公斤、產後3週恢復身材、擺脫水腫、絕不害喜的快樂懷孕擇食法》作者邱錦伶老師對養身食補相當有研究,還是許多明星的調養身體的諮詢師。在本書中,除教授從懷孕前、懷孕中、懷孕後如何吃、如何按摩可以免除在懷孕過程中的不適感之外,更破除產後後要用「麻油雞」進補的迷思。若想在懷孕的過程中將體重控制在8公斤以內,而且生產完後迅速瘦身恢復好身材,邱錦伶老師也替大家準備坐月子所需要的月子... -
2016.08.01從歷史故事認識秦文化與兵馬俑
文/編輯部秦始皇贏政這位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私生子,殲滅六國,完成了150年來秦國六代先王的遺願,為秦人統一天下的事業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西元前222年,秦王政加冕為中國的第一位皇帝。從此,一個嶄新的強大的秦帝國誕生了。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用冷血、鐵腕與強權統治著國家,他精力過人,設郡縣,廢分封,集中央集權與君主集權於一身,每天要閱讀數百斤的奏章;他致力於帝國的標準化,使車同軌,書同文,統一貨幣與度量衡……然而這位大皇帝萬萬也沒有想到,他一生為之奮鬥、傳之萬世的千秋帝國,在人類歷史上只存在了15年。 秦始皇為何要修建如此龐大的兵馬俑陵墓?為何秦朝百萬軍三年內離奇消失?他一生的建樹對後世有何影響……他是歷史學者治學研究的好題材,也不時為人津津樂道。隨著「秦‧俑──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在台展出,秦文化與兵馬俑的相關書籍陸續問世,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閱。 歷史小說《大秦將軍》作者張述,10 年前書寫《大秦帝國》時開始廣泛閱讀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