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臺灣為何教我哭?

一個創作中文的日本人新井一二三的角度來看台灣,讓我們看見了不一樣的台灣,與可愛的台灣。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6個人喜歡

出版情報

《臺灣為何教我哭?》編輯幕後

2011/03/03 收到新井一二三從東京寄來的校對稿,還附上一張照片光碟,我打開光碟裡面的作者照,她站在「海角七號」的電影海報、「海角七號」的門牌號碼、「海角七號」的風景明信片前,拍了一張照片,地點就在她東京明治大學的辦公室裡,她微笑,像個追星的粉絲開心地在偶像週邊商品前拍下這張照片,每次我跟美編兩個人看到這張作者照,就會心一笑,這……簡直是超級大粉絲才會有的行為啊…… 沒錯,新井一二三就是因為看了「海角七號」以後,更忠實地成為台灣的大粉絲。我們聽過哈日、我們也感受韓流,但她更讓我們知道,原來有「哈台」這樣的角色。 《臺灣為何教我哭?》這本書就是紀錄她「哈台」的心路歷程。 每次聽到外國朋友喜歡台灣,我覺得非常驕傲,但同時也會好奇他們喜歡台灣哪裡?尤其新井一二三用中文創作,她的中文作品在台灣已經是第19本,過去每一本都是活生生的東京報告,讓我們即使不在日本,也能夠第一現場感受到鄰國的變化和精神,但這一本《臺灣為何教我哭?》卻是新井一二三第一次寫出她對台灣的愛,而這一切都要從看了「海角七號」這部電影開始。 當我看完整本書的文稿,覺得非找到一個人不可,這個人就是魏德聖導演。?什麼要找到他?因為除了他不作第二人想,如果不是他,就不會有新井一二三的這本書,說什麼都一定要找到魏導來?這本新書寫序,後來總編輯建議與其寫序倒不如讓兩位來進行一場對談。 問題是一個在東京,一個在台北正在進行電影剪接,如何促成?也許現在網路這麼方便,可以用視訊的方式來進行?於是我們開始積極連絡,將這個構想跟兩位當事人說明之後,魏導這邊是一口氣答應,而新井一二三更是?了見到「偶像」,抽出三天兩夜的時間,從東京羽田飛往台北松山機場…… 這一場難得的對談,全文將收錄在新井一二三《臺灣為何教我哭?》的新書裡,新井一二三看了約莫12遍的「海角七號」,幾乎是每看一次,掉淚一次,因為「海角七號」她走了一趟南台灣,才發現,台灣有台北,台灣有台北之外…… 新書的封面,以海和天為主要視覺,因為台灣就是包覆在這天和海之間,當新井一二三以她日本人的視角來看台灣、來看她自己的創作,當魏德聖導演以一個台灣人的生活來看談台灣、電影時,讓我們也不禁想想,自己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的情感在哪裡? 新井一二三說,當飛機要起飛的時候,她幾乎要掉淚了,她捨不得……而書名,正因為她這樣感性的情感,取名,臺灣為何教我哭?完完全全,是一個台灣迷的真心話!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這本書要感謝魏德聖導演,因為他不僅給大家帶來了一部好棒的電影,而且給了我勇氣出版一本關於台灣的專書。
──新井一二三


我不是一開始就對台灣一見鍾情的。
因為台灣太像日本,但又不是日本!
舊式的日本房子、溫泉旅館、榻榻米房間、多桑、便當、壽司、八格野鹿……
打開電視有專播日本節目的頻道、書店的日本雜誌、小說、動漫……
忠孝東路的咖啡館好像直接從東京搬移過來……
對於「親日」的台灣人,我甚至懷疑他們是否缺乏民族尊嚴……
但是,我錯了,我臉紅了。因為我太不了解台灣了!

沒想到一部「海角七號」電影,新井一二三,看了七次,掉淚七次。
是內心深處對台灣有一封寄不出的情書,無法被閱讀而哭?
是終於明白台灣不像日本,卻有獨特混血文化的可愛與悲情而哭?
是愛與恨的遺憾被台灣的人情與故事感動而哭?
這一次她啟程往北回歸線以南、往台灣最南之南的國境出發……
她說,多認識一個台灣朋友,等於多讀了一本小說。
我們跟著她,看見海浪環繞之島,一草一木、台南孔廟、高雄旗津、台灣海峽的烏魚子、歷史博物館、恆春半島、墾丁、落山風和溫泉蔬菜、頭目公主的家、石門古戰場……這不僅是一趟海角七號之旅,更是一場歷史與生命的交接之旅。
原來,台灣,讓人有太多話要說,要說……

新井一二三對於台灣的感情是日積月累,1995年在香港擔任自由撰稿人寫過一篇讀了《台灣萬葉集》一書哭得痛哭流涕的感想,篇名就叫做〈老情人寄來的情書〉,沒想到十年後看「海角七號」老情人寄來的情書也大哭?是巧合?還是偶然?新井一二三1984年夏天第一次來台灣,相隔十年1994年看了《台灣萬葉集》了解到老一輩的台灣人對日本的情感,1996年以後,開始每一年幾乎都來台灣一次,多認識一個台灣朋友,等於多讀了一本小說。她說,在台灣,每個家庭都跟一部長篇小說一樣。

看了「海角七號」,新井一二三坦承至少可以紀錄12次哭的經驗,看完之後恨不得奔來南台灣,從過去戒嚴時期、解嚴時期,簡直見證台灣的不同階段,如今新井一二三的足跡已經踏遍全島,本書收錄她從北到南所接觸到台灣人事物,我們跟著她進入台南文學館,看見台灣的建築、一草一木、歷史資料、人生背景,台南孔廟、高雄旗津、台灣海峽的烏魚子、歷史博物館、恆春半島、墾丁、落山風和溫泉蔬菜、頭目公主的家、石門古戰場、巴士海峽……這不僅是一趟海角七號之旅,更是一場歷史與生命的交接之旅。

一個創作中文的日本人新井一二三的角度來看台灣,讓我們看見了不一樣的台灣,與可愛的台灣。

SPECIAL INTERVIEW特別收錄:新井一二三VS魏德聖導演 精采對談

編輯推薦

收到新井一二三從東京寄來的校對稿,還附上一張照片光碟,我打開光碟裡面的作者照,她站在「海角七號」的電影海報、「海角七號」的門牌號碼、「海角七號」的風景明信片前,拍了一張照片,地點就在她東京明治大學的辦公室裡,她微笑,像個追星的粉絲開心地在偶像週邊商品前拍下這張照片,每次我跟美編兩個人看到這張作者照,就會心一笑,這……簡直是超級大粉絲才會有的行為啊……

沒錯,新井一二三就是因為看了「海角七號」以後,更忠實地成為台灣的大粉絲。我們聽過哈日、我們也感受韓流,但她更讓我們知道,原來有「哈台」這樣的角色。

《臺灣為何教我哭?》這本書就是紀錄她「哈台」的心路歷程。

每次聽到外國朋友喜歡台灣,我覺得非常驕傲,但同時也會好奇他們喜歡台灣哪裡?尤其新井一二三用中文創作,她的中文作品在台灣已經是第19本,過去每一本都是活生生的東京報告,讓我們即使不在日本,也能夠第一現場感受到鄰國的變化和精神,但這一本《臺灣為何教我哭?》卻是新井一二三第一次寫出她對台灣的愛,而這一切都要從看了「海角七號」這部電影開始。

當我看完整本書的文稿,覺得非找到一個人不可,這個人就是魏德聖導演。?什麼要找到他?因為除了他不作第二人想,如果不是他,就不會有新井一二三的這本書,說什麼都一定要找到魏導來?這本新書寫序,後來總編輯建議與其寫序倒不如讓兩位來進行一場對談。

問題是一個在東京,一個在台北正在進行電影剪接,如何促成?也許現在網路這麼方便,可以用視訊的方式來進行?於是我們開始積極連絡,將這個構想跟兩位當事人說明之後,魏導這邊是一口氣答應,而新井一二三更是?了見到「偶像」,抽出三天兩夜的時間,從東京羽田飛往台北松山機場……

這一場難得的對談,全文將收錄在新井一二三《臺灣為何教我哭?》的新書裡,新井一二三看了約莫12遍的「海角七號」,幾乎是每看一次,掉淚一次,因為「海角七號」她走了一趟南台灣,才發現,台灣有台北,台灣有台北之外……

新書的封面,以海和天為主要視覺,因為台灣就是包覆在這天和海之間,當新井一二三以她日本人的視角來看台灣、來看她自己的創作,當魏德聖導演以一個台灣人的生活來看談台灣、電影時,讓我們也不禁想想,自己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的情感在哪裡?

新井一二三說,當飛機要起飛的時候,她幾乎要掉淚了,她捨不得……而書名,正因為她這樣感性的情感,取名,臺灣為何教我哭?完完全全,是一個台灣迷的真心話! (文/大田文化主編蔡鳳儀)

作者

新井一二三

日本東京人。
她用中文創作,寫和台灣時差一小時的日本種種。
寫土生土長的東京家鄉,寫一切可愛的日本人。
她用母語日文創作,寫對中文著迷,好像談戀愛。
寫和中文生活的魅力無窮。
她開始中文教學,要把對中文的熱情,繼續發揚起來。
她喜歡台灣,每來一次就更愛台灣一次。
大學期間以公費到中國大陸留學兩年,期間遊走雲南、東北、蒙古、海南島等各地,回到日本擔任「朝日新聞」記者,後移民加拿大,在約克大學、懷爾遜理工學院修習政治學與新聞學,並開始用英文寫作。九四年到香港,任職「亞洲週刊」中文特派員,同時在「星島日報」、「蘋果日報」、「明報」發表散文及小說。目前專職寫作。專欄散見台灣自由時報、國語日報、中國時報。
大田出版中文作品:《心井,新井》、《東京人》、《櫻花寓言》、《可愛日本人》、《讀日派》、《東京的女兒》、《123成人式》、《東京時刻八點四十五》、《我和閱讀談戀愛》、《午後四時的啤酒》、《東京上流》、《東京迷上車》、《偏愛東京味》、《東京生活意見》、《我這一代東京人》、《偽東京》、《獨立,從一個人旅行開始》、《沒有了鮪魚,沒有了奶油》。日文作品:《中国語はおもしろい》(講談社)、《中国中毒》(三修社)。

目錄

【special interview】
台灣為何教我哭?──新井一二三VS魏德聖 對談

【自序】
認識一個台灣朋友,等於讀一本小說
【開場】
挖掘一段情感的句號
──海角七號為何教我哭?

寄不出的七封情書
時代的面貌
我不是拋棄你,我是捨不得你
許多的「終於」
歌聲與彩虹
陽光回到國境之南
受傷的情感必須劃上句號

第壹部
【南北紀行──台南篇】
北回歸線以南
島上唯一屬於熱帶的地方,
隔著巴士海峽面對菲律賓,
有南海的波浪、有清末的古鎮、有南島的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

另一個台灣
一趟遙遠的旅程
近了
最古老的漢人城市
台南銀座
凡是關於這塊土地的文字
海洋性與世界性

【南北紀行──高雄篇】
初次見面
我到了南台灣,很有身在侯孝賢電影中的感覺,
是現實模仿藝術?還是藝術模仿現實?

不,這裡是台灣的札幌
出海打魚
旗津海鮮店
台灣海峽的烏魚子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南北紀行──恆春半島】
最南之南
飛機要起飛的時候,我不想走,甚至有點想哭了!
我終於發現了除了台北之外的「另一個台灣」……

恆春半島筆記
車城的墓園
四重溪溫泉
落山風和溫泉蔬菜
牡丹社事件壁畫
頭目公主的家
石門古戰場
恆春古城
南台灣的滿州
巴士海峽
鵝鑾鼻燈塔和墾丁小灣

【南北紀行──臺北篇】
每次離開以前
這裡沒有萬里長城、天壇、頤和園。
很多很多東西,在別處絕對找不到,只在台灣有,而教人永遠愛慕、懷念。

恆春-台北-北京
迪化街
故宮博物院
台北的外省人
二二八和平公園
羅斯福路
永康街
台北一O一
桃園機場

【日本-中國東北-台灣】
傾聽一個鄉愁聲音
故鄉在哪裡?你在我夢裡。
故鄉在哪裡?你遠在天際。
故鄉在哪裡?你近在眼前。
故鄉在哪裡?你在我心裡。

第貳部
十七年前的物語+作者說明

安靜的咖啡館
莎喲娜拉「台灣禁忌」
老情人寄來的情書
酷台北
乾杯!馬祖沒有台海危機
廣東話和台語
李登輝情結與民主主義
白色恐怖成了後現代
文化的旋轉木馬
電動棒與振動器
托台灣的福

【後記】
愛的遺憾.恨的遺憾
──魏德聖的彩虹

試閱

掘一段情感的句號——海角七號為何教我哭?

寄不出的七封情書

到目前為止,「海角七號」已經教我哭過至少七次了,而且開始的三次在還沒看電影之前。

最初,我是看網路上的預告片哭的。場面是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基隆碼頭,遣返日本人的輪船馬上要起航。有個全身穿著純白色西服、拎著笨重皮箱的女學生,用眼神拚命尋找著同路人。可是,那個人早已先上了船,在甲板上躲藏起來不肯露面。當船舶終於離岸之際,他才冒出一點頭來,隔著欄杆看她最後一眼。那是穿著駱駝色大衣、戴著呢帽的成年男性。畫面轉換,輪船已經在航行,看起來像大海上的孤島,譬如台灣。男人用日語旁白道:「友子,太陽已經完全沒入了海面,我真的已經完全看不見台灣島了,你還呆站在那裡等我嗎?」跟著,以浪漫的鋼琴曲為背景,出現的大字幕寫著:「六十年前寄不出的七封情書,六十年說不出的心中悔憾。」看到這兒,我已經在嚎啕了。

過去二十多年,跟許多台灣朋友的來往中,我都注意到,他們似乎下意識地在我這個日本人身上要尋找甚麼。他們是一九五○、六○年代出生的台灣本省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者從家裡老一輩彼此之間交換的片語隻字,或者從社會上顯然存在的政治忌諱,心裡產生了一道共同的謎。那是猶如單親媽媽帶的孩子自然會有的疑問:我父母為何離了婚?父親在哪裡做甚麼?他們看我的眼光有點像我是他們離了婚的父親跟另一個女人生的孩子。我估計,台灣朋友們的心態,主要是後殖民時期跟父母一輩之間產生的語言隔閡和記憶斷絕所致,使得有關過去的許多話題問也問不清,答也答不明。「海角七號」的預告片告訴我:他們終於找到了謎底,並且為多年來的感情糾纏勇敢地打上了句號。


時代的面貌

匆匆查看關於影片的資料,我得知「海角七號」獲得了二○○八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在視頻上收看著頒獎場面,我禁不住第二次哭起來了。導演魏德聖長的樣子就跟之前台灣電影界的大師們,例如侯孝賢、楊德昌、李安等,非常不一樣的。可以說他有標準的台灣本省人模樣吧。矮個子、黑皮膚、小眼睛、大鼻子。儘管如此,他又顯得那麼地瀟灑、那麼地帥氣、那麼地自在。

魏導一九六九年八月十六日在台南縣永康鄉出生,父母在廟前開商店,本人是一所工業專的畢業生,不像大師們個個都是科班出身或者從美國拿學位回來的。基層出身的本省人,過去在台灣社會上的地位,無不像印度裔美國後殖民評論家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在《屬下能說話嗎?(Can the Subaltern Speak?)》一書中描述的「屬下( the Subaltern)」,難得出現在外省籍大師們拍的作品裡,根本不可能擁有表象自己之途徑。曾經做楊德昌作品「麻將」副導演的魏德聖,如今在台北電影節的大舞台上致謝詞,清楚地表示:台灣本省人終於擺脫了「屬下」的處境。而且頒獎的侯孝賢也特有氣度,很誠懇地說:「我一直期待這樣的台灣電影,已經等了很久很久。」那一句話豈不意味著台灣電影界的領導地位從外省人禪讓給本省人了嗎?恭喜!你們都太棒了!

還嗚咽著,我也查看日本方面的資料。真羞愧自己的後知後覺,原來「海角七號」也在二○○八年的日本幕張海洋電影節得過大獎的,網路上有記者招待會的紀錄。誰料到,看著那些文字,我的視界又開始模糊了。據報導,魏德聖來日本參加電影節,跟女主角田中千繪一起回答了記者提的問題。被問來日感想,魏導說:「能夠在千繪的家鄉上映作品,我最感到高興」,使田中熱淚盈眶。不僅如此,他也向在場的田中父母說:「在台灣,我們會好好照顧您們千金。請放心」,這回田中再也忍不住嚎啕了。可見,小個子魏德聖是個大人物。以往在日台文化交流中,日方往往霸占主動的男性角色,台灣方面則被迫扮演相對被動的女性角色。如今帶「海角七號」來日本獲得了電影節大獎的魏德聖,卻泰然自若地表現出既很男性又很父性的新台灣人形象。多麼厲害!

這個魏德聖究竟是甚麼人?在網路上進行著調查,我忽然發覺:台灣媒體不把他叫做本省人,部落格上的評論也很少用外省人、本省人這個區分來討論「海角七號」的。於是我問問台灣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呢?人家說:「你不知道嗎?最近很少說甚麼外省人、本省人了。好像只有結婚的時候,省籍還會被提起來,有可能成為父母反對的理由。」這變化,我們在海外沒有注意到,但是看來追溯到一九九二年李登輝執政時期,修改了有關法律,在戶籍簿、身分證等公家文件上以前必須填寫籍貫的地方,全改成出生地開始的。今天六十歲以下的台灣人大部分都在台灣出生,身分證上寫的出生地是台灣某地,十幾年來不必公開聲明籍貫的結果,社會上已經不大能分別誰是外省人,誰是本省人了。關於魏德聖,台灣人也只說他是台南出生,而不會特地說他是台灣本省人。

另外一個因素,看來是政治環境的轉變:經過民進黨本省人政權辜負了選民期待的八年,台灣人自己重新讓一個外省人政權上了台,省籍意識也不能不發生變化的。如今的外省人不敢再用「本省人」這個「屬下」式名詞來稱呼社會上的多數人。本省人自己則更不會用了。也應該如此,因為國民黨白色恐怖時期通用的「本省人」一詞兒,其實跟日本殖民統治者使用的「本島人」相應,隱藏著要奪取真名、壓制固有身分認同的目的。解嚴以後二十餘年,今天的台灣本省人光明正大地自稱為台灣人。其實,我自己都清楚地記得,二○○○年左右,跟台灣朋友們用英語交談的時候,他們的英語第一人稱正從「we Chinese」變成「we Taiwanese」。我這次在部落格上看到,有人討論「海角七號」之際,為了慷慨地表示並沒有排除外省人的意思,特地註明:「眷村文化也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那措詞教我大吃一驚。從前外省人霸占台灣社會高層的時候,人人都講國語(而不是台語)的「眷村」居民跟貴族一般驕傲,稱外面的本省人為「老百姓」的。由今天的台灣人說來,眷村卻好比是大陸難民收容所。時代真的變了。

我不是拋棄你,我是捨不得你

最後,我終於有了機會從頭到尾看「海角七號」一遍,驚訝地發覺,原來這是一部搞笑片!不過,我馬上想通了,就是因為採取了人人都會喜歡的通俗商業片形式,而且是音樂喜劇兼戀愛悲劇的形式,「海角七號」的台灣票房才能超過所有華語影片的紀錄而跟好萊塢的超級大片如「鐵達尼號」相比的。也跟我原來想像的不一樣,在整齣電影裡,關於一九四五年別離的那對情人(梁文音飾演的台籍女學生和中孝介飾演的日籍教師)的故事所占分量並不多,只是在開頭和最後的幾分鐘出現,其他時候則一貫做忽隱忽現的背景而已。「海角七號」主要是台灣最南部的恆春半島組織一個當地樂隊的故事。成員裡的郵差阿嘉(范逸臣飾演)發現有寄至日治時期舊地址「台灣恆春郡海角七番地小島友子樣」的包裹。收信人的名字恰巧跟負責樂隊的日籍公關友子(田中千繪飾演)一樣。

看著看著,我對二十一世紀台灣社會的真面目大開眼界。首先,影片裡的台語和國語一樣多,而且每一個台灣人角色都會講這兩種語言,有些人另外還講客家話、原住民語言和日語。他們是去台北拚搏了十五年都沒有出息的搖滾樂手(阿嘉)、霸道的當地民意代表(洪國榮=馬如龍飾演)、愛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林宗仁飾演)、原住民老警察(歐拉朗=丹耐夫正若飾演)、喝醉了酒就拿出婚禮相片顯擺「我的魯凱族公主」太太的歐拉朗兒子(勞馬=民雄飾演)、推銷原住民傳統小米酒的客家青年(馬拉桑=馬念先飾演)、暗戀老闆娘的醜八怪修車工人(水蛙=應蔚民飾演)、從日本失意回來當飯店清潔工的單身母親(明珠=林曉培飾演)、在教堂唱詩班彈鋼琴的明珠女兒(大大=麥子飾演)等等。個個都是小人物,卻都是當代台灣社會很真實的寫照。可見,經過了殖民、後殖民時期的文化掠奪和強制,如今在台灣,各族群和諧共處的多語言、多文化社會已經在健全地運作了。
模特兒出身的日本公關友子,在台北學會了一口夠流利的國語(只差捲舌音),但是一被派到最南部來負責組織當地樂隊,就由於不會講台語,跟周圍人的溝通始終有所隔閡。然而,總是在她最不期待的時候,出現個別會講日語的台灣人。比如說,茂伯彈著月琴最愛哼日文歌詞的〈野玫瑰〉。當友子對樂隊的表現感到不滿意而要辭職離走之際,茂伯講起六十多年前學過的半生不熟日語,邀請她參加弟孫的喜宴,為她和阿嘉的關係深化提供關鍵性機會。還有,度假飯店清潔工明珠。友子猜想她曾被日本男人傷害過感情,因而對整體日本人沒有好感。她對友子用日語講的一句話竟然是:「日本人哪懂愛情?」不過,就是那句話教友子承認對阿嘉的感情。

至於在預告片裡那麼突出的古老愛情故事,出乎我的預料,電影好像故意描繪得跟夢想、寓言一般模糊。首先「海角七番地」這個地址,其實只有「七番地」三個字是日文,至於「海角」則百分之百是中文了。天涯海角的涵義,對懂中文的人來說再清楚不過。大家都想像到無邊無際的大海遠處,彩虹彼端達海面,或許那兒有此岸和彼岸相鄰接的地方,於是對片名特別容易認同(所以,看完了電影,很多台灣粉絲真把信件寄到「海角七番地」來為難現實中的當地郵差)。但是,對日本人而言,「海角」兩個字倒不會引起任何想像,因為日文裡沒有「海角」這個詞兒,連用日語該怎麼唸都沒人搞得清楚。還有裝著七封老情書的那包裹,一看就不是真正從日本寄來的,包裝方式跟日本不同,郵票也不像是日本的。我不是要挑毛病,反而認為:敢負三千萬台幣借債,請來了日本演員、名歌手的魏德聖導演,若要用真正從日本寄到台灣來的包裹,應該不難吧?那麼,他為甚麼故意製造虛幻包裹寄到虛幻地址來呢?老郵差茂伯從最初就主張:「這個得退回去」。後來他看著收信人的姓名歪頭自問道:「如果還活著,她沒有比我大幾歲的,我為甚麼不記得有此人呢?」似乎給我們的疑問提供線索。

我越看越覺得「海角七號」根本不是台日苦戀故事,也不是台灣某評論員所說那樣表現出「被殖民欲望」的作品。日本早已從台灣的現實中退場了,現在要了結的是有關苦戀的傳說,或者說歷史的亡靈。還藏在衣櫃裡的時候,老信件也許仍保留著舊情,可是一旦拿出來在南台灣的豔陽下看,馬上變成一堆廢紙都說不定。就像在日本老童話《浦島太郎》裡,主人翁一打開海底龍宮的乙姬奉送的寶盒,冒出來的白煙頓時使他變成白頭老人一樣。「海角七號」這部影片猶如乙姬的禮物,其實不是情書,而是告別信,也並不發自日本,而發自台灣的。電影接近末尾,老信件裡的一句話又觸動了我:「在眾人熟睡的甲板上,我反覆低喃,我不是拋棄你,我是捨不得你。」


許多的「終於」

後來看台灣部落格上的評論,我發現了許許多多「終於」,比如說:「終於看到了跟好萊塢片一樣好看的台灣電影」;「終於有了台灣導演比國際電影節審判團還重視本地觀眾」;「終於出現了一部電影真正反映台灣現實」等等。那麼多台灣人衷心支持「海角七號」讓我深受感動(於是又流淚)。曾經聽說過,國際電影節上得獎的台灣作品,在當地卻沒有人要看。例如,楊德昌的最後一部作品「一一」在海外獲得了那麼高的評價,可是在台灣連公開發行都沒有。當時我還以為,那是藝術性作品在世界每個地方都會遇到的問題。這回才明白,原因其實更為複雜,但是好像都已過去。早逝的楊德昌培養出魏德聖來了。當斯皮瓦克提問《 屬下能說話嗎?》之際,她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不能說話就是被壓迫族群的特徵。現在,台灣人有了百分之百屬於自己的導演,終於能夠說話了,而且說得那麼動人。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179202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