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革命前的寧靜
一封封書信和地下刊物,如何成為革命的發動機? 臉書和推特又如何限制人們的想像力? 本書帶你穿越時空,回到11個歷史現場 探索種種激進想法,透過不同媒介迸發的時刻。 & 改變人們思想意識的革命,究竟是轟轟烈烈的,還是緩慢孕育的?美國資深媒體編輯蓋爾.貝克曼試圖告訴你,推動革命的想法,其實更常是在安靜私密的空間中交流成形的。革命先驅們在狹小隱蔽的角落竊竊私語、構築理想,並慎重討論如何實現他們的目標。而人們為求變革所運用的媒介科技,往往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 本書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考察人們如何用各種不同的媒介交流互動、一點一滴地醞釀革命。從17世紀推動科學革命的信件往返,到1830年代的英國工人爭取投票權的請願書,再到百年後非洲的黃金海岸反抗殖民者的報紙,1990年代讓女性發出憤怒之聲的小誌,乃至新冠疫情大流行時,流行病學家和醫師在無能政府的陰影下,利用通訊軟體來自救。 & 在本書描繪的11個歷史現場中,都揭示了具有深遠影響的社會運動──從去殖民化到女性主義──皆是在相對封閉的關係網中形成的,這個私密的人際空間令某一個群體能孕育出之後廣泛傳播的概念和思想。然而,本書也敲醒警鐘:當下由社群媒體主導的世界,正令這樣的空間加速消逝,也導致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和「黑人的命也是命」等運動未能發揮其潛力而功虧一簣。 & 本書如同一場精彩的媒介與社會運動辯證之旅,除了讓我們重新思考過往媒介所蘊含的核心價值,也為社會變革的出路指明了方向。 & ※本書聚焦11個歷史場景,在此先睹為快: ‧1635年,法國的天文學家佩雷斯克用成千上萬封「信件」召集分散各地的人們觀測月食,成功測量經度並重繪了世界地圖。 ‧1839年,英國的憲章運動領導人歐康納募集了百萬名工人連署的「請願書」,為工人普選權的實現打下基礎。 ‧1913年,義大利的未來主義者提出一份又一份充滿想像力的前衛「宣言」,激發藝術家米娜.洛伊也寫下《女性主義宣言》。 ‧1935年,在非洲的英屬黃金海岸,由當地人創辦的《西非時報》和《非洲早報》,吹響了非洲民眾反抗殖民統治的號角。 ‧1968年,蘇聯的異議分子娜塔莉亞.戈巴涅夫斯卡亞藉由秘密傳遞地下刊物「薩秘茲達」,記錄極權的暴行並散播人權的種子。 ‧1992年,美國的年輕女孩們透過拼貼自製「小誌」,向主流社會和男性主宰的龐克音樂界發出桀驁不馴的「暴女」之聲。 ‧1985年,一群舊金山的科技宅在網路上創造了史上第一個虛擬社群「WELL」,探測了線上交流的尺度和可能。 ‧2011年,不滿獨裁統治者的埃及人在「臉書」上動員集結,點燃阿拉伯之春的怒火,卻在推翻政權後陷入臉書打造的困境。 ‧2017年,白人至上主義者齊聚在線上平台「Discord」的封閉聊天室中,密謀一場示威遊行,夢想將極右翼思想帶入美國社會。 ‧2020年,因政府無能應對新冠病毒,流行病學家和醫師利用「電子郵件」、「WhatsApp」和「推特」建立的群組,共商正確的防疫對策。 ‧2020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者反思「社群媒體」為運動帶來的利弊,並投身於組織社區民眾、將政治訴求帶入體制內的變革中。 & 本書特色 ★獲選《紐約時報》2022年度好書!這是一部與眾不同的歷史著作,講述不同時代的革命先驅和意見領袖如何透過媒體來傳播、擴大影響力,而各式各樣的媒體又如何形塑、制約社會運動的發展,讀來趣味盎然且發人深省。 ★本書收錄了法國、英國、英屬黃金海岸、義大利、蘇聯、美國、埃及等不同時空的故事,甚至談到了台灣的案例,也反思了當代社群媒體的使用和侷限。 ★歷史迷、社群媒體成癮者、STS社群、新聞傳播人士、有志改變社會的運動份子不容錯過的好書! &
【電子書】東奧紀錄者:疫情之下體育記者勇闖奧運
★東京奧運,爭金奪銀。台灣英雄,世界有名★ 每個運動選手都有目標紀錄想要追尋,我也給東奧採訪行訂下目標,就是每則新聞都要無愧於心,忠實紀錄台灣選手在奧運的熱血精神,同時加入我在現場觀察到的,有趣且感動人心的故事。——魏楚育 偉大熱血的篇章未必只存在於過去, 深植人心的故事毋須以晦澀的文字寫就—— 2020年的日本東京奧運,一場因為疫情而延宕的國際賽事, 歷時、跨國,交織著血汗與淚水的舞台,就此拉開序幕。 本書收錄 *多名選手賽事記錄,見證在場上場下不分你我的運動精神。 *東奧期間鬥智鬥勇,如何突破重重困難完成兩地直播工作。 *圖文並茂,如實描寫現場種種人情風光。 *詼諧生動,以輕鬆的筆調細述採訪心境。 名人推薦 【愛爾達電視執行長】 陳怡君 【東奧羽球金牌】 李洋 【東奧羽球金牌】 王齊麟 【東奧拳擊銅牌】 黃筱雯 【LPGA高球選手】 徐薇淩 【鐵人一哥】 謝昇諺 【拳擊世錦賽冠軍】 林郁婷 【人氣正妹體育主播】 卓君澤 【TVBS資深主播/記者】 藍于洺 【民視體育主播】 蔡晴景 【MOMO TV主持人/記者】 李艾純 【蜂巢行銷顧問執行長】 徐偉友 【東奧特派攝影記者】 侯禕縉 熱血推薦! &
【電子書】收視率背後的祕密
一本資深媒體人的懺情錄,一部新鮮人進入媒體圈必讀的職場指南,資深媒體人劉旭峰,以畫面感十足的戲劇筆法,引領讀者一窺當代臺灣的媒體大觀園!觀眾天天守著電視看新聞,自以為了解人生百態,但可能不知道……當你在看電視時,電視臺卻躲在螢幕背後數鈔票!觀眾給電視臺打賞的是收視率,電視臺拿著收視率去兌換真金白銀。收視率代表的是MONEY、MONEY、MONEY!收視率是電視媒體存活的命脈,是節目和主持人能不能「混」得下去的根本依據。但收視率真的準確嗎?有沒有可能作假?怎麼作假?臺灣部分電視媒體傳達的錯誤和荒謬訊息不勝枚舉,觀眾邊看邊罵,但可悲又弔詭的就是──「觀眾邊罵還是邊看」。臺灣傳媒不重視「真正新聞」的惡習難改,製造出虛偽生態、劣質新聞的背後,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在這個惡質的生態裡,又有多少懷抱著「無冕王」憧憬的年輕人,他們良善的初心遭到扭曲?這些浮面的「低、小、下」新聞訊息又是怎麼被生產出來送到觀眾的眼前?作者劉旭峰曾擔任電視新聞操盤人,擁有近三十年的豐富經歷。他將自己在媒體圈的所見所聞,以戲劇張力十足的短篇故事呈現,深刻描寫看似精明的媒體人在職場中的亢奮、浮沉和茫然,在生活中的荒誕、無奈與無知,並揭露出暗黑收視率背後所隱藏的金權詭計;寫實諷刺的背後,更多的是悲憫臺灣媒體可憎又可憐的真實面目。
【電子書】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
科學與我們息息相關,嚴重者甚至影響我們的生命、財產與健康,從塑化劑、瘦肉精、毒奶粉等食安事件到核能問題,科學與我們密不可分。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快門的一瞬間。 當科學新聞遇到臺灣媒體,不免出現失真,再加上名嘴們的推波助瀾,讓台灣社會一直陷在淺碟科學思維的泥淖中。 你我是不是都被似是而非的「科學新知」給誤導了? 或者,你一直認為科學只是科學家的事? 請試著思考以下問題: 1.如果有一間藥廠想要大力推銷他們新研發的一種新藥,它會不會想要透過與媒體的串連,有形及無形地行銷這件不一定是必要的產品? 2.如果有一個財團想要進軍綠色能源產業,它可不可能在媒體中刻意透過「全球暖化」概念的渲染,製造某種恐慌性的消費,以成就這個新產業? 3.如果有位整型醫師想要藉由一項新型美容技術大撈一筆,他可不可能透過媒體的包裝來推銷新的美感指標,乘機掏光你的荷包? 4.如果政府或公部門想要保障某種特定的發電方式,他可不可能與媒體聯手,製造能源短缺、電價上漲的煙霧彈? 如果你有判斷科學新聞正確與否的基本能力,你就能在媒體誇大的報導下,因為存疑而有進一步瞭解真相的機會。 作者累積了十年來對於台灣「媒體中科學」的觀察資料及解析,歸納了國內科學新聞報導中最常犯的十種錯誤類型:理論錯誤、戲劇效果、名不符實、便宜行事、多重災難、關係錯置、忽冷忽熱、不懂保留、官商互惠、忽略過程,期待讀者能輕鬆明白什麼是科學「偽新聞」,讓民眾能活得安心、活得無懼,不再輕易地被媒體操控。也因為民眾堅強的心理素質,使媒體能認真思考報導科學新聞的三要素:正確、普及、反思。讓每一個人都能乘著科學新聞去旅行!
【電子書】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
科學與我們息息相關,嚴重者甚至影響我們的生命、財產與健康,從塑化劑、瘦肉精、毒奶粉等食安事件到核能問題,科學與我們密不可分。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快門的一瞬間。 當科學新聞遇到臺灣媒體,不免出現失真,再加上名嘴們的推波助瀾,讓台灣社會一直陷在淺碟科學思維的泥淖中。 你我是不是都被似是而非的「科學新知」給誤導了? 或者,你一直認為科學只是科學家的事? 請試著思考以下問題: 1.如果有一間藥廠想要大力推銷他們新研發的一種新藥,它會不會想要透過與媒體的串連,有形及無形地行銷這件不一定是必要的產品? 2.如果有一個財團想要進軍綠色能源產業,它可不可能在媒體中刻意透過「全球暖化」概念的渲染,製造某種恐慌性的消費,以成就這個新產業? 3.如果有位整型醫師想要藉由一項新型美容技術大撈一筆,他可不可能透過媒體的包裝來推銷新的美感指標,乘機掏光你的荷包? 4.如果政府或公部門想要保障某種特定的發電方式,他可不可能與媒體聯手,製造能源短缺、電價上漲的煙霧彈? 如果你有判斷科學新聞正確與否的基本能力,你就能在媒體誇大的報導下,因為存疑而有進一步瞭解真相的機會。 作者累積了十年來對於台灣「媒體中科學」的觀察資料及解析,歸納了國內科學新聞報導中最常犯的十種錯誤類型:理論錯誤、戲劇效果、名不符實、便宜行事、多重災難、關係錯置、忽冷忽熱、不懂保留、官商互惠、忽略過程,期待讀者能輕鬆明白什麼是科學「偽新聞」,讓民眾能活得安心、活得無懼,不再輕易地被媒體操控。也因為民眾堅強的心理素質,使媒體能認真思考報導科學新聞的三要素:正確、普及、反思。讓每一個人都能乘著科學新聞去旅行!
【電子書】快乐的人生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獻給讀者贏得快樂人生的終極指南——《快樂的人生》這是一本告訴你人生如何才能變得快樂的生活哲學書,它的寫作背景是當時的美國正面臨著社會經濟蕭條和民眾情緒低落,戴爾?卡耐基為了重新讓人樹立信心、重新充滿力量、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于是進行了一系列勵志演講,這本書就是這一系列演講的文集。本書通過平凡而積極的眾多勵志故事探索人生法則,告訴人們在面對挫折和困境時,應該具有的積極心態和正確做事方法,其中提到的眾多信念和思想對美國社會影響深遠。
【電子書】当下的力量
本書作者的筆觸以普通讀者為對象,議題涉及人生哲理及日常生活的種種問題,通過對人生的感悟和對生命的思考,旨在幫助人們掙脫苦難,過上幸福的生活。本書自問世以來不斷再版,被譯成多種文字,為普通大眾指點迷津。
【電子書】做你想做的人
讓“堅持做自己”不再變得另類和不合時宜《做你想做的人》這本書是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艾倫的代表作,作者通過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知識積累希望告訴青年讀者樸實而又真切的人生道理,告訴讀者在面對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堅持和學習的人生哲學,全書詮釋了“要從小事做起,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就用什么樣的要求要求自己”的理念。作者尤其提倡年輕人從點滴的細節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生活哲學。
【電子書】还他一个“不过如此”:谈国故与文明
本書講述胡適先生的國故與文明情節,本書收錄了整理國故與打鬼、我們對於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文學改良芻議、打破浪漫病、眼前世界文化的趨向、當前中國文化問題等文章。本書宣傳了胡適對世界最本真的態度和胸懷。生存在這個年頭,看見的、聽見的,往往都是可以叫我們悲觀、失望的,有時候竟可以叫我們傷心,叫我們發瘋。面對國故與東西方文明,應該懷有什麼樣的氣度和眼界,什麼樣的情懷和精神,胡適先生一一解說。
【電子書】做一个像样子的梦:谈人生
本書收錄其談人生的36篇文章,是胡適罕見的談人生的專門散文集,展示了胡適先生用赤子之情與悲憫之心書寫出的一位知識份子的天下情懷,通過文字可以看到一個國學功底無比深厚,同時又能跳出故紙堆、清醒地思索“人生問題”的學者胡適。再讀胡適,從此做一個有夢想的人,執著、堅毅、理性,勇敢地去追求人生夢想。
【電子書】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
收視率影響電視新聞製作,屢受輿論詬病,在國內卻缺乏系統性的學術討論。本書關切電視新聞受收視率支配現象,以「收視率新聞學」為系統概念,深入剖析收視率介入電視新聞製作的過程與原因,以探索收視率與電視新聞產製的深層結構。本書詳述「每分鐘收視率」對電視新聞製作的影響,書中分析四家有線新聞台之電視新聞文本;另又以無線台華視為參與觀察個案。本書採政治經濟學研究取徑,忠實還原收視率主導電視產業的商品化過程,並述及收視率、電視、廣告三產業間,共同構築的綿密商業關係。
【電子書】電視明星小快 Speedy the TV Star
本套書為請國外作者全新創作的中英雙語故事,故事節奏性強,用字簡單且句型多重複,能幫助學生學習英文。書後附生字表、故事中譯,還有精心設計的英文練習活動及補充知識,再加上中英文朗讀CD,讓小朋友能輕鬆學習英文,也適合親子共讀。小快是小女孩茱莉養的寵物烏龜,貪吃又愛耍小聰明的他,為茱莉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更鬧出了不少笑話。全套書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描寫茱莉和小快生活中的許多趣事。1.貪吃的烏龜小快---愛吃的烏龜小快被獸醫說太胖啦,於是全家人都決定不要再隨便餵小快吃東西;誰知道幾天後,小快卻越來越胖,這到底是為什麼呢?2.小快的比賽---懶散的烏龜小快跟積極的烏龜噴射機賽跑,卻一再因為貪吃而落後,於是小快的主人茱莉小到了一個辦法……3.小快上學去---茱莉帶著烏龜小快到學校去,卻在上課時發現小快不見了!而同學維克的寵物蛇一副吃的很飽的樣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4.電視明星小快---茱莉帶著烏龜小快到電視台試鏡,一開始牠的表現卻讓電視台的人不太滿意;最後小快是用什麼方法得到上台的機會呢?5.怎麼啦,小快---糟了,小快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樣子,真是讓人擔心!她的主人茱莉會想出什麼辦法,讓小快又變的活潑起來呢?6.小快在哪裡---烏龜小快被家人從水槽移到鍋子裡,再從鍋子移到茶壺……,到最後卻不見了?到底家人會在什麼地方找到小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