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 > 全部商品

Readmoo
【電子書】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

孫石熙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10/24 出版

韓國真實版《The Newsroom 新聞急先鋒》 國民主播孫石熙睽違30年,第二部親筆著作 & 世越號沉船、閨密干政、MeTOO浪潮、南北韓高峰會…… 韓國近代社會最動盪的10年 在那些風暴的中心,都有孫石熙!   2020年,孫石熙在《新聞室》節目中向觀眾道別,為韓國王牌主播的生涯劃下了驚嘆號! & 以世越號沉船為起點,陸續爆發總統閨密干政、總統被彈劾下臺,政權交替後的兩韓與美國高峰會;社會上則有三星工會事件及席捲而來的MeTOO浪潮。孫石熙不僅率領JTBC新聞室參與了每一個歷史時刻,率先獨家報導,更花上長達數百日追蹤同一議題。這樣不放棄的堅持,讓新聞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不僅顛覆了政權,更扭轉了社會。 & 孫石熙認為,新聞人該做的不只是「議題設定」,更要「堅守議題」! 在面對每一起重大事件,他都在不斷思考── & 當發生重大災難,要如何監督政府、不讓世人遺忘集體傷痕? 手握足以顛覆政局的證據時,受到權力打壓,該怎麼堅守立場? 揭發性暴力事件,在傳達真相與現實的矛盾之間,該如何拿捏? 自媒體當道、假新聞充斥的時代,又要如何重新找回大眾的信任感? & 這是他走下主播臺後,親筆寫下那些驚心動魄的第一現場,並重新思考與探究新聞的本質。時代雖然在變,他仍懷抱希望地寫下此書,因為他相信,真正的新聞人會一直竭盡全力,而且明天也將堅持不懈。 & 名人推薦 & 專文導讀──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臺創辦人) & 中文版特別收錄── 李相燁(JTBC社會部記者) & 臺灣新聞人專業推薦── 李金銓(教育部玉山學者) 李雪莉(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阿潑(媒體工作者) 洪貞玲(臺灣大學新聞所所長) 陳信聰(公視新聞部製作人)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哲斌(資深媒體人) (依首字筆畫排序) & 孫石熙是傑出的記者,也展現了正直勇敢和新聞專業精神。我們有師生之緣,借本書在臺問世之際,對他表達誠摯的敬意。──李金銓 & 很感謝有孫石熙這樣的前輩和同業彼此提醒著,新聞工作必須不懈地回到公共生活裡,見著一張又一張需要被看見或被監督的臉孔。──李雪莉 & 本書引領我們思考:在強大政治張力的拉扯下,新聞報導應該從什麼角度切入,實踐自己的公共責任。──李志德 & 身為有幸與最尊敬的孫石熙前輩共事多年的記者,閱讀本書時意外感受到,表面很冷的前輩,其實內心非常溫暖。──李相燁 & 「堅守議題」看似簡單,其實知易行難。但我和孫石熙一樣深信這件事的無可取代性。──何榮幸 & 這是一本反擊「垃圾記者」標籤的書,能閱讀到如此古典,如此能驗證新聞守門人價值與媒體公共性的經驗論述,不免讓人撫卷激動。──阿潑 & 「媒體為什麼存在?」孫石熙直指核心,更用其終生實踐、印證新聞記者的重要價值。──洪貞玲 & 「堅守議題」在媒體低潮時,儘管越來越困難,卻也越來越重要。──陳信聰 & 我十分敬佩孫石熙三件事:一是堅守議題,二是勇抗權貴,三是專業自持。──陳順孝 & 我一直都希望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新聞工作者,都能淬鍊到像孫石熙一樣的能力,有辦法撐住新聞事件所帶來一次次風雨大浪,持續堅守新聞價值。──楊虔豪 &

特價34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世越號、閨密門、MeToo,國民主播孫石熙的新聞關鍵場面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世越號、閨密門、MeToo,國民主播孫石熙的新聞關鍵場面

孫石熙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10/24 出版

韓國真實版《The Newsroom 新聞急先鋒》 國民主播孫石熙睽違30年,第二部親筆著作 & 世越號沉船、閨密干政、MeTOO浪潮、南北韓高峰會…… 韓國近代社會最動盪的10年 在那些風暴的中心,都有孫石熙!   2020年,孫石熙在《新聞室》節目中向觀眾道別,為韓國王牌主播的生涯劃下了驚嘆號! & 以世越號沉船為起點,陸續爆發總統閨密干政、總統被彈劾下臺,政權交替後的兩韓與美國高峰會;社會上則有三星工會事件及席捲而來的MeTOO浪潮。孫石熙不僅率領JTBC新聞室參與了每一個歷史時刻,率先獨家報導,更花上長達數百日追蹤同一議題。這樣不放棄的堅持,讓新聞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不僅顛覆了政權,更扭轉了社會。 & 孫石熙認為,新聞人該做的不只是「議題設定」,更要「堅守議題」! 在面對每一起重大事件,他都在不斷思考── & 當發生重大災難,要如何監督政府、不讓世人遺忘集體傷痕? 手握足以顛覆政局的證據時,受到權力打壓,該怎麼堅守立場? 揭發性暴力事件,在傳達真相與現實的矛盾之間,該如何拿捏? 自媒體當道、假新聞充斥的時代,又要如何重新找回大眾的信任感? & 這是他走下主播臺後,親筆寫下那些驚心動魄的第一現場,並重新思考與探究新聞的本質。時代雖然在變,他仍懷抱希望地寫下此書,因為他相信,真正的新聞人會一直竭盡全力,而且明天也將堅持不懈。 & 名人推薦 & 專文導讀──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臺創辦人) & 中文版特別收錄── 李相燁(JTBC社會部記者) & 臺灣新聞人專業推薦── 李金銓(教育部玉山學者) 李雪莉(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阿潑(媒體工作者) 洪貞玲(臺灣大學新聞所所長) 陳信聰(公視新聞部製作人)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哲斌(資深媒體人) (依首字筆畫排序) & 孫石熙是傑出的記者,也展現了正直勇敢和新聞專業精神。我們有師生之緣,借本書在臺問世之際,對他表達誠摯的敬意。──李金銓 & 很感謝有孫石熙這樣的前輩和同業彼此提醒著,新聞工作必須不懈地回到公共生活裡,見著一張又一張需要被看見或被監督的臉孔。──李雪莉 & 本書引領我們思考:在強大政治張力的拉扯下,新聞報導應該從什麼角度切入,實踐自己的公共責任。──李志德 & 身為有幸與最尊敬的孫石熙前輩共事多年的記者,閱讀本書時意外感受到,表面很冷的前輩,其實內心非常溫暖。──李相燁 & 「堅守議題」看似簡單,其實知易行難。但我和孫石熙一樣深信這件事的無可取代性。──何榮幸 & 這是一本反擊「垃圾記者」標籤的書,能閱讀到如此古典,如此能驗證新聞守門人價值與媒體公共性的經驗論述,不免讓人撫卷激動。──阿潑 & 「媒體為什麼存在?」孫石熙直指核心,更用其終生實踐、印證新聞記者的重要價值。──洪貞玲 & 「堅守議題」在媒體低潮時,儘管越來越困難,卻也越來越重要。──陳信聰 & 我十分敬佩孫石熙三件事:一是堅守議題,二是勇抗權貴,三是專業自持。──陳順孝 & 我一直都希望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新聞工作者,都能淬鍊到像孫石熙一樣的能力,有辦法撐住新聞事件所帶來一次次風雨大浪,持續堅守新聞價值。──楊虔豪 &

7 特價34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新聞詞彙,你用對了嗎?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新聞詞彙,你用對了嗎?

妙熙法師  著
福報文化 出版
2022/07/05 出版

這本書是《人間福報》在新聞上的統一用字,可以明辨字詞、用法上似是而非的觀念,然也有許多並真正屬於錯字,而是福報新聞判斷上的選擇,提供大眾一些參考。 《人間福報》出版《新聞詞彙,你用對了嗎?》,說明經營者回到最根本的地帶,從「學」上訴求,旨在強化編採力,目的當然是報紙品質的提升。如所周知,當前紙媒式微,其他媒介為生存而頻走偏鋒,《人間福報》為編採訂標準作業流程,辨正字詞,連字體字級、標點符號都要正本清源,更有意思的是譯名問題,確實需要一致。原本可能只是編輯部的教戰手冊,現在正式出版,多少有呼喚同行一起來關心的意味,此外,對於有志於從事編採工作的年輕朋友,這無疑是一本有用的新聞工具書。 &

特價25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做為獨立記者: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做為獨立記者: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

朱淑娟  著
巨流圖書 出版
2022/04/07 出版

台灣獨立記者的先驅,20年第一線採訪報導經驗無私相授! 寫好新聞發揮媒體的影響力。 在本書中,作者以近二十年的第一線採訪報導經驗,分享如何在媒體的時代浪潮中,掌握「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寫好新聞、累積實力、贏得信任、永續經營。進而實現社會參與、推動進步、促進公平正義的目標。 本書不只是一本談新聞寫作技巧的工具書,也是任何寫作形式必備的參考書,例如做簡報、工作報告、研究計畫等都可以用到這些技巧。包括:用最少的字讓文章更有節奏感,養成求真的習慣擺脫假訊息,避免偏見以公正對待他人等。 這也是一本談工作哲學的書。包括如何為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工作、並找到工作的意義。如何養成積極樂觀的工作態度、培養好習慣,在工作中持續學習、勇於接受挑戰並累積成果,因此才能在不斷翻轉的社會中保持軔性。 *本書為卓越新聞獎書系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假新聞政治:台灣選舉暗角的虛構與欺騙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假新聞政治:台灣選舉暗角的虛構與欺騙

林照真  著
聯經 出版
2022/02/24 出版

假新聞玩弄新聞、詭辯真假, 在社群媒體上利用平台科技進行政治動員, 已使假新聞成為選舉與公投時的政治武器。 2016年先後發生英國公投、美國總統大選令人震驚意外的投票結果後,假新聞已成為全球政治傳播的重要課題。本書針對國內2018年、2020年兩次選舉進行研究,試圖探討假新聞對國內選舉的影響。 林照真認為,「假新聞政治」說明假新聞為政治化名詞,已經成為民主社會的難題。臺灣更特別的現象是,混淆的國家認同製造政治對立,提供假新聞得以擴大政治操弄的舞台。源自中國大陸的陰謀論與宣傳,更隨時企圖崩解臺灣的社會秩序與民主價值。 全書共十四章。除全面梳理假新聞相關文獻外,另分別以傳播科技、政治對抗、平台產業等不同視角,聚焦分析國內外的假新聞現象。

特價37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國際傳播」國際化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國際傳播」國際化

聯經 出版
2022/01/20 出版

當世界變成美國放大版 傳播媒介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國際化」銜續「去西方化」重啟傳播新起點 「本書匯聚一群耀目的學術明星,共同反思國際傳播領域方法和理論的主要路徑,尤其是整個傳播領域如何『去西方化』。公平言之,《「國際傳播 」國際化》允稱一部獨特的書。」——哈林(Dan Hallin)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 傳播研究是美國文化的產物,後來逐漸擴散到西方國家乃至全世界,成為支配性的觀點與範式。《「國際傳播」國際化》從世界主義的精神出發,一方方面反對西方文化霸權,一方面拒絕狹隘的文化民族主義,以多元文化的對話促進境界交融,和而不同,猶如一首由各種聲音交錯組成的交響樂。 李金銓教授長期關注國際傳播學,綜合四十年的學術生涯經驗,與國際全方位視野編著此書。沒有老調重彈,沒有虛晃一槍,以嚴肅的態度發表真知灼見,呈現智慧交鋒火花,提供華人學術社群一個提高文化自覺的新契機。

特價32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後來,我告了報社老闆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後來,我告了報社老闆

木馬文化 出版
2021/12/08 出版

對從業二十多年的資深新聞記者來說, 最險惡的新聞現場,不在阿富汗、北韓等地── 而在總編輯辦公室! & ★西班牙新聞業最不樂見出版的一本書,頂尖跨國製片公司影視改編中 ★一段捍衛新聞獨立性、決心抗衡政經勢力宰制的戰鬥人生 ★西班牙大報《世界報》前總編的良心告白!好奇新聞製造真相者必讀 & 新聞媒體信誓旦旦地說,他們會告訴你真相; 這位前總編輯將告訴你,什麼是新聞媒體的「真相」。 & 「我永遠和記者與讀者站在同一陣線。 該我離開這裡的那天,我的背包會與今天帶來的一樣,輕盈沒負擔。」 ──大衛.希門內斯的總編就任演說 & 大衛‧希門內斯成為《世界報》總編輯之前,二十年來奔走於世界各地的戰爭、災難及革命現場,發出一則則新聞報導。但他沒萬萬想到,回到報社總部擔任總編,才讓他真正涉身最槍林彈雨的新聞製造現場,看見那些不可告人的「真相」: & #「樞機」這位老謀深算的上司令人疲於應付:表面說支持數位轉型改革,卻不給資源;一再干預新聞報導內容,為權貴朋友們說情;甚至利用裁員策略,讓總編裡外不是人。 #「當權派」始終如揮之不去的頂上烏雲:舉凡政治人物、財閥總裁,每天傳來無止境的抗議訊息,並透過利誘、脅迫等種種手段,從不放棄插手控制新聞走向。 #報社內的人事政治也一樣棘手:守舊的「貴族們」不思長進;野心勃勃的「副座」隨時想奪位;「鼠輩」記者自甘墮落收取外部好處,還以在社內散布流言為樂。 & 大衛‧希門內斯以獨特視角,闡述他如何度過在報社編輯總部裡的那一年。擔任總編輯,原本是令人心生嚮往的挑戰,但後來,卻漸漸演變成一場維護新聞獨立性的防衛戰。在作者筆下,操控一國運作的各方派系勢力盡顯無疑:國家總理、王室成員、政府部會首長、政治人物、企業財閥──當然,還有新聞媒體與記者們。他以犀利的文字,描繪出這些力量如何盤根錯節地交織成新聞業內最幽暗的祕密,充分解釋了新聞媒體與權貴人士之間如何相互運作著「恩惠遊戲」──以及不願意參加這項遊戲的人(如他本人),究竟得付出什麼代價。 & 作者不僅如實寫出他與上述各路人馬斡旋交鋒的受創與致勝經驗,與此同時,身為總編輯的他還要因應當前全球新聞業所共同面臨的考驗:讀者流失、數位轉型、罷工、裁員──這些危機他一項也都沒少碰上。 & 本書是作者的深刻自白,是來自西班牙大報之一的總編輯辦公室的現場紀實,歷歷在目地刻畫出一位新聞從業人員必須面對的倫理道德、人際關係、人性考驗等兩難境遇。 & ‧從編輯台後的祕密交易,一路直探組織內核的腐敗氣息,新聞媒體的祕辛與詭計無所遁形,更清楚感受各方勢力如何共同形塑「媒體第四權」。 ‧作者寫志業的實踐,寫抉擇的艱難,更寫重重人性考驗中的莫忘初衷,細述在龐大組織中仍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者的心情。 & 「現在換作是我,也願意與我們駐外記者之中任一人交換,將總編輯室裡該做的事都留給他,換我前往世界上衝突最嚴重的地方採訪──在那些地方,人們幹壞事,為的是比升職要嚴重許多的事,而且你會比較清楚知道子彈是從哪飛來。」──大衛‧希門內斯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權貴與壞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權貴與壞蛋

商周出版 出版
2021/10/28 出版

真正的獨家不在報紙頭條 在總編輯的筆記裡 ◎近距離記錄金融危機、中國崛起、新媒體興起、民粹與恐攻、英國脫歐、川普執政、美中貿易戰,傳達劃時代變動氛圍。 ◎與北京、莫斯科、柏林、利雅德、德黑蘭、東京、華府等執政者對談,旁觀掌權者面貌,一窺高層決策與政治算計。 ◎力促「金本位」報導、編採自主,推動報社改革,帶領《金融時報》從傳統紙媒轉變為獲獎項肯定的數位媒體。 洞察動盪的15年,以鋒利之筆描繪富豪與強人的焦慮與脆弱 這本筆記是「危機時代」的第一手見證、領導者的快照。 身為《金融時報》總編,巴伯近距離觀察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政經衝擊。 他記錄了新聞編輯台面臨新媒體興起、金融風暴、中國崛起、民粹主義、英國脫歐,以及主流媒體與假新聞鬥爭的採訪報導內幕與心路歷程;寫下遇見的新聞製造者:政治領袖、倫敦與華爾街金融人士、身價億萬的銀行家、王室貴族、矽谷科技大師、外國使節,他們之間的交流訪談、私下會面的插曲。 數百則筆記毫無保留公開這時代權貴(有時還有壞蛋)的即時反應,以及值得細細品味的微妙時刻。可見識到大媒體總編輯的工作與生活,也可當散文閱讀。幽默、誠實、有見地,有時直率得令人發笑。

特價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權貴與壞蛋:金融時報總編輯的亂世工作筆記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權貴與壞蛋:金融時報總編輯的亂世工作筆記

商周出版 出版
2021/10/28 出版

真正的獨家不在報紙頭條 在總編輯的筆記裡 ◎近距離記錄金融危機、中國崛起、新媒體興起、民粹與恐攻、英國脫歐、川普執政、美中貿易戰,傳達劃時代變動氛圍。 ◎與北京、莫斯科、柏林、利雅德、德黑蘭、東京、華府等執政者對談,旁觀掌權者面貌,一窺高層決策與政治算計。 ◎力促「金本位」報導、編採自主,推動報社改革,帶領《金融時報》從傳統紙媒轉變為獲獎項肯定的數位媒體。 洞察動盪的15年,以鋒利之筆描繪富豪與強人的焦慮與脆弱 這本筆記是「危機時代」的第一手見證、領導者的快照。 身為《金融時報》總編,巴伯近距離觀察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政經衝擊。 他記錄了新聞編輯台面臨新媒體興起、金融風暴、中國崛起、民粹主義、英國脫歐,以及主流媒體與假新聞鬥爭的採訪報導內幕與心路歷程;寫下遇見的新聞製造者:政治領袖、倫敦與華爾街金融人士、身價億萬的銀行家、王室貴族、矽谷科技大師、外國使節,他們之間的交流訪談、私下會面的插曲。 數百則筆記毫無保留公開這時代權貴(有時還有壞蛋)的即時反應,以及值得細細品味的微妙時刻。可見識到大媒體總編輯的工作與生活,也可當散文閱讀。幽默、誠實、有見地,有時直率得令人發笑。

特價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造假新聞:他是新聞金童還是謊言專家?德國《明鏡周刊》的杜撰醜聞與危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造假新聞:他是新聞金童還是謊言專家?德國《明鏡周刊》的杜撰醜聞與危機!

臺灣商務 出版
2021/04/29 出版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 如果我們所獲知的不是真相,什麼才是真相? & 關心真相呈現、重視事實還原,不可忽視的事件! 有心於自媒體經營、從事新聞傳媒,必須時時警惕的最好教材! & 他是四度獲得德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的記者、 也是首位獲得美國CNN年度獎的歐洲記者! 這樣一位王牌記者竟會憑空捏造報導內容? 從聯絡、採訪、寫作、刊載, 雷洛提烏斯到底如何一手打造世紀騙局! & 梁永煌 《今周刊》發行人 「抱著質疑的態度,才能夠從一般人習以為常的事情中,找到潛藏背後令人震撼的真相」,這是我對自己及同事的共同期許,本書作者透過義無反顧的堅持,告訴我們質疑的重要,也給了我們有如暮鼓晨鐘的提醒。 & 胡元輝 臺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闇黑從來不是犯罪者獨立造就而來!本書不僅讓人對新聞界的醜聞感到震驚,更令人對醜聞得以生成的幕後心生警惕。 & 管中祥 臺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 這是一位調查記者踢爆另一位調查記者造假的故事,但這不只是故事,除了有抽絲剝繭、扳倒惡意的精彩歷程,也是新聞工作者對理想的堅持與反思。 & 蔡依橙 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記者連續做假新聞,你敢揭發嗎?大部分人可能會回答「當然敢」。但如果,你要揭發的是超級成功、連續得獎的知名記者,而且你還跟他共同掛名一篇評價超好的報導呢?又如果,繼續追下去,要冒著被終止工作合約、丟工作、沒收入、身敗名裂的風險,收入本就微薄的你,轉過身去,還有一個家、四個小孩要養呢?你敢揭發他嗎?胡安.莫雷諾敢,這本書,就是他揭發德國《明鏡周刊》的著名記者雷洛提烏斯,報導真實性有問題的故事。 & 呂昱達 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記者成了小說家?獲獎無數的雷洛提烏斯,竟被同僚踢爆長期「系統性杜撰新聞」,堪稱《明鏡周刊》存亡危機。踢爆者莫雷諾以此書訴說新聞工作者的道德勇氣,更警示被世紀騙局愚弄的社會是如何岌岌可危。 本書特色 & 1.揭露德國知名記者雷洛提烏斯編造《明鏡周刊》報導的最大醜聞 2.發覺編造不實報導的種種過程 3.探究新聞的事實查核機制 4.反思對記者報導內容的期望 &

75 特價32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性掠食者與牠們的帝國:揭發好萊塢製片大亨哈維.溫斯坦令巨星名流噤聲,人人知而不報的驚人內幕與共犯結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性掠食者與牠們的帝國:揭發好萊塢製片大亨哈維.溫斯坦令巨星名流噤聲,人人知而不報的驚人內幕與共犯結構

臉譜文化 出版
2021/01/07 出版

「每一個開口的女性,都是在成全另外一名女性。」 普立茲獎得獎記者羅南.法羅, 燃起 #Metoo運動燎原之火的第一手實錄 ★出版空降美國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榜 ★《華盛頓郵報》、《時代雜誌》、《柯克斯書評》、《圖書館雜誌》2019年最佳書籍 ★入圍2019年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最終名單 房慧真(作家)、范國勇(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馬欣(作家)、陶晶瑩(主持人、作家)、張子午(《報導者》記者)、張亦絢(作家)、陳潔晧(《不再沉默》作者)、顏擇雅(作家、出版人)、羅筱薔(吾思傳媒 女人迷內容編輯)──推薦 & 二○一七年一次例行性的電視新聞調查工作,讓羅南.法羅接觸到了一則沒有人敢大聲討論的新聞──好萊塢有個超大牌製作人如掠食動物般在獵豔,而沒人動得了他。 & 是因為眾人的恐懼,是因為他的財力,也是因為有個要人噤聲的陰謀集團沆瀣一氣。隨著法羅與真相的距離愈來愈近,處於灰色地帶的高價律師與有軍事背景的私家調查員也鬼鬼祟祟地發動了祕密的恐嚇行動,威脅著要終結他的記者生涯,跟蹤他的一舉一動,還把他家族裡的性虐待事件搬出來當武器威脅他。 & 這是個不曾有人說出的故事,講的是要錢有錢要人脈有人脈的大人物,是如何用一般人聞所未聞的監控與威脅手段去強迫新聞記者就範,逃避自身的法律責任,也去逼使受虐的被害者不准發聲。這同時也是一個女性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女性是如何賭上所有,只為了揭發真相並點燃一場全球性的社會運動。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性掠食者與牠們的帝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性掠食者與牠們的帝國

臉譜文化 出版
2021/01/07 出版

「每一個開口的女性,都是在成全另外一名女性。」 普立茲獎得獎記者羅南.法羅, 燃起 #Metoo運動燎原之火的第一手實錄 ★出版空降美國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榜 ★《華盛頓郵報》、《時代雜誌》、《柯克斯書評》、《圖書館雜誌》2019年最佳書籍 ★入圍2019年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最終名單 房慧真(作家)、范國勇(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馬欣(作家)、陶晶瑩(主持人、作家)、張子午(《報導者》記者)、張亦絢(作家)、陳潔晧(《不再沉默》作者)、顏擇雅(作家、出版人)、羅筱薔(吾思傳媒 女人迷內容編輯)──推薦 & 二○一七年一次例行性的電視新聞調查工作,讓羅南.法羅接觸到了一則沒有人敢大聲討論的新聞──好萊塢有個超大牌製作人如掠食動物般在獵豔,而沒人動得了他。 & 是因為眾人的恐懼,是因為他的財力,也是因為有個要人噤聲的陰謀集團沆瀣一氣。隨著法羅與真相的距離愈來愈近,處於灰色地帶的高價律師與有軍事背景的私家調查員也鬼鬼祟祟地發動了祕密的恐嚇行動,威脅著要終結他的記者生涯,跟蹤他的一舉一動,還把他家族裡的性虐待事件搬出來當武器威脅他。 & 這是個不曾有人說出的故事,講的是要錢有錢要人脈有人脈的大人物,是如何用一般人聞所未聞的監控與威脅手段去強迫新聞記者就範,逃避自身的法律責任,也去逼使受虐的被害者不准發聲。這同時也是一個女性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女性是如何賭上所有,只為了揭發真相並點燃一場全球性的社會運動。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假新聞【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假新聞【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

平安文化 出版
2020/10/26 出版

後事實時代, 究竟是誰在說謊? 德國權威記者帶你直擊「謊言媒體」亂象,揭露「假新聞」與它們的產地! 看到網路瘋傳衛生紙即將缺貨,你馬上衝去大賣場搶購?聽說某種食物可以預防新冠病毒,你立刻轉發給親朋好友?得知韓國人說孔子是韓國人,還申請「端午節」為世界遺產,讓你義憤填膺?……其實,這些都是「假新聞」在作祟,而台灣受假新聞危害的程度甚至排名世界第一! 所謂「假新聞」,是指模仿真正新聞的風格,刻意散播的不實訊息。在社群媒體時代,「假新聞」已成為我們的日常,隨之而來的則是因此造成的種種恐慌與對立。然而,我們可曾靜下心來思考:層出不窮的「假新聞」究竟從何而來?它們的目的為何?我們又該如何分辨真假,並終結假新聞的傳播? 本書便由德國資深權威記者執筆,深入剖析假新聞氾濫的背景與造成的影響,闡明何謂「新聞自由」以及新聞工作者應該遵守的分際,並揭露政府、社群媒體與新聞界力抗假新聞所採取的對策,幫助我們啟動獨立思考,學會事實查核,不再成為「假新聞」的幫兇! 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但沒有人有「創造」事實的權利。真相最大的敵人不是謊話,而是盲信。只有養成質疑和批判的能力,杜絕道聽塗說、人云亦云,才能踏出「公民覺醒」的第一步!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民粹主義【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民粹主義【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

平安文化 出版
2020/10/26 出版

簡化問題、挑釁對手、鄙視媒體、激化恐懼、散播陰謀論…… 這樣的政治人物,你是不是也似曾相識? 「CNN記者獎」得主帶你看穿民粹主義者如何用煽動話術玩弄事實, 認清我們與「民粹之惡」的距離! 「民粹主義」一詞源自拉丁文「populus」,意即人民。在民粹主義者眼中,「我們即人民,而且只有我們才是人民。你們這些想法不同、長相不同以及信仰不同的人,你們不是人民的一分子!」 民粹主義者常會透過大幅簡化問題,激起民眾的恐懼感。他們喜歡宣稱是「沉默多數」的唯一代表,將自己塑造成重大危機的救星。從美國總統川普、英國首相強森,到巴西總統波索納洛、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民粹主義政治人物在全世界都聲勢正隆。但為什麼選民會把票投給這些人?他們是如何說服大眾的?他們對民主政治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CNN記者獎」得主路德維希從頭梳理「民粹主義」形成的歷史,揭示民粹主義者如何將語言當作武器來玩弄事實、批評媒體、製造恐懼和憤怒,帶你看穿民粹主義者的話術,告訴你民粹主義者為何如此危險以及公投為何不必然是最佳的選擇。 民粹主義是一種對社會問題過度反應的警訊,但民粹主義也能讓我們重新認識民主的本質。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輕信權威,不要屈服於恐懼,用理解代替爭論,我們就能將對民粹主義的反思轉化成改革社會的力量!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

李金銓  著
聯經 出版
2019/07/17 出版

近十多年來,李金銓在華文世界發表的專文每每獲得廣泛的迴響,本書《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是這些文字反覆精心修訂的結集。開首之章即不斷從傳播研究的角度,強調社會分析的辯證性、複雜性、具體性和條件性,旨在聯繫個人關懷與公共議題,建立傳播研究的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並促進中國傳統形象思維、直覺智慧與西方社會科學的邏輯思維互通互證。 第一篇「國際傳播:中華與世界接軌」,涵蓋跨學科的視野,李金銓指出美國主流傳播研究「內眷化」,以致國際傳播成為「美國的」國際傳播,不是「國際的」國際傳播。李金銓試圖聯繫在地經驗與全球視野,以重建國際傳播的知識論與方法論基礎,一方面促進國際傳播的「國際化」,賦之以豐富的「文化性」;一方面加強華人社會傳媒研究與西方主流文獻的對話,庶幾獲得「境界的交融」。 第二篇「民國報刊:新聞與歷史的聯繫」抉微鉤賾,借助社會科學的意識和方法分疏新聞史的若干脈絡。涉及面包括近代文人論政與報人情懷、以胡適和魯迅為中心的輿論場域交鋒、左中右著名記者的生命歷程與時代洪流相遇的層層互動與糾葛、上世紀初期英美在華的報業競爭,以及從美國新聞教育在華移植論述帝國使命、美國實踐主義與中國現代化。 透過第三篇「訪談錄:治學經驗拾綴」,李金銓以歷史為經,世界為緯,爬梳海外中國傳媒研究的知識地圖、國際傳播研究的想像力、傳播科學和反思的藝術、社會科學對中國新聞史學研究的啟示與借鑑,並總結傳播研究方法論的「跨界」、「搭橋」與「交光互影」。 最後的長跋是李金銓企圖以小見大的學術生涯回顧,提供半世紀傳播研究歷史的個人見證,縷述學術興趣的發展、研究問題的思考,和治學方法的經驗。

特價35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晚清的媒體圖像與文化出版事業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晚清的媒體圖像與文化出版事業

傳記文學 出版
2019/01/28 出版

本書著重在早期中文報刊(Chinese language press),內容大多涉及《申報》、發行《申報》的公司,以及初期數十年間總綰公司營運的美查(Ernest Major)。 & 「申報館」成爲近代中文新聞媒體的起源,以及造就上海公共租界(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成為幾十年來中國媒體之都的因素。中國報刊不管就形式或者內容,都是屬於跨文化的媒體,是一種跨語言、跨文化連結,其體例和修辭,也都是在當時不斷發生的跨文化交流中形塑而成。透過以美查與「申報館」之媒體與文化出版事業的分析,本書一方面挑戰著名學者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和「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理論架構,提出批判性的視角,另一方面兼容社會史與媒體報導的取徑,呈現出晚清時期政治與公共領域的互動、女性形象的建構、「報刊」角色的自我定位。 & 本書視野獨特,材料豐富,是國內第一本歐洲重量級漢學家的開創性著作。 &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晚清的媒體圖像與文化出版事業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晚清的媒體圖像與文化出版事業

傳記文學 出版
2019/01/28 出版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在河水井水漩渦之中: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新聞生態【增訂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在河水井水漩渦之中: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新聞生態【增訂版】

劉瀾昌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18/07/03 出版

香港的媒體生態在九七回歸後如何變化? 一國兩制對香港的新聞自由有什麼影響? 「五十年不變」的政治承諾存在哪些變數? 「井水」香港與「河水」中國,兩者如何互動? 新聞研究者劉瀾昌全方位探討香港的新聞文化、新聞自由、輿論調控與網路媒體,回顧百年來香港新聞生態的發展。 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主權由倫敦轉移到北京。北京承諾實行一國兩制、50年不變,並以「井水不犯河水」作為最高指導原則。在這樣的歷史轉變下,香港的新聞生態不可避免的發生變化:新聞自由、新聞的真實性、色情新聞的氾濫、新聞界的自律與社會監督、政府對新聞界的利用和調控,都出現了前所未見的矛盾。儘管是一國兩制,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雖然不變,但北京的新聞觀和香港的新聞理念,還是發生不可避免的摩擦、衝撞、甚至對抗。在香港回歸超過二十年後的今天,本書嘗試綜合馬克思主義與西方的新聞理論,以此兩座標來對香港的新聞生態作出介紹與分析,並試圖從普世公認的新聞價值理論中尋求答案。

7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記者不是你想的那樣:蕭彤雯的新聞現場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記者不是你想的那樣:蕭彤雯的新聞現場

蕭彤雯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7/09/19 出版

曾擔任壹電視主播的蕭彤雯,一直擁有高人氣,其專業形象亦深植人心。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她,無論在新聞現場或主播臺上都不做「讀稿機」,對新聞事件有自己的判斷,也敢於表達想法。 本書從蕭彤雯從業的初心開始,寫下二十年的精華,困難與驚險的過程,堅持的態度,讓人瞭解她身為記者所秉持的理想,與未曾妥協的價值核心。 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年,蕭彤雯回顧一路走來,她說:「新聞就是人的故事。」 如今,她從傳統媒體走入新媒體,展現更積極的力量。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記者不是你想的那樣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記者不是你想的那樣

蕭彤雯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7/09/19 出版

曾擔任壹電視主播的蕭彤雯,一直擁有高人氣,其專業形象亦深植人心。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她,無論在新聞現場或主播臺上都不做「讀稿機」,對新聞事件有自己的判斷,也敢於表達想法。 本書從蕭彤雯從業的初心開始,寫下二十年的精華,困難與驚險的過程,堅持的態度,讓人瞭解她身為記者所秉持的理想,與未曾妥協的價值核心。 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年,蕭彤雯回顧一路走來,她說:「新聞就是人的故事。」 如今,她從傳統媒體走入新媒體,展現更積極的力量。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界線與戒線:傳媒工作者眼中的新聞創意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界線與戒線:傳媒工作者眼中的新聞創意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傳媒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傳媒報道的角度、選題、文字與創意,都影響著市民接收的信息。作為傳媒工作者,必須力求創新;同時,一些意識形態、原則立埸、價值觀念、外部壓力等則影響著傳媒工作者傳遞信息的內容及方式,形成無形的「界線」與「戒線」。在創意與界線、戒線互相角力拉扯下,不同崗位的傳媒從業員會如何平衡? 本書深入地訪問了多位香港及外地資深的傳媒工作者,當中包括美國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及亞洲出版商協會的年度最佳新聞獎(SOPA Awards)獲獎者,他們以親身經歷及代表作品,分享其對新聞教育、傳媒工作環境、媒體創意發展、個人成敗經驗、傳媒公信力、新媒體科技等的見解及體會,從而聚焦於新聞創意的突破,以及界線和戒線的平衡。

7 特價3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新聞,在轉據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新聞,在轉據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

林照真  著
聯經 出版
2017/05/22 出版

借鏡《紐約時報》、《衛報》、BBC與半島電視臺 反思臺灣媒體如何面對數位新時代的崛起與挑戰 因為 新聞,在轉捩點上 臺灣,在轉捩點上 & 林照真的專書《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一共分為十三章、兩大部分,分別以「全球媒體的轉型聚合」與「臺灣媒體的轉型聚合」兩大範疇來呈現各章節內容。她遠赴美國、英國與卡達,深入訪談《紐約時報》、《衛報》、BBC與半島電視臺,除了帶回第一手報導,更詳盡評析傳統媒體與數位新媒體的聚合現象。 & 《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在「全球媒體的轉型與聚合」這個主題中,第三章主要針對《紐約時報》的聚合現象進行第一手研究,重點在於強調以傳統報紙聞名的《紐約時報》,如何在文字、平面照片外,引進影音、視覺圖表、社群媒體、互動媒體等進行多媒體的聚合。 & 第四章、第五章則是討論聚合對傳統報紙轉型的衝擊,並以《紐約時報》與《衛報》的比較作為研究主軸,剖析《紐約時報》、《衛報》這兩家優質的傳統媒體,如何透過數位的新興科技人員與技術,發展資料新聞與視覺新聞。 第六章探討擁有多平臺的BBC,如何在數位時代,順利在這些平臺上分享內容,進行跨平臺的聚合。 第七章則是研究半島電視臺不同的聚合經驗,也探討半島如何因為跨文化的聚合,不斷擴大新聞的跨平臺運用,也因此能照顧最大多數、來自不同區域的收視者,進行跨文化的傳播。 第八章試圖以「阿拉伯之春」為例,討論國際主流媒體使用社群網站的情形,關注大眾媒體在世界重大新聞發生時,如何使用、分辨社群媒體的內容。 第九章則就幾家全球性媒體如何結合「社群媒體與主要媒體聚合」的情形,進行具體的案例說明與報導,並指出這些媒體皆以專業的新聞從業人員經營社群媒體,與國內的小編經營非常不同。 & 在「臺灣媒體的轉型與聚合」這一部分,《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第十章主要處理「自由」、「壹傳媒」、「聯合」與「旺旺中時」等臺灣四大報紙集團,對新聞聚合的看法與可能相關的措施。 第十一章針對臺灣七家24小時新聞臺如何使用新媒體進行監看,並且就監看結果與各電視臺相關人員進行訪問;作者發現臺灣的有線電視使用新媒體內容的現象非常普遍,但是新媒體來源不明,獲使用的新媒體內容又多偏向社會新聞與娛樂新聞,與古典的新聞價值或是公共價值,並無太大關聯。 & 第十二章以「新瓶裝假酒」為題,探討新媒體的置入性行銷如何發生;並深度訪談相關人員,希望能在新媒體中,釐清新聞與廣告的分際。 & 第十三章呈現國內目前試圖發展資料新聞的相關探討。透過實證研究,探討國內中央與地方政府資料開放相關情形,並且認為在大數據時代,資料新聞為媒體工作者必須強化的重要新聞技能。而在發展資料新聞時,也面臨新聞工作者應加強自己的資訊處理能力,同時也應學習如何與電腦科學的專業人士相互合作。 & 林照真期待透過這本書,為全球的媒體轉型留下真實的學術研究紀錄,也希望臺灣的媒體產業、新聞教育人士能深刻察覺媒體聚合為不可逆,必須下定決心進行轉型與聚合,並為閱聽眾提供最好的新聞品質,才是新聞媒體的職責所在。

特價42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香港傳媒新世紀(第二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香港傳媒新世紀(第二版)

李少南  著
香港文大 出版
2015/07/10 出版

近年,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受到空前嚴峻的考驗,香港傳媒也踏入了新的時期。回歸後的傳媒生態經歷了哪些重大的改變?網絡媒體的出現怎樣影響政治訊息的傳播?在中港融合的過程中,香港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認同?媒介的專業操守與市場的關係若何?這些都是本書所關注的課題。 本書網羅了本地傳播學者及資深傳媒工作者,就香港傳媒的各個專題進行探討,文章各具特色,理論與現實並重。透過本書,讀者可以了解香港傳媒的現況和存在的問題,並且以批判的角度,分析本地媒介在一國兩制下與國家及市場的政經關係。

7 特價3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傳播大師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傳播大師

鄭貞銘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4/08/01 出版

「傳播學」在學術領域中,屬於後進而又發展迅速的學科,今已漸成「顯學」;由於傳播涉及多種社會學科領域,致有不同學科權威教授從不同角度研究與人類傳播 之相關行為,且有重大發現,為「傳播學」之研究奠定堅實基礎,他們可謂是「傳播學」之先驅者、組織者與研究者,對此一學科提供重要貢獻;如同其他學科一 樣,傳播學也有許多大師,他們在形成傳播學與其相關學科的領域中,提出許多有價值的理論,為學術研究做出重大貢獻;這些理論,或有不同爭議,但都在傳播研 究中提供不同的價值。 這些重要人物包括:拉查斯斐(Paul F. Lazarsfeld)、拉斯威爾(Harold Lasswell)、李溫(黎文)(Kurt Lewin)、索緒爾(Saussure)、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麥克魯漢(H. Marshall Mcluhan)、賀夫蘭(Carl Hovland)、克拉柏(Joseph T. Klapper)、羅傑斯(Everett M. Rogers)、霍爾(Stuart Hall)、諾爾紐曼(F. Noelle Neumann)、施蘭謨(Wiber Schramn)、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與馬克斯(Karl Marx)。 本書特色 ★臺灣重量級傳播學者鄭貞銘親撰整理,是進入傳播學領域不可或缺的領航書。 ★一次瞭解全球15位奠定傳播學新聞學基礎重要人物,及其理論的傳播學專書。

75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匆促的記者:公民新聞、媒體與社會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匆促的記者:公民新聞、媒體與社會

張讚國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3/07/01 出版

公民新聞,是現代社會的產物與操作,更是網絡與個人傳播設備普及後一個方興未艾的現象。公民記者的出現,代表專業記者在報導和評論公共事務上已脫離人民的期待。 不管是民主或集權國家,跟傳統新聞記者一樣,公民記者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方面,都不可或缺,只是角色及功能有別。公民,而為記者,這是另類新聞的建構,對建制新聞的一種不滿和挑戰。 「匆促的記者」有雙重含義,一方面著重公民記者「捨我其誰」的急迫感,另一方面批判專業記者「唯利是圖」的急就章。兩者的互動牽涉公民社會與主流新聞媒體的為與不為,關係人民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和生活經驗的取捨。 由於歷史因素、結構和環境使然,中港台的新聞媒體與公民社會呈現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不論是追求利潤的異化,或依附權勢的腐化,主流新聞媒體的墮落都有脈絡可尋,公民新聞的理念和實踐也因此有相當差異的走向,反映出整體需求與個人機會安排的分野。 這是第一本比較中港台公民新聞、媒體和社會的專著。透過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匆促的記者」嘗試在名詞和行動之間,檢視公民新聞的促因、守門人和新聞界限、公民社會的擴張、微博與新聞自由、獨立媒體和財團壟斷、公民記者和國家機器、與新聞何去何從等問題。

7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

李金銓  著
中文大學 出版
2013/04/01 出版

面對「媒介黨國化」和「媒介商業化」排山倒海之勢,中國報刊的「文人論政」有何時代意義? 本書以「結繩記事」的方法,選取中國新聞史上的關鍵人物、關鍵事件、關鍵節點,串起一部曲折而複雜的中國新聞史。以這樣的方式進入歷史,既觸碰了交錯生動的人與事,深入探究其間的文化肌理,又提供了新聞史脈絡的整體圖景。本書兼收史學、傳播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試圖打破學科壁壘;同時涵括學界新銳及中堅,博採各家所長,為中國新聞史,乃至近現代史提供另一種讀法。 「新聞史的研究不能抱殘守缺,必須從人文和社會科學吸取理論和方法的資源,同時從新聞史迴向給人文與社會科學,保持一個開放互動的態度。 歷史真相是曲折、複雜、具體而矛盾的,更不可能「一語定乾坤」,唯有多視角多維度探索,切磋琢磨,才能慢慢地還原歷史場景,逼近歷史「真相」,配合時代的呼喚以獲致更真切而有意義的瞭解。我們願意在這個平台上對話下去,有志者盍興乎來!」——李金銓

7 特價53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負面報導不是壞東西:中國新聞實踐中的真命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負面報導不是壞東西:中國新聞實踐中的真命題

張玉洪  著
秀威資訊 出版
2010/06/07 出版

  華文世界首部論述負面報導的著作。在本書中,提出負面報導的新定義:「它是指針對可能或已經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損失的自然災害,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重大違法、違規現象以及異議(不同觀點)的報導。這些報導可能引起人們對報導對象(個人、組織∕機構、國家或政策等)產生負面評價。」  本文作者還首度對中國的負面報導的歷史進行了全景式的掃描,並加以整理和提煉,認為中國負面報導的歷史其實昭示了新聞訊息傳播禁止與傳播許可之間博弈的軌跡,以及媒體負面報導權利爭取的歷程。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媒體與全球在地化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媒體與全球在地化

吳非  著 、馮韶文  著
秀威資訊 出版
2010/01/18 出版

  全球在地化研究為臺灣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主任王立文教授首先提出,並且王立文教授還在元智大學創辦《元智全球在地文化報》,每兩個月出版一次。 2000年陳水扁就任總統後提出臺灣化與本土化,但問題在於如何臺灣化和本土化,最後前總統李登輝先生認為陳水扁的臺灣化與本土化只是流於口號和形式。 2008年馬英九先生就任總統後,在兩岸外交休兵的前提下,臺灣的外部環境開始變得穩定,並且給予臺灣免簽證的國家將會越來越多,臺灣開始進入全球在地化進程。臺灣在全球化進程中開始的雖然早,但過程複雜,現在情況處於穩定當中,本研究的重點在於提供媒體全球在地化的基本發展特點。

7 特價30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前事今識:中國近現代的新聞往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前事今識:中國近現代的新聞往事

鄭連根  著
秀威資訊 出版
2009/06/05 出版

《前事今識——中國近現代新聞往事》係作者就中國近現代新聞史撰寫的隨筆集。作者評說前人──如《大公報》的張季鸞、王芸生,《申報》的史量才,以及林白水、邵飄萍等前輩報人,並透過介紹他們的行事、辦報理念,爬梳近現代新聞發展的思潮和路徑,冀望重新呼喚起新聞的良知與激情。文筆所涉,既有懷古之幽思,又有現實之喟嘆。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新聞工作者與媒體組織的互動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新聞工作者與媒體組織的互動

張文強  著
秀威資訊 出版
2009/03/17 出版

一直以來,新聞被視為專業,新聞工作從業人員則被期待做為專業工作者。只是近年來,台灣媒體產業情境的快速改變,直接造成媒體組織與新聞工作者互動關係的重大改變。在組織內部工作的新聞工作者,除了需要處理傳統工作自主與能動性問題外,還得開始面對新聞專業論述崩解後,更為深層的工作意義與自我認同問題。對於關切自己存在價值、具有自我超越企圖的新聞工作者而言,這些問題是寫實、更是需要積極面對的。而本書便在於回到實務情境,寫實觀察與論述新聞工作者如何與媒體組織互動?如何與組織共謀控制住自己?又如何在工作中失去工作意義與自我認同?最後期待可以提供實務工作者在組織內部持續自我追尋、自我超越的線索。

7 特價34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臺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臺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

林富美  著
秀威資訊 出版
2006/09/30 出版

當文化勞動的價值向市場靠攏,在市場經濟的夾殺下,專業勞動本質所受到的挑戰,除了險峻,更多的不堪。居處其間的文化工作者其生存、堅持、妥協或對抗之作為與框限何在?本書將以近年在台灣所進行的研究成果,提呈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居此產製環境之能動性的可能與限制所在。企盼透過實證研究的揭露、耙梳,行破而立之效,拋磚引玉,讓同關心此一問題者,共思有效方略。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新聞傳播實務研究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新聞傳播實務研究

張駿德  著
秀威資訊 出版
2006/07/24 出版

新聞學曾是傳播學的前身與源頭之一,而傳播學一旦形成獨立的學科以後,與新聞學形成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關係。大陸的情況又有些特殊,無產階級新聞學是在大陸共產黨領導革命根據地新聞事業的過程中形成的。1956年以後西方傳播學陸續傳入大陸,給大陸新聞學帶來了衝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傳播學對大陸的新聞改革帶來了新的理念與改革動力。目前,大陸的傳播學已成為21世紀的朝陽學科與基礎學科,與大陸的新聞學互相交融,取長補短,共同繁榮。

7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蘇俄新聞傳播史論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蘇俄新聞傳播史論

秀威資訊 出版
2006/06/30 出版

2000年前夕,普京在葉利欽總統的拔擢之下接掌了政權,一夕之間在俄羅斯從默默無聞的政治官僚變成了家喻戶曉的政治明星。筆者發現,大眾傳播媒體正是在普京的治國方略中扮演著最關鍵的輔助角色,普京對媒體體制的一系列改革,一方面結束了寡頭媒體動搖國本的紛亂年代,另一方面開啟了媒體國家化與社會化的進程。 俄羅斯媒體國家化進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國家資本進入金融寡頭的媒體,以及國家電視廣播媒體監管機關和領導集團─全俄羅斯廣播電視公司的中央集權管理形式的建立。在俄羅斯是否在足夠的公共領域空間成為西方關注的一項的焦點,國家與社會的區隔性是界定媒體是否有哈貝馬斯(J.Habermas)所稱的公共領域的標準。若是將國家社會型態以政府、社會團體與公民個人在公共領域中的互動關係來看,那麼政府介入媒體專業化運行越多,導致社會團體與公民在媒體發聲的權力就越小,也就形成了一種「國家社會化」或是「社會國家化」的重疊狀況,這一種缺乏公共領域的狀態,例如蘇聯時期,另一種沒有公共領域的狀態是媒體在體制內由於非專業化的介入因素而完全失效,媒體脫離社會團體與公民個人,導致上層建築與下層建築完全脫離,媒體沒有發揮聯繫協調的作用,例如蘇聯末期最為明顯。因此公共領域的範圍大小與媒體是在國家社會中運行的範圍有關。目前在俄羅斯媒體的公共領域當中仍存在相當大的新聞自由的論述空間,媒體各有自身的政治立場,包括批評普京總統的媒體、支援普京的媒體和中立的媒體,他們都有各自支援的媒體集團與讀者群,那麼媒體與政府互動的空間範圍與關鍵尺度在哪??筆者在研究中發現,從蘇聯到俄羅斯政治改革時,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一直存在於媒體改革當中,就是當主流媒體在國家資本的控制之下,任何普京的政敵,若是想利用國家安全系統泄密給媒體的方式來操作政治鬥爭或針對普京進行人身攻擊的話,這種事情是可以避免的,例如在戈爾巴喬夫執政末期與葉利欽執政時期在媒體中出現過多的人事鬥爭與政府醜聞,因此普京不完全是為了控制新聞或言論自由才發展國家媒體,更重要是避免媒體在國安系統介入後可能出現過多的政治鬥爭的新聞醜聞,普京是國安系統出身,深知這種操作的利害程度。當然,普京的強國作為與他對媒體回歸國家社會的規劃,更避免了本可能在俄爆發的顏色革命,這也就遏制了俄羅斯被肢解成為一個能源供應地弱國的可能性。本書架構如下: 第一章--關於俄羅斯報紙的市場化趨勢與管理;第二章--對於俄羅斯廣播電視的管理問題;第三章節--探討全俄羅斯國家廣播電視公司集團所有權中化的困境與前景;第四章節是探討俄羅斯金融寡頭、跨媒體集團和普京的能源外交關係;第五章是比較分析美英自由主義新聞觀與蘇聯列寧主義新聞觀體系建構與僵化問題;第六章節是探討蘇聯解體與媒體的互動關係;第七章節是探討普京媒體改革與意識形態的關聯性。 本書從探討普京重建意識型態體系到回溯列寧、史達林建構的意識型態帝國,一共分為七章,反覆探討俄羅斯媒體體制的改革問題,可以說每個章節既可自成體系,但又一脈相承。 &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新聞傳播之自由與界線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新聞傳播之自由與界線

張永明  著
永然文化 出版
2000/12/21 出版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