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 > 全部商品

金石堂
【電子書】多元宗教社會的政治傾向:台灣的宗教差異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多元宗教社會的政治傾向:台灣的宗教差異

巨流圖書 出版
2021/02/26 出版

長久以來,台灣的政治學界認為宗教是一個與政治科學研究無關的領域,甚至昔日威權政治的貽害,使得政教關係的研究演變成雙重禁忌。然而,政治與宗教之間,難道毫無聯繫?宗教的效應也從來不顯現於政治範疇嗎? 本研究嘗試運用質化與量化的方式,企圖探究宗教形上的神論解釋,對經驗層次行為表徵的影響,藉此比較各教派的政治態度、價值及差異。對許多信眾而言,一句信仰的教義,是信眾判別倫理道德的價值來源,更是政治行動邏輯的思維基礎。宗教所隱含政治態度,將會形塑信眾對政治的思考邏輯,最後影響到政治的發展。 因此,在本書的研究過程中,證實了政治與宗教是一體兩面,實是不得忽視彼此之存在。面對愈趨複雜的國際與國內的政教關係,本書期許未來學界能對政教議題的研究保持更客觀與開放的態度,進而建立豐富而多樣的研究內涵。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

王治心  著
台灣中華 出版
2018/12/05 出版

本書專論中國宗教史,從上古(夏、商、周)以迄近今,共分六章敘述,尤重周秦以後,漢代、魏晉南北朝、唐宋元、乃至明清之思想變遷。縱軸為朝代,橫軸為宗教內涵,除論述佛教與儒道思想交織而成的中國化佛教,更有景教、回教之輸入與基督教入華的百年歷史,內容豐富、立論多元。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從宗教的演進途徑,可以看出一民族文化的發展軌跡。宗教思想透露出一時一地的人類思想,是為形而上之人類史,故宗教史可謂為研究社會文化的重要材料。

7 特價26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傳道報國:日治末期臺灣基督徒的身分認同(1937-1945)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傳道報國:日治末期臺灣基督徒的身分認同(1937-1945)

盧啟明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17/12/26 出版

歷經1930年代的奮興運動與皇民化運動,「傳道報國」一詞於1937年正式登上歷史舞台,「皇國臣民」的國民認同達到高峰,基督徒的信仰實踐與政教關係觀念也正發生改變! 日治末期可謂一段「傳道報國」的時代,戰爭前後基督徒的信仰認同並未改變,始終自勉傳道以報天國,未曾被國家神道動搖。然而,政治認同卻因應時局游移流動,且常有在臺、日、中、外之間猶豫掙扎的經驗。基督徒認為傳道報效國家是其社會責任,與日本政府、日本基督教合作,係出於護衛臺灣利益、關懷鄉土安危的初衷。殖民地的苦難,亦為信仰「再宣認」的歷程。基督徒「傳道報國」的身分認同,誠然是各個時代都必須回顧思考的重要課題。 *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41號 本書特色 1.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41號& 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吳文星專序推薦:「本書相當實證且客觀地究明日治末期殖民地臺灣的基督徒在艱苦的時局和處境下,透過信仰進行反省,從國族發現矛盾,於是找到對斯土斯民的認同。可說頗有助於適切釐清特殊時期日本帝國及其殖民地基督徒認同之疑義。……是一本開拓新史料、讓人耳目一新且富可讀性之佳作。」 3.臺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專序推薦:「本文從1930年代的奮興運動、皇民化運動談起,到皇民奉公運動及「傳道報國」思想的浮現,一直到終戰的困窘局面,輔以日本神學觀點的影響、主日學教育的案例分析,以及世代交替間的思維轉換,呈現出帶有複雜色度及層次感(nuance)的歷史研究,值得讚賞。」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印度哲學宗教史(新譯本)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印度哲學宗教史(新譯本)

臺灣商務 出版
2017/03/01 出版

《梵我思辨—木村泰賢之印度六派哲學》的姊妹作 揭示吠陀的神話與哲學 論述梵書及奧義書思想 無可取代的原典導論著作 全新中譯本 沒有印度哲學,就不會有叔本華哲學, 「在這整個世界,沒有比研讀奧義書更令人受益和振奮了。它是我生的安慰,也是我死的安慰。」──叔本華 《梵我思辯──木村泰賢之印度六派哲學》作者木村泰賢與其啟蒙老師高楠順次郎,合力編譯的佛學經典之作,傾注一生所學,為初學者和門外漢講解印度思想發展的過程、來龍去脈。認識佛學、印度學,你不可不知奠定日本佛教研究基礎的高楠順次郎:日本學者說:「今日佛學界,未直接間接受他影響的人,可以說一個也沒有。」歐美學者讚譽為「漢譯佛典權威」。 《印度哲學宗教史》自一九一四年初版以來,長銷一百多年,堪稱為全面了解印度思想的最佳指導書。 告訴你,印度為什麼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宗教國、罕見的哲學國,簡明、生動有味地剖析印度思想的真正面貌:哲學是信仰的指南,指引印度宗教發展的方向。 ◆關於印度的思想: 宗教與哲學自始至終都保持密切的關係。 印度,有猶太人的信仰,又有希臘人的哲學特色,能巧妙統御這兩種信仰的能力,是印度思想最具妙味的特色,堪稱為一切宗教或哲學的理想典型。 ◆關於印度的宗教: 從神與人的關係,發現宗教的意義。 印度教的吠陀諸神,對印度人來說,是可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與人們不斷交涉的神。神與人相似,人人皆具神性,信仰「眾生悉有佛性」。 關鍵特色 ★臺灣全新中譯本,兼備學術專業與流暢可讀性。 ★引領西方哲學家叔本華思想的重要前導作品。 ★研究宗教與哲學跨領域學術的必備經典。

75 特價2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台灣宗教閱覽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台灣宗教閱覽

李世偉  著
博揚文化 出版
2002/08/27 出版

本書以簡單易懂的介紹方式帶領讀者輕鬆了解各門宗教,並佐以目前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甚至提供不少外界罕見的珍貴資料,同時也到每一個討論到的宗教團體訪問考察,得以掌握該宗教最新的發展,為讀者鉤勒出一幅臺灣宗教發展圖像。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