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上帝的語言
★21世紀初最偉大的遺傳工程科學家的信仰之旅★長踞《紐約時報》及亞馬遜書店暢銷書排行榜法蘭西斯‧柯林斯是橫跨20-21世紀最偉大的科學計畫「人類基因體計畫」的主持人。26歲前,他從參加唱詩班、不可知論者,最後發展為堅定的無神論者。走在科學頂尖的他,還常常嘲笑反駁那些有信仰的人。26歲的一晚,當住院醫師的他聽了一位久病的婦人和他分享信仰。然而,她完全無法置信:有人可以不相信耶穌!婦人的堅定,點醒了身為科學家的他:原來,他不曾認真去思考信或不信的證據。他自問:「一個科學家會不考慮數據就下結論嗎?」「在人類的存在裡,有比『上帝是否存在』更重要的問題嗎?」那個時刻起,他苦思、拜訪離家不遠的教會、和牧師懇談、閱讀書籍……。這本書就是三十年來的追隨旅程。最後,他在基因的簡單密碼與複雜無比的機制中,見證了上帝。「研究科學家者都必須是無神論嗎?」「人類基因體的定序會顛覆宗教信仰嗎?」自從達爾文的演化論問世以後,科學與宗教的衝突越演越烈,儼然成為當代最嚴肅也最混淆的問題。一方面,見樹不見林的科學家們高喊上帝退位,而另一方面,不堪其擾的宗教也視科學為洪水猛獸。就在眾聲喧嘩當中,當代生物學巨擘,人類基因體計畫主持人法蘭西斯‧柯林斯的《上帝的語言》猶如暮鼓晨鐘,為人們見證了科學和宗教可能的和平契機。柯林斯既是長年解讀人類基因密碼的科學家,又篤信《聖經》所說的真理,他獻身見證:探索自然的科學不僅不會與宗教衝突,反而是在榮耀和讚美上帝造物的語言。他相信上帝既眷顧我們,也參與了人類的事務,甚至是神蹟。他認為生物學的科學證據和信仰是相容的,並且闡釋上帝如何以演化歷程去創造人類,而那即是「上帝的語言」,存在在人類或每個物種內的創生密碼。對於想要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意義的讀者們,《上帝的語言》是必讀的一本書。本書甫出版即引起美國讀者熱烈迴響,討論不斷,並長踞《紐約時報》及亞馬遜書店暢銷書排行榜。
【電子書】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那遙遠的福爾摩沙,是我堅心摯愛的所在。在那裡,我曾度過最精華的歲月;在那裡,是我生活關注的中心。為了在福音裡服事那裡的人,即使賠上生命千百次,我也甘心樂意。馬偕 這是一本描述台灣島嶼及子民的豐富記述,有別於一般宣教師的傳記或宣教實錄,也遠比當時前來福爾摩沙探險、考察旅行的報告書充實。 1872年他奉上帝旨意,鬼使神差地來到了台灣,全心融入、感愛著台灣,他當全部台灣島民都是上帝的兒女(雖然當時台灣漢人多當他是西洋異教「鬍鬚番」),開展了一段傳教佈道、醫療濟世、學識教育、台灣人心靈氣質改造的精華歲月。 本書由他親筆記錄一生的傳奇,著墨多在他於福爾摩沙生活與工作的感驗,生動、有趣而多元。1895年英文版《From Far Formosa》出版,使西方世界初認知了台灣印象。它詳實記載艱難苦澀而滿心喜樂的佈教生涯,又細膩描繪百年前滿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漢人社會、平埔族、熟番、生番地界的風土民情、習俗、歷史、地理、自然與生態,作者具有科學精神,筆端富於感情,又深愛島上的土地與人民,真實細膩的刻畫出百年前複雜的台灣與台灣人,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台灣最重要而珍貴的史料,至今仍是一部熠熠生輝的不朽經典。 而台灣,因為有馬偕,大大改變了民間社會智慧、信仰、思想觀念、生活習性、天地人與自然生界的對待態度,論對台灣之功蹟,他當是扭轉改變台灣社會的第一人。
【電子書】翻譯與吸納:大公神學和漢語神學
在第三個千紀的第一年—二○○一年的冬天(「九.一一」事件使它成為一個心靈的冬天),在曾經成為東西方交界點的城市—柏林(「柏林圍牆」的倒塌使它成為解凍的象徵),一群背景極其不同的男女老少聚到了一起—他們之中有當代基督教神學家的泰斗,有新近負笈留洋的學生;有從事基督宗教研究的中國學者,有醉心漢學多年的歐洲專家;從地區上說,他們來自德國、美國、英國、俄國、比利時、意大利、奧地利、韓國、中國大陸和香港、台灣這樣相去甚遠的地方;從信仰上說,他們包含基督公教、基督新教、基督正教的信徒以及非宗教信徒;從職業上說,他們當中既有大學的教授,也有科學院和研究機關的研究人員,還有教會的神職人員和民間機構的負責人……他們聚集到柏林歐洲科學院(Europaische Akademie Berlin)的屋頂之下,只有一個目的—為了東西方之間的相互理解,討論基督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相遇:翻譯與吸納。
【電子書】莫爾特曼與漢語神學
二○○二年十一月,莫爾特曼到訪台灣,參與於台灣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舉行的「莫特曼與漢語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與多名漢語神學界的華人學者聚首一堂,進行學術交流,一同研討莫氏的思想,並進行展開一次高層次的中德對話。於會上發表論文的九位華人學者多是莫特曼研究的專家,論文素質頗高,莫爾特曼更親自逐一回應。莫爾特曼乃為二十世紀著名神學家,自德國圖賓根大學榮休後,仍勤於著書論說,持續影響當代神學思想走向,給基督徒留下了豐富和寶貴的信仰遺產。莫爾特曼所展開的神學論題,對當代人類的生存處境具有明顯的關聯性,包括人權政治、生態環境、科技資本主義、全球化等方面。
【電子書】與龍鳳共舞:李景雄神學作品選集
本書收集了作者在探討基督教信仰與中華文化相遇的路途上用漢語寫成的十六篇作品,用以示範在中華文化範圍之下可行的各種神學方式:本色神學、處境化神學、融入文化的神學、文化相交神學、宗教對話、隱喻神學、敘述式神學。本書名為《與龍鳳共舞》,此即蓋括了作者在基督教信仰與中華文化之關係的作業上所嘗試的多樣方式。「龍」、「鳳」是象徵符號,代表中華文化有氣魄和有韻味的兩面。「與龍鳳共舞」隱喻以中華文化的精巧元素為題材,用比生動的手法,弄出有基督教神學意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