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奧修的靜心冥想課(新版)
什麼是靜心?可以如何開始?奧修給現代人最實用的心靈指引,幫助我們蛻變的神奇內在科學。◎奧修OSHO:‧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奧修給我們的忠告--靜心是一種我們與生俱來的品質你不需要依賴外在,你仰賴的是內在的世界不要持續地思考──就是開始覺知,開始靜心帶著警覺,覺知你的每個移動帶著覺知進食,你沒有辦法吃下超過身體所需的食物如果你想要活出一個更滿意的生活,你會想要知道自己真正的潛能與樣貌。靜心就是那個知道的途徑。當頭腦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知識。當心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愛。而當存在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靜心。奧修是一個神祕家、科學家,也是一個叛逆的靈魂,他對於「我是誰」這個難以界定的問題,有著獨特的見解。他唯一的興趣在於讓人類警覺到:我們急需尋找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唯有透過改變我們「自己」,才能改變我們的社會、文化、信念以及這個世界,讓世界更美好。而通往改變的路徑就是靜心。許多靜心方式要求人們靜靜地坐著,這對大多數在「身體—頭腦」裡都累積了許多壓力的人來說,可能是困難的。奧修建議從身體開始──覺知我們在這個身心複合體上所能觀察到的思想和感受。從身體活動開始,先釋放身體和頭腦裡的緊繃和壓力。然後人們能夠較為放鬆地來到寧靜觀照與覺知的經驗裡。奧修提供科學的方法,幫助我們自我探索我們的內在世界。他曾經實驗過所有過去發展出來的靜心方法,檢驗它們對於現代人的影響。比如說,他看到對於一個極度活躍的二十一世紀頭腦而言,光只是靜坐、觀照呼吸是多麼的困難。或是用一個古老神聖的咒語來取代現代的安眠藥又是多麼的容易。出於這份了解,他為現代人創造了新的靜心。奧修所提供的新的科學覺知方法,它的美在於它讓任何想要進行內在探索的人,都可以單獨進行。不需要依賴外在的權威,不需要隸屬於任何機構,也不需要接受某個特定的思想體系。一旦了解了步驟,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就可以走出自己的路。本書提供由奧修所教導、二十一天經驗性的課程練習。每天有不同的主題,簡單、實際的覺知練習,幫助你體驗靜心,品嚐靜心的美好滋味。就靜心的初學者而言,書中提供了逐步的引導,幫助學習靜心,保持觀照與平靜。就已經有經驗的靜心者而言,這些課程是一把鑰匙,能夠讓靜心來到一個全新的境界。/◎靜心的練習——關於憤怒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往往會用這兩種極端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憤怒:如果不是把怒氣發洩在他人身上,就是把它悶在心裡,然後自己感到很糟糕。在這本書裡,奧修提供了第三種可能性,這種方法能夠讓我們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所「接管」——帶著覺知來回應情緒,而不會因此反彈或是感到被淹沒。●奧修的洞見如果你試著不要生氣,你會壓抑憤怒。如果你壓抑憤怒,憤怒會進入你的潛意識;你會變得越來越受到毒化。這不是好事;它遲早會讓你變得神經質。遲早有一天這些累積的憤怒會爆炸,而那更是危險,它絕對是你無法控制的。如果你試著超越憤怒,那麼你不會壓抑憤怒:你需要了解憤怒,觀照憤怒。觀照就是超越。最好每天都小劑量的處理掉一些憤怒。這種小劑量的方式就是順勢療法的方式:你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生氣,那就讓自己生氣,不要壓抑,這比較健康,這比累積憤怒好幾年,然後一次爆發要來得健康。因為那時候,情緒太多了;你甚至無法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你可能會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你可能會殺人,或是自殺。超越是一種全然不同的過程。在超越裡,你不壓抑憤怒,也不表達憤怒。&目前你只知道兩種處理憤怒的方式:表達或壓抑。而這兩者都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你不表達憤怒是因為如果你表達了,那麼你會在他人身上製造出憤怒;然後對方也會表達他的憤怒,然後你又再次被激怒……它變成一種連鎖反應,這樣的話,何時才是盡頭呢?而且你表達得越多,它越會成為一種機械化的習慣。你表達得越多,意味著你練習得越多!到時候,要擺脫這個習慣將會變得很困難。出於這種恐懼,人們開始壓抑而不表達,因為它會為你和他人帶來莫大的痛苦。它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多的麻煩,然後你還需要為它付出代價。因此,壓抑出現了。但是,如果你壓抑,你就是在積聚毒素。遲早它會爆發。第三種方式是世界上所有開悟者的方式,你既不表達也不壓抑,而是觀照。當憤怒出現時,靜靜地坐著,讓憤怒在你內在的世界圍繞著你,而你就是成為一個寧靜的觀照者。看到:這是憤怒。慢慢地,觀照著,你和它會變成是完全分離的兩回事,以至於它無法影響到你,以至於它變得不再重要。一旦你不再認同它的時候,你就不再把精力投注其中。是我們把能量投入憤怒裡;它才會變得如此重要。它沒有自己的能量;它仰賴我們的配合。而在觀照中,這份配合中斷了;你不再支持它,然後它會消失。而這個消失很美,這個消失是一個重要的經驗。看著憤怒消失,一種莫大的寧靜會升起:那是暴風雨後的寧靜。你會很驚訝地發現,每當憤怒升起時,如果你可以保持觀照,你會進入前所未有的寧靜。你會進入深度的靜心裡……當憤怒消失時,你會看到自己是如此地鮮活,如此地年輕,如此地天真,那是你從來不知道的自己。這時候,你甚至會感謝憤怒;你不再對它生氣──因為它為你的生活帶來一個全新的美好空間,它讓你經歷了一種全新的經驗。你充分運用了它,並且讓它成為你上升的階梯。這是一種創造性的方式來運用你負面的情緒。●靜心:改變憤怒的模式通常,憤怒像是在我們的表層之下沸騰著,等待爆發的時機。即使你發洩了憤怒,找到方式來表達它,但是除非你深入發現它的根源──找到內在引發它的原因──否則你內在的模式是不會改變的。如果你只想要發洩它,然後再一次累積憤怒的話,這種模式會持續不斷。以下的靜心可以破除我們這種一次又一次積累憤怒的模式。這個方法是奧修特別針對那些有困難面對憤怒的人所發展出來的,它運用你的身體為指引。真誠地實驗它,然後看看它為你帶來什麼變化。要知道這一點的唯一方法就是實際去進行它。你需要大約二十分鐘的時間,以及一個不受干擾,可以單獨的地方。你可以設下鬧鐘或計時器十五分鐘。●方法每天十五分鐘,你可以在任何你覺得適當的時間進行,關上房門,坐著或站著,就是開始感覺憤怒──但是不要釋放它,不要表達它。持續地感受憤怒,幾乎像是要瘋了一樣,但是不要發洩,不要做任何表達……甚至不要搥打枕頭。一開始,你可能需要回憶某一個讓你生氣的情況,帶回當時的感覺。但是,讓你的身體引導你,把注意力放在你身體的感受上──而不是去注意引發憤怒的原因。不要把它理智化,你只需要跟憤怒時身體裡的感受待在一起。並且讓這些感受變得越來越強烈。如果你覺得胃部變得緊繃,就像有什麼東西要爆炸了,緊縮你的胃部;讓它盡可能的緊繃。如果你覺得肩膀變得緊繃,手想要握成拳頭,想要揍人,那就讓你的肩膀和拳頭更加緊繃。如果你發現自己下巴繃緊,想要尖叫,那就讓你的下巴甚至更繃緊一些,不要叫出來。讓你的整個身體盡可能緊繃,就像是一個正在沸騰的火山,但是不要釋放。這是你要記住的重點──不釋放,不表達。不要尖叫,否則你的胃會開始鬆開來。不要搥打任何東西,否則你的肩膀會釋放並且鬆開來。十五分鐘的時間,就是持續地加熱,就像你試著到達沸點一樣。持續十五分鐘,讓這個緊繃來到最高點。在計時器跟鬧鐘響起之前,盡你最大的努力保持所有的張力。&然後,當計時器響起時……靜靜地坐著,閉上眼睛,放鬆身體,就是觀照正在發生的事情。花至少五分鐘觀照著,如果你覺得可以的話,可以觀照得更久一點;放鬆身體,就是觀照著。如果你發現這個方法適合你的話,可以連續兩週每天都進行一次。這種身體系統上的加熱會讓你的模式開始融化。如果你覺得憤怒不是你的議題,你可以改成悲傷、嫉妒、恐懼或任何其他你想要改變模式的情緒,並且根據情況來調整這個練習。
【電子書】奧修的靜心冥想課::21 天的意識鍛鍊,幫助你找回真正的自己
什麼是靜心?可以如何開始?奧修給現代人最實用的心靈指引,幫助我們蛻變的神奇內在科學。◎奧修OSHO:‧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奧修給我們的忠告--靜心是一種我們與生俱來的品質你不需要依賴外在,你仰賴的是內在的世界不要持續地思考──就是開始覺知,開始靜心帶著警覺,覺知你的每個移動帶著覺知進食,你沒有辦法吃下超過身體所需的食物如果你想要活出一個更滿意的生活,你會想要知道自己真正的潛能與樣貌。靜心就是那個知道的途徑。當頭腦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知識。當心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愛。而當存在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靜心。奧修是一個神祕家、科學家,也是一個叛逆的靈魂,他對於「我是誰」這個難以界定的問題,有著獨特的見解。他唯一的興趣在於讓人類警覺到:我們急需尋找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唯有透過改變我們「自己」,才能改變我們的社會、文化、信念以及這個世界,讓世界更美好。而通往改變的路徑就是靜心。許多靜心方式要求人們靜靜地坐著,這對大多數在「身體—頭腦」裡都累積了許多壓力的人來說,可能是困難的。奧修建議從身體開始──覺知我們在這個身心複合體上所能觀察到的思想和感受。從身體活動開始,先釋放身體和頭腦裡的緊繃和壓力。然後人們能夠較為放鬆地來到寧靜觀照與覺知的經驗裡。奧修提供科學的方法,幫助我們自我探索我們的內在世界。他曾經實驗過所有過去發展出來的靜心方法,檢驗它們對於現代人的影響。比如說,他看到對於一個極度活躍的二十一世紀頭腦而言,光只是靜坐、觀照呼吸是多麼的困難。或是用一個古老神聖的咒語來取代現代的安眠藥又是多麼的容易。出於這份了解,他為現代人創造了新的靜心。奧修所提供的新的科學覺知方法,它的美在於它讓任何想要進行內在探索的人,都可以單獨進行。不需要依賴外在的權威,不需要隸屬於任何機構,也不需要接受某個特定的思想體系。一旦了解了步驟,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就可以走出自己的路。本書提供由奧修所教導、二十一天經驗性的課程練習。每天有不同的主題,簡單、實際的覺知練習,幫助你體驗靜心,品嚐靜心的美好滋味。就靜心的初學者而言,書中提供了逐步的引導,幫助學習靜心,保持觀照與平靜。就已經有經驗的靜心者而言,這些課程是一把鑰匙,能夠讓靜心來到一個全新的境界。/◎靜心的練習——關於憤怒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往往會用這兩種極端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憤怒:如果不是把怒氣發洩在他人身上,就是把它悶在心裡,然後自己感到很糟糕。在這本書裡,奧修提供了第三種可能性,這種方法能夠讓我們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所「接管」——帶著覺知來回應情緒,而不會因此反彈或是感到被淹沒。●奧修的洞見如果你試著不要生氣,你會壓抑憤怒。如果你壓抑憤怒,憤怒會進入你的潛意識;你會變得越來越受到毒化。這不是好事;它遲早會讓你變得神經質。遲早有一天這些累積的憤怒會爆炸,而那更是危險,它絕對是你無法控制的。如果你試著超越憤怒,那麼你不會壓抑憤怒:你需要了解憤怒,觀照憤怒。觀照就是超越。最好每天都小劑量的處理掉一些憤怒。這種小劑量的方式就是順勢療法的方式:你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生氣,那就讓自己生氣,不要壓抑,這比較健康,這比累積憤怒好幾年,然後一次爆發要來得健康。因為那時候,情緒太多了;你甚至無法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你可能會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你可能會殺人,或是自殺。超越是一種全然不同的過程。在超越裡,你不壓抑憤怒,也不表達憤怒。&目前你只知道兩種處理憤怒的方式:表達或壓抑。而這兩者都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你不表達憤怒是因為如果你表達了,那麼你會在他人身上製造出憤怒;然後對方也會表達他的憤怒,然後你又再次被激怒……它變成一種連鎖反應,這樣的話,何時才是盡頭呢?而且你表達得越多,它越會成為一種機械化的習慣。你表達得越多,意味著你練習得越多!到時候,要擺脫這個習慣將會變得很困難。出於這種恐懼,人們開始壓抑而不表達,因為它會為你和他人帶來莫大的痛苦。它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多的麻煩,然後你還需要為它付出代價。因此,壓抑出現了。但是,如果你壓抑,你就是在積聚毒素。遲早它會爆發。第三種方式是世界上所有開悟者的方式,你既不表達也不壓抑,而是觀照。當憤怒出現時,靜靜地坐著,讓憤怒在你內在的世界圍繞著你,而你就是成為一個寧靜的觀照者。看到:這是憤怒。慢慢地,觀照著,你和它會變成是完全分離的兩回事,以至於它無法影響到你,以至於它變得不再重要。一旦你不再認同它的時候,你就不再把精力投注其中。是我們把能量投入憤怒裡;它才會變得如此重要。它沒有自己的能量;它仰賴我們的配合。而在觀照中,這份配合中斷了;你不再支持它,然後它會消失。而這個消失很美,這個消失是一個重要的經驗。看著憤怒消失,一種莫大的寧靜會升起:那是暴風雨後的寧靜。你會很驚訝地發現,每當憤怒升起時,如果你可以保持觀照,你會進入前所未有的寧靜。你會進入深度的靜心裡……當憤怒消失時,你會看到自己是如此地鮮活,如此地年輕,如此地天真,那是你從來不知道的自己。這時候,你甚至會感謝憤怒;你不再對它生氣──因為它為你的生活帶來一個全新的美好空間,它讓你經歷了一種全新的經驗。你充分運用了它,並且讓它成為你上升的階梯。這是一種創造性的方式來運用你負面的情緒。●靜心:改變憤怒的模式通常,憤怒像是在我們的表層之下沸騰著,等待爆發的時機。即使你發洩了憤怒,找到方式來表達它,但是除非你深入發現它的根源──找到內在引發它的原因──否則你內在的模式是不會改變的。如果你只想要發洩它,然後再一次累積憤怒的話,這種模式會持續不斷。以下的靜心可以破除我們這種一次又一次積累憤怒的模式。這個方法是奧修特別針對那些有困難面對憤怒的人所發展出來的,它運用你的身體為指引。真誠地實驗它,然後看看它為你帶來什麼變化。要知道這一點的唯一方法就是實際去進行它。你需要大約二十分鐘的時間,以及一個不受干擾,可以單獨的地方。你可以設下鬧鐘或計時器十五分鐘。●方法每天十五分鐘,你可以在任何你覺得適當的時間進行,關上房門,坐著或站著,就是開始感覺憤怒──但是不要釋放它,不要表達它。持續地感受憤怒,幾乎像是要瘋了一樣,但是不要發洩,不要做任何表達……甚至不要搥打枕頭。一開始,你可能需要回憶某一個讓你生氣的情況,帶回當時的感覺。但是,讓你的身體引導你,把注意力放在你身體的感受上──而不是去注意引發憤怒的原因。不要把它理智化,你只需要跟憤怒時身體裡的感受待在一起。並且讓這些感受變得越來越強烈。如果你覺得胃部變得緊繃,就像有什麼東西要爆炸了,緊縮你的胃部;讓它盡可能的緊繃。如果你覺得肩膀變得緊繃,手想要握成拳頭,想要揍人,那就讓你的肩膀和拳頭更加緊繃。如果你發現自己下巴繃緊,想要尖叫,那就讓你的下巴甚至更繃緊一些,不要叫出來。讓你的整個身體盡可能緊繃,就像是一個正在沸騰的火山,但是不要釋放。這是你要記住的重點──不釋放,不表達。不要尖叫,否則你的胃會開始鬆開來。不要搥打任何東西,否則你的肩膀會釋放並且鬆開來。十五分鐘的時間,就是持續地加熱,就像你試著到達沸點一樣。持續十五分鐘,讓這個緊繃來到最高點。在計時器跟鬧鐘響起之前,盡你最大的努力保持所有的張力。&然後,當計時器響起時……靜靜地坐著,閉上眼睛,放鬆身體,就是觀照正在發生的事情。花至少五分鐘觀照著,如果你覺得可以的話,可以觀照得更久一點;放鬆身體,就是觀照著。如果你發現這個方法適合你的話,可以連續兩週每天都進行一次。這種身體系統上的加熱會讓你的模式開始融化。如果你覺得憤怒不是你的議題,你可以改成悲傷、嫉妒、恐懼或任何其他你想要改變模式的情緒,並且根據情況來調整這個練習。
【電子書】奧修談《莊子》:當鞋子合腳時
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遺忘了;當「心」是正確的,「贊成」和「反對」就被遺忘了。奧修說:莊子是最稀有的開花之一,甚至比佛陀或耶穌更稀有,因為佛陀和耶穌強調努力,而莊子強調不努力。◎奧修OSHO:.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奧修給我們的忠告--.任何不完整的東西都會帶給你緊張.偉大是什麼呢?自然……沒有什麼東西比自然更偉大.你越脆弱,你就越會生氣;你越強,你就越不會生氣.自我總是被困難的事所吸引,但困難是錯的,容易是對的.靜心是一種深刻的傾聽,傾聽內在的聲音,聽你自己的聲音.生命是不安全的,不安全是它的本質●關於本書莊子說: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遺忘了;當皮帶合身時,腹部就被遺忘了;當「心」是正確的「贊成」和「反對」就被遺忘了。沒有驅策、沒有強迫、沒有需求、沒有吸引,那麼你做起事來就能夠很自如,你就是一個自由的人。容易是對的,如果你正確地開始,那麼你就會很容易。繼續容易下去,你就對了。走容易之道的正確方式就是忘掉正確的方式,而且忘掉說那個進行是容易的。奧修說:你已經是一個佛,唯一缺少的就是你沒有給它任何機會開花,因為你太過於忙著你自己的計畫。你總是在你的頭腦裡帶著理想。為什麼就你現在的樣子你總是覺得是不夠的?就在這個片刻,為什麼你不能夠享受、不能夠喜樂?障礙到底在哪裡?那個障礙就是在「理想」……你無法像神一樣地慶祝這個片刻,因為你充滿了太多的貪婪、熱情和憤怒,這些東西必須先消失,然後你才能夠像神一樣。透過努力有很多事可以做,但是透過不努力有更多的事可以做。有很多事可以透過意志來達成,但是有更多的事可以透過沒有意志而達成。任何你透過意志而達成的,對你而言將永遠保持是一個負擔,它將永遠都是一個衝突、一個內在的緊張,你在任何時候都可能失去它,它必須持續地被保持住,而去保持它需要花能量,一直保持著它,到了最後將會把你的能量都散發掉。只有那些透過不努力而達成的,對你而言永遠都不會成為一個負擔,只有那些不會成為負擔的才能夠成為永恆,只有那些一點都不會不自然的,才能夠永遠永遠跟你在一起。小孩子很自然地在生活,他是很全然的,他不作任何努力,因為作任何努力意味著你在跟你自己抗爭,有一部分的你贊成,而另外一部分的你反對,因此才需要努力。對莊子而言,沒有方法,也沒有靜心。他說:只要了解它的「真實性」。你被生下來,你有做什麼努力而被生下來嗎?你成長,你有做什麼努力而成長嗎?你呼吸,你有做什麼努力而呼吸嗎?每一樣東西都自己在動,所以為什麼要麻煩呢?讓生命自己流動,那麼你就處於一種放開來的狀態。只要隨著水流漂浮,讓那個水流引導你流往任何它引導你去的地方。成為天空中的白雲,沒有目標,任何地方都不去,只是飄浮,那個飄浮就是最終的開花。為什麼莊子的訊息是最危險、最富革命性、最叛逆的一種,因為他說:要允許自然!不要給予自然任何目標。你能夠以任何方式來改善自然嗎?如果玫瑰花能夠不要有任何努力就很美,那麼人為什麼不能呢?人到底有什麼不對呢?如果星星能夠不要有任何努力、不要有任何派坦加利的瑜伽經就能夠保持很美,那麼人為什麼不能呢?人就像星星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莊子說:要成為自然的,那麼你將會開花。如果這個了解進入了你,越來越深、越來越深,那麼所有的努力都會變成沒有意義的,那麼你就不會經常為未來作安排,你就生活在此時此地,那麼這個片刻就是一切,這個片刻就是永恆。困難是錯的,容易是對的。要成為容易的,不要試圖留名青史。因為你無法兩者都有,或者你能夠享受生命,或者你能夠在歷史上被記住。如果你享受生命,你將只不過是一個容易而單純的人。做一些簡單的小事,然後享受它們,你將不會對任何事造成任何困難,沒有人會注意你。你將會好像你以前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地存在,那就是所謂的容易──好像你沒有存在過一樣地存在,好像你不存在一樣地存在,不以任何人的方式存在。沒有人會知道你,但事實上也不需要,那麼你就能夠享受,你就能夠達到狂喜的最高峰。容易是對的。這就是準則:當你做任何事,如果你覺得很容易,那麼你就去做它,它是對的;如果你做它的時候覺得很不簡單,那麼一定有什麼東西是錯的。如果你很緊張,那意味著你過著一種很不簡單的生活。如果你無法安眠、無法放鬆,那表示你過著一種不簡單的生活──你在追求困難的事情,你在追求不可能的事情。改變你的生活型態,因為你走在錯誤的途徑上。如果你正確地開始,那麼你永遠都會很容易,你永遠都會很安逸──這就是準則。所以當你在做什麼事的時候,你一直都要注意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如果你變得很和平,如果你變成休息狀態,好像在家裡一樣,很放鬆,那麼它是對的──這就是準則,沒有其他的準則。自然和成為自然的──不努力地自然,自發性地自然──這是莊子要給你的所有教導裡面的精華。繼續容易下去,那麼你就對了。「當鞋子合腳時」是禪。奧修以他獨一無二的方式,引導我們了解到頭腦的制約,幫助我們超越頭腦,回到莊子所說的自然。遲早有一天,我們將能夠脫離頭腦製造出來的諸多糾纏,成為空和不執著的。然後鞋子就永遠都會合腳了。
【電子書】奧修談《莊子》
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遺忘了;當「心」是正確的,「贊成」和「反對」就被遺忘了。奧修說:莊子是最稀有的開花之一,甚至比佛陀或耶穌更稀有,因為佛陀和耶穌強調努力,而莊子強調不努力。◎奧修OSHO:.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奧修給我們的忠告--.任何不完整的東西都會帶給你緊張.偉大是什麼呢?自然……沒有什麼東西比自然更偉大.你越脆弱,你就越會生氣;你越強,你就越不會生氣.自我總是被困難的事所吸引,但困難是錯的,容易是對的.靜心是一種深刻的傾聽,傾聽內在的聲音,聽你自己的聲音.生命是不安全的,不安全是它的本質●關於本書莊子說: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遺忘了;當皮帶合身時,腹部就被遺忘了;當「心」是正確的「贊成」和「反對」就被遺忘了。沒有驅策、沒有強迫、沒有需求、沒有吸引,那麼你做起事來就能夠很自如,你就是一個自由的人。容易是對的,如果你正確地開始,那麼你就會很容易。繼續容易下去,你就對了。走容易之道的正確方式就是忘掉正確的方式,而且忘掉說那個進行是容易的。奧修說:你已經是一個佛,唯一缺少的就是你沒有給它任何機會開花,因為你太過於忙著你自己的計畫。你總是在你的頭腦裡帶著理想。為什麼就你現在的樣子你總是覺得是不夠的?就在這個片刻,為什麼你不能夠享受、不能夠喜樂?障礙到底在哪裡?那個障礙就是在「理想」……你無法像神一樣地慶祝這個片刻,因為你充滿了太多的貪婪、熱情和憤怒,這些東西必須先消失,然後你才能夠像神一樣。透過努力有很多事可以做,但是透過不努力有更多的事可以做。有很多事可以透過意志來達成,但是有更多的事可以透過沒有意志而達成。任何你透過意志而達成的,對你而言將永遠保持是一個負擔,它將永遠都是一個衝突、一個內在的緊張,你在任何時候都可能失去它,它必須持續地被保持住,而去保持它需要花能量,一直保持著它,到了最後將會把你的能量都散發掉。只有那些透過不努力而達成的,對你而言永遠都不會成為一個負擔,只有那些不會成為負擔的才能夠成為永恆,只有那些一點都不會不自然的,才能夠永遠永遠跟你在一起。小孩子很自然地在生活,他是很全然的,他不作任何努力,因為作任何努力意味著你在跟你自己抗爭,有一部分的你贊成,而另外一部分的你反對,因此才需要努力。對莊子而言,沒有方法,也沒有靜心。他說:只要了解它的「真實性」。你被生下來,你有做什麼努力而被生下來嗎?你成長,你有做什麼努力而成長嗎?你呼吸,你有做什麼努力而呼吸嗎?每一樣東西都自己在動,所以為什麼要麻煩呢?讓生命自己流動,那麼你就處於一種放開來的狀態。只要隨著水流漂浮,讓那個水流引導你流往任何它引導你去的地方。成為天空中的白雲,沒有目標,任何地方都不去,只是飄浮,那個飄浮就是最終的開花。為什麼莊子的訊息是最危險、最富革命性、最叛逆的一種,因為他說:要允許自然!不要給予自然任何目標。你能夠以任何方式來改善自然嗎?如果玫瑰花能夠不要有任何努力就很美,那麼人為什麼不能呢?人到底有什麼不對呢?如果星星能夠不要有任何努力、不要有任何派坦加利的瑜伽經就能夠保持很美,那麼人為什麼不能呢?人就像星星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莊子說:要成為自然的,那麼你將會開花。如果這個了解進入了你,越來越深、越來越深,那麼所有的努力都會變成沒有意義的,那麼你就不會經常為未來作安排,你就生活在此時此地,那麼這個片刻就是一切,這個片刻就是永恆。困難是錯的,容易是對的。要成為容易的,不要試圖留名青史。因為你無法兩者都有,或者你能夠享受生命,或者你能夠在歷史上被記住。如果你享受生命,你將只不過是一個容易而單純的人。做一些簡單的小事,然後享受它們,你將不會對任何事造成任何困難,沒有人會注意你。你將會好像你以前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地存在,那就是所謂的容易──好像你沒有存在過一樣地存在,好像你不存在一樣地存在,不以任何人的方式存在。沒有人會知道你,但事實上也不需要,那麼你就能夠享受,你就能夠達到狂喜的最高峰。容易是對的。這就是準則:當你做任何事,如果你覺得很容易,那麼你就去做它,它是對的;如果你做它的時候覺得很不簡單,那麼一定有什麼東西是錯的。如果你很緊張,那意味著你過著一種很不簡單的生活。如果你無法安眠、無法放鬆,那表示你過著一種不簡單的生活──你在追求困難的事情,你在追求不可能的事情。改變你的生活型態,因為你走在錯誤的途徑上。如果你正確地開始,那麼你永遠都會很容易,你永遠都會很安逸──這就是準則。所以當你在做什麼事的時候,你一直都要注意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如果你變得很和平,如果你變成休息狀態,好像在家裡一樣,很放鬆,那麼它是對的──這就是準則,沒有其他的準則。自然和成為自然的──不努力地自然,自發性地自然──這是莊子要給你的所有教導裡面的精華。繼續容易下去,那麼你就對了。「當鞋子合腳時」是禪。奧修以他獨一無二的方式,引導我們了解到頭腦的制約,幫助我們超越頭腦,回到莊子所說的自然。遲早有一天,我們將能夠脫離頭腦製造出來的諸多糾纏,成為空和不執著的。然後鞋子就永遠都會合腳了。
【電子書】情緒:如何將恐懼、憤怒、嫉妒蛻變為創造性的能量
現代人最迫切需要的「情緒革命」:如何全然的經驗我們的情緒?!如何將恐懼、憤怒、嫉妒等破壞性的能量,蛻變成創造性的能量?!奧修OSHO,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倫敦泰晤士報形容他是:「一千個改造二十世紀的人之一」。情緒無法恆久不變。在你的內在有什麼是恆久不變的?情緒無法恆久不變。那就是為什麼它們叫做「情緒(emotions)」──這個字源自於「動(motion)」,意思就是活動(movement)。它們會變動,所以它們叫做情緒(emotions)。你會不斷的從一種情緒轉換到另一種情緒。這一刻你是悲傷的,下一刻你是快樂的;這一刻你是生氣的,下一刻你是慈悲的。這一刻你充滿愛,下一刻你充滿恨;早晨很美,晚上很醜……;就是這樣繼續下去。這不可能是你的本性,因為在這些變化的背後,需要某種東西像線一樣的東西把它們串連起來。你看到了花環上的花,但你沒有看到那條線。這些情緒就像花環上的花。有時是憤怒之花,有時是悲傷之花;有時快樂,有時傷痛,有時苦悶。這些都是花朵,而你的生命則是那個花環。花環上一定有一根線,否則你早就四分五裂了。你仍然是一體的——那麼,貫穿你的是什麼?指引你的又是什麼?在你之中,什麼是恆久不變的?認識情緒的根源我們要如何兼顧表達情緒的需求與尊重他人的感受?我們太常發現自己在表達與壓抑的兩難中進退維谷。我們擔心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會傷害身邊親近的人,使他們與我們漸行漸遠。但是壓抑情緒──即使披上「自我控制」的糖衣外表──我們只是在冒險傷害自己而已。奧修,當代最具開創性的靈性導師,提供了一個實用且全面的途徑來有效處理這些衝突。他帶領我們深入了解情緒的根源,以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來應對各種情境,幫助我們更加自信與平靜的面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起伏與困境。奧修致力於幫助人們發現:*恐懼、憤怒和嫉妒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罪惡感、不安全感……等情緒如何慣性的操縱我們。*如何破除對強烈情緒的不當反應。*如何將破壞性的能量蛻變成創造性的能量。*社會及文化在我們的個人情緒模式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奧修對於人類心智的獨特洞見遠遠超越了一般陳腐的論調。他教導我們要全然的經驗我們的情緒,用創造性的方式來應對它們,好讓我們的人生更豐富,更精彩,更完整。&
【電子書】情緒──如何將恐懼、憤怒、嫉妒蛻變為創造性的能量
現代人最迫切需要的「情緒革命」:如何全然的經驗我們的情緒?!如何將恐懼、憤怒、嫉妒等破壞性的能量,蛻變成創造性的能量?!奧修OSHO,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倫敦泰晤士報形容他是:「一千個改造二十世紀的人之一」。情緒無法恆久不變。在你的內在有什麼是恆久不變的?情緒無法恆久不變。那就是為什麼它們叫做「情緒(emotions)」──這個字源自於「動(motion)」,意思就是活動(movement)。它們會變動,所以它們叫做情緒(emotions)。你會不斷的從一種情緒轉換到另一種情緒。這一刻你是悲傷的,下一刻你是快樂的;這一刻你是生氣的,下一刻你是慈悲的。這一刻你充滿愛,下一刻你充滿恨;早晨很美,晚上很醜……;就是這樣繼續下去。這不可能是你的本性,因為在這些變化的背後,需要某種東西像線一樣的東西把它們串連起來。你看到了花環上的花,但你沒有看到那條線。這些情緒就像花環上的花。有時是憤怒之花,有時是悲傷之花;有時快樂,有時傷痛,有時苦悶。這些都是花朵,而你的生命則是那個花環。花環上一定有一根線,否則你早就四分五裂了。你仍然是一體的——那麼,貫穿你的是什麼?指引你的又是什麼?在你之中,什麼是恆久不變的?認識情緒的根源我們要如何兼顧表達情緒的需求與尊重他人的感受?我們太常發現自己在表達與壓抑的兩難中進退維谷。我們擔心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會傷害身邊親近的人,使他們與我們漸行漸遠。但是壓抑情緒──即使披上「自我控制」的糖衣外表──我們只是在冒險傷害自己而已。奧修,當代最具開創性的靈性導師,提供了一個實用且全面的途徑來有效處理這些衝突。他帶領我們深入了解情緒的根源,以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來應對各種情境,幫助我們更加自信與平靜的面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起伏與困境。奧修致力於幫助人們發現:*恐懼、憤怒和嫉妒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罪惡感、不安全感……等情緒如何慣性的操縱我們。*如何破除對強烈情緒的不當反應。*如何將破壞性的能量蛻變成創造性的能量。*社會及文化在我們的個人情緒模式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奧修對於人類心智的獨特洞見遠遠超越了一般陳腐的論調。他教導我們要全然的經驗我們的情緒,用創造性的方式來應對它們,好讓我們的人生更豐富,更精彩,更完整。&
【電子書】奧修談《莊子》:空船
一個智者就好像是一隻空船;最偉大的人是一個「無人」。 奧修說: 莊子是一個稀有的開花,變成「無人」是世界上最困難、最不平凡的一件事。 ◎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對莊子來講,只有一種個性值得一提,那就是無我 .不要被支配,也不要試圖去支配別人 .一個道中之人,並不是一個有很多行動的人 .成就是失敗的開始,名譽是恥辱的開始 .成為「誰也不是」是最難的,它是世界上最不平凡的 ●關於本書 莊子說: 如果一個人在跨過一條河 有一隻空船撞到了他的小船 即使他是一個脾氣很壞的人 他也不會生氣 但是如果他看到有一個人在船上 他將會對他大聲喊,叫他駛開 如果那個喊叫沒有被聽到,他將會再度高喊 而且他還會開始大罵 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人在那隻船上 但如果那隻船是空的 他一定不會大聲喊,他一定不會生氣。 如果你可以空掉你自己的船 來跨過世界的河流 那麼就沒有人會來反對你 沒有人會想要來傷害你 …… (原文:「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 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 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 則必以惡聲隨之。 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 人能虛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莊子》外篇.山木) 奧修說: 莊子的寓言很美,他說一個智者就好像是一隻空船。 他的船是空的,沒有人在裡面。這就是完美的人。 是什麼空?「我」空掉,「自我」空掉,在裡面的某一個人空掉。 如果你碰到一位莊子,或是一位老子,或是我,那隻船就在那裡,但它是空的,沒有人在它裡面。如果你只是看表面,那麼是有一個人在那裡,因為那隻船就在那裡,但是如果你穿透得更深,如果你忘掉了身體、忘掉了那隻船,那麼你就會碰到空無。 平凡的頭腦渴望成為不平凡的,平凡的頭腦想要成為某個特別的人物。你或許可以成為一個亞歷山大大帝,但是你仍然保持是平凡的,那麼誰是不平凡的?唯有當你不渴求不平凡,那個不平凡才會開始,那麼那個旅程就開始了,那麼一顆新的種子就發芽了。 這就是莊子所說的「一個完美的人就好像是一隻空船」的意思。它隱含很多事,首先,一隻空船並沒有要走到任何地方去,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來指引它,沒有一個人可以來操縱它,沒有一個人可以來將它開往什麼地方。一隻空船就只是在那裡,它並沒有要去到任何地方,即使它有在動,它也並沒有要去到任何地方。 如果人們對你生氣,你要記住,這並不是他們的錯,是因為你的船不是空的。他們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你在那裡。如果那隻船是空的,你甚至可以享受別人的憤怒,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他們來生氣, 所以要記住:如果人們繼續撞到你,那表示你是一道過分堅實的牆。要成為一個門,要變成空的,讓他通過。 有一些愚蠢的人,當他們的船碰撞到一隻空船,他們不會去看說有沒有人在它裡面,他們會開始大罵,他們會自己亂了陣腳,以致於無法去看說有沒有人在它裡面。 但即使是如此,那隻空船也能夠去享受它,如此一來,那個憤怒永遠不會打擊到你。你並不在那裡,所以誰能夠被它打擊? 這個空船的比喻很美。人們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你過分在那裡,因為你太明顯地在那裡,你是那麼地堅實,所以他們無法通過。生命跟每一個人都糾纏在一起,如果你太多了,那麼到處都會有碰撞、有憤怒、有沮喪、有侵略、有暴力——那個衝突將會繼續。 /// 無數年前的莊子和二十世紀的奧修,都在教導我們如何變成一個「無人」,變成一個空的容器,使我們能夠接受那個無言的、那個永恆的-一這些品質在他們的身上表露無遺。 在本書裡,奧修說:就我們現在的存在狀態,我們沒有空間可以讓「那無言的」進入我們裡面來休息。它在那裡等待著我們裡面那個空的空間,當我們有先入的觀念、有計畫、把門關起來,我們就錯過了它,但是任何想去達成這個空的努力都會是徒勞的-一努力和野心會建立起自我,而使我們走向最終的失敗,所以我們能做什麼呢? 奧修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事可做,所有的作為都屬於自我。但是我們可以處於一種具有接受性的狀態,我們可以敞開來接受存在。我們就會變成好像空船一樣。 本書共收錄十一篇奧修談莊子的寓言,從空船,道中之人,朝三暮四,那個沒有用的,手段與目的,莊子的葬禮等主題,奧修將莊子的思想精華,以我們容易理解的方式,一一闡述,引導我們體悟生命的最終核心本質——「無人」。 &
【電子書】奧修談《莊子》:空船
一個智者就好像是一隻空船;最偉大的人是一個「無人」。 奧修說: 莊子是一個稀有的開花,變成「無人」是世界上最困難、最不平凡的一件事。 ◎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對莊子來講,只有一種個性值得一提,那就是無我 .不要被支配,也不要試圖去支配別人 .一個道中之人,並不是一個有很多行動的人 .成就是失敗的開始,名譽是恥辱的開始 .成為「誰也不是」是最難的,它是世界上最不平凡的 ●關於本書 莊子說: 如果一個人在跨過一條河 有一隻空船撞到了他的小船 即使他是一個脾氣很壞的人 他也不會生氣 但是如果他看到有一個人在船上 他將會對他大聲喊,叫他駛開 如果那個喊叫沒有被聽到,他將會再度高喊 而且他還會開始大罵 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人在那隻船上 但如果那隻船是空的 他一定不會大聲喊,他一定不會生氣。 如果你可以空掉你自己的船 來跨過世界的河流 那麼就沒有人會來反對你 沒有人會想要來傷害你 …… (原文:「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 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 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 則必以惡聲隨之。 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 人能虛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莊子》外篇.山木) 奧修說: 莊子的寓言很美,他說一個智者就好像是一隻空船。 他的船是空的,沒有人在裡面。這就是完美的人。 是什麼空?「我」空掉,「自我」空掉,在裡面的某一個人空掉。 如果你碰到一位莊子,或是一位老子,或是我,那隻船就在那裡,但它是空的,沒有人在它裡面。如果你只是看表面,那麼是有一個人在那裡,因為那隻船就在那裡,但是如果你穿透得更深,如果你忘掉了身體、忘掉了那隻船,那麼你就會碰到空無。 平凡的頭腦渴望成為不平凡的,平凡的頭腦想要成為某個特別的人物。你或許可以成為一個亞歷山大大帝,但是你仍然保持是平凡的,那麼誰是不平凡的?唯有當你不渴求不平凡,那個不平凡才會開始,那麼那個旅程就開始了,那麼一顆新的種子就發芽了。 這就是莊子所說的「一個完美的人就好像是一隻空船」的意思。它隱含很多事,首先,一隻空船並沒有要走到任何地方去,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來指引它,沒有一個人可以來操縱它,沒有一個人可以來將它開往什麼地方。一隻空船就只是在那裡,它並沒有要去到任何地方,即使它有在動,它也並沒有要去到任何地方。 如果人們對你生氣,你要記住,這並不是他們的錯,是因為你的船不是空的。他們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你在那裡。如果那隻船是空的,你甚至可以享受別人的憤怒,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他們來生氣, 所以要記住:如果人們繼續撞到你,那表示你是一道過分堅實的牆。要成為一個門,要變成空的,讓他通過。 有一些愚蠢的人,當他們的船碰撞到一隻空船,他們不會去看說有沒有人在它裡面,他們會開始大罵,他們會自己亂了陣腳,以致於無法去看說有沒有人在它裡面。 但即使是如此,那隻空船也能夠去享受它,如此一來,那個憤怒永遠不會打擊到你。你並不在那裡,所以誰能夠被它打擊? 這個空船的比喻很美。人們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你過分在那裡,因為你太明顯地在那裡,你是那麼地堅實,所以他們無法通過。生命跟每一個人都糾纏在一起,如果你太多了,那麼到處都會有碰撞、有憤怒、有沮喪、有侵略、有暴力——那個衝突將會繼續。 /// 無數年前的莊子和二十世紀的奧修,都在教導我們如何變成一個「無人」,變成一個空的容器,使我們能夠接受那個無言的、那個永恆的-一這些品質在他們的身上表露無遺。 在本書裡,奧修說:就我們現在的存在狀態,我們沒有空間可以讓「那無言的」進入我們裡面來休息。它在那裡等待著我們裡面那個空的空間,當我們有先入的觀念、有計畫、把門關起來,我們就錯過了它,但是任何想去達成這個空的努力都會是徒勞的-一努力和野心會建立起自我,而使我們走向最終的失敗,所以我們能做什麼呢? 奧修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事可做,所有的作為都屬於自我。但是我們可以處於一種具有接受性的狀態,我們可以敞開來接受存在。我們就會變成好像空船一樣。 本書共收錄十一篇奧修談莊子的寓言,從空船,道中之人,朝三暮四,那個沒有用的,手段與目的,莊子的葬禮等主題,奧修將莊子的思想精華,以我們容易理解的方式,一一闡述,引導我們體悟生命的最終核心本質——「無人」。 &
【電子書】完美的師父:如何找到內在真正的心靈導師
當門徒準備好了,師父就會出現 奧修告訴你,如何找到內在真正的「心靈導師」 一部心靈成長重要的指引經典 如果想要尋求內在心靈的安定,該怎麼做? 是盲目的追隨所謂的大師?還是改變自己內在的品質,真正的師父自然便來到? 法蘭克福書展,出版社推薦書單—— 這本書是一個獨特聚會的記錄:談到有關古代蘇菲奧祕的故事,由一位不被學院或傳統所束縛、一位爆發出他本有的覺醒靈魂的師父——奧修所作的精闢解說。 奧修說: 神以很多種形式降臨——有時以佛陀,有時以克里希那,有時以瑪哈維亞,有時以穆罕默德。神始終以隨意的形式來到,而你的結論總是來自舊有的。 如果你固執著偏見、思想、哲學,你就無法遇到師父——因為師父的整個工作是在摧毀各種哲學。他有興趣的是真實的東西,他對學說的東西沒有興趣。 人不應該去尋找師父:人應該學會如何祈禱……然後師父就會來。 師父會以他自己的步調來臨,或者他呼喚你來,無論你在哪裡,但隨後的旅程是完全不同的——當你被呼喚而來,品質是不同的,強度是不同的。你是被呼喚的。你知道不可能抵抗它,它是不可抗拒的。你被拉著!彷彿是一個巨大的磁鐵拉著你。 你是無助的,但你是興奮的,因為你被選中了。 你跳著舞來到,你是幸運的。 奧修說,我曾遇到過很多求道者,他們正在尋找師父——但根本沒有人意識到,他們的門徒本質是完全欠缺的。門徒根本不在那裡,你怎麼能夠找到師父? 只要一再地想到一件事,一再地提醒自己:「我是正確的門徒嗎?我準備好學習了嗎?我放棄我的知識了嗎?我是帶著一顆敞開的心嗎?我在做事時,是否試著變得更加覺知?當我坐在師父的身邊,我是覺知的、警覺的、有意識的嗎?當我聽著師父,我是真的在聽嗎?…… 師父不只是在那裡的一個外在特定對象,首先他必須是在你內在的東西,當你內在有著對真理的一個飢渴,一種熱烈渴望,一個極大熱情,就會遇到真正的師父。如果欠缺這樣的內在,人們繼續尋找師父,那他們注定找不到。他們可能會遇到很多師父,但是他們仍然會一直錯過…… 本書是奧修透過談論蘇菲的十則寓言,闡述人們如何擁有門徒的正確品質,進而與真正的師父相遇、相融,達到生命喜樂的情境。每篇蘇菲寓言的闡述之後,下一篇是回應門徒的問題與回答。 奧修說:真正要追尋的是如何成為門徒,如何清空你存在的杯子;那時,當你遇到一個灌滿神性的師父,你才可能被灌注——灌注到你心的內在。 當你跟師父有一個很好的交流,當你開始感覺師父和你之間的同步,你會開始知道你是否是真正的門徒。 當師父的聲音是你的聲音,那時你就到家了。那時你是跟你內在的師父同調。 這是一部有關心靈成長重要的指引經典,奧修以他的洞見,幫助那些跟隨他的人,如何找到最終的自己,而不要被他者所綁架,進而擁有更豐富的生命。 &
【電子書】完美的師父
當門徒準備好了,師父就會出現 奧修告訴你,如何找到內在真正的「心靈導師」 一部心靈成長重要的指引經典 如果想要尋求內在心靈的安定,該怎麼做? 是盲目的追隨所謂的大師?還是改變自己內在的品質,真正的師父自然便來到? 法蘭克福書展,出版社推薦書單—— 這本書是一個獨特聚會的記錄:談到有關古代蘇菲奧祕的故事,由一位不被學院或傳統所束縛、一位爆發出他本有的覺醒靈魂的師父——奧修所作的精闢解說。 奧修說: 神以很多種形式降臨——有時以佛陀,有時以克里希那,有時以瑪哈維亞,有時以穆罕默德。神始終以隨意的形式來到,而你的結論總是來自舊有的。 如果你固執著偏見、思想、哲學,你就無法遇到師父——因為師父的整個工作是在摧毀各種哲學。他有興趣的是真實的東西,他對學說的東西沒有興趣。 人不應該去尋找師父:人應該學會如何祈禱……然後師父就會來。 師父會以他自己的步調來臨,或者他呼喚你來,無論你在哪裡,但隨後的旅程是完全不同的——當你被呼喚而來,品質是不同的,強度是不同的。你是被呼喚的。你知道不可能抵抗它,它是不可抗拒的。你被拉著!彷彿是一個巨大的磁鐵拉著你。 你是無助的,但你是興奮的,因為你被選中了。 你跳著舞來到,你是幸運的。 奧修說,我曾遇到過很多求道者,他們正在尋找師父——但根本沒有人意識到,他們的門徒本質是完全欠缺的。門徒根本不在那裡,你怎麼能夠找到師父? 只要一再地想到一件事,一再地提醒自己:「我是正確的門徒嗎?我準備好學習了嗎?我放棄我的知識了嗎?我是帶著一顆敞開的心嗎?我在做事時,是否試著變得更加覺知?當我坐在師父的身邊,我是覺知的、警覺的、有意識的嗎?當我聽著師父,我是真的在聽嗎?…… 師父不只是在那裡的一個外在特定對象,首先他必須是在你內在的東西,當你內在有著對真理的一個飢渴,一種熱烈渴望,一個極大熱情,就會遇到真正的師父。如果欠缺這樣的內在,人們繼續尋找師父,那他們注定找不到。他們可能會遇到很多師父,但是他們仍然會一直錯過…… 本書是奧修透過談論蘇菲的十則寓言,闡述人們如何擁有門徒的正確品質,進而與真正的師父相遇、相融,達到生命喜樂的情境。每篇蘇菲寓言的闡述之後,下一篇是回應門徒的問題與回答。 奧修說:真正要追尋的是如何成為門徒,如何清空你存在的杯子;那時,當你遇到一個灌滿神性的師父,你才可能被灌注——灌注到你心的內在。 當你跟師父有一個很好的交流,當你開始感覺師父和你之間的同步,你會開始知道你是否是真正的門徒。 當師父的聲音是你的聲音,那時你就到家了。那時你是跟你內在的師父同調。 這是一部有關心靈成長重要的指引經典,奧修以他的洞見,幫助那些跟隨他的人,如何找到最終的自己,而不要被他者所綁架,進而擁有更豐富的生命。 &
【電子書】改變(新版)
你就是自己的《聖經》 如何改變自己,同時改變世界! 奧修最精要的新人類啟示:人類如何藉由意識的改變,找到自己,創新人生,改變世界! 奧修教導我們: 如何從改變我們自己,進而改變全世界。他教導我們不要再盲目崇拜、盲目追隨,要找到自己內在真正的聲音,擺脫陳腐的過去,蛻變成為一個真正謙虛的叛逆者,進而成為改變世界的新人類。 奧修告訴我們: 舊人類是一個群體,舊人類沒有個體性。新人類是反抗過去的叛逆者。新人類愛這個生命,愛這個世界。新人類會學習生活、愛與死亡的藝術。新人類不關心天堂與地獄,罪惡與美德。新人類關心的是如何增加生命的喜悅和生命的樂趣,讓生命充滿更多花朵、更美好、更有人性、更有同情心。我們有能力,也有潛力讓地球成為一個人間天堂,讓當下成為我們生命中最大的狂喜。 懷著年輕的心,就是新人類。 你的聖經就是你的一生,別人是寫不出來的,得由你自己來寫。你帶著一本空白的書來到世上,你要讓它變成什麼樣子都取決於你。 我們要活出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去迎合別人的理想。 奧修教我們愛這個世界,教我們不要再回頭;徹底的放棄過去,不再延續過去。 讓我們不是只把自己從出生拖向死亡,過著無聊乏味的日子;讓我們的每一個片刻都是極度的喜悅,有歌唱、有舞蹈、有慶祝。 ◎本書前言摘要: 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當他逐漸長大成人之後,就變成了一群人的合體。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如果你只是靜靜坐著,傾聽你的頭腦,你會發現裡面有很多聲音。你會驚訝自己很輕易就能辨識出這些聲音。有些聲音來自祖父,有些聲音來自祖母,有些來自你的父親,有些來自你的母親。有些聲音來自神父、老師、鄰居、朋友或是你的敵人。所有的聲音都混在一起,在你的內在形成一個群體,你幾乎不可能找到自己的聲音。 你的聲音越來越微弱,其他人的聲音則很大聲,很權威,你身不由己的跟隨他們。你不是故意的,你知道這麼做不對。但是為了受尊敬、被接受、被愛,你不得不乖乖順從。 你的內在只少了一種聲音,只少了一個人,那就是你;除此之外,總是一整群人。這群人老是讓你抓狂,一個聲音說:「就這麼做吧。」另一個聲音說:「絕不能那麼做!別聽他的!」你被四分五裂。 這整群人都得退下;你必須對他們說 :「請別來煩我!」 如果你想憑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如果你想擺脫內在不斷的衝突混亂,你就必須向他們道別——儘管那些聲音屬於你敬愛的父母或祖父母。那些聲音是誰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都不是你的聲音。他們屬於那個年代的人,他們對未來一無所知。他們把自己的經驗灌輸給自己的孩子,他們的經驗追不上遙不可知的未來。 這世界上一切的好意,都毀了孩子的自發性、也毀了孩子的自我意識,使孩子缺乏獨立的能力,對祖先們一無所知的嶄新未來沒有回應的能力。 每一個孩子都要去面對新的風暴、新的形勢,他必須要有一個全新的意識,才能對未來做出回應。唯有當他的回應有了豐富的成果,他才會對自己的人生心滿意足。那不是一個漫長、無聊、絕望的人生,而是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的歡舞,越來越專注的跳到最後一口氣。他在跳舞和喜悅中進入死亡。 靜下來,找到你自己。 除非找到你自己,否則你很難讓那一群人消失。 不要和那群人引起任何紛爭。你要去找到你自己。一旦你知道自己是誰,你就可以命令他們滾出你的房子。 人們到現在還一直談起過去的黃金歲月。但是,我們必須去學習金色未來的語言。 你不需要去改變整個世界,只要改變自己,你就開始改變了這個世界,因為你是這世界的一份子。儘管只是個人的改變,這個改變將影響成千上萬的人。你將成為一個連鎖的反應點,引發一場讓全新的人類誕生的革命。 奧修的洞見是在別處找不到的一項奇蹟。就看新人類有沒有膽識去改變! &
【電子書】改變
你就是自己的《聖經》 如何改變自己,同時改變世界! 奧修最精要的新人類啟示:人類如何藉由意識的改變,找到自己,創新人生,改變世界! 奧修教導我們: 如何從改變我們自己,進而改變全世界。他教導我們不要再盲目崇拜、盲目追隨,要找到自己內在真正的聲音,擺脫陳腐的過去,蛻變成為一個真正謙虛的叛逆者,進而成為改變世界的新人類。 奧修告訴我們: 舊人類是一個群體,舊人類沒有個體性。新人類是反抗過去的叛逆者。新人類愛這個生命,愛這個世界。新人類會學習生活、愛與死亡的藝術。新人類不關心天堂與地獄,罪惡與美德。新人類關心的是如何增加生命的喜悅和生命的樂趣,讓生命充滿更多花朵、更美好、更有人性、更有同情心。我們有能力,也有潛力讓地球成為一個人間天堂,讓當下成為我們生命中最大的狂喜。 懷著年輕的心,就是新人類。 你的聖經就是你的一生,別人是寫不出來的,得由你自己來寫。你帶著一本空白的書來到世上,你要讓它變成什麼樣子都取決於你。 我們要活出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去迎合別人的理想。 奧修教我們愛這個世界,教我們不要再回頭;徹底的放棄過去,不再延續過去。 讓我們不是只把自己從出生拖向死亡,過著無聊乏味的日子;讓我們的每一個片刻都是極度的喜悅,有歌唱、有舞蹈、有慶祝。 ◎本書前言摘要: 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當他逐漸長大成人之後,就變成了一群人的合體。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如果你只是靜靜坐著,傾聽你的頭腦,你會發現裡面有很多聲音。你會驚訝自己很輕易就能辨識出這些聲音。有些聲音來自祖父,有些聲音來自祖母,有些來自你的父親,有些來自你的母親。有些聲音來自神父、老師、鄰居、朋友或是你的敵人。所有的聲音都混在一起,在你的內在形成一個群體,你幾乎不可能找到自己的聲音。 你的聲音越來越微弱,其他人的聲音則很大聲,很權威,你身不由己的跟隨他們。你不是故意的,你知道這麼做不對。但是為了受尊敬、被接受、被愛,你不得不乖乖順從。 你的內在只少了一種聲音,只少了一個人,那就是你;除此之外,總是一整群人。這群人老是讓你抓狂,一個聲音說:「就這麼做吧。」另一個聲音說:「絕不能那麼做!別聽他的!」你被四分五裂。 這整群人都得退下;你必須對他們說 :「請別來煩我!」 如果你想憑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如果你想擺脫內在不斷的衝突混亂,你就必須向他們道別——儘管那些聲音屬於你敬愛的父母或祖父母。那些聲音是誰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都不是你的聲音。他們屬於那個年代的人,他們對未來一無所知。他們把自己的經驗灌輸給自己的孩子,他們的經驗追不上遙不可知的未來。 這世界上一切的好意,都毀了孩子的自發性、也毀了孩子的自我意識,使孩子缺乏獨立的能力,對祖先們一無所知的嶄新未來沒有回應的能力。 每一個孩子都要去面對新的風暴、新的形勢,他必須要有一個全新的意識,才能對未來做出回應。唯有當他的回應有了豐富的成果,他才會對自己的人生心滿意足。那不是一個漫長、無聊、絕望的人生,而是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的歡舞,越來越專注的跳到最後一口氣。他在跳舞和喜悅中進入死亡。 靜下來,找到你自己。 除非找到你自己,否則你很難讓那一群人消失。 不要和那群人引起任何紛爭。你要去找到你自己。一旦你知道自己是誰,你就可以命令他們滾出你的房子。 人們到現在還一直談起過去的黃金歲月。但是,我們必須去學習金色未來的語言。 你不需要去改變整個世界,只要改變自己,你就開始改變了這個世界,因為你是這世界的一份子。儘管只是個人的改變,這個改變將影響成千上萬的人。你將成為一個連鎖的反應點,引發一場讓全新的人類誕生的革命。 奧修的洞見是在別處找不到的一項奇蹟。就看新人類有沒有膽識去改變! &
【電子書】愛:如何在覺知中相愛,同時無懼地相處
人類最珍貴且最具洞見的「愛」經 如何在覺知中相愛,同時無懼地相處 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奧修說:「我的訊息不是教條、不是哲學,我的訊息是一種煉金術、是一種變化氣質的科學,所以,只有那些願意去死,而再生為甚至他們目前所無法想像的新存在的人,只有那些少數有勇氣的人會準備要聽,因為聽我演講是危險的,當你注意聽,你就已經踏上了朝向再生的第一步,所以,它不是一套你可以偽裝或吹噓的哲學,它不是一些你可以為那些擾人的問題找到慰藉的教條,不,我的訊息不是語言的傳達,它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它相當於死亡和再生。」 「愛情」是人類永恆關心的議題,也是人們百談不厭的話題。 二十世紀以來,被談論最多,也最受歡迎的心靈大師──奧修,以他一貫叛逆且獨特的觀點,精彩詮釋他對「愛」的洞悉、「愛」的本質的理解,直指核心的剖析現代人面對的諸多愛的難題,帶給現代徬徨受困的每一位有愛的靈魂,一個永恆的救贖出口。 等到你準備好要去探索愛的世界時,早已塞滿太多關於愛的垃圾,已經不太能期待你有能力去發現真正的愛並且拋棄虛假的面目。 愛是什麼?愛,不只是一首詩,不只是一個夢想。它必須被實現。不論何時經驗到愛,永遠也不嫌晚。 去體驗愛。 很少人知道如何愛。人們都知道愛是必要的;也知道沒有愛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但人們不知道如何愛。 凡是以愛為名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愛,它總是另一回事。它混雜了許多東西:嫉妒、憤怒、仇恨、佔有欲、控制、自我……。所有的毒藥摧毀了這僅有的甘露。 愛,意味著擺脫掉這些毒藥,慢慢地,你會看到一個愛的新品質在你內在升起。 奧修在這本令人深思且深具創見的書中,他對於我們自認為懂得愛的想法與認知提出質疑,同時開啟我們對愛的體悟的新境界:一種自然、滿足、免於佔有與嫉妒的愛。 奧修以獨特、機智、幽默的見解,激發我們勇於抵抗從我們周遭學來的那些不健康的關係模式,進而重新認識愛的真義。 讓我們「迎接愛」進入我們的新生活; 透過「分享愛」,體驗真正的生命喜悅。 奧修帶給我們對愛的新洞見—— 不執著的愛 放下期待、常規與要求 免於單獨的恐懼 全然待在關係裡 保持嶄新且鮮活的愛 與願意成長改變的人成為終生伴侶 放棄自我,好讓你能夠臣服於愛 & &
【電子書】愛:如何在覺知中相愛,同時無懼地相處
人類最珍貴且最具洞見的「愛」經 如何在覺知中相愛,同時無懼地相處 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奧修說:「我的訊息不是教條、不是哲學,我的訊息是一種煉金術、是一種變化氣質的科學,所以,只有那些願意去死,而再生為甚至他們目前所無法想像的新存在的人,只有那些少數有勇氣的人會準備要聽,因為聽我演講是危險的,當你注意聽,你就已經踏上了朝向再生的第一步,所以,它不是一套你可以偽裝或吹噓的哲學,它不是一些你可以為那些擾人的問題找到慰藉的教條,不,我的訊息不是語言的傳達,它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它相當於死亡和再生。」 「愛情」是人類永恆關心的議題,也是人們百談不厭的話題。 二十世紀以來,被談論最多,也最受歡迎的心靈大師──奧修,以他一貫叛逆且獨特的觀點,精彩詮釋他對「愛」的洞悉、「愛」的本質的理解,直指核心的剖析現代人面對的諸多愛的難題,帶給現代徬徨受困的每一位有愛的靈魂,一個永恆的救贖出口。 等到你準備好要去探索愛的世界時,早已塞滿太多關於愛的垃圾,已經不太能期待你有能力去發現真正的愛並且拋棄虛假的面目。 愛是什麼?愛,不只是一首詩,不只是一個夢想。它必須被實現。不論何時經驗到愛,永遠也不嫌晚。 去體驗愛。 很少人知道如何愛。人們都知道愛是必要的;也知道沒有愛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但人們不知道如何愛。 凡是以愛為名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愛,它總是另一回事。它混雜了許多東西:嫉妒、憤怒、仇恨、佔有欲、控制、自我……。所有的毒藥摧毀了這僅有的甘露。 愛,意味著擺脫掉這些毒藥,慢慢地,你會看到一個愛的新品質在你內在升起。 奧修在這本令人深思且深具創見的書中,他對於我們自認為懂得愛的想法與認知提出質疑,同時開啟我們對愛的體悟的新境界:一種自然、滿足、免於佔有與嫉妒的愛。 奧修以獨特、機智、幽默的見解,激發我們勇於抵抗從我們周遭學來的那些不健康的關係模式,進而重新認識愛的真義。 讓我們「迎接愛」進入我們的新生活; 透過「分享愛」,體驗真正的生命喜悅。 奧修帶給我們對愛的新洞見—— 不執著的愛 放下期待、常規與要求 免於單獨的恐懼 全然待在關係裡 保持嶄新且鮮活的愛 與願意成長改變的人成為終生伴侶 放棄自我,好讓你能夠臣服於愛 & &
【電子書】奧修談《心經》
讓「你是一個佛」這個觀念留存在你的心中。 奧修談經典《心經》—— 藉由靜心與覺知,每個人都有潛力達到像佛陀一樣的心靈境界。 ◎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知識是來自外在的東西,智慧是你原始的洞見,它不是來自外界 般若既不是一般所了解的知識,也不是一般所了解的智慧,它是一個內在的開花 自我也是頭腦的一部分,而不屬於你內在的寧靜 佛陀說:靜心就足夠解決你的難題,但是在它裡面還欠缺某些東西——慈悲 靜心的人不會變得強而有力:他會變寧靜、變安和,力量是由衝突所產生出來的 ●關於本書 我向你裡面的佛致敬,你或許沒有覺知到它,你或許從來沒有夢想過:你是一個佛。沒有人能夠是其他的東西,佛性就是你存在(being)的主要核心,它不是未來要發生的某件事,它已經發生了,它就是你從那裡來的源頭,它是來源,同時又是目標。 但是你睡得很熟,你不知道你是誰,並不是說你必須去變成一個佛,而只是你必須認出它。你必須回到你自己的源頭,你必須看你自己的內在,勇敢地面對自己,你將會顯出你的佛性。 …… 注意聽這些經文,因為這些是偉大的佛學文獻裡最重要的經文,因此它們被稱為「心經」,它是佛陀所傳達的訊息的心臟部分。 讓「你是一個佛」這個觀念留存在你的心中。 ——奧修 《心經》原本是一小段經文,是佛陀給他的一位門徒舍利子(Sariputra)的一段話語,它是在私下進行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心經》已成為佛教的核心教義之一,更是許多一般大眾熟悉的經文之一。有關《心經》的相關詮釋書,受到讀者的喜愛,由靈性大師奧修來談《心經》,更是讓人期待。 在這本書中,奧修展示了《心經》這本經典的靈性力量,並將它們帶給現代讀者(與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原始聽眾相比)不一樣的思想和需求。 奧修所談的不是關於佛陀這個歷史人物:相反的,他向一般大眾讀者闡明一個重要訊息——發現自己的內在現實,自己的佛陀。他鼓勵人們,藉由靜心與覺知,每個人都有潛力達到像佛陀一樣的心靈境界。奧修還談到了人體的七個脈輪、能量中心以及它們與人的成長和意識的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對應關係,幫助現代人找到更多內在的覺知與信心。 本書每一章闡述《心經》內容之後,接著一章回答門徒相關的問題。了解《心經》和了解門徒所問的問題同樣重要,因為那將與身處現代的我們,更貼近生活核心。 奧修說:空是進入佛學的鑰匙,當我們進入《心經》更深的領域,我們將越來越深入它。 靜心冥想這些經文,帶著愛,帶著同感來冥想它,而不是用邏輯和推理來冥想它,如果你用邏輯和推理來進入這些經文,你將會扼殺它們的靈魂。不要分析它們,試著去了解它們,試著以它們本然的樣子來了解它們,不要將你自己的思想帶進來,你自己的思想將會是一個干擾。 如果你能夠注意看這些經文,而不要用你的思想,你將會變得非常清澈。 ●奧修談七個能量中心 古代的佛教經典談論七個廟。就好像蘇菲(Sufi:一個宗派)談論七個谷,而印度教談論七個能量中心,同樣地,佛教徒談論七個廟。 第一個廟是「身體的」,第二個廟是「心理身體的」,第三個廟是「心理的」,第四個廟是「心理靈性的」,第五個廟是「靈性的」,第六個廟是「靈性超越的」,第七個廟,最後一個——廟中之廟——是「超越的」。 第一個「身體的」,巴夫洛夫(Pavlov)、史金納(B. F. Skinner)和其他的行為學家認為人只是身體,他們太過於專注身體的層面,而忘記了其他每一樣東西。這些人試著只要透過身體和物質來解釋人,這種態度變成一個障礙,因為他們是不開放的。 第二「心理身體的」,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就是在探討這個領域。佛洛依德在心理奧祕的探討比史金納和巴夫洛夫更高更深入一些,他並非只是一個行為學家,但是他從來沒有走出夢的範圍。夢像一個幻象存在你裡面,它是具有指示作用,它有一個來自無意識的訊息,要顯示給意識,但只是執著於它是沒有什麼特別意義的。使用夢,但是不要變成夢,你不是夢。 第三種是「心理的」。阿德勒(Adler)生活在心理的——權力意志的世界。他雖然非常地自我主義,但至少有一些東西比佛洛依德開放一點,然而,問題是,就好像佛洛依德將每一樣東西都貶為性,阿德勒繼續將每一樣東西都貶為自卑情結。人們試著要變偉大,因為他們覺得自卑。一個試著要去成道的人是一個覺得自卑的人,一個試著要去成道的人是一個追求權力的人,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我們看過一些人——佛陀、基督或克里希納——他們完全棄俗,他們的旅程不能叫做追求權力的旅程。當佛陀開花的時候,他沒有優越感的觀念,他向整個存在鞠躬,他沒有「比你更神聖」的觀念,每一樣東西都是神聖的,即使塵埃也是神聖的,他不認為他自己是優越的,他也沒有努力想要變成優越的,而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卑。但是阿德勒會繼續找尋一些自卑感,因為他無法相信一個人除了自我之外還能夠有任何目標。然而,它是比佛洛依德稍微高一點,自我比性更高一點,高得不多,但是高一點。 第四是:「心理靈性的」,心的中心。容格(Jung)、阿沙吉歐利(Assagioli)和其他人穿透那個領域。他們比巴夫洛夫、佛洛依德和阿德勒走到更高的階段,他們打開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們接受了無理性和無意識的世界,他們不把他們自己限制在理智的層面,他們是更理智的人,他們也接受非理智。現代的心理學就是停止於此,停止在第四階段,第四階段只是在整個梯子的中間,有三個階段在這一邊,三個階段在那一邊。 現代的心理學還不是一套完整的科學,它懸在中間,它很不穩,對任何事都不確定,它比較是假設性的,而比較不是經驗性的,它仍然在掙扎著想要怎麼樣。 第五個是「靈性的」:回教、印度教、基督教——由很多人組織起來的宗教就是仍然陷住在第五個階段,他們沒有超越靈性的,所有被組織起來的宗教和教會都停留在那裡。 第六個就是「靈性超越的」:瑜伽和其他方法。長久以來有許多方法在世界各地被發展出來,它們比較不像教會組織,比較不是教條式的,而比較是經驗性的,你必須用你的身體和頭腦來做一些事,你必須在你自己裡面創造出某一種和諧,好讓你能夠駕著那個和諧的雲,遠離一般的事情。瑜伽能夠了解所有這些,它是第六個。 第七個是「超越的」:密宗譚崔(Tantra)、道和禪。佛陀的態度是屬於第七的——般若波羅密多(Pragyaparamita),它的意思是超越的智慧,唯有當所有的個體都被越過,當你變成只是純粹的覺知、只是一個觀照者、只是純粹主觀性的時候才會來臨的智慧。 除非人到達超越的境界,否則他仍然必須被供以玩具和棒棒糖,他必須被供以虛假的意義。 &
【電子書】奧修談《心經》:發現自己的內在真實,自己的佛陀
讓「你是一個佛」這個觀念留存在你的心中。 奧修談經典《心經》—— 藉由靜心與覺知,每個人都有潛力達到像佛陀一樣的心靈境界。 ◎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知識是來自外在的東西,智慧是你原始的洞見,它不是來自外界 般若既不是一般所了解的知識,也不是一般所了解的智慧,它是一個內在的開花 自我也是頭腦的一部分,而不屬於你內在的寧靜 佛陀說:靜心就足夠解決你的難題,但是在它裡面還欠缺某些東西——慈悲 靜心的人不會變得強而有力:他會變寧靜、變安和,力量是由衝突所產生出來的 ●關於本書 我向你裡面的佛致敬,你或許沒有覺知到它,你或許從來沒有夢想過:你是一個佛。沒有人能夠是其他的東西,佛性就是你存在(being)的主要核心,它不是未來要發生的某件事,它已經發生了,它就是你從那裡來的源頭,它是來源,同時又是目標。 但是你睡得很熟,你不知道你是誰,並不是說你必須去變成一個佛,而只是你必須認出它。你必須回到你自己的源頭,你必須看你自己的內在,勇敢地面對自己,你將會顯出你的佛性。 …… 注意聽這些經文,因為這些是偉大的佛學文獻裡最重要的經文,因此它們被稱為「心經」,它是佛陀所傳達的訊息的心臟部分。 讓「你是一個佛」這個觀念留存在你的心中。 ——奧修 《心經》原本是一小段經文,是佛陀給他的一位門徒舍利子(Sariputra)的一段話語,它是在私下進行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心經》已成為佛教的核心教義之一,更是許多一般大眾熟悉的經文之一。有關《心經》的相關詮釋書,受到讀者的喜愛,由靈性大師奧修來談《心經》,更是讓人期待。 在這本書中,奧修展示了《心經》這本經典的靈性力量,並將它們帶給現代讀者(與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原始聽眾相比)不一樣的思想和需求。 奧修所談的不是關於佛陀這個歷史人物:相反的,他向一般大眾讀者闡明一個重要訊息——發現自己的內在現實,自己的佛陀。他鼓勵人們,藉由靜心與覺知,每個人都有潛力達到像佛陀一樣的心靈境界。奧修還談到了人體的七個脈輪、能量中心以及它們與人的成長和意識的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對應關係,幫助現代人找到更多內在的覺知與信心。 本書每一章闡述《心經》內容之後,接著一章回答門徒相關的問題。了解《心經》和了解門徒所問的問題同樣重要,因為那將與身處現代的我們,更貼近生活核心。 奧修說:空是進入佛學的鑰匙,當我們進入《心經》更深的領域,我們將越來越深入它。 靜心冥想這些經文,帶著愛,帶著同感來冥想它,而不是用邏輯和推理來冥想它,如果你用邏輯和推理來進入這些經文,你將會扼殺它們的靈魂。不要分析它們,試著去了解它們,試著以它們本然的樣子來了解它們,不要將你自己的思想帶進來,你自己的思想將會是一個干擾。 如果你能夠注意看這些經文,而不要用你的思想,你將會變得非常清澈。 ●奧修談七個能量中心 古代的佛教經典談論七個廟。就好像蘇菲(Sufi:一個宗派)談論七個谷,而印度教談論七個能量中心,同樣地,佛教徒談論七個廟。 第一個廟是「身體的」,第二個廟是「心理身體的」,第三個廟是「心理的」,第四個廟是「心理靈性的」,第五個廟是「靈性的」,第六個廟是「靈性超越的」,第七個廟,最後一個——廟中之廟——是「超越的」。 第一個「身體的」,巴夫洛夫(Pavlov)、史金納(B. F. Skinner)和其他的行為學家認為人只是身體,他們太過於專注身體的層面,而忘記了其他每一樣東西。這些人試著只要透過身體和物質來解釋人,這種態度變成一個障礙,因為他們是不開放的。 第二「心理身體的」,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就是在探討這個領域。佛洛依德在心理奧祕的探討比史金納和巴夫洛夫更高更深入一些,他並非只是一個行為學家,但是他從來沒有走出夢的範圍。夢像一個幻象存在你裡面,它是具有指示作用,它有一個來自無意識的訊息,要顯示給意識,但只是執著於它是沒有什麼特別意義的。使用夢,但是不要變成夢,你不是夢。 第三種是「心理的」。阿德勒(Adler)生活在心理的——權力意志的世界。他雖然非常地自我主義,但至少有一些東西比佛洛依德開放一點,然而,問題是,就好像佛洛依德將每一樣東西都貶為性,阿德勒繼續將每一樣東西都貶為自卑情結。人們試著要變偉大,因為他們覺得自卑。一個試著要去成道的人是一個覺得自卑的人,一個試著要去成道的人是一個追求權力的人,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我們看過一些人——佛陀、基督或克里希納——他們完全棄俗,他們的旅程不能叫做追求權力的旅程。當佛陀開花的時候,他沒有優越感的觀念,他向整個存在鞠躬,他沒有「比你更神聖」的觀念,每一樣東西都是神聖的,即使塵埃也是神聖的,他不認為他自己是優越的,他也沒有努力想要變成優越的,而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卑。但是阿德勒會繼續找尋一些自卑感,因為他無法相信一個人除了自我之外還能夠有任何目標。然而,它是比佛洛依德稍微高一點,自我比性更高一點,高得不多,但是高一點。 第四是:「心理靈性的」,心的中心。容格(Jung)、阿沙吉歐利(Assagioli)和其他人穿透那個領域。他們比巴夫洛夫、佛洛依德和阿德勒走到更高的階段,他們打開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們接受了無理性和無意識的世界,他們不把他們自己限制在理智的層面,他們是更理智的人,他們也接受非理智。現代的心理學就是停止於此,停止在第四階段,第四階段只是在整個梯子的中間,有三個階段在這一邊,三個階段在那一邊。 現代的心理學還不是一套完整的科學,它懸在中間,它很不穩,對任何事都不確定,它比較是假設性的,而比較不是經驗性的,它仍然在掙扎著想要怎麼樣。 第五個是「靈性的」:回教、印度教、基督教——由很多人組織起來的宗教就是仍然陷住在第五個階段,他們沒有超越靈性的,所有被組織起來的宗教和教會都停留在那裡。 第六個就是「靈性超越的」:瑜伽和其他方法。長久以來有許多方法在世界各地被發展出來,它們比較不像教會組織,比較不是教條式的,而比較是經驗性的,你必須用你的身體和頭腦來做一些事,你必須在你自己裡面創造出某一種和諧,好讓你能夠駕著那個和諧的雲,遠離一般的事情。瑜伽能夠了解所有這些,它是第六個。 第七個是「超越的」:密宗譚崔(Tantra)、道和禪。佛陀的態度是屬於第七的——般若波羅密多(Pragyaparamita),它的意思是超越的智慧,唯有當所有的個體都被越過,當你變成只是純粹的覺知、只是一個觀照者、只是純粹主觀性的時候才會來臨的智慧。 除非人到達超越的境界,否則他仍然必須被供以玩具和棒棒糖,他必須被供以虛假的意義。 &
【電子書】自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如何活出有意義的生命?找到真正的自由? 找出「情緒困擾根源」!找出「我是誰」!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佛陀說:真正的自由是免於你自己的自由 你是自由的,但每一個自由的行動都會帶來責任 沒有任何欲望能夠被滿足 欲望的不存在,就是一種滿足 世界上只有一種快樂存在,那就是當你自己 不要問一個像梵谷這樣的人:你的畫裡有什麼意義? 人能夠自由的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嗎? 我是誰!什麼是真正的自由?生命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人類一直在尋找自己。他知道他存在,但是他不知道他是誰,這就是人類痛苦的根源。成為你不想成為的樣子,和某個你不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情,這就是你所有痛苦的根源。 & 我們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我是誰?」的追尋是人類的本性,除非疑惑獲得解答,否則人類會一直感到痛苦、混亂,你無法知道什麼是喜悅,你會聽到一些像是「滿足」或「幸福」的字眼,但它們只會是字眼,它們對你來說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只有你自己的經驗能夠賦予它們意義。 就某方面來說,這看似人類的悲哀。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正是人類的偉大之處--人類有能力勝過自己,超越自己。唯有當你超越自己,開始接近真實的時候,你才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命的喜悅花朵才會開始綻放。 找出你是誰?找出你想要的是什麼?讓你的每一步都來自於你自己的選擇!讓你成為一個能夠創造自己並且為自己負起全部責任的人!如此一來,你所渴望的事物會自行開始發生,你也才找到了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由。 &&& 本書從人類對生命意義的追尋談起,談論人類應如何找到自己,如何排除宿命、輪迴、業的束縛,理解真正的自由,找到內在種種困惑與疑問的根源,得到真正的安定與滿足。 &
【電子書】自由(新版)
如何活出有意義的生命?找到真正的自由? 找出「情緒困擾根源」!找出「我是誰」!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佛陀說:真正的自由是免於你自己的自由 你是自由的,但每一個自由的行動都會帶來責任 沒有任何欲望能夠被滿足 欲望的不存在,就是一種滿足 世界上只有一種快樂存在,那就是當你自己 不要問一個像梵谷這樣的人:你的畫裡有什麼意義? 人能夠自由的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嗎? 我是誰!什麼是真正的自由?生命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人類一直在尋找自己。他知道他存在,但是他不知道他是誰,這就是人類痛苦的根源。成為你不想成為的樣子,和某個你不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情,這就是你所有痛苦的根源。 & 我們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我是誰?」的追尋是人類的本性,除非疑惑獲得解答,否則人類會一直感到痛苦、混亂,你無法知道什麼是喜悅,你會聽到一些像是「滿足」或「幸福」的字眼,但它們只會是字眼,它們對你來說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只有你自己的經驗能夠賦予它們意義。 就某方面來說,這看似人類的悲哀。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正是人類的偉大之處--人類有能力勝過自己,超越自己。唯有當你超越自己,開始接近真實的時候,你才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命的喜悅花朵才會開始綻放。 找出你是誰?找出你想要的是什麼?讓你的每一步都來自於你自己的選擇!讓你成為一個能夠創造自己並且為自己負起全部責任的人!如此一來,你所渴望的事物會自行開始發生,你也才找到了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由。 &&& 本書從人類對生命意義的追尋談起,談論人類應如何找到自己,如何排除宿命、輪迴、業的束縛,理解真正的自由,找到內在種種困惑與疑問的根源,得到真正的安定與滿足。 &
【電子書】奧修談成熟:重新看見自己的純真與完整(三版)
成熟是證悟的另一個名字……。 變老和成熟看似雷同,卻截然不同, 變老僅是順應生命前行的曲線, 成熟卻是朝向生命法則的更深處而去。 越是深入生命,越能了解內在的不朽, 並重新獲得被社會制約奪走的天真, 重新回到你的天堂,再度成為小孩子。 在寧靜與天真中,進入自身最深處的核心, 歷經漫長的旅程,並完成自身的潛能, 從此安定於內在的天空之中。 本書特色 奧修點出年齡增長與成熟是不同的兩件事,成熟是透過覺察而帶進生命的特質,幫助我們尋回因應成人世界的要求而失去的純真,活出全然的安在。 人們慣於藉由說「不」,以此凸顯自己的自由意志,從「不」而來的自由是幼稚的,也不會帶來和諧。然而夠成熟的人可以說「是」,仍然是自由且獨特的,終極的成長就是說「是」,卻快樂得像說「不」。 掃描書中QR CODE可連結至奧修演講影片「成熟:在垂直線上移動」,宛如親臨奧修演講現場,聆聽完整的奧修指引。 名人推薦 媒體人 賴佩霞 作家、治療師 王靜蓉 完整推薦
【電子書】奧修談成熟:重新看見自己的純真與完整
成熟是證悟的另一個名字……。 變老和成熟看似雷同,卻截然不同, 變老僅是順應生命前行的曲線, 成熟卻是朝向生命法則的更深處而去。 越是深入生命,越能了解內在的不朽, 並重新獲得被社會制約奪走的天真, 重新回到你的天堂,再度成為小孩子。 在寧靜與天真中,進入自身最深處的核心, 歷經漫長的旅程,並完成自身的潛能, 從此安定於內在的天空之中。 本書特色 奧修點出年齡增長與成熟是不同的兩件事,成熟是透過覺察而帶進生命的特質,幫助我們尋回因應成人世界的要求而失去的純真,活出全然的安在。 人們慣於藉由說「不」,以此凸顯自己的自由意志,從「不」而來的自由是幼稚的,也不會帶來和諧。然而夠成熟的人可以說「是」,仍然是自由且獨特的,終極的成長就是說「是」,卻快樂得像說「不」。 掃描書中QR CODE可連結至奧修演講影片「成熟:在垂直線上移動」,宛如親臨奧修演講現場,聆聽完整的奧修指引。 名人推薦 媒體人 賴佩霞 作家、治療師 王靜蓉 完整推薦
【電子書】奧修談勇氣:在生活中冒險是一種喜悅
勇氣是從已知到未知,從熟悉到陌生,從安逸到勞頓的一趟冒險之旅,這趟朝聖路上充滿險阻,而你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裡,也不知道你是否到得了,這是一場賭博,唯有賭徒才知道生命是什麼。 我們之所以不斷錯過生命裡的許多事,是因為我們缺乏勇氣。其實不用努力,只要有勇氣,事情就會自行找上門來,而不是你去找它們……至少,就內在的世界而言,事情確實是這樣的。對我來說,作為幸福的人需要極大的膽量,去過悲慘可憐的生活其實是懦夫的行徑,說穿了,當懦夫不需要任何條件,任何沒種的人、任何傻瓜都能當。但是,作為幸福的人則需要很大的勇氣,那是艱鉅的任務。 本書特色 奧修提醒我們,生命的本質是充滿變動且不安全的,然而這樣的不安全的另一面正是自由與驚奇,接受不安全的同時,也就替生命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即便是在強調個人主體性的當代社會,奧修點出人們因恐懼落單而壓抑了個人的獨特性,如何在自我確立與融入社會之間取得平衡,正需要以勇氣來直面恐懼。 奧修在書中解答演講中來自聽眾的真實提問,也是最貼近多數讀者的疑惑,有如直接與奧修對話。 掃描書中QR CODE可連結至奧修演講影片「成為寧靜與單獨的勇氣」,協助讀者從內在挖掘出新的特質與智慧。 名人推薦 登山家、攝影工作者 高銘和 勇敢推薦
【電子書】奧修談勇氣:在生活中冒險是一種喜悅(二版)
勇氣是從已知到未知,從熟悉到陌生,從安逸到勞頓的一趟冒險之旅,這趟朝聖路上充滿險阻,而你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裡,也不知道你是否到得了,這是一場賭博,唯有賭徒才知道生命是什麼。 我們之所以不斷錯過生命裡的許多事,是因為我們缺乏勇氣。其實不用努力,只要有勇氣,事情就會自行找上門來,而不是你去找它們……至少,就內在的世界而言,事情確實是這樣的。對我來說,作為幸福的人需要極大的膽量,去過悲慘可憐的生活其實是懦夫的行徑,說穿了,當懦夫不需要任何條件,任何沒種的人、任何傻瓜都能當。但是,作為幸福的人則需要很大的勇氣,那是艱鉅的任務。 本書特色 奧修提醒我們,生命的本質是充滿變動且不安全的,然而這樣的不安全的另一面正是自由與驚奇,接受不安全的同時,也就替生命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即便是在強調個人主體性的當代社會,奧修點出人們因恐懼落單而壓抑了個人的獨特性,如何在自我確立與融入社會之間取得平衡,正需要以勇氣來直面恐懼。 奧修在書中解答演講中來自聽眾的真實提問,也是最貼近多數讀者的疑惑,有如直接與奧修對話。 掃描書中QR CODE可連結至奧修演講影片「成為寧靜與單獨的勇氣」,協助讀者從內在挖掘出新的特質與智慧。 名人推薦 登山家、攝影工作者 高銘和 勇敢推薦
【電子書】巴巴吉的教導
克利亞瑜伽(Kriya Yoga)的創始源頭――巴巴吉,首度公開演講的珍貴紀錄,中文獨家譯本。 ◎巴巴吉是印度主神──濕婆顯化的神人,為了改革人類的心與理智,祂顯化為人類肉身來移除人類的困惑與邪惡。 ◎本書記錄了巴巴吉在1970年至1984年間帶給人們的訊息。 巴巴吉帶給世人的教導是真實與愛、希望與智慧的合一。所謂合一,就是平靜的力量。讓自己的心隨時處於和諧與平靜之中,在煩擾的生活裡,為自己的環境以及周遭的人事物注入平靜的力量,這將開啟人生悟醒的一個途徑。 本書最美的訊息是述說著「工作靜心」,它跳脫世俗修行的模式,並非呆坐於冥想靜心,才是唯一道徒。而是透過一件事,你的意識「專注當下」,便是臨在的靜心,更是從生活中、工作中的道場裡應證,初心、入心、出心之道。 當你的心迷航,這本書會是羅盤指引你方向。 「海達亢巴巴(Shri Hairakhan Wale Baba),住在印度北邊的岡底斯山山腳下(Mt. Kalilash),這在過去與現在都是許多偉大聖人的出生地或家。海達亢巴巴也被公認為是濕婆神(Shiva)顯化的神人(avatar),神人是由神顯化為人類肉身。巴巴吉多次下降至肉身,唯一動機是要為人類樹立一個最高可能發展的具體榜樣。數個世紀以來,祂一直以隱匿的方式工作,直到帕拉馬漢沙‧尤嘉南達(Paramahansa Yogananda)寫的書《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Autobiography of a Yogi)在1964年出版,祂的事蹟才被人們知曉。 在書中,尤嘉南達提到,在1861年,拉悉利‧瑪哈夏(Lahiri Mahasaya)遇見他的古魯(Guru:上師)巴巴吉,並接受了克利亞瑜伽的傳法,讓一度失傳的古老瑜伽法門再度重現。也是巴巴吉的神聖安排讓尤嘉南達去到美國,東方的瑜伽智慧首度進入西方世界。 尤嘉南達在1952年離世,巴巴吉在1970年再度顯化肉身回到人間,最初祂依然很少公開對大眾說話,在生命任務的最後階段,祂才開始在早上與晚上給予教導,直到1983年才允許門徒錄下祂的話語,1984年出版了《The Teachings of Babaji》,1984年2月14日巴巴吉離開了身體,這本紀錄了祂的訊息的書彌足珍貴。
【電子書】巴巴吉的教導The Teaching of Babaji
克利亞瑜伽(Kriya Yoga)的創始源頭――巴巴吉,首度公開演講的珍貴紀錄,中文獨家譯本。 ◎巴巴吉是印度主神──濕婆顯化的神人,為了改革人類的心與理智,祂顯化為人類肉身來移除人類的困惑與邪惡。 ◎本書記錄了巴巴吉在1970年至1984年間帶給人們的訊息。 巴巴吉帶給世人的教導是真實與愛、希望與智慧的合一。所謂合一,就是平靜的力量。讓自己的心隨時處於和諧與平靜之中,在煩擾的生活裡,為自己的環境以及周遭的人事物注入平靜的力量,這將開啟人生悟醒的一個途徑。 本書最美的訊息是述說著「工作靜心」,它跳脫世俗修行的模式,並非呆坐於冥想靜心,才是唯一道徒。而是透過一件事,你的意識「專注當下」,便是臨在的靜心,更是從生活中、工作中的道場裡應證,初心、入心、出心之道。 當你的心迷航,這本書會是羅盤指引你方向。 「海達亢巴巴(Shri Hairakhan Wale Baba),住在印度北邊的岡底斯山山腳下(Mt. Kalilash),這在過去與現在都是許多偉大聖人的出生地或家。海達亢巴巴也被公認為是濕婆神(Shiva)顯化的神人(avatar),神人是由神顯化為人類肉身。巴巴吉多次下降至肉身,唯一動機是要為人類樹立一個最高可能發展的具體榜樣。數個世紀以來,祂一直以隱匿的方式工作,直到帕拉馬漢沙‧尤嘉南達(Paramahansa Yogananda)寫的書《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Autobiography of a Yogi)在1964年出版,祂的事蹟才被人們知曉。 在書中,尤嘉南達提到,在1861年,拉悉利‧瑪哈夏(Lahiri Mahasaya)遇見他的古魯(Guru:上師)巴巴吉,並接受了克利亞瑜伽的傳法,讓一度失傳的古老瑜伽法門再度重現。也是巴巴吉的神聖安排讓尤嘉南達去到美國,東方的瑜伽智慧首度進入西方世界。 尤嘉南達在1952年離世,巴巴吉在1970年再度顯化肉身回到人間,最初祂依然很少公開對大眾說話,在生命任務的最後階段,祂才開始在早上與晚上給予教導,直到1983年才允許門徒錄下祂的話語,1984年出版了《The Teachings of Babaji》,1984年2月14日巴巴吉離開了身體,這本紀錄了祂的訊息的書彌足珍貴。
【電子書】奧修談身心平衡:與你的身體和心理對話
在你的身體裡有海洋的水, 有星辰與太陽的火, 在你的身體裡有空氣! 身體是宇宙裡最精緻的結構, 整個生命的奧祕就濃縮其中。 奧修說:「人們需要被教以如何與身體作朋友。」我們許多的不適和緊張,其實都肇因於和自己的身體疏離,奧修的教誨就是要引領你深入認識身體,無限大的靈魂智慧都在裡面,解決身心症狀的處方也在裡面。 這是個關於與身體對話的靜心教導,一旦你學會對身體說話,覺察它,傾聽它,則它必然也將傾聽你的要求,成就你所想的健康和喜樂,你的生命就此徹底重生,一切都會朝最美好的方向轉變。 本書特色 ◆書中有許多奧修針對改善現代病徵的實用建議,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身心症,包括肩膀與頸部疼痛、僵硬感、腹部緊張、失眠、老化、憂鬱症、貪食等,均可從身體的感知著手,透過靜心找出問題根源,然後釋放它重拾健康;步驟清楚分明,讀者針對自己所需將可獲得療癒。 ◆心理總是影響著生理,本書教導讀者如何著手改善對身體的舊有思考方式,解除心靈的負向制約,並意識善待身體的重要性。 ◆帶領人們脫離對身體的壓抑,解放壓力與箝制,進行一場寧靜的身體變革。 ◆掃描書中QR CODE可連結至奧修引導式靜心CD網址,透過奧修引導式靜心,與身體溝通並重新連結,找回完整建康的身體。
【電子書】奧修談身心平衡:與你的身體和心理對話
在你的身體裡有海洋的水, 有星辰與太陽的火, 在你的身體裡有空氣! 身體是宇宙裡最精緻的結構, 整個生命的奧祕就濃縮其中。 奧修說:「人們需要被教以如何與身體作朋友。」我們許多的不適和緊張,其實都肇因於和自己的身體疏離,奧修的教誨就是要引領你深入認識身體,無限大的靈魂智慧都在裡面,解決身心症狀的處方也在裡面。 這是個關於與身體對話的靜心教導,一旦你學會對身體說話,覺察它,傾聽它,則它必然也將傾聽你的要求,成就你所想的健康和喜樂,你的生命就此徹底重生,一切都會朝最美好的方向轉變。 本書特色 ◆書中有許多奧修針對改善現代病徵的實用建議,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身心症,包括肩膀與頸部疼痛、僵硬感、腹部緊張、失眠、老化、憂鬱症、貪食等,均可從身體的感知著手,透過靜心找出問題根源,然後釋放它重拾健康;步驟清楚分明,讀者針對自己所需將可獲得療癒。 ◆心理總是影響著生理,本書教導讀者如何著手改善對身體的舊有思考方式,解除心靈的負向制約,並意識善待身體的重要性。 ◆帶領人們脫離對身體的壓抑,解放壓力與箝制,進行一場寧靜的身體變革。 ◆掃描書中QR CODE可連結至奧修引導式靜心CD網址,透過奧修引導式靜心,與身體溝通並重新連結,找回完整建康的身體。
【電子書】愛的力量
真正的愛是什麼? 問題不在於你愛的對象是誰,問題在於如何讓你自己就是愛。 不占有對方,不依賴對方,不把對方物化成物品,也不對對方上癮。 讓自己成為同時擁有愛與自由的人。透過靜心,這是可能的。 靜心是解鎖愛、解鎖自由的關鍵;它是最終的鑰匙。 / 愛是力量,最純粹的力量,最偉大的力量。愛是神。沒有什麼比它更高的了。但是這種力量不是一種奴役他人的欲望,這種力量不是一種破壞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創造的根本源頭。這種力量是創造力。 這種力量會全然地蛻變你成為一個新的存在。它關注的焦點不在其他人身上。它唯一所關注的就是帶領你的種子來到它最終極的綻放。 每個人都想要愛與被愛,為什麼? 為什麼好幾個世紀以來,性一直是所有社會的禁忌? 在男女關係裡,他們有可能不陷入一般常見的施虐受虐模式嗎? 要墜入愛河很容易,為什麼要離開愛是如此地困難? …… 本書是奧修為他的門徒解惑有關「愛」的核心問題精華分享。奧修說: 單獨的能力就是愛的能力。 關係式的愛不是真正的愛。作為一種存在狀態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你的外圍有的只是情慾,而情慾被人們誤解為愛。 發掘你的意識,然後你會發現什麼是愛。 愛是唯一的蛻變希望。但是愛並不容易,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 每個人都以為它是最容易的事情,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在愛。父母親認為自己愛孩子,孩子認為自己愛父母,妻子們認為自己愛先生,朋友們認為自己友愛彼此。然而,這種認為「自己知道愛是什麼,我們已經在愛人了」的想法──就是一種障礙。它阻礙了人們知道愛是什麼。 愛不是生理上的,它是心靈上的。沒錯,愛也可以透過生理來表達,但是它不是源自於生理。愛是從你的本性存在裡升起的,它朝著你的外圍散布出去,而不是從外圍所升起。在你的外圍有的只是情慾,而情慾被人們誤解為愛。情慾是容易的;它是一種下坡式的行為。而愛是一種上坡式的任務:你需要提升到某種高度。 奧修在這本書中,教導我們:如何在愛裡,仍然保持自由。奧修也告訴我們:只有那些擁有單獨能力的人才擁有愛的能力,分享的能力,能夠進入對方核心深處的能力,但卻不占有對方,不依賴對方,不把對方物化成物品,也不對對方上癮。他們允許彼此絕對的自由,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對方離開的話,他們的快樂跟現在會是一樣的。他們的快樂不會因為對方而消失,因為那不是由對方所賦予的。 這麼一來,人們為什麼會想要在一起呢?它不再是一種需要,而是一種享受。他們享受分享:他們擁有這麼多的喜悅,他們想要傾注在某人身上;而他們知道如何像獨奏樂器一樣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本書談到如何從關係中的愛,進階到靈性的愛,然後達到真正人類核心的無私的愛。奧修幫助我們了解愛的本質;教導我們如何透過靜心,改變生活,允許真正的愛在自己與他人之間開花分享。
【電子書】信任
深入內在,超越懷疑;做自己內在的國王! 如何擺脫「信仰」的慰藉依賴;找到「信任」內在生命的終極勇氣?! 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一個真正信任的人,不會尋求任何信念慰藉自己 神是一個虛構的謊言,但神性不是謊言 醫藥療癒身體,靜心療癒心靈 你可能擁有許多財產,但你並不擁有自己 保護你自己的個體性,不要迷失在群眾裡 宗教不是為了尋找信仰,宗教是一個讓你了解你的根本存在的一種努力 祈禱不是什麼你在教會或廟裡所做的事情, 它是一種你要成為的狀態,不論你身在哪裡。 奧修說:一個真正的追尋者,不會用信仰來安慰自己,他會試著去發現更深的內在,以超越懷疑。你必須深入你的存在,不要擔心懷疑,讓它待在那裡,不要試著將自己隱藏在信仰後面,不要當一隻駝鳥;面對懷疑並超越它,然後會有一個時刻來到,在那最深的內在角落,只有存在,只要你探觸到那個點,懷疑便遠離了,你會看到它的愚蠢,它的荒謬可笑;你會看到懷疑是如何破壞你的生活的,它是如何腐蝕你的存在。只要放掉它,而不是用信仰來取代它。 一個真正的人不會有信仰,他只是單純的信任,因為他已經知道生命的美好,知道永恒,知道生命。他已經知道他自己便是神,他變成了國王,但不是一般世界的國王,外在世界的國王,沒有什麼價值,沒有意義,真正的國王是你內在的國王。 而令人驚奇的是,你完全沒有意識到你身上的這個寶藏,而這個寶藏只要你要求就能得到。宗教不是為了尋找信仰,宗教是一個讓你了解你的根本存在的一種努力…… 《信仰》主要談論人們因為對生命懷有許多的懷疑,因此轉而找尋各種信仰,試圖為自己的內在找尋慰藉。奧修告訴我們,藉由信仰的慰藉,並不能讓你的內在產生真正的蛻變,它只會讓你愈來愈遠離真實,它並不能真正幫助你。 本書談信仰與信任的不同,以及它對人類造成的不同影響。信仰是找一個外在的他者或他物取代內在的不安;信任則是了解生命後,對存在產生的最大的信任,那從內在產生的強大信任,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力量,那是存在賦予你的力量,讓你有勇氣應對任何外在的懷疑與磨難。
【電子書】信任
深入內在,超越懷疑;做自己內在的國王! 如何擺脫「信仰」的慰藉依賴;找到「信任」內在生命的終極勇氣?! 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一個真正信任的人,不會尋求任何信念慰藉自己 神是一個虛構的謊言,但神性不是謊言 醫藥療癒身體,靜心療癒心靈 你可能擁有許多財產,但你並不擁有自己 保護你自己的個體性,不要迷失在群眾裡 宗教不是為了尋找信仰,宗教是一個讓你了解你的根本存在的一種努力 祈禱不是什麼你在教會或廟裡所做的事情, 它是一種你要成為的狀態,不論你身在哪裡。 奧修說:一個真正的追尋者,不會用信仰來安慰自己,他會試著去發現更深的內在,以超越懷疑。你必須深入你的存在,不要擔心懷疑,讓它待在那裡,不要試著將自己隱藏在信仰後面,不要當一隻駝鳥;面對懷疑並超越它,然後會有一個時刻來到,在那最深的內在角落,只有存在,只要你探觸到那個點,懷疑便遠離了,你會看到它的愚蠢,它的荒謬可笑;你會看到懷疑是如何破壞你的生活的,它是如何腐蝕你的存在。只要放掉它,而不是用信仰來取代它。 一個真正的人不會有信仰,他只是單純的信任,因為他已經知道生命的美好,知道永恒,知道生命。他已經知道他自己便是神,他變成了國王,但不是一般世界的國王,外在世界的國王,沒有什麼價值,沒有意義,真正的國王是你內在的國王。 而令人驚奇的是,你完全沒有意識到你身上的這個寶藏,而這個寶藏只要你要求就能得到。宗教不是為了尋找信仰,宗教是一個讓你了解你的根本存在的一種努力…… 《信仰》主要談論人們因為對生命懷有許多的懷疑,因此轉而找尋各種信仰,試圖為自己的內在找尋慰藉。奧修告訴我們,藉由信仰的慰藉,並不能讓你的內在產生真正的蛻變,它只會讓你愈來愈遠離真實,它並不能真正幫助你。 本書談信仰與信任的不同,以及它對人類造成的不同影響。信仰是找一個外在的他者或他物取代內在的不安;信任則是了解生命後,對存在產生的最大的信任,那從內在產生的強大信任,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力量,那是存在賦予你的力量,讓你有勇氣應對任何外在的懷疑與磨難。
【電子書】覺知的力量
如何自然而然地擁有道德, 找到自己內在的光,擺脫生命挫折與困境的牢籠?! ◎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真誠就是不要過得身不由己 如果你違背了自己的本性,即便你謹守道德,也不會感到喜悅 刻意去「培養」任何東西都會讓人變得虛偽 當你擁有覺知時,道德便如影隨形;道德是意識的產物 如果你的意識允許你去做某件事,那它無疑是正確的 另人可以束縛你,但不能救贖你 野心即是緊張,而緊張是你與神之間的障礙 你可以積極,但不要為了跟別人比較而積極,積極是為了你自己 覺知是一把萬用鑰匙,它能解開每一個存在的鎖 你正在受苦──並非因為不道德,而是因為缺乏意識 …… 如何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而不感到罪惡?如何能做到「不要犯第二次錯誤」?是否謀殺、強姦、偷竊都是因為沒有覺知造成的?什麼是真正的「懺悔」、真正的「寬恕」? 生命就像一條河流,不斷地流動。而你們全都背負著死板的教條。你總是感到手足無措,因為如果你恪守教條,就必須與生命背道而馳;如果你跟隨生命,就必須違反教條。所以我全心全意就是要讓你自自然然地擁有道德。你必須用你的意識去回應各種狀況。如此一來不管做什麼都會是對的。 這是一本奧修針對有關「道德」議題的心靈談話── 奧修談到人的行為必須是有意識的,否則你就會過著虛偽、身不由己、充滿錯誤行為的悲慘人生;他也談到我們必須跟隨自己內在的光來過生活,如此道德自己便如影隨至,如果你違背了自己的本性,即便你謹守世俗所謂的道德,也不會感到喜悅。 奧修門徒向奧修提出一系列生命的疑問:關於內在的不安,關於道德、犯罪、寬恕等生命的難題,關於父母、神職人員、社會國家對個人的影響…… 本書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人,應該如何從這些既定的社會架構,一般人普遍認定的道德價值中,找出人類內在的真實,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走向更喜樂的存在。
【電子書】覺知的力量:蛻變生命的金鑰──洞察道德,不道德,非道德;了解什麼是真正對與錯
如何自然而然地擁有道德, 找到自己內在的光,擺脫生命挫折與困境的牢籠?! ◎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真誠就是不要過得身不由己 如果你違背了自己的本性,即便你謹守道德,也不會感到喜悅 刻意去「培養」任何東西都會讓人變得虛偽 當你擁有覺知時,道德便如影隨形;道德是意識的產物 如果你的意識允許你去做某件事,那它無疑是正確的 另人可以束縛你,但不能救贖你 野心即是緊張,而緊張是你與神之間的障礙 你可以積極,但不要為了跟別人比較而積極,積極是為了你自己 覺知是一把萬用鑰匙,它能解開每一個存在的鎖 你正在受苦──並非因為不道德,而是因為缺乏意識 …… 如何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而不感到罪惡?如何能做到「不要犯第二次錯誤」?是否謀殺、強姦、偷竊都是因為沒有覺知造成的?什麼是真正的「懺悔」、真正的「寬恕」? 生命就像一條河流,不斷地流動。而你們全都背負著死板的教條。你總是感到手足無措,因為如果你恪守教條,就必須與生命背道而馳;如果你跟隨生命,就必須違反教條。所以我全心全意就是要讓你自自然然地擁有道德。你必須用你的意識去回應各種狀況。如此一來不管做什麼都會是對的。 這是一本奧修針對有關「道德」議題的心靈談話── 奧修談到人的行為必須是有意識的,否則你就會過著虛偽、身不由己、充滿錯誤行為的悲慘人生;他也談到我們必須跟隨自己內在的光來過生活,如此道德自己便如影隨至,如果你違背了自己的本性,即便你謹守世俗所謂的道德,也不會感到喜悅。 奧修門徒向奧修提出一系列生命的疑問:關於內在的不安,關於道德、犯罪、寬恕等生命的難題,關於父母、神職人員、社會國家對個人的影響…… 本書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人,應該如何從這些既定的社會架構,一般人普遍認定的道德價值中,找出人類內在的真實,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走向更喜樂的存在。
【電子書】生命的追尋之旅:如何在平凡的生命中找到真正的幸福?
如何擁抱並接受生命的種種矛盾,讓平凡的生命變得不凡?! 奧修OSHO的地位: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我覺得生活非常的無聊。我該做些什麼? 什麼是重要的?在平凡的生命裡真的能夠找到幸福快樂嗎? 我注意到在內在深處,我想要被愛、被接受,就像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一樣,我想要成為最有名的人。而當人們拒絕我的時候,我會覺得受傷。對於這些,我該怎麼辦? 我發現沒有什麼能夠讓我感覺到終極的滿足,對於這種挫折所帶來的無助感,我該怎麼辦? …… 本書是奧修提供給我們在生命旅程中,為追求內在喜樂所必備的重要心靈指南,他談到我們在生命中會遇到的關鍵困境及本質問題,並為我們一一解惑。 奧修說,當你自己,放掉所有的「應該」,享受你已經是的。享受生命是唯一的正確方式。生命是由許多小事所組成的,你需要透過覺知、觀照和警覺,把每一件小事蛻變成美好的行動。然後,那些平凡的事情將會變得不凡,你平凡的生命也將變得不凡。 曾經有人問一個禪宗的和尚:「在你開悟之前,你都在做些什麼?」 他說:「我會砍柴還有從井裡提水。」 然後那個人繼續詢問:「那現在你開悟之後,你都做些什麼呢?」 他說:「我砍柴,還有從井裡提水。」 這個提出問題的人很困惑。他說:「這看起來沒有什麼差別。」 那個師父說:「差別在於我的內在。我所做的事情沒有差別,那個差別在於我,因為我已經改變了,所以我所有的行動也改變了。它們的意義改變了:那些平凡的文字變成了詩,那些石頭變成了啟示,而物質已經完全消失了。現在,除了神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事物了 。現在,生命對我來說是一種解放,是涅槃。」 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差別,在於人類擁有提升意識、達到神聖的潛質。這個是人類擁有的優勢,但它也造成人類充滿不安、衝突,並經常徘徊在自私和慷慨、愛與恨、脆弱與勇敢、希望與絕望之間。《生命的追尋之旅》幫助我們深入去看待這些問題,並引導我們,如何擁抱並接受生命中的種種,讓你的生命變成一趟充滿冒險的美妙旅程,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最重要目的。
【電子書】生命的追尋之旅
如何擁抱並接受生命的種種矛盾,讓平凡的生命變得不凡?! 奧修OSHO的地位: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我覺得生活非常的無聊。我該做些什麼? 什麼是重要的?在平凡的生命裡真的能夠找到幸福快樂嗎? 我注意到在內在深處,我想要被愛、被接受,就像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一樣,我想要成為最有名的人。而當人們拒絕我的時候,我會覺得受傷。對於這些,我該怎麼辦? 我發現沒有什麼能夠讓我感覺到終極的滿足,對於這種挫折所帶來的無助感,我該怎麼辦? …… 本書是奧修提供給我們在生命旅程中,為追求內在喜樂所必備的重要心靈指南,他談到我們在生命中會遇到的關鍵困境及本質問題,並為我們一一解惑。 奧修說,當你自己,放掉所有的「應該」,享受你已經是的。享受生命是唯一的正確方式。生命是由許多小事所組成的,你需要透過覺知、觀照和警覺,把每一件小事蛻變成美好的行動。然後,那些平凡的事情將會變得不凡,你平凡的生命也將變得不凡。 曾經有人問一個禪宗的和尚:「在你開悟之前,你都在做些什麼?」 他說:「我會砍柴還有從井裡提水。」 然後那個人繼續詢問:「那現在你開悟之後,你都做些什麼呢?」 他說:「我砍柴,還有從井裡提水。」 這個提出問題的人很困惑。他說:「這看起來沒有什麼差別。」 那個師父說:「差別在於我的內在。我所做的事情沒有差別,那個差別在於我,因為我已經改變了,所以我所有的行動也改變了。它們的意義改變了:那些平凡的文字變成了詩,那些石頭變成了啟示,而物質已經完全消失了。現在,除了神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事物了 。現在,生命對我來說是一種解放,是涅槃。」 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差別,在於人類擁有提升意識、達到神聖的潛質。這個是人類擁有的優勢,但它也造成人類充滿不安、衝突,並經常徘徊在自私和慷慨、愛與恨、脆弱與勇敢、希望與絕望之間。《生命的追尋之旅》幫助我們深入去看待這些問題,並引導我們,如何擁抱並接受生命中的種種,讓你的生命變成一趟充滿冒險的美妙旅程,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最重要目的。
【電子書】接受無知的勇氣
如何認清自己內在的無知,找到面對生命困境的勇氣?! 奧修OSHO的地位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只有當你開始覺知到某件事情時,你才能夠有所行動來改變它 如果你壓抑性,它會變成野心 所有的放棄都會在你的內在創造出精神分裂 任何一個對權力感興趣的人都飽受自卑情結的折磨 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快樂的生活? 你所知道的知識,真的是屬於你自己的嗎? 《接受無知的勇氣》是奧修為現代人們指出一條能夠更加勇敢面對自己、走出內在困境的珍貴指引。 透過問徒的一個個問題,奧修告訴我們一直嚮往但卻困擾的核心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能只是快樂地生活和工作?為什麼我們似乎擁有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知識,但我們仍然有許多的問題無法被解決? 他再次提醒我們應該把握當下的快樂,不要一直延遲等待;他告訴我們面對困境如何轉變內在思維,而不是冒然放棄;他指引我們如何從內在探索,找到生存的勇氣…… 奧修說:接受你自己的單獨,接受你自己的無知,接受你自己的責任。只有你自己經驗到的才是你的。成為無知的,從這裡,你可以開始尋找真實的自己,超越生活的困境,找到喜樂美好的人生。
【電子書】接受無知的勇氣
如何認清自己內在的無知,找到面對生命困境的勇氣?! 奧修OSHO的地位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只有當你開始覺知到某件事情時,你才能夠有所行動來改變它 如果你壓抑性,它會變成野心 所有的放棄都會在你的內在創造出精神分裂 任何一個對權力感興趣的人都飽受自卑情結的折磨 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快樂的生活? 你所知道的知識,真的是屬於你自己的嗎? 《接受無知的勇氣》是奧修為現代人們指出一條能夠更加勇敢面對自己、走出內在困境的珍貴指引。 透過問徒的一個個問題,奧修告訴我們一直嚮往但卻困擾的核心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能只是快樂地生活和工作?為什麼我們似乎擁有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知識,但我們仍然有許多的問題無法被解決? 他再次提醒我們應該把握當下的快樂,不要一直延遲等待;他告訴我們面對困境如何轉變內在思維,而不是冒然放棄;他指引我們如何從內在探索,找到生存的勇氣…… 奧修說:接受你自己的單獨,接受你自己的無知,接受你自己的責任。只有你自己經驗到的才是你的。成為無知的,從這裡,你可以開始尋找真實的自己,超越生活的困境,找到喜樂美好的人生。
【電子書】奧修談蘇菲大師卡比爾:印度偉大靈性師父的智慧奧祕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 & 魚在海洋裡,你在神性裡 悲傷是有深度的 抱負是所有暴力的根源 孤獨是一朵花,寂寞是一種疾病 模仿別人就是反對你自己 本書是奧修講述印度偉大聖者卡比爾的智慧詩作,進而談論人類的生存之道。 卡比爾從未上過學,但他的詩歌被人們廣為傳唱。他被尊為聖人,但他並沒有放棄世俗的生活。他如一般人一樣,維持一個管家和神秘家、商人和靜心者的平衡 生活。卡比爾說:「我笑,當我聽到魚在水裡會口渴。」人類就是這樣的,人們已經在神性裡了,但人們總是在尋找神。奧修說,要意識到自己的神性,唯一的方法 就是靜心;向內走,與自己在一起就是靜心。 佛陀曾被門徒問到,如何簡單地形容生命,佛陀回答說:「悲慘的。」 但如果一個佛問另一個佛:「生命是什麼?」他會說:「極樂。」 這是人與神的差別。人們如何找到自己內在的神?透過卡比爾的智慧詩句,透過奧修生動且精闢的開解,將幫助我們再一次更接近我們自己內在的神。 除了解讀卡比爾的詩文,奧修也一一為門徒們開示各種問題。例如:我對自己感到負面怎麼辦?為什麼我會這麼害怕地獄?為什麼現代人會感到這麼孤單?當我面對挫折且無助時怎麼辦?我一直夢想著性、性、性——為什麼? 奧修談論生活的藝術,談愛、孤獨與生命的本質……。在他幽默且精彩的談話中,我們將找到內在的安定與健康的生存之道。 本書特色 魚在海裡不會口渴——但是人會。 人生活在神性裡,但人完全不覺知有祂。 我們如何找到自己內在的神?二位印度開悟智者「奧修vs.卡比爾」給現代人的生命箴語! ◎奧修OSHO的地位: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 ◎卡比爾Kabir的地位: ‧印度最有名的聖者之一。 ‧泰戈爾最推崇的印度詩人,影響泰戈爾宗教、哲學思想和詩歌創作最深的靈性師父!
【電子書】奧修談蘇菲大師卡比爾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 & 魚在海洋裡,你在神性裡 悲傷是有深度的 抱負是所有暴力的根源 孤獨是一朵花,寂寞是一種疾病 模仿別人就是反對你自己 本書是奧修講述印度偉大聖者卡比爾的智慧詩作,進而談論人類的生存之道。 卡比爾從未上過學,但他的詩歌被人們廣為傳唱。他被尊為聖人,但他並沒有放棄世俗的生活。他如一般人一樣,維持一個管家和神秘家、商人和靜心者的平衡 生活。卡比爾說:「我笑,當我聽到魚在水裡會口渴。」人類就是這樣的,人們已經在神性裡了,但人們總是在尋找神。奧修說,要意識到自己的神性,唯一的方法 就是靜心;向內走,與自己在一起就是靜心。 佛陀曾被門徒問到,如何簡單地形容生命,佛陀回答說:「悲慘的。」 但如果一個佛問另一個佛:「生命是什麼?」他會說:「極樂。」 這是人與神的差別。人們如何找到自己內在的神?透過卡比爾的智慧詩句,透過奧修生動且精闢的開解,將幫助我們再一次更接近我們自己內在的神。 除了解讀卡比爾的詩文,奧修也一一為門徒們開示各種問題。例如:我對自己感到負面怎麼辦?為什麼我會這麼害怕地獄?為什麼現代人會感到這麼孤單?當我面對挫折且無助時怎麼辦?我一直夢想著性、性、性——為什麼? 奧修談論生活的藝術,談愛、孤獨與生命的本質……。在他幽默且精彩的談話中,我們將找到內在的安定與健康的生存之道。 本書特色 魚在海裡不會口渴——但是人會。 人生活在神性裡,但人完全不覺知有祂。 我們如何找到自己內在的神?二位印度開悟智者「奧修vs.卡比爾」給現代人的生命箴語! ◎奧修OSHO的地位: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 ◎卡比爾Kabir的地位: ‧印度最有名的聖者之一。 ‧泰戈爾最推崇的印度詩人,影響泰戈爾宗教、哲學思想和詩歌創作最深的靈性師父!
【電子書】權力──如何讓自己與世界變得更美好?
◎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渺小而無關緊要的,每一個人都具有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 ◎奧修OSHO的地位: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 奧修:「就算有上千個夢想失敗破碎,但是它們不會讓我失敗。相反地,每一個夢想的消失讓我變得更為勝利,因為它們的消失是一種機會,讓人能夠變得更為成熟。」 是否有一種個人的力量?它不同於那種凌駕於他人之上的力量? 是的,個人的力量與凌駕於他人之上的力量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一個了解自己存在本性也了解生命意義的人,他會擁有一種爆發性的力量,一種愛、一種慈悲。這種力量是神祕家的力量。 凌駕於他人之上的力量是政治性的,一個對這種力量感興趣的人,他會對追逐權力感興趣,他的內在有著深沉的自卑情結。他們不斷地拿自己和他人比較,然後想要證明自己是最優秀的。當一個人開始追逐這種凌駕於他人之上的力量時,他的追逐是無止境的,因為永遠都會有人不在他的影響範圍之內。而這種力量的追逐,將讓他的自卑與痛苦一直存在著…… 沒有任何一個具有創造力或聰慧的人會追逐權力。沒有任何一個聰慧的人會對控制他人感興趣。因為他最有興趣的事情是知道自己。所以那些極度聰慧的人會朝著奧祕的方向前進,而那些最為平庸的人則會不斷追逐權力。這個權力可以是這個世間的力量,可以是政治上的力量,可以是金錢的力量,也可以是擁有支配上百萬人的靈性力量。 《權力》主要談論不同面向的力量帶給人們不同的生命影響,以及如何免除被已經腐化的傳統知識所控制,找出取代它們的生命準則。那些擁抱已經腐化的知識的人們,他們總是努力追求權力,但當他們達到目標後,腐化隨即來到。那就是為什麼即使這些追求權力的人,曾經帶來激進的變革,但卻經常失敗的原因。 奧修洞見這些權力意志背後所隱藏的危機,他告訴我們,它們是如何潛藏在不只是政治機構,同時也表現在我們每天的人際關係中。在這個過程中,奧修提出了重要的革新觀點: 想要解決日益繁複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問題,不是靠權力來壓制他人,而是藉由找出每一個人的獨特性,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電子書】奧修禪卡占卜書
奧修禪卡能穿越心靈跟現實,一路看進底層,是占卜的最高境界。這是頭一回,將奧修禪卡的解牌系統講清楚;也是頭一回,提取出每張禪卡裡的神祕占卜符號,清楚解釋它的象徵意義,破除了奧修禪卡向來是形而上、自由心證、靈性占卜的迷思,讓奧修智慧更進階,更具穿透力!奧修禪卡全名為「奧修禪宗塔羅牌」,本書作者以塔羅牌為鑰,比較奧修禪卡與塔羅牌的結構異同,更進一步詮釋每張禪卡裡隱藏的象徵符號。例如──塔羅牌的土元素,以錢幣象徵世間的物質和財富,重視的是結果。而奧修禪卡的土元素變成了彩虹,象徵所有物質和財富皆如彩虹一般虛幻無常,只有不執取,才可展現美麗動人的演出,強調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再如──〈新的洞見〉這張禪卡裡的象徵圖形包括了:圓形、三角形、四方形、長著一對羽翼的裸身人以及一個匍匐爬行的人。這是一張象徵破繭而出,即將轉化、昇華的牌。這張牌屬於水元素,表示並不是用剛猛的躍昇方式往上突破,而是用接納、臣服的方式體驗所有情緒,然後慢慢轉化、昇華。牌圖中那個長著羽翼的裸身人,有如浴火鳳凰,代表告別舊階段,進入新階段新境界。唯有精確讀懂牌圖裡的象徵意涵,才能給出建設性引導,善用奧修禪卡,描繪出你人生各層面的起伏線,讀出暗藏在工作、感情、行為、情緒背後的真實意涵與提示,讓奧修智慧給我們更多的日常提醒!以塔羅為鑰,了解奧修禪卡奧修禪卡的全名是《奧修禪宗塔羅牌》。從解牌系統來說,奧修禪卡是建構在塔羅牌結構的基礎上,卻又超越了塔羅牌!它涵蓋了物質的實際面與靈性的精神面,帶給你更真實的生活占卜,更貼近生命實相的真誠建議。「奧修禪宗塔羅牌」是以塔羅牌的結構,來詮釋表達奧修的主要思想。因此本書開宗明義,特別繪製了奧修禪卡與塔羅牌的結構對照圖解,讓讀者清楚整副牌的邏輯結構,並與塔羅牌互相參照,對於初學者甚有幫助。而且,只要跟著書中的解析,弄清楚象徵符號背後指向的意義,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奧修禪卡與塔羅牌之間的同質性,並進一步看見奧修禪卡擁有一般塔羅牌所沒有的特質──穿越心靈跟現實,一路看進底層。破除迷思:「奧修禪卡」只能拿來觀照自己,不適合拿來占卜?很多人一講到靈性就會把它捧入雲端,因此奧修禪卡是一副靈性的、靜心的牌,所以不能用來解釋物質層面的現象。但作者認為,「靈性」距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遠,物質也是「靈性整體」中的一個層次。靈性既然是「身心靈」三個層次中最高的一層,當然應該能涵蓋及解釋所有的層面,如果說「物質」的高度是十樓,那「靈性」的高度就有一百層樓,一幢一百層樓的建築物一定包括了底下的十層樓。換句話說,指向靈性層面的奧修禪卡,必須能同時看到人心與物質的層面,才能顯示出真正的靈性高度。所以一般塔羅牌可以做的,奧修禪卡當然也能游刃有餘;相反的,透過物質面或具體化的一般塔羅牌,要來看出靈性層面的能量運作模式,就很難辦到了(話說回來,如果占卜師本身的素養夠,不管用什麼牌卡,都可以看到身、心、靈三個層面,重點在人而不在牌卡)。讀牌師必須讀懂牌圖上的細節,才能引導對方「如何活在當下」;也不能只叫人「傾聽內心的聲音」,你必須能掌握牌卡的內涵,才能幫人把他內心的聲音呈現並翻譯出來。這才叫建設性,也才叫指引。占卜師、解牌師不能只叫人「活在當下」,因為你隨便攔個路人都可以告訴你要活在當下,還用得著花錢花時間抽牌解牌嗎?所以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奧修禪卡不是供在案上的靈性指導,除了靈性層面之外,身心兩個層面所展現的豐富性與實用性也不能忽略,身、心、靈「三位一體」才能讓我們更貼近奧修禪卡深邃豐富、尚未揭露的原貌。建立你的禪卡日記對於自己,你能否理直氣壯地說「我了解」?對於工作,你能否安身立命地說「我適合」?對於愛情,你能否甘之如飴地說「我找到了」?與奧修禪卡來一趟身心靈的交流之旅,從日常生活中描繪你人生各層面的起伏線,看出暗藏在工作、感情、行為模式背後的警示與含意?每天抽出一張牌,在一天結束後,看看這張牌告訴你的是什麼,讓禪卡與自己對話,是非常美好的經驗,也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與釋然。Step1:每天早上起床後馬上洗牌,抽出一張牌蓋住,先不要看是哪張牌。Step2:詳細感受當日發生的事,要很清楚今天引發你的情緒或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事件,並且記錄下來。Step3:回家後,把筆記及抽到的那張牌對照,看看牌與事件之間有無符合或呼應的狀況。Step4:禪卡日記至少要進行一個月以上,再回顧每天不同的牌,就能觀察出你這段時間的生命課題,以及你生活中最常出現哪一類事件。奧修禪卡的召喚作者天空為限,是當今首屈一指的華人占星師和塔羅牌教師,她解牌有其獨特穿透事物表象,一語道出底層真相的準確犀利風格。奧修禪卡是她生平最早接觸的一副牌卡,也因為這副牌,領她進入了解構一個個精彩人生故事的塔羅牌生涯。事隔多年,卻在一段痛失所愛的經歷中,讓她重新看見了奧修禪卡的價值。
【電子書】純真
要開出最美的生命花朵,必須先擁有純真的本性!如何從飽富學識回到純真無知?找出這個生之大智等於找到生命的終極喜樂!奧修告訴我們--知識不等於知道,博學者知道而同時又不知道你越是充滿知識,你所感受到的驚奇也就越少你越是天真,存在就越是美好鮮活是你的靈魂生命不是什麼邏輯推論,而是一首歌不安是生命最根本的結構。安全意味的是死亡當一個人越是有所領悟時,他的知識也會變得越少。當「知道」來到它最終極的狀態時,那是絕對地無知、天真,一如孩子般地單純。奧修說:答案是危險的,它們會扼殺你的驚奇;因為它們讓你覺得你知道,雖然你什麼都不知道。知識不等於知道;你越是充滿知識,你所感受到的驚奇也就越少。不帶著過去而生活就是天真,不帶著任何結論而生活就是天真;你越是天真,存在就越美好。存在是一個奧祕,它只會向擁有赤子之心的人顯露這份奧祕。它不會向飽學之士顯露,因為知識是一種攻擊,而天真是單純的接受、它是非攻擊性的。本書主要告訴人們,要像個孩子一樣天真的活著,我們的生命已經充斥了太多借來的知識,它們阻礙了你與存在的連繫,如何放掉這些借來的知識,真正去體驗生命,重新找回充滿驚奇與喜悅的能力,而不是以折磨自己或者絕望的方式生活,是現代人迫切需要的課題。本書從這個角度提出了許多與我們切身的問題--我的內在不再有我身為孩童時的那種驚奇感,為什麼呢?什麼是天真?什麼是美?什麼是生命裡最令人感到驚訝的事情?我覺得我知道各種問題的答案,但為什麼我仍然讓問題變成我的困擾?難道這個世界上偉大經典裡的知識無法協助人們找到真理嗎?我認為自己變得越來越愚笨!能怎麼辦呢?真的只要存在就夠了嗎? 孩子的天真和聖人的天真有什麼關連呢?奧修一一回答各種問題,幫助人們理解生命的真實存在,並告訴我們,如何重新找回如孩子般天真與驚奇的美妙本性,讓生命更美好,更健康。本書特色◎如何再度成為像孩子一樣天真的人,是生命的重要課題。◎如何從充滿知識的人,轉變成為充滿生命喜悅的人?!--它將會為你解決許多的困擾與煩惱。◎奧修OSHO的地位:.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
【電子書】愛與死亡:人類最想一探究竟的「存在」的真相
在「禪」之中,意念,剎那間停止「無為而為」之道本書啟發我們停止學習、求取、作為,轉而學會去覺知、領悟、無為,從而能夠進入到生命的最核心,去了悟存在的奧義。不再活在恐懼中,而是活在澄明的真相中, 我們即會明白當死亡不再只是「死去死掉」。
【電子書】名望,財富與野心
「成功」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如何正確了解金錢、名望、權力、野心、貪婪等慾望,找到心靈永恆的寧靜與喜悅?你的貪婪從哪裡來?你對競爭力和野心的價值觀,有沒有可能創新和改變?為什麼名聲和財富在世界上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金錢真的沒有辦法買到幸福嗎?……我想要你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變得更富有──不管是意識的,心理的,或精神的。我想要你們過最富裕的生活,那是目前地球上還沒有發生過的。──奧修奧修告訴我們‧讓自己平凡就是非凡‧金錢買不到你的愛‧成功沒有不好,但不要被它所驅使‧要「開始」去生活,而不要總是「準備」去生活‧做任何讓你享受的事情,同時全然地享受在其中什麼是真正的成功?如果你能夠允許自己平凡,你就真正的成功了。人為什麼一直追求成功、財富、權力呢?這源頭來自於沒有認清自己的獨特性,這帶來許多的痛苦。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比較製造出衝突、帶來企圖心、帶來模仿。別人期望你成為某種樣子,你努力成為那個樣子,可是那無法令你感到滿足。所以別人認為你比他們快樂,而你也認為別人比你快樂。你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因為你不再是你自己了。往內去尋找,找出這個獨特的自己 ,你就不會有痛苦與競爭,你也不會煩惱別人擁有比你更多的東西。你生命中最快樂的記憶是什麼?你的生命是喜悅的嗎?你會因為小事而感到幸福快樂嗎?如果你所知道的事物都是那些可以買賣的事物,你的生命是空虛的。成功是一種偶然,名聲也是一種偶然。但是,巨大的喜悅不是一種偶然。一個靜心圓滿成熟的人從來不會想要擁有很多金錢或是名垂青史。一旦你品嘗過自己內在的本性,所有的貪婪,所有對於金錢、權力的慾望都會蒸發消散。然後你不會再有任何比較,你不再產生痛苦,你已經從自己內在發現了神性;這神性能讓你的每個片刻都是如此地珍貴、如此地壯麗、如此地美好。《名望,財富和野心》這本書幫助我們檢查自己對金錢、名譽、權力、慾望的盲然心理──你的貪婪從哪裡來?你對競爭力和野心的價值觀,有沒有可能創新和改變?為什麼名譽和財富在世界上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金錢真的沒有辦法買到幸福嗎?……奧修以他獨特且深入生命本質的觀點,再一次為我們開解生命中許多切身的困惑與難題,幫助我們更有自信地找回真正的生命價值。
【電子書】神──如何免於迷信,找到喜樂之境!
人能夠沒有「信仰」而快樂的生活嗎?尼采說:「神已死,而人自由了。」奧修說:「神已死,禪是唯一現存的真理。」為什麼神必須死亡,人才能獲得自由?而人又為了什麼要追求自由?人如何在這份自由中找到生命的喜樂?問:「什麼是解脫?」答:「誰束縛了你?」恐懼創造出神。人類對於黑暗的恐懼、對於生病的恐懼、對於年老的恐懼、對於死亡的恐懼……讓他們需要某人來保護他。然後人類經由自己的想像,創造出神來保護他、安慰他。人能夠沒有神而活嗎?離開了神,你將如何找到喜悅的生命?你如何在神消失之後,療癒你的內在空虛?離開了神,人類的慰藉被摧毀了,他們將開始感到空虛。空虛趨使人走向瘋狂!你需要某種根基、某種重心,和存在保持某種連繫。神讓你感到安慰,但是安慰沒有辦法帶來任何幫助。你需要的是一種本質上的蛻變,你需要以一種喜悅的方式來運用你的這種空虛感。你需要的不是祈禱,而是靜心;你需要的不是神,而是意識。意識能夠滿足你的存在,那不是一種慰藉,而是一種真實的滿足;它讓你與存在有所連結。它讓你能全然的活出生命;它讓你的空虛感消失。神填補了你的空虛,但是一個全然生活的人是不會空虛的。沒有神存在,只有神性存在。在這本獨特且精闢的書中,奧修明晰地指出,人們如何因為恐懼、空虛,尋找解脫、尋找快樂……而製造出種種對神的想像,但人們也因此反而束縳了自己。奧修一一為我們解答生命中困擾我們的疑惑、焦慮、痛苦;為我們指出找到喜樂之境的終極方法。神已死,禪是唯一現存的真理。
【電子書】解開心靈的枷鎖
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思想,比思想更偉大的是心靈。本書共四個篇幅,它如同一場尋寶之旅。為此,無論如何,也要一探究竟,聽聞心靈深處的聲音,而後試著找尋心門之內的智慧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