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 > 全部商品

Readmoo
【電子書】決定台灣的29堂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決定台灣的29堂課

時報文化 出版
2014/02/16 出版

台灣挺身而進,走對下一步路! 現今,台灣面臨── [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財稅金融與國民年金] [能源結構與環境永續][台灣的產業發展][文化與教育] 最重要的五大主要公共議題! 對現況的申論、前景的分析、問題與局限的成因、突破的可能; 在世代變遷的考驗下,可掌握的資源與可預見的挑戰為何? 專家學者分別以本身的專業及觀察提出論述與分析! & 決定台灣關鍵的二十九堂課 產官學研都該傾聽的聲音! 潮流在變,時代在變,往日的經驗已不足以應對未來的發展!前瞻與宏觀的29堂課,是你我必須學習的課題! ✽人文檢視、面對、挑戰自我/錢永祥、呂學錦、李瑞華 ✽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朱雲漢、林正義、蘇起、田弘茂、華而誠 ✽財稅金融與國民年金/何志欽、楊建成、胡勝正、詹火生、邱正雄、許嘉棟 ✽能源結構與環境永續/葉俊榮、李鴻源、黃萬翔、楊日昌、李永展 ✽台灣的產業發展/陳添枝、朱敬一、薛琦、林憲銘 ✽文化與教育/王汎森、張譽騰、王健壯、黃榮村、黃碧端、洪蘭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有別於過去傳統的單向思考,社會及公眾議題日趨複雜,需要有全面性、系統性、多元化的思考觀點,方有可能解決現今社會繁瑣、連動且複雜的問題! 為台灣尋求下一代的群體責任, 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與多元的時代轉型下, 積極開拓新一代的群體意識與承擔能量, 發揮自我突破與創新的台灣價值。 〔覺察〕→〔對話〕→〔修正〕→〔行動〕 循環式學習模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運用在知識與新觀念的推廣、溝通與合作, 大至社會、小至個人, 協助台灣這片土地,在個人生活和社會關係上, 能有擔負公民應有的責任與勇氣,以迎向挑戰訂定目標, 打造新生活模式,走向真實的社會,面對國際迎接世紀挑戰! 替台灣播下希望的種籽!

特價26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黏」在臺東:12位臺東「心」移民的故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黏」在臺東:12位臺東「心」移民的故事

嚴淑女  著
遠見雜誌社 出版
2014/01/20 出版

近年,越來越多文化人、藝術家……各行各業的人來到臺東,把這裡當作他們第二個家,在壯闊、精緻兼具的風景之外,他們更愛上不造作的台東人情味,在臺東找到創作能量,以及生命的新意義,臺東成為了這些外地人生命的新繆思,讓他們「黏」在這裡,再也離不開。

68 特價1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大陸台商勞資風險與預防實務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大陸台商勞資風險與預防實務

蕭新永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3/11/01 出版

本書以法制管理的觀念為基礎,從人力資源管理的程序(招聘到離職)出發,落實到每一階段的操作環節,共分為五篇22章,包括第一篇的3章,即招聘任用、勞動合同管理、試用管理等操作實務;第二篇的7章,即培訓管理、保密和競業限制管理、工時制度管理、假期管理、工資與福利管理、社會保險管理、工傷保險事故與待遇管理等操作實務;第三篇的5章,即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與辦理離職手續、企業不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違約金、賠償金、罰款等操作實務;第四篇的4章,即工會與職代會、勞動爭議處理、勞動合同與規章制度管理等操作實務、集體合同管理的操作實務;第五篇的3章,即台籍幹部派遣管理、台籍幹部兩岸社保與住房公積金、台籍幹部大陸所得稅等操作實務。 本書特色 本書所構建的涉及勞動法令規範的人資管理體系,具有可操作性、可預防性的實務特性,旨在協助台商企業以合法(合乎法律規定)、合理(合乎管理標準)、合情(合乎兩岸實情與中國國情)處理人資管理作業。

75 特價26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臺灣關鍵字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臺灣關鍵字

天下文化 出版
2013/02/27 出版

十二個關鍵字,彰顯當前臺灣核心價值與社會脈動台灣社會近年來不斷注入新動力,並產生相對應的流行名詞與新文化。中國時報特別找出十二個能夠彰顯當前臺灣核心價值的關鍵字,希望呈現讓台灣建立自信、與眾不同的社會前進動能,並藉此與讀者共同掌握台灣社會脈動,帶著多元自信的視野審視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十二個關鍵字,深刻傳達了台灣社會近年營造出的新趨勢與活力,節奏明快而熱血帶勁,多元融合而無所不包,描繪當前台灣最豐富多元的風景與願景。在這塊土地上,無論政治、經濟、民生、文化各領域,皆以百花齊放之姿綻現。在原有的基礎上,包容、改變和創新,創造了目前台灣繽紛、多元的樣貌和價值。就在這樣生機蓬勃的氛圍中,台灣社會邁開步伐向前行。★精選最具台灣精神的十二個關鍵字,呈現台灣自信、與眾不同的社會風貌。★繼「台灣的驕傲」精采的人物專題故事後,中國時報團隊再次推出主題專書,帶您審視台灣當前的核心價值與社會文化發展。★傳達台灣社會近年營造出的新趨勢與活力,描繪當前台灣最豐富多元的風景與願景。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 II, 惡夢醒來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 II, 惡夢醒來

林莉菁  著
無限出版 出版
2012/09/26 出版

我記得……離開家鄉,進到台北的明星女校,才發覺「分數不是人生的全部」;六四天安門廣場事件,「優秀的中國文化展現了極其醜惡的一面」;一直以來背記的歷史,原來是「腦中被塞滿了謊言」……。美麗之島,FORMOSE,「我已經不知道還可以相信什麼了」。漫畫家林莉菁如是憶往,以女孩的眼光,看當時的台灣戒嚴、威權教育、升學主義、社會解嚴、賄選亂象……;與成人的自己對談,看龐大的國家機器如何影響著微小的個人認知,意識形態如何左右著價值判斷。人物造型簡單,行文誠實、犀利;電影般的分鏡、小說式的節奏,被法國出版社喻為「圖像小說」(Le roman graphique),介於小說與漫畫之間,由圖像強化故事的進行。但更多卡通式的黑色幽默,也只有在地的我們才懂得。本書特色1. 台灣第一本自傳體漫畫。2. 台灣第一本有關戒嚴、解嚴時期的漫畫。3. 個人的成長經驗、台灣的時代縮影。4. 五、六年級生共同的青春回憶。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 I,縫上新舌頭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 I,縫上新舌頭

林莉菁  著
無限出版 出版
2012/08/29 出版

我在戒嚴裡長大。 阿嬤是哈日族、爸媽說台語客語,我在學校學習字正腔圓的中文、製作「保密防諜」海報,高唱「打倒倭寇、反共產」,私下埋首日本漫畫、崇拜歌仔戲明星……。美麗之島,FORMOSE,在錯綜複雜的歷史底下,混血的青春,身影扭曲形變、成長的歷程荒謬矛盾。漫畫家林莉菁如是憶往,以小女孩的眼光,看當時的台灣戒嚴、威權教育、升學主義、社會解嚴、賄選亂象……;與成人的自己對談,看龐大的國家機器如何影響著微小的個人認知,意識形態如何左右著價值判斷。人物造型簡單,行文誠實、犀利;電影般的分鏡、小說式的節奏,被法國出版社喻為「圖像小說」(Le roman graphique),介於小說與漫畫之間,由圖像強化故事的進行。但更多卡通式的黑色幽默,也只有在地的我們才懂得。本書特色1. 台灣第一本自傳體漫畫。2. 台灣第一本有關戒嚴、解嚴時期的漫畫。3. 個人的成長經驗、台灣的時代縮影。4. 五、六年級生共同的青春回憶。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愛與正義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愛與正義

陳長文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12/07/31 出版

只有每一個人,都不放棄、不氣餒於內在正義的追求與外在正義的期待,也不怕自己的發聲會引來「狗吠火車」之譏,盡其當言、為所當為,那麼我們對社會的理想與願景才有實現的可能。─陳長文三十年來,陳律師持續關心兩岸事務、社會正義,不斷發表相關評論文章,另一方面積極投入公益與法學教育,鼓吹「幸福是總體概念」,改革司法弊病。經過他不斷奔走、投書,促成了許多善意,也終結諸多惡法。關心人權、注重正義的陳長文律師,長年從事法律實務工作、致力於國際紅十字會的人道救援,加上海基會秘書長的難得經驗,使他在為文論述時,能充分深入淺出,言人之所未言。發自人性的關懷、理性的態度,細細品味下,充滿了細緻的文采、人性化的觀察、同理心的反思。詩人紀伯倫說:「這世界若沒有愛你的心與你愛的心,那你不過是一粒飄蕩在宇宙中的塵埃。」本書四大主題:社會正義、法制建設、兩岸關係、愛與奉獻,正是陳長文律師一生的縮影。

特價25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誰與斯人慷慨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誰與斯人慷慨同

張作錦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12/07/31 出版
特價25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寧靜革命不寧靜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寧靜革命不寧靜

高希均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12/07/31 出版

台灣政治與社會上的「不寧靜」,幾乎全與大陸相處、相交、相容相關。從過去心理上的「剪不斷,理還亂」,到今天的「一中各表」、直航以及ECFA的簽訂,以及對和平紅利的嚮往,在馬英九主政下已經有了進步,但距離正常的交往還有十萬八千里。所有的人要記住:台灣年輕的一代,在兩岸政策難以突破下,不能靠政府,祇有靠自己的本領、熱情、品德,以及調整的心態,才能立足社會,融入世界。─高希均 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台灣社會經歷了一場「寧靜革命」,政治上是從威權到民主,經濟上則是從勞力密集升級高科技,透過政經的改變,帶動一場「不寧靜」的智慧創新。高希均教授長期觀察台灣社會,以文字見證時代,本書的四十篇文章,分別代表了台灣八○年代的努力與奮鬥,九○年代的狂飆、二○○○年以後的不安與創造。如果「不寧靜」是因為不斷有著「前進的動力」,那麼潛伏本書八萬餘字背後,就是前進動力的根源,字字著力。全書以「大時代的思維」、「大時代的重要人物」、「大時代的世界觀」,回顧身處,歷數「方勵之、李登輝、施明德、楊振寧、丁渝洲、余秋雨、王永慶、陳水扁、蔣經國、孫震、鄭崇華、徐立德、唐飛、馬英九、王作榮」的行誼,以「軟實力」、「狂飆十年」、「成長力」、「藍海策略」、「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世界熱平擠」、「美國如何重建輝煌」等為台灣社會引導先進觀念,精采論述,令人沉思再三。

特價25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我的台灣想像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的台灣想像

嚴長壽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12/07/31 出版
特價25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星空之下永遠有路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星空之下永遠有路

姚仁祿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12/07/31 出版
特價25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

彭明輝  著
聯經 出版
2012/05/18 出版

啟動台灣未來八年的生存大作戰我們三、四年級的這一代已經可以含飴弄孫了,但是許多人的子女卻不肯結婚,不肯生孩子──因為年輕的一代看不到未來!我們這些戰後嬰兒潮的一代,跟著上一代茹苦含辛大半輩子,怎麼卻落得下一代反而看不到未來!這是我們自己造孽?還是政府無能?有沒有救藥?──彭明輝《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作者彭明輝最新作品與你一起檢視peak oil對台灣能源、交通、糧食、產業與經濟的劇烈衝擊以及peak oil降臨之前必須完成的政治、經濟、交通、能源與產業結構變革。這是極為嚴峻的挑戰──不是2020才開始的挑戰,而是今天開始都已經太遲的挑戰。替代能源來不及填補石油的供需缺口,持續飆漲的油價將改變全球經貿秩序,仰賴外銷且能源自給率僅0.61%的台灣所受衝擊最大,必須在2020之前全面改變交通、能源、產業、農業與勞工政策,否則將面臨實質所得持續下降、交通失序,而失業率、貧窮人口數與政府赤字持續飆漲的風暴,社會動盪長達數十年。如果2012年上任的總統,沒有能力在2016年以前完成至少一半以上的變革,2016年上任的總統,將更加沒有機會因應Peak Oil的劇烈衝擊。能源專家普遍預測全球石油將在2014年之前跨越最高產能(peak oil),之後供需落差逐年擴大,而牛津大學則預測2023年時石油供給量將僅及需求量的一半。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與德國經濟結構研究院的預測:peak oil發生後的第十年,油價將上漲126% ~ 500%,全球 GDP 將下降7% ~ 14%,而且這個全球經濟衰退的趨勢將持續至少二十年。對於糧食自給率32%而能源自給率僅0.61%的台灣而言,進口糧食、肥料、能源與原物料價格將齊漲,出口萎縮,而GDP 則以每年2% ~ 3%的幅度持續下降二十年以上,以致失業率飆漲,產業大蕭條,國家財政劇烈地惡化。彭明輝通過《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希望:假如你也想為台灣社會多做一些事peak oil的問題跨越各種專業領域,從能源、交通、產業、經濟、財稅到社會福利政策,沒有一個角度可以被忽略。任何一個人想要從這麼寬廣的角度去探討peak oil的相關問題,都必然是掛一漏萬、自討苦吃。從一開始發願寫這本書以來,作者就不曾改變過初衷:這本書的目的是拋磚引玉,企圖勾勒出整個問題盡可能完整的框架與視野,描繪出各種議題間的牽連與糾結,希望藉此邀請更多專家學者的參與,從各自專精的角度進一步深入,並且跨領域地進行對話與交流,以便從台灣的立場拼湊出peak oil所牽涉到的所有面向,以及因應危機所需要的完整配套方案與進度。也就是說,作者希望這是從台灣立場探討peak oil的第一本書,而不是最後一本書,更希望它會是後續一系列跨領域對話與探討的開始。假如你也有心為台灣多做一些事,以便讓台灣社會更和緩地度過peak oil的衝擊,甚至以跨世代的努力建立起一個可永續的福利社會,本書後記有列舉一些建議,作為讀者進一步發想的參考。彭明輝通過《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提出了:台灣十願 一願大學重拾中西學術傳統,回到正軌:「明辨是非,破除愚盲,探索社會發展之未來,培育後進,以促進社會之公共福祉,而非用以圖謀個人之名利與地位,或虛幻之世界排名。」只有大學的價值觀重新被矯正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才有重新被矯正的機會。二願能力強的人以造福社會和鄰人為人生目標,而不以剝削別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為目標。中國讀書人一向以此自負,我們無聊的虛榮心和貪婪是從美國進口的,所以法藍西學院院士 Michel Albert才會在《兩種資本主義之戰》裡抨擊美式資本主義。必須要先矯正這個時弊,年輕人才有機會受到好的教育與啟迪,跳出幼稚、低俗而殘酷的美式英雄崇拜。三願知識分子與知識青年願意關心公共事務,監督政府、批評時政,以其言論讓這個社會知道事實真相與是非對錯,從而培養出100 ~ 200萬願意以選票對政黨進行集體獎懲的公民,通過關鍵少數的力量,重新把政府從官商勾結的體制裡拉出來,回到為全民服務的體制。四願企業界的菁英以合理利潤為前提,以「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為最終目標,而不再以「爭強鬥勝、廝殺傾軋,見血不休」的美國式惡質資本主義為尚。傳統上中國的讀書人就是以「利用厚生」為尚,生意人就是以「見利忘義」為戒,這就是日本「儒商」的原型;日據時代台灣許多企業經營者受日本「儒商」精神的洗禮,以「養活員工家庭」為榮。直到美國式惡質的資本主義在台灣日漸興盛發達之後,企業文化丕變,變得不擇手段、不仁不義,甚至把大學也一起給帶壞,相互勾結,狼狽為奸。五願建立合理的稅賦與表揚制度,讓虛榮心永遠無法滿足的企業家可以用造福社會的方式鬥輸贏、比高下,而不需要用逃漏稅、劫貧濟富、官商勾結的方式填補意義感的空虛。許多企業家都在以不擇手段的方式追逐三代也糟蹋不完的財富,他們嘴巴裡說是要對得起小股東,實際上只不過是要通過虛榮心的滿足來填補人生意義的空虛。既然他們要的是虛榮心和眾人豔羨的眼光,我們模仿原始部落的誇富宴,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建立12金人,下方各以銅版廔刻歷屆12富豪的名字,每年納稅前12名的人可以逐一留名於12金人前。六願參照德國與荷蘭的萊茵模式、北歐福利國家模式和美國的凱因斯模式,建立合理的勞資關係與完全公平的產業競爭。打破旗艦產業與規模經濟的迷思,扶助中小企業,像德國那樣地讓勞工參與企業決策,解雇工人或放無薪假必須經過勞資協商。通過這樣的機制,讓願意認真工作的人都對未來毫無憂慮。七願回歸亞熱帶農漁牧整和的生產模式,追求「可永續的高品質飲食」,取代美國式「糟蹋自然資源、追求利潤、品質惡劣而有礙健康與環境」的農漁牧生產模式。八願發展綠能、節能的能源、運輸與產業政策。開發地熱發電與風能發電,忍受高電價但節省能源使用。發展公共運輸取代私人動力車輛,充分利用台灣所累積的知識、技術與創意,發展「低耗能、低耗水、低污染、高附加價值、合理工時與工資」的產業,取代「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低附加價值、高工時與低工資」的代工產業。九願破除GDP的迷思,通過經濟逆成長降低對能源的倚賴,以新的工業生產模式促進就業和物資的有效利用。十願以過去的儲蓄跨過少子化與peak oil的危機,建立可永續發展的社會。

特價20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台灣的驕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台灣的驕傲

天下文化 出版
2011/12/30 出版

《中國時報》繼2010年推出「民國99,台灣久久」專題獲得廣大迴響後,於2011年推出「當代風華──把台灣推向世界的精采人物」大型專訪,以十二個月的時間,深訪當年度特別受到國際注目的十二位台灣人。這十二位人物來自不同年齡層與成長背景,相同的卻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不計一切地全心投入,在反覆嘗試與摸索中堅持走出自己的路;他們無論經歷任何挑戰或挫折,始終告訴自己再試一下,絕不輕言放棄。這樣的逐∕築夢精神,造就了不平凡的自己,也拉近了台灣與世界的距離。基於《台灣久久》一書合作成功的經驗,天下文化與《中國時報》再次聯手,將一年來的專訪圖文重新編輯整合,以17 x 23公分全彩開本、圖文並茂的方式加以呈現。參與專訪的作家小野在序文中說:「在一次又一次的訪談中,我發現收穫最多的真的是我自己。感謝所有接受我們訪談的朋友,謝謝你們給了我們這樣難得的機會,讓我們能重新面對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台灣雖小,仍孕育出許多在世界發光發熱的巨人;生命長度固然有限,夢想卻是無窮盡的。我們期待透過本書與讀者分享這幾位台灣之光的榮耀與喜悅、血汗與淚水,並在閱讀過程中,找到在自己逐夢過程中得以持續堅持的希望與熱情。。魏德聖:投入這麼多年的心血,只是希望完成心裡的故事。林義傑:撒哈拉、南北極一直都在,唯一被改變的只有我這個渺小的人類。周杰倫:我不是醫生,也不是魔術師,但卻能讓音樂活起來。林昭亮:每次上台,得要求自己發揮百分之百的能力,要給觀眾最好的交代。林懷民:不管是家鄉老照片或東海岸鯨豚,我的人生一直在「發現」。證嚴法師: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陳定信:我工作得很快樂,因為每天都會學到新知識,也可以貢獻自己的智慧。劉金標:追求唯一(only one),而非第一(No.1)。張榮發:我們是島國,一定要有國際觀。施振榮:利他是最好的利己;我以「改變文化的人」自我期許。吳寶春:因為不完美,才有更多轉彎的可能。曾雅妮:雖然有壓力,不過我會專注在每一桿、每一洞。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台灣的日本症候群(思想14)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台灣的日本症候群(思想14)

聯經 出版
2010/01/20 出版

  台灣常被認為是個「親日」、「哈日」甚至「媚日」的國度,但究竟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對於日本抱持何種欲望與想像,恐怕一時片刻說不清楚。去年《海角七號》電影在台造成一股旋風,引發不少話題。當時最常被提出來討論的話題之一是台、日、中之間的三角關係,以及台灣如何面對日本的問題。時隔年餘,《海角》熱潮已經褪去,但如何梳理台灣與日本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仍是我們今天未竟的課題。  本專輯便是在前述背景之下規劃的。作者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與層次梳理台日之間千絲萬縷的各種文化想像與情結糾葛。曾健民從「冷戰」與「內戰」的雙戰結構,剖析日本情結的政經面向;黃智慧從「戰後」與「後╱殖民」的兩重關係抽絲剝繭,一層層剝開台灣對日觀的重層構造;李衣雲從歷史記憶與大眾文化生產消費的邏輯,解析哈日風潮背後的實像與虛像;林徐達從後殖民情境與全球化脈絡下的文化身份操作,探討日台雙方共同構築的懷舊想像;而林泉忠則從「東亞邊陲」的視角,將台灣與香港、沖繩並列,比較三者親日、哈日、戀日的日本情結。  這些觀點迥異、立場分歧的論文,充分展現了台日關係與情結的多元相貌與複雜構造。另外,本期還有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秦暉先生的訪談錄、近十年中國大陸官方意識型態變化解析、王曉波先生的退休演講等,非常豐富。

特價23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2/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