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圖解韓戰
~比照片更加詳實的手繪插圖,帶你回到七十年前硝煙瀰漫的朝鮮半島~ 圖解各陣營的武器、軍服、裝備等,並以漫畫呈現韓戰重點戰役, 是了解韓戰背景的重要參考資料! & 二戰結束後,朝鮮也迎來了日治時代的終結,美國和蘇聯因為利害關係與統治政策差異,各自扶植了己方支持的韓國自治政府。 & 以北緯38度線為界,1948年8月15日誕生了大韓民國(韓國),9月9日誕生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這兩個意識形態迥然相異的兩個國家。 & 反共的韓國李承晚總統提倡「北進統一」;另一方面,以蘇聯為靠山的北韓金日成主席,也打著「國土完整」的口號希冀祖國統一。雙方都自認為是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 & 金日成基於韓國內部情勢混亂、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以及美國在遠東地區的共產主義圍堵防線(艾奇遜防線)不包括朝鮮半島等狀況,判斷即便南進也不會引發美國介入,於是在取得史達林與毛澤東的認可及援助承諾之後,便決定發動戰爭,入侵韓國。 & 6月25日凌晨,北韓軍砲擊韓國軍陣地,開始發動攻擊── & 這便是韓戰的開端。 & 開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派兵支援韓國,蘇聯、中國等共產陣營國家也加入戰局。 & 本書將透過上田信老師精緻的手繪插圖,詳細介紹各陣營出動的【戰車】、【飛機】、【艦艇】,以及士兵的【軍裝】、【兵器】、【配備】等,更收錄了北韓軍和中國軍的【軍事教範】! & 除此之外,也透過文字簡述韓戰的歷史,並以漫畫呈現其中的重要戰役或事件,如【釜山攻防戰】、【仁川登陸作戰】、【殺手行動與休戰協定】等。 & 書中收錄大量的插圖,並附有詳細的說明資訊,內容豐富扎實, 對於想要了解韓戰歷史、對韓戰感興趣、或想創作韓戰背景作品的人, 這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書籍。 & 本書特色 & ◎知名軍事插畫大師「上田信」,一筆一畫描繪細緻插圖,讓七十年前的戰場情景躍然紙上! ◎以充滿臨場感的漫畫解說重點戰況,並用插圖呈現聯合國和共產陣營的武器、軍裝、裝備! ◎介紹武器諸元、士兵身上的裝備以及戰術等內容,資料量豐富得超乎想像! &
【電子書】德蘇戰爭首部曲:巴巴羅薩作戰
巴巴羅薩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入侵蘇聯所使用的作戰代號,整場行動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其名稱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巴巴羅薩作戰自1941年6月一直進行至同年12月間德軍在莫斯科門戶被蘇軍打退以失敗告終。
【電子書】青天白日勳章(1929~2022)
本書經過長時間修訂、增訂,終於可以重新再版,此次不只修正前版錯誤之處,並且增加了新的內容;還擴增了彩色版面,詳列各個時期的勳章證書以及作者的最新發現及研究,經過細緻的編輯,讓閱讀更容易理解,讀者更能一目瞭然。 本書作者長期蒐集青天白日勳章相關資料,並深入研究、探查和考證,輯成本書,成為專事研究青天白日勳章的權威孤本,導正了以往大眾對於青天白日勳章的一些不正確知識和誤解,完整呈現了青天白日勳章的歷史沿革和各獲勳者的詳細背景資歷。 本次再版,作者還補充了大量青天白日勳章相關的祕辛和趣事作為附錄,從「免死金牌」的爭議、青天白日勳章在金門的失竊、之後該勳章分別在國外舉行多次拍賣,以及國內國軍歷史文物館、中國國民黨黨史館等有關單位作出的回應和補發勳章等有關議題,都藉此機會作了一併說明。 但無論作者如何努力,仍有局部資料尚付闕如,成為遺珠,希望見聞廣博之士能惠予提供或協尋,以補本書不足,亦藉以充實史料,後續得以增補。如蒙惠賜補遺,請與本社聯繫,不勝感激。 &
【電子書】我是空軍新聞官
新聞官,他們是溝通軍、民的重要橋梁 他們為國軍如何在民眾面前展現正向的一面費盡心思 他們也為國軍悲傷的時刻親上火線 每個人總有說不完的當兵故事。王鳴中要說的是你不會知道的故事。新聞官站在危機管理的第一線,處理各種突發與千奇百怪的危機。他們是高層與媒體、民眾之間的溝通橋樑,也是反映社會輿論方向上達長官的「烏鴉」。作者從軍28年,自嘲是無業老榮民,現以分享過往在軍中的趣聞為樂,其中以空軍新聞官的經歷最為特殊,也是一般讀者所無法觸及的領域。 軍隊的新聞官,他們工作是透過媒體的鏡頭,建立國軍與民眾之間的溝通管道。這是個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有著許多吃力不討好,甚至是外界無從諒解的工作。但同時,只要任務做起來能讓各方滿意,所換回的成就感是在這個崗位上所獨有的經歷。 各軍種都會有危機發生的機會,其中空軍又屬於當中的高風險群,所以空軍新聞官更是需要時刻緊盯媒體的跑馬燈——那怕是休假也不得放鬆——隨時掌控外界的訊息,進而回報長官,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召開記者會或提供新聞稿說明。長時間分秒必爭的工作環境,鍛鍊出時刻保持警戒,隨時隨地都可以寫新聞稿的本能,無疑對工作之外的生活、家庭、健康方面要有所犧牲。 作者筆觸詼諧、幽默,讓讀者了解新聞官的任務並不只是寫寫稿,跟記者哈啦就結束了工作。鏡頭之下,新聞官完成了許多不可能的任務。作者的新聞官歷練見聞不少,他將經歷過的一些事件,整理出背後故事,讓我們對整體事件有更完整的了解。故事時而讓人會心一笑,也有淚水濕潤的時候。這些就是空軍新聞官的日常。 &
【電子書】孫子兵法要義
《孫子兵法》講究競爭應該追求速勝、先勝、必勝、全勝的戰略之道,是部千年不衰、歷久彌新的中華文化經典。古今中外的軍事家乃至企業家,汲取其智慧,用於經營而發揚光大;現代人更可利用其內容,落實於生活,值得終身伴讀。本書分析《孫子兵法》十三篇,舉其要義,輔以《史記》人物故事,以及警方辦案實例,多面向地闡述「內可修身,外可應變」的人生智慧,不僅能作為警校學子生涯的明鏡,更可為普羅大眾為人處世的指路明燈。
【電子書】台灣軍機賞
全民國防入門讀本 空軍主力F-16A/B/V戰隼式專題分析 F-5E/F雖老,但有許多有趣的過去與現況 & 台灣空中主力戰鬥機的基礎知識 支持國軍從了解日常開始 共軍圍台演習讓台灣精銳盡出,空軍弟兄功不可沒 & 台海風雲變色,8月份解放軍圍繞著台灣四周圍舉行陸、海、空、火箭軍的實彈演習,中華民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除了在演習期間之外,過去這段時間,共軍也持續在台灣周邊實施騷擾。台灣的國防與安全,都是靠每天在戰線上兢兢業業的軍人堅守崗位所換回來的。在面對持續升級的威脅,空軍的應對也越來越艱辛,他們的責任也因此而更為沉重。 & 戰鬥機是空軍作戰部隊當中最引人注目,他們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戰鬥機飛行員的任務非常繁重,除了訓練之外,戰鬥巡邏、緊急起飛,樣樣都是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定避不開的工作項目。捍衛台灣安全第一線的,便是這些駕駛戰鬥機緊急升空攔截與監視的空軍健兒。 & 性能優良的戰鬥機是飛行員確保他們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必要裝備。不管是飛行員或飛機本身得來都不容易。本書從這些重要戰鬥機為出發點,作為全民國防的入門讀本,介紹讀者更多有關這些戰機日常的故事。 & F-16戰隼式 中華民國空軍數量最多、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多功能戰鬥機,是台灣領空的捍衛戰士。台灣從150架的F-16A/B,現在要再繼續訂購66架F-16V,使得台灣可以跟上世界空戰科技的腳步,我們更新的所有裝備、武器、雷達,將F-16的性能推升到極致,將飛機的表現發揮到最大的功能。 本書從F-16的研發過程,台灣籌獲的經過,各種特殊的配備與性能,台灣特有彩繪與塗裝的故事,述說F-16捍衛台灣的歷史。 & F-5虎II式 台灣曾經一度擁有龐大的F-5戰機機隊,這款由美國授權台灣自行生產組裝的輕型戰鬥機,在台灣第二代戰鬥機誕生之前,一直與F-104戰機一起共同維護了台灣領空的安全。退居二線之後,F-5改為訓練用飛機以及航空偵照機,繼續為空軍培育英才,也繼續在戰線上收集情報,為台海安全做出貢獻。 即將退下來的F-5E/F,感念它對台灣的貢獻,不忘它最後的光輝日子,本書以照片和文字來記錄虎II式在台灣的最後歲月。 & 製作豐富內容的圖文之外,隨書王紹翔所拍攝的各型戰機精美圖片,搭配F-16及F-5的關鍵紀念日期,你可以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2023年桌曆。 &
【電子書】倥傯論文集
理論與實務結合,綜合一生軍旅與學術生涯,提出擲地有聲的國防戰備策略建言。 & ◎時代已經變遷,數十萬人的會戰對決可能不再出現,雙方戰場只在一「鍵」之間。 ◎在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台灣如何師法各國戰爭並且合縱連橫,建構完備的戰備布局? ◎兩岸局勢詭譎多變,世界大戰一觸即發,運籌帷幄,制敵於未動,需先做足功課,始能洞徹先機! & 未來的戰爭,空間無限擴大,時間急遽壓縮, 敵我之間距離,只有一鍵之遙…… & 曾祥穎將軍從中尉到退役, 於各軍事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九十餘篇, 從傳統、基層的整軍作戰, 到近代雲端科技、網狀化作戰、 大數據、社群網路及人工智慧對未來戰爭的影響, 乃至最後對2030年兩岸戰略情勢做出預判,無不精闢。 & 於今俄國與烏克蘭開戰,國際局勢動盪變遷之際, 本書更具參考與研究價值! &
【電子書】倥傯論文集
理論與實務結合,綜合一生軍旅與學術生涯,提出擲地有聲的國防戰備策略建言。 & ◎時代已經變遷,數十萬人的會戰對決可能不再出現,雙方戰場只在一「鍵」之間。 ◎在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台灣如何師法各國戰爭並且合縱連橫,建構完備的戰備布局? ◎兩岸局勢詭譎多變,世界大戰一觸即發,運籌帷幄,制敵於未動,需先做足功課,始能洞徹先機! & 未來的戰爭,空間無限擴大,時間急遽壓縮, 敵我之間距離,只有一鍵之遙…… & 曾祥穎將軍從中尉到退役, 於各軍事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九十餘篇, 從傳統、基層的整軍作戰, 到近代雲端科技、網狀化作戰、 大數據、社群網路及人工智慧對未來戰爭的影響, 乃至最後對2030年兩岸戰略情勢做出預判,無不精闢。 & 於今俄國與烏克蘭開戰,國際局勢動盪變遷之際, 本書更具參考與研究價值! &
【電子書】長期博弈
中國渴望的偉大民族復興,必以取代美國、稱霸世界為目標。 & 從鄧小平囑咐「韜光養晦」、 胡錦濤主張「積極有所作為」, 到習近平的全球擴張, 中共不變的是以美國為敵。 先求削弱美國,進而建立亞洲霸權,最後領導世界新秩序。 & ★中共領導高層如何看待國際局勢變化?蘇聯解體、天安門事件、波斯灣戰爭、南斯拉夫戰爭、2008金融危機、英國脫歐、川普當選、新冠疫情,在中共戰略專家眼中有何意義? & ★中共高層如何規劃其戰略部署?解放軍的建軍思想依循哪些原則?為何中國早在1980年代就有能力打造航空母艦,卻寧願先投資重金發展全球最大的水雷庫、反艦彈道飛彈,與全球最大的潛艦艦隊? & ★為何中共常積極參加名不見經傳、影響力薄弱的國際組織?這些組織在今天中國的全球擴張中扮演什麼角色? & ★面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與巨大的經濟與軍事力量,美國該放棄台灣、退出西太平洋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美國該如何反制中國的擴張? & 1989年7月1日,天安門事件的血腥鎮壓後不到一個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克羅銜老布希總統之命秘密訪問中國,向鄧小平保證美國的譴責只是表面上的舉動,實質上仍然會致力美中關係的穩定發展。此舉不僅延續了蘇聯解體前的美中軍事合作,更奠定了往後近三十年美國與中國的「交往政策」的基調:開放大學接受中國學生、允許美國資金與技術轉移至中國,促進中國加入WTO、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在各國與中國的領土爭議問題上保持中立,甚至隱晦反對台灣獨立。歷屆美國總統也都公開表示樂見中國更強大。 & 然而,這都無法阻止中國將美國視為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的敵人。隨著中國整體國力的不斷提升,如今其GDP與軍事支出都超過全亞洲的一半,中國對外戰略的野心亦逐漸擴大。從鄧小平的四字箴言「韜光養晦」,到胡錦濤主張的「積極有所作為」,再到習近平一般被稱為「戰狼外交」的擴張策略,後冷戰時代中國的「大戰略」始終以美國為敵。中共領導高層、解放軍將領、國際關係學者,莫不認為美國是繼蘇聯之後對中國生存的最大威脅,美國領導的自由主義世界秩序沒有賦予中國應有的大國地位,美國對台灣的承諾更阻礙了中國的統一大業。 & 然而,2016年的英國脫歐以及川普當選,形同當今全球秩序的領導人的主動退位,這在中國人眼裡形成了國際體系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2017年的十九大中,習近平自信滿滿的表示,「國際格局日益均衡,國際潮流大勢不可逆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國要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並且「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當全球秩序分崩離析,中共卻正逐步實踐其戰略野心。 拜登政府首席中國問題專家細心剖析,並提出反制之道。 & 本書作者杜如松是美國新一代的中國問題專家,更是現任拜登國家安全會議的中國事務主任。憑藉著對中國政府文獻、官方新聞媒體、名人回憶錄、半官方學術報告的系統性鑽研,他以嚴謹的學術方法挖掘中國秘而不宣的大戰略。他在《長期博弈》中主張,中國共產黨基於其民族主義與列寧主義意識形態,長期以來都致力於以威權手腕貫徹其削弱美國的大戰略。具體來說,中國過去30年的外交戰略可區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1989-2008)始於六四天安門事變、蘇聯解體,以及波斯灣戰爭三個連續性重大歷史事件。在這階段裡,中國自覺實力尚且虛弱。最高指導原則是鄧小平囑咐的「韜光養晦」。 & ※第二階段(2009-2016)以華爾街金融風暴為起始點,此時的中國經過將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累積相當的實力,而金融風暴的發生暴露了西方先進國家的弱點。中國變得更有自信。最高指導原則是胡錦濤說的「積極有所作為」。 & ※第三階段始於2017年,英國脫歐、強調孤立政策的川普的當選,讓習近平看到了國際政治板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19的新冠疫情更彷彿一場對世界各國治理能力的大考驗,證明了西方民主政體的脆弱與中國的優越性。「東升西降」之歷史趨勢不可逆。中國戰略專家相信,美國與其盟友唯有明智、優雅的承認中國的領導地位,才能確保國際秩序的和平與權力轉移的順暢。 & 一個中國領導的國際秩序會是如何?中國將統一台灣,美軍可能必須撤離日本與朝鮮半島,甚至撤出西太平洋。中國的鄰國將聽命於北京,東海、南海、中印邊界的領土爭議將以符合中國利益的方式被解決。相對於美國打造的以國際組織、國際法為基礎的自由主義秩序,中國會以非自由的方式建立新秩序。而在中國內部,唯有與中共高層關係良好者會獲得利益。 & 美國該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面對中國的挑戰?杜如松建議,美國與其耗費鉅資與中國展開對抗,不如「師華之計以制華」,對中國展開「不對稱作戰」。考慮到中國經濟量體之大,採取對稱手段(例如提出基建計畫大撒幣以抗衡「一帶一路」)並非上策,反而應該借鏡中國的削弱和建立的經驗,以不對稱的方式遏阻中國擴張,同時強化美國自身實力,以因應中國挑戰美國霸權及其主導的自由開放世界秩序。 &
【電子書】宮本武藏五輪書
※搭配日本江戶時代末的浮世繪師歌川國芳的浮世繪作品。 ※以插圖呈現武藏傳授的兵法姿勢與太刀招式,幫助讀者理解。 & 研究日本武士道乃至日本文化不可不讀之經典 ◆世界三大兵法書之一,與《孫子兵法》、《戰爭論》齊名 ◆哈佛商學院列為學生必讀書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美國奇異前執行長威爾許一致推崇 ◆長踞亞馬遜、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商業週刊暢銷書榜 ◆成功跨界至商業競爭、企業管理、個人成功等領域 & 真正的劍術是與敵人戰鬥時取勝的方法,別無他物。――宮本武藏 & 宮本武藏十三歲出道,第一次決鬥是在十三歲那年,擊敗了一名新當流的兵法家有馬喜兵衛,十六歳擊敗但馬國秋山的怪力兵法高手,二十一歲時幾乎跟所有流派都交過手,三十歲前已經與人決鬥六十餘回,未嘗敗績。當武藏三十歳時回顧昔日戰績,發現那些勝利並不代表自己已經達到兵法宗匠的境地,於是從此日以繼夜地尋找兵法奧義,五十五歳時終於領悟到兵法精髓,臨終前,將其一生對兵法的鑽研總結成《五輪書》。武藏兵法的唯一奧義――必勝――以擊敗對手為終極目的。 & 二戰後,日本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全球貿易中取得巨大成功。然而,日本企業家並非從類似哈佛商學院的學校裡培養出來,而是遵循在日本有著近乎神話般地位的《五輪書》來學習、生活與工作。 & 從幕府時代以來,《五輪書》對日本武士文化的形成及武士道精神的傳播有著深刻而巨大的影響。二戰後,為日本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提供獲取成功的思想根源。二十世紀九〇年代,西方學界注意到,正是武士的忠誠、道德和榮譽感,賦予日本企業的競爭優勢,帶動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由此《五輪書》被引進西方,備受西方管理學家和商業領袖所推崇。 & 全書分為地、水、火、風、空五卷,闡述劍道與兵法的原則、思想、策略,簡單又實際,不僅對兵法、武術愛好者具有指導意義,更對企業管理和個人成功有所啟發,以兵法思維來把握管理之道和事物發展的規律。 & 【地之卷】 主要對兵法之道進行簡要概括,指出核心在於掌握工具、熟練技巧、順勢而為,並介紹此流派的基本觀點,強調學習兵法之道需要把握的八個法則。 & 【水之卷】 以水為隱喻,從心態、體態、眼力、手法、姿勢、招式、戰術等方面介紹技法要點,決勝之道如水到渠成。 & 【火之卷】 把戰爭比作火勢,成敗在一瞬間,必須根據戰爭中千變萬化的情況,占據有利地形,知己知彼,把握先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克敵制勝。 & 【風之卷】 記載各流派兵法的風格,有古代風格,也有現代風格,通過不同流派特點的比較,進而深入了解此流派的要義,切實把握其精髓。 & 【空之卷】 闡述如何自然地領悟真實的兵法之道。只要領悟了兵法的要義,就可以運用自如,體會其中奇特之處,順應時勢,坦然面對戰局,輕鬆擊敗敵人。 &
【電子書】盾與矛:武器與炸藥結構圖解全新加強版
本書是為敵人帶來死亡與破壞、對友軍提供安全與保障的武器圖解。 筆者最早開始描繪圖解叢書,是一本名為《圖解・壯烈!!德國裝甲軍團》(中西立太著・蒼璧出版)的德國戰車圖解。基本上,戰車都是結構很單純的大鐵箱,只要瞭解了內部的三次元構造,任何人都可以畫得出來。 打從一開始,讓我覺得很奇妙的東西就是戰車砲。戰車砲到底是怎麼樣瞄準的呢?短砲管和長砲管又有什麼不同?還有砲彈的初速、砲彈的分類……還有本書所提到的「地雷」與「炸藥」,這些戰爭電影中常出現的東西,究竟有什麼祕密……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
【電子書】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全球武器大圖解(全新增修版)
重裝載具X戰將養成X軍事科技X歷史戰事軍武與科技密切相關,一覽兩者如何相輔相成,改變戰場面貌綜觀人類歷史,不難發現它儼然就是一部戰爭史。當遠古人類部落之間為了爭奪食物或領土而發生第一次衝突時,也意味著首場戰爭的爆發。從最初的石製武器到今天的核武,由史前的戰士至今日的特種部隊,雖然在裝備、戰術和規模等方面皆持續演進,但透過武裝力量來保護自身的想法卻可能始終如一。為了幫助讀者瞭解戰爭的今昔,《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的編輯群特別集結了四大主題,帶你從「重裝載具」開始,深入探究兼具創意與火力的先進武器;接著,「戰將養成」會介紹各領域的戰士如何成為萬中選一的精英;「軍事科技」則要一窺那些改變戰場面貌的劃時代技術;最後,就讓「歷史戰事」帶大家回顧過去的著名戰役。即使戰爭總予人負面觀感,但它並非只帶來毀滅。軍用科技也可望惠及民間,衍生出其他商品,像全球定位系統(簡稱GPS)即為一例──原為軍事用途所設計,現在則能見於車載導航系統或手機導航中。而讓人類得以展開宇宙探索的火箭亦是源自二戰時的武器。戰爭與科技是如此的密切相關,但要如何從中取得平衡,還有賴各國政府和世人的智慧,並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電子書】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全球武器大圖解
重裝載具X戰將養成X軍事科技X歷史戰事軍武與科技密切相關,一覽兩者如何相輔相成,改變戰場面貌綜觀人類歷史,不難發現它儼然就是一部戰爭史。當遠古人類部落之間為了爭奪食物或領土而發生第一次衝突時,也意味著首場戰爭的爆發。從最初的石製武器到今天的核武,由史前的戰士至今日的特種部隊,雖然在裝備、戰術和規模等方面皆持續演進,但透過武裝力量來保護自身的想法卻可能始終如一。為了幫助讀者瞭解戰爭的今昔,《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的編輯群特別集結了四大主題,帶你從「重裝載具」開始,深入探究兼具創意與火力的先進武器;接著,「戰將養成」會介紹各領域的戰士如何成為萬中選一的精英;「軍事科技」則要一窺那些改變戰場面貌的劃時代技術;最後,就讓「歷史戰事」帶大家回顧過去的著名戰役。即使戰爭總予人負面觀感,但它並非只帶來毀滅。軍用科技也可望惠及民間,衍生出其他商品,像全球定位系統(簡稱GPS)即為一例──原為軍事用途所設計,現在則能見於車載導航系統或手機導航中。而讓人類得以展開宇宙探索的火箭亦是源自二戰時的武器。戰爭與科技是如此的密切相關,但要如何從中取得平衡,還有賴各國政府和世人的智慧,並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電子書】後疫情時代印太戰略情勢下的臺灣安全戰略選擇
自從2011年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在夏威夷發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一文以來,華盛頓採取亞太再平衡戰略,重新思考亞洲太平洋未來的發展,尤其是中國的崛起,勢必成為美國國家安全主要威脅來源與因應之重點。2017年川普(Donald Trump)繼任歐巴馬(Barack Obama)為第40任美國總統,同年12月公布其任內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直接點出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開始在於印太區域:從美國西海岸到印度西海岸的區域,並藉此大旗:印太戰略,建立許多跨國合作機制,例如在經貿領域的多國合作構想,或是在資訊科技方面,提出清潔網路與藍點計畫的倡議,以及印太軍事戰略構想。
【電子書】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1946)
1946至1949年間,中國大陸900餘萬平方公里土地之上,戰雲籠罩,兵禍連結,赤焰蔓延,4百餘萬(高峰時期數字)國軍部隊正在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存續而戰。期間,調度政府預算十分之七以上,指揮大軍的總樞――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國防部,接收了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軍政部的業務,有3千餘名軍官佐的人員規模(不含兵士及其他勤務人員),辦公廳舍座落於面積2.3公頃的南京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築群。這一小片土地上的人與事,雖不能代表全國數萬萬同胞的苦難命運,卻足以作為後世研究者全局俯瞰動盪歲月的切入視角。 如果研究者想以「週」作為時間尺度,一窺國防部3千餘軍官佐的人與事,那麼,本次出版的「國防部部務會報紀錄」、「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國防部作戰會報紀錄」,無疑是十分有用的史料。 國防部是一個組織複雜的機構,當時剛剛仿效美軍的指揮參謀模式,成立了第一廳(人事)、第二廳(情報)、第三廳(作戰)、第四廳(後勤)、第五廳(編訓)、第六廳(研究與發展)等所謂「一般參謀」(general staff)單位,以及新聞局、民事局(二者後併為政工局)、監察局、兵役局、保安局、測量局、史政局等所謂「特業參謀」(special staff)單位。上述各廳各局的參謀軍官群體,平時為了研擬行動方案,討論行動方案實施辦法,頻繁召開例行性的會議。本系列收錄的內容,就是他們留下的會議紀錄。 關於這些會報的起源,與實施的情形,可以參考本書主編陳佑慎博士的「導論」。或許大家比較想了解的,是能不能從這些會報中,看到中華民國政府為什麼在1949年「失去大陸」的原因。 數百萬國軍為什麼在國共戰爭中遭逢空前未有的慘烈挫敗,是無數研究者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太過巨大,永遠不會有單一的答案,也不會有單一的提問方向。但難以否認地,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連同其麾下參謀軍官群體,扮演了無可取代的角色。這一系列會報的價值,就在於提供研究者較全面的視野,檢視參謀軍官群體如何以集體的形式發揮作用。他們透過會報的平台,研擬方案、研提意見、向層峰反饋工作成果,再加上參謀總長、次長的綜合分析與建議,當然蔣介石對參謀軍官群體的各種擬案可以採用、否決或要求修正,但在多數情形下依舊離不開原來的擬案。 本書收錄的範圍,為1946年度的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 &
【電子書】國防部作戰會報紀錄(1946-1948)
1946至1949年間,中國大陸900餘萬平方公里土地之上,戰雲籠罩,兵禍連結,赤焰蔓延,4百餘萬(高峰時期數字)國軍部隊正在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存續而戰。期間,調度政府預算十分之七以上,指揮大軍的總樞――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國防部,接收了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軍政部的業務,有3千餘名軍官佐的人員規模(不含兵士及其他勤務人員),辦公廳舍座落於面積2.3公頃的南京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築群。這一小片土地上的人與事,雖不能代表全國數萬萬同胞的苦難命運,卻足以作為後世研究者全局俯瞰動盪歲月的切入視角。 如果研究者想以「週」作為時間尺度,一窺國防部3千餘軍官佐的人與事,那麼,本次出版的「國防部部務會報紀錄」、「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國防部作戰會報紀錄」,無疑是十分有用的史料。 國防部是一個組織複雜的機構,當時剛剛仿效美軍的指揮參謀模式,成立了第一廳(人事)、第二廳(情報)、第三廳(作戰)、第四廳(後勤)、第五廳(編訓)、第六廳(研究與發展)等所謂「一般參謀」(general staff)單位,以及新聞局、民事局(二者後併為政工局)、監察局、兵役局、保安局、測量局、史政局等所謂「特業參謀」(special staff)單位。上述各廳各局的參謀軍官群體,平時為了研擬行動方案,討論行動方案實施辦法,頻繁召開例行性的會議。本系列收錄的內容,就是他們留下的會議紀錄。 關於這些會報的起源,與實施的情形,可以參考本書主編陳佑慎博士的「導論」。或許大家比較想了解的,是能不能從這些會報中,看到中華民國政府為什麼在1949年「失去大陸」的原因。 數百萬國軍為什麼在國共戰爭中遭逢空前未有的慘烈挫敗,是無數研究者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太過巨大,永遠不會有單一的答案,也不會有單一的提問方向。但難以否認地,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連同其麾下參謀軍官群體,扮演了無可取代的角色。這一系列會報的價值,就在於提供研究者較全面的視野,檢視參謀軍官群體如何以集體的形式發揮作用。他們透過會報的平台,研擬方案、研提意見、向層峰反饋工作成果,再加上參謀總長、次長的綜合分析與建議,當然蔣介石對參謀軍官群體的各種擬案可以採用、否決或要求修正,但在多數情形下依舊離不開原來的擬案。 本書收錄的範圍,為1946年6月23日至1948年11月25日的國防部作戰會報紀錄。 &
【電子書】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1947)
1946至1949年間,中國大陸900餘萬平方公里土地之上,戰雲籠罩,兵禍連結,赤焰蔓延,4百餘萬(高峰時期數字)國軍部隊正在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存續而戰。期間,調度政府預算十分之七以上,指揮大軍的總樞――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國防部,接收了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軍政部的業務,有3千餘名軍官佐的人員規模(不含兵士及其他勤務人員),辦公廳舍座落於面積2.3公頃的南京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築群。這一小片土地上的人與事,雖不能代表全國數萬萬同胞的苦難命運,卻足以作為後世研究者全局俯瞰動盪歲月的切入視角。 如果研究者想以「週」作為時間尺度,一窺國防部3千餘軍官佐的人與事,那麼,本次出版的「國防部部務會報紀錄」、「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國防部作戰會報紀錄」,無疑是十分有用的史料。 國防部是一個組織複雜的機構,當時剛剛仿效美軍的指揮參謀模式,成立了第一廳(人事)、第二廳(情報)、第三廳(作戰)、第四廳(後勤)、第五廳(編訓)、第六廳(研究與發展)等所謂「一般參謀」(general staff)單位,以及新聞局、民事局(二者後併為政工局)、監察局、兵役局、保安局、測量局、史政局等所謂「特業參謀」(special staff)單位。上述各廳各局的參謀軍官群體,平時為了研擬行動方案,討論行動方案實施辦法,頻繁召開例行性的會議。本系列收錄的內容,就是他們留下的會議紀錄。 關於這些會報的起源,與實施的情形,可以參考本書主編陳佑慎博士的「導論」。或許大家比較想了解的,是能不能從這些會報中,看到中華民國政府為什麼在1949年「失去大陸」的原因。 數百萬國軍為什麼在國共戰爭中遭逢空前未有的慘烈挫敗,是無數研究者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太過巨大,永遠不會有單一的答案,也不會有單一的提問方向。但難以否認地,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連同其麾下參謀軍官群體,扮演了無可取代的角色。這一系列會報的價值,就在於提供研究者較全面的視野,檢視參謀軍官群體如何以集體的形式發揮作用。他們透過會報的平台,研擬方案、研提意見、向層峰反饋工作成果,再加上參謀總長、次長的綜合分析與建議,當然蔣介石對參謀軍官群體的各種擬案可以採用、否決或要求修正,但在多數情形下依舊離不開原來的擬案。 本書收錄的範圍,為1947年度的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 &
【電子書】國防部部務會報紀錄(1946-1948)下冊
1946至1949年間,中國大陸900餘萬平方公里土地之上,戰雲籠罩,兵禍連結,赤焰蔓延,4百餘萬(高峰時期數字)國軍部隊正在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存續而戰。期間,調度政府預算十分之七以上,指揮大軍的總樞――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國防部,接收了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軍政部的業務,有3千餘名軍官佐的人員規模(不含兵士及其他勤務人員),辦公廳舍座落於面積2.3公頃的南京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築群。這一小片土地上的人與事,雖不能代表全國數萬萬同胞的苦難命運,卻足以作為後世研究者全局俯瞰動盪歲月的切入視角。 如果研究者想以「週」作為時間尺度,一窺國防部3千餘軍官佐的人與事,那麼,本次出版的「國防部部務會報紀錄」、「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國防部作戰會報紀錄」,無疑是十分有用的史料。 國防部是一個組織複雜的機構,當時剛剛仿效美軍的指揮參謀模式,成立了第一廳(人事)、第二廳(情報)、第三廳(作戰)、第四廳(後勤)、第五廳(編訓)、第六廳(研究與發展)等所謂「一般參謀」(general staff)單位,以及新聞局、民事局(二者後併為政工局)、監察局、兵役局、保安局、測量局、史政局等所謂「特業參謀」(special staff)單位。上述各廳各局的參謀軍官群體,平時為了研擬行動方案,討論行動方案實施辦法,頻繁召開例行性的會議。本系列收錄的內容,就是他們留下的會議紀錄。 關於這些會報的起源,與實施的情形,可以參考本書主編陳佑慎博士的「導論」。或許大家比較想了解的,是能不能從這些會報中,看到中華民國政府為什麼在1949年「失去大陸」的原因。 數百萬國軍為什麼在國共戰爭中遭逢空前未有的慘烈挫敗,是無數研究者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太過巨大,永遠不會有單一的答案,也不會有單一的提問方向。但難以否認地,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連同其麾下參謀軍官群體,扮演了無可取代的角色。這一系列會報的價值,就在於提供研究者較全面的視野,檢視參謀軍官群體如何以集體的形式發揮作用。他們透過會報的平台,研擬方案、研提意見、向層峰反饋工作成果,再加上參謀總長、次長的綜合分析與建議,當然蔣介石對參謀軍官群體的各種擬案可以採用、否決或要求修正,但在多數情形下依舊離不開原來的擬案。 本書收錄的範圍,為1947年3月28日至1948年4月26日的國防部部務會報紀錄。 &
【電子書】國防部部務會報紀錄(1946-1948)上冊
1946至1949年間,中國大陸900餘萬平方公里土地之上,戰雲籠罩,兵禍連結,赤焰蔓延,4百餘萬(高峰時期數字)國軍部隊正在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存續而戰。期間,調度政府預算十分之七以上,指揮大軍的總樞――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國防部,接收了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軍政部的業務,有3千餘名軍官佐的人員規模(不含兵士及其他勤務人員),辦公廳舍座落於面積2.3公頃的南京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築群。這一小片土地上的人與事,雖不能代表全國數萬萬同胞的苦難命運,卻足以作為後世研究者全局俯瞰動盪歲月的切入視角。 如果研究者想以「週」作為時間尺度,一窺國防部3千餘軍官佐的人與事,那麼,本次出版的「國防部部務會報紀錄」、「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國防部作戰會報紀錄」,無疑是十分有用的史料。 國防部是一個組織複雜的機構,當時剛剛仿效美軍的指揮參謀模式,成立了第一廳(人事)、第二廳(情報)、第三廳(作戰)、第四廳(後勤)、第五廳(編訓)、第六廳(研究與發展)等所謂「一般參謀」(general staff)單位,以及新聞局、民事局(二者後併為政工局)、監察局、兵役局、保安局、測量局、史政局等所謂「特業參謀」(special staff)單位。上述各廳各局的參謀軍官群體,平時為了研擬行動方案,討論行動方案實施辦法,頻繁召開例行性的會議。本系列收錄的內容,就是他們留下的會議紀錄。 關於這些會報的起源,與實施的情形,可以參考本書主編陳佑慎博士的「導論」。或許大家比較想了解的,是能不能從這些會報中,看到中華民國政府為什麼在1949年「失去大陸」的原因。 數百萬國軍為什麼在國共戰爭中遭逢空前未有的慘烈挫敗,是無數研究者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太過巨大,永遠不會有單一的答案,也不會有單一的提問方向。但難以否認地,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連同其麾下參謀軍官群體,扮演了無可取代的角色。這一系列會報的價值,就在於提供研究者較全面的視野,檢視參謀軍官群體如何以集體的形式發揮作用。他們透過會報的平台,研擬方案、研提意見、向層峰反饋工作成果,再加上參謀總長、次長的綜合分析與建議,當然蔣介石對參謀軍官群體的各種擬案可以採用、否決或要求修正,但在多數情形下依舊離不開原來的擬案。 本書收錄的範圍,為1946年6月17日至1947年3月8日的國防部部務會報紀錄。 &
【電子書】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1946)
1946至1949年間,中國大陸900餘萬平方公里土地之上,戰雲籠罩,兵禍連結,赤焰蔓延,4百餘萬(高峰時期數字)國軍部隊正在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存續而戰。期間,調度政府預算十分之七以上,指揮大軍的總樞――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國防部,接收了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軍政部的業務,有3千餘名軍官佐的人員規模(不含兵士及其他勤務人員),辦公廳舍座落於面積2.3公頃的南京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築群。這一小片土地上的人與事,雖不能代表全國數萬萬同胞的苦難命運,卻足以作為後世研究者全局俯瞰動盪歲月的切入視角。 如果研究者想以「週」作為時間尺度,一窺國防部3千餘軍官佐的人與事,那麼,本次出版的「國防部部務會報紀錄」、「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國防部作戰會報紀錄」,無疑是十分有用的史料。 國防部是一個組織複雜的機構,當時剛剛仿效美軍的指揮參謀模式,成立了第一廳(人事)、第二廳(情報)、第三廳(作戰)、第四廳(後勤)、第五廳(編訓)、第六廳(研究與發展)等所謂「一般參謀」(general staff)單位,以及新聞局、民事局(二者後併為政工局)、監察局、兵役局、保安局、測量局、史政局等所謂「特業參謀」(special staff)單位。上述各廳各局的參謀軍官群體,平時為了研擬行動方案,討論行動方案實施辦法,頻繁召開例行性的會議。本系列收錄的內容,就是他們留下的會議紀錄。 關於這些會報的起源,與實施的情形,可以參考本書主編陳佑慎博士的「導論」。或許大家比較想了解的,是能不能從這些會報中,看到中華民國政府為什麼在1949年「失去大陸」的原因。 數百萬國軍為什麼在國共戰爭中遭逢空前未有的慘烈挫敗,是無數研究者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太過巨大,永遠不會有單一的答案,也不會有單一的提問方向。但難以否認地,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連同其麾下參謀軍官群體,扮演了無可取代的角色。這一系列會報的價值,就在於提供研究者較全面的視野,檢視參謀軍官群體如何以集體的形式發揮作用。他們透過會報的平台,研擬方案、研提意見、向層峰反饋工作成果,再加上參謀總長、次長的綜合分析與建議,當然蔣介石對參謀軍官群體的各種擬案可以採用、否決或要求修正,但在多數情形下依舊離不開原來的擬案。 本書收錄的範圍,為1946年度的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 &
【電子書】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1947)
1946至1949年間,中國大陸900餘萬平方公里土地之上,戰雲籠罩,兵禍連結,赤焰蔓延,4百餘萬(高峰時期數字)國軍部隊正在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存續而戰。期間,調度政府預算十分之七以上,指揮大軍的總樞――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國防部,接收了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軍政部的業務,有3千餘名軍官佐的人員規模(不含兵士及其他勤務人員),辦公廳舍座落於面積2.3公頃的南京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築群。這一小片土地上的人與事,雖不能代表全國數萬萬同胞的苦難命運,卻足以作為後世研究者全局俯瞰動盪歲月的切入視角。 如果研究者想以「週」作為時間尺度,一窺國防部3千餘軍官佐的人與事,那麼,本次出版的「國防部部務會報紀錄」、「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國防部作戰會報紀錄」,無疑是十分有用的史料。 國防部是一個組織複雜的機構,當時剛剛仿效美軍的指揮參謀模式,成立了第一廳(人事)、第二廳(情報)、第三廳(作戰)、第四廳(後勤)、第五廳(編訓)、第六廳(研究與發展)等所謂「一般參謀」(general staff)單位,以及新聞局、民事局(二者後併為政工局)、監察局、兵役局、保安局、測量局、史政局等所謂「特業參謀」(special staff)單位。上述各廳各局的參謀軍官群體,平時為了研擬行動方案,討論行動方案實施辦法,頻繁召開例行性的會議。本系列收錄的內容,就是他們留下的會議紀錄。 關於這些會報的起源,與實施的情形,可以參考本書主編陳佑慎博士的「導論」。或許大家比較想了解的,是能不能從這些會報中,看到中華民國政府為什麼在1949年「失去大陸」的原因。 數百萬國軍為什麼在國共戰爭中遭逢空前未有的慘烈挫敗,是無數研究者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太過巨大,永遠不會有單一的答案,也不會有單一的提問方向。但難以否認地,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連同其麾下參謀軍官群體,扮演了無可取代的角色。這一系列會報的價值,就在於提供研究者較全面的視野,檢視參謀軍官群體如何以集體的形式發揮作用。他們透過會報的平台,研擬方案、研提意見、向層峰反饋工作成果,再加上參謀總長、次長的綜合分析與建議,當然蔣介石對參謀軍官群體的各種擬案可以採用、否決或要求修正,但在多數情形下依舊離不開原來的擬案。 本書收錄的範圍,為1947年度的國防部參謀會報紀錄。 &
【電子書】解讀素書:一位深藏不露奇人,一本治國興邦奇
解讀素書:一位深藏不露奇人,一本治國興邦奇書 中國古今第一權謀術 & ■讀千年謀略之奇書 ■學治人處事之兵法 ■熟讀可為帝王之師 五千年的謀略史,充滿智慧的歷史長廊中,那些卓有成效的謀略家,像拐角處最醒目的雕塑,各自無聲地講述一段驚天動地的故事,黃石公就是極其引人注目的一位。 素書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用一千三百六十個字,說明了一個想要成就大業的人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修身方法、處世之道、用人原則、治國經驗。 《黃石公素書》又稱《素書》,是部謀略之書,相傳為黃石公所撰。張良淪落至下邳橋下,從黃石公處獲贈,使其由一介凡生,成為一個精通治國方略、進退方圓、深謀遠慮、批亢擣虛的兵家大師之不傳之祕,就是這本《素書》。 此書授予張良時,黃石公言:「讀此書者可為帝王師」,現代雖已無帝王,但身處民主社會的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帝王,素書字數雖少,但字字珠璣,內容融儒、道、兵、術、勢諸家之精,既有治國安邦的大謀略,也有為人處世的小智慧,讀此書,我們或許成不了運籌帷幄、帝王般的偉大人物,但我們至少能掌握自己的人生,獲得安身立命的處世智慧。 圖說雙色版 &
【電子書】積極防禦
當今研究 中國軍事政策/領土爭議 重要學者 傅泰林(M. Taylor Fravel)最新專門著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rthur and Ruth Sloan政治學教授、「安全研究計畫」(SSP)主任 & ★ 首部系統性、完整闡述中國一九四九年起頒布的所有軍事「戰略方針」 ★ 嚴謹政治學作品,值得所有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者研讀 ★ 立足於地緣政治、區域性邊緣的視野,深入歷史材料,論據中共1949年以來有三次戰略方針的重大改變 外交政策網站「戰爭困境」(War on the Rocks)二〇一九年推薦書單 ▌內容簡介 ★&&& 設定辨析研究概念,指出中共自1949年來提出的戰略方針中,一共有過三次重大軍事戰略變革: ☆一九五六年,背離在內戰與韓戰原以機動戰為主的路線,強調以陣地戰和堅守防禦,阻擋或削弱美國入侵。 一九八〇年,解放軍再度強調以陣地戰抵禦蘇聯入侵。這套戰略澈底背離在一九六四年採用、強調讓地給入侵者、機動戰以及地方分權作戰的「誘敵深入」戰略。 ☆一九九三年,從抵禦中國遭到入侵,變成在中國周圍爭奪有限的目標,強調在領土和主權紛爭中打贏局部戰爭。 ★&&&& 解釋為何中國的軍事戰略會產生重大改變?又在何時發生改變? 為何中國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在一九五六年、一九八〇年與一九九三年這三個時間點大幅改變軍事戰略,而非其他時刻? 作者認為,當國際社會的戰爭指揮(conduct of warfare)出現重大轉變時,中國的軍事戰略就會進行重大改變,然而,先決條件是黨領導階層必須團結。&深入探討 中國的軍事戰略曾發生過哪些重大轉變,並以此「中國案例」,試圖提出一套具解釋力的政治學動態分析框架。 ★ 相較於常規軍事戰略,說明中國核戰略的獨特性。 ▌作者 傅泰林 論:為何要了解中國的戰略方針?▌ 中國的戰略方針,整體而言遵循黨的政策和總政治目標所制定。而中國大戰略的軍事戰略與政治目標高度整合。若能了解中國的軍事戰略,再加上其他第一手資料,便能掌握中國在軍事範疇以外的意圖;同樣地,倘若中國的意圖改變,亦可能從中國在軍事戰略改變觀察到。 &
【電子書】積極防禦:從國際情勢、內部鬥爭,解讀1949年以來中國軍事戰略的變與不變
當今研究 中國軍事政策/領土爭議 重要學者 傅泰林(M. Taylor Fravel)最新專門著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rthur and Ruth Sloan政治學教授、「安全研究計畫」(SSP)主任 & ★ 首部系統性、完整闡述中國一九四九年起頒布的所有軍事「戰略方針」 ★ 嚴謹政治學作品,值得所有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者研讀 ★ 立足於地緣政治、區域性邊緣的視野,深入歷史材料,論據中共1949年以來有三次戰略方針的重大改變 外交政策網站「戰爭困境」(War on the Rocks)二〇一九年推薦書單 ▌內容簡介 ★&&& 設定辨析研究概念,指出中共自1949年來提出的戰略方針中,一共有過三次重大軍事戰略變革: ☆一九五六年,背離在內戰與韓戰原以機動戰為主的路線,強調以陣地戰和堅守防禦,阻擋或削弱美國入侵。 一九八〇年,解放軍再度強調以陣地戰抵禦蘇聯入侵。這套戰略澈底背離在一九六四年採用、強調讓地給入侵者、機動戰以及地方分權作戰的「誘敵深入」戰略。 ☆一九九三年,從抵禦中國遭到入侵,變成在中國周圍爭奪有限的目標,強調在領土和主權紛爭中打贏局部戰爭。 ★&&&& 解釋為何中國的軍事戰略會產生重大改變?又在何時發生改變? 為何中國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在一九五六年、一九八〇年與一九九三年這三個時間點大幅改變軍事戰略,而非其他時刻? 作者認為,當國際社會的戰爭指揮(conduct of warfare)出現重大轉變時,中國的軍事戰略就會進行重大改變,然而,先決條件是黨領導階層必須團結。&深入探討 中國的軍事戰略曾發生過哪些重大轉變,並以此「中國案例」,試圖提出一套具解釋力的政治學動態分析框架。 ★ 相較於常規軍事戰略,說明中國核戰略的獨特性。 ▌作者 傅泰林 論:為何要了解中國的戰略方針?▌ 中國的戰略方針,整體而言遵循黨的政策和總政治目標所制定。而中國大戰略的軍事戰略與政治目標高度整合。若能了解中國的軍事戰略,再加上其他第一手資料,便能掌握中國在軍事範疇以外的意圖;同樣地,倘若中國的意圖改變,亦可能從中國在軍事戰略改變觀察到。 &
【電子書】漫畫戰略兵法:近代用兵思想入門
~圖解基礎用兵思想,認識戰略的基礎~ 戰爭對我們來說已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名詞。 擁有一定程度的軍事知識,有助於看清戰爭情勢,不被他人的言論所誤導。 近代用兵之道已發展至什麼境界了呢? 從拿破崙時代的約米尼、克勞塞維茨,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軍「閃電戰」, 本書將會依照時間順序,介紹對現代軍隊造成深遠影響的用兵思想,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砲兵戰術與步兵戰術。 【第1課 用兵思想與理論】 .用兵思想是如何萌芽的? .成為現代軍隊用兵思想核心的「Doctrine文件」又是什麼? 【第2課 約米尼與克勞塞維茨】 .約米尼主張「戰爭有絕對的原則」,而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沒有絕對」? .這兩大用兵思想家的著作《戰爭藝術》、《戰爭論》裡面分別說了什麼? .他們的理論對現代軍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第3課 毛奇與任務戰術】 .18世紀,在繼承了克勞塞維茨思想的毛奇參謀總長帶領下,普魯士王國一躍成為軍事大國,統一了德意志。這位被後世稱為「德意志之劍」的偉大軍事家留下了哪些事蹟和用兵思想呢? 【第4課 施里芬計畫的失敗】 .由在毛奇之後接任參謀總長、想法與約米尼相近的施里芬所提出,主張兩線作戰的「施里芬計畫」內容為何? .「施里芬計畫」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為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進攻法國慘遭滑鐵盧? 【第5課 壕溝戰與壕溝戰的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造成大量士兵犧牲的壕溝戰是如何形成的? .為什麼大戰初期的「運動戰」會逐漸轉變為「陣地戰」? .在壕溝陣地發展出的砲兵和步兵戰術是? 【第6課 機甲戰術的發展】 .戰車是在什麼背景下開發出來的? .初期的戰車(菱形重戰車)的構造與功能是怎麼樣的? .利用戰車突破壕溝的「康布雷戰術」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由德國發動的「閃電戰」執行要點是? 翻開本書,透過漫畫了解戰爭的新型態以及軍隊的作戰方式! 本書特色 ◎以幽默有趣的漫畫說明用兵思想,在軍事方面零概念的你也能輕鬆理解。 ◎以近代兩大戰爭思想家──克勞塞維茨、約米尼的理論為主軸,解析近代歐洲戰爭。 ◎依照時間順序,介紹從拿破崙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主要戰術變化。 &
【電子書】漫畫戰略兵法 近代用兵思想入門
~圖解基礎用兵思想,認識戰略的基礎~ 戰爭對我們來說已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名詞。 擁有一定程度的軍事知識,有助於看清戰爭情勢,不被他人的言論所誤導。 近代用兵之道已發展至什麼境界了呢? 從拿破崙時代的約米尼、克勞塞維茨,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軍「閃電戰」, 本書將會依照時間順序,介紹對現代軍隊造成深遠影響的用兵思想,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砲兵戰術與步兵戰術。 【第1課 用兵思想與理論】 .用兵思想是如何萌芽的? .成為現代軍隊用兵思想核心的「Doctrine文件」又是什麼? 【第2課 約米尼與克勞塞維茨】 .約米尼主張「戰爭有絕對的原則」,而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沒有絕對」? .這兩大用兵思想家的著作《戰爭藝術》、《戰爭論》裡面分別說了什麼? .他們的理論對現代軍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第3課 毛奇與任務戰術】 .18世紀,在繼承了克勞塞維茨思想的毛奇參謀總長帶領下,普魯士王國一躍成為軍事大國,統一了德意志。這位被後世稱為「德意志之劍」的偉大軍事家留下了哪些事蹟和用兵思想呢? 【第4課 施里芬計畫的失敗】 .由在毛奇之後接任參謀總長、想法與約米尼相近的施里芬所提出,主張兩線作戰的「施里芬計畫」內容為何? .「施里芬計畫」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為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進攻法國慘遭滑鐵盧? 【第5課 壕溝戰與壕溝戰的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造成大量士兵犧牲的壕溝戰是如何形成的? .為什麼大戰初期的「運動戰」會逐漸轉變為「陣地戰」? .在壕溝陣地發展出的砲兵和步兵戰術是? 【第6課 機甲戰術的發展】 .戰車是在什麼背景下開發出來的? .初期的戰車(菱形重戰車)的構造與功能是怎麼樣的? .利用戰車突破壕溝的「康布雷戰術」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由德國發動的「閃電戰」執行要點是? 翻開本書,透過漫畫了解戰爭的新型態以及軍隊的作戰方式! 本書特色 ◎以幽默有趣的漫畫說明用兵思想,在軍事方面零概念的你也能輕鬆理解。 ◎以近代兩大戰爭思想家──克勞塞維茨、約米尼的理論為主軸,解析近代歐洲戰爭。 ◎依照時間順序,介紹從拿破崙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主要戰術變化。 &
【電子書】阿富汗文件
普立茲獎三度入圍決選記者重磅之作, 揭露美國二十年阿富汗戰爭官方不說的內幕 & 《華盛頓郵報》2021年度最佳好書 《紐約時報》非虛構類作品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 《阿富汗文件》是美國《華盛頓郵報》知名記者的調查報導,敘述布希、歐巴馬和川普三任總統與其軍事將領,這二十年來如何年復一年地對大眾隱瞞這場「美國史上最長戰爭」的真相,也為之後塔利班再度佔領阿富汗埋下伏筆。 & 國防內部資料、學界深度調查及第一線軍民採訪等眾多文件顯示:阿富汗戰爭注定是一場失敗。與越戰與伊拉克戰爭顯然不同的是,美軍在2001年進軍阿富汗時,幾乎得到舉國上下的認同。起初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打敗蓋達組織,避免類似911的事件再度發生。然而,當美國與盟軍成功擠下塔利班後,他們卻逐漸失去了方向。 & 在阿富汗這個對美國來說相對陌生的國度,美軍逐漸陷入游擊戰的泥沼,但沒有任何一位總統願意承認失敗,從布希、歐巴馬到川普一直不斷增兵,並對外宣稱情勢已有進展,事實上他們早已知道這場戰爭毫無勝算。 & 正如同「五角大廈文件」改變了大眾對越戰的觀感,《阿富汗文件》逐一揭露了軍事將領、白宮、五角大廈、士兵、前線救援志工等人的現身說法,並坦承美軍的策略毫無章法,這項重建阿富汗的計畫注定失敗。阿富汗政府也因毒品與腐敗問題,成為扶不起的阿斗。本書集結一千人以上的真實訪談,戳破美國政府對外經營多年的阿富汗美夢。& & 五角大廈通訊員湯姆.鮑曼指出,《阿富汗文件》是「對高級軍事與文職官員的欺瞞、失誤與自大的嚴厲控訴」,本書對延宕已久的問題提出檢討,深刻改變了世人與美國民眾對這場戰役的看法。
【電子書】歐亞海上之主:群雄紛起的海上大亂鬥
第一本完全從海洋視角出發,綜觀歐亞國際局勢的著作! 歐亞正出現一股大國崛起浪潮, 印度、中國、俄羅斯——新的海上強權興起, 政經局勢浮動,並對美國等傳統強權形成威脅。 本世紀的未來, 越演越烈的海上爭雄之局不但會成為頭等大事, 還會改變這個時代的面貌。 & 誰掌控了邊陲,就主宰了歐亞; 誰主宰了歐亞,就掌控了世界的命運。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 & 「中、俄、印三國都已經開始擴張自己的海上部隊,不再坐守自家的傳統海域,轉而想向世人展現他們的遠洋海軍戰力正日漸增強。如果三方繼續爭奪優勢資源,想著要控制歐亞地區的海上交通要道的話,就有可能從地緣經濟的競爭轉變為更激烈的軍事摩擦與國安扞格,而如果這樣的趨勢繼續下去,不久後的未來可能就是歐亞海上新紀元的開始。」 & 中、俄、印這三個新的海上強權紛紛從自家的海上往世界的大洋前進,他們想伸展開的不只有經濟、戰力,更重要的是全球影響力。歐亞海域的國際商貿欣欣向榮,裡頭還有許多世界上最有戰略價值的海上咽喉要道,這些不僅造成了全球政經局勢的移轉,也對美國及大西洋世界的主導權形成了挑戰。 & 本書作者傑佛瑞‧格雷許將帶領讀者從歐洲到印度洋、太平洋,一探當前海上戰略形勢的消長。對於北極冰帽的融化會如何創造新航路,又會如何讓各方露出猙獰、搶占天然資源,也有嚴謹的觀察。在其筆下,我們不但看到美、中、俄、印等強國爭霸,也看到地球的面貌正在改變,不久後的未來可能就是歐亞海上新紀元的開始。
【電子書】歐亞海上之主
第一本完全從海洋視角出發,綜觀歐亞國際局勢的著作! 歐亞正出現一股大國崛起浪潮, 印度、中國、俄羅斯——新的海上強權興起, 政經局勢浮動,並對美國等傳統強權形成威脅。 本世紀的未來, 越演越烈的海上爭雄之局不但會成為頭等大事, 還會改變這個時代的面貌。 & 誰掌控了邊陲,就主宰了歐亞; 誰主宰了歐亞,就掌控了世界的命運。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 & 「中、俄、印三國都已經開始擴張自己的海上部隊,不再坐守自家的傳統海域,轉而想向世人展現他們的遠洋海軍戰力正日漸增強。如果三方繼續爭奪優勢資源,想著要控制歐亞地區的海上交通要道的話,就有可能從地緣經濟的競爭轉變為更激烈的軍事摩擦與國安扞格,而如果這樣的趨勢繼續下去,不久後的未來可能就是歐亞海上新紀元的開始。」 & 中、俄、印這三個新的海上強權紛紛從自家的海上往世界的大洋前進,他們想伸展開的不只有經濟、戰力,更重要的是全球影響力。歐亞海域的國際商貿欣欣向榮,裡頭還有許多世界上最有戰略價值的海上咽喉要道,這些不僅造成了全球政經局勢的移轉,也對美國及大西洋世界的主導權形成了挑戰。 & 本書作者傑佛瑞‧格雷許將帶領讀者從歐洲到印度洋、太平洋,一探當前海上戰略形勢的消長。對於北極冰帽的融化會如何創造新航路,又會如何讓各方露出猙獰、搶占天然資源,也有嚴謹的觀察。在其筆下,我們不但看到美、中、俄、印等強國爭霸,也看到地球的面貌正在改變,不久後的未來可能就是歐亞海上新紀元的開始。
【電子書】台湾有事特輯
「源文戰鬥劇畫系列」(Combat Comic),為日本劇畫大師小林源文結合他的門生以及同好組成的創作團隊所新創的連載戰爭劇畫系列,首刊已於2021年12月在日本出版。書中有以二戰為主線發想的創意戰事情節,也有以預測未來發生區域衝突的預言式戰爭爆發,有新穎的武器創意奇想,也有弔詭的國際關係佈局,以及逼真的戰鬥畫面,部分情節還很切合目前的國際情勢,尤其是當前東北亞緊繃的局勢,戰事一觸即發!因此首刊中就以〈臺灣有事〉為首發創作,也是小林大師首次以臺灣為主題的創作,他為了創作本單元,甚至於2019年親自赴臺勘景,經過兩年餘的創作,才於此刻出版,可見其慎重之程度! & 蒼璧出版很快取得小林大師的獨家授權,即將於2022年2月出版,以饗臺灣廣大愛好小林源文的讀者大眾。
【電子書】全球戰場
面對謊話連篇的敵人,美國為何總是中計? & 布希、川普過於傲慢輕敵,歐巴馬過於膽怯畏縮。 過與不及,都是因為美國的「戰略自戀」。 & 為什麼俄羅斯利用假訊息、假帳號干預美國大選的惡行罪證確鑿,但希拉蕊與川普陣營都刻意視而不見?川普甚至聽信普丁的謊言,表示不相信俄國會幹那種事? & 為什麼塔利班發動恐怖攻擊、關閉學校、迫害女性、躲躲藏藏與美軍纏鬥,可是在打了20年的阿富汗戰爭之後,美國政府居然相信可以與塔利班合作解決阿富汗問題、居然相信始終在包庇恐怖分子的巴基斯坦政府有可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 & 為什麼三代北韓政府都厲行極權、殘民以逞,陰謀顛覆南韓,甚至圖謀發展核武,威脅東亞與美國安全,但從歐巴馬的「戰略容忍」到川普相信金正恩「寫了幾封非常美麗的信給我」,他們都相信有可能和平解決北韓問題? & 二戰後的國際關係理論大師摩根索曾為文批判美國的「戰略自戀」,感嘆美國的外交政策經常一意孤行,認為這種作法只會讓美國野心過大,導致其他國家與美國漸行漸遠。然而,自欺欺人、一廂情願、不切實際的思維,至今仍然糾纏著美國。 & ※愛因斯坦:「反覆做一樣的事,卻指望有不同的成果,這就是瘋狂。」而今天美國的政策正是這樣。 ※列寧:「資本主義者會將繩子賣給我們,讓我們用來將他們吊死。」美國與許多盟國做得比這更超過:他們還會出錢幫中國共產黨買繩子。 & 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在本書中深入探討俄羅斯、中國、北韓、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的歷史與政治脈絡,抽絲剝繭地挖掘證據,以此說明美國外交政策之所以屢屢挫敗,就是因為缺乏客觀認識對手的意圖、手段、與願景的客觀理性,導致美國不是過於樂觀,一廂情願地相信戰略對手與自己分享共同的道德價值與政治利益,願意與美國攜手合作;不然就是過於悲觀,懷疑美國介入國際事務的能力與道德正當性,導致畏首畏尾、缺乏自信。雪上加霜的是,對外政策受到國內選舉政治的主宰,決策官員缺乏決心意志,就算偶有良好的戰略規劃也經常無力貫徹,虎頭蛇尾。 & 麥馬斯特不僅是能征善戰的陸軍中將,更是學識淵博的史學博士,1997年就以探討越戰為什麼會失敗的《失職》一書享譽美國軍方與政壇。在《全球戰場》中,他再次拾起筆桿子,憑藉其豐沛的作戰經驗,與擔任美國總統最高戰略顧問的見聞,分析美國在外交戰略上的錯誤,以及美國該如何調整心態與思維,制訂有系統、務實可行、有助於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外交戰略。
【電子書】政戰風雲路:歷史 傳承 變革
回顧和前瞻,政戰七十年! 史實昭明,國軍需要政治作戰, 因為政戰不只是「面對衝突、達致共識」的力源, 也是「凝聚向心、攻堅拔銳」的利器。 謹以本書獻給曾經在這條風雲路上, 歷盡艱辛,百折不撓的每一位復興崗子弟。 本書特色 探討黃埔建軍與政工制度的緣起、工作理念與核心任務,並就過去七十年來的制度變革與任務轉型,分從國際、兩岸與國內各不同層面和視角,提出翔實考證與評析。 國軍需要政戰,因為它不只是「面對衝突、達致共識」的力源,也是「凝聚向心、攻堅拔銳」的利器。環顧當前全球重視政治作戰的大趨勢,我們又豈能視若無睹或掉以輕心? 當前美「中」相爭的「新冷戰」格局,是否會變得更冷?瞻望中華民國的未來前途,居上位思考的「國家政略」,當如何審慎因應,趨吉避凶?國軍政戰又當如何本諸法定職責,為保國衛民,善盡其力? 「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本書不以研究政戰制度的變遷,探究某些重要歷史事件真相為已足,並進一步針對影響官兵思想、近代史觀、憲政責任與戰鬥心理等因素,提出客觀嚴謹之評述。
【電子書】劇畫少女與戰車
小林源文最新力作《劇畫少女與戰車》,甫於2021年3月由「小學館」正式出版,上市後熱銷,兩個月即售罄再版,臺灣蒼璧出版社立即引進以饗讀者。 本書取材自原創動畫作品《少女與戰車》,以大洗女子學園戰車隊為主體,衍生各項故事情節。書中人物可說是小林老師歷年著作主要角色的大集合,包含了《黑騎士系列》的恩斯特•鮑爾上尉、《狼之砲聲》的叔叔與馬尼、《貓屎系列》的帕奇和萊茲等人與蘇聯特戰上尉米夏、兔兔版《黑騎士》諸人,當然還少不了《第二次朝鮮戰爭》裡殘暴的佐藤三佐和猥瑣的中村三曹,他們以各種cosplay貫穿全場,製造許多戲劇效果,更重要的是小林老師也親自入戲,全程與書中人物對話,還將他在日常和工作上接觸過的諸多有趣人事物穿插角色於其間,甚至他的「太座大人」也牽連其中,真是精彩萬分,妙趣橫生,廣大的小林迷千萬不要錯過喔!
【電子書】孫子兵法總檢討
自序 & 《孫子兵法》是古今兵書的代表作 《孫子兵法》是世界兵學的最高峰 《孫子兵法》是軍人必讀的大經典 & 上面這些評語是任何人所不能否認的,有如每一個佛教徒不能不讀《楞嚴經》,每一個回教徒不能不讀《可蘭經》,每一個基督教徒不能不讀《新舊約》,同樣每一個軍人不能不讀兵經——《孫子兵法》。因為它會給你更多的啟示和鼓舞。 & 孫子雖然是二千幾百年前的人物,但他在兵學上竟能完成一部空前絕後不朽的名著,真令人驚嘆不置!日本兵家稱為:「孫夫子」,又譽為「不朽不滅的大藝術品」及「古來帝王的秘本,將相的秘本,及其他一切闘士猛士的秘本。」迄今譯本遍英、美、法、俄、德、日諸國,已成為舉世推祟的一部偉著。 & 我國古代的《武經七書》,其中亦以《孫子》為最著,如《吳子》、《尉繚子》、《六韜》、《三略》、《司馬法》、《李衛公問對》等,雖亦各有其特色,但比之《孫子》卻差得遠了。故曹孟德有:「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的讚語。 & 《孫子兵法》在宇宙間,宛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它的不朽,自有其原因在,即其所建立的兵學理論,是最高的原理原則,不涉於枝葉末節,以此供人而做千變萬化的妙用。在過去的時代裡,固成為金科玉律,即到了現代,不管在總體戰爭抑或立體戰爭甚至原子戰爭,均不失其偉大與光華。 & 春風秋雨,我研究孫子也有二十年的歲月了,除了我曾刊行過我所著的《孫子兵法新研究》一書外,仍感覺未能有多大的貢獻,因為《孫子》一書確是太博大太精深了!故自拙著發表後,我對於孫子研究的工作,始終還是在繼續著,這幾年來,復寫成了有關研究孫子的文字多篇,此外並徵集到一部份同好者的宏著,我現準備將其合在一起,用《孫子兵法總檢討》書名付梓,使讀者先後讀此兩書——姊妹篇,得到全面和再進一步的了解,倘能因此而引起讀者對孫子研究的興趣,則日新又新,定能光大我先哲之學說思想,以完成我們今日建軍的目的。同時,我還望讀者能以孫子的真理,來衡量目前共產主義必敗的命運,以堅定我們反攻必勝的信心,也希望西方民主國家能運用孫子的真理來消滅我們的共同敵人,則更是作者之本意了! & 李浴日序於臺北 民國四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電子書】連合艦隊的黃昏:出乎意料的帝國海軍在臺灣─大正末期.昭和時期帝國海軍艦艇寫真
輝煌的連合艦隊總讓人充滿距離感。然而,除沈沒於基隆港外的「金剛」之外,以戰艦為首「比叡」、「榛名」、「霧島」、「扶桑」、「山城」、「伊勢」、「日向」、「長門」、「陸奧」以至於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潛水艦、海防艦九成以上大小艦艇曾停泊或駐防於基隆、馬公、高雄。試想,當時人們在目睹航空母艦「蒼龍」、「瑞鳳」、「隼鷹」、「雲鷹」、「大鷹」、「雲鷹」、「冲鷹」、「神鷹」、「龍鳳」、「大鳳」停泊於上述港口時會何等激動與興奮。更遑論,以臺灣地名「目斗」、「測天」、「澎湖」、「虎井」做為船艦的命名!本書是首度將連合艦隊近500艘艦艇與臺灣聯繫為一體的寫真書,並描繪出「我們的連合艦隊」的事實。
【電子書】孫子兵法新研究
《孫子》以兵法勝,亦以文學勝;它是明月,它是太陽;它好像龍飛鳳舞,又好像海嘯雷鳴;它好像黑森森大海裏的燈塔,又好像渴而思飲的甘露醴泉。倘若你是一個軍人,你反復披誦它,自會精神振作,鬥志充沛。倘若一個部隊裏個個都學習它,則部隊裏首先就會產生一種蓬蓬勃勃的新氣象。《孫子》是中華民族的軍人魂,傳家寶,《孫子》的偉大精神遺產,唯有中華民族的軍人們才能真正接受它,攝取它。外國與中國國情不同,外國人不會把它翻譯得盡善,因此外國人亦不會真正瞭解它,巧妙運用它。我們今日正面臨生死存亡關頭,我們應澈底瞭解它,接受它,巧妙地運用它!
【電子書】21世紀柴電潛艦戰術與科技新知(II)
聽名嘴吹噓,不如看看永遠的潛艦人,國際專業潛艦戰術分析師王志鵬教官怎麼說! ◎「基礎理論」與「實務分析」相互結合,讀者可以簡易的閱讀吸收正確的潛艦知識。 ◎收錄經媒體和雜誌邀請撰寫的兩岸和國際潛艦時事評論分析,深入理解議題核心。 ◎作者同時具備潛艦和國際戰略專業,讓問題回歸到專業的基礎分析。 2020 年後的21 世紀,全世界先進現代化柴電潛艦的科技發展速度,令人深感驚訝;但各國發展潛艦的先進關鍵技術,仍然維持「高度機密不公開」。 王志鵬教官採用「資料採礦」的蒐集研究方式,不斷地分析整理,選擇其中含量高的資訊寶石和黃金,經過淬取菁華,提供對潛艦發展有興趣和有志參與潛艦的讀者或學子們,一個最簡易的閱讀和吸收方式。 本書將潛艦知識轉變為一般台灣人民的科普常識,帶您進入潛艦的知識領域;本書也是對潛艦有興趣或打算加入潛艦行列的志士,必讀的一本基礎入門書籍。 本書亦可成為海軍反潛和潛艦訓練中心的基本教材,讓現役潛艦官士兵可以學習吸收新知,跳脫「海王子」和「井底之蛙」的管見。
【電子書】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的城市攻防戰
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是繼漢末三國以及隋末唐初時期以後歷史上另一個全國性的戰爭時期,當中的黃巢、朱溫和李克用等歷史人物,也通過正史、文學作品和戲劇性等方式在後世流傳。但實際上,這個時期的戰爭卻一直是中國歷史研究者和大眾較少瞭解的課題,或者只著眼於幾場關鍵性戰役,較少從學術的角度對當時的戰爭模式作系統性的審視或分析。本書以歷史學的眼光,通過檢視當時的武器、戰術、城防設施以及具體戰例等層面,探討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的城市攻防戰,冀藉此推進唐末五代史的研究,從而增進學界和大眾對這段歷史的瞭解和討論。
【電子書】艦長大哉問:海軍基礎知識與歷史事典
海軍相較於陸軍、空軍,是一個截然不同的軍種,曾經在海軍服務過的人更能夠體會軍種的獨特性!人類有了船隻之後,海上運輸與海上作戰的需求隨之而來,不但演化出與陸地不同的船上生活,在作戰方面也衍生出不同的方式,更孕育出這一支專門在海上運輸與作戰的艦隊,當然這個海上實力的背後是更高層級的國家利益。 由於西方海軍歷史悠久,我國海軍在效法西方海軍的過程中,許多的傳統、歷史與文化也隨之引進,百年來融合了我國本身的傳統與文化,而有了屬於我們自己的海軍文化。 相信許多讀者看了這本書後,一定會有人質疑或提出不同的看法!不過,先不要急著對這本書提出錯誤與質疑!許多海軍的規定、甚至傳統,在每個時空因素之下難免會有差異,許多以前的做法也會改變,規定也不盡相同,甚至每艘船都有些微的差異性,因此讀者看到書中所寫的與你所認知不同時,也不要太訝異。 有個海軍長官告訴晚期學弟的一句話就可以道盡為何會有這些差異性了:「陸軍軍官照規定寫的去做就對了!而海軍軍官呢?只要是規定沒有寫的,都可去做!」這樣的思維,絕對會產生與規定制度之間的差異出現,更何況「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海軍艦長領導風格,許多瀟灑而有意思的文化便油然而生。 不要預設立場或帶著成見,放鬆心情來看這本書吧!!
【電子書】印度海洋安全戰略:政策規劃與實踐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風雨的故鄉,資源的寶庫,戰略的關鍵!印度洋溝通三個大陸和兩個大洋,是當代世界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焦點,是大國海上博弈的舞臺,也是海上非傳統安全問題表現最集中的地域。將印度洋與太平洋和大西洋相互對比可知,印度洋與其他兩大洋的實質區別在於其更強烈的「大陸性」,即更易受陸上權力格局變動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三方面。第一,印度洋在東西北三面均分佈有大國勢力,而大西洋和太平洋周邊的大國勢力只分佈在東西兩側。第二,與太平洋和大西洋較分散的航線分佈相比,印度洋的航道分佈嚴重偏向北側,導致印度洋戰略空間大大收窄,周邊大國的力量投送和影響力擴張也變得更為容易。第三,由於以上兩點,分佈在印度洋東西兩側的若干咽喉要地,便可較為容易地將印度洋封鎖起來,這些地區由此具備了極為突出的戰略價值。將這些咽喉要地自西南方按順時針方向羅列,可包括好望角、非洲之角、紅海、曼德海峽、斯里蘭卡附近水域、麻六甲海峽、巽他海峽和龍目海峽等,而紅海、曼德海峽和麻六甲海峽尤其重要。
【電子書】圖解捍衛戰士
美國最新圖解「捍衛戰士」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的書籍 一冊在手讓你看懂TOPGUN戰術與培訓方法 超過百張全彩照片介紹假想敵戰機特色 《圖解捍衛戰士》告訴你多年來不知的變遷與發展 & 他們追求的不是速度,他們追求的也不是榮譽。 他們尋求的是卓越與態度,他們不是別人,正是TOPGUN! & 科技發展的更迭,使得人們不再相信空中纏鬥是飛彈時代需要學習的技能。歷經學習、失傳、再學習的過程,今天空中纏鬥已經成為空戰高手的必修課。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空中纏鬥依然是戰鬥機飛行員不可或缺的生存之道。沒有了它,你只能任人宰割! & 假想敵訓練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訓練方法,通過模擬敵人的作戰方式,讓飛行員準備好戰技和心理,知道如何與敵人對戰,務求做到知己知彼,訓練出最精湛的空戰高手。 & TOPGUN是全球最為知名的假想敵作戰訓練的培訓中心,他們的事蹟經由好萊塢的傳頌,使得已經成軍超過半世紀的「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至今名氣依然響噹噹!當年TOPGUN所開發出來的訓練方程式,今天已經在美國軍隊內部,甚至世界各國開枝散葉,假想敵部隊永遠是各國軍隊中最優秀的單位。 & 坐穩你的位子,本書將帶你飛上青天,從飛行員的角度窺看TOPGUN訓練的種種精彩畫面! & ----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豐富的精美彩色照片,介紹TOPGUN的發展史,以及美國海軍假想敵中隊所使用過的戰鬥機。 & 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的故事始於1968年的秋天,其成立是出於形勢所需。當時,美國的戰鬥機飛行員不斷地在東南亞的上空被擊落。即便是配備超音速、革命性的空對空飛彈、強力雷達的新型F-4幽靈II式戰鬥機,也無法在當時的空戰掌握完全的主導權。 & 因此,美國一組海軍飛行員與雷達攔截官,設法針對上述的缺陷尋求解決方案。當時他們依據《奧爾特報告》的願景,在海軍少校丹彼特森的領導下,研究並成立了全新的「訓練學校」,教授進階的空對空戰術。TOPGUN的第一堂課始於1969年3月3日,至今已經培訓超過4,400名飛行員。 & 他們不是在天空追逐彼此的大男孩,而是追求捍衛領空、卓越纏鬥能力的空戰高手。透過持續的調適與超前的洞見,即使是面對新興的威脅與不斷進化的科技,TOPGUN在50年過去後依然經得起時代的考驗。 & 本書特色 1.圖片精美、編排合宜,非常適合典藏的圖解作品 2.專業的寫作,文字簡要,可以讓讀者快速了解歷經半世紀發展的航空作戰大事 3.深入淺出,完整從起源、過去、現況作全盤的介紹
【電子書】諜報戰:軍統局特務工作總報告(1937)
軍統工作實錄 國民政府的軍事情報組織,源自於1928年的北伐時期,當時蔣中正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他的學生──戴笠,奉命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聯絡參謀的名義,負責北伐前線軍事情報的調查和蒐集。這個組織,後來變成「特務處」,再來則是調查統計局第二處。 抗戰爆發以後,原來編制有三個處的調查統計局改組,分別成為不同的獨立情報組織,其中,徐恩曾負責的第一處就是「中統局」,戴笠的第二處則是鼎鼎大名的「軍統局」。 《諜報戰:軍統局特務工作總報告》的第一冊,就是特務處在1937年的工作總報告,是處長戴笠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成果,呈送給蔣中正的報告書。 1937年初,國民政府一方面還在處理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的善後工作,整個西北的情報部署都要重新來過;一方面要面對最大的外敵──日本,在7月蘆溝橋事變爆發之前,打一場無聲的諜報戰爭。 這一年,是國民政府歷史上關鍵的一年。而特務處作為國民政府主要的軍事情報組織,也在這一年中擴大,準備面對可能到來的大規模戰爭。 在總報告中,可以看到特務處的變動過程,以及改組後的組織人事、情報、行動、警務、郵電檢查、緝私、電訊交通、司法,還有下一年度預備進行的工作計畫。 專文導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蘇聖雄專文導讀
【電子書】諜報戰:軍統局特務工作總報告(1939)
軍統工作實錄 國民政府的軍事情報組織,源自於1928年的北伐時期,當時蔣中正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他的學生──戴笠,奉命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聯絡參謀的名義,負責北伐前線軍事情報的調查和蒐集。這個組織,後來變成「特務處」,再來則是調查統計局第二處。 抗戰爆發以後,原來編制有三個處的調查統計局改組,分別成為不同的獨立情報組織,其中,徐恩曾負責的第一處就是「中統局」,戴笠的第二處則是鼎鼎大名的「軍統局」。 《諜報戰:軍統局特務工作總報告》的第二冊,就是軍統局在1939年的工作總報告,是副局長戴笠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成果,呈送給蔣中正的報告書。當時局長是賀耀組,但實際負責軍統局工作的,還是戴笠。 1938年10月武漢會戰結束,國民政府的戰略,進入抗戰第二期的「持久戰時期」,希望可以消耗日軍的戰力,並且在淪陷區發動游擊戰,妨礙日軍的占領。在這個階段,「政治重於軍事」、「情報重於判斷與想像」,軍統局注重挑選諜報工作人員,分析實際環境,制定各種工作計畫,一方面擴展有關軍事之情報,以供蔣中正運籌帷幄;一方面在日本占領區加強行動與破壞工作,制裁重要漢奸,摧毀附日政權,破壞日軍交通、資源,打擊日軍的作戰能力;再一方面則在國民政府統治區,注意漢奸、間諜的防範與肅清,反動的鎮壓,貪污的檢舉,各黨各派行動的調查,還要安定後方秩序,保衛蔣中正個人安全。其中,也包括對汪精衛等人行蹤監控與制裁行動的蛛絲馬跡。 專文導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蘇聖雄專文導讀
【電子書】用生命築長城:F-104星式戰鬥機臺海捍衛史
權威專家匯整官方文件 呈現F-104星式戰鬥機可歌可泣的空軍護臺史 & F-104戰機在臺海服役歷程中,肩負確保臺灣的空防及國家安全的重任,空軍健兒們枕戈待旦竭智盡忠,犧牲奉獻捨身衛國,將青春歲月留給浩瀚的臺海長空,成為有效遏阻共產主義擴張的重要力量。 & F-104A型戰機,是1950年代美國防空司令部,針對蘇聯TU-4轟炸機威脅下之國防需求產物,擷取韓戰飛行員經驗所設計的輕型空優戰機,操作具傳統機械與電子線控併用;G型機是因應西德空軍總司令的作戰需求下,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所設計生產,在當時可說是集先進技術於一身,尤以裝配「空電四系統」更為先進戰機的先河,創下2.2馬赫速度及10萬呎高度的飛行紀錄,其高速機動之性能,適用於戰略縱深短淺國家之防空作戰,因此,荷蘭、比利時、義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國均跟進選用。 中華民國為民主自由的燈塔與基石。1958(民47)年中共發動臺海戰役,企圖於奪下金門後,渡海攻略臺灣,美國為維護東亞和平,及遏止共產主義擴張,讓我國成為最先獲得F-104戰機的美國海外盟邦。 & F-104A型機於1960(民49)年5月17日開始軍援中華民國,1998(民87)年5月22日最後的G型機除役,在38年的服役歷程中,F-104戰機肩負著確保臺灣的空防及國家安全的重任,空軍健兒們,枕戈待旦竭智盡忠,犧牲奉獻捨身衛國,將青春歲月留給了浩瀚的臺海長空,成為有效遏阻共產主義擴張的重要力量,臺灣亦得以在中共「赤燄襲捲」的軍事威脅與困阨環境中,政治發展及經濟建設逐步成長茁壯,此種貢獻非常人所能識解。 & F-104戰機部隊成員,都是空軍的菁英,建立了制度與文化,創造了許多第一。然而,如此先進的戰機,超越了當時的工業工藝技術,單座機超過個人操作極限,除無法發揮其系統全功能外,更易因操作失當而肇致失事。因而更是留下了許多血淚交織的悲壯事蹟,供後人惕厲及緬懷。
【電子書】用生命築長城──F-104星式戰鬥機臺海捍衛史
權威專家匯整官方文件 呈現F-104星式戰鬥機可歌可泣的空軍護臺史 & F-104戰機在臺海服役歷程中,肩負確保臺灣的空防及國家安全的重任,空軍健兒們枕戈待旦竭智盡忠,犧牲奉獻捨身衛國,將青春歲月留給浩瀚的臺海長空,成為有效遏阻共產主義擴張的重要力量。 & F-104A型戰機,是1950年代美國防空司令部,針對蘇聯TU-4轟炸機威脅下之國防需求產物,擷取韓戰飛行員經驗所設計的輕型空優戰機,操作具傳統機械與電子線控併用;G型機是因應西德空軍總司令的作戰需求下,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所設計生產,在當時可說是集先進技術於一身,尤以裝配「空電四系統」更為先進戰機的先河,創下2.2馬赫速度及10萬呎高度的飛行紀錄,其高速機動之性能,適用於戰略縱深短淺國家之防空作戰,因此,荷蘭、比利時、義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國均跟進選用。 中華民國為民主自由的燈塔與基石。1958(民47)年中共發動臺海戰役,企圖於奪下金門後,渡海攻略臺灣,美國為維護東亞和平,及遏止共產主義擴張,讓我國成為最先獲得F-104戰機的美國海外盟邦。 & F-104A型機於1960(民49)年5月17日開始軍援中華民國,1998(民87)年5月22日最後的G型機除役,在38年的服役歷程中,F-104戰機肩負著確保臺灣的空防及國家安全的重任,空軍健兒們,枕戈待旦竭智盡忠,犧牲奉獻捨身衛國,將青春歲月留給了浩瀚的臺海長空,成為有效遏阻共產主義擴張的重要力量,臺灣亦得以在中共「赤燄襲捲」的軍事威脅與困阨環境中,政治發展及經濟建設逐步成長茁壯,此種貢獻非常人所能識解。 & F-104戰機部隊成員,都是空軍的菁英,建立了制度與文化,創造了許多第一。然而,如此先進的戰機,超越了當時的工業工藝技術,單座機超過個人操作極限,除無法發揮其系統全功能外,更易因操作失當而肇致失事。因而更是留下了許多血淚交織的悲壯事蹟,供後人惕厲及緬懷。
【電子書】裝甲雄師: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裝甲部隊之創建、戰鬥與敗亡.(第六部)浴血黃沙 1941北非冬季戰役
《裝甲雄師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裝甲部隊之創建、戰鬥與敗亡》為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裝甲部隊建軍史的戰史系列。該系列將按照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序,以單一戰役更成一單元,逐一介紹德國裝甲部隊在本時段期間的發展狀況,以及參與的戰鬥全般描述。各部除了是整個《裝甲雄師》系列的其中一個單元,但也可以單本閱讀。 & 本書為裝甲雄師系列之第四部《浴血黃沙 1941北非冬季戰役》。講述1941年11月18日,在北非的英國第八軍團,發動「十字軍作戰」,以實力雄厚的裝甲兵第7師迂迴深入沙漠,在決定性的戰車會戰中擊滅軸心國裝甲部隊後,以解托布魯克之圍。英軍作戰展開之後,德意志非洲軍立刻以其兩個裝甲師,實施機動的反擊。本次作戰,充分展現了在廣大區域內實施流動性極大的機動作戰的本質,狀況一夕數變,各級指揮部所接收到的訊息不同,以致對同一事態的認知分歧,故而往往下達了彼此衝突的命令指示,在這種情況下,德軍人員由於接收到的教育與訓練,讓他們較英軍更適應於在未知的環境去戰鬥,而能夠接連在戰術行動中取得優勢。儘管如此,德軍最後仍然在消耗戰中敗給了英國第八軍團,而不得不退出利比亞席蘭尼加。本書可以說是對小型裝甲戰鬥群,如何在廣大空間中行機動戰鬥,進行精闢描述的經典專書。 & 本書特色 & 1. 從普魯士德意志軍事思想開始,宏觀的介紹德國陸軍裝甲部隊的緣起及其發展。由於德國裝甲部隊乃是二次大戰初期閃擊戰的締造者,本系列也將重點放在德國裝甲部隊與德軍閃擊戰之間的關聯及其作用之上。 & 2. 全方位介紹德國裝甲部隊的全貌。舉凡軍事準則、發展沿革史、參戰過程、部隊編裝、重要人物、戰甲車發展,乃至裝甲部隊的旗章服制等,都包羅在內,使讀者能獲取有關德國裝甲部隊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全面性歷史知識。 & 3. 除了內文陳述,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用歷史照片輔助述說故事。本書蒐集百餘張珍貴的德國裝甲部隊歷史照片,按照時期、地區、拍攝主題等配合內容,穿插於各章節之間,並輔以詳細解說的圖說,使讀者能夠就照片與本文內容相互對照,而能對二次大戰德國裝甲部隊的隊史有更深刻的了解。 & 4. 除了對德國裝甲部隊詳細介紹,對於德軍所遭遇的對手,也就是盟國的裝甲部隊,也有相當比重篇幅的解說,使戰史的呈現具備完整性。同時也在敵我雙方的相互對比之下,使讀者更能夠清晰地了解德國裝甲部隊的特性與戰場效能。 & 本書並配有多幅德國各型戰車之三視線圖與性能諸元表,增加讀者閱讀之興致以及全書之可讀性。 &
【電子書】中國甲冑史圖鑑
這本引人入勝的《中國甲胄史圖鑒》,以通俗的語言、專業的論述以及嚴謹的態度,講述了史詩般的中國甲胄發展史,從早期用竹子、藤條等植物製成的原始甲到清朝的綿甲,探索了有史以來偉大兵器甲胄的種類、功能、設計以及發展演變過程,展示了各種甲胄的細節,對軍事、歷史、繪畫、藝術愛好者,甲胄愛好者、研究者以及任何對甲胄的演變和發展感興趣的人都有吸引力,是一部精彩紛呈的甲胄圖文大百科。 & 【一本有關甲胄的視覺指南,多方位展現中國甲胄發展史】 ◎高清的陶俑、壁畫、出土甲胄圖片。 ◎劉永華教授、復原甲胄畫師劉詩巍的精美手繪繪圖。 ◎函人堂甲胄復原工作室、中式甲胄藝術家李輝提供的精美復原甲圖片。 ◎控弦司提供的明制賜服復原款。 ◎大量高清復原圖可供甲胄復原愛好者以及從事舞臺美術、影視服裝道具等專業的設計人員參考使用。 & 【立體式展現貫穿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經典甲胄】 ◎將甲胄發展史與歷代戰爭形態的演變、服飾的變遷相結合,完整呈現了中華甲胄的千年風韻。 ◎作者在寫作期間到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寧夏博物館等考察了相關的出土文物。 ◎採訪了秦陵兵馬俑修復專家王東峰,《長安十二時辰》甲胄復原團隊,甲胄復原師何東明、李輝、溫陳華、郝嶺、陳斐孺、宗匠等,他們根據大量實踐經驗、細節,解析了甲胄的奧祕。 &
【電子書】中國甲胄史圖鑑(精裝)
這本引人入勝的《中國甲胄史圖鑒》,以通俗的語言、專業的論述以及嚴謹的態度,講述了史詩般的中國甲胄發展史,從早期用竹子、藤條等植物製成的原始甲到清朝的綿甲,探索了有史以來偉大兵器甲胄的種類、功能、設計以及發展演變過程,展示了各種甲胄的細節,對軍事、歷史、繪畫、藝術愛好者,甲胄愛好者、研究者以及任何對甲胄的演變和發展感興趣的人都有吸引力,是一部精彩紛呈的甲胄圖文大百科。 & 【一本有關甲胄的視覺指南,多方位展現中國甲胄發展史】 ◎高清的陶俑、壁畫、出土甲胄圖片。 ◎劉永華教授、復原甲胄畫師劉詩巍的精美手繪繪圖。 ◎函人堂甲胄復原工作室、中式甲胄藝術家李輝提供的精美復原甲圖片。 ◎控弦司提供的明制賜服復原款。 ◎大量高清復原圖可供甲胄復原愛好者以及從事舞臺美術、影視服裝道具等專業的設計人員參考使用。 & 【立體式展現貫穿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經典甲胄】 ◎將甲胄發展史與歷代戰爭形態的演變、服飾的變遷相結合,完整呈現了中華甲胄的千年風韻。 ◎作者在寫作期間到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寧夏博物館等考察了相關的出土文物。 ◎採訪了秦陵兵馬俑修復專家王東峰,《長安十二時辰》甲胄復原團隊,甲胄復原師何東明、李輝、溫陳華、郝嶺、陳斐孺、宗匠等,他們根據大量實踐經驗、細節,解析了甲胄的奧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