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105_深夜食堂30
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電子書 > 全部商品

Readmoo
【電子書】走進老地方的時光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走進老地方的時光機

地方賊  著
馬可孛羅 出版
2025/01/22 出版

跟著「地方賊」一起搭乘時光機深度挖掘全台祕境,述說著前世今生的地景就在你我身邊 「我欲偷走地方的故事,再將地方的多重記憶,用簡單的敘事娓娓道來。」   你知道嗎?  桃園與中壢有著既相愛又相殺的恩怨情仇嗎?  原是南下北上的交通樞紐,為何苗栗頭份會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        文風薈萃的木柵,竟曾是銷售全台的知名「麵線窟」?  宜蘭的羅東鎮,輝煌的性產業,寫盡曾經的林業興衰史?! 「過去的生活方式像是海市蜃樓般,只在開頭短暫出現。沒活在那個時代的我們,似乎也無需再現來飲鴆止渴,但他卻用這種方式提醒著當代人。如果其他都消失,你就『別再想見我』。」 世代更迭之下,那些曾經繁華一時的街區記憶,如今幾乎被我們遺忘。這些記憶似乎只存在於當地耆老的回憶與口述中,逐漸隱沒於現代的喧囂與快速變遷的城市景觀下。這些依附著廟宇或市場開始發展的台灣老街或聚落,曾經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中心,也是社會文化的重要一環,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繁盛景象早已不復存在,只剩下斑駁的建築和淡淡的記憶,靜靜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在這些街區中,每一條老街都有它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廟宇是這些聚落的靈魂,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更是社會活動的重要場所。廟會、祭典等活動,曾經吸引著四面八方的居民前來參與,使得老街一片熱鬧非凡。而市場則是另一個重要的生活場所,人們在這裡交易商品、交流資訊,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市井生活畫卷。 「從熱鬧的市井生活到現代化的城市風貌,這裡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與夢想,每個角落都刻滿了時光的痕跡。」 因船運與鐵路而興盛的城市與港口,則見證了台灣早期的經濟發展。這些城市和港口,曾經是貿易往來的樞紐,無數商船在此停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貨物,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然而,隨著交通方式的變遷和現代化的進程,這些港口的繁榮逐漸消退,昔日的繁忙景象成為歷史的回憶。 然而,即使在這些城市與街區逐漸消失的同時,它們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依然無法忽視。這些老街和港口見證了台灣歷史的變遷,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們的故事不應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遺忘,反而應該被珍視和保護。 在地方賊的筆下,我們可以描繪出這些地區曾經繁榮的面貌,以及它們如何順應時代的改變,在不斷變遷中保持其獨特的歷史與文化韻味。通過他對這些地方的探索和記錄,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台灣的歷史,感受那段時光中人們的生活與情感。 城市記憶是集體的,但卻會在個人記憶中,有不一樣的銘刻。  地方賊,自稱是到處偷故事的旅人,藉由地方記憶融合地景變化,以藝術性的描述方式分享其看到的台灣風景。他用心記錄島內的每個生命故事,以個體的歷史描繪出地方的燦爛與落寞,希望能藉此讓生活在這座島上的人可以認識它於時間長河中存在的大小事,活化並加強與土地的連結。這不僅是對地方的探究,也是一個人的心靈之旅。 他把遊記當論文寫,做一個專偷地方故事的賊。  從基隆港到花蓮港,從昇平戲院到岸內糖廠,讓我們跟著地方賊,開始一場市井的文史走讀。 熱情推薦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王志弘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作家∣一歷百憂解李文成文史作家╱藏書家∣黃震南老屋記錄團隊∣老屋顏地理與國際情勢粉專∣巫師地理未來親子品牌長∣劉冠吟作家&阿改玩生活創辦人∣Apyang Imiq 程廷 作家&書粥 書店創辦人∣高耀威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等到下一代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等到下一代

李照興  著
2046 出版
2025/01/22 出版

「當你不可以再擁有的時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東邪西毒》香港流行文化歷史考古香港身份認同的四十年流轉史滄海遺珠大追認+文青成長私記香港文化思維中的自由奔放與貼切傳神是全球華人成長中的集體記憶為香港流行文化整理四十年脈絡追溯香港流行曾經賴以成功的基因為什麼香港文化可以創造流行盛世?香港身分又如何通過流行建構?面對正在消失的身分 文化可以如何傳承?是從哪天起 帶着流行文化的自信我們自豪地說 :我們香港人我們又終將要到哪裡由李小龍、許冠傑、衛斯理、張國榮、梅艷芳、林夕、周星馳、王家衛到四大天王;從功夫片、警匪片、黑幫古惑仔到臥底無間道,一杯茶餐廳奶茶呷到的港式風味,這一波始於70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產業及文化輸出,到90年代達至頂峰,是幾代香港人自鳴得意的標籤,進而成為了肯定自我的身分認同。在挪用其時異常篷勃的文化商品和偶像風潮的過程中,同時激發更多香港新一代投身創作與文化消費,形成獨特的成長經驗。香港流行文化這段黃金時代是如何被創造的?所謂「港式」所指又是什麼?它又如何輸出到全球華人地區,形成了「香港大流行」並一步步蛻變為「香港身分」的載體?這是一場又一場跨界別新興媒體熱潮下的協同並肩:電視、電台、電影、出版、雜誌、漫畫、時尚、商場空間各種潮流大交滙。一種無序中自生成序的獨有香港流行美學。一個與全球華人文化圈息息相關的狂飊時代。香港流行文化史,也是全球華人文化圈的交易誌和演變史。正值香港面臨文化危機、身分存亡爭辯之際,要回顧香港流行文化這段大流行歷史,就無可避免同時也是一次香港文化的重塑與再植。無須一定清楚所有文化走向的來龍去脈,但共同有過的香港記憶卻早已化為你我個人成長中不被遺忘的一部分。往後,香港文化香港身分,既要保存,同時講求再植與跨域長期連結。依仗的是熱愛過的、經歷過這個獨一無二的香港的每一個人,當中每一位都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香港流行史記。名家推薦「李照興的文章,有視野,有人氣,我一直愛讀。寫文化評論,他有邊緣人的優勢:比戰後嬰兒年輕,比數碼世代老成,實時見過丁蟹,體驗過政權交接,並提早用腳行遍大地,直擊潮爆中國。香港流行文化生於邊陲,數歷出奇的轉折。這段歷史,由李照興來寫,我想不到更好的人選。」——吳俊雄(香港流行文化學者)「李照興總在逍遙獨遊間吸盡世間的日月精華,再以兼收並蓄的筆觸將觀察紀錄和分析。能寫出一本探索橫跨三十年的香港流行文化好書,非他莫屬!由黃金盛世的香港電視、電影、電台、出版,講到港式時尚和商場空間,以及香港身份的建構、消失和傳承,Bono跨領域的足跡,猶如香港流行文化從在地、跨越以至再植於全球華人世界般,獨一無二。」——卓男(影評人)「什麼是香港?那就是餘年偶爾夜半想起,那些這輩子不知什麼時候還能再會的友伴,那些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度召開的集體儀式;那些我們曾經以為像呼吸喝水一樣自然,但現在猶如毒藥猛獸的言語和行動。當然,還有李照興如此深情而又細緻的替我們這代人所召喚回來的流行文化記憶。是的,那種生猛放肆無所顧忌,就是香港,至少是李照興和我的香港。如今,因為失去,所以我們想要記起;又因為我們記得,或許猶有餘燼。」——梁文道(文化人)「作為80後,成長於九十年代,到了千禧過後,開始想參與其中,共同創造香港文化。於是,既對二十世紀末香港文化從現代走向後現代的發展軌跡極其著迷,也對千禧後現在進行式、百花齊放的當代演化,也充滿期待,急著想將一切放回應有的脈絡裡思索。要審視1970s– 2020s這半世紀的香港文化,評論人李照興的文字,一直是我這代人最重要的座標之一。從《香港101──愛恨香港的101個理由》到《香港後摩登:後現代時期的城市筆記》,從他的專欄文字與影評到「B鏡:流行世界自由connect」,這位前輩持續啟蒙大家,以宏觀的視野評價身份與潮流。尤其喜歡此書中「蒲點考古學」一章,那是香港一直有待書寫的城市空間文化史,非常精采。」——黃宇軒(城巿研究者)「很高興現仍有人肯花如此時間,心機, research 寫香港流行史,回報肯定不成正比,十分欽佩和感動,希望出版後得到文化界正面的迴響和肯定。」——鄧小宇(文化人,《號外》創辦人之一)

特價3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走進老地方的時光機:台灣巷弄祕境的前世今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走進老地方的時光機:台灣巷弄祕境的前世今生

地方賊  著
馬可孛羅 出版
2025/01/22 出版

跟著「地方賊」一起搭乘時光機深度挖掘全台祕境,述說著前世今生的地景就在你我身邊 「我欲偷走地方的故事,再將地方的多重記憶,用簡單的敘事娓娓道來。」   你知道嗎?  桃園與中壢有著既相愛又相殺的恩怨情仇嗎?  原是南下北上的交通樞紐,為何苗栗頭份會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        文風薈萃的木柵,竟曾是銷售全台的知名「麵線窟」?  宜蘭的羅東鎮,輝煌的性產業,寫盡曾經的林業興衰史?! 「過去的生活方式像是海市蜃樓般,只在開頭短暫出現。沒活在那個時代的我們,似乎也無需再現來飲鴆止渴,但他卻用這種方式提醒著當代人。如果其他都消失,你就『別再想見我』。」 世代更迭之下,那些曾經繁華一時的街區記憶,如今幾乎被我們遺忘。這些記憶似乎只存在於當地耆老的回憶與口述中,逐漸隱沒於現代的喧囂與快速變遷的城市景觀下。這些依附著廟宇或市場開始發展的台灣老街或聚落,曾經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中心,也是社會文化的重要一環,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繁盛景象早已不復存在,只剩下斑駁的建築和淡淡的記憶,靜靜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在這些街區中,每一條老街都有它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廟宇是這些聚落的靈魂,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更是社會活動的重要場所。廟會、祭典等活動,曾經吸引著四面八方的居民前來參與,使得老街一片熱鬧非凡。而市場則是另一個重要的生活場所,人們在這裡交易商品、交流資訊,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市井生活畫卷。 「從熱鬧的市井生活到現代化的城市風貌,這裡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與夢想,每個角落都刻滿了時光的痕跡。」 因船運與鐵路而興盛的城市與港口,則見證了台灣早期的經濟發展。這些城市和港口,曾經是貿易往來的樞紐,無數商船在此停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貨物,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然而,隨著交通方式的變遷和現代化的進程,這些港口的繁榮逐漸消退,昔日的繁忙景象成為歷史的回憶。 然而,即使在這些城市與街區逐漸消失的同時,它們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依然無法忽視。這些老街和港口見證了台灣歷史的變遷,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們的故事不應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遺忘,反而應該被珍視和保護。 在地方賊的筆下,我們可以描繪出這些地區曾經繁榮的面貌,以及它們如何順應時代的改變,在不斷變遷中保持其獨特的歷史與文化韻味。通過他對這些地方的探索和記錄,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台灣的歷史,感受那段時光中人們的生活與情感。 城市記憶是集體的,但卻會在個人記憶中,有不一樣的銘刻。  地方賊,自稱是到處偷故事的旅人,藉由地方記憶融合地景變化,以藝術性的描述方式分享其看到的台灣風景。他用心記錄島內的每個生命故事,以個體的歷史描繪出地方的燦爛與落寞,希望能藉此讓生活在這座島上的人可以認識它於時間長河中存在的大小事,活化並加強與土地的連結。這不僅是對地方的探究,也是一個人的心靈之旅。 他把遊記當論文寫,做一個專偷地方故事的賊。  從基隆港到花蓮港,從昇平戲院到岸內糖廠,讓我們跟著地方賊,開始一場市井的文史走讀。 熱情推薦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王志弘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作家∣一歷百憂解李文成文史作家╱藏書家∣黃震南老屋記錄團隊∣老屋顏地理與國際情勢粉專∣巫師地理未來親子品牌長∣劉冠吟作家&阿改玩生活創辦人∣Apyang Imiq 程廷 作家&書粥 書店創辦人∣高耀威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空軍戡亂回憶錄(二):第一大隊、第三大隊、第四大隊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空軍戡亂回憶錄(二):第一大隊、第三大隊、第四大隊

民國歷史 出版
2025/01/22 出版

「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 國共戰爭期間,國軍為何在1949年遭逢空前未有的挫敗,是許多人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包括國軍高層自己。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設臺灣,國軍高層生聚教訓,等待反攻大陸的時機,眾人亦不免回眸過去的慘痛經歷。 我們從《蔣中正日記》當中,便可看到1950年代反攻計畫的擬訂與推動,除了在軍備上須做充足準備,亦須反省戡亂作戰期間的諸般作為。 因此,在1957年,政府當局組織較大規模的檢討工作,由全軍上下針對戡亂時期的作戰經過,撰寫個人心得報告,內容包括當時戰役的準備情形、發生經過、國軍與共軍的優缺點等,作為反攻計畫的參考。 這些心得報告包含高階將領至基層士官兵,因為每個人所處的位置,所能觀察到的面向,與戰後的檢討,各有不同的價值。 本套書《空軍戡亂回憶錄》共四冊,以單位區分,呈現抗戰勝利,空軍飛行單位整編為八個大隊又一個中隊之後,空軍軍官的戡亂作戰情形。本冊收錄部分為任職於第一大隊、第三大隊、第四大隊的空軍軍官回憶。收錄毋繩武、王光復、王育根、王延齡、申之麟、伍正弼、吳國棟、岑樹珊、李志剛、李湘濤、李礩、汪永昌、周兆麟、周樹林、林濟洋、姚兆元、洪奇偉、卿特生、徐華江、時光琳、張光蘊、張成業、張金輅、張銘鈺、郭作璋、陳衣凡、陳履元、陳鴻銓、麥谷登、舒鶴年、陽永光、黃荷笙、楊履祥、董啟恆、臧錫蘭、趙襄國、劉尊、潘承祜、蔡名永、鄭道滔、韓文虎等的作戰回憶。 惟1957年距離作戰已過多年,人物、時間、地點、戰鬥過程等回憶難免有誤,同一場戰役的觀察結果也可能與他人不同,建議讀者仍可參酌其他史料、回憶錄,以取得對戰役的全盤瞭解。

特價38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空軍戡亂回憶錄(三):第五大隊、第六大隊、第八大隊、第十一大隊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空軍戡亂回憶錄(三):第五大隊、第六大隊、第八大隊、第十一大隊

民國歷史 出版
2025/01/22 出版

「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 國共戰爭期間,國軍為何在1949年遭逢空前未有的挫敗,是許多人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包括國軍高層自己。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設臺灣,國軍高層生聚教訓,等待反攻大陸的時機,眾人亦不免回眸過去的慘痛經歷。 我們從《蔣中正日記》當中,便可看到1950年代反攻計畫的擬訂與推動,除了在軍備上須做充足準備,亦須反省戡亂作戰期間的諸般作為。 因此,在1957年,政府當局組織較大規模的檢討工作,由全軍上下針對戡亂時期的作戰經過,撰寫個人心得報告,內容包括當時戰役的準備情形、發生經過、國軍與共軍的優缺點等,作為反攻計畫的參考。 這些心得報告包含高階將領至基層士官兵,因為每個人所處的位置,所能觀察到的面向,與戰後的檢討,各有不同的價值。 本套書《空軍戡亂回憶錄》共四冊,以單位區分,呈現抗戰勝利,空軍飛行單位整編為八個大隊又一個中隊之後,空軍軍官的戡亂作戰情形。本冊收錄部分為任職於第五大隊、第八大隊、第十一大隊、設立時間不長的第六大隊等單位的空軍軍官回憶。收錄毋繩武、王健珍、王國南、王詔、史復新、任肇基、艾學芝、佟明波、吳達波、李華良、邢厭非、金安一、侯傑、高品芳、張之岡、張亞崗、張省三、張唐天、張培義、張維烈、張銘鈺、張濟民、曹世榮、梁同生、梁銑佑、梁德明、喬無遏、項世端、黃飛達、楊修倫、葉雲喬、賈文宣、廖廣甲、劉希瑞、鄭松亭、黎良、矯捷、韓文虎、藍寶田、羅輔傑、顧兆祥等的作戰回憶。 惟1957年距離作戰已過多年,人物、時間、地點、戰鬥過程等回憶難免有誤,同一場戰役的觀察結果也可能與他人不同,建議讀者仍可參酌其他史料、回憶錄,以取得對戰役的全盤瞭解。

特價38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空軍戡亂回憶錄(四):第十大隊、第二十大隊、第十二中隊及其他單位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空軍戡亂回憶錄(四):第十大隊、第二十大隊、第十二中隊及其他單位

民國歷史 出版
2025/01/22 出版

「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 國共戰爭期間,國軍為何在1949年遭逢空前未有的挫敗,是許多人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包括國軍高層自己。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設臺灣,國軍高層生聚教訓,等待反攻大陸的時機,眾人亦不免回眸過去的慘痛經歷。 我們從《蔣中正日記》當中,便可看到1950年代反攻計畫的擬訂與推動,除了在軍備上須做充足準備,亦須反省戡亂作戰期間的諸般作為。 因此,在1957年,政府當局組織較大規模的檢討工作,由全軍上下針對戡亂時期的作戰經過,撰寫個人心得報告,內容包括當時戰役的準備情形、發生經過、國軍與共軍的優缺點等,作為反攻計畫的參考。 這些心得報告包含高階將領至基層士官兵,因為每個人所處的位置,所能觀察到的面向,與戰後的檢討,各有不同的價值。 本套書《空軍戡亂回憶錄》共四冊,以單位區分,呈現抗戰勝利,空軍飛行單位整編為八個大隊又一個中隊之後,空軍軍官的戡亂作戰情形。本冊收錄部分為任職於空運部隊――第十大隊、第二十大隊,照相偵察部隊――第十二中隊,以及其他後勤機關、地面部隊等單位的空軍軍官(內有幾位陸軍軍官)回憶。收錄丁叔雲、尹世銳、毛尚貞、王樹法、王龍德、宋樹中、李廷凱、李品三、汪治隆、汪復強、周一塵、周伯源、林冠群、祁孝賓、金如仁、唐連傑、夏純凱、時光琳、烏鉞、翁克傑、張光明、張金詔、張星源、張雪清、張彰、張鳳瑞、章長庚、陳大科、陳恩偉、陳景祜、傅濟華、曾叔倫、黃鵠、楊茲祺、楊履祥、葛振光、雷輯五、趙經煥、劉秉宇、歐陽壽、蔣紹禹、蕭強、鍾容昭、羅中揚、譚達光、譚鵬等的作戰回憶。並附空軍總司令部第二署所編纂的「空軍戡亂簡史」。 惟1957年距離作戰已過多年,人物、時間、地點、戰鬥過程等回憶難免有誤,同一場戰役的觀察結果也可能與他人不同,建議讀者仍可參酌其他史料、回憶錄,以取得對戰役的全盤瞭解。

特價38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空軍戡亂回憶錄(一):總司令部與軍區司令部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空軍戡亂回憶錄(一):總司令部與軍區司令部

民國歷史 出版
2025/01/22 出版

「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 國共戰爭期間,國軍為何在1949年遭逢空前未有的挫敗,是許多人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包括國軍高層自己。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設臺灣,國軍高層生聚教訓,等待反攻大陸的時機,眾人亦不免回眸過去的慘痛經歷。 我們從《蔣中正日記》當中,便可看到1950年代反攻計畫的擬訂與推動,除了在軍備上須做充足準備,亦須反省戡亂作戰期間的諸般作為。 因此,在1957年,政府當局組織較大規模的檢討工作,由全軍上下針對戡亂時期的作戰經過,撰寫個人心得報告,內容包括當時戰役的準備情形、發生經過、國軍與共軍的優缺點等,作為反攻計畫的參考。 這些心得報告包含高階將領至基層士官兵,因為每個人所處的位置,所能觀察到的面向,與戰後的檢討,各有不同的價值。 本套書《空軍戡亂回憶錄》共四冊,以單位區分,呈現抗戰勝利,空軍飛行單位整編為八個大隊又一個中隊之後,空軍軍官的戡亂作戰情形。本冊收錄部分為任職於空軍總司令部直屬單位,短暫存在的第一聯隊,戡亂時期劃設責任區分的五個軍區,以及後期成立的海南空軍指揮部等單位的空軍軍官回憶。收錄王世籜、王名泰、王自信、王景常、王殿弼、向冠生、吳建萃、李學炎、李懷民、姚岳崙、胡莊如、胡肇棟、苑金函、孫仲華、徐煥昇、張寶華、陳御風、陳嘉尚、曾達池、楊桂生、楊鏸清、萬承烈、葉培英、葉禧年、葛振光、董明德、趙敦序、劉士傑、劉為城、劉烱光、歐陽駿、蔡名永、蔣翼輔、鄧志堅、鄧堤、謝明曦、羅英德、龔穎澄等作戰回憶。 惟1957年距離作戰已過多年,人物、時間、地點、戰鬥過程等回憶難免有誤,同一場戰役的觀察結果也可能與他人不同,建議讀者仍可參酌其他史料、回憶錄,以取得對戰役的全盤瞭解。

特價38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蔣介石軍事作戰檢討(1945-1948)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蔣介石軍事作戰檢討(1945-1948)

民國歷史 出版
2025/01/22 出版

中華民國政府為何在1949年「失去大陸」,數百萬國軍為何在國共戰爭中遭逢空前未有的慘烈挫敗,是許多人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包括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自己。這部《蔣介石軍事作戰檢討(1945-1948)》的內容,就是蔣介石個人連同若干國軍高層,集眾人智力,對於相關問題的深度反思。和傳世的其他蔣日記摘抄本(如著名的「五記」――《困勉記》、《省克記》、《學記》、《愛記》、《游記》等)相較,顧名思義,最大的差異點是聚焦於軍事作戰,尤其是抗戰結束後的國共軍事對決。 更重要地,所有戰爭都是錯綜複雜的交手過程,絕非著眼於「高明的」「昏庸的」指揮者事先規劃好的戰略,抑或幾條固定的戰術公式,就可以簡單歸結勝負因素。理想上,國共內戰史事、乃至於更廣泛的近代中國政治與軍事史事,還有待研究者繼續耕耘,用更充足的通案、個案研究來作細緻處理。本書能夠提供的,是在各種通案、個案的研究過程中,作為解讀歷史現象的有力參照。而書中對於歷史現象的解讀參照,仍需要研究者另外進行延伸調查,以及批判性的分析,方能得到較適切的理解。即以本書反覆提到的「面」控制力為例,就受到國共在不同時地的黨、政、軍生態之牽動;其間的軍事史、政治史、社會史議題,自然不是單憑本書就能夠滿足讀者了。 但無論如何,本書事例豐富,涉及角度廣泛,毫無疑問是歷史研究者的重要參考史料。只要讀者仔細玩味書中的論點,並參酌其他資料作延伸調查、批判性分析,定可開啟國共內戰史事研究的一扇小窗,更能看清樣貌複雜多變的歷史圖景。

特價40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圖解三國時代:三國鼎立,亂世中的權謀與智慧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圖解三國時代:三國鼎立,亂世中的權謀與智慧

原遙平  著
易博士 出版
2025/01/22 出版

漢朝衰頹,盛世不再,在這動盪不安的時局裡,各路好漢心懷鴻鵠,逐鹿於中原。幾番算計,幾番血戰,誰,能留到最後?東漢末年,朝政敗壞,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在董卓伏誅後群起割據互爭領土,正式拉開三國時代的序幕。群雄爭霸,軍將各為其主,在遼闊的中國大陸上,為了忠誠大義、為了自身理想,人人奮不顧身,彼此爾虞我詐。身處亂世,血統與身分已不再是權力的保證,想要成就霸業,唯有才智與實力才是成功的關鍵。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三國時代不只是遙遠的歷史故事,本書以正史《三國志》為主、小說《三國演義》為輔,不僅介紹歷史的發展過程,也講述當時的時代背景與地理環境,並且說明人物成敗因素、戰術謀略運用等,帶領讀者走入三國時代的兵荒馬亂之中。紛紛擾擾數十年,含恨殞落者有之,趁勢而起者有之,魏蜀吳三分天下,明爭暗鬥費盡心機,共同寫下一齣高潮迭起的三國時代。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

馬可孛羅 出版
2025/01/22 出版

它,曾是凱撒之城,也曾是蘇丹之都,千百年來屹立在歐亞的十字路口上,看盡成王敗寇、世事滄桑湯瑪士.麥登是個說書人,本書將細說從頭自西元前七世紀希臘時代建城直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土耳其,橫跨近三千個歲月的伊斯坦堡千年史 【專文導讀】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博士、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范姜士璁   歷史上從未有其他城市長久位處世界舞台的核心,擔當諸多偉大帝國與多元文化之都。在本書中,讀者將親眼目睹改變世界歷史的男男女女,包括亞歷山大大帝、君士坦丁大帝、狄奧多拉皇后、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蘇萊曼大帝及現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此外讀者也將見證雄偉的狄奧多西城牆、裝飾華美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以及三千年來伊斯坦堡的改變與重生。  正如其橫跨歐、亞的地理位置,伊斯坦堡永遠在諸多兩極中來回擺盪,是東西文明的交會點與戰場:歐洲與亞洲、希臘文化與波斯文化、東羅馬與西羅馬、羅馬公教與希臘正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千年中它曾是帝國榮耀之都,但也曾數度淪為罪惡淵藪之城;它曾擁有基督教世界堡壘之稱的狄奧多西城牆,但也曾數度遭外敵或內奸長驅直入,五十萬人的繁華之都轉瞬成為一片廢墟。伊斯坦堡的迷人之處就在其多文化的融合角力,以及不斷變動的歷史,前者讓人目不暇給,後者則令人掩卷嘆息。  本書是近年少見以伊斯坦堡史為核心的通俗歷史作品。美國聖路易大學歷史系教授,專研歐洲中世紀史的湯瑪士.麥登,以傑出的文字能力、淵博的地中海文明知識、三十多年進出伊斯坦堡的實地考察經驗,傳承西方的說書人傳統,為伊斯坦堡寫下一卷令人驚嘆的傳記,捕捉該城市數世紀以來的榮耀與挫敗、繁華與崩殞。《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不只是一座城市的故事、一部單純的城市史,更是近三千年來,東西方文明在世界的十字路口衝突、併吞、建設、妥協、相互影響的故事,在在可以給予我們驚喜與反省。

特價3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南都物語:物件裡的臺南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南都物語:物件裡的臺南史

透過物件,看臺南的歷史,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米果、曹銘宗、許雪姬、陳文松、陳瑩芳(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謝金魚(作家)一致推薦該如何從文物中看到上面記錄的歷史?作為臺灣最早的古城,經過400年變遷的臺南留有許多豐富的歷史文物,這也是大家對臺南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古蹟多、文物也多。本書選擇30件文物,詳細介紹並講述文物所保留的歷史與故事。每件文物上都記錄著臺南甚至臺灣曾經發生過的事件,以及在此生活的人們所留下的痕跡,這些細微而真實地述說著不同於史蹟建築的雄偉壯闊,卻更加真實且親近。全書以跨越四百年的長時限概念進行選件,由文化社會的觀察視角,從常民生活到藝術傑作,以30件文物作為切入點,縱向展示臺南歷史發展、空間脈絡及重要事件節點,並以物件故事所帶出的民生經濟、藝術文化、政治軍事等各面向流變作為充盈其間的血與肉。讓見證歷史的物件躍然於紙上,訴說自己與所處時代的臺南故事,也讓讀者能夠從中閱覽臺南數百年的歷史時空變遷,以多元視角認識文物,產生不同於以往的嶄新感受。本書共分五個章節,由「原初之境」揭開史前文化與西拉雅文化,接著以「海國交流」開啟十六──十七世紀臺灣與世界的交會,再「進出仙府」看淸領時期城裡城外的眾生百態,繼而感受日本帝國帶來的「毛斷面容」新生活、新思維,最終「一路走來」回首來處並反思展望未來。書中有些物件的時代標誌性淸晰可辨,例如:大航海時代德國出產的「鬍鬚男陶壺碎片」、國姓爺「鄭成功畫像(那須豐慶摹本)」、印製臺灣第一份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的臺灣第一台活字版印刷機「聚珍堂Albion Press 活版印刷機」、原設置於大正圓環(公園)的「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人像頭部殘件」等;有些物件則有著與當代社會發人省思的互動故事,例如:因南科開發而挖掘出土的黑陶甕棺所帶出的後續開發保存議題、因COVID-19疫情而進行教育紀實藝術創作「麻豆國小五年級學生疫情聯絡簿」、由擱淺在黃金海岸的蘇菲亞號貨輪帶出的「灣裡萬年殿王船」故事等。透過這些器物之語,能夠看到臺南甚至臺灣過去的種種,以及在此其中先祖們生活的樣貌。從原住民時代、島嶼上的航海之跡、明鄭時期的軍事移民紀錄,乃至日治時期的現代化紀錄、戰後臺灣的發展。從器物的精細處發想,經過對資料的爬梳與整理,逐步建構出這些物件的時代背景、空間,甚至當時的氣味。

7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南都物語:物件裡的臺南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南都物語:物件裡的臺南史

透過物件,看臺南的歷史,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米果、曹銘宗、許雪姬、陳文松、陳瑩芳(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謝金魚(作家)一致推薦該如何從文物中看到上面記錄的歷史?作為臺灣最早的古城,經過400年變遷的臺南留有許多豐富的歷史文物,這也是大家對臺南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古蹟多、文物也多。本書選擇30件文物,詳細介紹並講述文物所保留的歷史與故事。每件文物上都記錄著臺南甚至臺灣曾經發生過的事件,以及在此生活的人們所留下的痕跡,這些細微而真實地述說著不同於史蹟建築的雄偉壯闊,卻更加真實且親近。全書以跨越四百年的長時限概念進行選件,由文化社會的觀察視角,從常民生活到藝術傑作,以30件文物作為切入點,縱向展示臺南歷史發展、空間脈絡及重要事件節點,並以物件故事所帶出的民生經濟、藝術文化、政治軍事等各面向流變作為充盈其間的血與肉。讓見證歷史的物件躍然於紙上,訴說自己與所處時代的臺南故事,也讓讀者能夠從中閱覽臺南數百年的歷史時空變遷,以多元視角認識文物,產生不同於以往的嶄新感受。本書共分五個章節,由「原初之境」揭開史前文化與西拉雅文化,接著以「海國交流」開啟十六──十七世紀臺灣與世界的交會,再「進出仙府」看淸領時期城裡城外的眾生百態,繼而感受日本帝國帶來的「毛斷面容」新生活、新思維,最終「一路走來」回首來處並反思展望未來。書中有些物件的時代標誌性淸晰可辨,例如:大航海時代德國出產的「鬍鬚男陶壺碎片」、國姓爺「鄭成功畫像(那須豐慶摹本)」、印製臺灣第一份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的臺灣第一台活字版印刷機「聚珍堂Albion Press 活版印刷機」、原設置於大正圓環(公園)的「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人像頭部殘件」等;有些物件則有著與當代社會發人省思的互動故事,例如:因南科開發而挖掘出土的黑陶甕棺所帶出的後續開發保存議題、因COVID-19疫情而進行教育紀實藝術創作「麻豆國小五年級學生疫情聯絡簿」、由擱淺在黃金海岸的蘇菲亞號貨輪帶出的「灣裡萬年殿王船」故事等。透過這些器物之語,能夠看到臺南甚至臺灣過去的種種,以及在此其中先祖們生活的樣貌。從原住民時代、島嶼上的航海之跡、明鄭時期的軍事移民紀錄,乃至日治時期的現代化紀錄、戰後臺灣的發展。從器物的精細處發想,經過對資料的爬梳與整理,逐步建構出這些物件的時代背景、空間,甚至當時的氣味。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古代公務員生存指南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古代公務員生存指南

羅杰  著
麥田 出版
2025/01/19 出版

科考及第,籌錢上任,聘僱幕僚,交接盤點,龍蛇混雜,撈錢鬥法,官場周旋、宦海浮沉……★一本寫給天下讀書人的「仕途啟示錄」★寒窗苦讀十年,終於考中科舉踏進仕途,但你可知道你將要面對什麼?最真實、最直接也最深入的古代官場史料與祕聞,從小細節讀出大歷史,了解中國古代史罕為人知的另一面原來,要當個「九品芝麻官」還真不簡單!◆一個衙門要養多少人員才能運作?哪些人領公家薪水,哪些人要自費聘僱?◆古代官員到人生地不熟的遠方上任,竟然還要靠高利貸才能籌到經費!◆古代沒有電腦連線,官員上任靠什麼作為憑證?原來還真有人冒名頂替!◆科舉士子除了讀書,世事一概不通,第一次到地方當官要如何進入狀況?◆為什麼說當官離不開好師爺?當師爺要有哪些條件?要請幾個才夠?◆官場升遷難,要懂得應付上司,要熟悉送禮文化,還要會經營人脈圈!    古代沒有公務員高普考,讀書人唯一的前途就是拚過層層科考,弄個一官半職光耀門楣。然而,古代的官場可不比現在的職場,沒一點本事想當個九品芝麻官都難!即便最基層的地方衙門,也有各路人馬臥虎藏龍,各種撈錢的鬼域伎倆層出不窮,一個讀書人赤手空拳上任,要如何對付?而官場的池水更深,想要升遷更要懂得如何應付上司與推展政令,一不謹慎輕則被記過罰俸,重則被降級革職甚至送命!    本書作者熟讀歷史與各類筆記小說,清楚交代了古時候衙門的官署建築結構與各部功能、文人所歷經的科舉流程、官員赴任時各種相關注意事項(諸如旅費要如何籌措,要趕緊聘幾個師爺好手,官憑委任書得拚死保管好,到衙門就任要注意哪些禁忌與鬼神之說,如何與前任盤點交接避掉爛攤子……)。而官署所在的衙門,內部組織就像個小朝廷,從知縣以下,有縣丞、主簿、師爺、書吏、典史、長隨、捕快、獄卒、仵作……等副手幕僚與各胥吏衙役,各幹各事、各撈各的油水,為官的又要如何經營才能政通人和且不出大事?    本書從地方基層最重要的機構衙門著手,是了解古代底層社會和庶民生活百態最真實深入的蹊徑。書中可讀到大量古代官場中的軼聞密事、人生百態和文化傳統(無論是好的或壞的),逼真還原出古代衙門官員胥吏的工作群像與職場技能,揭露衙門文化中的種種隱祕,讓我們從小細節認識歷史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在東亞跨界流離的人生:老兵的臺灣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在東亞跨界流離的人生:老兵的臺灣史

一生軍旅,為誰而戰?臺灣歷史上重要的一頁,大時代刻骨銘心的動盪與傷痕如何理解被歷史波瀾翻動的底層;為何不論藍綠都不重視老兵這段歷史?從1937年的中日戰爭、二戰、國共內戰,到1960年代在東亞的各個戰場……從臺灣到南洋、從中國到世界;不管是臺籍日本兵,或是來自中國的老兵,都曾在戰爭中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連;而那些戰爭的殘酷與警剔,引領我們思考——為何人類不斷重蹈覆轍,為何人性一再跌入相同的困境?本書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視角,讓我們省思那一段臺灣與老兵的時代歷史。2022年2月烏俄戰爭爆發,世界局勢陷入動盪,摧毀無數家園及生命;2025年8月,我們更將迎接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年……戰爭的殘暴,在二十世紀已然上演多次,由血、汗、淚及生命交織的每個戰場,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和悲慘的歷史記憶。本書即在這一背景下,透過四部在臺灣生存或有聯結的老兵故事,讓世人明白,戰爭下沒有贏家,特別是那群在歷史波瀾下主動或被動加入戰場的底層老兵,共同遭遇亂世的愚弄,戰爭對他們及家人所造成的傷害,一生難以抹滅。我們更應記取教訓,永遠唾棄和譴責無端引起的侵略戰爭。◎特別推薦吳宜蓉(歷史教師/作家)李文成(故事方成式)李君山(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孫介珩(《聽海湧》導演)張弘毅(臺灣大眾史學協會理事長)張茂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退休、前大考中心主任)陳文松(成大歷史系教授兼博物館副館長、臺灣歷史學會理事長)陳柏棕(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蕭宇辰(臺灣吧執行長)藍適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依姓氏筆劃排序)◎關於本書在位階嚴明的日軍軍隊當中,軍夫的地位極為低微,甚至不如軍馬、軍犬;你知道經典歌曲〈雨夜花〉還有個名字是〈榮譽的軍夫〉,而〈月夜愁〉又曾經被稱為是〈軍夫之妻〉……本書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林玉茹教授策畫主編,邀集經過歷史學研究所專業訓練並有寫作經驗的年輕作者,從嚴謹的史料查找、到二手研究成果的爬梳,以平易好讀的文字,書寫鮮為人知的老兵故事及戰爭下的生活;全書除了跨族群老兵,更讓我們看到不同於大敍事下的戰爭故事。那些不知名的平民百姓,如何被迫走入國際的霸權爭鬥中,離鄉背井,走向生死未知的命運。書中所寫的老兵,主要包括1937年7月中日戰爭爆發至1960年代在東亞各戰場顛沛流離,最後來到或回到臺灣的軍人,少數則是在中華民國政府遙控或連繫下,最後不得不留在「異域」生活的。這些老兵,從務農的平民百姓,到知識分子、僧侶、神父、原住民、女兵、醫護……例如曾以南洋戰場經驗寫下著名小說《獵女犯》的作者陳千武;國共內戰時期曾穿上軍服當兵的聖嚴法師;被塑造為「反共義士」、反共抗俄宣傳列車最重要的明星陳永華;持續為參與國共內戰無法返臺的老兵發聲、最後更不惜自焚才促成「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誕生的許昭榮;二戰時擔任戰俘監視員、影集《聽海湧》創作的原型人物柯景星……他們有的是被日本殖民帝國動員,而到中國、東南亞參戰的軍夫、軍屬及軍人;有的是從中國或東南亞隨國民黨政府播遷到臺灣的國軍。他們的身分又因為征戰勝敗後的不同際遇而戲劇性地轉換,有時是日本軍、有時是共產黨軍(共軍)、有時是中華民國的國軍。身分的流動,讓這群生在戰爭亂世時代的青年遭遇許多生命的嚴苛考驗。全書共分四部:◎第一部「臺籍日本兵在中國戰場」娓娓道來臺籍日本兵在中國戰場的故事。臺籍日本兵在日本殖民政府勸誘下,前往中國戰場擔任軍夫,原本只要負責搬運補給到前線,卻被送到最險峻的戰區,以至於不少人從此踏上不歸路,魂斷異鄉。安平十二軍夫墓正是歷史鐵證,也是最悲傷的故事。而以「臺灣農業義勇團」應召前往中國的臺灣青年,他們依靠農業專長,在戰場扮演「鐵鍬勇士」的角色,努力開闢農田、種植蔬菜,為衝鋒陷陣的士兵補給醃製菜類。中日戰爭時期,有將近二萬名的臺灣人前往海南島修理設備、建造鐵路、調查瘧疾;其中也不乏有女性的身影,作為看護婦投身戰場後勤。戰後的臺籍日本兵在國際冷戰局勢下,不僅返臺之路艱辛,更因戰局丕變下多重身分的轉換,而不斷上演時代荒謬劇。◎第二部「前進南洋的臺籍日本兵」敘述臺籍日本兵在南洋戰場以及戰後戰犯審判的經歷。前往南洋的臺籍日本兵,他們因受到殖民國家教化和徹底動員,在志願或非自願的情況下踏上南洋戰場。一開始是軍夫角色,主要從事軍事建設、軍需作物耕種及雜務等後援補給工作,然而,隨著前線戰況吃緊,戰力不足,日軍開始將這些軍夫編成特別教育隊,而被迫成為持槍的士兵。為了補充南洋戰力,一群適應叢林與高山的原住民族(高砂族),被徵召前往菲律賓巴丹島作戰,協助日軍打贏美國軍隊,這些「高砂義勇隊」之後多次前往新幾內亞和摩羅泰島等地作戰,甚至被迫以「玉碎」換取雷伊泰灣海戰的勝利,導致傷亡慘重。有些前往南洋擔任戰俘監視員的臺灣人,則承受二戰結束後最不堪的待遇和冤屈。只是低階且非正規軍的他們,戰時在日本軍官命令之下,不得不虐待或殺害俘虜,戰後卻受到軍事法庭審判,竟然成為戰犯,甚至魂斷異鄉……◎第三部「來到臺灣的中國老兵」歷數中華民國政府的軍隊如何播遷來臺以及在臺灣落地生根的故事。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不少中國的熱血青年、游擊散兵、難民及失業青年,紛紛投入從軍救國的行列。然而,隨著戰事日益緊張,兵力不足越來越嚴重,為補充兵員,政府以「抽壯丁」方式強制向農村徵兵,卻造成逃兵或冒名頂替現象層出不窮。在國軍和共軍相互強拉壯丁上戰場之下,有許多非自願當兵的人,被迫穿上軍服,從此離開家園和摯愛親人,成為大時代的犧牲者。也有一批受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愛國口號的震撼,進而響應的青年軍自願從軍。其中女青年大隊受到萬千矚目,由孫立人將軍在臺灣設立訓練基地,她們不讓鬚眉,發揮前線救護與後勤力量。一九四九年國軍在中國戰場一再失利,港口碼頭擠滿逃難的軍民,掀起臺灣史上最大一批的移民潮。撤離來臺的軍民由政府安置在臺灣各地展開艱困的新生活。一九五○年代退輔會輔導退除役官兵的就業與安置問題,他們興建橫貫公路、在山地或河灘地艱辛開闢農場……這群從中國撤退來臺的老兵,一方面迫於時勢,在各種情況下被迫或志願再度走上戰場;另一方面來臺過程倍極艱辛,抵臺後又面臨多重的現實問題,戰爭的災難,而為他們鑄下一頁頁獨特的生命史。◎第四部「流離在外的中國老兵」書寫較不為人知,離散在香港、越南及韓國等東亞各地中國老兵的故事。與歷經萬難渡臺的軍民相比,有一群中華民國軍民卻終其一生像失根的浮萍,成為被戰爭遺忘的棄民;或者輾轉流離多年,好不容易回歸中華民國政府所在的臺灣;甚至他鄉變故鄉,由戰爭難民到定居他國,這是位於香港調景嶺、越南富國島及南越海燕特區中國的軍民共同寫照。因國共內戰波及下,轉進香港的中國軍民,備受英國政府猜忌,也造成當地不小的社會問題,只好暫時將難民安置於調景嶺。他們原以為可順利由中華民國政府引渡回臺,卻在國民黨政府的政治戰略考量下,調景嶺成為在香港的反共據點。而黃杰將軍率領的國軍第一軍團,在一九四九年底逃入越南。但由於法國、美國及中華民國三方在冷戰局勢下,各有不同軍事考量,導致留越國軍長期滯留越南。同一時期,阮樂化神父出自於為自己和鄉親建立據點,在國共內戰下逃至越南,之後因越共勢力蔓延,法國亦無協助難民的意願,他們一路往南,最後自組軍事組織抵抗共產黨。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被中共派至前線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其實他們多數曾經是國民黨軍人,卻因在國共內戰下被動員,不得不於國、共兩個陣營中流轉。這批人之後輾轉來臺後,卻因有共軍的經歷,為臺灣政府所猜忌,因而被監視,甚至牽連入獄。我們再次看到,從二次世界大戰到國共內戰下,受到戰火波及而流離失所的中華民國政府的軍民,受到國際冷戰局勢的衝擊,如國際棄兒般浪跡東亞,卻仍極力尋找沒有戰爭的家園、可歌可泣的歷程。曾經血淚斑斑的歷史被湮沒於文獻裡,那些留有姓名或者失去姓名的老兵,如今被珍貴地記錄於本書中。本書希望透過這四部故事,呈現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和1960年以前世界冷戰局勢下的臺灣老兵歷史。讓我們記取和反省大時代的刻痕,記取戰爭災難的教訓。◎延伸閱讀本書除了有老兵與時代的歷史故事,有些篇末,也會延伸書寫相關的重點概念或物件文化,映襯當時與老兵有關的生活或時代背景。千人針千人針,始於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期間,即在一塊白色或黃色的棉布上,女性們以紅線,一人繡一針,並縫出一千個針結。期望透過一千人的祈願,讓持有者可以武運昌隆,並渡過戰場上的危機與砲火,平安歸來。由愛國婦人會的成員所製作,將其綁在額頭上,可以增加在戰場上的勇氣,亦可作為護身符。慰問袋昔時為了鼓舞在前線作戰的士兵們,讓他們在戰火紛飛中有片刻的心靈慰藉,由愛國婦人會為核心,還有在鄉軍人會、桔梗俱樂部等後援團體一同從募集資金到手工縫製慰問袋,同時也由愛國婦人會各地支部的會員起頭,帶領婦女們縫製慰問袋,而鄰近學校的女學生,甚至小學生們也都加入製作慰問袋的行列。慰問袋裡到底要放什麼呢?到底要送什麼東西才會讓前線的士兵們感到開心呢?考慮到士兵們在南洋戰區,面臨著炎熱天氣和食物保存的困難,選擇一些不易腐敗的乾燥點心、罐頭為第一首選,為了讓士兵們在寂寥苦悶的日子有些慰藉,還會放入新聞雜誌以及從各地蒐集而來的美女照片,讓士兵們暫時忘卻戰爭的艱苦,排解鬱悶情緒。而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如何讓他們能感受到來自家鄉深厚的情感和祝福,婦女們製作背心、襪子,以及虔心向神佛求來的護身符等,還有女學生們一心一意寫下的慰問信、孩童們畫的畫,這些物品的價值雖然都不高,可是卻滿懷著對前線士兵們的無限敬意與關切,曾經也有貧窮的少女,她沒有錢可以購買精美的慰問品放入袋中,只能將她僅有最珍愛的娃娃還有一封手寫信放入其中,這份簡單而真摯的心意,讓前線的士兵深受感動熱淚盈眶。高雄州的高砂族青年們,利用當地盛產的月桃葉製作出煙草,還有其他自山上摘取的材料製作成其他精美的手工藝品,還有慰問畫、慰問文以及拍攝他們生活樣態的照片放入慰問袋中送到前線。手作的誠心,還有親筆寫下的心意,這些來自遙遠家鄉的心靈支持是最好的禮物。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古代公務員生存指南:直擊古代官署的日常,清晰還原衙門裡的工作群像,揭露官場不為人知的隱祕……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古代公務員生存指南:直擊古代官署的日常,清晰還原衙門裡的工作群像,揭露官場不為人知的隱祕……

羅杰  著
麥田 出版
2025/01/19 出版

科考及第,籌錢上任,聘僱幕僚,交接盤點,龍蛇混雜,撈錢鬥法,官場周旋、宦海浮沉……★一本寫給天下讀書人的「仕途啟示錄」★寒窗苦讀十年,終於考中科舉踏進仕途,但你可知道你將要面對什麼?最真實、最直接也最深入的古代官場史料與祕聞,從小細節讀出大歷史,了解中國古代史罕為人知的另一面原來,要當個「九品芝麻官」還真不簡單!◆一個衙門要養多少人員才能運作?哪些人領公家薪水,哪些人要自費聘僱?◆古代官員到人生地不熟的遠方上任,竟然還要靠高利貸才能籌到經費!◆古代沒有電腦連線,官員上任靠什麼作為憑證?原來還真有人冒名頂替!◆科舉士子除了讀書,世事一概不通,第一次到地方當官要如何進入狀況?◆為什麼說當官離不開好師爺?當師爺要有哪些條件?要請幾個才夠?◆官場升遷難,要懂得應付上司,要熟悉送禮文化,還要會經營人脈圈!    古代沒有公務員高普考,讀書人唯一的前途就是拚過層層科考,弄個一官半職光耀門楣。然而,古代的官場可不比現在的職場,沒一點本事想當個九品芝麻官都難!即便最基層的地方衙門,也有各路人馬臥虎藏龍,各種撈錢的鬼域伎倆層出不窮,一個讀書人赤手空拳上任,要如何對付?而官場的池水更深,想要升遷更要懂得如何應付上司與推展政令,一不謹慎輕則被記過罰俸,重則被降級革職甚至送命!    本書作者熟讀歷史與各類筆記小說,清楚交代了古時候衙門的官署建築結構與各部功能、文人所歷經的科舉流程、官員赴任時各種相關注意事項(諸如旅費要如何籌措,要趕緊聘幾個師爺好手,官憑委任書得拚死保管好,到衙門就任要注意哪些禁忌與鬼神之說,如何與前任盤點交接避掉爛攤子……)。而官署所在的衙門,內部組織就像個小朝廷,從知縣以下,有縣丞、主簿、師爺、書吏、典史、長隨、捕快、獄卒、仵作……等副手幕僚與各胥吏衙役,各幹各事、各撈各的油水,為官的又要如何經營才能政通人和且不出大事?    本書從地方基層最重要的機構衙門著手,是了解古代底層社會和庶民生活百態最真實深入的蹊徑。書中可讀到大量古代官場中的軼聞密事、人生百態和文化傳統(無論是好的或壞的),逼真還原出古代衙門官員胥吏的工作群像與職場技能,揭露衙門文化中的種種隱祕,讓我們從小細節認識歷史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在東亞跨界流離的人生:老兵的臺灣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在東亞跨界流離的人生:老兵的臺灣史

一生軍旅,為誰而戰?臺灣歷史上重要的一頁,大時代刻骨銘心的動盪與傷痕如何理解被歷史波瀾翻動的底層;為何不論藍綠都不重視老兵這段歷史?從1937年的中日戰爭、二戰、國共內戰,到1960年代在東亞的各個戰場……從臺灣到南洋、從中國到世界;不管是臺籍日本兵,或是來自中國的老兵,都曾在戰爭中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連;而那些戰爭的殘酷與警剔,引領我們思考——為何人類不斷重蹈覆轍,為何人性一再跌入相同的困境?本書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視角,讓我們省思那一段臺灣與老兵的時代歷史。2022年2月烏俄戰爭爆發,世界局勢陷入動盪,摧毀無數家園及生命;2025年8月,我們更將迎接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年……戰爭的殘暴,在二十世紀已然上演多次,由血、汗、淚及生命交織的每個戰場,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和悲慘的歷史記憶。本書即在這一背景下,透過四部在臺灣生存或有聯結的老兵故事,讓世人明白,戰爭下沒有贏家,特別是那群在歷史波瀾下主動或被動加入戰場的底層老兵,共同遭遇亂世的愚弄,戰爭對他們及家人所造成的傷害,一生難以抹滅。我們更應記取教訓,永遠唾棄和譴責無端引起的侵略戰爭。◎特別推薦吳宜蓉(歷史教師/作家)李文成(故事方成式)李君山(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孫介珩(《聽海湧》導演)張弘毅(臺灣大眾史學協會理事長)張茂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退休、前大考中心主任)陳文松(成大歷史系教授兼博物館副館長、臺灣歷史學會理事長)陳柏棕(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蕭宇辰(臺灣吧執行長)藍適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依姓氏筆劃排序)◎關於本書在位階嚴明的日軍軍隊當中,軍夫的地位極為低微,甚至不如軍馬、軍犬;你知道經典歌曲〈雨夜花〉還有個名字是〈榮譽的軍夫〉,而〈月夜愁〉又曾經被稱為是〈軍夫之妻〉……本書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林玉茹教授策畫主編,邀集經過歷史學研究所專業訓練並有寫作經驗的年輕作者,從嚴謹的史料查找、到二手研究成果的爬梳,以平易好讀的文字,書寫鮮為人知的老兵故事及戰爭下的生活;全書除了跨族群老兵,更讓我們看到不同於大敍事下的戰爭故事。那些不知名的平民百姓,如何被迫走入國際的霸權爭鬥中,離鄉背井,走向生死未知的命運。書中所寫的老兵,主要包括1937年7月中日戰爭爆發至1960年代在東亞各戰場顛沛流離,最後來到或回到臺灣的軍人,少數則是在中華民國政府遙控或連繫下,最後不得不留在「異域」生活的。這些老兵,從務農的平民百姓,到知識分子、僧侶、神父、原住民、女兵、醫護……例如曾以南洋戰場經驗寫下著名小說《獵女犯》的作者陳千武;國共內戰時期曾穿上軍服當兵的聖嚴法師;被塑造為「反共義士」、反共抗俄宣傳列車最重要的明星陳永華;持續為參與國共內戰無法返臺的老兵發聲、最後更不惜自焚才促成「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誕生的許昭榮;二戰時擔任戰俘監視員、影集《聽海湧》創作的原型人物柯景星……他們有的是被日本殖民帝國動員,而到中國、東南亞參戰的軍夫、軍屬及軍人;有的是從中國或東南亞隨國民黨政府播遷到臺灣的國軍。他們的身分又因為征戰勝敗後的不同際遇而戲劇性地轉換,有時是日本軍、有時是共產黨軍(共軍)、有時是中華民國的國軍。身分的流動,讓這群生在戰爭亂世時代的青年遭遇許多生命的嚴苛考驗。全書共分四部:◎第一部「臺籍日本兵在中國戰場」娓娓道來臺籍日本兵在中國戰場的故事。臺籍日本兵在日本殖民政府勸誘下,前往中國戰場擔任軍夫,原本只要負責搬運補給到前線,卻被送到最險峻的戰區,以至於不少人從此踏上不歸路,魂斷異鄉。安平十二軍夫墓正是歷史鐵證,也是最悲傷的故事。而以「臺灣農業義勇團」應召前往中國的臺灣青年,他們依靠農業專長,在戰場扮演「鐵鍬勇士」的角色,努力開闢農田、種植蔬菜,為衝鋒陷陣的士兵補給醃製菜類。中日戰爭時期,有將近二萬名的臺灣人前往海南島修理設備、建造鐵路、調查瘧疾;其中也不乏有女性的身影,作為看護婦投身戰場後勤。戰後的臺籍日本兵在國際冷戰局勢下,不僅返臺之路艱辛,更因戰局丕變下多重身分的轉換,而不斷上演時代荒謬劇。◎第二部「前進南洋的臺籍日本兵」敘述臺籍日本兵在南洋戰場以及戰後戰犯審判的經歷。前往南洋的臺籍日本兵,他們因受到殖民國家教化和徹底動員,在志願或非自願的情況下踏上南洋戰場。一開始是軍夫角色,主要從事軍事建設、軍需作物耕種及雜務等後援補給工作,然而,隨著前線戰況吃緊,戰力不足,日軍開始將這些軍夫編成特別教育隊,而被迫成為持槍的士兵。為了補充南洋戰力,一群適應叢林與高山的原住民族(高砂族),被徵召前往菲律賓巴丹島作戰,協助日軍打贏美國軍隊,這些「高砂義勇隊」之後多次前往新幾內亞和摩羅泰島等地作戰,甚至被迫以「玉碎」換取雷伊泰灣海戰的勝利,導致傷亡慘重。有些前往南洋擔任戰俘監視員的臺灣人,則承受二戰結束後最不堪的待遇和冤屈。只是低階且非正規軍的他們,戰時在日本軍官命令之下,不得不虐待或殺害俘虜,戰後卻受到軍事法庭審判,竟然成為戰犯,甚至魂斷異鄉……◎第三部「來到臺灣的中國老兵」歷數中華民國政府的軍隊如何播遷來臺以及在臺灣落地生根的故事。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不少中國的熱血青年、游擊散兵、難民及失業青年,紛紛投入從軍救國的行列。然而,隨著戰事日益緊張,兵力不足越來越嚴重,為補充兵員,政府以「抽壯丁」方式強制向農村徵兵,卻造成逃兵或冒名頂替現象層出不窮。在國軍和共軍相互強拉壯丁上戰場之下,有許多非自願當兵的人,被迫穿上軍服,從此離開家園和摯愛親人,成為大時代的犧牲者。也有一批受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愛國口號的震撼,進而響應的青年軍自願從軍。其中女青年大隊受到萬千矚目,由孫立人將軍在臺灣設立訓練基地,她們不讓鬚眉,發揮前線救護與後勤力量。一九四九年國軍在中國戰場一再失利,港口碼頭擠滿逃難的軍民,掀起臺灣史上最大一批的移民潮。撤離來臺的軍民由政府安置在臺灣各地展開艱困的新生活。一九五○年代退輔會輔導退除役官兵的就業與安置問題,他們興建橫貫公路、在山地或河灘地艱辛開闢農場……這群從中國撤退來臺的老兵,一方面迫於時勢,在各種情況下被迫或志願再度走上戰場;另一方面來臺過程倍極艱辛,抵臺後又面臨多重的現實問題,戰爭的災難,而為他們鑄下一頁頁獨特的生命史。◎第四部「流離在外的中國老兵」書寫較不為人知,離散在香港、越南及韓國等東亞各地中國老兵的故事。與歷經萬難渡臺的軍民相比,有一群中華民國軍民卻終其一生像失根的浮萍,成為被戰爭遺忘的棄民;或者輾轉流離多年,好不容易回歸中華民國政府所在的臺灣;甚至他鄉變故鄉,由戰爭難民到定居他國,這是位於香港調景嶺、越南富國島及南越海燕特區中國的軍民共同寫照。因國共內戰波及下,轉進香港的中國軍民,備受英國政府猜忌,也造成當地不小的社會問題,只好暫時將難民安置於調景嶺。他們原以為可順利由中華民國政府引渡回臺,卻在國民黨政府的政治戰略考量下,調景嶺成為在香港的反共據點。而黃杰將軍率領的國軍第一軍團,在一九四九年底逃入越南。但由於法國、美國及中華民國三方在冷戰局勢下,各有不同軍事考量,導致留越國軍長期滯留越南。同一時期,阮樂化神父出自於為自己和鄉親建立據點,在國共內戰下逃至越南,之後因越共勢力蔓延,法國亦無協助難民的意願,他們一路往南,最後自組軍事組織抵抗共產黨。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被中共派至前線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其實他們多數曾經是國民黨軍人,卻因在國共內戰下被動員,不得不於國、共兩個陣營中流轉。這批人之後輾轉來臺後,卻因有共軍的經歷,為臺灣政府所猜忌,因而被監視,甚至牽連入獄。我們再次看到,從二次世界大戰到國共內戰下,受到戰火波及而流離失所的中華民國政府的軍民,受到國際冷戰局勢的衝擊,如國際棄兒般浪跡東亞,卻仍極力尋找沒有戰爭的家園、可歌可泣的歷程。曾經血淚斑斑的歷史被湮沒於文獻裡,那些留有姓名或者失去姓名的老兵,如今被珍貴地記錄於本書中。本書希望透過這四部故事,呈現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和1960年以前世界冷戰局勢下的臺灣老兵歷史。讓我們記取和反省大時代的刻痕,記取戰爭災難的教訓。◎延伸閱讀本書除了有老兵與時代的歷史故事,有些篇末,也會延伸書寫相關的重點概念或物件文化,映襯當時與老兵有關的生活或時代背景。千人針千人針,始於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期間,即在一塊白色或黃色的棉布上,女性們以紅線,一人繡一針,並縫出一千個針結。期望透過一千人的祈願,讓持有者可以武運昌隆,並渡過戰場上的危機與砲火,平安歸來。由愛國婦人會的成員所製作,將其綁在額頭上,可以增加在戰場上的勇氣,亦可作為護身符。慰問袋昔時為了鼓舞在前線作戰的士兵們,讓他們在戰火紛飛中有片刻的心靈慰藉,由愛國婦人會為核心,還有在鄉軍人會、桔梗俱樂部等後援團體一同從募集資金到手工縫製慰問袋,同時也由愛國婦人會各地支部的會員起頭,帶領婦女們縫製慰問袋,而鄰近學校的女學生,甚至小學生們也都加入製作慰問袋的行列。慰問袋裡到底要放什麼呢?到底要送什麼東西才會讓前線的士兵們感到開心呢?考慮到士兵們在南洋戰區,面臨著炎熱天氣和食物保存的困難,選擇一些不易腐敗的乾燥點心、罐頭為第一首選,為了讓士兵們在寂寥苦悶的日子有些慰藉,還會放入新聞雜誌以及從各地蒐集而來的美女照片,讓士兵們暫時忘卻戰爭的艱苦,排解鬱悶情緒。而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如何讓他們能感受到來自家鄉深厚的情感和祝福,婦女們製作背心、襪子,以及虔心向神佛求來的護身符等,還有女學生們一心一意寫下的慰問信、孩童們畫的畫,這些物品的價值雖然都不高,可是卻滿懷著對前線士兵們的無限敬意與關切,曾經也有貧窮的少女,她沒有錢可以購買精美的慰問品放入袋中,只能將她僅有最珍愛的娃娃還有一封手寫信放入其中,這份簡單而真摯的心意,讓前線的士兵深受感動熱淚盈眶。高雄州的高砂族青年們,利用當地盛產的月桃葉製作出煙草,還有其他自山上摘取的材料製作成其他精美的手工藝品,還有慰問畫、慰問文以及拍攝他們生活樣態的照片放入慰問袋中送到前線。手作的誠心,還有親筆寫下的心意,這些來自遙遠家鄉的心靈支持是最好的禮物。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一分鐘大歷史:從地理大發現、世紀瘟疫到車諾比核災,160個改變世界的關鍵事件完全圖解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一分鐘大歷史:從地理大發現、世紀瘟疫到車諾比核災,160個改變世界的關鍵事件完全圖解

創意市集 出版
2025/01/17 出版

頼鿆2021年度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人文社科類從地理大發現到登陸月球、從環歐壯遊到經濟大蕭條從文藝復興到迷你裙風潮、從啟蒙運動到有聲電影問世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911恐攻、從黑死病大流行到器官移植成功從波士頓傾茶事件到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發表演講《我有一個夢》為什麼世界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其實數百年前就有預兆!?&最精華歷史懶人包 X 一目瞭然時間軸 X 真實大數據面面觀160件影響現代發展軌跡的歷史大件事,1041張最有趣的故事簡圖&帶你重回時光奇異點,一次解密中世紀至今的世界趨勢關鍵報告!本書以「一頁介紹一項大事件」的方式,將近代七百年來的重要時刻一一蒐集統整,用最直覺的圖表重新詮釋編排,呈現世界之網千絲萬縷中的各條支線。每個關鍵事件、傳奇人物、曠世發明、經典戰役與文化轉捩點,都有簡潔生動的解說、清楚有條理的時間軸分析,和相關的大數據分享,讓你一分鐘秒懂歷史的來龍去脈,領會人類是如何從對知識、對未知世界的熱切渴望,逐步邁向文明與社會的璀璨時代;又如何從帝國之間的權力競賽,輕易變質為犧牲慘烈的世界大戰。只有察覺箇中道理及關聯,辨清歷史的因與果,我們才能避免重蹈覆轍,為所有生命的未來,找到最正確的可能方向。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餐桌上的中國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餐桌上的中國史

張竸  著
大是 出版
2025/01/17 出版

一道菜,就能看出一個朝代的經濟、科技、農業發展程度與文化成就。 你也可以這麼厲害。 提到中式料理,馬上想到東坡肉、烤乳豬、糖醋排骨…… 其實古人對豬肉興致缺缺,最常吃生魚,豬成為主菜是女真文化使然。 狗肉名列八珍,周朝皇帝必吃,為何唐朝之後吃狗肉會淪為不文明行為? 孔明、蘇東坡住四川卻吃不到川菜,楊貴妃也不可能吃過番茄炒蛋? 筷子直擺,不是漢人、是胡人規矩。 所有的吃貨饕客,都要感謝五胡亂華,感謝宋朝弱弱的、感謝清兵入關…… 許多失傳的中式料理,為何在香港、臺灣得以保留? 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明治大學教授張競告訴你, 你吃了一輩子的中華料理,當中的食材與菜式起源,跟你以為的完全不一樣。 ◎中式料理有中原、西域、五胡文化底蘊 .孔子的餐桌──從《詩經》、《禮記》、《爾雅》裡找好吃的  飯是中國人的主食?其實連孔子也沒得天天吃;還有,古代士大夫不愛豬,  捕撈技術決定今天吃魚還是鱉;儒學經典《論語》、《禮記》不只教你做人,  其實也是美食教科書!「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子嘴很挑啊。  問:中國人是全世界唯一「什麼內臟都吃」的民族,原因是? .科技讓小麥變身翻紅,漢朝開始有酸甜苦辣  張騫通西域,最偉大的貢獻是帶回美食、還有製造美食的高科技。  原本顆粒狀的小麥,庶民難以下嚥,但「粉磨登場」後小麥從粗糧變美食。  漢朝的街道上開始出現餐飲業,  《鹽鐵論》痛批這些美食:「好吃到讓人腐敗與墮落。」 .五胡並不亂華,魏晉南北餐桌大和解  中原的餐桌一直很清淡,幸好晉朝司馬家一番惡搞,造成「胡食」入侵,  否則哪吃得到杭州名菜「叫化雞」──類似六朝時代的胡炮肉。  咱們還因此有了北京烤鴨和牛肉斤餅,這都是胡飯的變形。  連廣東名菜「烤乳豬」,原本也是北方料理。 .狗從食物變寵物,隋唐盛世吃什麼?  周朝天子吃狗肉,還得設官職「犬人」專門養,  但到了唐代,吃狗肉反而變成  大忌,南北朝,皇帝甚至成了狗奴,為什麼? ◎中式料理如今強味,多虧宋朝一路揉合契丹女真蒙滿 .宋朝豬羊展開決戰,誰當主菜?  宋朝餐館的70種料理中,羊料理最多,為什麼?因為宋朝弱、外族強,  契丹、女真最愛吃羊肉。  問:羊肉當主菜,那東坡肉是怎麼回事? .明成祖攜麵食北上,吃飯傢伙由湯匙變筷子  從春秋到唐朝,中國人其實是用湯匙吃飯,只有撈湯裡的料才用筷子,  但是,當麵從塊狀變成條狀,筷子才成為中餐必備的工具。  問:中餐筷子從橫擺改成直放,原因跟政權更替有關,你知道嗎? .康熙爺恨海鮮卻造福海鮮,辣椒?清末才入菜  滿族人其實不喜歡海鮮,魚翅、海蔘、鮑魚,  這些都是康熙爺打敗明朝鄭成功後,才端上滿漢全席桌!  而且,我們以為辛辣的川菜在清末之前根本不存在,為什麼?  還有,知名的填鴨、噁心的皮蛋、美味的避風塘蝦到底是怎麼來的?  從柴米油鹽到煎煮炒炸蒸,歷史不是一堆亡者用過的老東西,  歷史有溫度,每天冷熱生猛的現身在我們吃的料理。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極簡埃及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極簡埃及史

楓樹林 出版
2025/01/17 出版

尼羅河.三大金字塔.卡迭石戰役.克麗奧佩脫拉七世.英雄薩拉丁馬木路克王朝.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奧拉比運動.以阿戰爭.2011年埃及革命【本書特色】◎一冊認識埃及,穿越考古挖掘的遺跡與遺物,探索這片土地上數千年的錯綜複雜。◎全書依時間脈絡分成8個章節,各章均附小專欄,介紹各領域的埃及偉人。◎隨主題搭配簡易的地圖、好懂的關係簡表與生動插圖,不必死背,讀歷史也能像看話劇一樣有趣!提到埃及,你可能會想到壯麗的金字塔、神祕的人面獅身像以及法老的詛咒。但在這些古老的象徵背後,埃及的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文明史。從尼羅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到伊斯蘭時代的興衰。本書將帶你深入探索這片位於非洲與亞洲交匯處的土地,了解數千年來的歷史變遷。本書涵蓋了從古埃及王朝到現代埃及的各個重要歷史階段,揭示了這片土地上不同文化與宗教的交織與衝突,包括古埃及文明的輝煌,亞歷山大大帝與羅馬的統治、伊斯蘭教的傳播,以及近代的殖民統治與獨立運動……★★早期的埃及金字塔不是四角錐型?★★大家所熟悉的金字塔都是完整的四角錐型,但是最早期的金字塔其實是分6層的「階梯金字塔」,後來才建造出上半部與下半部傾斜角度不同的「曲折金字塔」,最後才固定成四角錐型。★★埃及國王其實是昔日的奴隸?★★13世紀統治埃及的埃宥比王朝,在戰爭中派出了「馬木路克」奴隸兵。其中一位將領擊敗了蒙古軍而聲名大噪,最後成為當時的蘇丹國王──拜巴爾一世。★★蘇伊士運河的收益歸英國所有?★★1869年,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竣工。然而修建當時,埃及政府面臨財政困難,於是將經營運河的公司股票大部分都賣給了英國,導致建成後無法獲得收益。本書為所有對埃及歷史感興趣的讀者而寫,無論你是第一次接觸這段歷史,還是希望深入了解埃及的過去與未來,這本書都將帶給你豐富的故事與深刻的洞察。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歷史旅程,探索埃及的無盡魅力!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極簡埃及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極簡埃及史

楓樹林 出版
2025/01/17 出版

尼羅河.三大金字塔.卡迭石戰役.克麗奧佩脫拉七世.英雄薩拉丁馬木路克王朝.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奧拉比運動.以阿戰爭.2011年埃及革命【本書特色】◎一冊認識埃及,穿越考古挖掘的遺跡與遺物,探索這片土地上數千年的錯綜複雜。◎全書依時間脈絡分成8個章節,各章均附小專欄,介紹各領域的埃及偉人。◎隨主題搭配簡易的地圖、好懂的關係簡表與生動插圖,不必死背,讀歷史也能像看話劇一樣有趣!提到埃及,你可能會想到壯麗的金字塔、神祕的人面獅身像以及法老的詛咒。但在這些古老的象徵背後,埃及的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文明史。從尼羅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到伊斯蘭時代的興衰。本書將帶你深入探索這片位於非洲與亞洲交匯處的土地,了解數千年來的歷史變遷。本書涵蓋了從古埃及王朝到現代埃及的各個重要歷史階段,揭示了這片土地上不同文化與宗教的交織與衝突,包括古埃及文明的輝煌,亞歷山大大帝與羅馬的統治、伊斯蘭教的傳播,以及近代的殖民統治與獨立運動……★★早期的埃及金字塔不是四角錐型?★★大家所熟悉的金字塔都是完整的四角錐型,但是最早期的金字塔其實是分6層的「階梯金字塔」,後來才建造出上半部與下半部傾斜角度不同的「曲折金字塔」,最後才固定成四角錐型。★★埃及國王其實是昔日的奴隸?★★13世紀統治埃及的埃宥比王朝,在戰爭中派出了「馬木路克」奴隸兵。其中一位將領擊敗了蒙古軍而聲名大噪,最後成為當時的蘇丹國王──拜巴爾一世。★★蘇伊士運河的收益歸英國所有?★★1869年,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竣工。然而修建當時,埃及政府面臨財政困難,於是將經營運河的公司股票大部分都賣給了英國,導致建成後無法獲得收益。本書為所有對埃及歷史感興趣的讀者而寫,無論你是第一次接觸這段歷史,還是希望深入了解埃及的過去與未來,這本書都將帶給你豐富的故事與深刻的洞察。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歷史旅程,探索埃及的無盡魅力!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一分鐘大歷史【二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一分鐘大歷史【二版】

創意市集 出版
2025/01/17 出版

頼鿆2021年度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人文社科類從地理大發現到登陸月球、從環歐壯遊到經濟大蕭條從文藝復興到迷你裙風潮、從啟蒙運動到有聲電影問世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911恐攻、從黑死病大流行到器官移植成功從波士頓傾茶事件到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發表演講《我有一個夢》為什麼世界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其實數百年前就有預兆!?&最精華歷史懶人包 X 一目瞭然時間軸 X 真實大數據面面觀160件影響現代發展軌跡的歷史大件事,1041張最有趣的故事簡圖&帶你重回時光奇異點,一次解密中世紀至今的世界趨勢關鍵報告!本書以「一頁介紹一項大事件」的方式,將近代七百年來的重要時刻一一蒐集統整,用最直覺的圖表重新詮釋編排,呈現世界之網千絲萬縷中的各條支線。每個關鍵事件、傳奇人物、曠世發明、經典戰役與文化轉捩點,都有簡潔生動的解說、清楚有條理的時間軸分析,和相關的大數據分享,讓你一分鐘秒懂歷史的來龍去脈,領會人類是如何從對知識、對未知世界的熱切渴望,逐步邁向文明與社會的璀璨時代;又如何從帝國之間的權力競賽,輕易變質為犧牲慘烈的世界大戰。只有察覺箇中道理及關聯,辨清歷史的因與果,我們才能避免重蹈覆轍,為所有生命的未來,找到最正確的可能方向。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餐桌上的中國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餐桌上的中國史

張竸  著
大是 出版
2025/01/17 出版

一道菜,就能看出一個朝代的經濟、科技、農業發展程度與文化成就。 你也可以這麼厲害。 提到中式料理,馬上想到東坡肉、烤乳豬、糖醋排骨…… 其實古人對豬肉興致缺缺,最常吃生魚,豬成為主菜是女真文化使然。 狗肉名列八珍,周朝皇帝必吃,為何唐朝之後吃狗肉會淪為不文明行為? 孔明、蘇東坡住四川卻吃不到川菜,楊貴妃也不可能吃過番茄炒蛋? 筷子直擺,不是漢人、是胡人規矩。 所有的吃貨饕客,都要感謝五胡亂華,感謝宋朝弱弱的、感謝清兵入關…… 許多失傳的中式料理,為何在香港、臺灣得以保留? 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明治大學教授張競告訴你, 你吃了一輩子的中華料理,當中的食材與菜式起源,跟你以為的完全不一樣。 ◎中式料理有中原、西域、五胡文化底蘊 .孔子的餐桌──從《詩經》、《禮記》、《爾雅》裡找好吃的  飯是中國人的主食?其實連孔子也沒得天天吃;還有,古代士大夫不愛豬,  捕撈技術決定今天吃魚還是鱉;儒學經典《論語》、《禮記》不只教你做人,  其實也是美食教科書!「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子嘴很挑啊。  問:中國人是全世界唯一「什麼內臟都吃」的民族,原因是? .科技讓小麥變身翻紅,漢朝開始有酸甜苦辣  張騫通西域,最偉大的貢獻是帶回美食、還有製造美食的高科技。  原本顆粒狀的小麥,庶民難以下嚥,但「粉磨登場」後小麥從粗糧變美食。  漢朝的街道上開始出現餐飲業,  《鹽鐵論》痛批這些美食:「好吃到讓人腐敗與墮落。」 .五胡並不亂華,魏晉南北餐桌大和解  中原的餐桌一直很清淡,幸好晉朝司馬家一番惡搞,造成「胡食」入侵,  否則哪吃得到杭州名菜「叫化雞」──類似六朝時代的胡炮肉。  咱們還因此有了北京烤鴨和牛肉斤餅,這都是胡飯的變形。  連廣東名菜「烤乳豬」,原本也是北方料理。 .狗從食物變寵物,隋唐盛世吃什麼?  周朝天子吃狗肉,還得設官職「犬人」專門養,  但到了唐代,吃狗肉反而變成  大忌,南北朝,皇帝甚至成了狗奴,為什麼? ◎中式料理如今強味,多虧宋朝一路揉合契丹女真蒙滿 .宋朝豬羊展開決戰,誰當主菜?  宋朝餐館的70種料理中,羊料理最多,為什麼?因為宋朝弱、外族強,  契丹、女真最愛吃羊肉。  問:羊肉當主菜,那東坡肉是怎麼回事? .明成祖攜麵食北上,吃飯傢伙由湯匙變筷子  從春秋到唐朝,中國人其實是用湯匙吃飯,只有撈湯裡的料才用筷子,  但是,當麵從塊狀變成條狀,筷子才成為中餐必備的工具。  問:中餐筷子從橫擺改成直放,原因跟政權更替有關,你知道嗎? .康熙爺恨海鮮卻造福海鮮,辣椒?清末才入菜  滿族人其實不喜歡海鮮,魚翅、海蔘、鮑魚,  這些都是康熙爺打敗明朝鄭成功後,才端上滿漢全席桌!  而且,我們以為辛辣的川菜在清末之前根本不存在,為什麼?  還有,知名的填鴨、噁心的皮蛋、美味的避風塘蝦到底是怎麼來的?  從柴米油鹽到煎煮炒炸蒸,歷史不是一堆亡者用過的老東西,  歷史有溫度,每天冷熱生猛的現身在我們吃的料理。

特價28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Insight台南:歷史文化散策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Insight台南:歷史文化散策

鄭自隆  著
印刻 出版
2025/01/16 出版

你認識台南嗎?․鄭成功是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答對一半,鄭成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打敗西方列強的民族英雄,但「收復」台灣不 算,因為台灣當時不是明朝的,也不是他們鄭家的。․韋小寶的師父陳近南就是鄭成功的軍師陳永華?陳近南是小說人物,但陳永華確有其人,台南還有座《永華宮》,藏著「反清復明」密碼。․鴨母王朱一貴造反不成,被押到北京砍頭了,但死後成了城隍爺?沒錯,台南就有座城隍廟,把他當城隍供奉。․台灣第一張報紙是清朝時期在台南印的?對的,而且迄今尚在發行中。․全世界的媽祖廟都不能稱「大天后宮」,只有台南可以?是的,全世界只有台南媽祖廟能稱為「大天后宮」。․台南著名的牛肉湯,是早期安平苦力吃的?這是江湖傳言,當然不可信。台南值得認識,值得細品。封面圖像:手持平板的魁星爺逛七股鹽田封面主視覺/熊一飛

7 特價32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物怪故事解:中國亙古流衍的心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物怪故事解:中國亙古流衍的心態

杜正勝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5/01/14 出版

「物或物怪是『非常』(unnormal, unusual)的存在,反映人對未知或不熟悉世界的理解與想像。」--杜正勝「物怪」是什麼?物怪這一神祕現象以多種面貌現身,無論是被視為自然力量的化身、怨靈的顯現,還是不可思議的變異之物,它們的故事跨越時空,代代流傳。在不同社會、文化的詮釋下,物怪既是恐懼的象徵,也是人類面對未知時的心靈投射。物怪的故事,從古至今,未曾斷過,這些神祕的存在深深嵌入在人們對所處社會、自然環境與宇宙秩序的想像之中。由中研院院士、歷史學家—杜正勝所撰寫的《物怪故事解:中國亙古流衍的心態》,深入探討中國古代文獻與民間傳說中的神祕「物怪」現象,從會說話的石頭、變成人的狐狸等古老物怪故事,帶領讀者走進中國物怪的世界,由古典時期的「物」概念、物怪的原型與象徵,到歷代對物怪變形與神祕力量的解讀。書中涵蓋「日常生活中的物怪」以及古代君子對物怪的認識與剋制方式,並進一步探討人鬼、狐魅等變形物怪的形象演變。透過對這些物怪故事的剖析,作者揭示物怪傳說或狐怪故事背後隱含的中國人精神世界,對於自然、未知與神祕事物的態度與理解,及潛藏在社會、文化深層中隱隱流動的心態。《物怪故事解》不僅是一部關於物怪的文化史、心態史的探索,更是為讀者打開一扇通向瞭解中國人心靈世界的窗戶。透過書中所引用的豐富古籍與實例,在作者的帶領和解說下,讀者能更深入理解中國文化、社會,及存在中國人幽微深處的心態。

7 特價32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物怪故事解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物怪故事解

杜正勝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5/01/14 出版

「物或物怪是『非常』(unnormal, unusual)的存在,反映人對未知或不熟悉世界的理解與想像。」--杜正勝「物怪」是什麼?物怪這一神祕現象以多種面貌現身,無論是被視為自然力量的化身、怨靈的顯現,還是不可思議的變異之物,它們的故事跨越時空,代代流傳。在不同社會、文化的詮釋下,物怪既是恐懼的象徵,也是人類面對未知時的心靈投射。物怪的故事,從古至今,未曾斷過,這些神祕的存在深深嵌入在人們對所處社會、自然環境與宇宙秩序的想像之中。由中研院院士、歷史學家—杜正勝所撰寫的《物怪故事解:中國亙古流衍的心態》,深入探討中國古代文獻與民間傳說中的神祕「物怪」現象,從會說話的石頭、變成人的狐狸等古老物怪故事,帶領讀者走進中國物怪的世界,由古典時期的「物」概念、物怪的原型與象徵,到歷代對物怪變形與神祕力量的解讀。書中涵蓋「日常生活中的物怪」以及古代君子對物怪的認識與剋制方式,並進一步探討人鬼、狐魅等變形物怪的形象演變。透過對這些物怪故事的剖析,作者揭示物怪傳說或狐怪故事背後隱含的中國人精神世界,對於自然、未知與神祕事物的態度與理解,及潛藏在社會、文化深層中隱隱流動的心態。《物怪故事解》不僅是一部關於物怪的文化史、心態史的探索,更是為讀者打開一扇通向瞭解中國人心靈世界的窗戶。透過書中所引用的豐富古籍與實例,在作者的帶領和解說下,讀者能更深入理解中國文化、社會,及存在中國人幽微深處的心態。

特價32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日本如何崩壞?新井一二三的東京觀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日本如何崩壞?新井一二三的東京觀察

大田 出版
2025/01/12 出版

來到二十一世紀了,而日本卻越來越倒退……曾經走在最前端的優等生,如何擺脫低迷與負面,重返榮光?在廁所裡吃飯?研究日本家庭吃飯習慣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學者,驚人發現很多家庭已經放棄飯鍋,「個食」「孤食」甚至在廁所吃飯,為的是不想讓人看見越吃越孤獨的樣子。由愛生恨?連續兩屆得到冬季奧運金牌的羽生結弦,從閃電結婚到閃電離婚,日本人對他愛得深也恨得深。為什麼?只有老人才看報紙看電視?有一天新井一二三發現報紙上登的演唱會廣告,盡是年紀大的歌手的登台訊息,高齡化的社會現況,使得整個媒體也跟著讀者一起老下去,這是全球的殘酷現象。傑尼斯與紅白歌合戰暗面的祕密被隱藏在日本娛樂圈裡,半世紀的共犯結構,性的轉型正義,在日本,在台灣,都還在原地踏步嗎?被過去卡住的日本?大和魂的反智?日本人變窮了?無論政治與經濟,社會與群眾生活,日本是台灣的一面鏡子。新井一二三,這位用中文寫作,住在日本的東京人,這次對自己的國家發出了深沉的嗆聲與哀聲。透過她在地的犀利觀察,一個我們從未見過的日本,揭開了難以置信的現實。【特別收錄】 二○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台灣贏得世界棒球12 強冠軍,長期關注喜愛台灣的新井一二三特別撰文,她為「TEAM TAIWAN 」送上祝福。特別即時收錄本書,以饗讀者。本書特色◎這是新井一二三在台灣出版的第32本作品。在東京持續實況觀察日本的一切,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議題,以一個日本公民的視角,精準解析。◎很多讀者認為新井一二三的作品是翻譯作品,但除了《我們與台灣的距離》之外,其餘31本作品,皆是新井一二三以中文寫出。她對此文字的熱愛,使她的創作有獨特的書寫風格。◎這次對焦的內容,只有一個主題:「二十一世紀的日本怎麼了?」。當然這必須回溯到日本人的特質與權力者的作為,加上疫情爆發,讓所有的執行能力與政策受到檢驗,當我們一篇篇細讀之後,更能夠充分理解大和魂的反智,是給我們的一面對照之鏡,我們可以透過本書更清晰整理出台日情結、台日友好的真正意義。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東萊博議(4)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東萊博議(4)

呂祖謙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1/09 出版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東萊博議(3)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東萊博議(3)

呂祖謙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1/09 出版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思想史13(一衣帶水:近代日中思想文化互涉史專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思想史13(一衣帶水:近代日中思想文化互涉史專號)

聯經 出版
2025/01/09 出版

《思想史13》收錄論文10篇,本期的專號是「一衣帶水:近代日中思想文化互涉史」,論文有閻小妹的〈江戶小説《忠臣水滸傳》的創作方法——如何妙用白話翻譯抄本《忠臣藏演義》〉、黃自進的〈孫中山「民生主義」的理論建構:西方的學術理論與亞洲社會的具體實踐〉、李冬木的〈關於「魯迅」之誕生:近代中日思想互動之一例〉、蔡長廷的〈從滿蒙史到征服王朝論——田村實造的北亞歷史世界論〉、陳力衛的〈英華字典資料庫與概念史研究〉、王一樵的〈晚清余治的慈善思想與其「報應勸善劇」相關戲曲文學創作〉、鄭小威的〈「告别盧梭」、「告别共和」?:對梁啟超〈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的再思考〉、蕭高彥的〈「文明」與「新民」:梁啟超《新民說》中權利與自由概念之辯證〉、張傳遠的“Scholarship and Politics in the World of Gu Jiegang”。

特價54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世界史上的中亞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世界史上的中亞

廣場出版 出版
2025/01/08 出版

一部橫跨滿洲森林至黑海周緣,縱貫上古至現代四萬年的中亞史★☆★全球唯一中文版★☆★牛津大學出版社New Oxford World History書系作品內亞史研究權威蔡偉傑教授翻譯、專文導讀中亞――東方與西方文明的橋梁,歐洲與亞洲歷史的樞紐這個廣袤地帶的過去,如何形塑現代世界的形成?中亞,是一個從滿洲森林延伸至黑海周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區,占全球陸地將近七分之一的面積,是千年以來東方與西方間的橋梁。這個區域匯聚了薩滿、佛教徒、祆教徒、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等不同宗教的人群,包含著綠洲定居者與草原遊牧民兩種互相影響卻根本相異的生活型態,呈現了豐富的文化面貌。這塊土地上的民族對於整個歐洲與亞洲大陸的歷史與文化有著直接的影響,也在形塑現代世界上扮演關鍵角色。更確切地說,現代全球化的早期元素可以追溯到中亞的帝國結構之中。由於中亞孕育了前現代時期最廣大的帝國,因此現代史學家視其為歐亞歷史的「核心地區」或「樞紐」。而本書正是這一片廣袤地域長達四萬餘年歷史的精華與概要,包括:斯基泰人、匈奴人、貴霜帝國、薩珊帝國接連登上歷史舞臺,突厥帝國的興起與阿拉伯人的入侵,塞爾柱帝國、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的崛起,俄國與清帝國的進逼,英俄兩國的大博弈,以及現代中亞面臨的現代性議題等等,都是本書論述的重心。歐洲中古史與蒙古帝國史專家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也特別讚譽本書,著重「全球」歷史與不同文化的互動,是一部廣泛且淵博的世界史研究。本書吸納了近年中亞史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冊篇幅簡明扼要,然而內容卻深入淺出的中亞歷史入門書籍,適合作為大學中亞史與世界史相關課程的指定教材,對於一般讀者而言,也是極佳的科普讀物。本書特色一、本書對於中亞不採狹義之「中亞五國」界說,而採取廣義定義,納入從滿洲森林延伸至黑海周緣此一廣袤地帶自上古至現代四萬年的歷史,可謂一部中亞的「大歷史」。二、本書由內亞史研究權威蔡偉傑教授翻譯,譯文信實可靠,除了最低限度的譯註之外,另收錄一篇專文導讀,對全書做了鳥瞰式的介紹。內頁另附有英文原書頁碼,以便與原書對讀。三、本書提及中國共產黨壓制了維吾爾民族主義,而且重寫了新疆的歷史,將其描繪為中國自古以來的一部分,無法在中國大陸出版,臺灣版即為全球唯一中文版。四、作為一本導論性的書籍,本書書末附有詳盡且實用的「大事年表」、「發音指南」、「進階讀物」、「相關網站」等資料,是極具參考價值的研究指南。五、收入「現代中亞」、「突厥帝國」、「蒙古帝國,十三世紀晚期」、「中亞,十七與十八世紀」、「俄國統治下的中亞,二十世紀初」五幅地圖,便利讀者對照書中文字敘述閱讀。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5.18光州!光州!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5.18光州!光州!

二十張出版 出版
2025/01/02 出版

★★光州民主化運動45周年紀念★★★★台灣第一本光州運動專書★★●何謂「國家」?走過戒嚴大哉問!——八○年代亞洲國家民主化運動浪潮先鋒!光州事件是認識現代韓國的關鍵,後續處理更為轉型正義的研究樹立重要典範●以倖存者視角描述事件始末!——韓國政府進行真相調查時第一手引用來源!從禁書到地下暢銷書,首部代表人民心聲、全面記錄光州民主化運動過程專書★榮獲——2017年韓國「萬海文學獎」特別獎★韓文版作者——黃皙暎,韓國最具代表性國民作家,戒嚴年代親身犯險★台灣版專業審訂——朱立熙教授,韓國史、光州事件研究權威===============================時至今日,本書不再只是一本血與淚的記錄,而是一個朝向正義與和平社會的里程碑。──黃晳暎(韓國最具代表性國民作家)1979年10月26日,長期實行獨裁的韓國總統朴正熙無預警地遭心腹槍殺,國家陷入權力真空。時任國軍保安司令的全斗煥趁機發動政變奪權,強力鎮壓全國人民希望推行民主改革的要求。作為韓國民主思想的聖地、位於朝鮮半島南部的光州,逐漸成為這波訴求民主化浪潮的中心。1980年5月18日,全斗煥手下最精銳的空降特戰部隊進入光州,開始暴力鎮壓抗爭運動,「5.18光州民主化運動」前後約有數百位民眾遭殺害,上千人遭逮捕、扣押。當年抗爭運動的參與者們,在事件結束後的威權統治氣氛下仍努力暗中尋訪當事者、蒐集參與抗爭的光州市民的視角和證詞,最終在1985年由韓國代表作家黃晳暎擔任潤校作者而集結出版,揭露亞洲最重要人權運動的細節與真相。——光州事件不只是認識現代韓國的關鍵,也對八○年代亞洲國家的民主化運動浪潮產生重要影響。本書韓文版出版當時即成為地下暢銷書,書中透過事件發生當下各個人物及群眾的行動、決定、所見所聞,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以時間線及大量地圖,具體記錄下從1980年5月18日到27日抗爭民眾被特戰部隊完全鎮壓為止的事件演進。除了抗爭當事人,也透過當時採訪現場的國內外記者的證言和報導等客觀記述,以及相關新聞、國會聽證記錄、法庭記錄、軍隊日誌、醫療資料等檔案,完整呈現事件樣貌。可以說光州民主化運動是近半世紀以來影響韓國民主化轉型最關鍵的分水嶺,本書也因此成為韓國政府進行真相調查時重要的第一手引用來源。對於被視為暴徒、艱難度日的光州市民來說,它是一道慰藉之光。雖然得到了世人的目光,但也得冒相當大的風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本書都以盡力承載光州市民的觀點與聲音為己任。──本書出版委員會===============================【本書版本演變】1985年首次出版的《穿越死亡,穿越時代的黑暗:光州五月民眾抗爭記錄》(죽음을 넘어 시대의 어둠을 넘어, 광주 5월 민중항쟁의 기록),是韓國首部全面記錄光州民主化運動過程的經典,出版當時正值戒嚴時期,仍成為地下暢銷書。2017年最新的韓文修訂版更使用已公開、事件當時戒嚴軍軍事作戰內容和相關審判結果,並增補後續直至2000年代轉型正義的平反過程,例如訂立特別法起訴對市民開槍的軍人,對象甚至包括前總統全斗煥及盧泰愚。◎1985年5月【韓文初版】죽음을 넘어 시대의 어둠을 넘어:광주 5월 민중항쟁의 기록◎1985年10月【日文版】光州5月民衆抗争の記録:死を越えて、時代の暗闇を越えて◎1999年5月【英文初版】Kwangju Diary: Beyond Death, Beyond the Darkness of the Age◎2017年5月【韓文修訂版】죽음을 넘어 시대의 어둠을 넘어:광주 5월 민중항쟁의 기록◎2022年5月【英文修訂版】Gwangju Uprising: The Rebellion for Democracy in South Korea◎2025年1月【中文版】5.18光州!光州!——決定韓國命運,光州民主化運動全記錄

特價47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三越誕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三越誕生

和田博文  著
這邊 出版
2025/01/02 出版

創立至今整整120年陳列著夢想與未來,展示著欲望與憧憬,所有你想要的,都在三越!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李衣雲/專文導讀1904年,三越吳服店發表「百貨公司宣言」,1914年,日本橋三越總店「獅子像」落成,伴隨帝國擃張,引領流行文化,以東洋第一為目標的十年草創軌跡,奠定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百年經營之道。1673年,日本商人三井高利在江戶本町一丁目開設「越後屋吳服店」,首創「現金交易不二價」與「布匹可依需求零售」兩大商業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銷售型態。1893年,越後屋改組,更名為「三井吳服店」。1904年,三井吳服店發表「百貨公司宣言」,取三井家的「三」與越後屋的「越」為新公司命名,正式成立具備近代百貨公司概念的「三越吳服店」。十年後的1914年,三越吳服店新館落成,這幢文藝復興風格的五層樓鋼筋建築配備了最新的電梯、手扶梯與暖氣等近代化設備,宣告傳統吳服店轉型為百貨公司的計畫大功告成。一直以來,三越的經營除了與國際情勢亦步亦趨,也和時尚潮流密不可分,其號召文化人組織「流行會」,塑造流行時尚與服務風格,打造出獨有的城市空間與消費文化,更形塑了時下的女性和兒童形象。本書網羅大量報刊雜誌與文學作品,細膩考察三越早期的歷史,從戰爭與消費等面向切入,圖文並茂地呈現三越吳服店自1904年到1914年的發展歷程,徹底爬梳帝國百貨的軌跡與百貨帝國原點。【封面圖像】〈此位美人〉,橋口五葉,1911年(三越伊勢丹股份有限公司典藏)此為三越吳服店首次舉辦的廣告海報徵稿頭獎作品,畫家是以夏目漱石《我是貓》初版裝幀為人所知的橋口五葉。圖中穿著和服的女性束髮的造型稱為「瑪格麗特」──前髮全部往後梳、頭頂梳得蓬鬆、髮尾束起並搭配絲帶蝴蝶結,這是當時女學生之間最流行的洋風髮型。此外,她所戴的戒指同樣突顯摩登時尚的元素,手上拿的浮世繪畫集則是對江戶時代的回顧,畫作呈現新藝術風格,是介於傳統與現代之間和洋折衷的象徵。據說這幅石版畫共分為高達35塊版印刷,繁複細膩、風格強烈,在當時被視為劃時代的海報作品。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美國的反智傳統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美國的反智傳統

八旗文化 出版
2025/01/02 出版

歷史為何不斷重演?保守民粹為何又再度抬頭?「反智」,是美國深層文化、歷史傳統的一部分川普代表的「反智」暗潮,始終刻在美國人的骨子裡★2025年全新校訂版★★兩屆普立茲獎得主霍夫士達特最經典著作★余英時、苑舉正、王汎森、嚴震生、楊照等知名學人聯合推薦余英時院士:「這是美國史學史上一部傳世的傑作……是想了解今天美國的人所必須閱讀的一本書。」陳思賢教授:「本書內容不但深深吸引我,也解答了我在美國生活時心中所累積的若干疑問,真的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活躍於二十世紀中葉的霍夫士達特是少數最早注意到美國文化中的「反智」現象的學者之一。作為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史教授,他深深感受到美國人對純粹的學術,諸如深厚的人文學養、抽象的理性思辨的漠視與敵視。他於是在1963年出版了這本結合了思想史、社會史與政治史的《美國的反智傳統》,一面嚴加批判民粹、保守、極右的反智思維,同時也對反智做了有系統與歷史深度的爬梳。本書認為,反智不只是一時的民粹現象,也未必是理盲躁動,它反映了美國人在特殊歷史與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傳統。諸如:◆脫離英國而獨立建國的經驗,讓美國人往往視歷史為落後腐敗、封建貴族對平民的剝削的象徵。◆基督教福音教派推崇教友發自內心的感動,以及與上帝的直接溝通,而揚棄神學討論及思辨。◆建國先賢對平等的堅持使得美國政治很快轉向以純樸、勤奮、踏實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訓練的庶民百姓為主體,知識分子與仕紳階級淪為邊緣。◆蓬勃的商業文化更將美國的教育制度導向實用目的,而輕視博雅的人文薰陶。於是我們會看到,起草《獨立宣言》的傑佛遜竟因為學問太好,被批評不夠格做總統;老羅斯福靠狩獵技巧贏得選民青睞;鋼鐵大王卡內基批評大學教育對做生意有致命的傷害;田納西有眾議員以不會寫自己的名字而自豪,密西根州給老師的薪水比清潔工還低等匪夷所思的現象。本書於1963年甫出版就造成轟動,接連獲得普立茲非小說類獎、愛默生獎與希爾曼獎等殊榮。在美國之外本書也掀起廣大迴響。當代華人史學泰斗余英時先生於1975年撰寫的〈反智論與中國傳統〉即是受到本書的啟發。在川普第二度上台的今天,讀者仍可從作者六十年前留下的文字中,體察到那超越時代、可為當代人引路的思想深度,以及作者認為,知識分子在當代社會應扮演的角色。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緬北之戰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緬北之戰

黃仁宇  著
聯經 出版
2025/01/02 出版

軍人的生活像一團夢,整個人生的生命又何嘗不像一團夢!戰地記者的第一手報導,黃仁宇寫作的初始之書。1942年,日本軍占領了英屬緬甸,對中國戰場產生嚴重影響。孫立人率領的新編第三十八師在印度重整後,改組為新一軍投入緬甸戰場。黃仁宇,這位日後成為著名史家的年輕軍官,也隨軍參戰,並以戰地記者的身分寫下了十餘篇文章,投書於《大公報》。這些戰地紀實後來集結成本書《緬北之戰》,成為黃仁宇書寫生涯的起點。作為一部戰地報導,本書充分展現了黃仁宇出色的書寫技巧。書中情節高潮迭起、人物鮮活生動,更融入了作者的感懷與思想。除了戰事本身,更記述了士兵個人的意志和遭遇,戰爭不只是平面的死傷和勝負數字,而是具體到每個士兵在戰場上的命運,在戰場上倒下的士兵,身旁散落的隨身物品,可能象徵他原有的理想、家人和平靜的生活。勝利的激昂和傷亡的殘酷並存,如實的體現在黃仁宇的筆下。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一窺黃仁宇備受讚譽的歷史寫作風格雛形。戰爭不僅深刻影響了他的價值觀,也成為他後來提出大歷史觀的重要基礎。這本書既是研究緬北戰爭的寶貴一手史料,也是理解黃仁宇一生及其思想的重要作品。▍【聯經出版.黃仁宇文集】《萬曆十五年:一個無關緊要的年分》《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明代的漕運,1368-1644》《中國大歷史》《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放寬歷史的視界》《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地北天南敘古今》《關係千萬重》《大歷史不會萎縮》《黃仁宇的大歷史觀》《緬北之戰》《長沙白茉莉》《汴京殘夢》《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中國現代性的黎明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中國現代性的黎明

楊儒賓  著
聯經 出版
2025/01/02 出版

中國進入現代,碰到西方文明引發的全球性現代化浪潮,即有現代化轉型的問題,政治現代化是整體現代化方案的重要一環。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成立的中華民國受到十八世紀歐美現代思潮影響甚大,但這個突破帝制中國兩千年的新國體實乃建立在中西兩種現代性思潮混合的基礎上,雙源匯流而成。締造民國的兩大領袖孫中山與梁啟超持的都是中西混合現代性的立場。本書是《思考中華民國》的先行著作,「中國現代性的黎明」意指中華民國體制所凝聚的中國現代性有傳統文化的養分。本書主張宋明理學,尤其從陽明學到十七、八世紀之交的道體論儒學,它們提供了中國現代民主政治基礎的有力因素:道統與政統分權並具指導地位的架構;良知作為人人皆有的政治主體之基礎;文學思潮植基於兼具個性解放與倫理內涵的情教上;三教論倡導儒教與其他宗教共存共榮。這些現代化議題的前身不見得能「開出」現代的民主政治,這片土地吸收了新的思想。隨著西方現代化思潮的傳入,這些中華文化傳統的元素被喚醒,並與新的思想交匯融合,進一步增強了二十世紀以後中國現代性的發展。兩股思潮匯聚,彼此轉化,終於形成嶄新中華文明之政治體制。

特價39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這樣臺南:眾聲四起,百態敘事(一冊關於臺南400的全記錄)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這樣臺南:眾聲四起,百態敘事(一冊關於臺南400的全記錄)

聯經 出版
2024/12/31 出版

這是一座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座最新穎的城市。她遭遇過世界,總能以最包容的姿態面對時代與各種期待,迄今仍然。從1624到2024,人群來往,一座城市的四百年或者更多,承載著多少人的想望與看顧;那些被帶來與留下的,無不形塑著今日的臺南風貌。這裡不只是空氣中充滿蔗糖或鹽分的城市,更是人們勇於造夢與創新的所在。「臺南400」絕不止步於沉湎過去,台灣燈會、臺灣文博會、台灣設計展與期間大小活動,是一次又一次對於城市歷史、文化、價值的深刻反思,也是對於大臺南多元且豐盛內裡的再探索。這是一本關於臺南400的全紀錄,亦是一座古城的文史共筆提案,下一輪「臺南400」的備忘錄!◆ 收錄二十二篇專訪文章,全方位帶你看懂到底什麼是「臺南400」、這一年發生哪些事。◆ 達人領路,從表演、窗景、音樂、飲食等六種生活視角,再一次認識臺南。◆ 「光節」引路與「光環境」的塑造,為臺南古蹟、淺山與市鎮帶來何種全新體驗與看見。◆ 搜羅二十個地方團隊的跨域行動,看見最草根、最生猛的臺南在地能量。◆ 壓軸篇章收錄「臺南400」落幕後,未完待續的臺南文化重磅對談。英國有倫敦、法國有巴黎,德國有柏林、日本有京都,臺灣呢?當然是臺南。四百年前的1624年,荷蘭人在臺南建立熱蘭遮城,臺灣被捲入世界的浪潮中;四百年過去,人們始終生活在歷史之中,這座城市如何為過去賦予現代樣貌與意義,並將它帶往更久以後的未來世代。擁有眾多廟宇、古蹟與歷史的臺南,該怎麼兼顧保存與創新,以風土文史為底激盪出嶄新的文化創意,走出屬於自己的城市風華?而當這場盛會的喧囂漸漸平息,不禁想問:「臺南400」之後,能為臺南留下些什麼?這座古城的文化又將走向何方,從臺灣的古都變為世界的古都?為了回應1624,臺南以「一起臺南,世界交陪」為號召,藉由城市行動與全民參與,創造出關於2024年臺南的當代面貌。而這本書則以臺南400為起點,從歷史、文化、藝術與社會等多重角度切入,探討臺南文化價值的發展、挑戰與未來可能性,讓四百不只是時間的總結,更容納城市的起伏變遷。歷史學者、文化評論家、藝術家、社區工作者、公職人員⋯⋯,各方人士眾聲喧嘩,對話臺南400的實踐、思考與想像,共同勾勒出城市文化治理、文化政策與文化發展的新藍圖。文學家說,「這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那你呢,你的臺南是什麼樣子?

特價3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爾來了:四百年來臺南城隍信仰的發展與變遷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爾來了:四百年來臺南城隍信仰的發展與變遷

謝貴文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4/12/31 出版

「城」與「隍」分別指城牆與城溝,在中國南北朝時即已形成城隍信仰,最初為土地神分化而出的自然崇拜,後來逐漸轉化為人鬼信仰,具有與州縣長官相似的多元職能,而朝地方守護神演變。臺南是全臺城隍廟數量最多、歷史最久、類型最多元的地區,包括有創建最早、位階最高的臺灣府城隍廟;首座縣級的城隍廟,即臺灣縣城隍廟(今稱「全臺首邑縣城隍廟」);唯一一座由駐地武官所建的安平鎮城隍廟;從福建泉州石獅分香的米街忠澤堂;供奉福建安溪城隍的白河內角太城宮、鹽水竹安宮等;奉祀「城隍境主」的七股頂潭寮永安宮、佳里四安宮、將軍檳榔林昌安宮等。本書透過文獻史料的考證分析及實地的調查訪談,探討四百年來臺南城隍信仰的發展與變遷,一方面能從巨觀角度看見自古以來城隍信仰的演變歷程及區域特色,尤其對其在臺灣的發展軌跡與整體樣貌有更清楚的掌握;另方面則能從微觀角度,深入臺南各城隍廟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找出此一信仰與城市、地方及民眾的互動關係,從中見證四百年來臺南的風華歲月。

特價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臺南道路交通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臺南道路交通誌

曾國棟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4/12/31 出版

交通是人員和物品在不同地點之間交流運輸的過程,涉及交通工具,如火車、汽車、摩托車、船、飛機等以及相應基礎設施,如道路、鐵路、橋梁的使用。記憶中的牛車、輕便車、五分車、蒸汽火車,邁向現代里程的高速鐵路等,訴說著不同時期交通設施的演變;重大道路的開通,代表經濟發展的動脈,而無論時代如何演進,物資條件如何變遷,「路」,始終是人走出來的。走哪一種路徑、用何種交通工具進出臺南?是伴隨臺南400年歷史發展而改變,當中牽涉到國家政策、人力動員、財政預算、社會控制、天災地變等面向,所涉雖複雜多因,卻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課題,因此本書擬從陸路交通、水路交通、鐵路交通、航空交通、道路文化等5個議題,就文獻史料的記載,輔以田野調查記錄,用以呈現臺南400年的交通生活風貌。

特價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滄海桑田:大臺南兩大內海的環境變遷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滄海桑田:大臺南兩大內海的環境變遷

吳建昇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4/12/31 出版

本書以「滄海桑田」為名,就在於呈現臺南兩大內海-倒風內海及台江內海的環境變遷,也就是由水域空間浮覆成為陸地的過程,嘗試以時間為縱軸,從歷史文獻或地圖資料,盤點臺南兩大內海在地理環境上的變化,顯示在地形地貌的改變及其影響,讓讀者對古今大臺南的地理變化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大臺南海岸線的地理環境變遷,可以說是「滄海桑田」的最佳案例,過往臺南西側近海地區曾有兩大內海──即「台江內海」與「倒風內海」,不過這兩大內海卻在19世紀以後已陸化成地,過往曾經浩瀚千里、商艘雲集的潟湖水域,隨著歷史發展而逐漸消失,原有環境地貌被聚落、魚塭、農田所替代,原來依附兩大內海生活的民眾百姓,有的跟著海岸線西移遷徙到近海地區,更多的是與大環境變遷而共生共存。此外,過往在臺南外海曾經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離岸沙洲,早期較著名的有北鯤鯓、南鯤鯓、馬沙溝、青鯤鯓、加老灣、隙仔、北汕尾、一到七鯤鯓,近百年則有王爺港汕、青山港汕、網子寮汕、頂頭額汕與新浮崙汕等,不過隨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目前僅存網仔寮汕仍屬離岸沙洲,其他大小沙洲或已經與陸地相連,亦有已消失不存。這是臺灣歷史上地理環境變動最激烈的地方,這些地景、地貌與人群生活的改變,可以說是大臺南、或說是整個臺灣島的「滄海桑田」。

特價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人生就該這麼精采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人生就該這麼精采

天下文化 出版
2024/12/31 出版

這不僅是一段足以借鏡的人生歷程更是一段充滿溫度的家庭故事懷抱醫者之心與教育家的胸懷,謝孟雄透過攝影師之眼看向世界從志業、興趣、成就到價值觀,淬鍊出55則人生處事智慧一個畢生都在挑戰自己、解決困難的人,他的人生會是怎麼樣的精采故事?謝孟雄身兼醫師與教育家,也曾涉足政治界與藝術圈,跨領域的身分和興趣,令他始終秉持「專業內要內行,專業外不外行」的好學心態。他一生數度遭逢艱鉅任務,總能憑藉著努力和智慧扭轉乾坤,成就非凡卻從不以此為傲,泰而不驕的處世態度,堪稱君子典範。本書分別從謝孟雄的童年、志向、職業、興趣、成就、價值觀、摯愛、生命回顧等八大面向側寫,字裡行間處處可見他對父親謝東閔的崇敬、對母親潘影清的依賴、對妻子林澄枝的疼愛,以及對四個女兒文宜、文安、文心、文珊的關懷。難能可貴的真摯情感,讓讀者在學習其人風範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由愛與回憶共構的家族凝聚力。謝孟雄智慧語錄◆ 人走到絕境,就是要想辦法,不能失望、也不要放棄,總會找到一條生路。◆ 你說我的人生喜歡走困難的路嗎?我的想法是,容易的,誰都可以做!我最好做別人不能做的。◆ 什麼叫做機會?危機就是機會,看你怎麼處理一個危機,轉危為安、逆轉局勢,這種事情對我來說很有挑戰性。力挽狂瀾,由負變正才有意思!◆ 我覺得沒有什麼東西難得倒我,我也不是輕易放棄的人。這次不行,我就一次一次不斷累積經驗,在那個領域就會慢慢達到一個境界。◆ 幸福跟苦惱窮困都是相對的,沒有透過比較,看不出價值。你貧窮過,才會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 絕對不要死背,融會貫通以後,自然可以舉一反三。知識一旦讀透了就能產生智慧,一知半解是辦不到的。名人專文推薦政治是一時的,監察委員是一時的;藝術是持久的,教育是持久的。無論是投身醫學、教育或企業管理,孟雄皆秉持著「勤勞是快樂的關鍵」的信念,不僅展現出堅韌與樂觀的態度,更將父親傳承的閱讀習慣以及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落實在生活與工作中。孟雄的灑脫與成功,要歸功於來自父親的教誨與妻子的支持。他的夫人:林澄枝女士本身就是一位傑出的女性。在澄枝擔任「實踐」校長時,我常接受她的邀請與年輕學生討論我所提倡的進步觀念;她後來擔任文建會主委時,也有積極的表現與卓越的成就。這對夫婦實在是台灣社會珍貴的資產。——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

特價41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日本史新解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日本史新解

楓樹林 出版
2024/12/31 出版

~超現代語譯✕最新歷史研究~重新認識日本歷史,讓你每翻一頁都想大喊:「咦,原來是這樣嗎?」【本書特色】◎有趣的雙重視角,由歷史迷諧星與研究家聯手創作,幽默風趣又與學術深度結合!◎引入現代學者的最新歷史研究成果,讓讀者接觸到最前沿的歷史知識!◎從飛鳥時代到幕末,全面涵蓋日本歷史的各個重要階段,深度解析每個時代的特色事件!你是否覺得日本史就是那些枯燥的年號、事件、人物?或者是只記得一些冷冰冰的事實與年號,卻無法感受其中的情感與意涵?如果你還這麼想,就快隨著《日本史新解: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歷史冒險吧!本書由吉本興業的諧星房野史典擔任「超現代語譯」,將歷史經過與知識簡單明瞭地解釋清楚,避免枯燥的條文,輕鬆掌握重要的歷史脈絡;河合敦老師則提供深入且富有挑戰性的「最新歷史研究」,帶領讀者走進日本史「新天地」,發現那些被遺忘或誤解的歷史細節。「平安京的建設背後真的是怨靈在作祟嗎?」「鎌倉幕府的成立到底是在1185年還是1192年?」「豐臣秀吉的魅力究竟有多大?他真的是一個直爽重情義的人嗎?」透過兩位大師輕鬆幽默的語言風格,呈現出日本史中最具震撼力的事件與人物,你將發現每一個故事都不如你想像的那麼簡單,重新感受到歷史的魅力!準備好迎接驚奇的連續攻擊了嗎?無論你是剛接觸日本史的新手,還是對歷史充滿熱情的資深讀者,本書都能帶領你打破過去的既定印象,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重新認識日本歷史。這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奇遇之旅!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穿越400年認識西拉雅族(文化篇)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穿越400年認識西拉雅族(文化篇)

暖暖書屋 出版
2024/12/31 出版

文化是一個族群重要的邊界,但也會因為不同族群的交流接觸、通婚,甚至統治政權政策的關係,而產生變化。西方社會對於族群的文化接觸,定義為「涵化」或「濡化」;漢民族以外的族群接受漢文化的過程,常被稱為「漢化」。平埔族群甚或西拉雅族,長期以來都背負著「漢化過深」汙名而被質疑能否取得國家法制下的原住民身分。所以,談到族群文化,西拉雅族總是被用放大鏡來檢視是否有所謂「傳統文化」。西拉雅族是臺灣文字歷史上第一個被記錄、被看見的原住民族,不管是漢人或荷蘭人,甚至19世紀來到臺灣的宣教士、冒險家,對西拉雅族的人文風貌多所描述,反而是日治時期的日本學者興趣缺缺,頂多只在傳統祀壺信仰上有所著墨,其他文化面貌的調查文字幾乎付諸闕如,戰後更不用說,1990年代臺灣興起一波「平埔研究」浪潮,但不久「平埔研究」被視為學術雞肋,慢慢被學界忽視。但是2000年後,西拉雅族裔的學者及地方文化工作者,從自己的族群視角,努力口訪耆老、重建文化過程中,慢慢找到這片土地上的西拉雅人文化足跡。本書分成八個章節,分別從西拉雅族的社會家庭制度(政治、婚姻家庭、年齡階級、命名文化)、飲食文化、漁獵文化、信仰文化、服飾文化及歌舞文化等面向來讓大家認識西拉雅族文化面貌。

特價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日本史新解: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日本史新解: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

楓樹林 出版
2024/12/31 出版

~超現代語譯✕最新歷史研究~重新認識日本歷史,讓你每翻一頁都想大喊:「咦,原來是這樣嗎?」【本書特色】◎有趣的雙重視角,由歷史迷諧星與研究家聯手創作,幽默風趣又與學術深度結合!◎引入現代學者的最新歷史研究成果,讓讀者接觸到最前沿的歷史知識!◎從飛鳥時代到幕末,全面涵蓋日本歷史的各個重要階段,深度解析每個時代的特色事件!你是否覺得日本史就是那些枯燥的年號、事件、人物?或者是只記得一些冷冰冰的事實與年號,卻無法感受其中的情感與意涵?如果你還這麼想,就快隨著《日本史新解: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歷史冒險吧!本書由吉本興業的諧星房野史典擔任「超現代語譯」,將歷史經過與知識簡單明瞭地解釋清楚,避免枯燥的條文,輕鬆掌握重要的歷史脈絡;河合敦老師則提供深入且富有挑戰性的「最新歷史研究」,帶領讀者走進日本史「新天地」,發現那些被遺忘或誤解的歷史細節。「平安京的建設背後真的是怨靈在作祟嗎?」「鎌倉幕府的成立到底是在1185年還是1192年?」「豐臣秀吉的魅力究竟有多大?他真的是一個直爽重情義的人嗎?」透過兩位大師輕鬆幽默的語言風格,呈現出日本史中最具震撼力的事件與人物,你將發現每一個故事都不如你想像的那麼簡單,重新感受到歷史的魅力!準備好迎接驚奇的連續攻擊了嗎?無論你是剛接觸日本史的新手,還是對歷史充滿熱情的資深讀者,本書都能帶領你打破過去的既定印象,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重新認識日本歷史。這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奇遇之旅!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滄海桑田:大臺南兩大內海的環境變遷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滄海桑田:大臺南兩大內海的環境變遷

吳建昇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4/12/31 出版

本書以「滄海桑田」為名,就在於呈現臺南兩大內海-倒風內海及台江內海的環境變遷,也就是由水域空間浮覆成為陸地的過程,嘗試以時間為縱軸,從歷史文獻或地圖資料,盤點臺南兩大內海在地理環境上的變化,顯示在地形地貌的改變及其影響,讓讀者對古今大臺南的地理變化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大臺南海岸線的地理環境變遷,可以說是「滄海桑田」的最佳案例,過往臺南西側近海地區曾有兩大內海──即「台江內海」與「倒風內海」,不過這兩大內海卻在19世紀以後已陸化成地,過往曾經浩瀚千里、商艘雲集的潟湖水域,隨著歷史發展而逐漸消失,原有環境地貌被聚落、魚塭、農田所替代,原來依附兩大內海生活的民眾百姓,有的跟著海岸線西移遷徙到近海地區,更多的是與大環境變遷而共生共存。此外,過往在臺南外海曾經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離岸沙洲,早期較著名的有北鯤鯓、南鯤鯓、馬沙溝、青鯤鯓、加老灣、隙仔、北汕尾、一到七鯤鯓,近百年則有王爺港汕、青山港汕、網子寮汕、頂頭額汕與新浮崙汕等,不過隨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目前僅存網仔寮汕仍屬離岸沙洲,其他大小沙洲或已經與陸地相連,亦有已消失不存。這是臺灣歷史上地理環境變動最激烈的地方,這些地景、地貌與人群生活的改變,可以說是大臺南、或說是整個臺灣島的「滄海桑田」。

特價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穿越400年認識西拉雅族(文化篇)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穿越400年認識西拉雅族(文化篇)

暖暖書屋 出版
2024/12/31 出版

文化是一個族群重要的邊界,但也會因為不同族群的交流接觸、通婚,甚至統治政權政策的關係,而產生變化。西方社會對於族群的文化接觸,定義為「涵化」或「濡化」;漢民族以外的族群接受漢文化的過程,常被稱為「漢化」。平埔族群甚或西拉雅族,長期以來都背負著「漢化過深」汙名而被質疑能否取得國家法制下的原住民身分。所以,談到族群文化,西拉雅族總是被用放大鏡來檢視是否有所謂「傳統文化」。西拉雅族是臺灣文字歷史上第一個被記錄、被看見的原住民族,不管是漢人或荷蘭人,甚至19世紀來到臺灣的宣教士、冒險家,對西拉雅族的人文風貌多所描述,反而是日治時期的日本學者興趣缺缺,頂多只在傳統祀壺信仰上有所著墨,其他文化面貌的調查文字幾乎付諸闕如,戰後更不用說,1990年代臺灣興起一波「平埔研究」浪潮,但不久「平埔研究」被視為學術雞肋,慢慢被學界忽視。但是2000年後,西拉雅族裔的學者及地方文化工作者,從自己的族群視角,努力口訪耆老、重建文化過程中,慢慢找到這片土地上的西拉雅人文化足跡。本書分成八個章節,分別從西拉雅族的社會家庭制度(政治、婚姻家庭、年齡階級、命名文化)、飲食文化、漁獵文化、信仰文化、服飾文化及歌舞文化等面向來讓大家認識西拉雅族文化面貌。

特價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臺南道路交通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臺南道路交通誌

曾國棟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4/12/31 出版

交通是人員和物品在不同地點之間交流運輸的過程,涉及交通工具,如火車、汽車、摩托車、船、飛機等以及相應基礎設施,如道路、鐵路、橋梁的使用。記憶中的牛車、輕便車、五分車、蒸汽火車,邁向現代里程的高速鐵路等,訴說著不同時期交通設施的演變;重大道路的開通,代表經濟發展的動脈,而無論時代如何演進,物資條件如何變遷,「路」,始終是人走出來的。走哪一種路徑、用何種交通工具進出臺南?是伴隨臺南400年歷史發展而改變,當中牽涉到國家政策、人力動員、財政預算、社會控制、天災地變等面向,所涉雖複雜多因,卻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課題,因此本書擬從陸路交通、水路交通、鐵路交通、航空交通、道路文化等5個議題,就文獻史料的記載,輔以田野調查記錄,用以呈現臺南400年的交通生活風貌。

特價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爾來了:四百年來臺南城隍信仰的發展與變遷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爾來了:四百年來臺南城隍信仰的發展與變遷

謝貴文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4/12/31 出版

「城」與「隍」分別指城牆與城溝,在中國南北朝時即已形成城隍信仰,最初為土地神分化而出的自然崇拜,後來逐漸轉化為人鬼信仰,具有與州縣長官相似的多元職能,而朝地方守護神演變。臺南是全臺城隍廟數量最多、歷史最久、類型最多元的地區,包括有創建最早、位階最高的臺灣府城隍廟;首座縣級的城隍廟,即臺灣縣城隍廟(今稱「全臺首邑縣城隍廟」);唯一一座由駐地武官所建的安平鎮城隍廟;從福建泉州石獅分香的米街忠澤堂;供奉福建安溪城隍的白河內角太城宮、鹽水竹安宮等;奉祀「城隍境主」的七股頂潭寮永安宮、佳里四安宮、將軍檳榔林昌安宮等。本書透過文獻史料的考證分析及實地的調查訪談,探討四百年來臺南城隍信仰的發展與變遷,一方面能從巨觀角度看見自古以來城隍信仰的演變歷程及區域特色,尤其對其在臺灣的發展軌跡與整體樣貌有更清楚的掌握;另方面則能從微觀角度,深入臺南各城隍廟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找出此一信仰與城市、地方及民眾的互動關係,從中見證四百年來臺南的風華歲月。

特價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一百萬封情書:美國奶奶孫理蓮的深情人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一百萬封情書:美國奶奶孫理蓮的深情人生

啟示 出版
2024/12/26 出版

這是「台灣德蕾莎」最真摯感人的生命故事,也是改變了百萬人生命、寫給台灣的美麗情書。有人問:「妳到底有沒有停下來的一天?」她回答:「有任何停下來的必要嗎?」-------------------------------------------------------戰後滿目瘡痍的台灣,需要救助的人太多,物資太少。為了給孤兒一個家,為了將醫療資源帶給偏鄉窮苦之人,為了讓流浪少年走上正途,為了替漢生病友爭取生存與尊嚴……從1951年起,孫理蓮以書信向海外的善心人士募款、募物資。從每個月五十封到幾百封的親筆函,到往後的每個月成千上萬封印刷信,三十多年從無間斷。這些信,將海外各地的愛,在台灣匯流在一起。無數個夜裡,伏案的身影,一封封的信,是台灣最美的情書。--------------------------------------------------------本書講述了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女士的傳奇一生。從她在美國農村的童年開始,到她與丈夫孫雅各相識、相偕到台灣宣教,從此踏上長達半個世紀的扶貧救苦之路。本書記錄了孫理蓮生命中一個個令人動容的片段。從26歲來到台灣,到82歲高齡在工作中辭世,她從來沒有片刻停下救助的腳步。她走遍台灣社會的角落,傾聽痛苦、伸出援手,長達51年的奉獻,點亮一個又一個黑暗角落。受到她影響與幫助的人有近百萬之多,她也因此被譽為「台灣德蕾莎」。本書帶領讀者跟隨她的生命旅程,從美國到台灣、從山地到海外,見證她為每一個苦難的生命帶來愛與希望。她以一生的時間,身體力行地告訴我們──如果你覺得世界不夠好,那就改變它吧!【感動推薦】瑪莉安/孫理蓮之女吳瑞仁/基督教芥菜種會董事長何飛鵬/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夏忠堅/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授蕭渥廷/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深情好評】理蓮相信法蘭克.劉巴赫(Frank Laubach)的理念:「當你先滿足一個人的迫切需要後,你才能滿足他的真正需要──對救世主的渴望。」她告訴我:「我為上帝而工作,這是最幸福的生活!」──瑪莉安,孫理蓮之女孫女士最讓人動容的是,她將所有救助工作都視為「家內之事」。她如慈母般妥貼照顧人,更如精打細算的媽媽,每一分資源都善用在刀口、需要的人身上。盼望透過這本書,她的「慈母之愛」,可以把台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溫情,都全喚回來!--何飛鵬,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透過這本書,我才真正認識孫理蓮牧師娘,知道她的生涯、愛情、堅持、付出、歡笑、眼淚、努力、貢獻……。唯願本書所傳達的精神,可以繼續讓孫理蓮牧師娘的「芥菜種」繼續生長蔓延,「芥菜種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夏忠堅,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孫理蓮這位文筆優美、總是以「小婦人」觀點述說周遭神奇小故事的美國奶奶,為台灣寄出了百萬封情書,也因而提昇且豐富了無數台灣人的生命與價值。理蓮阿嬤,我們深深感謝妳!──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授、台大兼任教授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7/10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