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文章必考焦點:刑事訴訟法
本書特色 1.收錄新近重要文章,掌握考試最新的熱門爭點。 2.關鍵字輕鬆瀏覽各主題內容,方便查找問題答案。 3.附註相關考古題,幫助爭點掌握、方便實戰練習。 4.脈絡化的理解協助對於概念的學習;輔以重點粗體標示節省寶貴時間。
【電子書】法律特有種:李永然律師不一樣的普法之路
這是名律師李永然盡述其三十年來法律志業、人生哲學與「普法」之路的傳記文本。書中呈現李永然律師不一樣的成長、學習歷程,律師事業開創的跌宕起伏,經營哲學的變與不變,關係企業成立的初衷,投入人權保障的堅持,人生信念等多元面向,是憧憬法律之路的年輕後輩或想一窺名律師生命情境的讀者,必不可缺的酣暢淋漓之作。 特有種,代表典型,也意味著與眾不同。 .他,以吊車尾的「劣勢」進入台大法律系;但畢業那年,善用時間管理與掌握輕重緩急原理的他,一舉通過了錄取率極低的台大法研所考試與律師高考。 .他,是律師,但又不只是律師;因為他將志業極大化,以「普及法律」為軸心,從事務所經營、演講、寫作,到創立出版社、研究中心、基金會,無不秉持初衷,繞軌而行。 .李永然身經百戰後淬煉出的人生智慧──沒有行動就沒有結果,期待「未來」最棒的方法就是去「創造」它! 血汗堆疊的經驗不藏私,法律「特有種」──李永然律師誠摯分享。
【電子書】政治憲法與未來憲制
本書是作者多年以來思考建構政治憲法學理論的成果。全書共十六章,分為「思想紛爭」、「基本觀念」、「制度因緣」和「道路統緒」四篇。作者從確立其政治憲法學的理論觀點開始,繼而闡釋憲法權威、公民資格、自由政治與國家構建等基本憲法觀念,進而分析及比較中西憲法制度,突出政治憲法學不同於規範憲法學與憲法釋義學的問題意識和理論視野,終而從歷史的角度為未來的中國憲制乃至世界憲制,提供理論規劃。& 作者認為,現代中國處於一個由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的憲制轉變時期。在這個時期,憲法起着終結革命、建構制度的作用,並可透過憲法完成建國進程,從非常政治轉變為日常政治,迎來司法憲政主義的時代。政治憲法學正是以歷史的視野,發現政治憲法結構中從現實主義到規範主義、從黨制國家到憲政國家、從人民主權到個人自由的歷史趨勢。
【電子書】Personal Data(Privacy)Law in Hong Kong:A Practical Guide on Compliance
This publication has the dual aim of becoming a practitioner’s guide on the important subject of personal data privacy, containing, as it does, a detailed exposition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ovisions in the Ordinance and a comprehensive source of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of enabling the Privacy Commissioner to discharge his major duty to promote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Ordinance.
【電子書】中國憲制之維新
本書結集憲法學專家童之偉幾年來於報紙、法學期刊、主流社科網站,以及以作者個人名義博客發表的關於中國憲制維新的大部分文章。作者既建立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也回應法學界其他學者的相關言論,並與之切磋交流。書中再三闡明社憲派基本的憲政建設主張,社憲派、反憲派、泛憲派三者間的差異,以及推進法治維新關鍵的現實考量,並反覆申明應尊重中國現有的政治力量對比格局,努力在這個格局下通過明確黨權範圍和規範黨權行使程序的維新方略,爭取有效保障基本人權或公民基本權利的憲政。本書毫不避忌地結合當今中國實際的法律生活闡論,務求對推進中國憲制維新進程作出貢獻,實在值得參考。
【電子書】不動產問題,熟年知多少?
◎房地合一施行後需留意哪些事項? ◎贈與不動產給子女該如何節稅? ◎媳婦與女婿有沒有繼承權? ◎熟年第二春,是喜還是憂? ◎家有身障者,該如何保障其財產? ◎不肖子女,父母可剝奪繼承權! & 本書分為不動產/遺產稅/熟年家庭財務/繼承四大主題,並集結作者於《熟年誌》之理財專欄,加入時下與大眾最息息相關的法令。 內容為作者所經手的各種案例與請示法條的過程講解,讓繁複的稅法變得簡單易懂,並針對熟年人常會遇見的各種財產稅務問題做警惕與解釋,是不得不仔細了解一番的熟年理財書。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不動產/遺產稅/熟年家庭財務/繼承四大主題,並集結作者於《熟年誌》之理財專欄,加入與熟齡族群最息息相關的法令。 ◎本書整理編製相關案例解析與實務範例,是相當適合相關從業人員研讀援引的工具書。
【電子書】財政法制的新視野
關心財政時事的各界人士,絕對不可錯過的學術視角!台灣面臨嚴苛的財政窘境,惟政府往往不試圖嚴格控制支出規模,反而變本加厲推行各類短期討好人民的給付行政,令人憂心。財政為庶政之母,其健全營運,攸關全民福祉。針對政府各種預算與財政措施,當有從財政法學視野認真探討的必要。有賴財政的充分支持,政府各項施政方得以順遂推展。台灣財政法制面臨的各種課題經緯萬端,當有從學術視野持續研究的必要。本書集結作者近四年來財政法相關研究成果,探討範圍涵蓋規費、特別公課、地方預算法制、學校募款、公設財團法人管制以及機場營運模式之政策的課題抉擇,關照面向多元。期盼本書之出版,能對關心財政法發展的讀者提供參考價值。
【電子書】香港政黨與良性政治:憲制與法律的視角
香港應當發展政黨政治嗎?這是一個香港政治發展無法迴避的問題。本書指出,回歸後香港政治環境的「亂象」,其根本原因在於現行的「半政黨政治」制度安排限制了香港政黨發展的空間,卻又無法找到有效的替代機制來容納現有的政治力量,這就導致政黨只能向立法會,甚至是街頭政治尋求發展空間。要破解當前的政治困局,實現良性政治,需要轉變理念,從不同的制度層面來鼓勵和規制政黨發展:1 在憲制安排上,達成「真普選」與國家安全的平衡,透過「雙普選」來使政黨逐步獲得核心的政治權力;2 在選舉制度上,逐步採取單議席單票制與現行的比例代表制並行的混合制,並同步選舉行政長官與立法會,從而改變現行制度不利於大黨的現狀;3 透過制定政黨法來確立政黨的地位和功能、完善政黨註冊、政黨的公共資助等制度,並確立政黨競爭的基本規範。只有對香港政黨政治的制度安排進行這種全方位的改革,才有可能使香港政治駛上良性運行的軌道。
【電子書】人權之基本原理
憲法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保障人權,本書由專業學者詳細介紹人權的的基本原理:人權的發展、意義、本質、分類、享有主體、體系、效力、平等原則、國民學習權。用最淺顯易懂的文字,帶領讀者了解極為有用的人權概念,懂得爭取自我權利。
【電子書】香港法概論〈第三版〉
本書由多位香港本地法學教師和律師協力編寫而成,特點是用詞規範、論據充足、觀點清晰、案例典型、闡釋透徹、深入淺出。 本書內容共分十八章,全面地介紹整個香港法律體系,範圍包括法律制度、訴訟法、證據法、憲法性法律、行政法、刑法、合約法、民事侵權法、房地產法、房地產轉讓及租務法、信託法、繼承法、家事法、知識產權法、商法、商業組織法、僱傭法、稅務法,乃至涉及內地的民商法律事務。作者結合典型案例作準確扼要的闡釋,當有助讀者增進有關的法律知識。 本書自1999年問世以來,連番再版,廣獲肯定和好評。茲因應香港法律發展的新情況,又在內容上作了大幅度修訂,並新增了〈商法〉、〈稅務法〉和〈涉及內地的民商法律事務〉三章。書末附錄〈關鍵詞(英漢對照)〉及〈與香港法律和法制有關的網站一覽〉,方便讀者參考及延伸閱讀。
【電子書】正義的效益:一場法學與經濟學的思辨之旅
法律追求公平正義;經濟尋找成本效益 法律強調除弊;經濟旨在興利 透過這場法律與經濟的對話,把效率的概念引進法學, 除有助於思辨論述,也將使正義的概念更有操作性 相對於法學,經濟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因性質使然,已對傳統法學帶來巨大衝擊。經濟分析為法學的工具箱裡添增了新的工具,也逐漸改變法學的根本性質。 知名經濟學者熊秉元致力於架構經濟學與法律學的橋樑,對於法律經濟學在兩岸三地生根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法律經濟學或法律經濟分析,於六○年代興起於美國,成為當代顯學。熊秉元教授扼要說明法律經濟學的旨趣,回顧其發展歷史,並且引用不少英美法上的著名案例,說明如何以經濟上的效率來處理法律上正義的內涵,深具啟示性。 熊秉元教授試著於以平實、精確、有趣、深入淺出的文字,闡釋經濟行為、成本、物權、債權等概念的關係,建構一套嚴謹的經濟分析架構,用於討論正義、權利義務、債權物權等法律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和處理方式,顯示經濟學上的效率和司法學上的正義確有密切的關聯,及互相啟發之處。
【電子書】冤罪論:關於冤罪的一百種可能
DNA證據的界限、自白的真偽與效力、證人與證言的虛實、外部人犯案與內部人犯案、情況證據的堆疊、另案逮捕的陷阱…… 有罪與無罪微妙的分界點 「神奈川・鶴見的金融業夫婦強盜殺害案件」:犯人還是第一發現者? 「德島收音機商殺害事件」:外部人犯案還是內部人犯案? 「帝銀事件」:毒物謎團與情況證據堆疊? 「足利事件」:犯了錯的DNA鑑定? 「靜岡・小島主婦強盜殺害事件」:自白與祕密揭露? 本書主要分析戰後日本的重要冤罪案件;分析的重點不在於冤罪的結果,而在於案件如何變成冤罪的過程。同時希望透過案件分析冤罪的特徵與形成機制,以便建立起更具有一般性的「冤罪性」,讓「以日常感覺就能掌握到冤罪」這件事成為可能。 為了因應日本引進人民參與審判的裁判員制度,公民將擔任刑事司法之審判者,本書作者設定讀者為有可能擔任裁判員的一般公民,說明應如何避免誤判冤判。本書網羅日本二次大戰後的冤罪案件,並分析其特徵與形成冤罪的機制。 冤罪現象代表司法審判製造出了絕對的不正義! 為什麼一個案件在所謂公正的審判過程中會變成冤罪? 本書要把冤罪的各種特徵以及產生冤罪的種種機制,以意象的方式加以呈現。只要有這些一般性的印象,在公民面臨實際案件的時候,應該就可以大概了解,什麼地方會有什麼樣的「冤罪性」,應該可以在感覺到、抓到「冤罪性」這個審判中的動態。 冤罪常常是在法律學者或人權團體持續數十年的批判活動後才被平反,以日本戰後冤罪被平反的殺人案為例,從被告被逮捕起到再審無罪止,平均年數為31.1年。現在我們必須要跳過這個彷彿無止境的等待。換句話說,必須要把二十年後、甚至三十年後才會被釐清的情況轉變成「現在式」。 到目前為止,法律學者與人權團體在冤罪批判中所做的,都是鉅細靡遺的、資料量龐大的研究活動,而本書試著要簡化這些研究結果。透過思考的整理抽出冤罪的一般特徵及發生機制,以之為媒介,最終建立作為審判中的一種動態而存在的「冤罪性」。
【電子書】行政法學總論
行政法學是一門研究如何將行政權力納入法規來掌握的學科。本書除了增加相關的法令函釋,行政法院的見解以及學界新作的高見外,也盡量將我國憲法理念,尤其是大法官的釋憲解釋,融入於各章節之中,以顯現出法治國家中作為最高行政法法源的憲法理念,應如何發揮其拘束行政行為的重要性。
【電子書】奢侈稅實務判例研析
重要稅改.精彩判例詳析: 認識奢侈稅 & 奢侈稅如何影響你的權益? 33則奢侈稅法院實務判例研究與精闢解析 & .擁有二房地,出售持有未滿兩年受贈之房地,是否需課徵奢侈稅? .一年之內買賣房地的行為,實際上是隱藏離婚財產分配的「假買賣」,是否仍應課徵奢侈稅? .於持有房地期間未辦竣戶籍登記,是否不受奢侈稅兩年閉鎖期之限制? .於兩年內出售所居住的房地,而同時持有另一筆持分的房地,是否應課徵奢侈稅? .夫妻間為節稅而假買賣真贈與不動產移轉,也要課徵奢侈稅嗎? .購入漏水屋後,因無力修繕,因而於兩年內出售該屋,是否應課徵奢侈稅? .自用住宅的一部份曾經出租做營業使用,於持有兩年內出售,該如何核課稅款? .屬於都市計畫範圍內之農業用地,於持有一年內買賣是否需繳納奢侈稅? .因離婚條件協議,而出售持有未滿一年房地給前配偶,是否應課徵奢侈稅? .非自願離職而賣房 .簽訂買賣契約後,再將持有未滿兩年的房地贈與配偶,配偶應否負擔奢侈稅? .如果買賣房地是因為保全債權,可否免於課徵奢侈稅?
【電子書】用故事推開法律之門
用故事講述法律, 法學院的教授都沒能做到! & 討論法的精神,追尋法律印跡; 熟讀法律常識,開啟智慧人生。 & 法律是故事,是我們昨天的故事; 法律是知識,是我們關於今天如何行事的知識; 法律是夢想,是我們對明天的夢想。 讀法律故事,瞭解法律、學會法律,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法治社會中。 & 古希臘人為自己的城邦利益而戰最終確立了以城邦生活為基礎的古希臘法律; 古羅馬的法律機器得以完美運行,得益於程式完備的羅馬法庭和專業律師階層的出現; 蘇格拉底因捍衛法律原則而亡; 摩西以“十誡”作為上帝所賦予的神聖之法; 中國的炎帝和黃帝則經過一場戰爭確立了最初的部落規則…… & 在這些形態各異的故事中,我們不僅能看到法律的歷史,還能通過法律的歷史看到人類發展的歷史。 & 當然,本書也不可能涵蓋幾千年的法律發展史,只是試圖拋磚引玉,為讀者朋友將來讀懂更多的法律“大部頭”奠定基礎。
【電子書】英漢法律大詞典〈修訂版〉
本書廣泛收錄各類法律專業用語,英漢對照,並配以精確流暢的解釋,包括︰ & (1) 每個英文詞語皆附一至數個最貼切的中譯對應詞; (2) 所列詞語皆列明所屬的詞類,及其適用的詞態變化; (3) 每組詞語皆一併列出其適用法律範疇,以及與其相近和類同的詞語,方便讀者翻查比對。 & 除廣收日常法律用語外,另精心編有法律諺語部分,條目清晰,翻查容易;詞典後並詳列中文筆畫索引。新編版本更對原書增補超過400個詞語,務求更貼近現實法律方面的發展。
【電子書】兩岸三地侵權法主要詞彙
在現代世界,大都會人煙稠密,人際關係複雜,「侵權法」(Law of Torts)遂成社會發展之必然產物。誠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朗奴高斯(Ronald H. Coase)所言,世上衆人皆有其自身之權益,侵權法正好回應社會「以合理成本解決爭議」之需求,最終達致減少侵權事故之目標。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三個華人地區,基於歷史原因採用不同之法律制度。香港回歸中國後,按照《基本法》繼續採用英國普通法。內地與台灣則屬大陸法體系,以成文法為主要法律來源。隨着近年三地交往頻繁,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關係日益密切,三地法律詞彙諸多相同相異之處,實值得深入研究討論。 & 本書分為甲乙兩部分。甲部以香港普通法為基礎,剖析13個侵權法重要詞彙在兩岸三地之法律意義,如“Negligence”(疏忽/過失/過失)、“Strict Liability”(嚴格法律責任/嚴格責任/嚴格責任)、“Nuisance”(妨擾、妨擾事故、妨擾事件、滋擾/妨礙、妨害、公害/侵入、公害)、“Defamation”(誹謗)及“Sexual Harassment”(性騷擾)等。每篇文章先講述該詞彙在普通法之概念,再探討內地與台灣相關之法律定義和解釋,其中涵蓋三地譯詞、法例及應用實例。全書共有49個案例,大部分為英國及香港之普通法案例,務求協助讀者全面理解中港台侵權法之核心概念。乙部收錄英漢詞彙共102條,以香港法律為基礎,再加入內地與台灣詞彙,其中逐一羅列所根據之法條及詞典來源,方便讀者查閱。 & 本書是兩岸三地法律專業人員及翻譯員之必備參考書,法律系教授和學生亦可用作教學及研究。其他專業,如翻譯、中文及語言學系、新聞及傳播學系、社會學系、工程學系及工商管理學系等,亦可藉此研究相關之法律課題,從中熟習法律知識。此外,侵權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故本書對各界人士均具有參考價值。
【電子書】憲法之基本原理
國家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保障每一個人都能享有人權!本書介紹有用且必要的「法」與「憲法」之基本概念,憲法研究專家許慶雄透過實例,逐一介紹:法的本質與法治主義、憲法之意義與特質、憲法制定權力之意義及本質、制憲與修憲、國民主權與國民國家、國民主權、權力分立與政府體制、司法獨立與違憲審查,以及憲法保障等概念;深入淺出,帶領讀者迅速理解憲法的精義。
【電子書】關於法律的100個故事
國王雖在萬人之上,卻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信仰自由,就是信仰法律。法律是人類歷史的微縮,是追求自由的故事,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迄今為止,幾乎很少有人嘗試講述法律的故事以饗廣大讀者,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法律是故事,是我們昨天的故事;法律是知識,是我們關於今天如何行事的知識;法律是夢想,是我們對明天的夢想。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甘迺迪
【電子書】不動產經紀人重要法規
本書包括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不動產相關法規、不動產相關稅法、不動產估價相關法規、民法、不動產契約書範本等不動產業界重要法規。法規隨時更新,可作為不動產從業人員專業用書,提高自己的專業形象。並可用為大專用書及準備不動產經紀人等相關國家考試之工具書。編排美觀清晰,條列清楚,有助於準備應試之用。
【電子書】兩岸三地合約法主要詞彙
「合約法」是法律系統的基礎,在現代法治社會尤為重要。社會發展有賴各層面的自由交易,自由交易乃基於自願約定的協議。合約法正提供民商事協議的法律保障,確保個體法人間能自由平等貿易通商,洽議各類協定。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近年交往頻繁,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關係愈趨密切。雖然三地同屬華人地區,但採用不同之法律制度。香港九七年回歸中國後,仍然沿用普通法體系,法律條文及法院判例均具約束力。內地與台灣則奉行大陸法體系,以成文法為主要法律來源。故此,三地的法律條文及詞彙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研究探討。 & 本書分為甲乙兩部份。甲部內容按合約構成、內容及效力等範疇分立五篇,剖析多個重要詞彙在中港台三地的法律意義。每篇文章先講述詞彙之普通法概念,再探討內地與台灣法的定義和解釋。分析扼要清晰,涵蓋三地法例,及32個英國等地之普通法案例,相信會令讀者全面理解兩岸三地合約法之核心概念。乙部收錄了中港台合約法英漢詞彙102條,以香港普通法合約概念為基礎,再加入內地與台灣詞彙,所根據的法條及詞典來源均逐一羅列,讀者可一目了然。本書檢視三地合約法詞彙翻譯及法理上之異同,在不同段落加插三地案例、文書例句等,理論實踐互相補足,期望為讀者提供基礎的法律知識。 & 本書可成為三地法律翻譯員、法律專業人員的必備參考,如今三地商貿往來頻繁,律師事務所愈多使用中文處理案件,本書定能在法律文書草擬及翻譯大派用場。對於法律系的教授和學生,本書可供教學及研究參考。本書亦適合多個學系的師生閱讀,如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工商管理學系,工程學系等,以研究相關課題,或了解法律背景知識。此外,合約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故本書對各界人士均具相當的參考價值。
【電子書】憲政論:憲政變遷與體制改革
在歷經數次修憲後,的確我國政府體制雖已轉變為雙首長制或半總統制,總統在憲政上所扮演之角色,大多數民意也都傾向期望一個權能兼備的總統制。因此,當前我國的總統在憲政體制與實際政治運作中,除了要遵守雙首長制的憲法規定,更需發揮溝通協調與領導能力,去說服其所帶領之執政團隊有效貫徹總統的治國理念與政綱政策,並體察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亦是政黨政治之真諦,做好與國會議員與在野黨的政策說明。 本書研究之重點乃是從我國總統之地位、職權、產生方式,以及總統與行政院等機關間之關係,以歷史途徑及比較方法對我國當前憲政體制做一次全面性的剖析與檢視,也就是從憲政原理透視我國憲政體制變遷的歷程,剖析國家元首與國人對憲法之認知與憲政實踐,以及針對總統之職務在憲法及相關法律應然面及實然面之符合度及差異性,作一具體深入之探微,並且對若干爭議性之課題提出改進之道。諸如府院權責是否釐清、總統是否有責無權或有權無責、總統是否對行政院所屬的部會逾越憲政規範而直接指揮?總統對行政院所提請任命之各部會首長以及政務委員之任命所發揮之影響力如何?有關總統職權究竟採法定職權說或實質影響說、總統所負的政治責任與法律責任之界限如何?總統在政黨政治的運作中所扮演之角色與功能如何?亦就是希望透過對於中央政府體制的研究與發現,以就教於國人,凝聚提升優質憲政文化之共識,同心協力共同思考一個長治久安的憲政體制之改革方向,落實權力分立與制衡之憲政運作效果,為國家的永續發展與人民的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幸福生活,開創一個更為美好的新境界。
【電子書】淺談香港仲裁法
《淺談香港仲裁法》是一系列以法律為主題的叢書的第二本。系列將邀請法律專業人士,就各法律專題作深層次思考,並以淺白的文字,深入淺出地闡述、探討及剖析,讓每位讀者能從宏觀、實際及全面等多角度去認識各個有關專題,並能對現今的社會、生活作出反思。「仲裁」是按爭議雙方意願所成立的一個獨立評核機構,目的是進行審理並為案件提供一個經過理性分析的裁決,機構的成員是仲裁員。仲裁員不一定由專業的法律人士擔任,任何人只要持公平、耐性和開放的態度,經努力後也可成為出色的仲裁員。作者曾擔任多年高等法院原訟庭法官,透過其豐富的經驗及專業的知識,輔以案例,將「仲裁法」全面及簡要地闡釋出來,冀望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非但學到有關的基本知識,更能在有機會處理案件時,將之善用,以達致有效而符合經濟原則的結果。
【電子書】從結婚到離婚:婚姻權益.離婚協議與狀例
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當得一世夫妻,固然不易,自應細心呵護;惟現代人面對外在環境快速變遷,壓力、誘惑紛至沓來,要使兩情繾綣,共赴白頭,誠屬難事。若不幸夫妻緣盡,要如何離個乾淨的婚,給彼此留下一個相見無恨的背影,實為必要。本書以理性的角度看待「從結婚到離婚」這件事,將法律上有關結婚要件、夫妻財產的約定、兩願離婚到裁判離婚……種種婚姻之權益,以淺顯文字配合協議書、狀例的整體呈現,予讀者必要時之參考。
【電子書】法學的經濟思惟
本書嘗試闡釋經濟學在生活上的廣泛思考應用,特別注重經濟學和法學之間的關聯。自1991年起,「法律經濟學」這個項目,即列於美國經濟學會出版的《經濟文獻期刊》索引,可見其在經濟學的領域中,已具有眾議僉同的地位。對臺灣而言,在自由化、國際化的過程中,「法律經濟學」的重要性亦不容忽視。作者汲取多位知名經濟學者的精闢觀點,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寇斯、英國政府首席經濟學者凱克斯爵士、香港經濟學家張五常等,藉此剖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種種法律問題,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具體呈現了法律經濟學的多元面向。作者在書中以詰問的方式,言簡意賅地揭露經濟學者的思辨歷程,不僅可為深層思索判斷的參考座標,同時指引了一條進入法律經濟學的最佳途徑。本書特色:1. 華語散文界「巨俠」熊秉元教授最新作品2. 言簡意賅地揭露經濟學者的思辨歷程3. 以深入淺出的經濟思惟,剖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種種法律問題
【電子書】法律翻譯:理論與實踐【第二版】
本書距2006年首版發行已有六、七個年頭,在這段時間內法律翻譯領域發生了許多顯著變化。本書第二版即根據這些變化對第一版的內容作出了相應的修改;修改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本書「理論篇」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章,及「實踐篇」的第六、第七和第九章,因為這幾章的內容與普通法的關係更為密切,其中所引用的例句幾乎全部來自普通法。另外,考慮到讀者在自學法律翻譯時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對一些重要例句增加了解釋和說明。在「理論篇」中,作者先從法律翻譯的基本概念出發,闡述了法系和法律體系與法律翻譯之間的內在聯繫,並闡述了法律翻譯工作者應具備的條件和法律翻譯的質量標準。在「實踐篇」中,作者論述了法律翻譯的程序與方法、長難句的理解和翻譯,以及法律翻譯的一般技巧和特殊技巧。法律翻譯的特殊技巧(即本書的第九章)是本書最長的一章,亦是本書中實用價值最高的一章,因為其中所述的內容多為法律翻譯的「個性」特徵,是譯者乃至律師在翻譯法律或起草法律文件時需要正確理解和認真對待的。本書既可以作為修讀翻譯、語言、法律、經貿等專業的大學生、研究生的教材,亦可以作為不同行業的翻譯人員、律師及法律專業人員、政府公務員、會計師等的法律翻譯進修課程或參考用書。
【電子書】土地登記實務突破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土地登記規則,第二部分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三編土地複丈及第四編建築改良物測量,第三部分為考取地政士學員的心得分享及歷屆試題精答,系統完整、觀念清晰,更有助於讀者準備地政相關之考試。
【電子書】聯合國人權兩公約與我國人權保障
2009年3月31日立法院審議通過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全部條款,同時通過《兩公約施行法》,使得兩公約所揭示保障人權之規定,具有我國國內法之效力。自此,我國行政、司法機關於行政作為或偵查、審判上即可直接適用,人民亦可本於兩公約所揭示保障基本權的規定,據以抵抗國家不法權利之侵害,進而對不法侵害所造成的損害請求賠償。本書全面檢視我國通過兩公約後的執行概況,如:台灣刑事被告之人權保障、從法律觀點談我國對原住民族土地之保障、台灣勞工權益保障發展之探討、從人權觀點談校園輔導管教問題……等,值得關心我國人權發展的各界人士一探究竟。
【電子書】憲政體制與人權保障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為警察而撰寫的「憲法與人權保障」教科書,並參考國家考試憲法命題大綱中的「憲法原理原則」撰寫,以「憲政體制」與「人權保障」為全書主要內容。憲法人權教育可以作為國民通識教育來看待,憲法教育亦應致力培養警察「尊重人權」的觀念,使其能與時俱進,具備民主社會中「執法者」所需要的基本素養。修習本書有助於培養憲法通識與人權意識,對於準備國家考試亦有輔助的功能。
【電子書】別讓法律找你碴
不知者無罪?不知者有罪! ? 法律是要「早知道」,別再用「我以為…」解釋一切!別讓你的青春陷入法律地雷區!別再當冤大頭了,你需要法律保護你!現代人在尋找生活出口的同時不免疑惑,一時的方便、不在意,甚至只是一時興起,都很可能惹來一身意想不到的麻煩。當你碰到這樣情況,你能怎麼辦:熬夜大半年來的天幣不翼而飛,實在不甘心!孩子犯錯,家長也有連帶負任嗎?辛苦打工薪資竟然縮水,怎麼辦?吃虧不見得是佔便宜,法律零距離,才能SAFE度過每一天!本書是青少年、現代人、家長都需要的法律護身符,精闢分析法律問題,加強相關法律知識,真正讓你生活不吃虧。本書特色議題新穎且符合時代潮流,充分反映現代生活的煩惱及困境。專業而中肯的案例分析,增加對真實生活情境的判斷力。深入而精闢的分析,並納入相關議題,迅速解決讀者疑惑。超白話、超體貼、超實用,法律IQ直線破表。讓父母、師長及青少年都能有對策面對生活的誘惑與困境
【電子書】憲政.中國:從現代化及文化轉變看中國憲政發展
《憲政.中國》收錄了作者在不同報章發表關於中國憲政的文章,並加入詳細論述與新的資料,分析中國憲政的發展。第一部分是全書的基礎,介紹憲政的基本理念。第二部分檢視中國曾經歷的立憲運動及現今中國共產政權的憲法觀。第三部分提供理論的分析,探索現代化與管治體制的正當性的關係,以及現代化對政治、文化的影響,並以此建構一套理論框架,勾勒出憲政體制的發展軌跡。第四部分進一步分析其他推動憲政發展的因素。第五部分分析近年中國的法治建設,並審視其憲政成果。第六部分就近年衝擊中國共產政權的社會事件,評析中國憲政發展的現狀。第七部分以《零八憲章》及其草擬者劉曉波被囚及獲獎為引,進一步剖析中國憲政的前景。最後以政權模式、管治的正當性、現代化、文化轉變之間的關係作結,闡述它們對中國憲政發展的影響。
【電子書】不動產經紀人重要法規
本書包括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不動產相關法規、不動產相關稅法、不動產估價相關法規、民法、不動產契約書範本等不動產業界重要法規。法規隨時更新,可作為不動產從業人員專業用書,提高自己的專業形象。並可用為大專用書及準備不動產經紀人等相關國家考試之工具書。編排美觀清晰,條列清楚,有助於準備應試之用。
【電子書】新世紀財稅與預算法理論與課題
台灣面臨嚴苛的財政窘境,惟政府往往不試圖嚴格控制支出規模,反而變本加厲推行各類短期討好人民的給付行政,令人憂心。財政為庶政之母,其健全營運,攸關全民福祉。針對政府各種預算與財政措施,當有從財政法學視野認真探討的必要。本書集結作者近年來關於財政法與預算法領域的研究成果,內容對預算、消費券政策、入聯公投及花博第二預備金、規費收取與標準等最新課題皆有所觸及。對關心此領域的各界人士,本書當具參考價值。
【電子書】公寓大廈管理維護系列:公寓大廈水電消防
室內冷、熱給水主幹管都是裝配在「地板結」內,然後在牆壁內分別往上接配至各用水設備處所以給水管漏水的地方,大都只會在地板處或牆壁的較低位置,而地板結構內的漏水,則大部分是往下滲透 因為水往低處流,所以如果發現屋頂板結構滴水,就要檢測及查修樓上住戶的水管。
【電子書】全球徵信要覽
交易風險一向是廠商相當關心的問題,而國際貿易雙方往往睽隔萬里,掌握對手的信用狀況以降低交易風險自是格外重要。外貿協會爰請駐外單位同仁針對駐地常見之交易風,險提供避險之道,《全球徵信要覽》一書於焉誕生,相信對廠商國際行銷風險的控管有所助益。
【電子書】法官如何思考
法官非得是終身職嗎?高薪資能夠讓法官更清廉嗎?法官的判決是為了實現社會正義,但我們要的是媚俗的法官?或者恐龍法官?又如何評鑑並淘汰不適任的法官呢?美國著名法學家波斯納法官,深入分析法官在審理訴訟時的思考。波斯納認為,當傳統的法律材料足以讓法官發現事實並引用既有法條時,他們會直接那麼作,那是法律推理的部分。但是在沒有判例可循的案件裡,傳統的方法不夠用了,法官就得靠自己,以經驗、情緒、潛意識的道德觀在茫茫大海裡領航。在這個情況下,他們已經是立法者的角色了,儘管有內在和外在的限制,例如執業倫理、相關同事的意見、上級法院的審查,以及行政部門的干預。在扮演立法者的角色時,不免會有政治傾向,就此而言,大部分的美國法官都是實用主義者,總是向前看且以政策為考量,顧及判決結果的短期和長期的影響。作者要闡述的不是法官如何思考,而是法官應該如何思考。對於正在推動法官法修訂以及法官審理品質的提升的台灣,本書的出版應該有助於司法界省思。
【電子書】公益揭發:職場倫理新趨勢
本書探討職場中公益揭發(揭弊)的風險性與爭議性,介紹英國、澳洲、紐西蘭、日本、歐盟等國立法例,並有本土案例的討論,兼具理論與實務。國內對公益揭發(揭弊)的研究仍在萌芽,這是第一本專門討論如何看待揭弊現象、保護揭弊者的論文集,提供有別於傳統視之為「告密者」、「抓耙子」的負面思維,建議立法予以鼓勵、保護。
【電子書】解決衝突與調解技巧
「訴訟」是一隻很奇特兇惡的猛獸,從它的表面看是很平凡,讓爭議人很容易啟動,很多人都樂意使用它來伸張正義及懲罰對方。可是,當「訴訟」一旦啟動後,爭議人是很難全身而退,不受任何傷害的。「訴訟」破壞彼此的關係,加深彼此的仇恨,無助解決紛爭,最終做成兩敗俱傷的全輸局面,促使爭議人傾家蕩產。 為了避免採用「訴訟」,爭議當事人可選擇「調解」替代「訴訟」,一起解決他們的糾紛。「調解」是解決紛爭、締結雙贏或是多贏的白武士。筆者期望透過本書簡略地介紹「調解」和調解所需的法律知識和技巧,吸引有心人參與調解專業的行業,減少日益繁重的訴訟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締造和諧社會,達至「以和為貴」的理想境界。
【電子書】政府採購異議.申訴.調解實務
政府採購法施行至今已逾10年,主管機關雖經數次修法以止紛爭,惟問題依舊層出不窮。無論公務員或廠商採購人員,對於政府採購或履約過程中伴隨而來的爭議,總難免忐忑不安,惟恐誤觸法網。本書便統整分析這10年來實務上處理的各種爭議案例、類型,予讀者一合法、合理、合情的解決方向——異議、申訴和調解,期締造採購雙方「雙贏」之局。本書特色:1.就政府採購糾紛解決之道——異議、申訴和調解三種途徑,按章分節.並以諸多實務案例,條分縷析,甚具參考價值。2.言簡意賅,必要之處搭配各項程序流程圖、採購錯誤行為態樣、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