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
2017.11.27
書寫卡片當下,在一種剛剛好的速度感,記憶跟著浮現
文/s編輯部明明這年頭連拿筆的機會都很少了阿。有通訊軟體後連生日祝福都能讓你即時達成祝福任務,少了經過層層關卡傳達到的心意,帶上一些時代感與郵戳的痕跡,從挑選的卡片開始到書寫的字體,似乎更能接近送禮者的心意,10年以後回頭看,也許你已經與對方斷了聯繫,也許你們仍過著日常,但是在書寫卡片的當下,也許是在一種剛剛好的速度感,對對方的感謝與記憶也會跟著浮現,昏黃的燈光下在往事的記憶中溫暖彼此的心。 表面上經營的是一家文具店,其實就是和文字相關的打雜工。 一家老舊的文具店,除了販售不起眼的文具,這家文具店歷代老闆還有一項重要的營業項目——代筆。顧客上門告知書寫內容,代筆人代為捉刀、構思文字內容、書信呈現方式,就連紙質、墨水顏色、郵票年份式樣都有所琢磨和講究。在鐮倉山邊一隅的山茶花文具店裡,年紀輕輕的繼承人仍堅持傳統。《山茶花文具店》這本書不只是療癒,感覺自己的心就像被什麼洗滌過似的,最後還不知為何淚流滿面。在這個... -
2017.11.20
什麼是善終?我們要如何告別?
文/s編輯部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前往瑞士接受安樂死的安排,前陣子瓊瑤與丈夫平鑫濤家人為了插鼻胃管爭吵,顯示現代人對於臨終議題的歧見愈發明顯。去年熱門電影《遇見你之前(電影【我就要你好好的】原著)》中男主角因一場意外失去健康與事業,人生一切都被摧毀的他最後也選擇安樂死結束一生。死亡的議題逐漸成為社會與小說中的討論問題,除了現實面資源的妥善運用外,就人的立場而言,我們是否真的有選擇死亡的權利?善終又是否只有安樂死的選擇?在風氣越來越開放的台灣,越加長壽的我們不斷討論各種死亡的可能,但如果,生前能好好告別,無論最後如何死亡,我們是否都能更加無憾? 醫學不斷進展,我們的壽命一直延長,死亡的定義也在改變。 《理想的告別:找尋我們的臨終之路》作者在父親罹患淋巴癌後辭去工作,回到賓州老家照顧父親。安本來打算協助父親在自己蓋的家中好走,但父親臨終前失智、狂暴,最後一刻安還是把他送到醫院,他最後還是在那裡死去。此後安不斷思索,什... -
2017.11.13
喧嘩在你我生活裡的靜寂,我們都曾經是做工的人
文/s編輯部《做工的人》在2017書市異軍突起,在各方面造成迴響與討論,我想有一部分是因為現代人的共同記憶,上一輩父母能夠讀書的機會很低,大多不是做工要不然就是自己做個小生意,書介開頭寫著「這社會要求他人有尊嚴活著的,幾乎都是收入穩定的人。」與其說這本書要觸發我們氾濫的同情心,不如說台灣大多人都是勞動者的孩子,從小看著父母在太陽底下汗流浹背辛勤地工作著,那是勞動與台灣歷史的深刻鏈結,在勞動記憶逐漸被時代沖開的現代,這本書所引起的討論在在提醒我們勞動對這個社會的意義。 人的生死起伏終會淹沒在時代中,我們唯有活得比我們的時代更長。 《慈悲》以化工廠為背景,透過工人水生的故事,從國營工廠時代,歷經社會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以一己之善守護家人與車間工友的尊嚴及生活,帶著生存的硬氣,始終堅守自己的意志。以50年的小人物生命史,從文革到改革開放,見證了大時代的劇變。小說裡的人物都是渺小的中下階層,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為生存... -
2017.11.06
小份量吃得巧!從低醣到生酮,2017書籍市場裡打入文青界的飲食新趨勢。
文/s編輯部飲食議題在現代人關心健康的風氣下越來越盛行,順勢也帶動自己動手做料理的風潮,不僅僅是追求好吃的美食,更講究吃得健康、天然,從廚具的選用到擺盤的方式,煮得美味不再是主婦們的唯一目標,健康的重要性與美感,改變了忙碌外食的中產階級與單身女孩,飲食成為一種生活風格,使飲食文化達到新的巔峰。 今年最熱賣的當屬這本!顛覆傳統烘焙方式,進入烘焙新紀元 《田安石的低醣廚房:第一本無麥、無米、無糖的超級無麩質烘焙糕點配方!》全台第一也是唯一!不再使用麵粉與糖粉,燃燒脂肪、穩定血糖、遠離麩質,增肌減重大口吃甜點!本書為唯一以中文撰寫的低醣烘培食譜,衷心希望能提供所有熱愛甜點又需忌口的健康瘦身族及血糖控制者,另一種簡單而方便的選擇。全書食譜不用麵粉也不含糖粉,用醣的含量高低分三篇章,讓想開始低醣飲食的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從限醣開始接著低醣,最後生酮。 2017所有人都在討論的飲食瘦身法,除了生酮飲食還是生酮飲食 ... -
2017.10.30
過癮阿!這本書,運動燒脂,我們用推理小說燒腦
文/s編輯部有的書讀起來就像跑了一場馬拉松,但是讀推理小說就像剛上完一堂飛輪課,視覺模擬的高山起伏景致就像故事情節峰迴路轉,一旦開始騎了,就開始享受推理小說故事的快感,不到最後一刻大家都不能停下。近來國外翻譯著作中,推理小說取代YA小說重新佔據排行榜名次,推理小說作家甩開平舖直述的寫法,決心與讀者鬥智到底,轉而以犯罪者與被害者的人性側寫,增加故事厚度,更為小說埋下更多伏筆與不確定性,洋蔥式的謎底在人性與作者安排的障眼法層層堆疊之下,結局往往更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彩蛋。 今年賣最快的就是這本!8月份才上市的銷量已遙遙擺脫眾多推理書 「做好心臟加速、脈搏狂跳的心理準備,讓泰絲.格里森以《外科醫生》帶領你展開一趟前往夢魘世界的旅程……如果你追求的是高度懸疑,那你挑對書了!」--國內外推薦閱讀評語熱烈,再加上為史蒂芬˙金的推薦作家,在在將這位新生代作家推向更高的地位,目前在台灣出版的作品包含《外科醫生》、《再死一次》,其... -
2017.10.23
令人心碎的綿綿細雨,一本含水量極高又,一點都不熱情的書
文/s編輯部秋天涼意漸起,熱情的夏日消散,愛情的熱力也退去,世界感染了這股淡淡的哀愁,街上的人獨自行走在濕轆的街道,你開始學習孤獨,在街頭盯著一隻貓許久,音樂從火紅熱血的Imagine Dragons換成淡淡憂鬱藍色的Keane,音樂與也一起帶你進入秋天的景色,不要獨自站在雨下,出來與我牽牽手,選一本讓你默默流淚但是又可以雨過天青的書。 在王定國的故事裡總是默默寫出我們人生的困境,迫使我們站在鏡子前反思 王定國最新長篇小說《昨日雨水》,懷著被拋棄的悲傷潛入掠奪者世界的主角,原只想找出失愛的真相後遠走他鄉,卻從此墜落在黑暗深淵中難以自拔……在這本小說中,作者刻意採第一人稱敘事,主角對於自己的失落疼痛難受,卻對他人悲劇一無所悉,直到一個個心碎故事撲面而來,才發覺包含自己在內的幾條飄蕩的靈魂,已交纏成彷彿同屬一人的命運。人性中最卑微也最高貴的都匯集於此,在命運之前,沒有人是故意的。 在卡洛琳‧帕克斯特看似溫柔... -
2017.10.16
你的「理性」如何讓你在「自由」市場裡上鉤?
文/s編輯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傳統經濟學說在一些理論推演過程中始終陷入「瓶頸」以及在解釋及指導現實經濟生活時表現得欲振乏力,以理查.塞勒為首的一批經濟學家開始對作為傳統理論對理論的立論根本的“理性人”假設提出置疑。他們嘗試將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引入到經濟學研究中來,提出了將非理性的經濟主體作為微觀研究的對象,從而開創了對微觀經濟主體非理性規律進行研究的先河,行為經濟學由此誕生。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和維農‧史密斯(V. Smith)因在行為經濟理論和實驗經濟學方面的傑出研究更獲得2002 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 而理查.塞勒獲得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塞勒獲獎原因為「他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科學院表示,塞勒整合經濟學與心理學,把心理上的現實假設納入經濟決策分析中,通過研究有限理性、社會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展現了這些人格特質如何影響個人決策和市場... -
2017.10.09
無論是老派小說,還是奇幻寫作,「記憶」是石黑一雄一輩子探索的主題
文/s編輯部「什麼時候遺忘、前進、放下比較好?什麼時候我們需要真的回頭看,誠實地面對過去?我花了大部分的寫作生涯在找尋答案。」-石黑一雄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由62歲的日裔英國籍小說家石黑一雄膺此殊榮,獲獎理由是「他在具有偉大情感力量的小說世界中,揭露我們與世界的連結那種空幻感之下的深邃心理。」 瑞典學院常務祕書戴紐斯女士盛讚石黑一雄:「如果結合(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與卡夫卡,就是石黑一雄的作品,不過還得加一點普魯斯特。」 戴紐斯說自己最喜歡的石黑一雄作品是《2018611304842》,但也強調他的代表作《長日將盡》是真正的大師之作,一開始有伍德豪斯的感覺,結尾卻非常卡夫卡……同時,他堅持走自己的路,不輕易受人影響,發展出個人的美學宇宙……他對瞭解過去興味盎然,但他不是普魯斯特風格的作家,他無意挽回過去,並探索個人或社會人類或社會最初為了生存而必須遺忘的事物。」 ... -
2017.10.02
夢想兩個字太大,但人生的挑戰來臨時,你有勇氣嘗試嗎?
文/s編輯部沒有夢想不代表我們只能過著死老百姓的生活!人生的冒險不是只有夢想,更重要的是你踏出的「那半步」,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去努力去嘗試不一樣的事情、走不一樣的路上班、這次中秋節月餅就自己做吧?溜滑板好像很酷,買到廉價機票就立馬決定出國旅行!原本只閱讀愛情小說的你,也可以嘗試讀讀看心理勵志的書,原本只看《飢餓遊戲》的你,也許也可以試著看《一九八四》,人生的面向活得廣,也可以活得深,夢想兩個字太大,但人生的挑戰來臨時,你有勇氣嘗試嗎? 《白日夢冒險王》:平凡上班族的小人物大英雄 《想我苦哈哈的一生(追加收錄電影《白日夢冒險王》原著短篇小說)》是瑟伯的自傳,卻更像一個舞台,讓許多小人物登台演出:彷彿活在不同時空、動不動就亂開槍的爺爺,下雨天就擔心電會從插座漏進屋子、喜愛拿鞋子丟鄰居窗戶的媽媽,半夜假鬼假怪把老爸嚇得要死的兄弟,彷彿特務過著雙重人生的女傭,或甚至是那一條咬人無數、逼得眾人想方設法復仇的小狗……... -
2017.09.25
我只是個讀書人,但這些書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捍衛。
文/s編輯部最不起眼的小人物,經常藏有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勇氣。在混亂的時代裡,有人為了寫下眼前所見而冒險紀錄,有人為了守衛這些書稿、影片、文物而冒險,思想的火苗,默默地在戰火中萌芽。近日討論熱烈的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中,外國記者冒險將韓國暴動事件紀錄,在計程車司機的協助下逃出光州才得以向世界撥放畫面。2015年82歲敘利亞的考古學家哈立德,面對伊斯蘭國恐怖分子的折磨威脅,寧死不說古蹟下落而被斬首示眾,曾訪問哈立德的記者為懷念這位學者寫道:「我們的生命無足輕重,但是我們的意念、歌曲、藝術作品、詩歌、理論、方程式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會留下,這些種種能讓後世子孫繼續探索,我們知道為何我們在此、如何在此,以及未來該怎麼走下去。」 勘比電影情節的真實事件!為捍衛珍貴手稿,一批溫文儒雅的圖書館員如何對抗惡名昭彰的伊斯蘭國.. 廷巴克圖,位於西非馬利的千年沙漠古城。自十六世紀起,此處的天文、伊斯蘭律法、詩集、歷史等知識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