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1128_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2
1128_2026手帳年曆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五歲米拉德的末班車:一場耶路撒冷的悲劇

八旗文化  出版
2025/12/03 出版

★2024年普立茲非虛構得獎作品 ★喬治.歐威爾政治寫作獎入圍 ★《紐約客》、《經濟學人》、《時代》、《新共和》、《金融時報》年度最佳書籍 ★授權全球30國語言版本,理解當代以巴衝突的最佳書籍 耶路撒冷郊外的一場車禍,一對父子的真實遭遇, 揭開了一個交織歷史與生命的私密故事, 這是當今巴勒斯坦的真實縮影,也是使人心碎的時代之書 本書描述一場發生於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郊外的交通事故,一輛巴勒斯坦校車載着一批幼稚園學生前往兒童樂園遊玩,途中校車發生事故翻覆起火。 雖然公路上的民眾不斷打電話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緊急救援單位,但沒有任何消防車或救護車趕來。由於火勢猛烈,現場民眾奮不顧身自行救援孩童,一名巴勒斯坦人激動地向姍姍來遲的以色列救援人員大罵,反遭以軍圍毆。現場一片混亂,受傷的孩童被送往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的不同醫院,但巴勒斯坦傷者需要經過批准才能進入設備較好的以色列醫院。有些孩童失蹤了,有些孩童不知道被送去哪間醫院,有些燒焦了的孩童屍體一時無法確認身分,心急如焚的父母展開了尋找孩子的艱辛之旅。 本書從這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展開,猶太裔美國記者薩拉爾仔細追蹤多位牽連其中的當事人,包括受害者父母、現場救援者、醫生、救護人員、以巴雙方官員、隔離牆總設計師、以色列醫院人員等,他們的人生際遇都反映出以巴地區的生存實況。 作者意識到這場看似偶然發生的交通事故,實質與整個巴勒斯坦民族的當下處境緊密相連。他一步步追尋這些各自有著不同背景和種族人士,進行了大量調查與訪談,梳理出意外背後錯綜複雜的種族、政治與歷史因素,同時以受害者之一的阿比德與米拉德父子為主軸,揭開多段交織著生命、愛情、家族和歷史的私密故事,為以巴之間無休止的爭鬥提供了一幅不限於種族敘事的人性卷軸,幫助我們理解這個目前戰況激烈之地人民的真實境況。 ★事故發生的場景與歷史脈絡 主人翁阿比德與這場事故大部分人所居住的阿納塔鎮(Anata),是位於約旦河西岸、目前少數巴勒斯坦人獲准居住的地區之一。自一九六七年被以色列占領後開始被猶太化,人口結構和地理景觀皆被改變。以色列逐漸沒收巴勒斯坦原居民的土地,發布數百張拆除令,將城鎮的一部分併入耶路撒冷,興建了隔離牆包圍市中心,還有屯墾區、哨站、軍事基地和種族隔離公路等。意外所發生的賈巴公路(Jaba Road),原是以色列為了方便屯墾者往返耶路撒冷而修建的,但這條公路也是約二十萬巴勒斯坦人要繞過被封鎖的耶路撒冷時的主要通道,由於該道路有很多巴勒斯坦人使用,以色列便少去維護,使道路日久失修而被稱作「死亡道路」。 ★巴勒斯坦人的身分與種族迷宮 這是因為以色列政府在許多主要城鎮與道路皆設有檢查哨,能否通過檢查哨取決於巴勒斯坦人身分證的顏色、出生在占領區的哪個區域、年齡、性別,以及是否曾被拘留或逮捕等。有些地方需要向以色列當局申請許可才能進入,這也反映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只是一個「象徵性的角色」,負責核發的是以色列所認可的身分證。當意外發生後,本書主人翁阿比德與其他巴勒斯坦父母,都踏上了尋找子女的命運旅程,但對阿比德來說,因為他是曾坐牢的巴勒斯坦人,拿著特別顏色的身分證,這使他的尋找過程更加複雜。 ★在極端對立以外的灰色地帶 作者筆下的巴勒斯坦人包括有不同派系、族群和政治立場,即使同屬巴解(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員,也有不同陣營,當中包括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相當不滿的巴勒斯坦人,也有與以色列人關係密切的巴勒斯坦官員;作者所訪談的以色列人亦同樣,既有規劃興建隔離牆的以色列官員,也有在現場救護的以色列人、協助蒐集遺體的哈雷迪猶太教徒,醫院裡的以色列社工,還有以色列電視台記者等。作者對以巴雙方人物的書寫,在一貫極端對立的認知以外,呈現更為真實的人性灰色地帶。 ★戰爭以外,巴勒斯坦人日常生活中的暴力 雖然在一九八八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以色列達成歷史性的和解方案,同意在僅占原來國土面積百分之二十二的被占領土上,建立「巴勒斯坦國」,但事實上所謂的「自治」卻困難重重,巴勒斯坦人必須忍受各種日常生活中的屈辱與荒謬處境,連基本的學習和工作都大幅受限,本書透過這場意外深入揭示這些深埋日常生活中的不公對待。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