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身懷六藝,承載六經!孔子重寫亂世秩序:講仁不只要愛人,重禮不只為形式,信命但是不服輸!孔子如何以教化之力,在亂世中點燃人類精神的明燈

舒大剛  著
複刻文化  出版
2025/09/24 出版

他走在動盪的春秋時期,用一生詮釋心中理想以「仁、義、禮」鋪出一條超越時代的精神之路以仁義立身,作千古典範一覽孔子穿越兩千年的諄諄教誨【孔子其人:聖賢的歷史定位】本書以春秋亂世為背景,鋪陳孔子在歷史中橫空出世的文化意義。從孤兒出身、寒門自學,到位列大司寇、周遊列國,書中細緻刻畫孔子一生的行誼與精神追求。不同於神化處理,書中重視孔子作為「凡間聖人」的真實面貌,突顯他不屈於命運、不妥協於權勢的堅毅人格。透過史料與《論語》對話的交錯鋪陳,讀者能深刻感受孔子如何在時代的夾縫中,堅守道義,播種思想,並最終成為儒學之宗。【儒家核心:仁義禮的思想架構】全書以深入分析「仁、義、禮」三大概念為思想主軸,解釋孔子如何透過這些價值構築一套安身立命與治理社會的倫理系統。「仁」為愛人之本,是人格自覺;「義」為行事之準,是道德自律;「禮」則是制度與規範的落實。作者從孔子語錄、歷代詮釋及現實處境出發,剖析這些概念的邏輯關連與操作原則,並指出它們如何回應春秋時期的崩解與失序。此段落既有理論深度,也兼顧理解門檻,讓讀者得以掌握儒家思想的核心骨架。【治與教的實踐理想】書中也著重展現孔子在政治與教育兩方面的實踐理想。政治上,他主張德治與仁政,強調以道德感召而非刑罰懲治來維繫社會秩序;教育上,他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首開私人講學之風,奠定後世教育制度的基礎。這一部分不僅論述孔子理念的理想性,也直面其現實困境與歷史遭遇。透過對孔子仕魯從政與十四年周遊列國的描述,作者呈現其理念與現實的緊張關係,突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意志。【思想傳承與歷史迴響】最後一部分點出孔子思想在中華文化中所產生的長遠影響。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降,儒家逐步成為社會價值與制度設計的主幹,其根源即來自孔子的教化精神與學術規範。書中也反思,儒學雖歷經不同時代的詮釋與發展,其核心價值仍對後世政教倫理、家庭關係、學術制度等產生深遠作用。作者不以膜拜姿態書寫孔子,而是試圖引導讀者理解這位古人的思想如何成為中華文化長河中的一大部分。本書特色:本書深入淺出地闡述孔子的生平、思想與精神遺產,融合歷史背景、經典文獻與現代觀點,構建出一幅立體的孔子形象。全書以「仁、義、禮、中庸、德治」等儒家核心概念為主軸,不僅挖掘儒家思想與社會秩序、個人修養之關連,亦強調孔子在教育史上的開創精神與仁政理想的現代價值,是一部兼具知識性與可讀性的作品。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