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Claude Code 是帶起 Vibe Coding 工具風潮的領先者,只要開啟終端機,就可以透過文字交談與 Claude Code 協作,不需要綁死特定的 IDE。本書就以終端機為主要實作場景,說明 Claude Code 的使用方法,主要特色如下:||原生安裝 Claude Code||Claude Code 可以透過 Node.js 安裝,不過會跟特定的 Node.js 環境綁定,如果需要切換不同版本的 Node.js,或是移除了 Node.js 環境,就無法執行。本書主要採用原生安裝的方式,不需要 Node.js 就可以使用 Claude Code,而且可跨 Windows/Linux/macOS 平台。Windows 平台也涵蓋 WSL 環境下的安裝方式,以便同時開發 Windows/Linux 應用程式。||小專案實戰演練基本用法||以簡單的台灣 3+3 郵遞區號查詢專案一步步介紹 Claude Code 的基本用法與關鍵概念,像是記錄對談的 Session、產品需求文件(PRD, 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規範 Claude Code 行為準則的 CLAUDE.md 記憶檔、可復原檔案修改內容的檢查點(Checkpoint)、先規劃不動作的 Plan Mode 等等,並且也會說明整合 Visual Studio Code 與 Claude Code 連動的方法。||斜線指令全解析||除了文字交談外,Claude Code 也提供許多指令,像是可以接續之前 Session 的 /resume、查看當前用量的 /context、選用模型的 /memory、壓縮對話摘要內容的 /compact 等等,書中都會詳細說明使用方法。另外,Claude Code 也提供許多快捷鍵,都會在適用的情境下介紹,特別的是雖然 Claude Code 是跨平台的工具,但是不同平台的快捷鍵卻有差異,書中也都會特別說明。||用 MCP 加上超能力||Claude Code 雖然很強,但還是有它做不到的事情,不過別擔心,只要透過 MCP 協議,就可以使用各種外部的工具。本書會透過 MCP 連接 Playwright 與 Claude Code 協作,就像指揮一位測試工程師那樣幫自行開發的台灣房價地圖網站自動化測試與除錯。另外,書中也會介紹其他好用的 MCP 伺服器,補足 Claude Code 的不足。||多 Agent 角色扮演合作||Claude Code 提供了 Subagent,可以變出多個 Claude Code 的分身,每個分身有各自獨立的單次對話用量限制,對於需要較長前後文的任務,就可以分段交給多個 Subagent 分攤處理,避免因為超過限制無法運作。另外,書中也會介紹讓 Subagent 扮演專案中的不同角色,各自擔負單一專精任務,分工合作完成複雜的任務。||Hook 通知與專案防護||Claude Code 可以在工作流程中透過 Hook 發送通知,書中會展示如何串接 Hook,透過系統的桌面通知或是台灣人人都在用的 LINE 傳送通知,即使要求 Claude Code 進行任務後跑到茶水間喝杯咖啡,也可以在任務完成後從手機收到通知。另外,書中也會展示在我們既想要信任 Claude Code 自動修改、又想要在動到關鍵檔案時把關時,透過 Hook 建立最後一道防線。||Git 與 GitHub 協作||Claude Code 就是一起協作的工程師,書中也會說明如何利用自訂指令讓 Claude Code 融入 Git/GitHub 工作流程,協助我們自動完成原本需要繁瑣操作的工作。本書更獨家設計具備互動功能的自訂指令,讓 Claude Code 逐項徵詢意見後再自動完成個別工作。此外,書中更進一步說明設計可以自主規劃任務後以互動方式進行並記錄任務進度的自訂指令。||實戰專案演練||Vibe Coding 雖然聽起來很簡單,好像只要出一張嘴就可以做出專案,實際上你可能只是在 Claude Code 喇賽繞圈圈,一直鬼打牆做不出想要的功能。本書會帶大家透過實作把 YouTube 影片變投影片與 PDF 翻譯神器兩個小型專案,實戰體驗怎麼聊、聊什麼,才能做出你心中想要的成果。本書特色: |> AI 就是你的工程師同事 - Windows/macOS/Linux 原生安裝 Claude Code- 斜線指令全解析、掌控即時用量、客製狀態列- 連接 MCP 讓 Claude Code 自動化測試與除錯- 多 Agent 角色扮演、專業分工提升效率與品質- Hook 串桌面/LINE 通知不用痴痴等任務完成- 用自訂命令自動化 Git 工作流程精準又便利- 讓 Claude Code 上 GitHub 解 Issue 發 PR- YouTube 影片變投影片/PDF 翻譯神器實戰演練- Visual Studio Code 與 Claude Code 連動
內容簡介:ChatGPT × OpenAI API 加持,學習、開發、認證一次到位! 扎實Java程式設計訓練,搭配ChatGPT學習,開發OpenAI API聊天機器人;培養程式設計與運算思維能力,為您打下輕鬆考取ITS Java國際認證能力。 ※資深教師聯合編撰 由OCJP與ITS Java認證講師、科技大學教授Java程式設計資深教師共同編著,針對目前初學者學習Java程式設計必備技能所撰寫的教材。 ※多元內容實用範例 內容由Java程式設計流程控制、陣列、方法、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介面與泛型、多執行緒、例外處理、檔案處理、Lambda運算式、Swing視窗應用程式。並附上拉霸遊戲機與記憶大考驗專題電子書供初學者練習。每個單元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範例貼近日常生活,讓初學者能學以致用。 ※ChatGPT協作開發 × OpenAI API聊天機器人實戰 第16章帶你掌握ChatGPT的特色與應用,實際操作如何透過對話生成程式碼,並與ChatGPT協作開發Java專案。 第17章手把手示範OpenAI API申請與使用,帶你打造專屬的Java聊天機器人應用程式。 ※ITS Java實例導入與國際認證能力訓練 內文融入Certiport ITS Java解題技巧,書末更附上兩組模擬試題,完整對應國際認證需求,讓初學者的程式設計訓練更加扎實,同時也是教師培訓學生考取ITS Java國際認證的最佳教材。 ※更多新知可訂閱「程式享樂趣」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happycodingfun
內容簡介:👇來自各界程式設計師與媒體的熱烈好評👇 🔥玩到停不下來的極客實驗報告出爐💥 「每位Python程式設計師的藏書都應該包含這本書!」 —Full Circle Magazine 「如果你想熟練地運用Python做一些巧妙的事情,這本書就是最好的專案選集了,你無法找到比這更實用的說明來了解這個語言的運作方式。」 —Network World 「《Python極客實驗室》的目標讀者是希望進一步提升Python技能和知識的程式設計師。這本書在解釋所有相關細節方面做得很好,確保讀者能清楚地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InfoQ 「這本書擁有絕佳的專案選集,適合對科學感興趣的程式設計師、對程式設計感興趣的科學愛好者,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每一個人。」 —Al Sweigart,《Python自動化的樂趣》的作者 「這是那種難得的程式設計書籍,讀起來很有趣,同時適合中級或進階的Python程式設計師。我認為即使是新手也應該試一試……這本書從頭到尾都很令人享受。」 —Karthikeyan Chellappa, Goodreads書評 「本書充滿娛樂性和有趣的想法……一點也不像典型的程式設計書籍。這本書專為尋求樂趣的程式設計愛好者而寫。千萬不要錯過!」 —F. Howard, Amazon書評 ---------------------------------------------------------- ✨ 重拾程式設計的樂趣,開啟你的Python奇想實驗 🏄♂️ 透過《Python極客實驗室》別出心裁的15個專案,將程式碼化為實體創作並駕馭Python的威能,拓展你的程式設計視野、激發好奇心,並提升程式設計技能。 這本書會帶你跳出程式基礎教育的窠臼,引導你運用Python搭配諸如numpy、matplotlib和 Pillow等常見程式庫,編寫生成藝術作品、音樂、模擬真實世界現象並與硬體互動的程式。 🚀我們為這本書新增了五個全新專案: ✔繪製碎形(fractals) ✔將Conway的Game of Life帶入三維空間 ✔並使用Raspberry Pi和Python製作樂器 ✔物聯網(IoT)花園監視器 ✔以機器學習驅動的語音辨識系統 完成本書專案後,你將能: 🎡 運用參數方程式和turtle模組,雕琢出類似萬花尺(Spirograph)的精巧設計。 🎧 合成撥弦聲,創造屬於你的電子音樂。 🎨 將影像轉化為ASCII藝術、相片拼貼,以及令人驚豔的立體圖。 🐦構築富有趣味性的細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a)和模擬鳥類群動行為。 🤖 探索3D繪圖領域,從基本的圖形描繪到MRI掃描資料的視覺化。 ⚡ 利用Raspberry Pi打造隨音樂舞動閃爍的雷射光影秀。 無論你是經驗老道的開發者,還是渴望親手實驗的初學者,都能在《Python極客實驗室》中找到讓程式設計重新變得好玩的理由。🙌
[名家名著] 36BDD in Action中文版(第二版)BDD in Action, Second Edition❝《BDD in Action 》第一版與第二版我都細讀過。書中內容相當完整,但要全面實踐並不容易。我自己的做法是將BDD 套用在Clean Architecture 的核心層:先撰寫使用案例測試(透過ezSpec),再撰寫production code。能在「使用案例層」與「領域層」落實BDD,已經非常有價值;至於介面層與框架層,則仍採傳統的「先寫程式,再寫測試」。你不必強求看懂本書所有細節,但務必從中學到能改變行為的一些觀點與技巧。理解Christopher Alexander對設計的定義,將幫助你站在更高的視角閱讀本書,避免在術語的迷宮中迷失,更能掌握BDD 的核心價值與精神。❞────「搞笑談軟工」板主Teddy Chen 專文推薦❝這就是BDD最打動我的地方。它不強調工具,不推銷框架,而是讓你反問:「我們到底有沒有釐清需求?我們是不是做了很多努力,卻在錯的方向上奔跑?」這本書沒有標準答案,但它給你很多值得思考、值得實作的方法。……程式開發從來就不是「閉門造車」,也不是在白板上畫出一個完美的心智圖就萬事OK了;而是從問題開始,一點一滴趨近需求,一次次讓對話更有力量。這本書給我們的不是標準流程,而是一種態度:我們不是為「開發功能」而開發,而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了「交付價值」。希望這本書也能帶給你一些啟發,甚至開啟你下一場更有共識、更有價值的專案。❞────本書譯者 江玠峰❝John和Jan一如往常地,以清晰詳實的筆觸描述了許多實用技巧。我自己讀到新內容時也不禁點頭認同,甚至還有幾次「恍然大悟」的時刻。我很高興將近20年過去了,BDD依然能引發這麼多關注與興趣,也非常感謝John和Jan為這本如此全面的參考書推出新版。❞────Daniel Terhorst-North,實務顧問BDD(Behavior-Driven Development,行為驅動開發)是一種以協作為核心的軟體設計方法,透過具體的範例,它能將應用程式的需求與行為轉換成更清楚、可測試的規格。BDD的流程會納入來自組織內不同角色的觀點,讓軟體更能同時契合終端使用者的需求與業務利害關係人的目標。本書介紹的協作實踐與自動化策略,將幫助你充分發揮BDD的價值,為開發團隊、客戶與企業創造更卓越的成果。在本書中,你將學會如何自然、不費力地把BDD整合到現有的開發流程。這次完整修訂的第二版,更特別聚焦於BDD與DevOps、大規模敏捷系統的結合方式。透過一系列實用範例,你將掌握跨功能團隊的溝通技巧、需求分析的最佳實踐,並建立可持續的自動化驗收標準。【內容亮點】・BDD如何正面影響團隊合作、互動及與利害關係人的協作・協助團隊探索與分析需求、釐清假設並降低風險・強化驗收測試、整合測試與單元測試的效能・自動化報告與動態文件(living documentation),提升開發透明度・適合所有開發團隊閱讀,無需任何BDD經驗・範例以Java、JavaScript與TypeScript為主,可輕鬆轉換為你熟悉的語言【下載範例程式檔案】https://github.com/bdd-in-action/second-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