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紀:「硬核文學讀本」《K.書》第四期
-
9折 468元
520元
-
預計最高可得金幣20點 ? 可100%折抵
活動加倍另計 -
HAPPY GO享100累1點 4點抵1元折抵無上限
-
分類:中文書>文學>現代詩>華文現代詩追蹤?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羅智成、顏忠賢、宇文正、任明信 、 孫得欽、胡家榮、阮慶岳、郝譽翔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南方家園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4/02/19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硬核文學讀本《K書》的最新集結出發。因應“無名萬物之始”的箴言至理,拓展閱讀的領域與思辨的航程。探觸技術的淵藪、審問崇高的隱晦、焚焰日常的流離、反切戰火的癌變。有羅智成、宇文正、顏忠賢、阮慶岳、郝譽翔、伊格言等諸位名家新作共讀,更有侯孝賢、林懷民珍貴影像的紀錄。脫越樊黎,開解明晰境遇,此在的芒棘。
哀歌症,魔鬼史,詮言詩。
“硬核文學作者”黃以曦本期跨刀出任《K•書》之“客席主編”,策動文思與理念將鋒銳讀本帶入新的閱讀境遇。深邃而透達,顯微以賦型,深諳“存在之痛”,啟示“來自冥王星的凝視”。
本期《K•書》以“跨主體性”(Trans-Subjectivity)的廣摯視域為核心命題,先以“神人之間”的質性話語,懸解Immanence in Transcendence辯證論域,進而將“形上之路”延伸至“技術治理”的空間奠基,以智慧時代的“ChatGPT時刻”拾取文學與藝術的反思之鏡。任明信、栩栩、桑妮、鄒佑昇、胡家榮、陳楸帆、伊格言、謝伯讓、田菡、李奕樵,動人的創造,動人的“主體際”沉思。“非常林奕華”編劇顧問、詩人徐硯美以雲門舞集總監鄭宗龍2023年新作《波》(Waves)破題,深察此一構造精密如晶片晶體,引入AI參與編舞的作品,如何複歸情感主旨,這“唯一的路”。《聯合報》副刊主任宇文正的新詩連作,則將主體之思更加跨越跨域,投注向行星、植物、器具乃至“辦公室裡的精靈”。《亞洲週刊》2018年度小說榜首作品《琥珀》之作者聞人悅閱,首度於《K•書》推出科幻構作,跨出歷史書寫的舒適區,逕自向“不可言說”的領地進發,並暗自透露資訊:“文明若不捍衛,就是這樣的下場”。本期“大殺器”顏忠賢的《老件》,憑任視覺穿刺時間主語,定格如逃離十字架的真理之軀,反噬,密愛,幽浮般的誘惑,迂回以證問伊格言“零度分離”的“存在論”症候群——死亡在“死亡”之外,無以“生存”。
預言,抑或歎息,在絕望之巔。
Nameless,Endless——
目錄
黃以曦 雙向的日子 前言
·羅智成 《預言又止》
·顏忠賢 老件
“神與人”專題
·孫得欽 神遊人間
·任明信 真名
·胡家榮 對話
·栩 栩 乖乖
·鄒佑昇 致遙遠的歡宴者
藝術專冊·紙上策展
ChatGPT專題
·陳楸帆 一場剛開始的AI革命
·桑 妮 那傳頌著馬布斯博士遺囑的留聲機
·伊格言vs.謝伯讓 一路開外掛!AI與人類的狂飆時代
·甜 寒 九相圖:被創造物的反叛
·李奕樵 弱人工智慧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阮慶岳 冬天:銀戒指的故事
·白 樵 崎嶇是親密的必要條件——阮慶嶽的《銀波之舟》
·郝譽翔 著魔的月圓之夜
·神 神 巫女的浪遊源起——讀郝譽翔《城北舊事》
·萬中選一的錯覺 伊格言《零度分離》評論專題集
張貴興 鐘瑤 蔣亞妮 嚴鋒
·宇文正 冥王星書簡(詩十二首)
·列 維 神的舞衣(長詩)
·徐 硯 美 唯一的路(選六首)
有一種水,名之為波——關於雲門舞集2023年新作《波》
·聞人悅閱 An Amber Oratorio
繼承人
·楊 明 那一天(二題)
·露易絲·格麗克 後記
序/導讀
前言
雙向的日子
文/黃以曦
1.
「三年前,等不及高中畢業,我帶了簡單行李,留下紙條,獨自前往M城。那是我從小寄予想像的繁華大城,我要去那裡追求夢想。我要成為一名演員,走上國際舞台,身邊都是豪華的事物,往來的人,漂亮,又有品味。我要成為M城的重要人物。我的生活如果是座大型機器,那麼每個部件,每個螺絲,都會置換,不會有一點M城之前的蹤跡。
我將永遠不會回家,不再承認家鄉的種種,那些簡陋、充滿妥協、湊不出一個完整性的日常。這和我留給家人信上的溫情,並不同;事實上,我原本寫下的真是我此刻所說的心情,我想讓他們不要期待我終會返家、不要妄想我眷戀家的溫暖。但我決定不那麼寫,這些事對他們太難了。
出發那天,我提早好幾個小時去車站,我在車站旁邊的小餐店,靠窗位置,最後一次,看著這個我不陌生、也不熟悉、從來只有困惑的地方。那天,尋常的週間日子……,噢,是了,當然是尋常的,總是尋常的。人們上班、上學、開店,交融在小鎮特權式的混亂,車子隨意停下,交通號誌被漠視,誰與誰隨時要說得上話。他們就在大馬路上,說起話來。
這裡,每一天與每一天都一樣,差別只有角色與臉容的遞換。孩子長大了會在這兒結婚生小孩,成為父母,學生畢業將回到母校教書,店家傳承給下一代,街頭和巷尾的男孩女孩當然地走近,街上到處跑的孩子,有著他的父母各半的臉,他的祖父母外公外婆各四分之一的臉,屬於小鎮的臉孔複製了又複製。深刻的頑固,錨住一個又一個世代,小鎮不只什麼都有,且每樣都持續備份,圍起城廓,誰都別走。
窗口的我,一陣寒慄。看著。差了一點點,就走不掉了。我會降落在早已為我備好位置的軌道,無限運行,越來越流暢,血肉模糊地,成為整個團塊一部份,沒有邊線,沒有輪廓。只要我曾起的念頭有一點點不同,只要我的際遇超過或短缺一點點,我將永不懷疑這個小鎮,不認為自己能夠離開。晴空豔好,溫馨且幾乎勵志,空氣是流通的,火車篤實進站出站,商品下架上架,生日的蛋糕,過年的新衣。門要關上了,關上了就不會重新開啟,門關上了之後就是一輩子,我將在那後頭,以為那是全部,那就是真的。
我曾在電視看過,M城一名小說家在訪談中莫名憤怒起來,跳著腳指責家鄉q01小鎮人們的粗俗可鄙,主持人尷尬極了,或也有幾分不敢置信,畢竟小說家的文字那麼優雅節制,帶著貴氣。而這份貴氣,恰恰並非因與低賤對比,就意味了對後者的否定;那個貴氣,包含某種絕無必要與誰對話對決的輕盈。當你高出好幾個位階,做出包容,明明那麼容易。
小說家指名父親、母親、哥哥與妹妹,老師和鄰居,一起長大的朋友。明白的指控。所有人那麼愚蠢,笑與哭都淺薄。風景乾燥、空乏,安於偏僻孤立的可悲。小說家唱著失去平衡的話語,乍看怎樣都扣不上他嚴謹的美學。但我聽著。我懂得。那些,其實就只是很深的恐懼。情緒催生反作用力,把一切妖魔化,讓逃離的必須,變得當然,以安慰自己:遲早的事,總會離開的。
而事實是,小鎮的溫暖與現成,慢慢磨蝕,帶著微笑。除非非走不可,誰都無法離開。
我看著電視,想起另一個故事,那是被我翻爛了的一疊書。作者是另一名M城小說家。他一輩子寫同樣的故事,寫窮鄉之子到了大城,主人翁怎樣都洗不掉根的羞恥。他們背負的不是自卑,而是羞恥。他為自己有過僭越的念頭,為自己始終渴望、正在僭越、已然進駐,一處遙遠無關的世界,而羞恥。我感覺我理解那些故事,我也為這樣的羞恥而痛苦,但就如同那些故事裡的人們,我也享受著唯它能給出的興奮,那令得毛孔全幅敞開,有不服氣,有不耐煩,滿滿的生命戰鬥力。打不贏的仗最值得去打。
我仍記得從車站旁餐店窗外看出去,有個什麼,變得篤定、變得堅硬。那扇門正在慢慢關上,我已在彼邊。
時間到了,我帶著行李,前往車站,踏上月台,搭上車。車行緩緩,再越來越快。是收成的時節,窗外曳過豐饒的金黃,與鄰居同伴嬉戲的田埂、獨自騎單車繞行的水田,每塊風景,每個方向,爸媽曾指向哪裡,說給我專屬於那裡的傳說。好多好多,我已看得比我需要的多得太多。我沒有轉頭,沒有回頭。
像是我長久的盼望,兌成奇蹟,第一個奇蹟。我上了車,在車上遇到了對老夫婦,漫長的旅程,原本客套的攀談,或許是我從小被叮囑的恭敬合宜,讓他們在閒聊間對素昧平生的我,有了信任。他們住M城舊城區,聽說我還沒找尋落腳處,慷慨說要將新城區小房子借給我。「新城區太新潮,不適合我們,房子一直空在那裡,妳能去住就太棒了。而且,妳不是想演戲?電影公司都在那區呢!」
就這樣。我正式進入了M城。M城,一切和聽說的一樣,龐大、忙碌、應有盡有,有狂喜,也有深淵,即使在事情都還沒有真正開始的時候。事情超乎預期的順利,似乎應當是要更開心的,但這反而給我一份說不上為什麼的不安…...。」
「……不好意思,可以打岔一下嗎?我想說,這其實很正常的……」
「為什麼說很正常呢?嗯,還是先讓我繼續說完吧?M城像個際遇遠多於計畫的地方,我的意思是,在計畫中,我會料想各式不巧,預先做出備案,但際遇,就單純發生。你不能說該些際遇不合理,它們倒也沒有真啟人懷疑的地方,可是,現實中,很少這樣吧?每樣事情都發生在剛剛好的時間點、剛剛好的位置,相嵌在一起,沒有矛盾或為難。怎麼說呢?相對於一個旅程中風景慢慢打開、變換,我在M城最早一段日子,感覺到的比較是,哪個瞬間,是設備齊全的場景,一切都準備好了,甚至像是,是為我準備的。弔詭的是,因為這樣,我隱約地感覺,整件事好像很難有個未來,真正去等待、去想像……。」
「……釐清一下。妳說妳覺得整件事不會有未來……,這是什麼意思呢?是妳從現在情況返回去解讀當時的某個直覺嗎?」
「或許一開始是直覺,但越冷靜下來思考,越覺得,某意義上,『被誰盯上了』,被設局地一路綠燈朝向哪裡。我不過是個小鎮孩子,哪來這等級待遇呢?可感覺上,真是一項接一項無縫展開的路,你很難不覺得某更高的籌算籠罩下來的東西。就像你手上的資料已經寫的很清楚,我講過,以我這麼資淺的新人,卻能暢行所有試鏡,拿下這麼多角色,或許是運氣,但難道不會是別的嗎?」
「……我想再聽妳說一次,妳正式被認可為演員的轉折點是?」
「這個說過好多次了呢。……抵達M城隔天,我在報紙上選定一個甄選,原只想說先習慣新生活的節奏,毫無準備地遞了資料,竟立刻收到試鏡通知。當天,現場原是一團散漫的氣氛,可我的表現似乎令在場人們驚豔不已,他們不僅當場允諾我該部片角色,甚至隨即帶我去了旁邊攝影棚,親自將我推薦給另個劇組。那部電影本有屬意人選,卻當場為我排定試鏡日期。後來的事你都知道了……。一切簡直就從那一天開始。」
「……是的,我已讀到過之前的筆錄。我知道妳不但拿到那個角色,並因表現絕佳開始有了許多片約。不好意思我不太注意影藝新聞。但只是,妳為什麼那天會出現在公路中間,據妳的說法,那天也還有拍攝行程的不是嗎?」
「哎,是的。那天,我來不及告知劇組就缺席了,這是因為J。J是我住處巷口咖啡店打工的女孩,她從n34鎮來到M城。她原和曾說好要一同追求夢想的男友同居,那男人自以為才華洋溢、但幾次挫折後就放棄了,是回老家或去了別的地方,沒人知道。那男人離開得突然,什麼也沒帶。J孤伶伶一個人,幫男友付完債務,承租不起原先的公寓。我邀她先和我一起住,慢慢再找地方住。
J有頭長髮,臉龐細緻得像個陶瓷娃娃,我總叫她和我一起去試鏡,說她不當演員多可惜。J笑說她就只鍾情音樂,這麼一直打零工,錄製、寄送試唱帶,等待機會。一直等下去,也沒關係,只是一定要等到對的東西,J說。
那天,我在門前接到電話,J在前往一場表演甄選的途中發生車禍,雖傷勢未有大礙,但肇事者身份卻非常可疑,車禍現場有大筆金錢,警察懷疑J和一場剛發生的搶案有關。電話裡,J是這麼告訴我的,可我怎樣也找不到那個醫院,甚至也沒人聽聞那場車禍以及J所說的搶案。我莫名其妙被帶走,又輾轉來到這裡。」
………
試閱
前言
雙向的日子
文/黃以曦
1.
「三年前,等不及高中畢業,我帶了簡單行李,留下紙條,獨自前往M城。那是我從小寄予想像的繁華大城,我要去那裡追求夢想。我要成為一名演員,走上國際舞台,身邊都是豪華的事物,往來的人,漂亮,又有品味。我要成為M城的重要人物。我的生活如果是座大型機器,那麼每個部件,每個螺絲,都會置換,不會有一點M城之前的蹤跡。
我將永遠不會回家,不再承認家鄉的種種,那些簡陋、充滿妥協、湊不出一個完整性的日常。這和我留給家人信上的溫情,並不同;事實上,我原本寫下的真是我此刻所說的心情,我想讓他們不要期待我終會返家、不要妄想我眷戀家的溫暖。但我決定不那麼寫,這些事對他們太難了。
出發那天,我提早好幾個小時去車站,我在車站旁邊的小餐店,靠窗位置,最後一次,看著這個我不陌生、也不熟悉、從來只有困惑的地方。那天,尋常的週間日子……,噢,是了,當然是尋常的,總是尋常的。人們上班、上學、開店,交融在小鎮特權式的混亂,車子隨意停下,交通號誌被漠視,誰與誰隨時要說得上話。他們就在大馬路上,說起話來。
這裡,每一天與每一天都一樣,差別只有角色與臉容的遞換。孩子長大了會在這兒結婚生小孩,成為父母,學生畢業將回到母校教書,店家傳承給下一代,街頭和巷尾的男孩女孩當然地走近,街上到處跑的孩子,有著他的父母各半的臉,他的祖父母外公外婆各四分之一的臉,屬於小鎮的臉孔複製了又複製。深刻的頑固,錨住一個又一個世代,小鎮不只什麼都有,且每樣都持續備份,圍起城廓,誰都別走。
窗口的我,一陣寒慄。看著。差了一點點,就走不掉了。我會降落在早已為我備好位置的軌道,無限運行,越來越流暢,血肉模糊地,成為整個團塊一部份,沒有邊線,沒有輪廓。只要我曾起的念頭有一點點不同,只要我的際遇超過或短缺一點點,我將永不懷疑這個小鎮,不認為自己能夠離開。晴空豔好,溫馨且幾乎勵志,空氣是流通的,火車篤實進站出站,商品下架上架,生日的蛋糕,過年的新衣。門要關上了,關上了就不會重新開啟,門關上了之後就是一輩子,我將在那後頭,以為那是全部,那就是真的。
我曾在電視看過,M城一名小說家在訪談中莫名憤怒起來,跳著腳指責家鄉q01小鎮人們的粗俗可鄙,主持人尷尬極了,或也有幾分不敢置信,畢竟小說家的文字那麼優雅節制,帶著貴氣。而這份貴氣,恰恰並非因與低賤對比,就意味了對後者的否定;那個貴氣,包含某種絕無必要與誰對話對決的輕盈。當你高出好幾個位階,做出包容,明明那麼容易。
小說家指名父親、母親、哥哥與妹妹,老師和鄰居,一起長大的朋友。明白的指控。所有人那麼愚蠢,笑與哭都淺薄。風景乾燥、空乏,安於偏僻孤立的可悲。小說家唱著失去平衡的話語,乍看怎樣都扣不上他嚴謹的美學。但我聽著。我懂得。那些,其實就只是很深的恐懼。情緒催生反作用力,把一切妖魔化,讓逃離的必須,變得當然,以安慰自己:遲早的事,總會離開的。
而事實是,小鎮的溫暖與現成,慢慢磨蝕,帶著微笑。除非非走不可,誰都無法離開。
我看著電視,想起另一個故事,那是被我翻爛了的一疊書。作者是另一名M城小說家。他一輩子寫同樣的故事,寫窮鄉之子到了大城,主人翁怎樣都洗不掉根的羞恥。他們背負的不是自卑,而是羞恥。他為自己有過僭越的念頭,為自己始終渴望、正在僭越、已然進駐,一處遙遠無關的世界,而羞恥。我感覺我理解那些故事,我也為這樣的羞恥而痛苦,但就如同那些故事裡的人們,我也享受著唯它能給出的興奮,那令得毛孔全幅敞開,有不服氣,有不耐煩,滿滿的生命戰鬥力。打不贏的仗最值得去打。
我仍記得從車站旁餐店窗外看出去,有個什麼,變得篤定、變得堅硬。那扇門正在慢慢關上,我已在彼邊。
時間到了,我帶著行李,前往車站,踏上月台,搭上車。車行緩緩,再越來越快。是收成的時節,窗外曳過豐饒的金黃,與鄰居同伴嬉戲的田埂、獨自騎單車繞行的水田,每塊風景,每個方向,爸媽曾指向哪裡,說給我專屬於那裡的傳說。好多好多,我已看得比我需要的多得太多。我沒有轉頭,沒有回頭。
像是我長久的盼望,兌成奇蹟,第一個奇蹟。我上了車,在車上遇到了對老夫婦,漫長的旅程,原本客套的攀談,或許是我從小被叮囑的恭敬合宜,讓他們在閒聊間對素昧平生的我,有了信任。他們住M城舊城區,聽說我還沒找尋落腳處,慷慨說要將新城區小房子借給我。「新城區太新潮,不適合我們,房子一直空在那裡,妳能去住就太棒了。而且,妳不是想演戲?電影公司都在那區呢!」
就這樣。我正式進入了M城。M城,一切和聽說的一樣,龐大、忙碌、應有盡有,有狂喜,也有深淵,即使在事情都還沒有真正開始的時候。事情超乎預期的順利,似乎應當是要更開心的,但這反而給我一份說不上為什麼的不安…...。」
「……不好意思,可以打岔一下嗎?我想說,這其實很正常的……」
「為什麼說很正常呢?嗯,還是先讓我繼續說完吧?M城像個際遇遠多於計畫的地方,我的意思是,在計畫中,我會料想各式不巧,預先做出備案,但際遇,就單純發生。你不能說該些際遇不合理,它們倒也沒有真啟人懷疑的地方,可是,現實中,很少這樣吧?每樣事情都發生在剛剛好的時間點、剛剛好的位置,相嵌在一起,沒有矛盾或為難。怎麼說呢?相對於一個旅程中風景慢慢打開、變換,我在M城最早一段日子,感覺到的比較是,哪個瞬間,是設備齊全的場景,一切都準備好了,甚至像是,是為我準備的。弔詭的是,因為這樣,我隱約地感覺,整件事好像很難有個未來,真正去等待、去想像……。」
「……釐清一下。妳說妳覺得整件事不會有未來……,這是什麼意思呢?是妳從現在情況返回去解讀當時的某個直覺嗎?」
「或許一開始是直覺,但越冷靜下來思考,越覺得,某意義上,『被誰盯上了』,被設局地一路綠燈朝向哪裡。我不過是個小鎮孩子,哪來這等級待遇呢?可感覺上,真是一項接一項無縫展開的路,你很難不覺得某更高的籌算籠罩下來的東西。就像你手上的資料已經寫的很清楚,我講過,以我這麼資淺的新人,卻能暢行所有試鏡,拿下這麼多角色,或許是運氣,但難道不會是別的嗎?」
「……我想再聽妳說一次,妳正式被認可為演員的轉折點是?」
「這個說過好多次了呢。……抵達M城隔天,我在報紙上選定一個甄選,原只想說先習慣新生活的節奏,毫無準備地遞了資料,竟立刻收到試鏡通知。當天,現場原是一團散漫的氣氛,可我的表現似乎令在場人們驚豔不已,他們不僅當場允諾我該部片角色,甚至隨即帶我去了旁邊攝影棚,親自將我推薦給另個劇組。那部電影本有屬意人選,卻當場為我排定試鏡日期。後來的事你都知道了……。一切簡直就從那一天開始。」
「……是的,我已讀到過之前的筆錄。我知道妳不但拿到那個角色,並因表現絕佳開始有了許多片約。不好意思我不太注意影藝新聞。但只是,妳為什麼那天會出現在公路中間,據妳的說法,那天也還有拍攝行程的不是嗎?」
「哎,是的。那天,我來不及告知劇組就缺席了,這是因為J。J是我住處巷口咖啡店打工的女孩,她從n34鎮來到M城。她原和曾說好要一同追求夢想的男友同居,那男人自以為才華洋溢、但幾次挫折後就放棄了,是回老家或去了別的地方,沒人知道。那男人離開得突然,什麼也沒帶。J孤伶伶一個人,幫男友付完債務,承租不起原先的公寓。我邀她先和我一起住,慢慢再找地方住。
J有頭長髮,臉龐細緻得像個陶瓷娃娃,我總叫她和我一起去試鏡,說她不當演員多可惜。J笑說她就只鍾情音樂,這麼一直打零工,錄製、寄送試唱帶,等待機會。一直等下去,也沒關係,只是一定要等到對的東西,J說。
那天,我在門前接到電話,J在前往一場表演甄選的途中發生車禍,雖傷勢未有大礙,但肇事者身份卻非常可疑,車禍現場有大筆金錢,警察懷疑J和一場剛發生的搶案有關。電話裡,J是這麼告訴我的,可我怎樣也找不到那個醫院,甚至也沒人聽聞那場車禍以及J所說的搶案。我莫名其妙被帶走,又輾轉來到這裡。」
………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