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宣教古道情
許多宣教士將一生埋藏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小地方,他們的奉獻、代價與影響卻大得令人驚奇,踏在宣教古道上最能感受上帝的愛與人間的情。 & 過去四年,魏外揚老師於宇宙光雜誌「大時代的故事」專欄集結四十篇文章成書,透過圖片和文字,將自己在宣教古道上的見聞記錄下來,紙短情長,歷史真相,活潑鮮明,躍然紙上。 & 盼望魏老師的旅行、探險、學習、分享,引領我們一起更多體驗上帝的愛與人間的情。
【電子書】信、望、愛: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在使徒保羅看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信、望和愛。而其中,愛又超越其他一切(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 節)。中古世紀的人談到三種「靈修美德」:信、望和愛;並另外又補充了四種「世俗的美德」:正義、智慧、謹慎和勇敢。人需要這四種世俗的美德來克服世上生活的一切挑戰,和三種靈修美德則是幫助人完成通往上帝的路。世俗的美德教導的是哲學,靈修美德教導的則是聖經。今天,我們也許會說:對世上的生活而言,這三種靈修美德和四種世俗美德一樣重要,因為若沒有信任、沒有希望、沒有愛,人與人之間就不可能共同生活。這樣說來,這三項靈修美德也有其世俗的價值。在本書中,作者帶著讀者循序漸進深入默想信望愛這三項美德的世俗價值以及它們對人類與上帝之間關係的價值。作者認為這三項美德是指引人們走向上帝道路的羅盤,是黑暗世界中的一道光明。事實上,信望愛這三項美德所意指的,也是整個基督教信仰的精神所在。
【電子書】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
最不一樣的祈禱法!用祈禱圈住你的夢想,你有能力改變一切! 你是否曾經感覺到,神對很多人兌現了祂的承諾,卻似乎漏掉了你?你是否曾經疑惑過,為什麼神施展了很多奇蹟,奇蹟卻從來不曾降臨在你身上?當你發現,神好像回應了每個人的祈求,卻獨獨不回應你的時候,你要怎麼辦?到底該怎麼祈禱,才能得到神的回應、讓你夢想成真呢?其實,想要祈禱得到回應並不難,馬克牧師在本書中告訴我們,只要找到神賜給我們的夢想,將追求的目標勇敢地告訴祂,並懷抱著信心持續祈禱,神就一定會給我們回應。本書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祈禱方式──畫祈禱圈,你可以在腦海中想像一個圓圈,用它圈住你祈求的事物,然後繞著這個圓圈祈禱;你也可以用實際步行的方式,在你祈求的事物周圍一邊繞行一邊祈禱。這個靈感來自聖經中的耶利哥城之役,那時神要以色列人繞著耶利哥城行走,在他們堅持繞城七天之後,久攻不下的城牆竟然奇蹟般地倒塌。我們的目標,就像是擋在以色列人面前的耶利哥城,只要堅持畫圈、祈禱,再怎麼難以攻破的城牆也會轟然倒下,再怎麼難以達成的夢想也一定會達成。書中提供了實現夢想的三大重點:大膽夢想、用力祈禱、長遠思考,並告訴我們有效祈禱的訣竅,包括:不做模糊的祈禱、充實祈禱的內容、找到合適的地方與專屬自己的祈禱姿勢、找親友組成祈禱圈……等等。本書藉由聖經與猶太法典中的故事、作者的自身經驗,以及許多祈求成真的真實故事,教你如何獲得神的回應、抓住神佈下的機會,你將學會如何針對你的家人、工作、問題和目標畫出祈禱圈,讓你不但夢想成真,生命也獲得轉化!本書特色★方法簡單、容易上手,只要願意嘗試就一定會成功!★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美國讀者競相分享祈求成功的經驗!
【電子書】王后復仇記
公元前五世紀中,猶太孤兒以斯帖(Esther)受神眷顧,擁有絕倫美貌,在甄選新王后時中選為古代波斯帝國王后。她運用智慧,扭轉敵人殲滅猶太人的陰謀,挽救波斯境內所有猶太人的性命,成為猶太民族的女英雄。〈以斯帖記〉出自《舊約》「史傳」最後一卷,是一本比許多史書還要真實的「歷史小說」,情節曲折生動,富戲劇性,高潮迭起、劇力萬鈞,震撼人心,使人嘆為觀止。記述波斯王寵臣哈曼要滅絕猶太人的陰謀,哈曼向波斯王屢進讒言,頒布諭令、處死波斯境內的猶太人;哈曼通過抽籤決定哪個月份對耶和華的信徒施行大屠殺,在此陰謀之前,王后以斯帖運用智慧,說服波斯王赦免猶太人的性命,並另下一道諭旨,血刃猶太民族的仇人……〈以斯帖記〉,敘述猶太人倖免於歷史劫難,因此,每年巴比倫歷法中的亞達月(約在公曆二、三月間)的13至15日,猶太人都要隆重舉行「普珥節」(Purim)慶典。在這一天每個猶太聚居區都要高聲朗誦〈以斯帖記〉,在晚宴中狂歡、酩酊大醉,普珥節的氣氛相當於聖誕節、感恩節、萬聖節等節日的總合。「普珥節」彰顯猶太人紀念先祖在顛沛流離中重生的歷史意義。〈以斯帖記〉解釋了普珥節來源,其重要性僅次於摩西五經。本書特色★ 同時處理希伯來文版本∕希臘文補錄,以和合本為基礎經文,再參照其他中英文譯本。★ 引證歷史背景,兼具學術性和屬靈之反省性。★ 適合教會查考〈以斯帖記〉或猶太傳統課程之用。
【電子書】耶穌,你的心靈醫師:比喻與醫治故事的內在醫治力
我在本書一開始要介紹的耶穌比喻與話語,重新檢視我們心中的上帝形像與自我形像,讓我們能夠建立健康的自我關係。然後我再談到耶穌的醫治故事,這也是邀請我們質疑自己的心理困境,並反映在與耶穌的相遇當中。這本書是獻給那些想要更了解自己的人,它對於邁向成功生命之路會有幫助的。同時,這本書也是提供給那些心靈受創,並想要為傷痛找到出路的人。 當然,這本書也是給我自己,以及那些從事心靈陪伴與諮商牧靈工作的人,因為我們在心靈陪伴的工作中,也可以從耶穌的治療方法學習。最後,我也希望心理治療師們也能對耶穌的治療方法產生興趣,並從中為自己的治療工作找到新的啟發。
【電子書】不死的靈魂:我與煉靈接觸的經驗
這本書不是為製造騷動或滿足世人的好奇而寫的,而是一本心靈感化的書,好讓讀者知道有一個淨化之地的事實,並提醒我們要為亡者祈禱。大部分的人對死後的世界是一無所知的。但是,有少數的人天賦異稟,能夠和死亡的靈魂溝通(即煉靈),世人經由他們得以聽聞關於死亡、永生、死後世界的秘密。瑪利亞.辛馬(Maria Simma)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天主賦予她與煉靈溝通的能力。天主讓煉靈探訪她,她因此成為塵世與死亡世界之間溝通的橋樑。她甘願為煉靈們祈禱、受肉身之苦,解救了許多來找她求助的煉靈,讓他們從煉獄的煎熬中脫身。這本書即是瑪利亞.辛馬與煉靈接觸的經驗。在一九三八至一九七六年間,艾馮士.馬特神父(Alfons Matt)是瑪利亞.辛馬的個人告解神父以及靈修輔導,馬特神父深信辛馬所言的真實性,並不斷對費爾德喀希(Feldkirch)的布魯諾.衛希納主教(Bruno Wechne)以及克勞士.孔恩(Klaus Kung)博士隨時報告有關瑪利亞.辛馬應用這項神恩異秉的情形。書中描述到的一些事,對活著的人而言,是提升心靈的探討;對亡者而言,則是一大安慰,因為他們可以很快獲得救贖,不必再受苦。這些事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是:我們應該多為煉靈祈禱和犧牲奉獻,而不要太過於眷戀世間的一切。 本書末並有大量的附錄,整理出教會內有關煉獄的論述與諸聖相通功的代禱恩賜。對於處於數位與太空時代的現代人而言,辛馬與煉靈的接觸經驗和她的體會,以及書中描述的煉獄,可能顯得太落伍,卻讓我們得以一窺死後世界,這訊息何其寶貴!而且更能證實:神的確存在,而且死後真的有另一個世界。對世人而言,本書亦有警惕的效果,它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永恆的生命,和相關行為的後果。讀過這本書之後,對煉獄的恐懼將會一筆勾消,並且可以明白瞭解到:人生在世如何掌握自己的生命,如何幫助亡者,並且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喜樂。
【電子書】不死的靈魂
這本書不是為製造騷動或滿足世人的好奇而寫的,而是一本心靈感化的書,好讓讀者知道有一個淨化之地的事實,並提醒我們要為亡者祈禱。大部分的人對死後的世界是一無所知的。但是,有少數的人天賦異稟,能夠和死亡的靈魂溝通(即煉靈),世人經由他們得以聽聞關於死亡、永生、死後世界的秘密。瑪利亞.辛馬(Maria Simma)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天主賦予她與煉靈溝通的能力。天主讓煉靈探訪她,她因此成為塵世與死亡世界之間溝通的橋樑。她甘願為煉靈們祈禱、受肉身之苦,解救了許多來找她求助的煉靈,讓他們從煉獄的煎熬中脫身。這本書即是瑪利亞.辛馬與煉靈接觸的經驗。在一九三八至一九七六年間,艾馮士.馬特神父(Alfons Matt)是瑪利亞.辛馬的個人告解神父以及靈修輔導,馬特神父深信辛馬所言的真實性,並不斷對費爾德喀希(Feldkirch)的布魯諾.衛希納主教(Bruno Wechne)以及克勞士.孔恩(Klaus Kung)博士隨時報告有關瑪利亞.辛馬應用這項神恩異秉的情形。書中描述到的一些事,對活著的人而言,是提升心靈的探討;對亡者而言,則是一大安慰,因為他們可以很快獲得救贖,不必再受苦。這些事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是:我們應該多為煉靈祈禱和犧牲奉獻,而不要太過於眷戀世間的一切。 本書末並有大量的附錄,整理出教會內有關煉獄的論述與諸聖相通功的代禱恩賜。對於處於數位與太空時代的現代人而言,辛馬與煉靈的接觸經驗和她的體會,以及書中描述的煉獄,可能顯得太落伍,卻讓我們得以一窺死後世界,這訊息何其寶貴!而且更能證實:神的確存在,而且死後真的有另一個世界。對世人而言,本書亦有警惕的效果,它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永恆的生命,和相關行為的後果。讀過這本書之後,對煉獄的恐懼將會一筆勾消,並且可以明白瞭解到:人生在世如何掌握自己的生命,如何幫助亡者,並且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喜樂。
【電子書】我將權柄賜給你
行使耶穌賜給我們的權柄在父神的權柄之下,藉著聖靈賞賜的能力,耶穌賜給所有祂的跟隨者「權柄」,使我們能夠展開那愛與權能的事奉,就像耶穌一樣,實際去做祂所做的事,甚至做更大的事。本書展現我們擁有的驚人權柄的每個面向,當每個基督徒醒悟到所擁有的屬靈權柄將會大大改變我們的生命;使我們從撒但有限的箝制下得著釋放,對聖靈的大能敞開胸懷,並有足夠的認識去行使神透過基督所賞賜的權柄,包括醫治疾病、趕鬼釋放、祝福他人、赦免、教導,以及最重要的──愛人。
【電子書】邁向成熟-聖經雅各書教你活出基督生命
施達雄牧師系統化地闡釋聖經雅各書中有關成熟生命的教導,從經文中細膩教導讀者如何活出成熟,佐以生動活潑的例證,深入淺出地幫助今日信徒將上帝的旨意應用在生活中,以信心的行動回應上帝,享受豐盛的人生。
【電子書】啟動超自然
康麥克牧師對神的愛,對聖靈的敏銳,使他能夠服事眾人,並且將他所領受的恩賜,以邏輯與條列的方式,清楚地教導眾人,若是過去你對於屬靈恩賜感到陌生,透過本書,你將跟著充滿聖靈恩膏的康麥克牧師,隨著他循序漸進的教導方式,將開啟你的屬靈眼光,帶領你進入神的心意、領受神為你預備的屬靈恩賜。
【電子書】烈火聖約:讓聖經的烈火轉化你的生命(PLAYING WITH FIRE: How the Bible Ignites Change in Your Soul)
讀對神的話,生命自然轉化。 & 聖經是一本生命之書,具有烈火的本質——燃燒、燎原、洗滌、潔淨、淨化、轉化、成聖、榮耀之火的能力等等!更加靠近這火焰吧!這神聖之火在你心靈上的影響將直達永恆。 & 作者以慧黠而動人的文筆,有系統地提供讀者深入學習聖經各種不同文體著作的特色──進而解開聖經真實確切的意義。當讀者能充分地了解上帝的話語,就會釋放一股轉化人心的力量,它不僅能銷化你一切的防衛,並會為你的生命帶來劇烈的改變!
【電子書】陪伴一生的安慰
◎ New! 古倫神父最新「生命陪伴系列」三部曲之Part 226篇對逝者親友的溫暖安慰,將悲傷轉化成渴望與動力在這本小書中,我想和你談談你所愛的人逝去之後的悲痛。拉丁文裡,安慰一字是「 consolari」,意思是:與孤單的人在一起。藉著這個詞,我想進入你的孤單,在你的悲痛中陪伴著你,給你支持、助你堅強。我想陪伴在你身邊,忍受你的失望、你的淚水、你的絕望。就讓你的悲傷釋放吧!但你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不會掉入無底的深淵中,神會在你的悲痛中接住你,給你堅實的大地,讓你能站在那上面。你要相信你的悲傷是有意義的。它要帶領你愈來愈能找到自己。你的悲傷也會一再讓你憶起逝去的人,他(她)如今正以另一種方式陪伴著你走你的生命路程,直到你的路與逝去者在永恆的天鄉相會為止,而他(她)目前已居住在那裡了。
【電子書】聖經的故事
自古以來,人們都愛聽故事,所有部落和民族也藉神話,故事來表達他們對真實世界的瞭解。有些故事只是關乎個人,有的卻攸關整個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聖經》的故事正是表達這種內涵。聖經裡最精彩的紀錄,就是耶穌基督的生平與教訓。《聖經的故事》,把人類的起源、以色列民族的來龍去脈、教會的興起和發展以及世界的結局,細說從頭。本書特色《聖經》是全世界最暢銷的一本書,但有多少人了解它的背後意義?本書講述聖經生動活潑,讓你不再害怕閱讀經典。
【電子書】一生必讀的聖經預言故事
聖經》中的故事反映了人類社會的心理演變過程,這些美麗的故事,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它反映的是人類渴望與追求真理願望的一種形式……本書將《聖經》裡散見於各章的故事進行歸納整理,選取其中經典故事,編成一百個故事,內容既有故事性又有趣味性,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對原書進行深入淺出的表述,文筆流暢,文字優美,並以歷史事件為主線,將前後內容串聯起來,既有情節性,又有連續性,使原書零亂的故事有了清晰的脈絡。本書系統全面,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開啟了瞭解《聖經》的便捷之門,值得各界讀者一閱。
【電子書】一生必讀的聖經經典故事
這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一本書。《聖經》不僅僅只是一本宗教讀物,其中融合著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它是一部珍貴的歷史文獻,要瞭解西方文明,就不得不讀《聖經》。
【電子書】活出天國八福:喜樂、幸福人生的八個祕訣
施達雄牧師系統化地整理聖經福音書中耶穌有關八福的教導,從經文中細膩描述分析八福,佐以生動活潑的例證,深入淺出地幫助今日信徒將上帝的旨意應用在生活中,以信心的行動回應耶穌,享受天國的福分。
【電子書】在愛中行走-德蕾莎修女傳
一顆純潔的心,很容易看到基督,在饑餓的人中,在赤身露體的人中;在無家可歸的人中,在寂寞的人中;在沒有人要的人中,在沒有人愛的人中;在麻瘋病人中,在酗酒的人中;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我們必須在愛中成長,為此我們必須不停地去愛,去給予,直到成傷。——德蕾莎的演講詞人類缺少愛心是導致世界貧窮的根本原因,而貧窮則是我們拒絕與他人分享的結果。既然世界上的一切都來自上帝的恩賜,所有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那麼,當有人在饑餓和貧窮中苦苦掙扎的時候,富人便沒有權利獨自支配自己多餘的財富。——德蕾莎的演講詞饑餓並不單指食物,而是指 對愛的渴求;赤身並不單指沒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嚴受到剝奪;無家可歸不單指需要一個棲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棄。除了貧窮和饑餓,世界上最大的問題是孤獨和冷漠。孤獨也是一種饑餓,是期待溫暖愛心的饑餓。——德蕾莎語錄喜悅是愛,喜悅是祈禱,喜悅是力量。神喜愛那些懷著喜悅給予的人,如果你懷著喜悅給予,你將會給得更多。一顆喜悅的心來自一顆燃燒著愛的心,愛之功亦即喜悅之功。快樂不須探尋:若以愛待人,旋即得之。——德蕾莎的演講詞若我們能彼此成全對方,那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你們可能無法做到我們在貧民窟裡做的事,而我們也無法做到你們在家庭、校園和工作崗位上所做的。然而當你我攜手並進時,我們就在共同為天主做一些美麗的事情。——德蕾莎語錄財富和金錢並不會使人奢華——當我們依附於金錢財富時,才會奢華。天主賜給我們的東西,是要我們去分享,而不是去據為己有。我們越是學著去分享,就越會彼此認識,彼此相愛。如果我們彼此相愛,我們就會與人分享,我們所擁有的喜樂。——德蕾莎語錄如果我們謙卑,就沒有任何事會改變我們;讚美不會,羞辱也不會。有人批評我們,我們不會灰心喪志。有人誇讚我們,我們也不會驕傲自大。——德蕾莎語錄如果我們祈禱,我們就會相信;如果我們相信,我們就會去愛;如果我們去愛;我們就會服務。——德蕾莎語錄
【電子書】釋放與自由
在約翰一書第三章八節下半段:「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聖經提到神的兒子耶穌在世上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在此之前,祂要先將魔鬼的作為顯現出來,讓人可以清楚地看見牠所做的,因此我們要先學習讓魔鬼的作為顯現出來,才能用正確的方法除滅牠。藉由神話語的教導,期待神的能力在我們生命中運行,更渴望聖靈藉著神的話語運行,這樣人們必定可以在其中得到釋放。神的話語將魔鬼的作為顯現出來,而聖靈的恩膏會折斷一切捆綁的軛。
【電子書】亞西西的小窮人:跟隨方濟‧從羅馬到亞西西
給基督穿上衣服,你將看見方濟;剝去方濟身上的衣服,你將看見基督。方濟……之所以放棄應得的產業而選擇貧窮,是為了跟隨基督。因為天主為了愛人,竟從完美跳入殘缺、由富有變為貧窮。天主降生成人,是為了愛。因此,對小窮人方濟而言,貧窮只是一個管道、一種過程,絕非目的。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愛天主。而貧窮,正是幫助他達到目的的唯一方法。 ──本書頁46聖方濟,一位義大利山城亞西西的布商之子。拋開名利與財富,倣傚基督背負十字架的精神,在實際生活中將福音帶入廣大的人群裡。雖然他的外在看似貧苦,內心卻是富足的。八百年後,一群來自東方的基督徒,心懷對唯一至高美善的愛,踏上了追尋聖方濟的旅程。今天,希望你願意坐下來,與作者一同分享這個跨越時空的生命故事。本書特色追尋聖方濟的腳步,不是一趟追求華美聖殿的朝聖之旅,而是一段自我內心的探索旅程。加入宗教情壞的義大利之旅,讓你我真正認識文化背後的意涵。配合作者的手繪插畫,南歐小鎮的寧靜之美,真實地呈現在眼前。
【電子書】喜樂的泉源
找到快樂的幸福天梯「快樂」似乎是很平凡、簡單的小事,但是為什麼這麼多人「不快樂」?如何才能擁有永遠的快樂呢?事實上,沒有永遠的快樂。因為,「快樂是肉體的感覺,當外在環境讓你感到順遂,乃至覺得能被你駕馭時,你就能「笑得出來」,此謂之「快樂」。因此快樂來得快,但也消失得快」。但「喜樂」和快樂不一樣,快樂是短暫的,但喜樂是永恆的,因為「喜樂的源頭」來自主耶穌基督。本書自1892年初版問世以來,已經以160種語言,在全世界無聲的傳播福音。為什麼今天世人都應該看這本書呢?在這個日益繁忙、壓力俱增的世界中,屬靈的事物常常被忽視,懷愛倫女士的經典著作《喜樂的泉源》可以幫助我們尋找到一種和上帝建立更深關係的經驗,讓我們把重擔交託給祂;此外,還讓我們的身心靈都能得著幸福快樂與健康。本書特色本書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喜樂,而且更重要的是,喜樂的「源頭」是什麼。第一章即開宗明義「有一位關心你」,那一位就是耶穌基督。本書向讀者指出耶穌基督是唯一能滿足我們心靈需要,並帶來喜樂的主。
【電子書】大信若盲
《聖經.希伯來書》告訴我們:「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顯示人的信心首先要排除眼睛的障礙,通常人是要憑眼見相信,才為真實,眼睛不能看見的便無法相信,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人肉體的感官功能,人若只能憑藉這些功能建立信心,其範圍便落入狹隘。耶穌復活之後,祂的門徒多馬不但要眼見,還要以手觸摸主耶穌被刺的手和肋旁,要用人的感官證實主的復活,他才能信;多馬應為一切最軟弱信心之人的代表。歷史上所有著名神學家最初都不是由理性建立信心,皆為單純稚子之信,以保羅為例,大馬色路上的目盲經驗與震撼,就是讓他由一個哲學家變成稚子之信的寶貴經驗,終其一生,保羅都堅持一個信念:不知道別的「只知http://192.168.6.105/webmanager/Member/UserLogin.aspx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大信若盲」乍聽之下似乎是一種盲目,但卻是最大的信心。
【電子書】心中有愛,奉獻無礙:聖經教導的奉獻觀(Generous Loving, Generous Giving:A Biblical Perspective on Giving)
本書充份探討符合聖經教導的奉獻觀,回答了 「上帝為何要我們慷慨奉獻?」、 「奉獻是否得依循某個數字比例?」以及「奉獻的對象與優先次序 」等問題。 & 若愛已湧流,奉獻自會源源不絕。 & 奉獻會扭轉我們和他人的生命,不只在今生,更延續至永恆。
【電子書】那些活躍在近代中國的西洋傳教士
本書告訴你,傳教士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瞭解他們如何跨越傳統中國與先進歐美國家的隔閡,與近代中國一起經歷劇變。 隨著時光將情緒化的泥沙沉澱,我們發現傳教士們在近代中國幹過很多有益的事情,除了傳播基督教之外,他們搞慈善、開醫院、辦教育、辦報紙、翻譯西學書籍,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西方文明的傳播者。 因此,我們不可簡單地把西洋傳教士來華視為純宗教活動,他們的活動始終與政治、經濟同步並進。他們還與中國名流交往,交往中發生過許多趣事,這些細節為我們解讀那段歷史提供了可感可觸的鮮活場景。 他們還對洋務運動、維新運動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他們中的某些人還成了漢學家和中國問題專家,把中國文化介紹到西方。 他們當然也有他們的偏見和局限,但這些不應該成為我們有意「遮罩」他們的理由。 且讓我們正視他們,正視一段近代史中不該忽略的篇章……
【電子書】寶貝妳的婚姻
婚姻……有時浪漫,有時沒那麼浪漫,經常充滿挑戰,總是高低起伏,還有許多的不上不下,卻又是千金不換。因此,做妻子的時常需要小小的啟發、小小的慰藉與鼓勵。本書正是如此貼合妳的處境與需要。不管妳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好或最差勁的妻子,這本書都會振奮妳的心,提醒妳在婚姻之路上並不孤單。慈愛的上帝希望妳的生命豐足喜樂,書中的三百多篇靈修小品,讓妳常思想上帝對妳的愛,並在每日的夫妻相處中,牢記自己在「合一」關係中的重要性,以及身為妻子的莫大福澤。同時,妳也將在書中讀到實際的建議,幫助妳瞭解自己的情緒,使妳的婚姻更堅固、健康與完整。作者簡介本書作者裘安娜.布洛斯等十多位作者,是一群盡心盡力的妻子、母親,同時大多是經驗豐富的作家與編輯。她們有個神聖的共同點,就是她們都是上帝的信徒,她們用上帝的話語(聖經)作為日常生活的帶領。由於在這過程中收穫滿滿,得到很大的幫助,於是她們動筆寫下了個人親身的神聖體悟。
【電子書】領袖的養成
誰需要讀這本書?這是為領袖或潛在領袖而寫的,他們──‧正在思量神所做的事‧正開始尋求事奉的地方‧需要神賜下新的挑戰‧需要了解如何遴選與培養年輕領袖?‧正面對重大抉擇的十字路口‧想知道神如何栽培領袖?本書提出的原則可幫助年輕人覺察神的呼召,也可幫助年長者更覺有責任鼓勵、培養其所屬教會與機構中的下一代領導人!
【電子書】基督徒喪禮與敬祖手冊
慎終追遠 主恩永隨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四章7節)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希伯來書十一章16節) 名人推薦 ◎本書在慎終追遠上的努力,值得我們效法和追隨;對華人的傳教是多麼值得推荐薦的事啊!——牧師/周聯華 ◎為主的真理作美好的見證,帶領更多的客家華人同胞來歸向主,願此書將一切榮耀讚美都歸給天上的父。——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會督/曾立德 ◎基督徒有責任表達對上帝的敬畏並見證基督,讓文化基督化,轉化成為福音的好土壤,那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百倍,歡喜收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幹事/張德謙
【電子書】耶穌門徒生平的省思
施達雄牧師系統化地整理四福音書中門徒的生平,從經文中細膩描述分析門徒的一生,佐以生動活潑的例證,深入淺出地幫助今日信徒將上帝的旨意應用在生活中,以信心的行動回應耶穌。「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書十二章1-2節
【電子書】李提摩太的雄心報紙膽
您知道是誰 ~ 主持清末廣學會發行萬國公報 創辦山西大學來華奉獻四十五個年頭周旋於清廷權貴之間,為要傳揚福音本書紀念英籍宣教士李提摩太來華宣教一百四十週年。不同於其他李提摩太傳記,作者採第一人稱的說故事寫法,依史料揣摩李提摩太當下的心境,以類小說筆法融入許多內心戲,盼使讀者「站在李提摩太的肩膀上」,一同增加屬靈生命的視野與高度。
【電子書】生命終點的盼望:生命與死亡的藝術
耶穌的死和復活是幫助我們克服悲傷,並不是要我們逃避悲傷。他用十分深刻的靈修角度,分析我們各種悲傷的情緒以及負面的感受,教我們如何在信仰的支持中接納悲傷、克服悲傷,進一步將這種悲傷與哀悼轉化成「與過世親友的和解」以及「重新建立自己與上帝的整全關係」。古倫神父也用他在「悲傷輔導」」中的經驗,提供讀者各種哀悼的儀式與默想,幫助死者親友以及周遭陪伴者用基督信仰的靈修態度走過死蔭的幽谷,經驗到傷痛中包含更多的恩典與安慰。本書特色 基督徒對於死後的世界該有什麼樣的期待? 我們如何思考永生的問題? 許多人覺得很難面對死亡,也常抱著恐懼的態度問:「我們的靈魂在死後還會繼續活著嗎?」古倫神父在本書中告訴我們,如何陪伴面臨死亡的親友邁向上帝榮光的道路。讓面臨死亡的人以及他們的家屬感受到,其他人也會認真看待他們心中的恐懼,並且他們將獲得真正的保護與平安。此外,古倫神父也在本書中特別教導我們,該如何面對親友死亡所帶來的傷痛,以及如何哀悼。他認為,基督徒不該以「復活的盼望」來逃避傷痛或拒絕傷痛。
【電子書】流傳千年的聖經故事
超越宗教意義之外的普遍哲理 全世界知名大人物都盛讚推崇 法國自由思想家盧梭說:「聖經深入顯出,因淺明的筆法,傳至高的真理,其文章之精純雋永,其訓誨之令人誠服,其格言之發人深思,其論辯之富有機智,其導向之微妙得體,決非凡人之手筆所能臻此。」 英國大科學家牛頓說:「我們應把視為至高無上的哲學,據我研究的結果,聖經記載之信而有徵,實遠非世俗的歷史所能比擬。」 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說:「我認為聖經的寶訓,乃是人類行為最崇高偉大的規範,亦為指示人生的道路,不可須臾或離的指南。」 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說:「關於這本偉大的書,我只能說是上帝賜給人類一項最好的禮物,這裡面的道理,不是我們人類的智慧所能窺測的!」 《聖經》是一部年代久遠的歷史手卷,記載了聖賢、先知、使徒、詩人、民族英雄以及平民與上主在一起的宗教經歷和體驗。他們在走過了人生偉大的旅程之後,或以口述的方式,或以文字記錄,把自己對生命的體驗和感悟深刻地記錄下來。這部生命之書,既充滿了理想,又根植於現實;它以神明為中心,同時也迸發出了人道的精神。 在《聖經》裡面,記載了許多故事,這些故事裡蘊含的智慧就像棕櫚樹林裡的風聲、曠野中的天籟,可以給人們帶來無限啟發。
【電子書】素描福爾摩沙:甘為霖台灣筆記
19世紀下半葉,一個卸下尊貴蘇格蘭人和「白領教士」身分的「紅毛番」,近身接觸的台灣漢人社會和內山原民地界的真實紀事。不管你是不是基督徒,只要你對古早味的福爾摩沙感興趣,就能循著甘牧師為教會、艱苦人、青瞑人、平埔族奔波近半世紀的足跡,一道神遊清領末、日治初最真實的台灣庶民社會。來吧!來感應一下地老天荒之下,你於歷史塵煙之中可能的迴身位置吧!熟悉台灣歷史、教會史的人,都知道有「南甘為霖,北馬偕」這句評語,清楚甘為霖牧師對近代台灣社會具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力,但有多少人真正瞭解甘牧師近半世紀宣道歲月的實際經過?又有多少人知道,甘牧師是學界公認所有來過台灣的西方傳教士當中,學術貢獻最大的一位,也是當時對早期台灣史擁有最廣泛智識的學者?擺在讀者眼前的這本台灣筆記,就是親炙這位傳奇宣教師的最佳途徑。甘牧師以五十則或長或短的筆記,交代了他在台灣宣教46年的所思所見、所悲所喜。當中,有吃老鼠肉當早餐、喝猴子湯當晚餐、以馬鈴薯配蟲的澎湖餐、倒栽蔥跌落深溝等趣事,有白水溪大夜襲、麟洛平原遭追捕、彰化城遇險、埔里社被霧番追擊等險事,也有漢學老師偷蠟燭、嘉義城擲石大戰、取國姓爺「聖水」反日、溪邊撿到人腦糕等怪事。更重要的是,甘牧師的筆記不僅僅記錄他在各地傳教的實況,筆墨更觸及廣泛的社會現象、輿論、謠言,同時也帶有深厚的歷史感。以澎湖傳教這則筆記為例,甘牧師不只是詳細寫下他在那裡的傳教經過,更交待當時澎湖群島的地理、景觀、人口、經濟、教育與傳聞,然後將時光回溯到十七世紀的荷蘭佔領時期,澎湖當地的局勢,接著是描寫十九世紀末的法軍入侵始末,以及甘牧師親耳聽見澎湖居民對孤拔將軍的讚美「伊真好膽!」等,用簡潔準確的文字,帶領讀者一覽台灣歷史的變異風貌。「傳遞基督教真理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傳教士或經過訓練的助手一再的講道,而是透過當地弟兄──他們不領教會薪水,通常也不識字──生命的轉變和謙遜的見證。」在這些筆記中,甘牧師將所成就的一切歸功於上帝、弟兄,將有所缺失的部份歸咎給自己的身影,或許正是他留給台灣社會最珍貴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