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文化創意產業是近年來臺灣國家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也是創造台灣多元文化特色,建構臺灣新文化資產,藉以提升競爭力進軍全世界的重要指標。本系課程素以傳統文化和本土文化為教學的核心,積極引導學生在語文上作創造性的詮釋和多樣性的表述應用。本研討會希望透過學界、業界各種文化創意的研究成果及文化產業實務經驗的發表,更深切掌握文化創意產業的各種面向,並進一步推展文化創意上的教學與深化理論的研究。 文化創意產業為時興熱門的話題之一,談到「文創產業」,似乎總是呈現欣欣向榮、一片光明前景。然而文化、創意是抽象的;產業為具體的。抽象與具體之間的媒合,又涉及跨領域學科整合,也不是那麼輕易能夠誇談成功,文化又是長期積累而成,傳統與現代看似對比,卻又相承相續,為此,研討會主題訂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創意產業》。 希望透過與會學者的論文,將神話傳說、歌謠、戲劇、經史子集、詩文等眾多無法備載的傳統文化,任擇其中一項與現代文化創意產業從事結合研究,討論兩者之間的關係,或討論文化創意產學研究成果,或現代文化質素如編輯出版、廣告設計、多媒體影像等應用與研究,以強化文創產業的深度與厚度。
【電子書】一次看懂社會科學
當人文遇上科技,會激起什麼樣的靈光與火花?一頭華髮、睿智幽默的劉炯朗院士教學四十年,深受學生敬愛。年逾七十,面對知識總不失赤子之心,仍熱愛求知、不斷學習,自稱是「深受西方影響的中國讀書人」。2005年,劉炯朗院士接下電台邀約,主持「我愛談天你愛笑」節目,深入淺出地為讀者介紹天文地理、文學歷史等領域的重要大事,將科學與人文巧妙結合,引發熱烈回響。透過個人的學思歷程,劉校長期勉年輕人:不要畫地自限,要有廣泛興趣。順從自己的喜好,培養專業以外的興趣,感受世界的美好。本書收錄二十五篇社會科學領域相關文章,帶領讀者深入探究文明進步的道理,包括:一公尺是怎麼定出來的?有沒有所謂標準的英文、中文、日文呢? 拿破崙為什麼會輸在滑鐵盧?領導力是可以培養的嗎?囚犯陷入什麼樣的兩難?莫非定律是不是真的有道理?米壽、白壽、茶壽各代表幾歲?你,有幾個好朋友?
【電子書】當代正義理論
當前在我們的國家與社會之中,對政治、社會、經濟、與政策諸問題的討論,從民意代表、學術界、一般人民與輿論界,都以是否合乎正義,公平的原則來抨擊、論證與影響政府的作為。因而可知,「正義」一詞目前正瀰漫盛行於我們當前的社會之中。「正義」之於我們社會國家既然如此重要,而且又是當代政治社會思潮所關切的主題。那麼試問究竟何謂正義?正義的基本主題是甚麼?正義的觀念是人與生俱來的嗎?此外,正義只是一個抽象的理念,當吾人運用它來評價一個社會與國家種種政策之際,必須有更具體的準繩或原則作為依據,而這些準繩或原則應如何建構或尋求呢?又如何給予這些準繩或原則合理的論證依據?最後,在實際運作上,究竟何種制度或政策方能落實正義原則呢?本書對許多當代正義理論家著作作深入探討與研究,包括羅爾斯(John Rawls)、杜爾金(Ronald Dworkin)、海耶克(Friedrich Hayek)、麥佛森(C. B. Macpherson)、諾錫克(Robert Nozick)、布魯斯.艾克曼(Bruce Ackerman)、達維.彌勒(David Miller)。
【電子書】近代中國的商會網絡及社會功能
中國商會的起源與清末中國頒布商法關係密切,商會網絡出現的原因在於連結不同地域、行業、族群之間的商會。中國的商會從清末起已形成細密的網絡系統,足見商人的高度組織能力,與有管理學家批評中國人只「強於關係」而「弱於組織」顯然不符。本書共收論文八篇,書末附有〈香港及海外華商會、華商團體史研究文獻目錄〉近二百條。本書討論的對象,主要為商人和商會網絡,另論及商會所發揮的社會功能,都以不同的商會為研究個案。本書論述的區域,包括中國本土的天津、北京、河北、上海、廣州、汕頭、香港以及海外的日本。論述的主題,涵蓋商人網絡、商會及商人團體的組織結構及其社會、經濟功能等。本書各論文的議題,多為過去學界未被注意者,正可補足目前商會史研究在這方面的不足。
【電子書】民意與輿論:解構與反思
這已經是一個「言必稱民意」的時代!「民意」真的就是人民的意見嗎?在中國天、君與民的三角關係中,有個知識份子階層來處理意見溝通的機制。由知識份子帶領形成的輿論,在中國歷史上,常有左右局勢的效果。中國知識份子雖不能完全代表民意,可是西方民意卻也幾經嘗試經過菁英階層運作才出現的,二者間似乎有其共通之處。本書從西方的民意和中國的輿論的根源追溯起,解構與反思民意與輿論的概念,成為一個有趣的冒險旅程。本書特色 ★ 深度解析、比較西方的「民意」和中國的「輿論」,讓讀者看見此一議題上,中西文化的異同。
【電子書】關於社會學的100個故事
100個故事,帶您進入社會學領域,增加對自我與社會關係的認識!社會學是針對人類社會生活、團體與社會所從事的研究,研究社會學,我們將更容易了解自我,社會學可以開拓視野、增加對社會現象的分析、反省、了解能力。社會學對於瞭解現代社會的演變,解決社會問題,展望二十一世紀後現代世界人類的社會變遷,可說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領域。因此,對於社會生活的改造和社會體制的改革,以及認清自我在團體中的定位都有很大的幫助。社會學並不要求從現象和問題中找到終極而確定的答案,而是希望用超越自身和常識,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去觀察現象和思考問題。因此,嘗試去做一名「社會學家」並不意味著是一次枯草乏味的學術之旅,只需要帶著你的想像力,將社會學的基本理念和你自己生活中的具體情境聯繫起來思考就可以了。能夠對生活中的「習以為常」問問為什麼,其實人人都可以是一個出色的「草根社會學家」。本書中所選輯的100個社會學故事,不僅是對於社會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和方法的一次普及,更是一次非正式的「學術訓練」,它可以讓你插上「社會學的想像力」的翅膀,在生活中體會「詩意的思考」所帶來的精神快感。
【電子書】共產世界的變遷:四個共黨政權的比較
本書用比較政治的觀點來分析蘇聯﹐匈牙利﹐中國大陸和越南四個共黨政權的發展﹐提出「改良式的功能理論」﹐以精要的假設﹐嚴謹的推理﹐解釋了繁複紛雜的政治現象﹐具有學術上的重大意義。在書中歸納出八種共黨政權 的發展途徑﹐可以用來分析和預測各個共產主義國家的政治變遷。本書對於研究或關心中國大陸問題、政治發展、國際關係、比較政治﹐以及蘇聯和東歐的讀者而言﹐會帶來極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