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105_深夜食堂30
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相關主題

電子書 > 全部商品

金石堂
【電子書】挑戰資本主義:大衛‧哈維精選文集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挑戰資本主義:大衛‧哈維精選文集

時報文化 出版
2018/01/30 出版

我們可以繼續走資本主義這條路嗎? 抑或我們必須直搗問題的根源, 控制或消除資本無止境積累的衝動? 親歷一九七○年代巴爾的摩的騷亂、絕望和公義失衡,如今躋身當代傑出批評家的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著作豐富,影響廣泛深遠。大衛.哈維長年以來投身對抗全球資本主義的戰線,站在當代各項議題的前線,以其獨具的觀點和廣闊的視野開闢論述疆界。 身為一名不受教條主義束縛的馬克思主義者,大衛.哈維以其創造力、洞察力與見解深具轉化價值(transformative value)著稱。《挑戰資本主義:大衛.哈維精選文集》收錄了大衛.哈維將近五十年思想旅程中最具里程碑意義的佳作,其中可見大衛.哈維開啟了馬克思主義與地理空間的重疊思考,將空間維度納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之中,結合馬克思方法論和地理分析的獨特理路,將城市視為可利用的重要權力基地。 本書先以簡要的引言說明哈維的研究方法和主題如何適用於理解中國眼下的發展,然後向讀者展示哈維結合馬克思方法和地理分析的獨特學說是如何形成的。此外更針對現當代資本主義世界的形成與運作提出精闢見解與批評,其巨筆囊括了當今全球若干首要議題:新帝國主義的形成、金融市場危機、牛津罷工運動的挫敗、巴黎興建聖心堂的歷史真相、後現代境況的意義……經由這些深具洞見的文章,我們看到大衛.哈維如何致力利用馬克思學說解釋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平等現象,進而持續探索,最終成為全球頂尖的馬克思學說闡述者。 如前言作者約翰.戴維(John Davey)所言,「哈維漫長的學術生涯成果豐碩,本書集合他迄今每個時期的重要作品,對已熟悉哈維學說的讀者和第一次接觸哈維著作的讀者一樣很有吸引力。」 本書特色 ☆集結大衛.哈維將近五十年學術生涯不同時期的十一篇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文章。 ☆獨立主題,全局串聯,呈現大衛.哈維的洞見與批評方法。 ☆探討資本主義當代、歷史及未來情狀,分擊資本主義的假面糖衣。 ☆透過對資本主義全球化及其對地理空間影響的解析與批判,重構社會階級和馬克思主義方法。 ☆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楊友仁審閱。

7 特價40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附魔、疾病、不死生命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附魔、疾病、不死生命

黃涵榆  著
書林 出版
2017/12/22 出版

真的有惡魔嗎?人真的會被惡魔附身嗎?什麼樣的人才會有附魔的經驗?為什麼在一個「科學理性的時代」還是會有附魔的記載、敘述或傳聞? 本書將神學、生命政治、精神分析,以及醫學等西方學理與相關的政治、社會、經濟,以及倫理等議題作適切的連結。作者主張我們在面對附魔的問題時,應該先拋開「附魔不過只是超自然迷信或妄想」的刻板印象,並給讀者一個作為思考起點的提問:對於那些扭曲變形的身體和生命的樣態,除了感到驚悚、害怕、噁心之外,還能有什麼反應?這是一個面對他者或「旁觀苦難」的倫理問題。同時也是讓讀者進一步重新思考和檢視自然與超自然、理性與迷信、常態與異常、人與非人、善與惡種種界線,進而了解這些界線是在什麼樣的思想、權力、論述甚至想像脈絡中被建構出來。內容主題前瞻具吸引力,文獻豐富,論點有系統且創新,是國內第一本從跨領域視角討論附魔、疾病與生命最完整的專書,對人文社會科學相關領域的讀者有極大助益。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霸凌是什麼:從教室到社會,直視你我的暗黑之心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霸凌是什麼:從教室到社會,直視你我的暗黑之心

森田洋司  著
經濟新潮社 出版
2017/06/10 出版

一本書,讓你我對於他人的苦痛,多一點想像力和同理心。 霸凌,不是個人層次的現象和問題, 而是集體層次的現象和問題。 我們雖然無法消滅霸凌, 但能制止霸凌。 霸凌,是身而為人絕對嚴禁的行為。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霸凌。自古至今,霸凌無所不在,從未消失。 從教室到職場、從家庭到社會,你我可能是沉默的受害者、視而不見的旁觀者,甚至是無感的加害者。 本書作者森田洋司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為何霸凌導致自殺的悲劇會一再發生,進而比較霸凌在日本和歐美(美國、英國與北歐諸國)的演變和異同。他提出「霸凌四層結構」,定義與歸納霸凌的特徵,解析如何將制止霸凌的議題納入公民教育。進一步探討身為社會公民的你我,如何共同構築制止霸凌的校園與社會。 【導讀】 ◎身處人類社會團體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可能在特定的情境下,成為霸凌的加害者、受害者或旁觀者。霸凌行為不是個人層次的現象或問題,而是屬於集體層次的現象和問題。欲從個人心理心性尋求化解霸凌的方法,猶如緣木求魚,將徒勞無功;必須從社會結構的改型切入,才有找到真正出路的可能。--吳齊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霸凌是什麼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霸凌是什麼

森田洋司  著
經濟新潮社 出版
2017/06/10 出版

一本書,讓你我對於他人的苦痛,多一點想像力和同理心。 霸凌,不是個人層次的現象和問題, 而是集體層次的現象和問題。 我們雖然無法消滅霸凌, 但能制止霸凌。 霸凌,是身而為人絕對嚴禁的行為。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霸凌。自古至今,霸凌無所不在,從未消失。 從教室到職場、從家庭到社會,你我可能是沉默的受害者、視而不見的旁觀者,甚至是無感的加害者。 本書作者森田洋司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為何霸凌導致自殺的悲劇會一再發生,進而比較霸凌在日本和歐美(美國、英國與北歐諸國)的演變和異同。他提出「霸凌四層結構」,定義與歸納霸凌的特徵,解析如何將制止霸凌的議題納入公民教育。進一步探討身為社會公民的你我,如何共同構築制止霸凌的校園與社會。 【導讀】 ◎身處人類社會團體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可能在特定的情境下,成為霸凌的加害者、受害者或旁觀者。霸凌行為不是個人層次的現象或問題,而是屬於集體層次的現象和問題。欲從個人心理心性尋求化解霸凌的方法,猶如緣木求魚,將徒勞無功;必須從社會結構的改型切入,才有找到真正出路的可能。--吳齊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向高牆說不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向高牆說不

黃益中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17/04/27 出版

權利是與生俱來的, 使用權利的能力,則要靠教育啟發! 「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村上春樹 制度的不公不義、荒謬的歧視言論、貧窮的階級複製…… ◎ 徒有思想僵化的教育體制,學生的未來在哪裡? ◎ 窮人難以翻身,注定淪為階級複製下的犧牲品? ◎ 憑什麼同志的幸福權利,掌握在他人手裡? ◎ 性別歧視引來仇恨與絕望,是誰讓憾事一再發生? ◎ 別抹殺他們的教育熱忱,把勞動尊嚴還給教師們! 翻轉教育,真正要翻轉的是學習的本質。過去上命下從的服從關係,轉成平等互動的夥伴關係,破除師長本位,回歸學生本位,才是再次啟動教育改革的意義。 黃益中第一本著作《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為我們奠定批判性思考的邏輯根基、喚醒人們沉睡的同理之心;這次,他要我們重新審視現有制度的合理性、慣性思考下的盲點。面對體制的不公平、不正義,你我都有說不的權利! 本書特色 ◎ 以《思辨》為根基,更深入探討各面向議題的公平正義問題,以開放性討論取代一言堂,打破同溫層界限。 ◎ 以「教育是一切根本」為出發點,對損害學生、教師權益,最後致使惡性循環發生的制度提出質疑,並提出有建設性的改善方式。 ◎ 引用國內外統計數字,清楚說明台灣的勞動、居住處境與難題。

特價17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向高牆說不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向高牆說不

黃益中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17/04/27 出版

權利是與生俱來的, 使用權利的能力,則要靠教育啟發! 「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村上春樹 制度的不公不義、荒謬的歧視言論、貧窮的階級複製…… ◎ 徒有思想僵化的教育體制,學生的未來在哪裡? ◎ 窮人難以翻身,注定淪為階級複製下的犧牲品? ◎ 憑什麼同志的幸福權利,掌握在他人手裡? ◎ 性別歧視引來仇恨與絕望,是誰讓憾事一再發生? ◎ 別抹殺他們的教育熱忱,把勞動尊嚴還給教師們! 翻轉教育,真正要翻轉的是學習的本質。過去上命下從的服從關係,轉成平等互動的夥伴關係,破除師長本位,回歸學生本位,才是再次啟動教育改革的意義。 黃益中第一本著作《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為我們奠定批判性思考的邏輯根基、喚醒人們沉睡的同理之心;這次,他要我們重新審視現有制度的合理性、慣性思考下的盲點。面對體制的不公平、不正義,你我都有說不的權利! 本書特色 ◎ 以《思辨》為根基,更深入探討各面向議題的公平正義問題,以開放性討論取代一言堂,打破同溫層界限。 ◎ 以「教育是一切根本」為出發點,對損害學生、教師權益,最後致使惡性循環發生的制度提出質疑,並提出有建設性的改善方式。 ◎ 引用國內外統計數字,清楚說明台灣的勞動、居住處境與難題。

特價20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

楊宗翰  著
布克文化 出版
2017/02/09 出版

Freegan 並不是不想工作,不想花錢; Freegan 其實是一種盡可能不去剝削環境的價值觀。 我們絕對有辦法用更少的資源,過更好的生活。 人生而自由。但如果,所謂的自由,只能夠透過不斷的買這個、買那個,才能有資格。這樣子,算什麼自由? 人類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要被疼愛;東西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要被使用。 這個世界之所以混亂如斯,正是因為我們把東西拿來疼愛;卻把人類拿來使用。 我們生在一個充滿矛盾的社會。人們逼著自己成為自己討厭的人、做討厭的事;農夫不吃自己種的食物;房子越蓋越多,有房住的人卻越來越少;食物越種越多,但丟進垃圾桶的卻多過吃進嘴裡的。 我們只缺一個選擇,一個可以讓任何人,而非單單有錢有勢的人,過得更好更和諧,對環境更溫柔的選擇,而非更多、更大、卻更痛苦的選擇。 在我們這個世代,我們從小被教育著必須不斷的與人競爭、不斷的往上爬,才有可能存活下來。食物很貴、東西很貴、房價更貴,我們必須死命地工作、賺錢、然後買這個、買那個才可以。但同時,我們消耗了一大堆資源買過來的東西,往往卻沒有被好好的利用,買回來的東西過沒多久就成了家中的垃圾,堆著佔據我們花錢租來的狹小空間。 食物越生產越多,浪費掉的也越來越多;房子越蓋越多,住得起房子的人卻越來越少;文明越來越進步,我們卻一點都沒有過得比以前開心。 在我眼裡,問題並不是出在人類的自私。 對我來說,多數人之所以視錢如命,並不是因為他們內心貪婪,他們其實就只是想要過更好的生活,而金錢,是他們唯一知道的方式。 問題並不在於金錢,而在於金錢成了唯一的選擇,這才是問題。 我人在國外的時候,曾跟著一群不上班、不花錢,盡可能不消耗資源的無政府主義者們一起生活。那些人身上都沒甚麼錢,卻能在都市裡頭很自在地活著,並且有非常多的時間能夠幫助其他人。我們成立了一個免費商店,邀請大家把家裡閒置的東西帶過來,並自由的取用自己需要的東西。 那些人的理念深深影響了我,那是我想嘗試的方式,一種不需要很厲害、很有錢、很有權力。而是任何人,都能夠做到的改變。 回到台灣後,我開始撰寫那些人們的生活方式,我開始想在台灣各地成立無數個小小的免費商店,並將免費商店那種以無條件贈送來取代金錢或是交換的概念套用到東西以外的其他地方。從東西到食物、技能、交通以及住宿等等,其實都有不用花錢、不用消耗資源、而且很好玩的替代方式的。 我想透過這種不需要任何成本的行動,讓原本會被浪費掉的資源能夠有機會被好好利用,同時也從各方面降低人們在這個社會上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開銷,讓人們得以從金錢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我想要讓人們知道,我們絕對有辦法用更少的資源、過著更好的生活。而且重點是,這是大家都做得到的事情。 然而,在許多人的眼裡,台灣是個鬼島,台灣人很冷漠、很自私,我講的東西似乎太不現實了。於是,我開始在台灣環島,無條件地幫忙任何人做我能做的事情,然後,真的不斷地有人願意不求回報的幫助我,讓我搭便車或是邀請我去吃飯,我開始紀錄這些車主的故事,讓人們重新去看待這些常常被我們當成壞人的陌生人們。 嚴格說起來,我只是一個到處講話寫文章的部落客,能夠影響的到的人,其實也只有平常有在關注我的人而已,但是在一連串白吃的野餐活動後,開始有各地的人們自行在當地舉辦免費市集或是免費商店,從去年到現在,在全台各地已經有二十幾個自發性的免費商店和市集。而他們才是有辦法影響到那些叔叔、阿姨、老人或是小孩這些我接觸不到的族群。 因為我們的理念是盡可能不投資任何成本,而且大家都把這件事情當成遊戲,而不是工作,所以不會感到壓力,也沒甚麼好擔心失敗的。 但是,如果當這樣概念的地方越來越多。如果食物、東西、交通、知識這些原本我們覺得一定要用錢買的東西,都漸漸有了替代方案,人們在這個社會中所需的基本開銷可能也會越來越低,當人們發現自己不用逼著自己做薪水高自己卻不喜歡的工作,但還是有可能可以輕鬆自在的生活的時候,他才有可能去思考,他是不是可以去做一些也許收入比較低、但是他真正喜歡的工作、或是他覺得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當人們不再被金錢制約時,他們才能真正的自由,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後把錢花在真正重要的地方,並且做最有效率的應用。

特價2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

楊宗翰  著
布克文化 出版
2017/02/09 出版

Freegan 並不是不想工作,不想花錢; Freegan 其實是一種盡可能不去剝削環境的價值觀。 我們絕對有辦法用更少的資源,過更好的生活。 人生而自由。但如果,所謂的自由,只能夠透過不斷的買這個、買那個,才能有資格。這樣子,算什麼自由? 人類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要被疼愛;東西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要被使用。 這個世界之所以混亂如斯,正是因為我們把東西拿來疼愛;卻把人類拿來使用。 我們生在一個充滿矛盾的社會。人們逼著自己成為自己討厭的人、做討厭的事;農夫不吃自己種的食物;房子越蓋越多,有房住的人卻越來越少;食物越種越多,但丟進垃圾桶的卻多過吃進嘴裡的。 我們只缺一個選擇,一個可以讓任何人,而非單單有錢有勢的人,過得更好更和諧,對環境更溫柔的選擇,而非更多、更大、卻更痛苦的選擇。 在我們這個世代,我們從小被教育著必須不斷的與人競爭、不斷的往上爬,才有可能存活下來。食物很貴、東西很貴、房價更貴,我們必須死命地工作、賺錢、然後買這個、買那個才可以。但同時,我們消耗了一大堆資源買過來的東西,往往卻沒有被好好的利用,買回來的東西過沒多久就成了家中的垃圾,堆著佔據我們花錢租來的狹小空間。 食物越生產越多,浪費掉的也越來越多;房子越蓋越多,住得起房子的人卻越來越少;文明越來越進步,我們卻一點都沒有過得比以前開心。 在我眼裡,問題並不是出在人類的自私。 對我來說,多數人之所以視錢如命,並不是因為他們內心貪婪,他們其實就只是想要過更好的生活,而金錢,是他們唯一知道的方式。 問題並不在於金錢,而在於金錢成了唯一的選擇,這才是問題。 我人在國外的時候,曾跟著一群不上班、不花錢,盡可能不消耗資源的無政府主義者們一起生活。那些人身上都沒甚麼錢,卻能在都市裡頭很自在地活著,並且有非常多的時間能夠幫助其他人。我們成立了一個免費商店,邀請大家把家裡閒置的東西帶過來,並自由的取用自己需要的東西。 那些人的理念深深影響了我,那是我想嘗試的方式,一種不需要很厲害、很有錢、很有權力。而是任何人,都能夠做到的改變。 回到台灣後,我開始撰寫那些人們的生活方式,我開始想在台灣各地成立無數個小小的免費商店,並將免費商店那種以無條件贈送來取代金錢或是交換的概念套用到東西以外的其他地方。從東西到食物、技能、交通以及住宿等等,其實都有不用花錢、不用消耗資源、而且很好玩的替代方式的。 我想透過這種不需要任何成本的行動,讓原本會被浪費掉的資源能夠有機會被好好利用,同時也從各方面降低人們在這個社會上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開銷,讓人們得以從金錢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我想要讓人們知道,我們絕對有辦法用更少的資源、過著更好的生活。而且重點是,這是大家都做得到的事情。 然而,在許多人的眼裡,台灣是個鬼島,台灣人很冷漠、很自私,我講的東西似乎太不現實了。於是,我開始在台灣環島,無條件地幫忙任何人做我能做的事情,然後,真的不斷地有人願意不求回報的幫助我,讓我搭便車或是邀請我去吃飯,我開始紀錄這些車主的故事,讓人們重新去看待這些常常被我們當成壞人的陌生人們。 嚴格說起來,我只是一個到處講話寫文章的部落客,能夠影響的到的人,其實也只有平常有在關注我的人而已,但是在一連串白吃的野餐活動後,開始有各地的人們自行在當地舉辦免費市集或是免費商店,從去年到現在,在全台各地已經有二十幾個自發性的免費商店和市集。而他們才是有辦法影響到那些叔叔、阿姨、老人或是小孩這些我接觸不到的族群。 因為我們的理念是盡可能不投資任何成本,而且大家都把這件事情當成遊戲,而不是工作,所以不會感到壓力,也沒甚麼好擔心失敗的。 但是,如果當這樣概念的地方越來越多。如果食物、東西、交通、知識這些原本我們覺得一定要用錢買的東西,都漸漸有了替代方案,人們在這個社會中所需的基本開銷可能也會越來越低,當人們發現自己不用逼著自己做薪水高自己卻不喜歡的工作,但還是有可能可以輕鬆自在的生活的時候,他才有可能去思考,他是不是可以去做一些也許收入比較低、但是他真正喜歡的工作、或是他覺得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當人們不再被金錢制約時,他們才能真正的自由,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後把錢花在真正重要的地方,並且做最有效率的應用。

特價2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

王倩倩  著
啟示 出版
2017/01/05 出版

★全球第一!憑書可免費獲得K他命檢驗試劑 ★融入華人特有文化,適合華人家庭使用 ★內容全面,包含藥物濫用、酗酒、手機&網路成癮 ★結合戒癮理論與真實案例,實際幫助親友邁向康復 本書作者是一位因為孩子染毒而陷入黑暗的母親,她多年來深入瞭解上癮問題,全心投入戒癮研究,成功幫助孩子重獲新生,並將這套方法寫成《上癮的真相》一書,幫助了許多因上癮問題而受傷破碎的家庭。然而,在撰寫本書之際,她遭遇了極大的打擊!她長期輔導的孩子在戒毒後接二連三地復發,連她自己的孩子也在同一時間再犯,使她茫然不知所措,一度無法堅持下去…… 這段慘痛的經歷,讓她對上癮者有更深的認識,更讓她體會到「陪伴者」在戒癮歷程中的重要。本書更深層地剖析上癮者及家屬們的心態,並且以戒治成年上癮者為主要對象,內容不僅包括藥物濫用,還有酗酒、手機成癮、色情網路成癮……等等。全書分成四大部分,逐步帶領讀者認清上癮的根源與戒癮的盲點、掌握介入與協談的技巧、了解各種「癮」的治療原則,以及戒癮後心態與環境所需要的調整,每章最後都附有問題,適合小組團體一起深思、討論。 如今,作者輔導的孩子一個個從上癮的泥濘中站起來,她的孩子也正努力向上。如果你曾為了家人朋友的沉淪而擔憂痛苦,或覺得求助無門,本書將為你提供實際而有效的方法,一步步幫助他們邁向康復之路。

特價23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

王倩倩  著
啟示 出版
2017/01/05 出版
7 特價23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BL進化論: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日本首席BL專家的社會觀察與歷史研究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BL進化論: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日本首席BL專家的社會觀察與歷史研究

溝口彰子  著
麥田 出版
2016/09/08 出版

世界轉動的力量=腐女的快樂裝置=BL 日本首席BL專家 探討BL本質的劃時代著作   第一手文化、性別研究 揭開男男魅惑人心的祕密 ˇ中村明日美子手繪唯美書衣,雙封面深情呈現 ˇ橫跨50年BL發展歷史 ˇ超過80部BL作品介紹 ˇBL名作《純情羅曼史》、《同級生》、《野性類戀人》、《東京心中》全解析 徹底明白BL的魔力!   「BL不斷追求和提示的,是對所有人來說自由且宜居的社會適應方式。作者懷著愛意,冷静的分析了這項事實。讀了這本書,讓我更加下定决心熱愛BL。」 ——三浦紫苑(直木賞得獎作家) BL(Boy's Love),是男性與男性之間由戀愛發展出來的各種故事。從森茉莉在七○年代的美少年小說作為「BL始祖」,到現在各種漫畫、小說、動畫、電影,BL提供多重的樂趣,滿足了各式各樣的想像。 然而,喜愛BL的妳/你是否曾經想過: 為什麼BL的讀者與創作者,幾乎是異性戀女性? BL故事中的女性為什麼反而經常缺席? 為什麼「攻」在侵犯「受」以後,「受」仍會愛上「攻」? 「我才不是同性戀,只是喜歡的人剛好是男生!」這句經典告白,其實流露出恐同意識? 甚至,曾有男同志公開批判BL愛好者,掀起一場激烈論戰? BL研究者溝口彰子從BL的歷史說起,從耽美幻想到與現實接軌,BL創作中蘊含的性別意識,以及在社會風氣影響下的變革。也正是這些思想上的互相激盪,催生出更多不受性別規範、具包容性的作品,成為一個持續「進化」的活動!

79 特價2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BL進化論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BL進化論

溝口彰子  著
麥田 出版
2016/09/08 出版

世界轉動的力量=腐女的快樂裝置=BL 日本首席BL專家 探討BL本質的劃時代著作   第一手文化、性別研究 揭開男男魅惑人心的祕密 ˇ中村明日美子手繪唯美書衣,雙封面深情呈現 ˇ橫跨50年BL發展歷史 ˇ超過80部BL作品介紹 ˇBL名作《純情羅曼史》、《同級生》、《野性類戀人》、《東京心中》全解析 徹底明白BL的魔力!   「BL不斷追求和提示的,是對所有人來說自由且宜居的社會適應方式。作者懷著愛意,冷静的分析了這項事實。讀了這本書,讓我更加下定决心熱愛BL。」 ——三浦紫苑(直木賞得獎作家) BL(Boy's Love),是男性與男性之間由戀愛發展出來的各種故事。從森茉莉在七○年代的美少年小說作為「BL始祖」,到現在各種漫畫、小說、動畫、電影,BL提供多重的樂趣,滿足了各式各樣的想像。 然而,喜愛BL的妳/你是否曾經想過: 為什麼BL的讀者與創作者,幾乎是異性戀女性? BL故事中的女性為什麼反而經常缺席? 為什麼「攻」在侵犯「受」以後,「受」仍會愛上「攻」? 「我才不是同性戀,只是喜歡的人剛好是男生!」這句經典告白,其實流露出恐同意識? 甚至,曾有男同志公開批判BL愛好者,掀起一場激烈論戰? BL研究者溝口彰子從BL的歷史說起,從耽美幻想到與現實接軌,BL創作中蘊含的性別意識,以及在社會風氣影響下的變革。也正是這些思想上的互相激盪,催生出更多不受性別規範、具包容性的作品,成為一個持續「進化」的活動!

特價30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

波茲曼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6/06/09 出版

嚴肅的思考已成過去,迎向娛樂與激情的我們,是否將毀於自身所愛。 ◎亞馬遜讀者強力推薦媒體批判經典 ◎波茲曼之子安德魯撰寫二十周年版序 ◎政大新聞系馮建三教授2016新版專文推薦 在《一九八四》中歐威爾害怕禁書,害怕我們受到文化箝制,但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則害怕沒有禁書的理由,因為再也沒有人想讀書了。今日看來,歐威爾的預言錯了,赫胥黎的預言卻正在發生…… 資訊發達的今日,政治人物訴求的不是富有邏輯的政見,而是個人魅力,新聞訴求的不是專業與真相而是悲情與娛樂。自從電報、新聞、電視、網路等傳播媒介出現,數千年習以為常的知識乘載方式在百年間被打破。 改變的不僅是獲取訊息的媒介,也改變了知識結構,使得人類思考方法與行為舉止產生變化。長篇大論變得沒人想看,標語式的短句或誇張的警句才能勾動人心,這並非因為網路和臉書的誕生而來的後果,而是百年來新聞標題、電視節目教會我們的。 拋棄過去書寫文字所呈現的邏輯思辨,我們變得更容易決定,但也更為輕率。我們接觸的資訊更多,但資訊無用的比重卻是更高。那是一種沒有質疑,照單全收的求知方式且無人倖免。然後,電腦與網路社群在二十一世紀更沒日沒夜地吸引我們的目光,從思考方式到生活習慣。當無處不媒體、也無處不娛樂,於是,我們或將毀於自身所愛。a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2016年度風險分析報告】臺灣能源轉型十四講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2016年度風險分析報告】臺灣能源轉型十四講

巨流圖書 出版
2016/03/31 出版

近年來,臺灣的風險爭議事件頻傳,我們的社會面臨越來越艱鉅的考驗;經濟發展之餘,如何享有一個更好的環境與生活,成為人們渴求的願景。在臺灣,食品安全、環境汙染,以及工業開發帶來的災害事件,都牽動著我們對風險治理的討論,特別是關於政府、產業與民間彼此的對立、推託與不信任,造成許多問題的擴大,直至難以解決。本書是「臺灣風險治理系列叢書」第二本讀物,聚焦於「能源轉型」主題,以單元式的規劃方式,邀請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國內外能源發展趨勢,帶領讀者反思當前臺灣社會的能源與治理議題。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背離親緣(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背離親緣(下)

大家 出版
2016/01/27 出版

我知道他的人生將會艱難又可悲,身為母親能怎麼幫忙?光是母愛夠不夠? 本想當個正常的父親,結果夢就這樣在眼前粉碎。 養兒育女,絕不是完美主義者的遊戲。 西方有個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但事實卻是,世上有許多孩子都落到了別處,可能是幾座園子外,也可能落到世界的另一端,完全背離父母的預期和想像,而這些家庭也因此走入完全不同的人生。 作者窮盡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拜訪: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精英生出唐氏症寶寶、異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慈愛的父母生出殺人犯,以及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舊譯:精神分製),甚至遭姦成孕生下的孩子&hellip;&hellip;這本書就是探討這些掉到另一個世界的果實,他們作為與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都格格不入的差異分子,如何尋找自我的身分認同,同時也探討了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這些離樹甚遠的果子與親代毫不相像,沒有從垂直的血緣關係遺傳到相同的外型、能力、智商或性向,因此也無法從傳承自親緣關係的「垂直身分」獲致身分認同。他們很多必須從同樣類型的同伴之間獲致「水平身分」,才能尋找到身分認同。垂直身分是社會對他們的認知,水平身分是他們對自己的認知,而當這兩種身分認知出現巨大鴻溝,父母往往得用肉身造橋,才能橫渡這條如深淵般的惡水。 這些父母一開始大多無法接受這樣的孩子,也不確信自己是否能勝任父母的角色。在生與不生、親自養育與送至安置機構之間痛苦地掙扎徬徨,許多人憑藉著對孩子的情感,激發出內在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愛的能力,去為孩子爭取生存的空間,而且以一種有尊嚴、有意義的姿態存活下來,從而重新發現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作者開宗明義提到:「從來就沒有複製這回事。」所有的生育都是一種製造,沒有子代會完全複製親代。在訪查過程中,他也見識了父母最深沉的絕望、瀕臨崩潰的邊緣。這些父母原先千方百計要避免這樣的處境,卻被迫拖入原先並不願意進入的世界,然而,最後他們卻對此滿心感激──這是本書最大的謎題。 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會讓父母經歷痛苦的改變,但也讓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就像容器,裝著憤怒也裝著喜悅,甚至救贖。愛孩子,就會把實際存在的事物看得比想像中的事物還重要。 他並未要求所有父母都得堅強樂觀地面對孩子帶來的挑戰,而是不帶偏見、平和地訴說這些家庭所經歷的艱難,並對父母在愛中的掙扎寬厚以待。作者並不頌揚苦難,他透過本書告訴我們,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這是本兼具心理學和社會學意義的專著,而很少人能把意義如此嚴肅的研究寫得如此溫柔、動人而心碎,而這正是因為作者在書寫他人的經歷時,也注入了自己的生命經驗,並反思自己傷痕累累的人生。作者身為同志,他在摸索「我是誰」的過程中讓母親驚心,父親憂慮,雙方皆飽受折磨。這是他進行這項研究的初衷,藉由探查其他差異份子的家庭,試圖了解這樣的傷害究竟是源於個人、家庭,還是社會? 作者自述:「展開這項研究時,我滿腹委曲;結束時,我學會寬容。一開始我想了解的是自己,到最後我了解的是父母。在這一頁頁的書寫中,幸福激發了寬恕。父母總是在愛中原諒我,而我最後也在愛中原諒了父母。」 奔流不息的水把世界粗礪崎嶇的表面磨得光滑細緻,這些飽嘗差異之苦的家庭,也正砥礪著世界粗糙的善意。在地球磨平之前,愛將在重重威脅中繼續壯大。願所有讀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愛所需要的勇氣,並在釋卷後,以全新的眼光去評判個人價值及生命價值。 得獎記錄 2012年美國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2013年美好人生書獎──心理學類(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 2013年安斯菲爾德&ndash;沃爾夫圖書獎──非小說類(Anisfield-Wolf Book Award) 第25屆浪達同志文學獎──LGBT非小說類(Lambda Literary Award) 2013年戴頓文學和平獎(Dayton Literary Peace Prize) 2013年安東尼盧卡斯圖書獎(J. Anthony Lukas Book Prize) 2013年耶魯大學研究倡導獎(Yale University Research Advocacy Award) 2013年GRASP捐贈與贊助者獎(GRASP Friend and Benefactor Award) 2013年獎噴泉之家人道主義者獎(Fountain House Humanitarian Award) 2013年密西根大學麥可華勒斯獎(Mike Wallace Award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3年哥倫比亞大腦灰質獎(Columbia Gray Matters Award) 2013年全國犯罪和違法事務協會傑出成就獎(Distinguished Achievemenet Award in Nonfiction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Crime and Delinquency) 2013年紐約市精神疾病全國聯盟「希望種子」獎(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 of New York City&rsquo;s &ldquo;Seeds of Hope&rdquo; Award) 2013年新大西洋獨立書商協會年度圖書獎(NAIBA Book of the Year Award) 2013年綠康乃馨同志文學獎(Green Carnation Prize) 2013年山繆強森獎入圍(Samuel Johnson Prize) 名列2013年《展望》雜誌全球頂尖思想家(One of Prospect Magazine&rsquo;s Top World Thinkers) 名列2013年《倡權者》雜誌去年漏網之魚的二十本年度必讀好書(The Advocate&rsquo;s 20 Must-Read Books We Missed Last Year) 2012年《柯克斯書評》非文學類最佳圖書(Kirkus Reviews Best Nonfiction) 2012年美國亞馬遜網站非文學類最佳圖書(Amazon.com Best Nonfiction Book) 2012年美國邦諾書店非文學類最佳圖書(A Barnes Noble Best Nonfiction Book) 2012年《經濟學人》最佳圖書(Economist Best Books) 2012年《紐約時報》最佳圖書( New York Times Best Books) 2012年《時代雜誌》十大非文學類最佳圖書(TIME magazine Top 10 Nonfiction Books) 2012年《克里夫蘭實話報》非文學類最佳圖書(Cleveland Plain-Dealer Best Nonfiction Book) 2012年BuzzFeed.com 最佳圖書 2012年《波士頓全球報》非文學類最佳圖書(Boston Globe Best Nonfiction Book) 2012年《舊金山紀事報》十大最佳圖書(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0 Best Books) 2012年Salon.com「蘿拉.米勒」專欄年度最佳圖書(Laura Miller&rsquo;s Best Book) 本書特色 封面的黑影,以及周身的水紋,第一眼讓人聯想到的,是在胎兒在母腹中的超音波影像。父母在看到超音波影像時的心情,是興奮、期待,充滿對未來的想像。那必定是一幅很美好的景象,縱使知道其中會包含很多辛苦和勞碌,仍舊在看到影像的第一眼就注入了滿滿的感情。 但他的真實面目,不是儀器可以看得出來的,未來必定有太多「意外」以及無限「驚訝」。那就是為何孩子的影像會是個黑影,也一定要是個黑影。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賴孟泉/精神科醫師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系教授 吳嘉苓/台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b

特價36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水果政治學:兩岸農業交流十年回顧與展望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水果政治學:兩岸農業交流十年回顧與展望

焦鈞  著
巨流圖書 出版
2015/12/01 出版

身處在水果王國的臺灣,你嚐過水果的「真滋味」, 卻不一定嚐過水果的「政治味」! & 買賣水果很單純,但臺灣水果想進中國市場,情況就不同。除了兩岸市場運作的差異,政治關係上的曖昧更是眾所皆知。臺灣農民想要固定的銷量和穩定的收益,卻無奈官商從中上下其手,造成紅利分配不均;中國則有以農業統戰臺灣的政治目的,透過政策採購以拉攏民心,雖然解決部分生產問題,但在中國市場要怎麼賣?能不能賣得動?又是另一回事。這些盤根錯節的政治角力與利益分配,就此形成了一門「水果政治學」。 & 作者記錄這十年來的兩岸農業交流後,利用基本的經濟原則提出建言,希望回歸市場機制、尊重消費者導向,期待臺灣能發展一套模式,將優良農特產品順利銷往中國,進而站穩腳步,面對更開放的全球市場。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流動、掠奪與抗爭:大衛‧哈維對資本主義的地理批判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流動、掠奪與抗爭:大衛‧哈維對資本主義的地理批判

鄒崇銘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2015/10/21 出版

在這個時代,坐牢已是最佳的選擇? & 在大富翁遊戲中,若某人一開始即擁有雙倍的錢幣,其他人便會逐漸發現:不但沒有足夠財力購買新的房產,行進中還要不斷繳納昂貴的租金。無力交租的人只能感嘆:還不如去坐牢!看似荒謬的遊戲規則,卻與現時極不公平的市場競爭,如出一轍。貧富懸殊的急劇惡化已實屬必然! & 「合法」的自由市場交易,只是編造出來的神話? & 累積資本,可用「合法」的自由市場交易,也可用「非法」手段、偷拐搶騙。哈維卻告訴我們:市場運作的「普遍」規律,都只是編造出來的神話!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不道德勾當,卻總是在國家力量的背書之下,以「合法」和「正常」的面目示人! & 「歴來被引述最多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作者中,大衛.哈維排名第18位。哈維藉馬克思主義革新批判地理學,同時利用地理學概念,豐富人們對全球經濟的空間認知。本書為讀者提供一幅簡明路線圖:以7座城市為引子,透過哈維晚期7本書的精選章節,引領讀者一窺哈維的學術殿堂。 & 本書前五章談經濟,後兩章則談政治。前五章談結構,後兩章則談行動。以1848-1871年的巴黎作為案例分析,闡釋全書關於「資本」與「空間」的主旨;進而從資本主義的普遍規律出發,分析空間、資本、流動和累積的基本原理,最後皆綜合為「不均衡地理發展」理論;而這理論同時將問題轉到人作為行動者的角色上,討論在資本主義的普遍規律下,人怎樣理解它,與其互動,甚至反抗。本書為全球首部關於大衛.哈維的普及讀本。 &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 當代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者。劍橋大學地理學博士,目前為紐約市立大學(CUNY)研究院人類學和地理學特聘教授。「歴來被引述最多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2007)作者中,大衛.哈維排名第18位,同時是被引用最多次的地理學者。著有《新帝國主義》《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資本的空間:批判地理學芻論》、《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資本主義的十七個矛盾》等。 & 本書特色 & 全球化時代最重要的地理學者─大衛‧哈維,批判當代資本主義 以7本書為主線、7座城市為實例,引領讀者一窺大衛‧哈維的學術殿堂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合法」自由市場交易,只是編造出來的神話?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流動、掠奪與抗爭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流動、掠奪與抗爭

鄒崇銘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2015/10/21 出版

在這個時代,坐牢已是最佳的選擇? & 在大富翁遊戲中,若某人一開始即擁有雙倍的錢幣,其他人便會逐漸發現:不但沒有足夠財力購買新的房產,行進中還要不斷繳納昂貴的租金。無力交租的人只能感嘆:還不如去坐牢!看似荒謬的遊戲規則,卻與現時極不公平的市場競爭,如出一轍。貧富懸殊的急劇惡化已實屬必然! & 「合法」的自由市場交易,只是編造出來的神話? & 累積資本,可用「合法」的自由市場交易,也可用「非法」手段、偷拐搶騙。哈維卻告訴我們:市場運作的「普遍」規律,都只是編造出來的神話!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不道德勾當,卻總是在國家力量的背書之下,以「合法」和「正常」的面目示人! & 「歴來被引述最多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作者中,大衛.哈維排名第18位。哈維藉馬克思主義革新批判地理學,同時利用地理學概念,豐富人們對全球經濟的空間認知。本書為讀者提供一幅簡明路線圖:以7座城市為引子,透過哈維晚期7本書的精選章節,引領讀者一窺哈維的學術殿堂。 & 本書前五章談經濟,後兩章則談政治。前五章談結構,後兩章則談行動。以1848-1871年的巴黎作為案例分析,闡釋全書關於「資本」與「空間」的主旨;進而從資本主義的普遍規律出發,分析空間、資本、流動和累積的基本原理,最後皆綜合為「不均衡地理發展」理論;而這理論同時將問題轉到人作為行動者的角色上,討論在資本主義的普遍規律下,人怎樣理解它,與其互動,甚至反抗。本書為全球首部關於大衛.哈維的普及讀本。 &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 當代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者。劍橋大學地理學博士,目前為紐約市立大學(CUNY)研究院人類學和地理學特聘教授。「歴來被引述最多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2007)作者中,大衛.哈維排名第18位,同時是被引用最多次的地理學者。著有《新帝國主義》《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資本的空間:批判地理學芻論》、《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資本主義的十七個矛盾》等。 & 本書特色 & 全球化時代最重要的地理學者─大衛‧哈維,批判當代資本主義 以7本書為主線、7座城市為實例,引領讀者一窺大衛‧哈維的學術殿堂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合法」自由市場交易,只是編造出來的神話?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背離親緣(上)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背離親緣(上)

大家 出版
2015/09/02 出版

「生命因困苦而豐富,愛則因為必須努力而深刻。」 「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 養兒育女,絕不是完美主義者的遊戲。 西方有個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但事實卻是,世上有許多孩子都落到了別處,可能是幾座園子外,也可能落到世界的另一端,完全背離父母的預期和想像,而這些家庭也因此走入完全不同的人生。 & 作者窮盡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拜訪: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寵兒生出唐氏症寶寶、異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慈愛的基督徒父母生出連續殺人犯,以及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舊譯:精神分製),甚至因姦成孕生下的孩子&hellip;&hellip;這本書就是探討這些掉到另一個世界的果實,他們作為與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都格格不入的差異分子,如何尋找自我的身分認同,同時也探討了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 這些離樹甚遠的果子與親代毫不相像,沒有從垂直的血緣關係遺傳到相同的外型、能力、智商或性向,因此也無法從傳承自親緣關係的「垂直身分」獲致身分認同。他們很多必須從同樣類型的同伴之間獲致「水平身分」,才能尋找到身分認同。垂直身分是社會對他們的認知,水平身分是他們對自己的認知,而當這兩種身分認知出現巨大鴻溝,父母往往得用肉身造橋,才能橫渡這條如深淵般的惡水。 & 這些父母一開始大多無法接受這樣的孩子,也不確信自己是否能勝任父母的角色。在生與不生、親自養育與送至安置機構之間痛苦地掙扎徬徨,許多人憑藉著對孩子的情感,激發出內在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愛的能力,去為孩子爭取生存的空間,而且以一種有尊嚴、有意義的姿態存活下來,從而重新發現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 作者開宗明義提到:「從來就沒有複製這回事。」所有的生育都是一種製造,沒有子代會完全複製親代。在訪查過程中,他也見識了父母最深沉的絕望、瀕臨崩潰的邊緣。這些父母原先千方百計要避免這樣的處境,卻被迫拖入原先並不願意進入的世界,然而,最後他們卻對此滿心感激──這是本書最大的謎題。 & 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會讓父母經歷痛苦的改變,但也讓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就像容器,裝著憤怒也裝著喜悅,甚至救贖。愛孩子,就會把實際存在的事物看得比想像中的事物還重要。 & 他並未要求所有父母都得堅強樂觀地面對孩子帶來的挑戰,而是不帶偏見、平和地訴說這些家庭所經歷的艱難,並對父母在愛中的掙扎寬厚以待。作者並不頌揚苦難,他透過本書告訴我們,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 這是本兼具心理學和社會學意義的專著,而很少人能把意義如此嚴肅的研究寫得如此溫柔、動人而心碎,而這正是因為作者在書寫他人的經歷時,也注入了自己的生命經驗,並反思自己傷痕累累的人生。作者身為同志,他在摸索「我是誰」的過程中讓母親驚心,父親憂慮,雙方皆飽受折磨。這是他進行這項研究的初衷,藉由探查其他差異份子的家庭,試圖了解這樣的傷害究竟是源於個人、家庭,還是社會? & 作者自述:「展開這項研究時,我滿腹委曲;結束時,我學會寬容。一開始我想了解的是自己,到最後我了解的是父母。在這一頁頁的書寫中,幸福激發了寬恕。父母總是在愛中原諒我,而我最後也在愛中原諒了父母。」 & 願所有讀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愛所需要的勇氣,並在釋卷後,以全新的眼光去評判個人價值及生命價值。 & 本書特色(編輯小語) & 封面的黑影,以及周身的水紋,第一眼讓人聯想到的,是在胎兒在母腹中的超音波影像。父母在看到超音波影像時的心情,是興奮、期待,充滿對未來的想像。那必定是一幅很美好的景象,縱使知道其中會包含很多辛苦和勞碌,仍舊在看到影像的第一眼就注入了滿滿的感情。 但他的真實面目,不是儀器可以看得出來的,未來必定有太多「意外」以及無限「驚訝」等著。那就是為何孩子的影像會是個黑影,也一定要是個黑影。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單一文化的陷阱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單一文化的陷阱

麥蔻絲  著
木馬文化 出版
2015/08/26 出版

經濟成長成為我們理解世界的單一文化, 它主宰了我們的價值觀, 卻又不讓我們察覺它的存在! & ◎榮獲George Orwell圖書獎 ◎「大西洋」雜誌年度最佳心理學作品 & 原本我們以為追求經濟效益,可以增加國家和企業的收入,能夠推動更多的福利和提升人民所得。然而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我們真的變得更幸福了嗎? & 以往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在公共事業上為國民做出貢獻的人才,然而在經濟效益的視角下,現在教育已變成是一項薪資報酬率的投資;往以職場工作有固定的任務和時數,然而在經濟效益的要求下,職員的任務隨著公司資金流動而變化,且工作時數也不斷提高,幾乎無暇和家人好好相聚&hellip;&hellip; & 每個時代都有一則主導我們理解世界、社會和生活的故事,它壓倒其他的故事,成為那個時代唯一的價值標準。十七世紀時,人類相信科學可以戰勝大自然;我們這個時代則相信,經濟成長就會創造幸福。然而過度遵循經濟成長的故事,反而讓我們忽視了人性中其他價值,例如家人之間的親情、教育對社會的改造、企業和員工之間的保護和忠誠等,都被經濟成長這單一價值所抹滅,並產生了質的變化。 & 作者以廣博的歷史、經濟學和文化知識,從教育、企業、宗教、醫療等和我們生活交織的六大面向,探討了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價值觀,最後並提出了,如何在個人生活中落實更多元價值、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我在《聯合報》43年:資深記者黃仁見聞錄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在《聯合報》43年:資深記者黃仁見聞錄

黃仁  著
獨立作家 出版
2015/06/23 出版

本書是資深記者及專業電影報刊主編黃仁43年《聯合報》編輯生涯所見所聞之見聞錄,為作者個人報業生涯的精彩總結,台灣新聞傳媒的歷史見證!作者從《聯合報》前身《經濟時報》就服務其中,歷經國共在媒體的諜匪戰。《聯合報》創刊之後,見證內部合夥人間的紛紛擾擾與外部本省與外省文化之間的拉扯和衝突。作者同時也是當時的影評人,親歷聯副開創台灣影視的新時代,記錄了台灣40年代到90年代的影視進展,也因此獲得金馬獎特別貢獻獎。書中並提到《聯合報》創始者王惕吾先生的經歷和貢獻、《聯合報》社長范鶴言離開《聯合報》的經過及報業相爭等不為人知的內幕。 & 本書特色 & 本書對台灣近年來新聞影劇產業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對傳媒文化產業具有可以收藏的價值。 作者黃仁為相當資深且知名的傳媒人,得過許多貢獻獎項。

7 特價23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

黃益中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15/05/04 出版

「犧牲一個人去拯救其他的大多數,你認同嗎?」 「民主只要多數決,就夠了嗎?」 「如果你就是那個被犧牲的少數呢?」 & 從高中課堂出發, 十場關於公平正義的思辨對話! & 不思辨,就不會有深度的、批判性的思考 從一名買不起房的高中公民老師,到成為「巢運」發起人之一, 黃益中不僅講授課本知識,也反問學生:什麼是公平正義? & ◎ 他以台灣高房價、高空屋率的現象,說明「居住正義」的迫切性 ◎ 他以樂生療養院、苗栗大埔事件,與學生討論何謂「符合公共利益」 ◎ 他以全國關廠工人案、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抗爭等事件,談「勞動權益」 ◎ 他從25萬人為洪仲丘上凱道,318學運和香港佔中,談「公民不服從」之必要 ◎ 他從多元成家、同志婚姻議題,討論性別刻板印象與歧視的影響 & 作者黃益中是高中公民老師,本書重現了他最震撼人心的教學現場。他透過師生討論、激辯、對話的過程,轉化我們日日面對爆炸資訊下的「理性思辨」能力,讓近年來台灣社會最重大的人權議題、被忽略的弱勢族群,在學生的辯論中發酵,重獲關注。公民老師教什麼?黃益中以《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這本書,做扎根的工作。因為,當社會資源分配嚴重傾斜,階級不再流動,教育,是最後的希望!這是體制高牆無法閃躲的一記直拳!

特價1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思辨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思辨

黃益中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15/05/04 出版

「犧牲一個人去拯救其他的大多數,你認同嗎?」 「民主只要多數決,就夠了嗎?」 「如果你就是那個被犧牲的少數呢?」 & 從高中課堂出發, 十場關於公平正義的思辨對話! & 不思辨,就不會有深度的、批判性的思考 從一名買不起房的高中公民老師,到成為「巢運」發起人之一, 黃益中不僅講授課本知識,也反問學生:什麼是公平正義? & ◎ 他以台灣高房價、高空屋率的現象,說明「居住正義」的迫切性 ◎ 他以樂生療養院、苗栗大埔事件,與學生討論何謂「符合公共利益」 ◎ 他以全國關廠工人案、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抗爭等事件,談「勞動權益」 ◎ 他從25萬人為洪仲丘上凱道,318學運和香港佔中,談「公民不服從」之必要 ◎ 他從多元成家、同志婚姻議題,討論性別刻板印象與歧視的影響 & 作者黃益中是高中公民老師,本書重現了他最震撼人心的教學現場。他透過師生討論、激辯、對話的過程,轉化我們日日面對爆炸資訊下的「理性思辨」能力,讓近年來台灣社會最重大的人權議題、被忽略的弱勢族群,在學生的辯論中發酵,重獲關注。公民老師教什麼?黃益中以《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這本書,做扎根的工作。因為,當社會資源分配嚴重傾斜,階級不再流動,教育,是最後的希望!這是體制高牆無法閃躲的一記直拳!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隱形性產業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隱形性產業

白曉紅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2015/04/09 出版

*繼《隱形生產線》後,白曉紅又一精彩暗訪調查報告,揭露看似文明的大英帝國,性產業不為人知的黑暗與秘密! *作者白曉紅以化名的方式,透過應徵妓院接待女侍的方式,進入性產業進行臥底記者的調查工作。書中巨細靡遺的描述來自中國、波蘭、羅馬尼亞與阿爾巴尼亞女性(無證)移民如何透過各種明示、暗示的招募,或被「男朋友」拐騙的方式,進入英國的性產業從事性工作,並透過觀察這些(無證)移民性工作者和業者、管理者、性消費者的日常互動,來呈現(無證)移民性工作者的日常勞動圖像。 *原報導《Invisible:Britain&rsquo;s Migrant Sex Workers》,於2013年由英國導演Nick Broomfield翻拍紀錄片《性:我的英國工作》(Sex: My British Job) & 「為什麼對性和性工作有興趣?」曾於&lt;衛報&gt;服務,長期關注非法勞工之議題的白曉紅,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其實她開始關注性產業是從第一本書Chinese Whispers的採訪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當時,她走訪了英國上上下下的工廠、農場,發覺男性移民的比例總是比女性移民多。但從男性移民那裡,聽到有些女性進入性產業的故事,而且在採訪的過程中注意到有愈來愈多的女性移民來到英國工作。移民的女性化趨勢愈來愈明顯,這是由於世界經濟的結構不平等性造成的,而這個趨勢一直在增長。 & 阿敏,來自中國瀋陽,是一名將近四十歲的單親媽媽。她在國營酒廠企業裡賣命一輩子,直到2003年公司解雇她。阿敏說,她是所謂改革開放的受害者之一,席捲了中國東北的改革開放帶來了大量失業。失業後,她無法負擔七歲的女兒和年邁父母的生活。在那裡找不到甚麼好工作,出國打工是唯一的選擇。就這樣,她和其他許多人一樣,借了大筆錢到國外討生活。 & 貝婭塔,來自卡托維治(Katowice),波蘭南方的一個老舊工業城市。她的家庭是典型的工人階級家庭,收入微薄。將近三十歲的她,已結婚生子,但她的丈夫卻因失業酗酒,家計全落在她一人身上。貝婭塔每天都在反覆思考改變和逃離絕望的可能,逃離已經失敗的婚姻,逃離這個不快樂的地方。於是她想為甚麼不離開波蘭去西歐?去西歐尋職的想法並不是不尋常&mdash;&mdash;早在2004年歐盟擴張之前,許多波蘭人就已經在西歐各處打工。就這樣,她忍痛離開幼子,也踏上往海外工作的旅程。 & 葛麗娜,來自立陶宛的維也尼斯(Viennes),一家三代住在一間破落小屋裡,生活非常非常貧窮。二十歲出頭的她,在村裡的食品工廠工作,賺取極微薄的薪資。然而村裡的生活,讓這個樂觀又年輕的少女覺得快要窒息了,她一心渴望離開村子去外面世界闖蕩,追求情感上和經濟上的獨立。因緣際會,她認識了一個女孩,女孩說可以帶她一起到海外工作,她不疑有他,滿懷希望地飛往海外。 & 然而沒想到,她們好不容易到了國外後,才發現一切盡不如預期。像她們這種沒有身分文件的移民,只能從事低薪的勞力工作。於是她們別無選擇只好進入餐廳、工廠等工作。然而就算是她們已忍受低薪工作,卻也經常失業或再被剝削。為了賺取更多錢,為了家人、孩子,最後她們不得不選擇「下海」,從事性產業。而最悲慘的莫過於如葛麗娜一般的少女&mdash;&mdash;原本充滿希望的旅程竟是噩夢的開始。原來女孩是一群阿爾巴尼亞人口販子在立陶宛的仲介,她的任務就是從窮困的村子裡拐騙年輕女孩,將她們推入火坑,在海外從事性交易。 & 《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是白曉紅繼《隱形生產線》後,又一精彩暗訪調查報告,她透過應徵妓院接待女侍的方式,親身進入性產業進行臥底記者的調查工作,真實描述許許多多家庭經濟供應者的女人,在結構之惡下,跨國移動、匱乏之下,「被迫」選擇了性行業。這些女子被迫移動成為性工作者,絕大多數是從經濟弱勢的國家、底層弱勢婦女而來。她們因為經濟匱乏、機會匱乏,不得已「選擇」移動,甚而被推進這個行業,因而陷入更多的弱勢與被剝削。她們必須為最基本的生存而戰,這些女性的勇氣與處境讓你無法視而不見。而本書讓我們目賭了移民性工作者求生存的真實面貌,這裡面的每個人物,都能告訴你,我們身處的是甚麼樣的一個社會。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

白曉紅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2015/04/09 出版

*繼《隱形生產線》後,白曉紅又一精彩暗訪調查報告,揭露看似文明的大英帝國,性產業不為人知的黑暗與秘密! *作者白曉紅以化名的方式,透過應徵妓院接待女侍的方式,進入性產業進行臥底記者的調查工作。書中巨細靡遺的描述來自中國、波蘭、羅馬尼亞與阿爾巴尼亞女性(無證)移民如何透過各種明示、暗示的招募,或被「男朋友」拐騙的方式,進入英國的性產業從事性工作,並透過觀察這些(無證)移民性工作者和業者、管理者、性消費者的日常互動,來呈現(無證)移民性工作者的日常勞動圖像。 *原報導《Invisible:Britain&rsquo;s Migrant Sex Workers》,於2013年由英國導演Nick Broomfield翻拍紀錄片《性:我的英國工作》(Sex: My British Job) & 「為什麼對性和性工作有興趣?」曾於&lt;衛報&gt;服務,長期關注非法勞工之議題的白曉紅,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其實她開始關注性產業是從第一本書Chinese Whispers的採訪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當時,她走訪了英國上上下下的工廠、農場,發覺男性移民的比例總是比女性移民多。但從男性移民那裡,聽到有些女性進入性產業的故事,而且在採訪的過程中注意到有愈來愈多的女性移民來到英國工作。移民的女性化趨勢愈來愈明顯,這是由於世界經濟的結構不平等性造成的,而這個趨勢一直在增長。 & 阿敏,來自中國瀋陽,是一名將近四十歲的單親媽媽。她在國營酒廠企業裡賣命一輩子,直到2003年公司解雇她。阿敏說,她是所謂改革開放的受害者之一,席捲了中國東北的改革開放帶來了大量失業。失業後,她無法負擔七歲的女兒和年邁父母的生活。在那裡找不到甚麼好工作,出國打工是唯一的選擇。就這樣,她和其他許多人一樣,借了大筆錢到國外討生活。 & 貝婭塔,來自卡托維治(Katowice),波蘭南方的一個老舊工業城市。她的家庭是典型的工人階級家庭,收入微薄。將近三十歲的她,已結婚生子,但她的丈夫卻因失業酗酒,家計全落在她一人身上。貝婭塔每天都在反覆思考改變和逃離絕望的可能,逃離已經失敗的婚姻,逃離這個不快樂的地方。於是她想為甚麼不離開波蘭去西歐?去西歐尋職的想法並不是不尋常&mdash;&mdash;早在2004年歐盟擴張之前,許多波蘭人就已經在西歐各處打工。就這樣,她忍痛離開幼子,也踏上往海外工作的旅程。 & 葛麗娜,來自立陶宛的維也尼斯(Viennes),一家三代住在一間破落小屋裡,生活非常非常貧窮。二十歲出頭的她,在村裡的食品工廠工作,賺取極微薄的薪資。然而村裡的生活,讓這個樂觀又年輕的少女覺得快要窒息了,她一心渴望離開村子去外面世界闖蕩,追求情感上和經濟上的獨立。因緣際會,她認識了一個女孩,女孩說可以帶她一起到海外工作,她不疑有他,滿懷希望地飛往海外。 & 然而沒想到,她們好不容易到了國外後,才發現一切盡不如預期。像她們這種沒有身分文件的移民,只能從事低薪的勞力工作。於是她們別無選擇只好進入餐廳、工廠等工作。然而就算是她們已忍受低薪工作,卻也經常失業或再被剝削。為了賺取更多錢,為了家人、孩子,最後她們不得不選擇「下海」,從事性產業。而最悲慘的莫過於如葛麗娜一般的少女&mdash;&mdash;原本充滿希望的旅程竟是噩夢的開始。原來女孩是一群阿爾巴尼亞人口販子在立陶宛的仲介,她的任務就是從窮困的村子裡拐騙年輕女孩,將她們推入火坑,在海外從事性交易。 & 《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是白曉紅繼《隱形生產線》後,又一精彩暗訪調查報告,她透過應徵妓院接待女侍的方式,親身進入性產業進行臥底記者的調查工作,真實描述許許多多家庭經濟供應者的女人,在結構之惡下,跨國移動、匱乏之下,「被迫」選擇了性行業。這些女子被迫移動成為性工作者,絕大多數是從經濟弱勢的國家、底層弱勢婦女而來。她們因為經濟匱乏、機會匱乏,不得已「選擇」移動,甚而被推進這個行業,因而陷入更多的弱勢與被剝削。她們必須為最基本的生存而戰,這些女性的勇氣與處境讓你無法視而不見。而本書讓我們目賭了移民性工作者求生存的真實面貌,這裡面的每個人物,都能告訴你,我們身處的是甚麼樣的一個社會。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嘉年華的誕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嘉年華的誕生

左岸文化 出版
2015/02/11 出版

跑步一個人就好,幹嘛去人擠人參加馬拉松? 演唱會在家裡看DVD就好,何需上網搶票? & 繼《我在底層的生活》、《失控的正向思考》後, 熱血大嬸芭芭拉要揭開你我內心最深的渴望――歡喜湊熱鬧! & 艾倫瑞克總是以大膽、精湛的文筆揭露人性的黑暗面,這次她反其道而行,要探索人類團結的根源。 & 千年來,人類透過盛宴、裝扮、舞蹈來狂歡慶祝,滿足集體歡愉的欲望。從希臘人對戴奧尼索斯的崇拜,到中世紀熱愛跳舞的基督徒,狂歡一直是西方本土文化的精髓。但歐洲人自十六世紀起,便將集體慶祝活動視為野蠻的外來文化,教會成功將慶典活動驅逐到教堂外的街道上,自此成為「嘉年華」。 & 宗教改革後,新教徒視嘉年華為罪惡,歐洲殖民者更將各地原住民的舞蹈儀式消滅殆盡。事實上,菁英分子害怕慶典活動會破壞社會階級。但這項根深柢固的傳統並不容易消滅,從一九六○年代的叛逆搖滾,到一九八○年代體育嘉年華,都是在滿足人類集體狂歡的欲望。我們生為社會性動物,天生便懂得分享喜悅,只要能盡情發揮,世界和平絕非空想。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繭式文化與文化突破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繭式文化與文化突破

馬森  著
秀威資訊 出版
2014/11/08 出版

在這資訊紛雜的社會中 看馬森層層卸下文化表象的桎梏 讓思維破繭而飛 人類在無文化的狀態是最自由的,但也是最沒有意義的。文化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意義,為人類的生命賦予了某種目的,同時也就形成了某種束縛。正如繭之於蛹,既保護了蛹之生存,卻也限制了蛹之發展。蛹變而為蛾,勢必破繭而出,始可生存。也有無能破繭而出的,則只有窒息而死。 ─馬森 《繭式文化與文化突破》解析了文化和生活息息相關之餘,卻也可能為思考模式帶來限制。書中從文化的角度分析經濟、資產階級、性別、民主政治等,各個層面的社會議題,反思如何掙脫文化枷鎖,靠自身的創造力與思維開創全新的發展。 本書特色 作者馬森為知名戲劇家、小說家、文學評論家,曾兼任《聯合文學》總編輯,並曾任教於多所知名大學,包括台師大、巴黎語言研究所、墨西哥學院、加拿大亞伯達及維多利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香港嶺南學院、國立藝術學院、國立成功大學等。 文化研究長期以來皆為熱門題材,本書觀察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發展,& 點出文化思維未發展與突破帶來的阻礙,並反思如何掙脫文化的束縛,為社會開創更具發展性的未來。

7 特價1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罗马公法要论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罗马公法要论

徐國棟  著
北京大學 出版
2014/04/25 出版
8 特價34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80臺北x90香港:漫漫畫雙城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80臺北x90香港:漫漫畫雙城

大辣 出版
2014/01/08 出版

台北與香港兩座城市,在80與90年代,透過漫畫創作者的心靈與眼睛,各自有著怎樣的風華?本書集結港台10位創作者,用10種不同的風格與角度,共同編織出80台北與90香港的雙城印象。 【台北】 在漫壇闖蕩耕耘數十年的前輩阿推、阿勉與小莊,帶讀者穿越時光隧道,回到80年代的台北。 阿推當時初出茅廬,到處嘗試不同的工作機會,也去香港日本等地增廣見聞,拜訪漫畫創作者馬榮成。阿推筆下的80,是個起飛翱翔的年代;80年代的阿勉,從香港來台北求學發展。他以四格漫畫及一貫的詼諧筆調,呈現香港台北大不同,阿勉筆下的80,是個笑中帶淚的年代;小莊則以細膩圖畫,與我們分享少年記憶中的藏寶庫─光華商場,商場裡緊密相連的小店不僅是學生挖寶找資料的好去處,更是令人臉紅心跳的秘密基地&hellip;&hellip; 對出生於80年代的台灣人來說,香港文化給苦悶的學生時期製造了許多歡樂與回憶。 61chi供出少女時期的旖旎幻想,用畫筆述說一個偶像崛起與崩壞的故事,以及一個少女的自嘲式覺醒歷程;安哲則以香港導演王家衛的電影為元素發想,串連《重慶森林》、《春光乍洩》、《阿飛正傳》的片段,勾勒出獨樹一格的城市記憶與風景。 【香港】 80年代,正是香港漫畫蓬勃興盛、百花齊放的黃金時期。90年代,香港社會迎接種種劇烈變動,漫畫家也在時代的洪流中力求生存。他們不僅嘗試用漫畫與讀者交心,更用創作與社會進行對話。 在馮志明的作品中,可以窺見80年代當時年輕漫畫家焚膏繼晷的工作實況,以及拜會台灣優秀漫畫家、英雄惜英雄的熱血場景!而二犬十一咪與黃照達,不約而同選擇藝術工作者在異地尋找機會為主軸,二犬用斑斕的拼布,詮釋她浪跡台北時的所見所聞;黃照達的作品探索著數位創作的可能性,冷靜整齊的構圖精準傳達漫畫家面對未來必須離鄉的不安,與難以割捨的親情。 何家輝以悲情城市為主調,刻劃大環境變遷之下,小人物的心聲。利志達則用細膩筆觸,層層疊疊描繪出以秋海棠影帶店為背景、追尋電影的故事。兩段看似平淡的愛情,映襯出漫畫家對於逝去年華的沉重感嘆。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當代正義論辯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當代正義論辯

陳宜中  著
聯經 出版
2013/12/26 出版

深入多項當代公共爭辯,分析其中蘊含的正義議題, 並做出帶有現實關懷的學理判斷。 & 陳宜中《當代正義論辯》第一部分「正義與自由主義」考察當代自由主義的社會正義、市場正義與社會權論爭,連同羅爾斯的政治性自由主義與義戰論說。 第二部分「公民自由與正義」以公民不服從、仇恨言論、色情管制、性交易除罰化、拒戰權利為題,探索公民自由及權利的正義論辯。 第三部分「戰爭與正義」從義戰道德的視野,析論國際容忍、政體改造、人道干預、原爆、利比亞戰爭等課題。

特價35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開學文化 出版
2013/09/01 出版

從關懷弱勢、倡導環保、監督政府的非營利組織,到2013年8月3日25萬白衫軍促成軍事審判法改革,都是公民社會理念的實踐,也都是非由政治動員、代表自身覺醒的動態文本。 因此,「公民社會」已經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現實的構成部分,並且一直在台灣社會運作不息。甚至被多數台灣人視作為理所當然。 愛德華茲他念茲在茲的,乃是這個「大理念」如何實際改善全球人類的生活品質,同時形成一股促進制度性改革的草根力量。了解此一觀念的複雜內涵,並在生活周遭觀察各種與它相關的現象,乃至親身涉入了其所蘊涵的實踐行動。以本書所探討的方式而言,「公民社會」這個概念有助於同時解釋世界和改變世界。 我們期待讀者閱讀本書,除了汲取知識的養分外,若能回饋到以行動灌溉台灣公民社會的幼苗,並協助其繼續成長茁壯,共創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靠左走:人間差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靠左走:人間差事

鍾喬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2013/01/25 出版

一位左派文化人在三十年過去後,仍不改初衷,孤獨的以詩、以散文、以小說、以戲劇、以身體與行動,在翻飛的理想旗幟下,靠左行走。劇場是生命經驗的再現,也是從個人航向共同的旅程。──鍾喬鍾喬,一位詩人、小說家、劇作者、導演,更重要的是,一位結合創作與社會實踐的文化左翼人。他長期關注階級、族群、環保議題,反美、反戰、反資本主義、反全球化,視野恢宏,文字犀利、立場鮮明。《靠左走:人間差事》呈現鍾喬三十年來的思想及實踐軌跡,同時爬梳了創作和社會對話的心路歷程。他以散文的情感,向一路靠左的先行者致敬;以詩的熱情,對藝術創作提出反思;以宏觀的行腳,凝視第三世界,尋覓文化反抗的可能性。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上癮的真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上癮的真相

王倩倩  著
啟示 出版
2012/06/28 出版

不要以為你的孩子沒問題,當這個社會成為上癮的社會、當孩子面臨各種成癮的挑戰時,親愛的父母,你準備好了嗎?◆感染病菌知道找醫生,但是染上毒癮了怎麼辦?◆當孩子染上毒癮,為什麼父母總是最後一個知道?◆孩子沈迷網路遊戲不吃、不喝、不睡覺,該怎麼辦?◆孩子上癮是父母的錯嗎?為什麼青少年特別容易上癮? ◆當孩子不聽我說話,該如何與他溝通?其實這些都有答案,但是你必須先勇於面對「上癮的真相」!現今的社會,青少年上癮問題非常嚴重,網路、毒品、煙酒、色情……無所不在的誘惑,讓孩子們隨時都面臨上癮的危機。當青少年毒癮、網路癮的氾濫已接近「動搖國本」的境界;當學校、政府、家庭對青少年問題既無奈又痛心;本書猶如黑暗中的曙光,提供一個方向,那就是:唯有父母認清上癮的真相,才能幫助青少年脫離「癮」的轄制。本書作者曾是一位因為孩子染毒而陷入黑暗的母親,為了幫助孩子脫離毒癮,她深入瞭解青少年上癮問題,全心投入上癮問題研究,並且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最後在上帝的恩典與憐憫下,經過無數黑夜的哭泣與掙扎,終於成功幫助孩子戒除毒癮,重獲新生。作者透過資深廣告人的生動文筆、社會學者的觀察剖析、傳道人的宗教情懷,更重要的是一位母親與孩子毒癮搏鬥的心得歷程,讓這本書成為許多家庭的祝福!在書中,她結合了國內外戒癮理論與真實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沒有什麼成癮是無法治療的,關鍵在於父母是否勇於面對,並且用對方法。這是一本家庭必備的「抗癮之書」,也是一本實用的輔導手冊,內容包括:為何青少年比較容易上癮?什麼是「上癮」?如何預防?如何與上癮者溝通?如何治療?如何邁向康復之路……等等,讓我們對這個世代的青少年有更深刻的認識,並學習更多有用而正向的溝通技巧。如果你曾經為了孩子的背逆流淚、心碎、擔憂,甚至求助無門,如果你願意成為這個世代青少年的守護者,這本書不僅提供方法,更能成為你隨時的幫助。不要以為自己的孩子不會上癮,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讓人上癮的社會。那麼,親愛的父母,你準備好了嗎?本書特色作者深入研究青少年上癮問題多年,並親身經歷自己孩子的上癮與戒癮過程,專業度足夠。本書是實用的輔導手冊,結合國內外戒癮理論與真實的親身經歷,提供實際、有效的方式與步驟,一步步幫助孩子。書中案例都是真實故事,都發生在華人社會,比翻譯書籍更適合華人父母閱讀。

特價2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上癮的真相:青少年上癮問題及邁向康復之路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上癮的真相:青少年上癮問題及邁向康復之路

王倩倩  著
啟示 出版
2012/06/28 出版

不要以為你的孩子沒問題,當這個社會成為上癮的社會、當孩子面臨各種成癮的挑戰時,親愛的父母,你準備好了嗎?◆感染病菌知道找醫生,但是染上毒癮了怎麼辦?◆當孩子染上毒癮,為什麼父母總是最後一個知道?◆孩子沈迷網路遊戲不吃、不喝、不睡覺,該怎麼辦?◆孩子上癮是父母的錯嗎?為什麼青少年特別容易上癮? ◆當孩子不聽我說話,該如何與他溝通?其實這些都有答案,但是你必須先勇於面對「上癮的真相」!現今的社會,青少年上癮問題非常嚴重,網路、毒品、煙酒、色情……無所不在的誘惑,讓孩子們隨時都面臨上癮的危機。當青少年毒癮、網路癮的氾濫已接近「動搖國本」的境界;當學校、政府、家庭對青少年問題既無奈又痛心;本書猶如黑暗中的曙光,提供一個方向,那就是:唯有父母認清上癮的真相,才能幫助青少年脫離「癮」的轄制。本書作者曾是一位因為孩子染毒而陷入黑暗的母親,為了幫助孩子脫離毒癮,她深入瞭解青少年上癮問題,全心投入上癮問題研究,並且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最後在上帝的恩典與憐憫下,經過無數黑夜的哭泣與掙扎,終於成功幫助孩子戒除毒癮,重獲新生。作者透過資深廣告人的生動文筆、社會學者的觀察剖析、傳道人的宗教情懷,更重要的是一位母親與孩子毒癮搏鬥的心得歷程,讓這本書成為許多家庭的祝福!在書中,她結合了國內外戒癮理論與真實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沒有什麼成癮是無法治療的,關鍵在於父母是否勇於面對,並且用對方法。這是一本家庭必備的「抗癮之書」,也是一本實用的輔導手冊,內容包括:為何青少年比較容易上癮?什麼是「上癮」?如何預防?如何與上癮者溝通?如何治療?如何邁向康復之路……等等,讓我們對這個世代的青少年有更深刻的認識,並學習更多有用而正向的溝通技巧。如果你曾經為了孩子的背逆流淚、心碎、擔憂,甚至求助無門,如果你願意成為這個世代青少年的守護者,這本書不僅提供方法,更能成為你隨時的幫助。不要以為自己的孩子不會上癮,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讓人上癮的社會。那麼,親愛的父母,你準備好了嗎?本書特色作者深入研究青少年上癮問題多年,並親身經歷自己孩子的上癮與戒癮過程,專業度足夠。本書是實用的輔導手冊,結合國內外戒癮理論與真實的親身經歷,提供實際、有效的方式與步驟,一步步幫助孩子。書中案例都是真實故事,都發生在華人社會,比翻譯書籍更適合華人父母閱讀。

特價2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伊朗:東西方文明的匯合點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伊朗:東西方文明的匯合點

城市大學 出版
2011/06/01 出版

香港雖然是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及國際城市,但一般香港人對周邊亞洲國家的認識卻相當片面。由於殖民地歷史和西方媒體的影響,香港人對英美的了解遠較對日本、南韓和東南亞諸國為佳。事實上,大專院校本科學生要在港找一本認識亞洲鄰國的入門書籍也不容易。2004年開始陸續出版的「認識東亞及東南亞系列」,就是從這個目的出發,鼓勵市民,特別是大專學生,多了解本港周邊的亞洲國家,其中包括日本和東盟的十個成員國。鑒於反應不錯,第二階段擴展為「認識亞洲系列」,計劃再出版10本,包括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西亞的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以及南北韓、蒙古等,期望能逐步包括亞洲每一個國家。而由於東南亞各國近年發展迅速,早年出版的「認識東亞及東南亞系列」叢書亦決定逐步更新,新版中除補充各國近年政經各方面的發展外,亦會併入「認識亞洲系列」。叢書以淺白的文字,輔以大量有趣的資料及圖片,每一本書針對一個國家作一概括性的介紹,讓大專學生、工商界人士、遊客、以至有興趣的市民,對該國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有一初步的認識。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新香港人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新香港人

葉國華  著
中華書局 出版
2008/06/01 出版

本書是&葉國華評說中國國情&系列圖書的第二冊,根據葉先生2007年在香港電台主持節目的同題講詞整理而成。從中國文明的範式轉移入手,精當地評述了百多年來的中國歷史,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民主建設、反腐敗,以及當代中國的政治變化、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香港的地位與作用等,均有精闢評說。本書特色1. 內容多為對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做的演講,體現了葉先生對教育事業的一貫關注,對香港和國家前途的高度關切。2. 作者提出的&香港人/中國人/地球人&三重身份的概念,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3. 所舉事例多為作者親身經歷和感受,讀來生動親切。4. 主要講稿之後附有青年學人的回應文章,引導讀者作進一步的深入思考。

特價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新移民婦女‧中學生與大學生:對當代中國人自我觀的考察〈本土社會研究叢書之七〉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新移民婦女‧中學生與大學生:對當代中國人自我觀的考察〈本土社會研究叢書之七〉

賀玉英  著 、陳更新  著
八方文化 出版
2006/03/08 出版

在好萊塢及港片夾擊下, 國片生存空間越見狹小, 但是仍有一群人, 願意無私地付出, 用心去完成一部電影創作, 儘管外在環境困頓, 也堅持做好台灣電影! 作者感動於這群相識於市井, 結緣於生活的電影人之執著與投入, 全程跟蹤不見不散兩部電影拍攝, 鉅細靡遺紀錄幕後製作與花絮, 將所見所感, 透過感性文字道出台灣電影工作之艱辛, 希望能得更多人之迴響與支持. 蔡明亮與李康生的電影, 其實也不是那麼抽象難懂! 國際電影界肯定這兩部電影之創作深度與藝術價值, 頒予大獎, 反觀國內, 導演跟演員要上街賣票, 讓人唏噓感嘆...... 內頁雙色印刷, 穿插多幅劇照並收錄兩部電影劇本, 以及導演與工作人員專訪

8 特價2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事实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事实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

常鵬翱  著
北京大學 出版
2006/01/01 出版
8 特價1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

李癸雲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2/05/01 出版

研究女性主體性的意義,在於探討女性主體如何被文化與社會所塑造,以及如何在外在建構與自我身分間認同,掙扎,解構,和重塑。文學作為一種書寫形式,在表達女性主體的過程之中,可以不斷逸出常規,尋求更自由的主體性建構。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30分鐘教你錢多事少離家近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30分鐘教你錢多事少離家近

楊淑女譯  著
大旗 出版
2001/01/05 出版

瓊‧萊絲以各知名企業主管面試及成功謀職者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書寫一份具個人風格且出色的履歷表,讓我們在短短30分鐘內獲得雇主青睞,覓得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好差事。

7 特價7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二十一世紀的臺灣:大陸旅美學者之展望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二十一世紀的臺灣:大陸旅美學者之展望

張杰  著 、俞燕敏  著
八方文化 出版
1999/12/01 出版
8 特價25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現代人的夢靨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現代人的夢靨

金耀基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66/11/01 出版

中國的傳統社會是在我們眼前一步步消逝了。 & 中國,包括大陸與台灣,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正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擾與挑戰,但中國的前途仍是中國的現代化。「非現代化」與「反現代化」決不能把中國引向幸福的境界,我們應該繼續不斷努力的是克服現代化的病態以及其內在的問題,唯如此,「現代人的夢魘」將只是一種警告,而不是人類的命運。 & 本書是作者在民國五十五年發表的一個文集。這個文集與他鼓吹中國現代化的「從傳統到現代」一書大約同時問世。文隻所收文字之性質範圍甚廣,其中「傳統社會的消逝」「新社會」及「現代人的夢魘」諸文分析傳統社會現代化的過程,同時指出現代人之困境。

75 特價13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7/7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