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1109_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王宏哲)
1108~1110_2026手帳年曆

電子書 > 全部商品

金石堂
【電子書】不用背公式就能知道的趣味化學故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不用背公式就能知道的趣味化學故事

張允誠  著
讀品 出版
2020/06/01 出版

柔軟的棉花在生活中經常用到,然而柔軟溫順的棉花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威力,你知道是什麼威力嗎?世界雖然很複雜,卻也充滿著奇幻。化學就是我們的身邊,並且很有趣! 在輕鬆閱讀中學到知識,不再覺得化學枯燥無味。不再局限於課本知識,透過講述一個個有趣的化學故事,為您揭開有關化學的奇妙世界。這些故事篇幅簡短,內容生動有趣,每個故事都引人深思、發人深省……有趣的化學知識即將開啟,你準備好了嗎?

75 特價16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顯微鏡後的隱藏者:改變世界的女性科學家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顯微鏡後的隱藏者:改變世界的女性科學家

臺灣商務 出版
2020/06/01 出版

因為她們,我們存在 新冠狀病毒肆虐,主導新藥研發者為來自台灣的女性科學家, 英國女科學家聲稱已研發出疫苗,正在進行測試! 你不該只知道居禮夫人,更不該只認識愛因斯坦,有更多的女科學家讓我們不再受天花的威脅、了解DNA的重要、能運用抗生素對抗病毒……,她們的堅持才可以推動世界的前進。 本書收納從15世紀至近代的16位女科學家,包括微生物、病理、疫苗、放射線或教育等領域,例如: 美國第一位女醫師依麗莎白.布萊克威爾; 開啟公共衛生學大門的莎拉.貝克; 解開DNA奧秘關鍵的羅莎琳.富蘭克林; 還有引進疫苗概念的孟古塔夫人、 專精細菌性腦膜炎研究的布蘭瀚、 一生致力於鏈球菌的蘭西菲爾德、 生物製劑標準化權威皮特曼、 發現RNA聚合酶的黃詩厚等, 因為她們的努力, 才讓我們得以享有現在的生活和文明。 本書特色 科學家小事典:引領讀者快速抓取主角的重要事蹟與成就。 從歷史中,發掘出鮮為人知的女科學家。她們不僅是科學的創新者,更是性別平權的先驅。 108課綱下,會考、基測國文科作文的最佳範例素材。

75 特價2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悉達多的花園.佛系熱帶植物誌:日常中的佛教典故、植物園與花草眾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悉達多的花園.佛系熱帶植物誌:日常中的佛教典故、植物園與花草眾相

麥浩斯 出版
2020/05/30 出版

第一本從植物學視角 深入賞析80種 佛典與傳說裡的花草眾相 《看不見的雨林》、《舌尖上的東協》作者──胖胖樹最新生態與人文力作 佛教起源於印度半島,屬亞洲熱帶雨林區域,因此在佛經或佛教故事當中,常出現亞洲的熱帶花草、樹木。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名悉達多,據佛經記載,佛祖的出生、悟道、傳道、涅槃,都有樹木依傍身側。後來這些樹木也成為佛門聖樹,種於寺院旁,寓意佛法。 佛經中還記載諸多印度當地物產,反映當時風土民情,如胡椒、薑、薑黃、芝麻、芒果;更有眾多阿育吠陀藥用植物。除此之外,佛教的傳說、法器、祭祀中,也充滿了熱帶植物身影。 為了讓讀者便於理解佛教文化與佛系植物,胖胖樹將全書分為兩大部、十四章。第一部從生活中的電影、戲劇、小說、漫畫,挖掘其中所蘊藏的佛教典故與世界觀,第二部介紹栽種有這些佛系植物的植物園與院校,讓人得以親見佛典與傳說中的婆娑身影。每一章跟著主題收列80種佛教花草與聖樹。期許從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佛教典故出發,透過照片與趣味的小故事,認識佛教植物的燦爛。 "在透過本書的植物介紹而「見花是花」之外, && 更能層層昇華,從實相離岸至無我的宇宙觀。 && 猶如繁花落下,悟覺善美的彼岸意境。" &&&&&&&&&&&&&&&&&&&&&&&&&&&&&&&&&&&&&&&&&&& ──董景生博士 文化、佛教界真心推薦(依姓名與首字筆畫排序) 心保和尚 佛光山寺住持&&& 果暉法師 法鼓山方丈 董景生 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組長 謝哲青 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關於佛教、印度、熱帶植物的小故事】 ‧航海王、霹靂布袋戲、金庸小說……蘊含佛教世界觀? ‧到天竺取經的玄奘法師竟是斜槓達人,身兼佛學家、翻譯家、地理學家、民族植物學家! ‧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瑜伽、阿育吠陀跟佛教有什麼關聯? ‧台灣早期的植物分類學如何受到佛經的影響?而台灣研究佛教植物的先驅,竟是兩位篤信基督教的日籍學者? ‧佛寺旁常栽種的佛祖涅槃之樹,不是佛經裡的娑羅樹本尊? ‧在台灣「惡名昭彰」的黑板樹,竟是佛教傳說裡的聖樹? ‧日本傳說通往冥界路旁的「彼岸花」,佛經裡其實並未記載? ‧成語「曇花一現」主角──佛教與印度教的聖樹「優曇華」是無花果? ‧同是外來植物,為什麼有的冠上「胡」字,如胡麻、胡荽?有的則冠以「番」字,如番茄、番石榴? 【本書特色】 1. 從大眾熟悉的影視、典故、文學作品挖掘其蘊藏的佛教文化,介紹佛祖生平、佛教世界觀、印度物產、佛陀與高僧……帶出植物背後的寓意。 2.收錄80種源自佛經與佛教傳說的花草與聖樹,輔以彩色照片,列舉佛經出處與植物學知識,並且簡要介紹阿育吠陀的藥用知識。 3. 詳細考證每一種植物的梵文名稱,並透過對植物本身的觀察,與佛經裡所描述的植物形態比對查證。同時也指出一些被張冠李戴的聖樹,並推敲部分無法尋得出處的植物。 4. 哪裡能欣賞這些佛教植物?台北植物園設置有佛教植物區,彰化植物園栽植三聖樹,此外還有竹山下坪熱帶植物園、美濃雙溪熱帶樹木園、台灣大學、中興大學,推薦讀者六個適合踏青、探尋佛緣的地方。

7 特價45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波的科學:細數那些在我們四周的波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波的科學:細數那些在我們四周的波

貓頭鷹 出版
2020/05/14 出版

《看雲趣》作者普瑞特─平尼的全新探索之旅 認識圍繞在我們四周的各種波動! & 波是什麼?從海邊開始   坐在海邊,我們能看見大海捲起的波浪、聽海波打上岸發出的聲音,而這些都是因為眼睛和耳朵接受到的光波和聲波。波,是能量在物質中傳播的現象,是我們能夠與外界溝通的一種媒介。其實,在我們的身體裡也流動著各式各樣的波,比如心臟的搏動推動血液,就像水中的漣漪一般。 & 波能載舟亦能覆舟 波也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手機網路的微波、海中交通的聲納定位等等。但是,海嘯等等的巨型波浪也會毀壞城市,造成巨大損失。且看《看雲趣》作者普瑞特─平尼上山下海,從物理學、生物學的角度帶我們檢視了各種存在我們周圍,卻又常常被我們忽略的波。 &

特價37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骰子能扮演上帝嗎?:18個不確定性的數學思考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骰子能扮演上帝嗎?:18個不確定性的數學思考

商周出版 出版
2020/05/07 出版

愛因斯坦曾說「上帝不會和宇宙擲骰子」,認為自然法則不包含隨機性。 但骰子有個不可告人的祕密:它們並沒我們想的那麼隨機。 & 最會說故事的數學家 英國皇家學會成員、暢銷書《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作者伊恩・史都華 將永遠打消你想當個賭徒的念頭! 不確定性隨處可見。任何對未來的猜想都藏有不確定性:天氣、經濟、未出生的胎兒性別,甚至人口、行星運行這些看似能確定的量,都有誤差的可能。 人類一直想定義、理解並限制不確定性。一開始,巫師用肝臟、茶葉和星星占卜。而後,數學家和科學家努力試圖馴服機率和統計學。時至今日,大數據與AI,又成為人類與不確定性搏鬥的最新武器。 在本書中,當代最負盛名的數學教授伊恩.史都華,將以一貫的幽默風趣、深入淺出方式,帶你探索最迷人的不確定性歷史。包括賭博、機率、統計、金融;天氣預測、普查、醫學研究、混沌、量子物理學,以及更多主題的有趣討論。他很清楚地點出一件事:數學告訴你的合理機率就是唯一的確定性。 ☆☆☆各大權威媒體好評力薦☆☆☆ 「史都華是英國最傑出又多產的數學推廣大使。」 ──艾利克斯.貝洛斯(Alex Bellos) 「這不是純粹的數學,這是融合了機敏、智慧與想像的數學……他帶領我們走過一趟從超小細節到深沉探索的奇幻之旅,非常引人入勝!」 ──《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 「既讓我們感到自身的渺小,又給予我們莫大的鼓舞。史都華以他一貫的清晰風格表達出純粹思想的力量,如何在過去兩千多年來形塑了我們的世界。」 ──吉姆.艾爾-卡利里(Jim Al-Khalili) 「伊恩.史都華藉著扣人心弦的故事與招牌的清晰風格,告訴我們數學如何推動這個世界與整個宇宙的運行。」 ──史蒂芬.斯托加茨(Steven Strogatz),康乃爾大學數學教授 「極具啟發性,就如同米其林等級的菜單或琳瑯滿目的開胃菜。當然,開胃菜的用意就是讓你還想吃更多!」 ──《衛報》(Guardian)

特價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銀河:太陽家族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銀河:太陽家族

曾水潭  著
白象 出版
2020/05/01 出版

能以益智小說心情閱讀的科普書,一起輕鬆探索這個未知的天空。 ◎作者以其理工基礎加上多年自學研究,提出對宇宙運行理論之研究心得與獨特分析。 ◎全書穿插作者繪製的宇宙天文相關圖表,搭配文字閱讀,讀者更能體認宇宙的運動意涵。 ◎書中涵蓋各項天文物理知識,簡單易懂,能輕鬆閱讀,值得宇宙天文愛好者參考。 ★作者繼《地球運轉論》(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1988,與戴明國合著發表)後,又一科普好書! ★以「萬有磁力感應運動」的理論出發,探討「磁」和「磁力感應」對宇宙生命循環的關係! 一切星團的運動,都是由於「磁力感應」――磁場相推斥力與相吸引力的作用,相推斥力使原礦物質產生靜止的平衡,相吸引力使星體物質產生有規律的星際運動;由於大爆炸的發生,產生向外的強大推力,造成了星團的旋轉運動,旋轉運動使星團的中心,產生了巨大的內聚壓力,而形成「黑洞」,產生巨大的「單向磁力」,成為星團磁場的中心,吸引著星團內所有的恆星(系)往中心移動,同時將黑洞所產生的星塵物質,從上下兩側推向星團的外圍,聚集形成擾動的星雲,又在星雲裡面誕生了恆星;恆星從誕生到死亡,死亡後再生,使星團的質量不滅,循環不止而生死不息。 作者在研究「萬有磁力感應運動」時,曾設計製作的「多功能地球行星儀」和「月態活動轉盤」,兩件作品都參加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辦的「中華民國第一屆教育展覽會」, 被列為教具類「佳作」,作品並獲得中華民國、美國和德國專利。 1988年,作者將研究所學整理成《地球運轉論》一書,二十多年來亦持續投入研究,將新增的內容與電腦繪圖重新編著為此書,以「萬有磁力感應運動」的理論為出發,進而啟發科學的新思想,開展科學的新層面,創造科學的新領域。期待能對後學者有所幫助,繼續「尋找過去」與「探索未來」。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9815.pdf

7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站在科學背後的造物者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站在科學背後的造物者

張之嵐  著
宇河文化 出版
2020/04/30 出版

宇宙是虛幻的嗎? 介於科學及靈性中,人類與某種至高無上的力量間又有什麼關聯? 這並不是一本宗教書,書中的「上帝」傳達的是「創生者」的概念,宇宙中所有生命的源起,仔細探求定能發現其中不可思議的圓滿。每個人抬頭望向浩瀚星空,又或是看著鏡子中映出的自己時,心中可能都會泛起點點漣漪,疑惑著生命是如何誕生,永恆的銀河裡自己又是怎樣的存在呢? 在本書裡我們將會談論到廣泛的科學問題:人類的源頭究竟是怎麼來的?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進化論」,從最微小的生命體之一的「細菌」而來嗎?人類的基因密碼能揭示出什麼秘密?從了解自身到跟宇宙之間的關係,探索在巨觀下實際的宇宙「時間」與「空間」的問題,再以微觀世界來了解「基本粒子」的神秘不可測現象。這些所有科學家都想探究的疑問,都是身為人類的我們該去了解的。 宇宙是一切神秘的起源,超越了死亡及時空,延伸出無量的智慧,萬物運行於當中都顯得虛幻而失真,然而科學家依舊努力以科學的精神追求真理,本書希望以淺白的文字,讓大家明白自身與世界間美妙的感應及聯繫,體悟生命的美好,珍惜所有事物的存在。 名人推薦 岳嶽/醫學博士 林定鼎/光電博士 林建憲/工學博士 林義平/電機博士 吳慧涓/醫學博士 施正權/法學博士 施江霖/電機博士 郭靜娟/醫學博士 康達維/文學博士 張台萍/文學博士 喬惠明/人因博士 潘敏雄/醫學博士

79 特價39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野鳥生態學堂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野鳥生態學堂

陳加盛  著
晨星 出版
2020/04/10 出版

以棲地和活動環境作分類,詳介140餘種野鳥生態習性及有趣行為,帶您盡覽鳥類生態之美。您知道杜鵑科鳥類會將自己的蛋產在其他鳥種巢內,由其代孵、代育嗎?熊鷹築巢於高大樹木的上層,以樹枝築成的巢竟可容納一個成年人站立。作者分享四十多年生態攝影的觀察紀實,告訴您野鳥們的精采故事,引領您進入有趣的野鳥觀察世界。本書特色1.本書將以野鳥的棲地和活動環境作分類,分別介紹各區域較易觀察到的野鳥,此編排方式相當適合野鳥觀察的新手或入門者。2.內容有別於一般書籍的形態特徵制式介紹,將以野鳥有趣的生態習性作切入。

特價3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動物隱身術:自然追蹤眼力大考驗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動物隱身術:自然追蹤眼力大考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0/04/09 出版

為了捕食與保命,牠們玩的是「終極版躲貓貓」! 令人驚嘆的生存與捕食技巧, 在輕鬆有趣的閱讀中認識動物界的奇門遁甲。 快來試試你的眼力,你會發現更多大自然的驚喜與奧祕。 審訂‧導讀 朱耀沂 前國立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 專文推薦 徐堉峰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偽裝──神乎其技的隱身術 【蘭嶼大葉螽蟴】綠色葉片狀的前翅,躲在樹葉叢中一點也不顯眼。(P.22) 【枯葉蝶】翅的腹面呈枯葉狀,身藏在枯葉中根本看不到牠。(P.27) 【竹節蟲】體色及型態像根枯枝,停在枝條間是完美的偽裝。(P.33) 【肝葉饅頭蟹】將牠翻過來露出腳,才知道這顆「石頭」是隻螃蟹。(P.55) 擬態──用心良苦的模仿 【皇蛾】前翅端的形狀與斑紋像蛇頭,可以嚇阻怕蛇的動物。(P.96) 【食蚜虻】外型像蜜蜂卻無螫刺,有些掠食者就不敢惹牠。(P.98) 【青蛇】酷似有毒的赤尾青竹絲,可阻止掠食者的攻擊。(P.110) 【藍粗喙蝽】擬態成藍金花蟲,以便捕食藍金花蟲的幼蟲。(P.120) 帶你深入荒野,見證生物演化奇蹟。 昆蟲與動物的匿蹤術,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特價2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認識DNA:下一波的醫療革命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認識DNA:下一波的醫療革命

林正焜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0/04/09 出版

增加一萬多字CRISPR章節和2019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篇章 DNA時代已經來臨!但你,認識DNA嗎? 親人有癌症病史時,你就該做基因檢查嗎? 甲基化過與不及都可能致癌? 複製人真的可能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有哪些功用與影響? COVID-19讓全球聞之色變,2019新型冠狀病毒為什麼比SARS可怕? 為什麼瑞德西韋這類的核苷酸類似物藥物可以對抗病毒? 基因療法是人類的未來救星嗎? 本書詳述基因科學的入門知識,並補充最新的研究與發現, 身為現代人,應該一讀! 基因體是一本歷史,記錄著人類時光旅行的故事;它是一本工作手冊,以數位的方式記載人體每一個細胞的製造藍圖與操作的秘密。研究基因體可以回溯人類的演化進程,可以看到祖先與疾病搏鬥的記錄,也可以察覺基因體的主人是不是比較容易罹患癌症、心臟病、中風、憂鬱症……,甚至可以從DNA端粒的長度一窺壽命的天機。 自從人類基因體計畫在2000年完成草稿以後,DNA的新時代已經來臨,疾病的本質完全改觀,DNA為疾病提供了新的解釋、新的診斷、新的療法,以及新的預防策略;如今醫學文獻幾乎不能不用DNA觀點審視研究的設計與解釋。在此之前,人類的基因幾乎是一個未知的謎團,而我們即將成為破解這個謎團的第一個世代。我們有必要重新深入認識DNA、基因、基因體這些基本詞彙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它們的構造與功能,才有能力回顧這些年來DNA科學的主要進展,並進一步瞭解什麼是「生物技術」、基因編輯CRISPR/Cas9,以及一探DNA科學終極目標之一的「基因療法」現況與難題。 有人說,現代人不會上網、不會收發電子郵件,就算是一種文盲。同樣的,學習自然科學的人如果不能了解近年來DNA科學的發展,也會落入看不懂醫學、生物學最重要文獻的窘境。本書著重在介紹基因體的基本知識,並補充上一版出版之後的DNA科學最新發現和研究,期許能為讀者做一次DNA新樂園的導覽。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明辨是非、避免偏誤,新世代必備的核心素養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明辨是非、避免偏誤,新世代必備的核心素養

商周出版 出版
2020/04/01 出版

這本書告訴你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的種種優點,而現代世界的種種難題也必須以科學的方法解決。你不需是個科學家才可以像科學家一樣思考,任何人都可以,而且每個人都應該如此。它的好處不勝枚舉:從偵測到人類的種種偏誤,到避免犯錯,欣賞世界的森羅萬象。 作者史丹利‧萊斯(Stanley A. Rice)自己就是個科學家,他說科學本質上其實就是有系統地整理人類的常識。雖然對大腦而言,常識是與生俱來的,但它也會依賴許多誤導人的習性。大腦可能不會客觀地推論,而會替自己的判斷合理化。它往往只看到它想看到的東西,而不會如實觀照世界。且大腦不僅善於誆騙別人,在自我欺騙方面更是有一套。萊斯告訴我們,這些習性在身處艱難環境下的人類的演化過程中都有其用處,但是現在種種偏誤和錯覺卻有導致全球災難之虞。 那麼究竟什麼是科學思考?首先,我們會提出關於因果的論述,關於某個東西如何作用的主張。我們把這樣的述句稱為「假設」。其次,我們會蒐集種種證據去驗證這個假設。而那些證據必須是每個人都可以檢驗的。證據讓我們確認哪些假設是真是假,或是不可知。這就是科學了。如果假設通過了檢驗,它就可以用來解釋一團混亂的事實。由一個假設可以推論出另一個假設,到頭來就形成一套架構,那就是所謂的「理論」,理論不僅能解釋一堆事實,更可以解釋整個世界。 於是,作者邀請讀者們加入一趟科學發現的探險。他提出許多例子證明科學的種種好處,告訴我們檢驗假設的方法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的難題上,例如汽車出了什麼毛病。除了現實生活的應用之外,科學也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它告訴我們關於宇宙的種種故事,而那些故事都是可驗證的。作者也探討了科學史上的種種重要假說,包括天擇說(從隨機創造出秩序)等。 閱讀這本書,就是在學習如何像科學家一樣地思考。它會使你擺脫政客、大企業和宗教領袖的種種操弄,使你有足夠的配備去解決世界最迫在眉睫的難題。而且你會覺得很好玩。 在這本既旁徵博引又循循善誘的書裡,生物學教授萊斯告訴你我之類的門外漢什麼叫作批判性的思考,如何像科學家一樣地判斷紛至沓來的資訊。萊斯提醒我們,人類大腦天生就有找尋種種模型的本能,「不是為了推論,而是要合理化」,而且往往會對於不符合預期的現象視而不見,因而很容易被錯覺和偏誤蒙蔽。而科學則是一種「排除法」,逐一檢驗種種觀念,直到檢驗者找到觀察得到的最佳解釋。在說明了科學方法之後,萊斯則地毯式地列舉我們可以用科學方法去解決的難題,一路上告訴我們如何避免偏誤和邏輯謬誤,例如以單一的因果關係去解釋錯綜複雜的因果問題。並在每個章節的最後要讀者「自己動手做」,練習去釐清問題要點。 萊斯在鼓吹批判性思考的價值時,也告訴讀者們如何在種種假資訊當中披沙揀金,濾出真相來。避免讓不準確的數據或是公然的謊言遮蔽了真相。任何想要以嚴謹而有創意的洞見去看世界的讀者,應該都會讀來津津有味。

85 特價2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

商周出版 出版
2020/04/01 出版

榮獲第11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佳作、2019年美國出版商協會大眾科學與數學類散文獎、201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傑出學術寫作作品、2018 EcoLit Books最佳環境寫作選書入圍2019年美國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初選、《洛杉磯時報》科學暨科技圖書獎決選、美國大學優等生聯誼會(Phi Beta Kappa)科學圖書獎決選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主任 李元希‖臺大地質學系教授 陳文山‖作家 番紅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科普作家、《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潘昌志(阿樹老師)‖EarthWed成長社群、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謝隆欽——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序)經過億萬年時間洗禮的靜默岩層,訴說著地球驚心動魄的過往與未來。鮮少有人明白,地球源遠流長的歷史,橫跨了極其廣闊的時間範疇,而狹隘的時間觀,造成許多難以彌補的環境問題。一滴水停留在地球大氣層的時間通常是九天,這是能夠輕易理解的時間概念。但二氧化碳分子滯留在大氣層的時間長達數百年之久,這就趨近我們理解的極限了。我們現今的日常生活面貌,是由早在人類出現前便已運作億萬年的各種過程所形塑,而人類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後果,也將在我們逝去後,延續好幾個世代。透過貝約內魯的文字,我們將能夠了解地球在其漫長過往中的脈動,並以地質學家的思維來看待時間,讓我們以嶄新的角度省思人類在時間軸中所處的位置,思索如何因應當今的環境變遷問題,打造永續的未來。各界好評本書把地球歷史的豐盈多姿提煉得恰到好處,經由解讀礦物、岩石、化石與地質構造,從萬卷書般的地殼史書中鉤玄提要,也表露地質人的細膩心曲與壯闊宏觀。序言和第一章就引人入勝,處處珠璣;後續的章節娓娓道出地質時間的深邃及其認知過程、地球演化史中的重要轉折,以及現今「人類世」的關鍵抉擇,長長的地球史詩化身於短短的一本書。上乘散文般的敘事,連綴著動人的感悟故事與聯想比喻,帶我們縱橫地球的綿長古今與浩瀚天地。——吳大猷科普著作獎評審代表/臺灣地質科學學者、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魏國彥此書讓我們進行一場高速的地球時空旅行,可以看到從古到今地球的演化、生物的滅絕、大氣的演化與環境的變遷,對於地質和全球環境變遷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宏觀的視野,能以更開闊的心胸來看待現在的事物。——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主任 李元希本書文辭生動,對於地球科學觀點敘述清晰深入,內容引述三百年來的許多科學史料,非常引人入勝;尤其對於地球環境的關懷。——臺灣大學地質學系教授 陳文山在書中,對地質學死心塌地的貝約內魯,提供我們大量地質科學的知識,有幾章她不吝寫出大量的專業知識,讓我們認識到地質學知識大廈是如何在優秀的地質學家手中打造出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本書的作者,也是位說故事界的佼佼者,無論是演說或是撰文,不只引經據典,也擅用流行文化來為事物作出最貼切的譬喻。讓人同時認識地球歷史,也了解了地質學家如何研究地球。——科普作家、《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潘昌志(阿樹老師)本書作者瑪希婭.貝約內魯是一位優雅的地質學家,在這本暢談地質時間的書中列舉了地質學上眾多經典生動的實例,深入淺出地引領大家「以地質學家的思維來看待時間」。——EarthWed成長社群、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謝隆欽在貝約內魯的筆觸下,岩石以溫婉的聲音述說著我們這個美麗星球的故事。《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內容引人入勝、論述清晰流暢,其提醒我們,當下這一刻,只是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連結,但當今的世界過於關注眼下的一切,往往輕忽了這個事實。——露絲.迪佛萊斯(Ruth DeFries),《趨動成長的巨輪:人類如何化自然危機為轉機》(The Big Ratchet: How Humanity Thrives in the Face of Natural Crisis)作者以熱切的口吻適時呼籲建立「地質素養」(geo-literacy)的急迫性。——大衛.蒙哥馬利(David R. Montgomery),《泥土:文明的侵蝕》(Dirt: The Erosion of Civilizations)與《培植革命:讓我們的土壤重獲新生》(Growing a Revolution: Bringing Our Soil Back to Life)作者本書為精湛之作,行文縝密,詳確引介最新科學理念。書中以地質觀點探討現代氣候的變遷,並有力呼籲世人起身採取行動。《地質學家的記時錄》是我讀過最棒的科學書籍之一。&——詹姆斯.勞倫斯.包爾(James Lawrence Powell),《地球科學的四大革新:從異端到真理》(Four Revolutions in the Earth Sciences: From Heresy to Truth)作者本書言簡意賅,寓意隽永,從約四十五億年前地球的誕生,以至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問題,細細講述地球的歷史。貝約內魯想傳達的訊息是,我們必須瞭解地質時間的意義,才能意識到我們現下對地球造成的影響,並採取因應之道。——賽門.蘭博(Simon Lamb),《山上的惡魔:尋找安地斯山脈的起源》(Devil in the Mountain: A Search for the Origin of the Andes)作者&&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不用上網查就能知道的趣味數學故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不用上網查就能知道的趣味數學故事

陳奕嘉  著
讀品 出版
2020/03/31 出版

數學並不枯燥,也不死板這是一本走進數學世界,學習數學知識的快速指南!縝密的邏輯分析、巧妙的推理、生活中的數學……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述著數學世界的精彩!本書講述各種看似簡單卻又包含著豐富知識的題目,引人入勝的故事,有趣的知識解答,大數學家的精彩事例……當你讀完了這些有趣的小故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有趣的數學知識即將開啟,你準備好了嗎?

75 特價16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免死背!圖解數學強棒教室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免死背!圖解數學強棒教室

新文創 出版
2020/03/30 出版

100位古今中外知名數學家×200條公式、定理、邏輯推演, 看圖記憶,快速理解、過目不忘、趣味學習, 3分鐘飆漲數理力   親子共讀、課外補充、增長生活中的運算能力 ★思維導圖連結數學公式→流程圖、魚骨圖、分析圖、圓餅圖、雷達圖,史上最強的圖表解析,讓你一看就懂 ★時間脈絡明確→以數學的發展歷程邊排,逐步推演數理邏輯的產生經過,能夠觸類旁通,自行延伸出更多的運算範圍 ★人物關係清楚→介紹從古至今,上百位中西方的數學名家,瞭解公式和理論的產生背景 ★知識連結→展現各個知識背後的故事,能夠連結到化學、天文、科學等其他學科,激發學習興趣,加深記憶 歡迎對號入座! 青年學子×數學老師×眾多對數學感興趣的讀者都適讀, 可快速提升邏輯、運算和推演能力, 並從中獲得知識上的滿足。 數學好好玩,學好運算就是這麼簡單! 秒懂、速讀、速解, 連老師都想不到的學習密招, 看圖記憶,過目不忘,運用更廣泛, 考場解題、生活計算、增長知識都適用 本書沿著時間的脈絡,重溫數學發展的歷程,主要內容包括:古埃及與古巴比倫數學,古希臘數學,古印度與阿拉伯數學,歐洲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數學,17世紀數學,18世紀數學,近代數學和中國數學。 && & 書中內容生動豐富,脈絡清晰,可當作年輕學子的課外讀物,也可做為數學老師的補充教材,更可以是所有對數理運算有興趣者的最佳讀本。書中文字敘述活潑有趣,多樣化的圖表搭配圖照,希望讓廣大的讀者們透過閱讀本書,認識數學的發展歷程,領略到數學的趣味性和延展性,又能理解到這個學科發展對經濟和社會、人文等各個領域的重大影響。 && & 本書期望讀者們能夠透過閱讀,領受到數學精神的薰陶,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並懂得把這些理論和運算落實到生活中,讓人知道數學不只是單調的加減乘除,還蘊含豐富的文化涵養。相信本書能夠提供給所有對數學史發展有興趣、正在學習和研讀學科的師生,以及熱愛與孩子共同分享知識的父母們探論時使用,同時也是提高數學能力的得力助手。 本書特色 1化繁為簡:文字敘述活潑有趣,增加閱讀和學習興趣,將難解的數學算式和理論與生活連結,方便讀者快速理解。 2最強圖解:透過流程圖、魚骨圖、分析圖、圓餅圖、雷達圖等各式各樣的圖表,釐清各項知識點,讓你一看就懂,快速建立完整的邏輯概念。 3知識量完整:沿著時間的脈絡,重溫數學發展的歷程,主要內容包括:古埃及與古巴比倫數學,古希臘數學,古印度與阿拉伯數學,歐洲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數學,17世紀數學,18世紀數學,現代數學和中國數學。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看圖自學】解剖生理學:從身體結構看功能與機制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看圖自學】解剖生理學:從身體結構看功能與機制

林洋  著
世茂 出版
2020/03/04 出版

●臺北醫學大學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科教授 馮琮涵審訂●一本掌握 解剖學 與 生理學!醫療保健領域的初學者快速入門!◎趣味圖解,讀者不需閱讀艱澀的文章,便能直覺性快速掌握身體的各種結構與功能。◎解剖學與生理學一併講解,這樣才是最自然的學習方法。◎兩頁一個主題,快速理解。◎擺脫解剖學與生理學厚重教科書,避免快速失去戰鬥力,幫助重新恢復學習動力!心臟為何全年無休不會停?血液為何不會逆流?肌肉運動的能量哪裡來?眼睛是怎麼看到顏色的?耳朵裡面竟然有蝸牛構造?醫師、護理師、醫技人員、醫學院、藥劑師、營養師、公衛師的預備入門書第1章 人體的結構第2章 細胞第3章 運動系統第4章 呼吸系統第5章 循環系統第6章 消化系統與營養第7章 泌尿系統第8章 神經系統第9章 感覺系統第10章 內分泌系統第11章 血液、體液、血球第12章 生殖系統★★★網路讀者好評迴響★★★~~關於解剖學和生理學的介紹性書籍很多,但我從未見過如此有趣的全景視圖和深度學習。它是醫學生和護理學學生的最佳入門讀物,也是醫生、護理師,及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醫學研究人員必讀的重要書籍。~~~~由淺入深的好選擇。有很多這類入門書籍,但對我來說,作為預備,這本書的程度很剛好。 我也讀過其他入門書,但是約30%很難理解,這本書則很容易理解!~~

特價2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動物的武器:從糞金龜、劍齒虎到人類,看物種戰鬥的演化與命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動物的武器:從糞金龜、劍齒虎到人類,看物種戰鬥的演化與命運

臉譜文化 出版
2020/02/29 出版

動物武器演化的難題 X人類軍備競賽的命運 ☆ 獲Phi-Beta-Kappa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2015年最佳科學圖書獎」 ☆ 「社會生物學之父」、「螞蟻先生」、普立茲獎得主愛德華・威爾森( Edward O. Wilson)推薦 史前大角鹿神祕滅絕,難道與3.6公尺的長角有關? 讓獨角鯨游不快的長牙,究竟有何特殊作用? 物種演化是一場千萬年不休止的軍備競賽, 打造最強武器,將帶來進化還是滅亡? ■招潮蟹用來抵禦敵人的巨螯,竟然是水鳥眼中的美食 ■大角鹿寧得骨質疏鬆症,也要換取異常生長的壯觀鹿角  ■食人魚用驚人可怕利齒吞下比自身大的獵物,獵捕行動卻不減速  ■母雞冠水雉的翅膀長有尖尖翼角,哪怕情敵入侵,她都可以打上一架  ■獨角鯨游不快,頻遭虎鯨、北極熊和人類獵捕也不願捨棄3公尺長牙…… 動物的武器是尖牙利齒?毒液?保護色?還有哪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奇形怪狀?武器是突變,還是與大自然抗衡的結果?演化生物學家艾姆蘭深入自然祕境,在熱帶雨林的河流上、地底下、落葉堆裡尋找長有巨大武器的生物。他發現每種動物都依靠某種類型的武器過活,但同時發現,許多生物演化出超大型武器,造物主索要的代價卻極高,最後換來不自然且誇張的奇異身軀。 在他數十年的研究生涯中,除了研究糞金龜,更在野外調查及學術研究論著中找到大角鹿、劍齒虎、流蘇鷸、長臂天牛、非洲象等生物的演化歷程。有動物演化出特殊毛色或者巨大武器,本以為這是最成功的進化,但最後因棲地環境演變、食物來源減少等外部因素,武器又慢慢的縮小、消失;也有動物為了族群內部的求偶和競爭,不惜成本演化出龐然巨物,結果卻得和獵食者打仗才能存活。 艾姆蘭的關懷不限於生物學,他把生物演化證據及行為研究,連結到人類軍事史,並重新詮釋競爭、防禦、示威、偷襲等行為。在不同環境條件下,人類如何衡量盔甲、槍砲和超巨大戰艦的製造成本和預期利益?過度追求巨大和危險,是否為明天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動物的武器》是艾姆蘭寫給自然愛好者的生命之書,同時也是人類拜動物為師的一面鏡子!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從奈米到光年:有趣的度量衡簡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從奈米到光年:有趣的度量衡簡史

李開周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0/02/18 出版

在歷史中,度量衡演進究竟在忙什麼? 為何中國尺度比奈米還小?印度尺度卻比光年還大? 為何荷蘭寸和瑞典寸會讓戰艦沉沒? 書中自有千鍾粟,一鍾到底是多少? 度量衡和我們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無論是中國歷代度量衡,還是英制、美制的規定,世界上眾多「單位」爭奇鬥豔。 長度、容量、面積、重量等測量,無一不與度量衡有關。早期人類的印象停留在「尺斗秤」,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從極大到極小、時間、溫度、電流,甚至地球與月球的距離等,全都在人類測量的範圍。 李開周老師首次發揮測量工程師的工作專業,結合詳實的歷史研究及考證,探究世界各國對度量衡的定義與演進發展的有趣歷程,一部關於度量衡的千年演化史!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怪奇科學研究所:42個腦洞大開的趣味科學故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怪奇科學研究所:42個腦洞大開的趣味科學故事

SME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0/02/18 出版

法老王的詛咒?離奇死亡案件?你敢進去金字塔嗎? 章魚哥用手「談戀愛」?記憶與學習能力近乎人類的章魚,為何至今尚未統治地球? 什麼?電燈泡不是愛迪生發明的?史上最激烈的專利權爭奪戰! 我們都是從小被騙到大的?百慕達三角的神祕真相! & 科學謎團+驚人實驗+里程時刻+關鍵人物 *滿足每一位青少年好奇心的趣味科普書* & 42個腦洞大開的趣味科學故事,解答了眾說紛紜的「科學謎團」、揭露了既危險又離奇的「驚人實驗」、細數了改變文明的「里程時刻」,還介紹了科學史上啟迪人心的「關鍵人物」。不僅串起了科學發展的主要脈絡,跨領域的豐富知識,蘊藏了教室之外的幽默風趣,同時滿足學習科學的好奇心。 & 在光鮮亮麗的科學家背後,我們逐漸發現了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同時也逐漸發現那些廣為流傳的常識和說法,有的也存在著許多謬誤,也許很多人最早是透過那些「未解之謎」才接觸到了這個泛科學領域,當我們長大成人再回過頭去看這些曾經深信不疑的謎題,才發現那裡面漏洞百出而又荒誕至極。――SME & ◎歡樂趣味◎ 解答各種科學謎團與怪奇傳說,引發對科學的好奇心,是一本歡樂的科普讀物。 ◎類型豐富◎ 橫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天文、醫學、考古等領域,科學發展史與科學家們的傳記。 ◎有效學習◎ 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學習科學!內容深入淺出,容易閱讀,進而輕鬆吸收知識。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上帝的粒子:希格斯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上帝的粒子:希格斯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巴格特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0/02/13 出版

若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是相對論, 無庸置疑,二十一世紀就是希格斯粒子! ◎首本最完整的希格斯粒子傳記 耗資數十億美元、集結上千科學家、尋找長達五十年──希格斯粒子究竟是什麼? 為了尋找神祕的希格斯粒子,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集結了超過六千名科學家,耗資數十億美元,建造了大型強子對撞機,所處的圓形隧道有二十七公里長,堪稱有史以來最昂貴的科學實驗! 希格斯粒子如何成為質量問題的解謎關鍵? 希格斯機制在一九六四年被發表,解釋了標準模型理論的質量問題。當理論中的粒子一一被發現,難以捉摸的希格斯粒子便成了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這段長達五十年的驗證過程,希格斯粒子終於在二○一二年七月被CERN研究團隊發現,科學界歡欣鼓舞,也顯示粒子物理學即將進入新紀元。 本書作者將時間拉回一百年前,從物質、能量、質量的概念開始說起,清楚描述粒子物理學的理論進程,隨著一個個理論的發明,也讓我們看見希格斯粒子的誕生。看看物理學家如何輪番上陣,時而獨撐大局,時而連袂出擊,一步步過關斬將,驗證了希格斯場。作者更帶領我們聆聽物理學家的討論,彷彿親自參與希格斯粒子的發現過程,經歷標準模型被驗證的歷史。而看似撲朔迷離的希格斯粒子,又如何被粒子物理學家米勒輕鬆解釋,還說服英國政府掏錢贊助CERN呢?不僅如此,希格斯粒子的研究計畫為何在美國國會胎死腹中,卻在歐洲得到萬眾矚目,其過程也饒富趣味。 本書前言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暨粒子物理學泰斗溫伯格專文推薦,可謂首本最完整的希格斯粒子傳記,書中清楚解釋眾多理論與實驗內容,細膩描繪不同理論的消長,直指希格斯粒子為標準模型的關鍵拼圖。尋找希格斯粒子的過程精彩可期,也為希格斯粒子發現後的物理發展留下伏筆。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台灣蝴蝶食草植物全圖鑑:347種台灣蝴蝶 × 788種食草雙向速查,特別收錄4種肉食性蝶類幼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台灣蝴蝶食草植物全圖鑑:347種台灣蝴蝶 × 788種食草雙向速查,特別收錄4種肉食性蝶類幼蟲

洪裕榮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0/02/13 出版

國內最詳盡的蝴蝶食草大圖鑑,蝴蝶野外探察與飼養必備讀物。 ★《台灣蝶類誌》作者徐堉峰專文推薦 ★ 完整收錄82科,788種蝴蝶食草植物名錄 ★ 詳列347種台灣蝴蝶與對應食草,並特別收錄4種肉食性蝴蝶幼蟲資料。 ★ 提供蝴蝶中文名→食草植物,以及食草植物→蝶種雙向速查表,方便讀者快速查詢。 ★ 精選252種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蝴蝶食草植物,完整呈現蝴蝶食草植物的花、葉、果、種子等識別特徵。   台灣之所以成為蝴蝶王國,除了氣候、環境適於蝴蝶繁殖外,自然界中植物種類豐富多元也是原因之一。絕大部分蝴蝶幼蟲對食草植物有很強的專一性,在台灣的4,000多種維管束植物中,雌蝶僅會選擇特定的一到數種,做為幼蟲的寄主植物。 因此,要尋找、飼育蝴蝶,或了解蝴蝶的生態,就必須先了解蝴蝶食性與特定植物的關係。除了在野外能夠更精準地尋訪蝶蹤。 本書作者洪裕榮老師為蝴蝶飼育與攝影的專家,他與中興大學森林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植物學者,以及《台灣蝶類誌》作者,蝶界權威徐堉峰老師共同合作,在本書中詳列82科788種蝴蝶食草植物,包括同類書藉鮮少記錄到的新種、新發表之食草蝶訊,以及多達347種蝴蝶的食草名錄,以提供讀者詳細的資訊。並依照海拔與分布,精選其中252種最具代表性的食草植物,以大篇幅呈現識別特徵,令讀者可以全面掌握台灣蝴蝶食草的世界。也是目前蝴蝶保育、復育或生態公園、社區綠美化等領域,最專業的參考書籍。

7 特價139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養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養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

李盈瑩  著
玉山社 出版
2020/02/10 出版

lt;pgt; lt;stronggt;是寵物?還是食物?lt;/stronggt;lt;br /gt; lt;stronggt;居家養雞人告訴你不知道的雞事,lt;/stronggt;lt;br /gt; lt;stronggt;以及除了吃牠之外的趣事、大小事。lt;/stronggt;lt;br /gt; lt;br /gt; 你吃雞肉嗎?lt;br /gt; 你喜歡吃雞蛋嗎?lt;br /gt; 炸雞排、炸雞翅、歐姆蛋捲、迷迭香烤雞腿amp;hellip;amp;hellip;lt;br /gt; 這些你愛吃的食物都包含雞肉和雞蛋;lt;br /gt; 而且根據農委會統計,lt;br /gt; 台灣每年每人平均要吃超過三十公斤的雞肉。lt;br /gt; lt;br /gt; 但是你知道雞會作夢嗎?lt;br /gt; 知道有雞的地方就有江湖嗎?lt;br /gt; 為何雞晚上都早早就寢呢?lt;br /gt; 還有,雞與恐龍會有什麼關係?lt;br /gt; lt;br /gt; 作者李盈瑩,從台北遷居到宜蘭後,在自家旁邊空地養起了雞。她透過細膩的日常觀察、與雞的親密互動,娓娓道來一切關於雞的冷知識與趣味情事,並集結多位農友與專家的經驗累積,讓居家養雞也能輕易上手。lt;br /gt; lt;br /gt; 無論你想把雞當作寵物還是食物,本書都可以給你最好的經驗與解答。lt;/pgt;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不用抬頭看就能知道的趣味天文故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不用抬頭看就能知道的趣味天文故事

讀品 出版
2020/02/03 出版

告訴你一個祕密,天上有一種星星喜歡戴著假髮,古希臘人把這種星星生動的稱為「髮星」……遙遠的星空中,有太多太多的神奇景觀是我們從未見過的,讓我們打開這本書,從中捕獲有關宇宙、地球的諸多天文話題!地球在誕生之後的漫長時間裡,發生了許多星球上沒有發生過的事情,那就是出現了大海,大海孕育了最初的生命體,後來又出現了巨大的恐龍,再後來恐龍滅絕……這一切都是真的嗎?或許是,或許不是……神奇的天文旅程即將開啟,你準備好了嗎?

75 特價16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圓周率中的級數與數列之均衡與最佳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圓周率中的級數與數列之均衡與最佳

林士傑  著
白象 出版
2020/02/01 出版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大腦、演化、人:是什麼關鍵,造就如此奇妙的人類?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大腦、演化、人:是什麼關鍵,造就如此奇妙的人類?

葛詹尼加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0/01/09 出版

第一本整合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革命性巨著! 既然我們和其他動物都是由同樣的化學物質組成的,也有同樣的生理反應,為何人類如此獨特? & 人類很特別,常常能不費吹灰之力地解決問題,當我們手上拿著大包小包走到家門前,馬上就知道怎麼伸出小指勾住門把開門。人類的心智活動也很旺盛:我們有同情心、道德感,懂得抽象思考,能把幻想和現實分開;還能抑制衝動,延遲滿足時間。除此之外,人類懂得創造美的事物,甚至還會透過科技把性和繁殖分開! & 大師親授的科普課,完整解析所有關於人類的研究! & 在一九八○年代之前,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這兩個領域之間幾乎沒有互動,直到裂腦研究先驅葛詹尼加與認知心理學大師米勒,在共赴餐宴的計程車上的一番對談,才促成了認知神經科學的誕生,葛詹尼加因而被譽為「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認知神經科學更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顯學。 & 為了徹底了解「身為人類」所代表的科學意涵,葛詹尼加統整了神經科學、演化學、認知心理學、遺傳工程、人類學、動物行為學和語言學近十年的最新研究,融合社會科學的田野調查,探討各種令人困惑的問題: & 人類的大腦很特別嗎?腦袋越大就越聰明? 我們為什麼那麼愛社交?講八卦攸關生存和演化? 動物有道德感嗎?只有人類有亂倫禁忌? 人類是唯一的藝術家嗎?猩猩也懂得欣賞夕陽之美? 意識是怎麼一回事?動物會思考自己知道的事嗎? & 人類研究散落在各種不同領域,本書是葛詹尼加用大師的眼光為我們整理、至今為止最完整的人類研究,讓研究者和一般科普讀者,都能津津有味地讀下去。他在書中展現了幽默的筆法,從人類的生理構造、社交行為、道德、同理心,一路剖析至語言、藝術、直覺、意識等層面,結合各領域的文獻,挖掘人類的獨特之處。 & 跟著大師的思考脈絡,你會驚歎於人類的奧妙,更將明白「生而為人」所代表的重大意義! &

72 特價39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圖解物理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圖解物理學

山田弘  著
易博士 出版
2019/12/19 出版

人類因無窮的想像而發現物理,物理則使人們更了解這世界的真實。 解答身旁的種種「為什麼」即為物理的精隨。 為何天空會被晚霞染紅? 為什麼救護車接近時的音高較為高亢,遠去時則較低而穩定? 彩色電視機的原理是什麼? 為何水裡加入冰塊後,不是水結凍,而是冰塊溶化? & 物理是源自於對生活周遭的現象所產生的好奇,進而抽絲剝繭試圖解答的科學。物理學不僅解釋了自然界中許多有趣的、令人疑惑的現象,利用物理學的原理,人類也創造出許多實用工具,例如透過電阻加熱的烤箱、誘電加熱的微波爐、利用空氣比重浮起來的熱氣球等。 & 世界上存在著難以計數的自然現象,都能系統地被歸納於力學、熱學、波動學、電學、量子學等五大領域,也是物理學發展的歷史順序。透過這五大領域可以掌握物理學的整體輪廓。《圖解物理學更新版》即以不同篇章介紹這五大領域的要點及各領域之間的關係,並藉由圖文並列的撰述方式,使讀者能輕鬆地建立完整且脈絡清晰的基礎物理概念。對於物理當中不可或缺的運算公式,則深入淺出地說明根據的原理和推演過程、帶出各公式間相互套用的關聯性,並透過有趣的物理知識幫助記憶,使一向被初學者視為畏途的公式也能變得易於理解。 & 本書特色 具圖像式思考的學習特色 以圖解方式輔佐內文說明,使得學理變得更為具象、容易理解應用。 從根本邏輯著手 由根本的邏輯推演公式演變,不拘泥於數學公式的應用,幫助認識原理,同時了解重要應用公式的由來。 由生活實例出發 各單元皆有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原理,輕鬆有趣、易於理解和想像。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圖解化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圖解化學

易博士 出版
2019/12/19 出版

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追溯至最根本,不過約九十種化學元素。 運用這些精簡的元素、構造原理和建構機制, 化學便能如魔術般,重組、變化出更多令人驚奇的物品。 & 化學把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窮究到最微小的根本元素,是了解物質構造和機制的學科,不僅解開這個世界既有物質、現象的組成、構造、機制之謎,還要進一步運用物質建構的原理和機制,變化組合出各種有助益的物品。 & 在這本《圖解化學》更新版裡,作者有計畫地將化學理論融入人們日常生活接觸的事物及先進科技的具體主題中,要讓讀者在充滿樂趣的過程中,輕鬆了解化學本質和理論的全貌。 & 化學可說是一門最窮究「物質根本」的學問,探求物質由什麼組成及具有什麼樣的性質,不僅從基本面使人們了解繽紛豐富的世界究竟如何構成,還進一步運用化學變化的原理尋求更大的應用性。滿足了生存、生活的需要,更帶來便利與文明。化學在生活上的應用相當廣泛,不僅讓生活更便利,也解決多種難題: 【生活用品】 ‧鐵具有氧化成鐵鏽會產生熱能的特性,便有了冬天不可或缺的隨身暖暖包。 ‧含氟牙膏能夠幫助預防蛀牙,則運用了氟離子會與牙齒成分形成氟化磷灰石而不易溶於酸的原理。 【飲食活動】 ‧能夠保存蔬果魚肉風味的低溫冷藏技術,是由分子運動與凝固點下降的原理而來。 ‧木炭可吸附水中的霉臭味和致癌物三鹵甲烷,飲水健康又美味。 【人體運作】 ‧汗水會將熱量帶走,流汗才能讓體內熱氣得以消散。 ‧人體內過多的活性氧會破壞正常生理運作,快速老化,因此多吃些能減少體內活性氧的食物,能延緩老化。 【生活空間】 ‧酸會溶解掉碳酸鈣,可以用醋來去除浴室裡頑強的白色水垢。 ‧水能帶走熱量,地球因為有水能降溫,才能免於被太陽高溫燃燒,讓人得以生存。 & 以上不同面向的化學應用,在書中都有詳盡的解說。如果你是化學世界的新人,這裡將給你最迷人的開場。如果你曾經與化學錯身而過,這本書將會更新你對化學的認識,重新啟動自己的化學細胞! & 本書特別推薦給: ‧對化學、自然科學有興趣、想透過書籍自學的一般讀者。 ‧修習化學相關課程的學生。包括化學系、化工系、生物系、藥學系、基礎醫學等均需修習化學課程,以建立科學相關基礎觀念。 ‧需要化學知識做為工作技能基礎的從業人員,例如藥品、食品、日用品如洗髮精、沐浴乳、彩妝、保養品等製造及研發人員、廚師、烘焙糕點師、芳療師…等從業者,以化學為研發或料理概念的基礎,並了解其應用的層面。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雞屎藤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雞屎藤

陳玉峰  著
九歌 出版
2019/12/01 出版

我終於知道,人為什麼歌頌自然,因為自然的深處都是歌;美,也不再是從冰層中往外凝望,而是像一抹清麗的微笑,溫柔地灑向你。──陳玉峯 研究台灣山林植物生態與分類的陳玉峯教授,四十年來長期關注台灣生態,深入高山、森林、海濱,為台灣植物分類研究留下無數寶貴的調查資料,是台灣生態及自然史的權威,更獲得總統文化獎鳳蝶獎。他熱愛台灣這塊土地,推己及人,投身社會運動,培養年輕人,成立山林書院,將自身理念推廣出去。 陳玉峯教授不只撰述學術資料,更以散文之筆記錄身邊常見的動植物,描繪出動態的生態、人文,以及社會觀察,輔以理性與抒情,刻畫這塊土地的「眾生歲月」,並且從不起眼的〈雞屎藤〉,遙想童年雞屎藤炒鴨蛋的滋味,是一種一輩子的「貧窮的幸福感」。 他為被汙名化的高雄市花木棉,和曾為台中縣樹的黑板樹正名和發聲,成為生態都市的良好機會教育。而常見的〈拾穗麻雀與八哥〉的消長,他指出背後藏有外來種鳥類的問題,如外來的白尾八哥霸占小雨燕的巢穴等,更關懷海岸生態,研究〈風之太極林投樹〉,甚至還模擬〈海風怎麼吹〉來進行實驗。透過描繪松果、雨滴的聲音、雨珠墜落在擋風玻璃的水紋路、雞蛋花落花的亂數樣貌,描繪出自然的「神體之美」。在一般人眼中如同雜草、灌木一般,卻是他眼裡的寶貝,透過文字與圖像紀錄,穿越時空,瞻仰造化的神奇,他為神祕區珍稀物種如一枝黃花、蓬萊油菊、漏盧等,譜寫出「永恆的驪歌」。 陳玉峯教授用腳進行田野調查,用眼觀察物種,用筆書寫生態,不厭其煩地宣揚理念,深入了解的大自然奧祕與獨特,為這塊他熱愛的土地,開啟一扇窗、一道門。 本書特色 ★陳玉峯教授關注生態,更身體力行,他關注身邊大小事物,從路邊的小花小草,到深入山林、河海的踏查經驗,逐一書寫成散文。

7 特價2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生命的臉:從心臟到大腦,耶魯教授的臨床醫學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生命的臉:從心臟到大腦,耶魯教授的臨床醫學課

時報文化 出版
2019/11/05 出版

 ▎努蘭寫給一般大眾以及醫學生的大一入門課 ▎ 踏上身體之旅 巡迴大腦、心臟、神經、淋巴、消化道 當我們認知身體的保護機制與自我修復功能 每一次往返醫院、維持健康 將不再是讓人疑惑與徬徨之事 •生來即有鐮刀狀細胞貧血,一生都在跟無比疼痛對抗的毒蟲 •生了孩子之後,本應幸福健康的家庭主婦忽然腹痛如絞、失去意識 •猶太第一代移民沒有成就美國夢,失去了身體感的他,連拿湯匙喝湯都手抖 •年輕孕婦忽然診斷出乳房腫瘤,在平安生下孩子與倒數自己死期之間,她決心求生 •迎來唐氏症的父母如何跨過鴻溝,助兒子成長為快樂又好學的舉重國手…… 從「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年代至今,醫療系統已發展超過兩千年,醫師幫忙處理疾病帶來的痛苦、給予病人康復的協助,是白色巨塔裡每日上演的劇碼。然而對於醫生們來說,預防醫學永遠勝於事後的任何補助,如何讓人們理解維持健康的方法、甚至找到和醫師的正確溝通方式、真正達到醫病和諧,是每個醫師追尋的目標。 耶魯外科醫師努蘭行醫三十多年,在授課課堂與臨床案例中他發現,無論是下手術台、在診間與病人對話、跟家屬說明病情、甚至長期追蹤病人癒後時,他清楚意識到,在整段醫病關係中,病人病情的好轉,不只需要內科的施藥、外科的手術輔助,重點是病人對自己生命的看法。因此在獲得國家書卷獎的《死亡的臉》後,他著手撰寫這本原名為「身體的智慧」的《生命的臉》,引入大一醫學入門的生理學與解剖學,逐章悉心說明血液、遺傳、心臟、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生殖系統如何相互協調,甚至是基因研究、生化學與免疫學的原理和運作機制。 努蘭認為,病人在成為病人之前,是完整而健康的生命,一切關鍵在於我們了解自己的身體與否?一堂寫給社會大眾的醫學入門課,有助於喚醒人們維持身體運作機制的意識。閱讀《生命的臉》,除了能獲得平常不易接觸的醫學知識外,也能體會早在大眾醫學雜誌與媒體還未盛行前,努蘭是如何透過筆耕,讓醫生走下神壇、普及醫學常識、並且將病人的心情與尊嚴置於每個診療裡,體現了其尊重醫病關係的人文關懷。 專業推薦 小劉醫師Lisa Liu(外科醫師)、王明鉅(台灣大學醫學院麻醉科教授)、朱為民(台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黃軒(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學中心副主任)、蔡甫昌(台灣大學生醫倫理中心主任)、蘇上豪(外科醫師、金鼎奬得主)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下):蕨類與石松類.蹄蓋蕨科-水龍骨科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下):蕨類與石松類.蹄蓋蕨科-水龍骨科

貓頭鷹 出版
2019/11/02 出版

出版史上首次依照2016年11月發表的PPG I分類系統編排蕨類名錄, 物種清單最新,收錄種數最多的台灣蕨類大圖鑑! ★ 許天銓、陳正為、「植物獵人」洪信介、Ralf Knapp 等中外蕨類專家首次聯手寫作 ★ 首次根據2016年11月最新發表的PPG I分類系統編排台灣蕨類名錄 ★ 自水龍骨目的蹄蓋蕨科起至水龍骨科為止,共收錄10科436種 ★&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前台北植物園園長邱文良專業審定 目前世界上全部的蕨類種數約有10,000餘種,其中全歐洲僅有約150種,美洲約400種,而台灣就佔了800種以上,而且有約三分之一是稀有物種,在島上保存得相當完整,無論是世界最大、最小、或是最古老的蕨類植物,在台灣都可以見到。而和亞洲的鄰國相比,台灣的面積雖小,但由於得天獨厚的複雜地形,垂直分布容納自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的氣候與植物帶特色,加上氣候與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令台灣幾乎擁有全世界最高的蕨類物種密度,也成為蘊藏豐富蕨類的重要寶庫。 本書為《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的八卷:蕨類與石松類》下卷,以476頁的大篇幅,詳細呈現蕨類植物在不同分布地的特性與辨識特徵。根據2016年11月最新發表的PPG I分類法與最新的研究結果,自水龍骨目的水龍骨科起至水龍骨科為止,在本卷中完整收錄了436種蕨類植物。 這不只是台灣1896年初次有植物誌出版至今,收錄種數最多的蕨類圖鑑,再加上資深的蕨類專家,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前台北植物園園長邱文良老師的專業審定,是台灣有史以來專業度最高,內容也最為詳盡的蕨類全紀錄。

7 特價21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全露法王身:佛光山植物之美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全露法王身:佛光山植物之美

吳欽杉  著
佛光文化 出版
2019/10/18 出版

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僧院花》:「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佛教中有許多與植物有關的成語、典故、詩偈、譬喻等,寺院和植物更是關係密切。佛光山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只是有時「見面不相識」,不免有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的遺憾! 現在這本《全露法王身》由熱愛植物的吳欽杉教授,深情書寫他在佛光山與140種植物的相遇。全書有圖鑑功能,也有佛光山開山歷史掌故、人文情懷,當您在佛光山參訪悠遊時,不妨按圖索驥一番,相信能讓您百花叢林過,更添喜悅、了然的邂逅。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

卡爾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9/09/26 出版

網際網路是資訊寶藏,還是知識荒漠?它會讓我們無所不知,還是變得淺薄? ◎ 2011普立茲獎非小說類決選入圍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AMAZON讀者★★★★好評推薦 你計算過嗎?每日對著電腦幾個小時?不對著電腦,就打開手機,或者閱讀器?FB、LINE、MESSENGER、INSTAGRAM都要不時看一下、分享、轉貼幾個連結吧?除了睡覺,你可以離線多久?還是睡到一半也要爬起來回個貼圖?當我們不再記得親朋好友的電話號碼、不再會用地址找路,其實我們的腦袋已經產生巨大的變化。 新媒體會直接影響神經系統 雖說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但是網際網路卻已改變了我們的大腦,在人類智能與文化層面造成影響!科技評論家卡爾彙整從柏拉圖到麥克魯漢等思想家的觀點,探討「智能科技」(如字母系統、地圖、時鐘、印刷術、網際網路)的演進,說明大腦的神經通道如何因經驗而改變。 「我想念我的舊腦袋!」 舉例來說,印刷的書籍使人類可以集中注意力,促成有深度又有創造力的思考,繼而締造文明。網際網路則鼓勵我們以打游擊的方式,到處採集、蒐羅細碎的資訊,我們愈來愈習慣快速略讀,接收資訊的來源無遠弗屆,但也很容易被干擾、打斷、離題,遑論培養專注與沉思的能力。 結合人類智能史、腦神經科學與文化評論,全面且深入地探討現代人的心智狀態。卡爾這本書將永遠改變我們對於網際網路和大腦的想法,端看你能否離線夠久,好把這本書讀完!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性不性,有關係?:認識生命科學必讀的性博物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性不性,有關係?:認識生命科學必讀的性博物誌

林正焜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9/09/21 出版

〈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創作類金籤獎〉得獎作品 生命科學輕鬆入門── 以各種有趣的動物、植物、昆蟲和細菌性知識, 讓你快速理解生物生殖策略多樣性,以及其中相關的知識! 剛剛步入性成熟階段的生物,或是人類的青少年男女,有時候會苦於性的慾火。這是生物界的自然現象:只要是有活躍性腺的動物,就會有情慾,不管是鳥、是魚、還是人。於是,我們不免要問,要繁衍,就一定要有性嗎?其實不然,有些生物,如線蟲可以自體受精;或是如一種巨蜥科摩多龍和雙髻鯊,國外就有多件處女生殖的案例! 在本書中,作者不討論人類性事,而介紹各種有趣的生物「性」知識。比如,蜜蜂的命運隨著性別差異有很大的不同,女王蜂瘋狂似的產卵、工蜂(都是雌蜂)終日操勞、雄蜂一生不是等著交配就是等死。而造成階級差異的,就是它們的性基因。 更稀奇的例子還比比皆是,如蚜蟲,居然在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已經「珠胎暗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還有,居然有一種紅鮭會因為溫度變動、影響鮭魚性腺發育,而產生雄魚變性的情況。 看完有趣的例子,作者也介紹了造成性別的性染色體X、Y基因、賀爾蒙與大腦的關係,以及基因是否可以決定性取向,如男性和女性的性取向?同性戀是否是基因所致?還有一個案例,是一個因意外而失去性器官的小男孩,成為「教養會改變性別意識」的實驗對象,從小被教養成女孩,以致他和雙胞胎弟弟從此人生大相逕庭。 看完書中各種動物、植物、昆蟲與細菌的有趣案例,生物的各種「性,不性」,果真大有關係!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台灣常見雜草圖鑑:標示有毒植物、外來種與防治方式,有效管理草坪雜草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台灣常見雜草圖鑑:標示有毒植物、外來種與防治方式,有效管理草坪雜草

貓頭鷹 出版
2019/09/19 出版

園藝景觀、農業、畜牧、居家生活必備專書! ◎收錄危害景觀、作物、動物與居家環境的草本植物138種,以及有效防治方式。 ◎標示有毒與入侵種植物,令您能夠正確遠離有毒植物與保護自然環境 ◎國內第一本辨識有害雜草的專業圖鑑 看似不起眼的路邊雜草,可能正對您的環境與健康造成影響。 有害植物(harmful species / pests )指對該生育地的經濟或環境造成衝擊,而不被人類所需要的植物。譬如例如強勢生長破壞作物或園藝、損耗地力、改變土壤pH值、遮光、吸引病蟲害等。甚或植物體本身有刺、臭味或毒性,造成人與動物的直接傷害。草本植物的習性與繁殖方式多有不同,錯誤的除草方式反而會加速擴散,因此必須清楚地辨識、以正確防治方式對症下藥,才能真正避免它們所帶來的危害。 清楚標示有毒植物與強勢入侵種,危害方式、級別與防治方法 本書作者徐玲明、蔣慕琰老師是有害與入侵植物的專家,他們有別於傳統圖鑑的鑑賞取向,特別以「防治」角度切入,教您辨識138種台灣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有害植物,除了常見的雜草如牛筋草、兩耳草、刺莧、大花咸豐草之外,也包括國際有名的有毒植物銀膠菊等,更標示植物是否有毒或為入侵種、危害方式與繁殖速度,並針對個別物種提供最佳的防治方法,也有清楚的分解步驟教您如何「剷除異草」。 & 多種檢索方式,令您不分季節與植物狀態都能清楚辨識 本書設計有花色、葉形、葉序三種快速檢索表,無論開花與否、植物體是否完整、在任何季節都能依照特徵快速查詢到正確的物種名稱。以去背照片完整介紹植株的外形特徵與生態習性,使您真正了解植物特性。對於景觀設計、農牧業、園藝、或居家生活而言,本書是最實用的有害植物管理圖鑑。

特價58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課綱裡的科技輕鬆搞懂:15位資訊專業的父母親,以案例和說故事為國高中重新解構及釐清108科技領域課綱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課綱裡的科技輕鬆搞懂:15位資訊專業的父母親,以案例和說故事為國高中重新解構及釐清108科技領域課綱

臺灣商務 出版
2019/09/15 出版

【全國第一本!解開108科技課綱的金鑰匙】 學AI究竟是要學什麼? 您知道「資訊素養」嗎? 如何更能生存在未來AI世代? 進入AI世代的全民科普書 & 【一本解決「如何閱讀科技」難題的好書】 AI教育的話題沸騰,但學AI究竟是要學什麼? 108課綱特別強調「素養」的培養,但「資訊素養」讓人摸不著頭緒? 人人都必須要會寫程式才能在未來世界生存嗎? 新課綱帶來太多的疑問,不只學生、家長感到恐慌,也引起社會一連串的誤解與不安。 本書為您破解108科技領域課綱,帶您輕鬆理解資訊科技的內涵,是一本人人看得懂的資訊入門書,讓您掌握最實用的資訊科普;陪伴青少年、師長父母及科技門外漢,踏穩AI時代的第一步。 在AI時代即將來臨的現在,其實不只學生,人人都應該理解資訊科技與我們生活的鏈結。學生要趁早打下學習基礎,家長、老師要能陪伴或引領孩子學習,而一般大眾也不能自排在這股潮流之外,這不是需不需要考試的問題,而是網路時代的我們必須面臨的生活問題。 在這本由業界的資訊人所共同撰寫的書中,以108科技領域課綱為基礎範疇,用最平常的語言,介紹最被知曉的案例,用說故事的淺顯方式引領大家理解資訊科技的基礎知識以及資訊素養拗口的意涵,期待讀者能以看故事書,或翻閱新聞資訊的輕鬆心態,閱讀並理解,讓大家都能變身成具有資訊素養的人,並有能力判別解讀網路世代各種現象背後的真相及做好進入AI世代的心理準備。 本書特色 ◎邏輯思維清晰 針對資訊科技的各個面向進行介紹,從資訊基礎的「運算思維」出發,過程中除探討「人工智慧」的發展與現況,也嘗試介紹資訊科技如何以「系統平台」思維解決問題,以及資訊科技要如何「應用」才能帶給人們便利,最後並探討資訊科技如何與「社會」互動。 ◎解構再重新結構 這是一本給青少年、家長與老師的輔助書。解構108課綱,條理其脈絡並抓出基礎重點,帶領大家從起點出發,為往後加深加廣的學習做好起手式。 ◎對應教育部的課綱主題 書中每一章節都對應了課綱主題,讓複雜難解的課綱變得行雲流水,並以「十年之後的未來」作結,勾勒並提問科技的未來,完整呈現。 ◎ 科技課綱課程地圖 獨家收錄「108科技領域課程地圖」,由本書作者群資訊素養聯盟重新解構108科技領域課綱,並依此整理學習脈絡,供學校師生及家長掌握學習重點。 ◎首度業界專家使命執筆 由15位資訊界父母所組成的資訊素養聯盟,有感於學校教育經常與產業脫鉤,這一次,他們站上第一線,帶領讀者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學習並提升資訊素養,協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學習方向,而父母師長也能因貼近學習內涵而提供孩子正確的協助。 ◎ 線上補充資料,QR掃描超便利 本書相關補充資料提供QR CODE,數位科技應用化,提供讀者加深加廣的學習資源。 ◎青少年科普學習資源參考,資訊素養聯盟官方網站隨時新增 資訊素養聯盟將市面上有的青少年學習資源分門別類 (短期課程、營隊、工具、免費頻道等) 作一整理,提供給學生、家長參考,大眾亦可根據興趣進行深化學習。

75 特價29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螞蟻螞蟻:螞蟻大師威爾森與霍德伯勒的科學探索之旅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螞蟻螞蟻:螞蟻大師威爾森與霍德伯勒的科學探索之旅

貓頭鷹 出版
2019/09/07 出版

螞蟻雖小,但比你想得更複雜——不只農耕採集,更有外交與戰爭! 讓螞蟻大師帶你看小小世界裡的野蠻與文明。 & ◎當代螞蟻學經典著作,了解螞蟻世界、社會生物學的入門必讀書,普立茲獎得獎作品《The Ants》之精華濃縮版 ◎社會生物學開山祖師威爾森的科普鉅作 ◎中文版獨家收錄彰化師範大學林宗岐教授編寫的台灣家屋螞蟻圖鑑 & 說到螞蟻,就會想到《蟲蟲危機》裡的螞蟻國在螞蟻的世界裡還存在著各種各樣完全不同的種類。光是大顎就各有千秋──有的可以發動空降奇襲、有的可以幫助捕食多刺的獵物。而除了鮮紅的紅火蟻,更有散發翡翠、甚至金黃色澤的螞蟻。 & 螞蟻王朝——外交與戰爭 在螞蟻的大型社會有著各式各樣的分工:負責採集與建造的工蟻、保衛蟻巢的兵蟻還有­肩負繁衍重任的雄蟻。工蟻要完成各自的工作,就必須互相溝通,也因此氣味、動作還有聲音等複雜的溝通方式變得至關重要。 然而,在螞蟻的世界裡,也充滿了戰爭,侵略、征服與屠殺可說是家常便飯。因此,訂定外交與軍事策略也成為了一個螞蟻群落存活的必要之惡。 & 群的智慧——超級有機體 傾巢而出的行軍蟻看起來就像是一隻巨大的變形蟲,迅速而有效率的移動前進,吞食經過的所有生命。在切葉蟻複雜精細的巢穴裡,數百萬隻的工蟻種植著規模龐大的真菌苗圃。一切動作都精確而仔細,很難想像這樣複雜的社會活動是來自一群看似簡單的螞蟻。然而,作為一整個群體,螞蟻所能做到的,遠比我們所想的多。 & 在本書中,螞蟻大師威爾森與霍德伯勒用精彩的筆調描繪了兩人熱情洋溢的研究成果,也向世人展示了螞蟻世界裡的多樣與興衰。

特價5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細胞種子:幹細胞和臍帶血的故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細胞種子:幹細胞和臍帶血的故事

林正焜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9/09/05 出版

第五屆吳大猷科普獎著作類金籤獎得主作品、開卷十大中文創作好書得獎作品 從1996年的桃莉羊、2012年山中伸彌因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研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再到2018年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幹細胞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你怎能不關心? 幹細胞猶如細胞種子,擁有可以不斷自我更新與分化成為成熟細胞的能力。 那麼,幹細胞療法真是人類疾病的救星? 胚胎幹細胞又蘊涵著怎樣的生命奧秘? 血液疾病患者除了骨髓移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也是一種選擇? 臍帶血移植可以取代骨髓移植嗎? 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娓娓道出你該知道的幹細胞和臍帶血的故事。 1996年,不透過精卵結合而誕生的桃莉羊,在科學界引起高度重視。因為桃莉羊的誕生,揭示科技新時代來臨,無性生殖不再是神話! 2012年,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因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研究,獲頒諾貝爾醫學獎,這個研究代表著再生醫療出現了另一種新的可能。 2018年,中國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改造了胎兒的CCR5基因,讓先生是愛滋病患者的夫妻產生一對雙胞胎。這個事件一方面讓人訝於基因科學的進展,也不得不產生對科學倫理的反思。 本書於2006年出版之後,幹細胞科學在這十幾年間不斷有一些突破性的技術問世和研究發表、有一些爭議獲得新的共識、也有一些可能的用途引人注目,而科學界也逐漸調整了見解,作者在最新增訂版中寫下這些改變與進展,希望能滿足讀者對幹細胞常識與新知熱切的渴望。 本書探討各種與幹細胞、幹細胞醫療有關且我們該懂的問題,從幾個等待幹細胞醫學解救的神經系統問題,看神經幹細胞如何打破「成人神經系統壞了就無法再生」的傳統說法;介紹骨髓裡可以造血、可以製造其他組織的各種細胞種子,慈濟幹細胞中心就以骨髓成就了非常了不起的功德;同時探討由於組織相容的骨髓不易取得,來源不虞匱乏的臍帶血移植可否取代骨髓移植?書中也詳細討論是否需要花錢保存孩子的臍帶血,以及可能的利弊;告訴你當今製作幹細胞株的方法,並且探討幹細胞研究衍生的倫理與法律問題;最後介紹了幹細胞醫療在哪些方面可能取代器官移植?以及近年成功的實例和最新的幹細胞應用說明。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藝數摺學:18堂從2D到3D的「摺紙數學課」,讓幾何從抽象變具體,發現數學的實用、趣味與美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藝數摺學:18堂從2D到3D的「摺紙數學課」,讓幾何從抽象變具體,發現數學的實用、趣味與美

李政憲  著
臉譜文化 出版
2019/08/31 出版

【第一本搭配台灣十二年國教108新課綱的數學摺紙學習書】 學幾何不必憑空想像、背公式, 全台最大線上數學摺紙共備社團「藝數摺學」創辦人、2019年師鐸獎得主李政憲老師 帶你實際動手做出一個個精采摺紙,讓幾何不再抽象! 畢氏定理、三視圖、對稱、相似形、三角形的性質、多面體、內心…… 這些國中數學會碰到的幾何名詞你一定都不陌生, 但這些幾何中蘊藏的公式與性質,對於學生來說常常相當抽象, 老師要單靠圖像解釋也常常不夠清楚, 導致只能靠死背公式來解題,也因此澆熄了學生喪失對數學幾何的興趣。 林口國中李政憲老師從事教學工作二十餘年,研究數學摺紙也已有十年的時間, 四年前創辦的臉書「藝數摺學」社團成員至今已經將近萬人, 他投入數學摺紙的交流及研習不遺餘力,更於2019年獲得師鐸獎, 可以說是近年在台灣推動數學摺紙教學的重要推手。 在本書中,政憲老師配合今年開始實行、強調素養教育的108課綱, 藉由自身十年來將摺紙帶入教學現場的經驗, 精選規畫了18堂趣味幾何摺紙課,涵蓋國中數學的重要幾何概念, 你將發現,透過摺紙,要理解這些抽象的數學定理及公式的來龍去脈變得如此簡單, 數學不再只是枯燥的背公式解題, 透過自己動手摺紙,幾何不再抽象難解, 甚至能從摺紙中舉一反三,摺出的精美作品也將帶來實際的成就感! 本書特色── ☆ 搭配超過200張實拍圖片和超過300張幾何製圖,讓每一個摺紙步驟與數學概念都能清楚理解! ☆ 不必使用特殊紙張或道具,直接運用隨手可得的色紙、影印紙或撲克牌,即可按照書中步驟摺出作品,並跟著探討蘊含其中的國中數學概念! ☆ 對應最新108年12年國教課綱的課程單元,方便老師直接使用做為開設多元選修課程時的特色教材,也可做為家長與老師給孩子或學生自己閱讀操作的課餘趣味練習書!

7 特價36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雨林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雨林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

夏洛特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9/08/31 出版

全書近800種雨林植物 國內觀賞‧栽植雨林植物的第一本書 探索園藝植物的原鄉,掌握花葉俱美的植栽技巧 火龍果、蟹爪蘭都是熱帶雨林「仙人掌」家族? 來自熱帶的「口紅花」竟能撐過8度以下的低溫? 原來陽台上常見的「非洲堇」也是雨林植物? 在花市,有90%以上的室內觀葉植物來自雨林,有無數奇豔花卉的種源也來自雨林的基因。要栽培好這些植物,就必先瞭解它們的原生環境,瞭解它們能開花美葉的條件。 本書作者以長達三十年的時間拍攝、記錄雨林植物,並實地栽植與見證這些植物的生長狀態,是您親近雨林植物的最好幫手。

特價5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蟲蟲們的慢活日常:看著下方往前走吧!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蟲蟲們的慢活日常:看著下方往前走吧!

樹液太郎  著
台灣角川 出版
2019/08/12 出版

★療癒你疲憊的心,日本社群網站上最受歡迎昆蟲漫畫! ★粉絲超過20萬人,收錄2年份高人氣短篇&50頁新作! 看著下方往前走吧! 緩緩療癒你疲勞的心,在SNS上最受歡迎的昆蟲漫畫! 工作、讀書、對人際關係感到疲累時, 看著下方往前走吧! 不能幹的工蟻和每天快樂生活的螽斯所組成的音樂二人組; 自出生以來第一次離開井底,嫌麻煩的青蛙; 每年夏天都會相遇,永遠的宿敵,獨角仙和鍬形蟲…… 時而悠哉,時而勤奮過活的生物們, 一定能讓你精神百倍。 ©JuekiTaro 2018

特價23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切開左右腦:葛詹尼加的腦科學人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切開左右腦:葛詹尼加的腦科學人生

葛詹尼加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9/08/08 出版

◎《大腦、演化、人》、《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暢銷作家葛詹尼加最新力作 ◎美國亞馬遜2015年十大選書 ◎紐約時報2015年度暢銷書 ◎腦神經科學家、暢銷作家《大腦簡史》謝伯讓教授翻譯審定 & 葛詹尼加切開左右腦後,大腦的研究才劃開了一個里程碑 & 於二十世紀中,葛詹尼加發現將連結左右腦的胼胝體切開後,於一連串的實驗中發現,人類的左右腦可以各自產生不同的心智運動,並且獨自判斷,此一系列的研究即稱為裂腦研究。左右腦各自有心智的發現震驚腦神經科學界,也展開對人類大腦探索的新次元:心智從何產生,腦內如何溝通。葛詹尼加也至此被譽稱為「認知神經科學之父」。 & 費曼先生、斯佩里、量子化學創始人鮑林…… 葛詹尼加的科學人生就是一段偉大的科學史 & 本書為葛詹尼加親筆撰寫,有別於以往他的科普書籍專門討論一個問題,這本書即以他個人自傳的方式,呈現他開啟裂腦研究這門領域的種種過程,處在頂尖的環境中,身邊無時無刻不環繞著有趣的人事物,既是在進行科學研究,更多的是在享受這個人生。書中,你可以看到費曼拜訪他的派對,主動大方承諾可以讓葛詹尼加切開他的左右腦,前提是不可以影響到他做物理研究;你可以看到他與知名喜劇演員史提夫‧艾倫一時興起在體育館主辦公開的政治辯論;你還可以看到他與多位當代科學名家(諾貝爾獎座在書中數也數不完)交互激盪的過程……這不僅是他一生的紀錄,也是大腦研究科學史的見證。 & 葛詹尼加為恩師斯佩里打下奪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實驗基礎 & 於此書中,葛詹尼加回顧了他在腦神經科學領域中充滿熱情且持續探索的一生,尤其是他在學術界中每一步的累積,用了幾乎半世紀的時光去理解被分開來的兩個半腦如何互相溝通及交互作用。從芝加哥達茅斯學院的「動物之家」瘋狂宿舍開始,之後前往加州理工學院跟隨大腦科學大師斯佩里開始進行左右腦研究,獨自發展出切斷胼胝體方法,並且實際於第一個癲癇患者身上測試。其研究成果成為奪得諾貝爾獎的契機,也開展了葛詹尼加自主獨立,離開斯佩理的研究之路……

69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死亡的臉:一位外科醫師的生死現場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死亡的臉:一位外科醫師的生死現場

時報文化 出版
2019/07/16 出版

善終,只是一則神話 痛苦的延續生命?還是有尊嚴的面對死亡? 從臨終現場回顧生命的價值, 將選擇權交回患者手中, 自一九九三年出版後歷久不衰,醫療散文的經典名著 【我們終將迎來生命的最後一天,當期限將至,我們該如何離去?】 每個人都是哭著降生,也都希望能笑著離開人間,如果能完美的死去,「善終」一定是唯一的選擇,自然的衰老死去。然而事實是,死亡證明單上從來沒有「自然死亡」可供選填。 如果無法善終,又該如何想像身體衰敗邁向死亡的過程?血液循環停止、組織缺氧、腦部功能喪失、器官衰敗、維生中樞毀壞,都是必經的過程,且皆伴隨著飢餓、窒息與巨痛。耶魯大學醫師努蘭長期身處臨終現場,在書裡列舉了六種常見致命疾病,也都經歷了上述的死亡過程。 如果死亡是不可違抗的過程,臨床醫療是否該以擊敗死神做為唯一選項?努蘭認為,身為醫者除了治癒疾病、解釋病理外,更該思考「患者的最大利益」,不讓患者陷於虛幻的希望中。當人們看清死亡的臉,才能了解生命的意義。唯有誠實溝通病情,病人才有機會擁有尊嚴的死去可能。 本書於一九九三年出版,甫一上市此即榮獲美國文學界最高殊榮的國家書卷獎,並為探討醫療生死學的先驅與經典,書中首開先例倡導安樂死、安寧照護等議題,影響後人至深,二十年不墜。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為什麼E=mc2?:看懂質能互換與相對論的第一本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為什麼E=mc2?:看懂質能互換與相對論的第一本書

貓頭鷹 出版
2019/07/06 出版

◎看懂質能互換的第一本書 我們可能都曾看過這個公式: & E=mc^2 & 一九○五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相對論,寫下了這個公式,揭示了時間與空間的相對概念、質量與能量互換的可能性,也為後來核能的發展奠下了重要的基石。然而,到了現在,還是很少人能夠深入探討這個公式的本質,並用讓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解說。 & 本書作者考克斯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希格斯粒子研究團隊的成員,也是英國超人氣科普節目主持人。曾經是搖滾樂隊鍵盤手的他人稱「物理界的搖滾巨星」。這次他與尖端天文物理學家福肖挑戰用輕鬆、幽默的筆調與淺顯易懂的比喻,解釋光速的極限與相對論。更重要的是,正面迎擊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一步一步揭開這個公式背後的真正意義。

特價23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危險生物大百科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危險生物大百科

西北國際 出版
2019/07/01 出版

尖牙、利爪、犄角、 放電與噴毒,飛踢、踩踏與撞擊, 動物世界裡,誰的武器最強、最厲害? ★「南方食火雞」腳爪長達12公分,前端利得像匕首,誰惹火牠誰倒楣。 ★「僧帽水母」長得像塑膠袋,就算死了也有毒,而且很常出現在北台灣海域! ★「殺手芋螺」名字很搞笑,武器更搞笑,但牠只要噴出一顆毒牙就能把人殺死。 ★「行軍蟻」體長才1公分,別名「鬼針游蟻」的牠們,誰擋路就吃掉誰! 動物為了獵食、自我防禦與保護同伴, 發展出多種令人類自嘆不如的武器與技能。 本書自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物種裡, 精選出八十種危險生物, 逐一介紹牠們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的強力武器, 並分別標示出「力量」、「速度」與「危險度」, 十分符合小讀者們喜愛的閱讀取向。 在這八十種危險生物裡, 不乏令人大呼意外的入選者, 例如看起來溫和的長頸鹿,居然是連獅子都不敢輕易挑釁的動物; 圓圓胖胖傻呼呼的河馬,竟是連鱷魚都退避三舍的狠角色; 羽毛很漂亮的黑頭林鵙鶲,不只名字奇特,更是世界上第一種被認定有毒的鳥類。 此外還有許多足以引起孩子們注意力的生物,例如: 吸血蝙蝠、殺人蜘蛛、食腦蟲, 以及可以把身體抬得跟人臉一樣高的眼鏡王蛇等等, 這些讓人戰慄不已的危險生物,均以精美插圖及實景照片呈現! 本書特色 【收錄難得一見的實景照片,為其他書籍少見】 【精細、高度擬真的動物插圖】 【簡明俐落,知識量足又好讀的說明文】 專業審訂 裴家騏(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 學研大百科全系列推薦 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無限小:一個危險的數學理論如何形塑現代世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無限小:一個危險的數學理論如何形塑現代世界

商周出版 出版
2019/06/27 出版

現代世紀的靈魂取決於無限小 無限小的戰爭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生存之戰,無限小的勝利帶來了現代文明的進步 無限小理論是微積分與許多現代數學以及科技的基礎,它究竟如何影響十六、十七世紀的文明發展? 從歐洲宗教戰爭到英國內戰,從耶穌會到英國皇家學會,從伽利略到牛頓,無限小是無數神學家、數學家、哲學家熱辣辣戰爭的主角,它也是歐洲科學進步、思想自由以及更寬容社會的關鍵,義大利與英國成為現代國家的分野。 一六三二年八月十日,五位穿著飄拂黑袍的人,受召在一棟堂皇卻陰沉的羅馬建築物中,裁定一個令人誤以為簡單的理論:一條連續的線是由獨立但無限的微小部分組成。耶穌會的神父們大筆一揮,禁止了無限小的概念,宣布永遠不能教授這個理論,甚至連提都不准提。他們認為這個概念危險又具顛覆性,對世界是一個有秩序的地方,而且由一套嚴格而不變的規定所治理的這個信仰有威脅。如果接受了無限小,耶穌會害怕整個世界都將墮入混沌。 獲獎無數的歷史學家阿米爾.亞歷山大在《無限小》中揭發了耶穌會這個裁決背後的深層原因,並敘述無限小的理論如何繼續,終於成為微積分與許多現代數學、現在科學理論與科技的基礎。的確,並非所有人都贊同耶穌會。歐洲各地的哲學家、科學家與數學家都接受無限小,並將之視為科學進步、思想自由以及更寬容社會的關鍵。一如亞歷山大在書中所揭露的,支持與反對無限小的兩大陣營在開打前,歐洲的階級與秩序力量就已經在對抗多樣化和改變的力量了。 這個故事把我們從歐洲宗教戰爭與英國內戰的血腥戰場,帶到當時最偉大的數學家與哲學家的生活中,包括伽利略、托里切利、牛頓、貝拉明樞機主教、湯瑪斯.霍布斯、克里斯多佛.克拉維烏斯與約翰.瓦里斯。在義大利,無限小的挫敗預告了這個國家主導歐洲文化的朝代已經結束;而在英國,無限小的勝利則幫助了這個島國走向了世界第一個現代國家之路。 從德國的帝國城市到英國薩里郡,從羅馬教廷到倫敦皇家學會的大堂,亞歷山大闡述了一個數學觀念的歧異如何演變成天體與地球的爭論。無限小的矛盾與彈性對應到政治態度的獨斷與民主政體,摒除無限小,除了教宗與國王的正統性,還有我們所相信的人類自由與進步的科學,全都岌岌可危。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上):蕨類與石松類.石松科-烏毛蕨科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上):蕨類與石松類.石松科-烏毛蕨科

貓頭鷹 出版
2019/06/22 出版

出版史上首次依照2016年11月發表的PPG I分類系統編排蕨類名錄, 物種清單最新,收錄種數最多的台灣蕨類大圖鑑! ★ 許天銓、陳正為、「植物獵人」洪信介、Ralf Knapp 等中外蕨類專家首次聯手寫作 ★ 首次根據2016年11月最新發表的PPG I分類系統編排台灣蕨類名錄 ★ 自石松目的石松科起,至水龍骨目的烏毛蕨科為止,共收錄28科409種 ★&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前台北植物園園長邱文良專業審定 目前世界上全部的蕨類種數約有10,000餘種,其中全歐洲僅有約150種,美洲約400種,而台灣就佔了800種以上,而且有約三分之一是稀有物種,在島上保存得相當完整,無論是世界最大、最小、或是最古老的蕨類植物,在台灣都可以見到。而和亞洲的鄰國相比,台灣的面積雖小,但由於得天獨厚的複雜地形,垂直分布容納自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的氣候與植物帶特色,加上氣候與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令台灣幾乎擁有全世界最高的蕨類物種密度,也成為蘊藏豐富蕨類的重要寶庫。 本書為《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的八卷:蕨類與石松類》上卷,以448頁的大篇幅,詳細呈現蕨類植物在不同分布地的特性與辨識特徵。根據2016年11月最新發表的PPG I分類法與最新的研究結果,自石松目的石松科起,至水龍骨目的烏毛蕨科為止,包括所有的新種、未定種與未發表種,在本卷中完整收錄了409種蕨類植物。 這不只是台灣1896年初次有植物誌出版至今,收錄種數最多的蕨類圖鑑,再加上資深的蕨類專家,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前台北植物園園長邱文良老師的專業審定,是台灣有史以來專業度最高,內容也最為詳盡的蕨類全紀錄。

6 特價169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黃美秀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9/06/18 出版

山是家 台灣首度送野生小熊回山林的故事 & 萌熊寫真∣照養紀錄∣生態教育∣黑熊知識 全民都是熊褓姆,僅剩500隻的台灣黑熊,由我們共同守護 & *本書版稅全數捐贈給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 二○一八年七月,花蓮南安瀑布附近發現一隻只有貓一般大小的台灣黑熊,和熊媽媽走散了。遊客爭相拍照打卡,小熊沒有等到熊媽媽來接牠,於是這隻失親小熊展開了九個月的人間遊歷…… & 在人稱「黑熊媽媽」的黃美秀老師所組成的野訓團隊照料之下,這隻「南安小熊妹仔」健康長大,更意外地與原本該是食物的「熊麻雞」變成朋友。小熊的出現,也觸發了台灣民眾和相關單位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與心意,像是漣漪一般,層層擴散。 & 由非營利的民間組織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發動網路平台集資活動,透過眾人參與,並持續分享野訓資訊,小熊漸漸成了大家共同的孩子,不分你我,大家都是小熊的褓姆! & 本書紀錄了小熊落難人間的故事、照養與野放始末,也收錄了許多小熊可愛照片的成長日記,更有豐富的黑熊知識與生態保育篇章,適合親子共讀。在歷經九個月的照養與野化訓練後,二○一九年四月三十日,小熊回到山林的懷抱,回家了! & 南安小熊,只是一個縮影,而台灣山林裡眾多的野生動物,也都是整體生態意識的一環。藉由南安小熊來到人間的故事,牠教會了我們更多關於野生動物保育、關於山林、關於愛的事。 & 「謝謝你給我這個機會,謝謝你走進我心中, 謝謝你用愛化解了我的憤怒,讓我隻身熊徑上可以不再感到這麼疲憊。」 ――Ali-Duma四月三十日凌晨一點零四分,小熊野放前夜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日本鐵道小詞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日本鐵道小詞典

楓書坊文化 出版
2019/05/02 出版

~開往鐵道世界的直達車即將發車,還沒上車的旅客請趕快上車!~ 帶上900則詞條,開始探索鐵道的世界吧! & 【萬用豆知識】為楓書坊以「手繪百科」為主題的全新系列作, 全系列以詞典的方式編排,並搭配討喜的插圖, 探討【咖哩】、【巧克力】、【啤酒】、【F1賽車】……多元主題, 輕快生動地講解相關重要知識。 感到好奇時,可以透過本書窺探新世界的奧祕; 遇到疑惑時,可以翻開本書尋找正確可信的答案; 想要放鬆時,更可以讓本書發揮它的娛樂效果! 鐵道是一種「綜合興趣」。 雖然以「鐵道迷」一詞統稱熱愛鐵道的人, 但大家感興趣的對象和領域其實是非常多元的。 有人享受旅行,有人熱愛攝影,有人喜歡收藏票根和周邊商品, 有人偏好收集、製作、裝飾模型,也有許多人熱衷於探討歷史與技術知識。 本書從龐大的鐵道領域及業界用語中嚴選出約900則鐵道語詞條, 全面介紹鐵道基本用語、業界用語、名留鐵道史的企業與人物, 以及鐵道迷慣用的俗語等各領域的鐵道語。 在詞條之間也穿插了豐富的專欄, 主題有【鐵路便當】、【時刻表】等,增加閱讀上的趣味性。 隨書附錄【JR全制霸記錄帳】,內容包含全日本JR路線地圖, 以及路線列表等資訊,陪伴各位鐵道迷一步一步達成JR全制霸。 如果你是 ✓想掌握全方面鐵道知識的鐵道迷 ✓懷著滿腔熱情的新手鐵道迷 ✓熱愛日本旅遊的玩家 那就趕快翻開書,和大家一起搭上開往鐵道世界的直達車吧! 本書特色 ◎鐵道迷必懂詞彙900則X細緻又可愛的漫畫插圖: 收錄鐵道基本用語+業界用語+名留鐵道史的企業與人物+鐵道迷慣用的俗語,搭配可愛的漫畫插圖,用輕鬆的心情開始一趟充滿趣味的鐵道之旅吧! ◎字典式編排,能夠直達想了解的詞條: 本書依字典形式整理出詞條,並按照日語50音順序編排,可以直達感興趣的詞條頁面,不用按照順序,想讀什麼,就讀什麼! ◎專欄穿插其中,主題式介紹有趣的鐵道知識: 詞條中穿插著【鐵路便當】、【時刻表】、【車掌的道具】等有趣的主題專欄,閱讀樂趣大大提升! ◎收錄中日雙語詞條,可同時對照日語原文: 吸收鐵道知識、學習日語雙管齊下,更貼近日本鐵道世界!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深海生物大百科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深海生物大百科

西北國際 出版
2019/05/01 出版

【繁中版僅見、唯一一本給孩子們的深海生物大百科】 發光魷是為了要隱形才發光? 「管蟲」一生都不必吃東西也不會大便? 腔棘魚的外表居然三億五千萬年來都沒有改變? 為什麼會這樣? ◤深海,是遠比陸地更廣闊的世界!◥ 揹著氧氣瓶的潛水員最深潛水紀錄只有332.35公尺, 但海洋最底處足足有10911公尺; 就算把珠穆瑪朗峰倒過來, 都還碰不到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 佔地表面積70%的海洋既廣且深, 水下200公尺處已是黝暗無光、人類難以輕易窺探的深海世界, 在那之下,會不會還殘存著恐龍時代的生物呢? 一同來看看直到20世紀後才逐漸揭開神祕面紗的「地球內太空」, 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奇妙生物習性吧! ★為什麼魚類要自體發光? >>>有些是為了獵食,例如自備發光餌球的鮟鱇魚,會趁著獵物被光線迷惑時一口吃掉牠! >>>有些是為了隱形,例如棘銀斧魚,肚子上成排的發光器是用來彌補被自己遮斷的、來自上方的微弱光線,以避免暴露行蹤(這招叫作「反向照光」)。 >>>有些是為了反擊,例如礁環冠水母遇到敵人時,會像投出閃光彈一樣突然發出亮光,藉此引來更大的掠食者把眼前的敵人吃掉! ★長得像卡通笑臉的生物在做什麼? >>>看起來像是在「呵呵」傻笑的生物,名字叫作「捕食海鞘」。牠緊貼著海底生活,路過的浮游生物或小蝦,都會被那張看起來像在大笑的嘴給吞食。 ★這種魚為什麼總是臭著一張臉? >>>「短角高體金眼鯛」的稚魚,因為嘴巴開裂到頭部後方,嘴角又往下撇,看著就像是滿心不高興。但可別因為牠表情逗趣就小瞧牠,這種魚長大以後,牙齒既尖又長,外貌變得超嚇人! ★此外還有許多不可思議、教人大感驚奇的深海生物: >>>有著毛茸茸臂肢,簡直就像傳說中雪人的「基瓦多毛怪」。 >>>會自體長出鐵質鱗片以防禦敵人的「鱗角腹足蝸牛」。 >>>動作慢得像嬰兒在爬,卻能把整隻馴鹿吞進肚子裡的「小頭睡鯊」。 >>>>>>還有更多精采、不可思議的生物等著你! 本書特色 【市面唯一、專門寫給孩子們閱讀的深海生物大百科】 【收錄難得一見的實體照片,為其他書籍少見】 【精細、高度還原的深海生物插圖】 名人推薦 【專業審訂】 廖運志(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學研大百科全系列推薦】 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9/16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