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上查不到的森川葵私底下的內心世界與生命經驗「那個宇智波葵」的第一本散文集你可能叫不出她的名字,但一定曾在網路上偶然滑到她上綜藝節目的影片。影片裡的她,可能正在挑戰立骰、劍玉、迴力鏢、打水漂、折彎叉子、射箭、疊杯、用乒乓球點燃火柴……各式各樣技藝,看起來是玩遊戲,卻在看到最後不禁發出「哇賽!」的驚呼。這名「無論學什麼都很快學會的女生」是日本藝人森川葵。從演員到綜藝節目;從日本綜藝節目到競技疊杯亞錦賽的日本隊選手;現在,終於有一本書可以看見維基百科上查不到的內容。這是森川葵的第一本散文集。原日文版是在2024年6月,作者二十九歲生日時出版。前緣是她在2021年到2023年間,受邀為文學雜誌《小說現代》上寫的每月散文專欄。連載兩年的專欄文章,像是在瀏覽森川葵的私人社群帳號。她每個月寫一篇近兩千字的內容,即時地記錄了「我現在的生活」、「我現在的價值觀」。除了會看到參與日本綜藝節目《真假驗證中》,成為「宇智波葵」的心情,也會看到這位奇妙女子在下班後的生活。她有不為人知的沐浴習慣、有從小到大都不擅長的弱點技能、有參與教育類綜藝節目、有看過《超硬派美食大搜查》、有過一段漆黑時期是活在深不見底的心靈黑洞、有領養兩隻貓、有一個長得像米倉涼子的媽媽......。她的腦袋包羅萬象,充滿許多觀察體悟與幽微的想法。寫到了身為藝人,經驗了怎樣的出道與人生發展。寫到了身為女性,對自己生命的想法。寫到了身而為人,對這個世界的感觸與嚮往。甚至還有她為每篇文章畫的插圖!以及最令觀眾津津樂道的疊杯比賽,她也有寫下自己第一手的心路歷程在書中。 🏹作者的話.這兩年多來每個月持續寫下兩千字。因為只有我知道自己的心情。因為有很多話想說卻說不出口。但是只放在心裡面是無法傳達出去的。那些想告訴別人卻又不想被看穿的心情。我就像自言自語般慢慢寫了下來。想要讓別人知道但是別人不知道也無妨。這就是我的內心世界,請隨意窺探一角吧。順流而活,不必抗拒。不是隨波逐流,而是順勢而行。最能讓自己幸福的人是自己。別讓自己因為自己的選擇而感到難過。書裡就是這樣的文字。我不會說希望大家都能產生共鳴,但如果能讓誰的人生有一點點放鬆、活得更自在一點點就太好了。這本書寄託了我這樣的想法。🏹書本摘錄.轉眼間幾年過去,最近稍微離開了當初自然而然開始的演員工作,參加了一個綜藝節目,叫做《真假驗證中》,還獲得了「Wild Speed 森川(狂速森川)」這個新綽號。原本以為我很不擅長要我用自己的話來表達想法,不過現在正慢慢體會其中的樂趣。但我並不是對演戲感到厭倦。就像咖哩飯放隔夜會更好吃,或是背不起來的東西,睡一覺起來後就記住一樣,我只是稍微沉澱一下。— p.19 〈總有一天要贏過維基百科上的自我介紹〉我並不反對生孩子,將來也想要生小孩,甚至還曾經希望自己能在二十出頭就結婚。只是那天我忽然意識到,比起從無到有的餘力,我可能更有餘力不要從有到無。— p.25 〈接近答案〉一般所謂的「輸入」通常是指觀看作品產生感想,或是把現在的流行、大家認可的事物消化成自己的東西,但我覺得這種不和任何人接觸的獨處時間才是最符合我自己的輸入方式。什麼都不用去想的時間才是輸入。— p.65〈現在的我〉那個時候我其實很忙碌,工作完回家後,必須要背劇本,然後盡早睡覺。可是如同前面寫到自己根本睡不著。最後我就不停地哭了好幾個小時。不是因為白天工作出錯之類的理由。沒有任何原因,眼淚就是停不下來。— p.90 〈我曾經討厭過壽司〉「你永遠不會比今天的你更年輕」,如果我能夠每天都把這句話放在心中、付諸行動就太好了。每年總是會被問到新年目標,其實往後的人生只要有這一個目標就夠了。去做今天能做的事,去完成那些眼前想做的事,不管那是工作還是玩樂,就算只是單純想睡覺,我都希望是在理解這一切的前提下踏實地過好每一天。— p.147〈ARE YOU READY?〉對於從小到大都沒參加過正式比賽的我而言,這個節目單位讓我感受到了希望,並帶我來到亞洲盃錦標賽這個大舞台,我真的充滿感謝。是這個節目讓我的人生中多了參加競賽的經驗,也讓我體會到了以前不曾經歷過的心情。如果沒有這個節目的話,我從來沒機會體會那種不甘心的悔恨感。— p.210〈追記〉
莎士比亞說過世界是一個舞台,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從低潮走回舞台。 曾跌倒、也不怕重來的羅志祥,選擇笑著登場。 【隨書贈禮】收錄羅志祥專為本書拍攝的影像週邊: 1.《讓故事繼續…心情筆記本》乙本(尺寸:14cm*21.3cm) 2.羅志祥寫真小卡/每本書投入5張(尺寸:5.5cm× 8cm/張) 出道30年,他站過舞台中央,也蹲過人生邊角。 曾經如日中天,後來也跌進過最暗的舞台角落——這不是悲情,而是一種男子的幽默生存術。 這本書不談成功學,也不求辯解, 而是想陪你,在覺得「迷失和迷惘」的時候,找到屬於自己的轉場方式。 他寫後悔、寫失敗,寫媽媽的病、養狗的陪伴、時間管理的自嘲, 也寫給那些在人情冷暖中,還不肯下台的靈魂。 他用他最拿手的節奏——嘴賤又帶點哲理——說出他對「人生這場戲」的看法。 寫給不管在台上還是台下的你, 寫給還不想輕易放棄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