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圓覺經》就能洞見眾生皆具的如來妙心!佛法義理深奧,佛教源遠流長,佛典浩如煙海 。兩千五百年的佛教,無論從文化、宗教、信仰、民俗哪個層面都不容忽視,而兩千年的中國佛教史,更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改鑄了中華民族心靈的發展史 。佛法義理深奧,畢竟不是不可深驗之物。佛法的立義無非從人生的本然出發,揭示普世人類心靈的運行模式和規律,期以貪嗔癡的剷除,樹以覺正淨的極則,而所運用的工具卻不離人人本具本有的身口意。戒定慧不是抽象的邏輯或哲學術語,而可以從生命的點滴把握和操守。於是,佛法僧不再是高處神聖殿堂的虛無縹緲之物,而平常安穩的存儲於人人可見的心靈深處——————或在青山古剎的婆娑樹影之下,或在耳畔縈繞的梵唱吟詠之中,或在小窗獨對的嫋嫋茶香之側 。於是,佛教興焉!無嵯峨巍然的叢林古剎,則何來不絕如縷的經聲梵唄;無神聖儼然的雕像栩栩,何來經久的香煙繚繞;無往來奔走的古道禪僧,何來壯闊波瀾的江湖!江湖在則宗派生,宗派生則經典繁,經典繁則闡述眾。於是乎,由唐以後的印度佛教,成爲江湖林立、宗派叢生的中國佛教 。如果說,釋迦牟尼本人所運用的佛法是一條清澈而無盡無底的溪流,無論上中下根性的弟子,人人皆可隨緣得以啜飲甘露的話,那麼中國祖師們所運用的佛法就是被截留蓄水的高峽大壩,或立意高懸令人非仰觀不足以駐步,或鋪陳博大非海量不足以橫吞,或一瀉千里足跟不穩不敢親沾,或壁立萬仞身非輕盈而不敢輕攀 。儘管如是,中國祖師們的教法,都並不越釋迦牟尼佛陀的跬步 。因爲他們所依賴的是佛陀留下的經典,而他們把握的是釋迦牟尼佛陀的心法 。《金剛經》解空第一,而為禪宗五祖之後的勘驗法寶 。《圓覺經》十二圓覺菩薩,各個躋身補位,從幻離幻,是真非真,雲駛月運,舟行岸移,成爲中國文學中的奇葩 。《六祖壇經》萬千佛教徒中,唯一述而不作,卻又被尊稱為中國佛教第一經 。《維摩詰經》不二直指,一默如然,拳掌在手,用處非一。傾倒唐宋文人學士 。《楞嚴經》七處征心,八還辨見,還得本心,豁然開朗,不讀不知心之所在,不坐(禪坐)不知心之歷程 。《楞伽經》百八問答,佛法精要,雜說紛呈,一悟蕩然。達摩祖師西來將來,卻不西去將去,留作師資傳遞,薪火綿綿 。《四念住經》《大念住經》爲佛陀親口傳授,唯一滅苦之道。爲佛弟子,焉敢不知,焉能不知 。《大乘起信論》眞如總攝一心,賴耶囊括緣起,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六度,中國佛教八大宗派同所共尊 。《中論》《十二門論》不來亦不去,不一亦不異,不自不他生,不共不無因。希臘的辯證,印度的因明,一一匍匐在智慧的足下 。《百法明門論》百種心的煩惱,心王的運行,心所的迷失,不相應的夾雜,隨眠的無奈,無爲的靜寂,一一在眼,娓娓道來 。《阿毗達摩論》《清靜道論》原始佛教最核心的論著,闡明修學的原理,建立息心滅苦的次第,邁向生命的圓滿與解脫 。以上八經五論,既可爲研學佛法的總綱,亦可爲修學佛法的樞紐。向上一招,百尺竿頭常露祖師本意;退身密藏,海底深深不忘毗盧行處 。普願: 聞者見者,遠離痛苦之因痛苦之緣痛苦之業; 讀者閱者,建立解脫之因解脫之緣解脫之業 。
即使絕望之中,也能發現新的領悟或希望。 成為為自己珍視之人帶來協助或愛的人。 真正的富有不在於物質,而是內心的感受與態度。 片刻的清明,就是最大的幸福。 透過插圖就能輕鬆了解快樂生活的方法! -------- 帶著佛陀教義的圖解筆記,心中混沌、未來茫然,Out! 人生所有的煩惱,2個小時就解決。 你是不是也常常感到焦慮、煩悶、不安? 現代生活步調緊湊,壓力無所不在,讓人喘不過氣來。 其實,早在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就已經給出了清晰的解答。 本書透過大量插畫與金句,帶你輕鬆理解佛陀的智慧。 無須宗教背景,也不需要苦讀經文,翻一翻,就能懂:如何面對人際關係的煩惱?為什麼「擁有更多」不等於「更快樂」?煩惱的根源究竟來自哪裡?面對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可以怎麼做?只要兩個小時,你就能望見全新的世界,重新與自己和解。 這不是一本宗教筆記,而是現代人的「心靈急救包」。 -------- 這是一部為現代人量身打造的佛教智慧入門書。它不是艱澀的經典解讀,也不需冗長的修行指引,而是一本「以視覺思考為主軸」的圖解手冊──讓佛陀的思想變得平易近人、可親可用。 本書從最貼近人心的煩惱出發:焦慮、不安、嫉妒、自卑、孤單、怒氣、失控、放不下……這些情緒我們都經歷過,但卻往往不知道如何處理。本書藉由佛陀的核心教義──四聖諦、八正道、緣起觀、無常與空性等觀念──幫助讀者重新理解情緒的本質、人生的真相,以及「煩惱」從何而生、又該如何安然放下。 全書最大特色,在於以「看的筆記」方式呈現──文字簡明扼要,搭配大量插圖與概念圖解,讓人即使在疲憊或心煩意亂的時候,也能輕鬆翻閱與理解。這種方式不僅打破了佛學書籍傳統的閱讀障礙,也讓讀者可以在短時間內汲取到關鍵觀念,甚至對應到自己的現況,立刻獲得心靈上的緩解與指引。 此外,作者強調「這不是宗教書,而是活出清明人生的方法書」。因此,不論你是否有信仰背景,只要正在面對生活上的困境、人際上的掙扎,或是內心的迷惘、煩躁,都能從中找到一種新的視角,重新審視自我,學會如何「不抓住」、如何「不比較」、如何「放下該放的」,進而真正感受到輕鬆與自在。 本書分為幾大主題,包括:「自我煩惱」、「人際關係」、「生活壓力」、「未來與不安」等,每一章都針對不同的心理困境給出對應的佛陀智慧解方。不只是抽象的道理,還有具體可行的行動建議與心法練習,讓讀者不只是「看懂了」,而是真的可以「做得到」。 當你感到世界紛亂、心中混沌、未來茫然,不妨翻開這本書。即使只看幾頁,也可能讓你獲得片刻清明。 佛陀說過「煩惱即菩提」。只要你開始理解煩惱,也就已經踏上了覺醒的道路。 這不是一本讀完就放回書架的書,它可以常駐你的桌邊或床頭,每次心亂時就拿起來翻一頁,佛陀就會在你耳邊,輕聲告訴你:「這些,都可以放下。」
清末民初,廟產興學的風潮讓佛教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僧侶與居士在夾縫中自覺自救,展開制度與思想的雙重革新唯識學與哲學的對話,開啟了近代佛教的學術轉向從寺院到講堂,僧人與知識分子共寫的佛教新篇章【近代佛教的歷史轉折】本書以清末民初為核心時代背景,關注佛教在劇烈變動的政治格局與社會改革中所面臨的挑戰。晚清的廟產興學運動,既是教育近代化的舉措,也是佛教制度的重大危機。寺產被視為興學資源,僧侶群體因而不得不正視生存與發展的問題。作者在論述中不僅追索政策推行的來龍去脈,更呈現僧人與居士如何在衝擊下思索佛教的自我更新。【居士佛學與思想實踐】與僧團改革並行的,是居士佛學的蓬勃發展。士大夫與知識分子在面對西方科學與哲學的衝擊時,將佛學視為資源,既可調和個人信仰,也能回應時代的文化焦慮。本書特別關注這股力量如何推動佛學的「經世致用」,不再僅止於出世修行,反而走向社會與文化的實踐。從章太炎、梁啟超等人的研究與詮釋,可見佛學逐漸與哲學、國族建構相互交織。【學術研究與思想重建】本書另一個重要特色是對佛教學術化歷程的梳理。佛教史學、哲學以及唯識學的探討,體現近代學術體系的建立,反映佛教如何被置於新的理論框架之中。特別是法相唯識的再闡釋,以及對佛教哲學「真如」、「唯識」等範疇的再詮釋,表現知識分子意圖藉佛學回應近代哲學與科學思潮的努力。【佛教的現代對話】在科學與現代學術成為新權威的時代,佛教如何自處,是本書最具前瞻性的關注點。作者詳述佛學與科學比較研究的背景,揭示佛教思想家如何在科學化的境地中為佛法尋找立足之地。嘗試透過對比、詮釋與辯論,展現佛教的理論深度與方法論價值。全書在嚴謹史料的支撐下,構築出佛教近代化的整體圖景,將歷史脈絡、思想詮釋與學術轉型緊密結合,展現一部具深度與廣度的佛教文化研究。本書特色:本書聚焦清末民初佛教的轉型,緊扣政治動盪、社會改革與思想潮流,呈現僧俗不同角色的因應方式。內容兼具史實與思想,從廟產興學、居士佛學到人間佛教的興起,皆有細緻論述。本書史料扎實,既關注佛教制度與實踐,亦呈現章太炎、梁啟超等人對佛學的哲學詮釋,並深入探討佛教、科學與近代思潮的交鋒。
【本書簡介】如果你沒有夢想,就不是真的在生活——你只是活著而已給「曾失望,卻還想相信夢想」的你信仰不是為了勉強撐下去而是和神一起,重新學會怎麼活即使夢想曾死過、卡關、延遲上帝依然邀請你:與祂一起走完全程上帝放在你心中的夢想,只能由你來完成!繼全球暢銷書《標竿人生》後華理克再次以溫暖深刻的筆觸,回應現代人最深層的靈魂焦慮:「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心中的渴望,是來自神嗎?如果夢碎了,我還能繼續相信嗎?從夢想到行動,從等候到成就 這不是你一個人的旅程——是神帶你走過信心成長的六個階段除非你開始做夢,否則什麼事都不會發生【本書特色】★限量硬皮精裝珍藏版 ✦ 附夢想書衣最有質感的信仰禮物書中文版獨家設計|特製圖文畫框 × 行動筆記空間這不只是一本讀完就放回書架的書,它會陪你走一段真實的生命旅程!如果你內心有個渴望,卻不確定那是不是來自神如果你正在努力,但又常常懷疑:「我是不是搞錯了?」如果你覺得夢想越來越遠,甚至快要放棄了如果你渴望的不只是撐下去,而是真實走在神為你預備的路上……你會看見——你不是一個人在努力,上帝會親自帶你走過,一步也不差【各界熱情推薦】◎邀請你拿起這本書,讓華理克牧師用聖經的畫筆,描摹出屬於你的信心地圖。願這本書成為你旅程上的路標,提醒你——夢想的終點,不是掌聲,而是與神同工的喜樂;而真正的奇蹟,不是問題消失,而是我們在絕境中學會信靠,最終與萬王之王一同歌唱拯救的讚歌。——呂冠緯|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原來,夢想是可以與神的旨意結合在一起的,如果當年年輕的我能讀到這本書,就不會那麼容易掉進「追逐世界夢想」的陷阱,也不會擺盪到「過度屬靈、否定夢想」的另一個極端了。雖然我已是中年小叔,這本書依然深深激勵了我——我還要為主繼續做夢!——松慕強|iM 行動教會主任牧師◎當我們把自己放進上帝為我們量身訂做的生命藍圖裡,我們的夢,就開始往正確方向起飛了。從此不再是一個受限的你,而是勇敢踏上與那位無限的神,合作無間的「逐夢踏實」旅程!——夏昊霝|標竿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如果你曾經問過:「上帝啊,你在我生命中究竟在做什麼?」那麼,這本書或許正是你等待已久的答案。——高俐理|Lord & Lily Natural Skincare研發、經營者
・˚⁺‧♡*。゚在破碎的友誼中,重新找到付出的勇氣・˚⁺‧♡*。゚ ✦6樣手作禮物教學提案 x 12封書信 ✦全彩印刷的精緻禮物書 ✦2025聖誕節送禮好選擇 這是一個關於交換禮物和友誼的故事, 美恩與小月姐姐不單交換禮物, 更在友誼關係裡分享真實的悲傷、脆弱與恐懼。 曾經,在美恩的心中,有過一座宛如樹屋的祕密基地, 在那祕密基地裡,她想望和朋友最真摯的交流、最真誠的來往, 沒有嫉妒比較,沒有欺騙利用,沒有誤會,沒有謊言, 更沒有那些讓人痛苦失望的不安、失落與破碎。 然而,事與願違的是, 美恩的樹屋凋零了, 因為一場與朋友的嚴重衝突,這座樹屋變得破敗不堪, 她不再開心,也對人群充滿恐懼, 那些過往沉寂心中的自我懷疑和孤單再度浮現,逐步要吞噬她, 直到某一天,她開始看見關係中自己的樣貌,發現了丟失的自己, 那座樹屋,竟然再次開出一朵又一朵的小花……。 ✦深情推薦✦ 呂冠緯 |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 黃柏威 | 作家、諮商心理師 黃瑽寧 |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蘇絢慧 | 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英國最神準靈媒」道出動物們驚人的意識層次!乍看呆萌的毛小孩,竟總在關鍵時刻發揮出神奇的力量!我已經數不清多少次問事時,看到動物的靈魂就坐在近期過世的人身邊,生死相伴。──作者戈登.史密斯他在長達三十五年的通靈經歷中,不僅與無數人類靈魂打過交道,更反覆見證動物們展現不可思議的能力,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對毛小孩的看法……這本書,不僅揭露了毛小孩的靈魂層次,更證實了牠們對我們的無條件之愛。重量級Youtuber奇妙推薦志銘與狸貓/黃阿瑪的後宮生活網路影音創作者阿楞/柴犬Nana和阿楞的一天「所有的相遇都不是偶然的,只要你願意,牠們會教會你愛與溫柔。」──網路影音創作者阿楞亞馬遜盛讚不絕「我在自己的毛小孩因癌症過世後讀了這本書。它讓我感到平靜,因為我理解了我們之間的連結。」「這是一本很棒的書,它證明了動物是有靈魂的,而且牠們確實會持續與我們同在。」「這本書提供了與毛小孩共度生活的不同視角。」失蹤的貓咪透過夢境告知自己的位置?逝去的狗狗現身於家中的老地方?引導人們攀登喜馬拉雅山的神祕犬隻?預知死亡的拉布拉多?擁有前世記憶的混種犬?本書中收錄了許多真實發生的奇特現象,證明了動物們出於強烈的愛而展現的特殊能力! 本書作者戈登.史密斯在其長達三十五的通靈經歷中,不僅經常見到動物的靈魂陪伴著逝去的人們,也在自己的生活中、讀者的親身經歷中,見識到動物擁有的第六感、同情心、感受力等,甚至是極高層次的意識與靈性。 這些現象的產生,往往是因為這些動物與人類之間建立了強烈的情感連結,那樣的羈絆會促使牠們發揮自己的力量,並超越今生,將毛小孩與人類緊緊相連,形成了所謂的靈魂家族。靈魂家族的最終目標,都是讓成員互相傳授情感上的課題,讓整個家族更完整。牠們教會了我們如何去愛,甚至可能是與我們一起轉世多次的真朋友!本書特色:ª 本書作者不僅是有著超過三十五年通靈經歷的靈媒,也養過多隻毛小孩。他親身體驗過許多難以想像的奇特故事,道出了動物的神奇天性。ª 書中收錄了許多讀者奇妙的真實經歷,涉及了動物的心靈感應、同情心、輪迴、彼岸的訊息等,遠超出我們既有的想像!ª 作者從更高層次的觀點總結,這些動物的生命有著其靈性面的意義,牠們與我們之間的連結不只是一時的,很有可能,牠們就是我們的靈魂家族。
忙著應付生活的你,還記得怎麼回到內心嗎? 當代108藏密大師之一格龍仁波切,以《歇心靜坐》及《從心解脫》兩書,結合佛法智慧、正念修行與心理學,為現代人指引一條靜心之路:從幾分鐘就能上手的「靜坐」之修,到解脫數位工具對心靈的束縛,引領你安頓心神,調和身心,終獲內在的自由。▍《歇心靜坐》:從初學到深入的靜坐七法,開啟通往內在自由之道 當世界一天天變得更擁擠、更繁忙,困擾我們的問題也越變越多。這些壓力導致我們的行為經常失衡,自由的感覺蕩然無存!若以靜坐等方式,許多問題都會減輕,甚至迎刃而解。 靜坐雖是小小的行動,但力道強大,不僅能夠釋放壓力,還可以化解憂愁與抑鬱,矯正諸多失衡,為自己創造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模式,使我們內在與外在世界都安詳和諧。 本書將修心的最關鍵步驟,精心編纂成七階段的靜坐實修指引,從基礎逐步深化,把哲學性或技巧性的題材以及定義減到最少,只在相關靜坐的章節中隨文介紹。除了介紹七個階段的靜坐,還插入「法義回顧」單元,把法理做了更詳細的解說,並且提供了背景資料。即使從未打坐過,也能在忙碌生活中找到片刻安靜,逐步建立穩固的內在平靜。[ 推薦引文 ]1、《歇心靜坐》是一個寶藏,陳列出佛教徒修心的所有必經階段。它帶領我們從第一步踏上禪修之旅,一路走到最後的體悟,圓滿心的證悟天性。本書盡皆涵蓋一切,沒有必要另覓其他修法。——祖古東杜仁波切,《心靈神醫》、《無盡的療癒》與《無條件的愛心》(The Heart of Unconditional Love,暫譯)的作者2、藏傳佛法修行途徑清楚明白又簡單的指引。從初學靜坐到深入修行,《歇心自在》提供了直指而睿智的引導,內容豐富又開放。──傑克•康菲爾德,《帶佛法回家》與《踏上心靈幽徑》的作者3、格龍仁波切闡述了從基礎到最高階禪修的完整光譜,還有許多可應用於日常生活的珍貴洞見。這本書應會改變你的一生。──阿南渡登,《覺性之妙》與《無我,無礙》的作者4、一本現代的禪修鉅著。機智、易讀、又風趣,跟隨這位偉大老師的指引,你將會真正放鬆進入天賦的智慧。這是近年來我讀到最好的禪修指南。──羅卓˙林茲勒,《端坐如佛》(Sit Like A Buddha暫譯)與《當佛陀走入酒吧》的作者▍《從心解脫》:數位時代的心靈降躁法,藏密大師教你找回內在的寧靜與澄明 數位時代最大的挑戰,不是科技本身,而是「干擾」。當專注力不斷地被各種通知、廣告所分割,將使我們難以進行深度思考,甚至離「快樂」越來越遠。 格龍仁波切出生於西藏最高、最偏遠的地區,那裡沒有現代人所經歷的大部分干擾。當他來到西方社會,親身體驗數位生活滲透日常所帶來的挑戰後,他發現:從內在解決我們的執著與渴求,才能擺脫外在對科技的成癮和依賴。 本書專為數位時代的我們而寫,從佛法的智慧中,提煉具體練習與心靈修行指引,例如四念住、施受法(Tonglen)、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正念呼吸調整等等,這些不只是佛法名相,還是可操作的心法;再透過簡單的練習,就能逐步提升內在穩定性,回到自由自在的心靈。[ 本書特色 ]1、揭示數位時代的焦慮問題,提供可行的「心靈解毒法」。面對當今科技時代的心理挑戰,本書從佛法的角度提出實用方法,例如減少數位干擾、培養專注力的練習等,幫助現代人走出數位焦慮的囚籠。2、以簡明的方式,讓佛法智慧真正落實於生活。不一定要深諳佛法,就可以透過書中的練習方法來改善情緒、調整思維模式,體會真正的快樂。3、從佛法的智慧中,提煉具體練習與心靈修行指引。四念住、施受法(Tonglen)、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正念呼吸調整等等,這些不只是佛法名相,還是可操作的心法;再透過簡單的練習,就能逐步提升內在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