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乃賓路易師母因病被迫休養期間,蒙受光照而不得不寫下的一部信徒屬靈生命進深的心史,也是她生前最後一部著作,可想見其深度及永恆價值。對渴慕者而言,毋寧是一份鮮美恣飽的靈餐。
此為史百克在「我們得見祂的榮耀」的信息中,以約翰福音作為根據,將屬靈的話解說屬靈的事,完全有別於一般查經書籍的體裁。本書乃引用以經解經的方式「重點述說」,啟發讀者深入聖道,領悟神旨。
事實證明現今心理學的療治方法,已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心靈深處的各樣難題,而現代心靈科學、通靈術的充斥,也只表明人類對此的徬徨與無助。透過聖經及賓師母在神面前所付上代價而得的祝福,讓我們一同藉著她的體認來了解靈、魂、體不同層次的生命特性,解開其中癥結,做有效的分辨,跨出荒涼的靈性光景。
本書集合了芬尼一生中各式各樣禱告蒙應允的奇特經歷。編者為幫助讀者有更深的領會,特在每篇禱告經歷前,自芬尼另一本著作「禱告原則」中引用一段相關文字,並在每篇終了提出一個問題,以激發讀者對讀過的內容有所反芻與深思。禱告會的成員若能在每次聚會前研讀本書,相信必能激起每位弟兄姐妹更迫切、渴慕地尋求主,而帶來禱告會的復興。
您知道撒但如何利用瑜珈、角色扮演遊戲和冥想等管道,把惡者的摧毀力帶進您家嗎?本書是利百加博士繼其暢銷書《走出撒但教》後的另一鉅獻,是一本屬靈爭戰手冊,內中記述利百加醫生幫助一千多人掙脫撒但教桎梧的種種經歷。從中您將得知:如何得勝地抵擋撒但;如何應對險詐的「新時代」教義;如何辨識並對付撒但教的虐待孩童儀式;如何在從撒但權下得釋放的地區服事;如何處理得釋放後的人們所要面對的特殊問題等等。撒但憎恨您,也極欲摧毀您!要得勝,您就必須為爭戰預備!
一位臥床八年,身上掛著呼吸器、氧氣管,喉嚨有氣切,不能說話、行動又受限制的老牧師,卻相信「生病是上帝給我的新使命」,而開始用另一種態度面對病痛,並積極認真的按時寫下餵養、叮嚀教友的信息。這就是本書產生的背景,也是施達雄牧師繼《老牧人與你談心》之後的最新生命獻禮。透過施牧師在病中,每隔兩週寫一封「家書」的五十篇信息內容,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寶貴的聖經真理和教訓。生活隨處取擷的例子,往往發人深省;合宜、智慧的言語,更能成為讀者們極佳的靈修材料。全書篇篇勸勉,句句叮嚀,處處都展現了老牧師的用心、誠懇,值得當代所有的基督徒參考與學習。好評推薦:「他的文字跟他的證道一樣,字字渾厚有力,有親切溫和的提醒,有幽默感人的例子,也有發人深省的知會。」——林秋香,橄欖出版社資深主編「施牧師的兒子以諾說:『爸爸決志不做「三等病人」——等吃、等睡、等見主!』施牧師在病床上,認真學習使用電腦,一字一字地敲出老牧人對群羊的諄諄叮嚀,許多景美浸信會的弟兄姊妹告訴我,這兩週一次的『信息』是他們深深期待的『靈糧』。」——寇紹恩,基督之家牧師「每當我看到我所親愛的爸爸,卻讓我想到一個新名詞——『恩』盡其用。……本書正是爸爸『恩』盡其用的產物之一,有許多篇章對我個人的幫助很大!相信您也會喜歡這本《在六樓牧羊》,願本書成為您生命中的祝福。」——施以諾,輔大醫學院專任講師
本叢書專以描繪屬靈人物在靈命及對真理領悟上的成長為主軸,能幫助您在短間內吸收到他們一生的屬靈精華。在經過萬般煎熬、試煉後,一個急躁不安的生命才享有完全的和諧與喜樂;她花了許久的時間在父神面前靜候祂的應許──「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成就在她身上,始得著聖靈充滿的生命;她是在聖靈充滿後,經過一段信心的黑暗期,才真正摸著神的心意。這就是在「威爾斯大復興」中為神大大使用的賓路易師母。
貝德.格里菲思(Bede Griffiths OSB)本篤會隱修士,《東西聯姻》作者說:「以我之見,若望.邁恩是當今教會最重要的靈修導師。若望.邁恩扎根於基督宗教傳統內,開啟了一條直接經驗天主、真理和存在的道路。他是一個擁有極大智慧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擁有偉大的愛情。」 第一〇四任坎特伯雷總主教羅雲•威廉斯說,若望•邁恩「將沙漠教父祈禱傳統置入當今世代,他獨特的靈修根基扎根於第四、五世紀。」古老的沙漠智慧有句話說:「知道自己在祈禱的隱修士並沒有在祈禱,而不知道自己在祈禱的隱修士則真正在祈禱。」如何進入真正的祈禱,一直是個奧祕,本書作者若望•邁恩神父受到東方靈修大師的啟發,反身找到基督信仰古老的傳統--默禱。他曾經是大英帝國派往馬來亞的公務員,回國後成為都柏林法學教授,在三十二歲那年卻開著紅色MG跑車,去倫敦的本篤會隱修院面試。他從帶領六個人開始默禱,後來跨越大西洋到加拿大的蒙特婁,建立起和平信徒一起默禱的團體,他不斷地講解默禱是什麼、不是什麼,影響無數人靈,本書就是他的教導。現今他的後繼者創立的默禱團體散布於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每年舉辦若望.邁恩研討會,曾與邁恩神父一起默禱過的達賴喇嘛也出席過此一盛會。默禱的精髓是什麼?默禱就是學習退後,讓天主來到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位置。默禱的簡單性是什麼?只要每天早、晚給自己機會做,純樸地、謙卑地去做。開始默禱,不要問:「我現在怎麼樣了?」也不要試圖自我分析:「我喜歡嗎?我得到了什麼嗎?」必須憑信德開始,不能剛剛開始就計算果效。不要像以往那樣為默禱定個日期表--唸三分鐘短頌,就停下來看看時間。因為天主派遣聖神,到我們心中,換句話說,天主在我們內,而默禱只是轉向天主的臨在。接著,學習靜默,學習愛靜默,默禱時不要尋求訊息、記號或徵兆,清空心中所有與天主無關之事。準備好心靈,向天主的大能敞開,踏上走向完全光明和圓滿意義的旅途。這是一趟怎樣的旅行呢?首先,坐下來靜止不動,後背直立,雙眼輕闔,坐姿放鬆但保持醒覺。默默地,由內而發地開始誦唸一個祈禱詞,我們推薦的是「瑪拉納塔」(Maranatha),這是阿拉美語,也就是耶穌所使用的語言,意思是:主,請來!默念的時候要用心去「聆聽」這個詞語,但是不要去思考或是想像任何跟靈性相關的東西。若有任何意象或是思緒呈現,都只是干擾,不要理會,隨即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單純誦唸短頌即可。這個簡單的方法真正困難之處在於:每天做兩次。很多見證者發現,只在早上和晚上做默禱,跟一天兩次效果完全不同。早上默禱是奠定一天生活的基石,晚上的默禱則是把生活的全部連在一起。持續做默禱,多久才會看出效果?這很難說,但到某一天,有個參與默禱者沒有如期出現,卻在默禱結束時出現,他描述他遇到交通事故,但他意外地平安處理完,這是他沒有學習默禱之前不可能達到的心態。 」威廉.莊士頓(William Johnston SJ)耶穌會士,《密契神學》作者這樣說:「通過東西方默禱與默觀精神的傳播,若望.邁恩及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的教導變得日益重要。我發現默觀精神在我們與禪宗及其它東方宗教的對話中有特殊意義。願此精神能發展遍及全球。」.
低谷不是盡頭,而是神預備新事的轉彎。當你把心事交給神,就是踏上新事的起點。你是否也正經歷這樣的時刻——覺得自己被困住、找不到方向?生活像卡關般重複打轉,好想前進卻一再受挫;孤單、疲憊、失去熱情,連對禱告和信仰也變得陌生。其實,那些難以啟齒的心事,也許正是神邀請你走近祂的開始。《你的心事,是神要成就的新事》是一份真實而溫柔的同行,陪你走出心裡的迷霧,重新認識神的心意。在本書中,廖文華牧師誠實分享生命中的掙扎與突破,幫助你從「把心事跟神說」開始,聽見祂對你生命的溫柔心意,並踏出回應的行動。神沒有忘記你。或許你仍在流淚,但神的工作已經展開。當你願意把心事交給祂,祂就要親手成就你未曾想過的「新事」。很多人看見的是正向樂觀的我,其實,那都是走過低谷、掙扎、考驗的累積。低谷的掙扎,終將帶領我們進入生命的下一層次;淚水與痛苦,也將開啟我們通往另一個境界的門。 ——廖文華 【專文推薦】在這本書裡,文華牧師將帶領我們看見如何面對逆境並剛強站立,以及當迎接神預備的新季節與新事時,怎麼擁有更勇敢堅韌的心。——腓力.曼都法牧師耶穌要我們真實,從心裡真實——心靈和誠實——真實的活在神面前,也真實的活在人面前,真實的笑、真實的哭,真實的面對自己!——寇紹恩牧師真心推薦腓力.曼都法Philip Mantofa-GMS教會主任牧師楊錫儒-高雄福氣教會主任牧師 / 寇紹恩-基督之家前主任牧師柳子駿-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 陳文琦-威盛電子、TVBS董事長陳俊聖-宏碁集團董事長 / 劉駿豪-得勝者文教創辦人李紹齡-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 / 連加恩-宏碁智醫董事長
還可以禱告,不是什麼都辦不到。精選100篇禱告—曾經陪伴數十萬網友,從嚴峻的大環境中,重新抓住神賜福心意。期待在每個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將盼望與鼓勵,再次傳遞給需要重新得力的你。愛不釋手親愛的朋友,當我們牽著天父的手,就不怕沒路走。慈愛的神還在等你我,將承受過多的自己交託;藉著禱告,賜下平安解開憂愁,澆灌喜樂撫平傷痛。祂定意帶領人,從見不到未來的路口,找到恩典與祝福的入口。讓我們在基督裡,可以不用吃盡苦頭,就得到遠超所求的甘甜結果。聯名推薦蔣雅淇/百萬暢銷作家「禱告時光」是我開啟每一天的最佳選擇!黃志靖/創略廣告董事總經理翻開本書,讓禱告時光成為生命中最美好的片刻。白家綺/知名藝人願這本書像一位溫柔卻堅定的好朋友,在你的日常中陪伴、守望,帶來信心與盼望。鍾采靈/國度生命力協會創會理事長書中透過真理的亮光幫助我們回到神的愛裡面。陳獻義/約書亞管理學院創辦人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我就〈愛不釋手〉。寇乃馨/知名主持人有人不斷為你寫下一篇又一篇的鼓勵,寫了超過十年!黃國倫/知名音樂唱作人你必然遇見那位早從一開始就先對你〈愛不釋手〉的——主耶穌基督!
★ 重磅級研經靈修鉅作,最值得收藏!66卷聖經分冊或合輯陸續推出!清晨嗎哪到我家,一本滿足您的七大需求:◆ 是一本讓你享受讀經的書,因為它將幫助你明白聖經的真理。◆ 是一本讓你明白聖經的書,因為它為你解釋一些聖經的難題。◆ 是一本讓你與人分享的書,因為它擁有清晰而且明朗的信息。◆ 是一本讓你信仰生活的書,因為它教你如何把聖經實踐出來。◆ 是一本讓你學習禱告的書,因為它教你禱告且為哪些事代禱。◆ 是一本讓你省察生命的書,因為它有許多生命的學習與提醒。◆ 是一本讓你小組討論的書,因為它提供有條不紊的重點整理。像這樣的書,您能錯過嗎?像這樣的書,您不渴望送一本《聖經》,再加上一本《清晨嗎哪到我家》,給您的慕道朋友嗎?張木泉牧師把牧會三十多來的研究與領受,藉著《清晨嗎哪到我家》呈現出來,讓許多弟兄姊妹更加認識神的心意,使讀經成為一種享受;新朋友不再以讀經為苦差事,因為深入淺出的《清晨嗎哪到我家》讓他們讀經更有亮光。每一本《清晨嗎哪到我家》包含的內容有:1 本章大意:該章經文所講述的內容。若你有新的看見,可以把它寫在空白處,作為補充。2 釋經與亮光:這是作者在讀經時所歸納出來的亮光(含解經),可幫助讀者明白神的心意。你若有其他的亮光,可以把它寫在「我的領受」空白處內。3 捫心自問:你可以透過這部分來問問自己對真理的回應情形。若它正反應你現在的屬靈光景、生活情況,需要向神認罪,或對你有更深提醒,或付之行動……,你就停下來向神禱告,千萬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4 禱告回應:期待你能使用這個部分,真心向神禱告(邊看邊讀)。雖然這些是作者自己的感動,你若以為美,只要真心誠意地禱告,神必然垂聽。5 代禱事項:這些代禱事項是從該章經文所引發出來 的,你也可自加代禱事項在空白處。期待你的禱告不再只是內向的禱告,你當求神擴大你的禱告視野,常常求神的國和義,為別人、教會、所住城市及國家社會的需要代禱,使你成為一個被神所祝福的人。6 每日金句:你可以從每天所讀的經文中,挑出一段或一節、一句話,成為你今天的座右銘,把它寫在空白處,而後讀它、背它、默想它,使它成為你今天的幫助。7 我的領受(我的行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除了《清晨嗎哪到我家》所提供的資料外,你還有其他的領受,可以把它放在這個位置,不斷提醒自己,使生命得著更新。或是你讀了這章經文後,挑戰自己所要採取的行動(至少一項)。
懷疑與相信的對決!拒絕基督信仰,比接受基督信仰需要更多信心!從「真理是否可知」、「上帝是否存在」到「聖經是否可信」,走出多元世界觀的迷霧,看清人生意義的完整圖像。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與疑惑時,探索信仰的根基與自我信仰的查驗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對信念的深化,也是對自身價值觀的重新思考。法國一名著名神學家,布萊斯‧帕斯卡曾說:「人們幾乎都不是根據證據,而是根據他們認為有吸引力的東西來得出他們的信念。」《我沒有足夠的信心作無神論者》書中提供了豐富的證據和深入的分析,作者以科學與邏輯為基礎,檢視宇宙起源、生命誕生與道德根源,並根據歷史證據,以紮實、有力的論證回應你最深刻的疑問。這將會一趟具意義的信仰探索之旅,並引導讀者在理性與信仰之間找到平衡。無論你是對宗教懷有疑問,還是希望加深對信仰的理解,這本書將是你探索的理想伴侶。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思考與發現之旅,找到屬於自己的信仰之光。
這部感人、誠實、幽默、出乎意料的回憶錄,是教宗方濟各的生命故事,也是為未來世代留下的「希望和靈性」遺產。教宗方濟各原本計畫這本回憶錄留待辭世之後才出版。但因應當今時代的需要,以及2025年「希望禧年」的來臨,終於決定提前將這份珍貴的生命遺產公諸於世。義大利版出版三個月後,教宗方濟各辭世。《希望》甫上市即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作品,全球100多國熱烈出版。《希望》是歷史上,第一本由在位教宗親自出版的完整自傳,撰寫歷時六年。本書由二十世紀初講起,從教宗方濟各的義大利根源與祖先冒險移民至拉丁美洲的故事展開,隨後鋪陳童年、青年時期的熱情與困惑、聖召的抉擇、成熟的階段,一直到整個教宗任期,以及過世前不久的時光。教宗方濟各以深刻而親密的敘事張力講述自身的回憶(並未遺漏個人熱情與喜好),同時,他也毫不保留地觸及教宗任期中幾個關鍵時刻,並以坦誠無懼、具預言性地論述當代最重要與最具爭議的議題:戰爭與和平(包括烏克蘭與中東衝突)、移民問題、環境危機、社會政策、女性地位、性議題、科技發展,以及教會與宗教的未來。《希望》蘊含豐富的信仰啟示、軼事與深刻省思,是一部令人振奮、極具人性、動人且時而風趣的回憶錄。《希望》也是「一個生命的故事」,同時也是一份感人至深的「道德與靈性遺囑」,吸引世界各地的讀者成為教宗方濟各為後世遺留的「希望」之傳承者。本書特別書寫了 2013 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的細節與真實內幕,以及附有教宗方濟各親自提供的多張私人照和未曾公開影像;書中呈現的愛、勇敢、真誠,邀請每一位讀者細心品味與收藏。
《聖經中的女人》記載了聖經裡五十二位女性的故事。這些故事的女主角有的非常醒目,有的不甚引人注意。不過,本書還是在救恩的故事上提供了新的觀點。本書的角色不但豐富,而且多采多姿,從妓女、惡王后、女先知、富婆、受到凌虐的女性、單身女性和婚嫁的女性、年輕和年長的寡婦都有。這些人絕非膚淺的角色,而是真正的女性,她們掙扎於悲劇中,甚至有時自己造成悲劇。她們為了別人而甘冒失去生命和名譽的危險。她們的憐憫和智慧時常拯救了那個世代的人。即使我們的文化和她們的文化南轅北轍,我們在感情方面卻和她們多有相同的回應和關注。我們當中有婦女因著不能生育而受苦,也有婦女為子女成天掛心;我們渴望得到一點愛,不斷地追求智慧,有時也會懷疑上帝是否真心對待我們。她們的故事豐富地揭示了神的愛、祂的嫉恨,以及祂在絕地開花的大能。為了使各位讀者了解這些婦女故事中的真諦,我們發展出一套靈修課程。這套課程會幫助讀者用一整年的時間,每週思考一位女性的一生。每週靈修都包含五個主要的部分:啟發性的故事、背景資料、經文研讀、聖經中的應許和禱告。這個獨一無二的靈修課程,是用五天的時間專注在一位女性身上,我們希望藉此激勵你閱讀、思想、精研和禱告,尋求聖經中這些醒目的女性所扮演的角色。◆ 以下是一週的內容: 週一: 她的故事—用具有啟發性的方式,描述一位女性一生的故事。週二: 她的生活和時代—這位女性在世之時所處的文化背景資料。週三: 她在聖經中的事略—簡短地閱讀聖經中有關她的一生,並且看看它如何運用到你的身上。週四: 神給她的應許—聖經的應許如何應用在她的一生和你的身上。週五: 她的禱告事略—根據她的故事所帶來的啟發, 向天父禱告。◆ 如何使用本書?我們建議讀者先從週一的故事敘述開始,以便了解該位女性故事裡主要的要素。讀者作完這一步之後,很可能會想閱讀關於她生活的相關經文(也就是標作「鑰節」的經文,列在故事前的介紹)。週一,在具有啟發性的故事裡,我們重新闡述的時候,有時為了呈現故事的全貌,以及故事角色在感情上的反應,難免需要用上一些杜撰的技巧,而我們也盡力在切合原文的情況下,作合情合理的推斷。週二,對於所研讀的女性的一生和文化,我們會在文裡作深入的探討。週三的研讀特別設計來平衡週一啟發性的描述。我們讓讀者直接回到聖經的原文裡,好了解聖經裡相關的經文,並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週四的應許帶領讀者更向前一步,我們提供了讓讀者思考、背誦的聖經經文。讀者也可以把這些經文抄在卡片上、放在桌上或家裡,隨時反覆記誦。週五的禱告是設計來加強讀者們在週間已經學到的和思想的內容,其中特別加上讚美、感恩、認罪、和祈求作為禱告的基礎,帶領讀者尋求與上帝更深的交通。◆ 本書特色:1. 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個工具,無論是讀者個人的禱告、讀經,乃至於小組的查經,都派得上用場。2. 無論讀者是如何使用《聖經中的女人》這本書,每天的閱讀內容都是設計來幫助大家放慢腳步、沉浸在聖經裡,藉以體會聖經的豐富,重新領悟上帝如何用超乎想像的奇妙方式,把我們吸引到祂的面前。3. 幫助讀者用一整年的時間,每週思考一位女性的一生。每週靈修都包含五個主要的部分:啟發性的故事、背景資料、經文研讀、聖經中的應許和禱告。用五天的時間專注在一位女性身上,我們希望藉此激勵讀者閱讀、思想、精研和禱告,尋求聖經中這些醒目的女性所扮演的角色。
本書特為傳道人及基督徒工作者而寫的,讀者可從本書找到一條實用的解經之路。作者從經文上下文的解析入手,然後分析句型,確定字義、考慮有關的神學意義,最後找出經文的正確教訓,實是一本理論與實際並蓄的好書。凡是期望「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的傳道同工們,不可不讀。
這是美國神學界一百年來所採用作為神學院教科書的第一本美國著作。作者從救恩歷史的角度,以保守福音派的觀點,探討神在基督裡所完成的救贖大工,堪稱福音派新約神學的代表作。作者自一九五零年起,一直是美國加州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新約解經學與新約神學的教授。
現代人喜歡談有尊嚴的死,但那不過是指著肉體或是精神的層面,什麼才是靈裡尊嚴的死亡呢?本書中許多的實例讓我們看見死亡的真實面,有些人在驚惶中去到地獄,有些人則安詳地到達天堂,當他們又在急救後回到地球上時,那是一種怎樣的過程。死是每個人都會臨到的,既然這是不爭的事實,何不藉由更深層的了解來尊嚴地面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