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1128_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2
1128_2026手帳年曆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詩在佛前,倉央嘉措的詩與人生:以愛為苦,以詩為藥……從布達拉宮到流浪山野,倉央嘉措以情詩見證一場靈魂的覺醒旅程

千華駐  出版
2025/12/03 出版

是達賴喇嘛,也是流浪詩人,更是一位凡俗的男子他以詩書寫生命的真相,以放下完成最深的修行蒼生信仰、人性愛慾、塵世執著……在愛與靈性的邊界上,倉央嘉措以詩書寫靈魂的流放與圓滿之路▎轉世靈童的命運與傳奇  本書講述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一生。他原是西藏一個平凡家庭的少年,被認定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命運因此改變。幼年時的倉央嘉措被祕密送往布達拉宮接受佛法教育,肩負起宗教與政治的雙重責任。然而,宮牆之內的僧侶生活並未能抹去他內心對人間愛情與自由的嚮往。作者以細膩筆觸描寫他在神聖身分與人性欲望之間的掙扎,讓讀者看見一位「聖人」也有凡俗的柔情與痛楚。▎詩與情:世俗中的靈性覺醒  倉央嘉措最為後世傳頌的,不只是他短暫而悲壯的一生,更是那一首首動人的情詩。他的詩語言簡潔卻情感深邃,將愛慾與修行、現世與來生交織在一起,展現出「愛即修行」的哲理。書中大量引用並解析這些詩句,揭示他如何在愛戀中體悟無常,在失落中尋得覺醒。例如他寫道:「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這不僅是情詩,更是一種對生命圓滿的追尋與自我超越的體現。作者藉詩入心,帶領讀者體會靈性與世俗並存的境界。▎愛與自由的代價  身為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愛情注定無法被世俗接受。書中詳述他與情人瑪吉阿米的相遇、相戀與離別,這段禁忌之戀成為他命運的轉折點。政治鬥爭與宗教權力的糾葛,使他最終被迫離開拉薩,走上流亡之路。此段文字不僅重現了西藏歷史的動盪,也探討「自由」的真正意涵──當一個人願意放下權勢與榮耀,只為追求內心真實的愛與自在,那正是一種最高的修行。作者以溫柔而悲憫的筆觸,描繪出倉央嘉措作為「凡人聖者」的心靈掙扎。▎修行的本質:放下與圓滿  全書的最後部分回歸「修行」的主題。倉央嘉措的一生,表面看似悲劇,實則是一場圓滿的修行。他以詩與行動詮釋佛法的真諦──修行不僅在寺院中,也在愛、痛與放下之中。作者反思:人生的修行不是逃離塵世,而是在經歷人間悲喜後,仍能保有慈悲與覺知。倉央嘉措的故事提醒人們,每一段情、每一次失去,都是通往覺悟的契機。書的結尾讓讀者感受到一種深沉的寧靜,彷彿明白:修行,不過是學會與世界和解,與自己相遇。【本書特色】:本書以詩意筆觸描繪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傳奇一生,融合歷史、宗教與人性探索。作者以情詩為線索,揭示他在愛與信仰、自由與責任間的掙扎,展現出「情即是修行」的深層哲理。本書兼具史實與哲思的敘事風格,使這位「聖者中的凡人」更顯立體,帶給讀者靈性與情感的雙重啟發。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