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105_深夜食堂30
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電子書 > 全部商品

金石堂
【電子書】催產素:製造親密感,帶來放鬆、無私與愛的荷爾蒙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催產素:製造親密感,帶來放鬆、無私與愛的荷爾蒙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06/06 出版

催產素研究先驅、催產素權威 莫柏格博士超過三十年研究精華之作 「無論我們如何探索愛的本質,催產素一定牽涉其中。」 不論性別,每個人體內都有催產素。它不只是一種激素,也是大腦中的一種神經傳遞物質。 催產素能在生產時刺激子宮收縮、哺乳時刺激泌乳,對於生理與心理影響甚鉅,但它遠不只如此。 做為獨一無二的「愛的荷爾蒙」,催產素會帶來放鬆、無私、愛與幸福的感覺,觸碰或親密行為都能讓雙方體內釋放出更多催產素,看到心愛的人或寵物同樣會啟動催產素系統。 「很顯然,分泌催產素的刺激不僅會影響孕產婦,對於各種年齡層的男性與女性也有影響,以回應各式各樣的正向交流。」莫柏格博士說。 研究也顯示,藉由降低血壓與阻斷壓力荷爾蒙,催產素會讓人覺得平靜且改善情緒,還能減緩發炎反應,促進消化與生長相關的代謝功能。 本書將從神經與激素的運作方式、大腦對身體的影響,以及身體和環境如何影響大腦的機制揭開序幕,再依序探討催產素的基本面向、釋放後的生理機制,解釋人類女性製造母乳與泌乳的過程、母性行為,最後詳細說明生產時的醫療介入對於催產素分泌與相關效果的影響。 &

7 特價45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愉園築夢:有機小農與開心農場的實務經驗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愉園築夢:有機小農與開心農場的實務經驗

劉蜀臺  著
白象 出版
2023/06/01 出版

「愉緣有機農園」十年有成,有機農業經營實務的SOP寶典。 & ◎獲得有機驗證及環保農園證書,海軍艦長蛻變為最專業的有機小農。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劉將軍退役後經營有機農園的全紀錄。 ◎分享十多年來種植蔬果、養殖魚禽、農產加工、農園改造的寶貴經驗。 & 人類罹癌的機率提高,跟食用由化學農藥、肥料種植及養殖出的農漁牧產品有關,尊重自然的有機耕種,將是農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 本書內容包羅萬象,從自然生態、有機生產管理、花卉樹木、蔬菜瓜果、水畜產養殖,到農產品加工、園區工程等,寶貴的實用資訊除可供有機農友參考之外,也為愉園十多年來的成長留下珍貴紀錄。 & 教你認識並確實掌握:自然生態、有機生產管理、花卉樹木、蔬菜、根(塊)莖及瓜類、水畜產養殖、一般水果、新興果樹、農產品加工、園區自建小工程。 & 經營有機農場,按圖索驥,手到擒來!& 打造無毒零汙染,永續美好新家園! &

7 特價3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擁有自我的心智:當代神經科學大師闡釋腦如何建構意識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擁有自我的心智:當代神經科學大師闡釋腦如何建構意識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06/01 出版

意識神經科學宗師的經典作品 擁有自我的心智,才是人與AI最大的不同! 隨著ChatGPT、DALL-E之類的生成式AI風靡全球, 人工智慧能否超越人類心智也成為熱門議題。 從意識神經科學理解人類心智與AI的不同,現在正是時候! 你知道動物、昆蟲,甚或肉眼瞧不見的細菌也擁有意識? 是什麼讓人類意識與其他生物的意識有所不同? 意識果真是大腦的傑作? 意識是否可能跟物種一樣經過時間演化而有所改變? 作為主體和知者的自我,是演化過程的轉捩點? 頂尖神經科學家以30多年的研究發現, 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有趣詮釋。 日本科學大獎本田賞得主達馬吉歐從事與腦部運作相關的研究及寫作已有三十餘年,其作品向以融合科學及人文主義著稱。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意識與身體某程度是分離的」,但他對此觀點提出質疑,並以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指出意識乃始於生物體所創造出的一種生物過程。 & 除了從內省觀、行為觀及神經觀等三種傳統觀點研究人類心智,達馬吉歐也引進演化觀,為看待及講述意識心智史的方式帶來根本變革。他也提出與感覺的起源和多樣性有關的大膽假設,此假設在其所提出的意識之生物學建構的架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感覺是以身體和腦部網絡的幾近融合為基礎,最先浮現於由來已久、功能簡要的腦幹,而非近代發現的大腦皮質。 & 達馬吉歐認為,人類腦部發展出的「自我」挑戰了自然的漠不關心,並為文化的誕生開闢蹊徑,是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徹底決裂,也是社會文化恆定的源頭。他直指他稱之為社會文化恆定之未竟工程的藍圖,乃是具有穩固基因根基的基本恆定,是簡單的生命形態存在了數十億年的價值的監護者。讀完本書,猶如走過一趟探索心智與自我之神經生物學基礎的創新旅程。 &

特價39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愉園築夢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愉園築夢

劉蜀臺  著
白象 出版
2023/06/01 出版

「愉緣有機農園」十年有成,有機農業經營實務的SOP寶典。 & ◎獲得有機驗證及環保農園證書,海軍艦長蛻變為最專業的有機小農。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劉將軍退役後經營有機農園的全紀錄。 ◎分享十多年來種植蔬果、養殖魚禽、農產加工、農園改造的寶貴經驗。 & 人類罹癌的機率提高,跟食用由化學農藥、肥料種植及養殖出的農漁牧產品有關,尊重自然的有機耕種,將是農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 本書內容包羅萬象,從自然生態、有機生產管理、花卉樹木、蔬菜瓜果、水畜產養殖,到農產品加工、園區工程等,寶貴的實用資訊除可供有機農友參考之外,也為愉園十多年來的成長留下珍貴紀錄。 & 教你認識並確實掌握:自然生態、有機生產管理、花卉樹木、蔬菜、根(塊)莖及瓜類、水畜產養殖、一般水果、新興果樹、農產品加工、園區自建小工程。 & 經營有機農場,按圖索驥,手到擒來!& 打造無毒零汙染,永續美好新家園! &

特價3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擁有自我的心智(《意識究竟從何而來?》全新翻譯審定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擁有自我的心智(《意識究竟從何而來?》全新翻譯審定版)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06/01 出版

意識神經科學宗師的經典作品 擁有自我的心智,才是人與AI最大的不同! 隨著ChatGPT、DALL-E之類的生成式AI風靡全球, 人工智慧能否超越人類心智也成為熱門議題。 從意識神經科學理解人類心智與AI的不同,現在正是時候! 你知道動物、昆蟲,甚或肉眼瞧不見的細菌也擁有意識? 是什麼讓人類意識與其他生物的意識有所不同? 意識果真是大腦的傑作? 意識是否可能跟物種一樣經過時間演化而有所改變? 作為主體和知者的自我,是演化過程的轉捩點? 頂尖神經科學家以30多年的研究發現, 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有趣詮釋。 日本科學大獎本田賞得主達馬吉歐從事與腦部運作相關的研究及寫作已有三十餘年,其作品向以融合科學及人文主義著稱。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意識與身體某程度是分離的」,但他對此觀點提出質疑,並以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指出意識乃始於生物體所創造出的一種生物過程。 & 除了從內省觀、行為觀及神經觀等三種傳統觀點研究人類心智,達馬吉歐也引進演化觀,為看待及講述意識心智史的方式帶來根本變革。他也提出與感覺的起源和多樣性有關的大膽假設,此假設在其所提出的意識之生物學建構的架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感覺是以身體和腦部網絡的幾近融合為基礎,最先浮現於由來已久、功能簡要的腦幹,而非近代發現的大腦皮質。 & 達馬吉歐認為,人類腦部發展出的「自我」挑戰了自然的漠不關心,並為文化的誕生開闢蹊徑,是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徹底決裂,也是社會文化恆定的源頭。他直指他稱之為社會文化恆定之未竟工程的藍圖,乃是具有穩固基因根基的基本恆定,是簡單的生命形態存在了數十億年的價值的監護者。讀完本書,猶如走過一趟探索心智與自我之神經生物學基礎的創新旅程。 &

特價39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把太陽系帶到你眼前(暢銷新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把太陽系帶到你眼前(暢銷新版)

大是 出版
2023/05/31 出版

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全球頂尖天文機構通力合作提供。 《看得到的化學》臺灣暢銷超過60,000冊! 作者,科學家、創業家西奧多.葛雷(Theodore Gray)又一獨步全球製作鉅獻。 我們終於—— 可以用眼睛直視太陽、知道哪個行星一天才10小時、星球未必是圓的、 人類可能移民哪些星球、「愛神」撞上地球時咱們連10秒鐘的逃命時間都沒有……。 暢銷新版增添內容: ◎探索火星的最新進展: 形成生命的條件──水、有機物和來自火山活動的能量,都曾存在火星上? 2021年無人直升機在火星起飛,是人類首次在另一個星球成功飛行。 ◎部分照片更清晰: NASA新視野號於2015年飛掠冥王星,拍攝到清晰樣貌; NASA曙光號於2015年接近穀神星時,在隕石坑內發現白點, 有兩種可能的解釋:暴露在地表的冰或鹽類。 太陽系,顧名思義就是由太陽重力所主導,聚集形成的一個天體系統。 八大行星(咦?不是九大嗎?)──四塊岩石、四團氣體──由距離太陽最近算起, 最前面是四顆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距離較遠的後面四顆是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至於在這兩群星之間的,是一大群繞行太陽的岩石塊。 這些行星跟你的生活很遙遠嗎?一點也不。本書讓你知道, 太陽系絕非闇黑無界,而是絢麗多彩,激發了文學與藝術無盡的想像力: ◎行星決定你的性格。不信?行星運行的軌道叫做黃道。 黃道有12區,分別代表12星座。你是哪個星座呢? ◎英國倫敦地鐵的標誌,為什麼要以土星環為構想來源? ◎美國科幻小說《一日之夏》筆下描繪之霧氣氤氳的火山國度,竟然和金星一樣。 ◎哪顆行星最能激發文學家的創作想像?火星。 英裔愛爾蘭作家強納森.史威夫特在《格列佛遊記》中, 竟然準確預言了火星兩顆衛星的公轉期,比人類科技還早150年。 ◎你知道行星也有氣色好壞嗎?英國搖滾音樂家大衛.鮑伊 在〈太空怪人〉的歌詞寫道:地球這顆行星好藍好藍,我卻只能靜靜的看……。 光是這些就夠有趣了吧!還有更多出乎想像的事: ◎6,500萬年前,到底是哪一個天體撞擊了地球,讓恐龍只剩10秒鐘可以逃? ◎地球與火星的軌道間有顆小行星「愛神星」,名字有「愛」卻代表毀滅,因為如果撞上地球……。 ◎如果要移民太空,哪個天體最有可能?是曾經有水又有大氣層的火星、地表下可能有海洋的木衛,還是位於外太陽系適居帶的土衛? ◎世界上如果真有外星人,他們可能來自哪個天體? ◎地球的溫室效應繼續提升,我們會成為下一個金星嗎?那裡溫度高到可以融化鉛! ◎天上的太陽將於50億年後耗盡,晚年將變成一顆水蜜桃般的恆星。天啊!會有新太陽產生嗎? ◎原來八大行星也要爭排行,有「星」還因此落榜摔出太陽系? ◎為什麼有些行星如此古老,卻看起來很年輕?怎麼保養的? ◎發現星星可不是天文學家的專利,天王星居然是德國音樂家赫歇爾發現的,所以愛看星星的我也可以囉? 本書照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華麗的視覺饗宴, 你可以站在地球看到太陽系的所有天體,也可以像太空人一樣在太空看地球: 目睹中國的沙塵暴跨越太平洋「侵略」北美五大湖; 地球的埃及尼羅河畔夜晚,竟然美如繁星密布的星河; 看見南極半島的拉森冰棚如何崩裂,恐怖特效絕非電腦合成……。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頂尖天文學家馬克斯.尚恩,暫時離開地球表面吧! (隨書附贈八大行星拉頁海報。) &

特價40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牛津通識課11】氣候變遷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牛津通識課11】氣候變遷

日出出版 出版
2023/05/31 出版

極端天氣事件是否與氣候變遷有關? 氣候變遷對人類及其他生物有何影響? 溫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對地球有何傷害? 是否真的有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最佳方案? &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認識認識當前地球面臨的最大危機。 & 關於氣候變遷的議題已經延燒幾十年,從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到影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的《洪水來臨前》,或是瑞典少女童貝里的「為氣候罷課」運動。不斷有各界人士登高疾呼,對全人類敲著警鐘,企盼政府、企業及一般民眾正視地球所正面臨的危機。近年各種極端天氣事件(如颶風、洪水和乾旱)造成的大型災難已成日常,這全都指向氣候變遷不是假議題,而是以脫韁野馬般的失控速度在進行中。 & 氣候變遷是指地球氣候系統的長期變化,包括氣溫、降雨量、風向和海平面等方面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目前已確定溫室氣體的排放是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這些排放主要來自人類活動,如能源生產和交通運輸等。證據明確顯示,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工業革命開始就一直上升。 & 「氣候變遷」不只是科學議題,而是包含了經濟學、社會學、地緣政治、國家與地方政治、法律、健康等跨領域的綜合問題,影響層面之廣,地球上沒有一個人能不受其影響。其對生態系統、農業和水資源等方面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全球經濟和人類健康帶來的挑戰,都遠比你我以為的嚴重。 & 過去三十年來,透過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加倍了,這代表世界各國領導人對於氣候危機的關注集體失敗。人類必須有共識做出改變,例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加強能源轉型、促進永續發展、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等。作者提醒,人類必須意識到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並採取行動來應對這個全球性挑戰。只有透過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氣候變遷的控制和減緩,保護地球和人類的未來。 & 【你是知識控嗎?關於牛津通識課】 用最簡明直白的方式,了解現代人最需要知道的大問題。 & 牛津通識課(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簡稱VSI)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系列叢書,秉持「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書圖書館」的信念,於1995年首次推出,多年來已出版近700本讀物,內容涉及歷史、神學、藝術、哲學、文學、醫學、自然科學、政治等數十多種領域。每一本書對應一個主題,由該領域公認的專家撰寫,篇幅簡潔精煉,並提供進一步深度閱讀的建議,確保讀者讀完後能建立該主題的專業級知識框架。 &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把太陽系帶到你眼前:全球唯一全部照片的太陽與星球寫真,匯集最頂尖天文機構唯一鉅作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把太陽系帶到你眼前:全球唯一全部照片的太陽與星球寫真,匯集最頂尖天文機構唯一鉅作

大是 出版
2023/05/31 出版

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全球頂尖天文機構通力合作提供。 《看得到的化學》臺灣暢銷超過60,000冊! 作者,科學家、創業家西奧多.葛雷(Theodore Gray)又一獨步全球製作鉅獻。 我們終於—— 可以用眼睛直視太陽、知道哪個行星一天才10小時、星球未必是圓的、 人類可能移民哪些星球、「愛神」撞上地球時咱們連10秒鐘的逃命時間都沒有……。 暢銷新版增添內容: ◎探索火星的最新進展: 形成生命的條件──水、有機物和來自火山活動的能量,都曾存在火星上? 2021年無人直升機在火星起飛,是人類首次在另一個星球成功飛行。 ◎部分照片更清晰: NASA新視野號於2015年飛掠冥王星,拍攝到清晰樣貌; NASA曙光號於2015年接近穀神星時,在隕石坑內發現白點, 有兩種可能的解釋:暴露在地表的冰或鹽類。 太陽系,顧名思義就是由太陽重力所主導,聚集形成的一個天體系統。 八大行星(咦?不是九大嗎?)──四塊岩石、四團氣體──由距離太陽最近算起, 最前面是四顆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距離較遠的後面四顆是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至於在這兩群星之間的,是一大群繞行太陽的岩石塊。 這些行星跟你的生活很遙遠嗎?一點也不。本書讓你知道, 太陽系絕非闇黑無界,而是絢麗多彩,激發了文學與藝術無盡的想像力: ◎行星決定你的性格。不信?行星運行的軌道叫做黃道。 黃道有12區,分別代表12星座。你是哪個星座呢? ◎英國倫敦地鐵的標誌,為什麼要以土星環為構想來源? ◎美國科幻小說《一日之夏》筆下描繪之霧氣氤氳的火山國度,竟然和金星一樣。 ◎哪顆行星最能激發文學家的創作想像?火星。 英裔愛爾蘭作家強納森.史威夫特在《格列佛遊記》中, 竟然準確預言了火星兩顆衛星的公轉期,比人類科技還早150年。 ◎你知道行星也有氣色好壞嗎?英國搖滾音樂家大衛.鮑伊 在〈太空怪人〉的歌詞寫道:地球這顆行星好藍好藍,我卻只能靜靜的看……。 光是這些就夠有趣了吧!還有更多出乎想像的事: ◎6,500萬年前,到底是哪一個天體撞擊了地球,讓恐龍只剩10秒鐘可以逃? ◎地球與火星的軌道間有顆小行星「愛神星」,名字有「愛」卻代表毀滅,因為如果撞上地球……。 ◎如果要移民太空,哪個天體最有可能?是曾經有水又有大氣層的火星、地表下可能有海洋的木衛,還是位於外太陽系適居帶的土衛? ◎世界上如果真有外星人,他們可能來自哪個天體? ◎地球的溫室效應繼續提升,我們會成為下一個金星嗎?那裡溫度高到可以融化鉛! ◎天上的太陽將於50億年後耗盡,晚年將變成一顆水蜜桃般的恆星。天啊!會有新太陽產生嗎? ◎原來八大行星也要爭排行,有「星」還因此落榜摔出太陽系? ◎為什麼有些行星如此古老,卻看起來很年輕?怎麼保養的? ◎發現星星可不是天文學家的專利,天王星居然是德國音樂家赫歇爾發現的,所以愛看星星的我也可以囉? 本書照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華麗的視覺饗宴, 你可以站在地球看到太陽系的所有天體,也可以像太空人一樣在太空看地球: 目睹中國的沙塵暴跨越太平洋「侵略」北美五大湖; 地球的埃及尼羅河畔夜晚,竟然美如繁星密布的星河; 看見南極半島的拉森冰棚如何崩裂,恐怖特效絕非電腦合成……。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頂尖天文學家馬克斯.尚恩,暫時離開地球表面吧! (隨書附贈八大行星拉頁海報。) &

7 特價41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圖解電子電路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圖解電子電路

清水曉生  著
易博士 出版
2023/05/27 出版

日常生活周遭中所有的電子設備,幾乎都是由電子電路所構成。電子電路是目前眾多科技發展的基礎核心,無論物聯網、6G通訊、半導體製造、無人機等眾多日新月異的科技,甚至汽車產業、音樂產業等眾多領域,電子電路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及必備知識。 本書特色: 1.知識原理篇:電的基本原理、各類電子元件的功能、機制和特性,以及電子電路的動作和應用。 2.實際應用篇:針對6大領域即光源(LED燈、光電感測器)、聲音(耳機、喇叭)、電晶體、印刷電路板、數位電路,逐一提供實際應用或製作所需的相關知識和步驟。 3.解析電路製作各項程序必要知識:考慮製作何種電路→決定規格和構成→電路設計(計算電阻值等元件值)→電路板布線(根據電路設計來繪製路線)→準備所需零件→製作組裝電路(如焊接、各個元件的連接方式)→驗證。 4.數位電子電路×程式設計:提供最新的數位電路與程式設計機制的說明。 &

特價52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圖解電子電路:元件功能構成×設計手法×實做流程,實現未來科技的電子製作應用實務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圖解電子電路:元件功能構成×設計手法×實做流程,實現未來科技的電子製作應用實務書

清水曉生  著
易博士 出版
2023/05/27 出版

日常生活周遭中所有的電子設備,幾乎都是由電子電路所構成。電子電路是目前眾多科技發展的基礎核心,無論物聯網、6G通訊、半導體製造、無人機等眾多日新月異的科技,甚至汽車產業、音樂產業等眾多領域,電子電路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及必備知識。 本書特色: 1.知識原理篇:電的基本原理、各類電子元件的功能、機制和特性,以及電子電路的動作和應用。 2.實際應用篇:針對6大領域即光源(LED燈、光電感測器)、聲音(耳機、喇叭)、電晶體、印刷電路板、數位電路,逐一提供實際應用或製作所需的相關知識和步驟。 3.解析電路製作各項程序必要知識:考慮製作何種電路→決定規格和構成→電路設計(計算電阻值等元件值)→電路板布線(根據電路設計來繪製路線)→準備所需零件→製作組裝電路(如焊接、各個元件的連接方式)→驗證。 4.數位電子電路×程式設計:提供最新的數位電路與程式設計機制的說明。 &

特價52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我的幾何人生:從貧窮少年到數學皇帝,丘成桐自傳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的幾何人生:從貧窮少年到數學皇帝,丘成桐自傳

聯經 出版
2023/05/25 出版

「在哈佛,丘成桐一個人就是一個數學系!」——美國數學家 Isadore Singer 丘成桐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成就卓越,獲獎無數,被紐約時報譽為「數學皇帝」。他在27歲時破解卡拉比猜想,30歲即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33歲更榮獲菲爾茲獎,是首位華人得主。他的研究為包括幾何學、弦論、廣義相對論眾多領域都提供洞見,也為黑洞理論做出重要貢獻。 《我的幾何人生》以直率而真誠的筆觸,紀錄這位傑出數學家與眾不同、充滿意外的勵志故事與傳奇人生。書中講述他如何從貧窮的中國鄉村成長,因父親早逝,由母親一手撫養,度過顛沛流離的貧困童年。而後遠渡重洋,在異國求學,並在27的年輕之姿,在世界數學界一鳴驚人,獲得美國頂尖大學教職,並不斷解決科學上的難題,取得驚人突破。除了舉世矚目的個人成就外,他更投入大量的精力與心血,支持青年學子,培養新一代的數學家。 丘成桐也特別撰寫〈我與臺灣〉篇章,回顧自己與臺灣的奇妙因緣與學術烽煙,直言不諱地記錄他與臺灣學術界的諸多聯繫和互動,以及交往過的人與事。透過本書,不僅可了解一位傑出數學家對於生命與學術的見解,更可以藉著他的眼光,看見數學閃耀之美。 【談數學】 數學擁有的神奇力量,對那些懂得駕馭它的人來說,能打破距離、語言、文化的隔膜,把人們即時拉在一起,交流共通的知識。數學還有另一個神奇之處,那就是不需要甚麼成本,也能在數學的天地大展拳腳;對許多問題來說,所需的只是一張紙和一枝筆,再加上專心致志的能耐,有時甚至紙筆也不用了,最重要的工作就在腦海中完成。 【談天才】 事實上,我不喜歡「天才」這名詞,差不多從來不用它。恐怕很多人都把天才浪漫化了, 以為那些人能無中生有,創造奇蹟,提出凡人想不出的方法,或者完成驚人的數學證明。世人相信,他們的智慧是如此的高超,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成就一切。⋯⋯我的經驗是,解決數學難題需要艱辛的努力,沒有捷徑可走,除非問題本身其實頗易。 【談中西科學文化】 中國人「敬老」的概念可追溯至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這種取態由《孝經》一書中確定下來。揚名聲、顯父母、敬老、慎終追遠等皆視為義務和美德。這些中國文化中根深柢固的概念,我也贊同,而且做人處事,也一直依從父母的教誨,相信他們泉下有知,也會頷首。可是,對於學術研究,同樣的態度做得過份時,反而有害。在美國的學術界,絕大部分年紀老邁的學者都不再企圖去影響年輕人的學術方向,但中國則不然,「愈老愈強」卻是正道。 &

特價43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當代科技大圖解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當代科技大圖解

希伯崙 出版
2023/05/15 出版

當代科技大圖解(全新增修平裝版)從積體電路到人工智慧,不可不知的科技新知盡在這一本!尖端工程 × 娛樂百匯 × 電算科學 × 科技裝置 × 智慧家庭近幾十年間,科技水準以驚人的速度提升,人們從透過書信、公共電話或呼叫器聯繫,到現今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不僅人與人間的溝通變得更便捷,汲取資訊也越趨容易。從宏觀的視角來看,也不難發現各種工程和建設都一再突破極限,正如台北的101大樓除了曾在摩天樓的高度競賽中奪冠,結構內更有全球最大的阻尼器;這如果沒有科技的加持,勢必無法達成。科技的推陳出新彷彿早在人類的計畫之中,1985年的電影《回到未來》就描繪了許多對於未來(2015年)的想像,而事實證明包括全像投影、指紋辨識和智慧型眼鏡等科技都已問世,其他目標也正逐步實現。要說21世紀的我們活在科技時代,實在一點也不為過。有鑒於此,《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的編輯群特別整理了數種當代科技成就,分別從五大主題切入,帶領讀者自不同面向一覽改變日常生活的現代科技:尖端工程──過去看似不可能的建築奇蹟如今已一一實現。娛樂百匯──從電玩系統到虛擬實境,看科技如何豐富你我的休閒時光。電算科學──眾多科技產物的背後究竟有何精密原理在默默運作?科技裝置──看《007》系列電影中的酷炫裝置是否已化為現實?智慧家庭──拜科技所賜,各種家庭小幫手大幅減輕了人們打理家務時的負擔。編輯們除了期盼透過本書,讓讀者對這些與切身相關的科技有更全面的認識,也希望讀者能與我們一同思考科技之於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關聯。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固然值得高興,但當我們已習慣生活在科技發達的年代,許多事物皆能由科技代勞時,我們是否也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人類的本質,一味聚焦於技術的精進?人性與科技發展該如何取得平衡?身而為人的價值又是什麼?或許這也是21世紀的人們得省思的議題。

75 特價3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當代科技大圖解(全新增修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當代科技大圖解(全新增修版)

希伯崙 出版
2023/05/15 出版

當代科技大圖解(全新增修平裝版)從積體電路到人工智慧,不可不知的科技新知盡在這一本!尖端工程 × 娛樂百匯 × 電算科學 × 科技裝置 × 智慧家庭近幾十年間,科技水準以驚人的速度提升,人們從透過書信、公共電話或呼叫器聯繫,到現今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不僅人與人間的溝通變得更便捷,汲取資訊也越趨容易。從宏觀的視角來看,也不難發現各種工程和建設都一再突破極限,正如台北的101大樓除了曾在摩天樓的高度競賽中奪冠,結構內更有全球最大的阻尼器;這如果沒有科技的加持,勢必無法達成。科技的推陳出新彷彿早在人類的計畫之中,1985年的電影《回到未來》就描繪了許多對於未來(2015年)的想像,而事實證明包括全像投影、指紋辨識和智慧型眼鏡等科技都已問世,其他目標也正逐步實現。要說21世紀的我們活在科技時代,實在一點也不為過。有鑒於此,《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的編輯群特別整理了數種當代科技成就,分別從五大主題切入,帶領讀者自不同面向一覽改變日常生活的現代科技:尖端工程──過去看似不可能的建築奇蹟如今已一一實現。娛樂百匯──從電玩系統到虛擬實境,看科技如何豐富你我的休閒時光。電算科學──眾多科技產物的背後究竟有何精密原理在默默運作?科技裝置──看《007》系列電影中的酷炫裝置是否已化為現實?智慧家庭──拜科技所賜,各種家庭小幫手大幅減輕了人們打理家務時的負擔。編輯們除了期盼透過本書,讓讀者對這些與切身相關的科技有更全面的認識,也希望讀者能與我們一同思考科技之於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關聯。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固然值得高興,但當我們已習慣生活在科技發達的年代,許多事物皆能由科技代勞時,我們是否也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人類的本質,一味聚焦於技術的精進?人性與科技發展該如何取得平衡?身而為人的價值又是什麼?或許這也是21世紀的人們得省思的議題。

特價3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遺棄之島:得獎記者挺進戰地、災區、棄城等破敗之地,探索大自然的驚人復原力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遺棄之島:得獎記者挺進戰地、災區、棄城等破敗之地,探索大自然的驚人復原力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05/11 出版

《森林祕境》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力推作家 榮獲表彰自然歷史寫作之約翰.巴勒斯獎章作品 作家 王盛弘 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 金恒鑣 野地錄音師.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 范欽慧 生態教授 陳玉峯 ――動容推薦(依姓名筆畫序) Amazon 4.5星推薦;Goodreads 4.2星推薦,超過3000則好評 《森林祕境》、《樹之歌》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盛讚:「對看似頹圮之地中的奇特堅毅生命做了鮮明探索,一部以嶄新視野看待自然與美的作品。」 世上罕見的野生牛隻,漫步於蘇格蘭最北端的無人島嶼。在遭到核輻射污染的車諾比土地上,已消失數個世代的野生動物再次現蹤。朝鮮半鳥上狹窄的非軍事區中的一座繁茂森林裡,支持著地球上一度滅絕或瀕危的萬千物種…… 優秀自然作家暨調查記者凱兒.弗林帶領讀者進入地球上最為荒涼駭人之地,那些因戰爭、天災、疾病或經濟衰退而遭到人類棄絕的處所。她發現自己足跡所及之處每每是一座生命蓬勃的「島嶼」:比起科學家所能做出的最樂觀預測,大自然總是更快且更全面地在這些「空蕪之地」中復甦。 《遺棄之島》帶領讀者走過這些輝煌的生態系統,大自然在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環境之中重拾力量與希望。儘管書中屢屢提及環境所遭受的剝削與氣候變遷等現實,大自然卻仍一再向我們揭示:即便是地球上污染最嚴重的地點,也能透過生態過程恢復原狀,重拾昔日光采。 佳評如潮: 凱兒.弗林的《遺棄之島》,層層剖析,循著詩人般的旅遊筆觸,走入異世界。十二處廢墟,如同十二因緣的環環相扣,試圖剖開人類最小也是最大的「遺棄之島」。 ——生態教授 陳玉峯 (一本)引人入勝的文集……(弗林)透過生動詩意的語言,描繪出自然界中運行的重大力量。這是最有力的書寫自然之作。 ——《出版人週刊》(星級評論) 無畏、堅定、觀察敏銳……弗林以詩人的靈魂與畫家的眼光來寫作…… ——《書目》雜誌(星級評論) 精彩出奇……引人入勝。 ——《圖書館雜誌》(星級評論) 出人意表……當你以為已無可供探索之境,卻有一位作家能夠別闢蹊徑……光彩奪目。 ——《旁觀者》週刊 以縈繞於心的文詞講述大自然反擊的歷程……美麗又令人回味無窮。 ——《星期日泰晤士報》 在這本敍述精彩詳盡的書中,弗林探索了天使不敢涉足之地……結果令人著迷、驚心又稱奇……字句讀來撼動人心。 ——凱斯琳.傑米(Kathleen Jamie),《新政治家》雜誌 《遺棄之島》令人耳目一新、大開眼界,內容包羅萬象、不容忽視,是一部振奮人心的重要作品。該書印證了,但凡有一絲機會,大自然即可迅速恢復生機,並激勵我們所有人更努力給予自然復元的機會,即使對看似破敗或無望的棲地亦是如此。 ——傑夫.凡德米爾(Jeff VanderMeer),《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遺落南境Ⅰ滅絕》(Annihilation)及《遺落南境三部曲》(Southern Reach Trilogy)作者 (弗林)觀察敏銳,善於發現事物的新面向及明辨細節,並以清晰抒情的文字道出心中所感……《遺棄之島》實際上遠不只是對邊緣地帶的實地查勘,儘管其的確是一部經過詳實研究的著作。該書也不僅僅是對心靈風景的動人探索。它藉由描繪目前橫掃全球的生態復甦之勢,頌揚了善意忽視的力量。正是這股力量使得大自然能夠踏上再生的旅程…… ——Medium網站 目前已有一些關於野化的開創性非小說類書籍問世:當中最著名的是伊莎貝拉.崔禮的《野之生》(Wilding)、喬治.蒙比奧特的《野性》(Feral),以及新近出版的書籍,凱兒.弗林的《遺棄之島》。 ——LitHub網站

特價39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遺棄之島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遺棄之島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05/11 出版

《森林祕境》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力推作家 榮獲表彰自然歷史寫作之約翰.巴勒斯獎章作品 作家 王盛弘 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 金恒鑣 野地錄音師.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 范欽慧 生態教授 陳玉峯 ――動容推薦(依姓名筆畫序) Amazon 4.5星推薦;Goodreads 4.2星推薦,超過3000則好評 《森林祕境》、《樹之歌》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盛讚:「對看似頹圮之地中的奇特堅毅生命做了鮮明探索,一部以嶄新視野看待自然與美的作品。」 世上罕見的野生牛隻,漫步於蘇格蘭最北端的無人島嶼。在遭到核輻射污染的車諾比土地上,已消失數個世代的野生動物再次現蹤。朝鮮半鳥上狹窄的非軍事區中的一座繁茂森林裡,支持著地球上一度滅絕或瀕危的萬千物種…… 優秀自然作家暨調查記者凱兒.弗林帶領讀者進入地球上最為荒涼駭人之地,那些因戰爭、天災、疾病或經濟衰退而遭到人類棄絕的處所。她發現自己足跡所及之處每每是一座生命蓬勃的「島嶼」:比起科學家所能做出的最樂觀預測,大自然總是更快且更全面地在這些「空蕪之地」中復甦。 《遺棄之島》帶領讀者走過這些輝煌的生態系統,大自然在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環境之中重拾力量與希望。儘管書中屢屢提及環境所遭受的剝削與氣候變遷等現實,大自然卻仍一再向我們揭示:即便是地球上污染最嚴重的地點,也能透過生態過程恢復原狀,重拾昔日光采。 佳評如潮: 凱兒.弗林的《遺棄之島》,層層剖析,循著詩人般的旅遊筆觸,走入異世界。十二處廢墟,如同十二因緣的環環相扣,試圖剖開人類最小也是最大的「遺棄之島」。 ——生態教授 陳玉峯 (一本)引人入勝的文集……(弗林)透過生動詩意的語言,描繪出自然界中運行的重大力量。這是最有力的書寫自然之作。 ——《出版人週刊》(星級評論) 無畏、堅定、觀察敏銳……弗林以詩人的靈魂與畫家的眼光來寫作…… ——《書目》雜誌(星級評論) 精彩出奇……引人入勝。 ——《圖書館雜誌》(星級評論) 出人意表……當你以為已無可供探索之境,卻有一位作家能夠別闢蹊徑……光彩奪目。 ——《旁觀者》週刊 以縈繞於心的文詞講述大自然反擊的歷程……美麗又令人回味無窮。 ——《星期日泰晤士報》 在這本敍述精彩詳盡的書中,弗林探索了天使不敢涉足之地……結果令人著迷、驚心又稱奇……字句讀來撼動人心。 ——凱斯琳.傑米(Kathleen Jamie),《新政治家》雜誌 《遺棄之島》令人耳目一新、大開眼界,內容包羅萬象、不容忽視,是一部振奮人心的重要作品。該書印證了,但凡有一絲機會,大自然即可迅速恢復生機,並激勵我們所有人更努力給予自然復元的機會,即使對看似破敗或無望的棲地亦是如此。 ——傑夫.凡德米爾(Jeff VanderMeer),《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遺落南境Ⅰ滅絕》(Annihilation)及《遺落南境三部曲》(Southern Reach Trilogy)作者 (弗林)觀察敏銳,善於發現事物的新面向及明辨細節,並以清晰抒情的文字道出心中所感……《遺棄之島》實際上遠不只是對邊緣地帶的實地查勘,儘管其的確是一部經過詳實研究的著作。該書也不僅僅是對心靈風景的動人探索。它藉由描繪目前橫掃全球的生態復甦之勢,頌揚了善意忽視的力量。正是這股力量使得大自然能夠踏上再生的旅程…… ——Medium網站 目前已有一些關於野化的開創性非小說類書籍問世:當中最著名的是伊莎貝拉.崔禮的《野之生》(Wilding)、喬治.蒙比奧特的《野性》(Feral),以及新近出版的書籍,凱兒.弗林的《遺棄之島》。 ——LitHub網站

特價39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牛津通識課10】元素週期表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牛津通識課10】元素週期表

日出出版 出版
2023/05/08 出版

什麼是元素週期表? 這份最廣為人知的科學圖表從何而來? 表上的元素是如何發現?怎麼命名?什麼樣子? 這些排列又代表什麼? 週期表問世後,百年來出現了上千種形式, 包括螺旋、同心圓、樹狀等等, 為什麼這麼多種?是否有最理想的版本? 關於元素,又有哪些最新發現? &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了解科學史上最重要的圖表。 & 元素週期表, 是所有人最熟悉的一張科學圖表, 它是化學研究的核心,也是人類掌握化學知識的重要工具。 週期表不僅幫助科學家不斷發現新元素, 使元素得到合理的分類,奠定了近代原子理論的重要基礎, 也讓我們得以預測元素的化學與物理性質, 以及可能的結合方式,成為現代各種科技突破的關鍵指引。 & 這張影響人類科學進展的重要圖表從何而來? 表上這些元素是怎麼被發現的?它們是什麼樣子? 科學家是如何找到元素之間存在的規律性與週期性? 什麼決定了元素在表上的順序? 哪些新技術被用來尋找空缺的元素?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又在哪些層面上影響週期系統? & 本書簡要介紹元素的發現與分類、週期系統的建立與演變, 以及相關的重要科學家與軼事, 並收錄了包括1871年門得列夫發表的第一版等多種具代表性的週期表版本, 也討論一百五十多年來出現了近千種週期表,是否有最理想的版本? & 透過本書, 你將全面認識週期表的重要性, 了解週期表不僅是枯燥的背誦, 還蘊藏了豐富的價值與無限的可能性。 & 【你是知識控嗎?關於牛津通識課】 用最簡明直白的方式,了解現代人最需要知道的大問題。 & 牛津通識課(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簡稱VSI)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系列叢書,秉持「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書圖書館」的信念,於1995年首次推出,多年來已出版近700本讀物,內容涉及歷史、神學、藝術、哲學、文學、醫學、自然科學、政治等數十多種領域。每一本書對應一個主題,由該領域公認的專家撰寫,篇幅簡潔精煉,並提供進一步深度閱讀的建議,確保讀者讀完後能建立該主題的專業級知識框架。 & 好評推薦 & 自門得列夫發表週期表後,一百五十多年來有許多人撰文介紹化學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系統。然而,唯有艾瑞克‧希瑞能以如此簡明扼要的方式,介紹元素週期表的來源、意義與最新發展。──菲力普•鮑爾(Philip Ball),《自然》(Nature)雜誌編輯、英國科普作家 &

特價26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我擁群像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擁群像

艾德.楊  著
臉譜文化 出版
2023/05/04 出版

你,從來不只是你, 而是你,加上一大群微生物。 一本讓祖克柏放床頭、比爾.蓋茲撰文推薦 大開你我眼界的微生物解謎之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年度百大注目好書 ●一推出旋即與《自私的基因》共列科普經典 ●《經濟學人》、《史密森尼》雜誌、《科學大眾》、《科學》期刊、《衛報》、《泰晤士報》等二十餘家國際媒體推薦及年度科普最佳選書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陳俊堯審訂暨導讀 李家維 國立清華大學 侯金堆講座教授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退研究員 高文媛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徐堉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張東君 科普作家 陳俊堯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 黃貞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楊倍昌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潘彥宏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老師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薛靜瑩 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生物老師& ──齊聲推薦 「長久以來,我們對微生物的想法都太過偏頗,甚至與它為敵,但其實我們需要它。」──艾徳.楊 你知道嗎?當你伸手觸摸桌子,微生物會從你的手飄到桌面上;當你開口說話,它們會像吐出的霧氣一樣從嘴裡噴出來。這些看不見的小居民以難以想像的數量住在我們的皮膚、腸道、口腔等各個身體部位裡,既能幫助我們建立免疫系統,但也可能讓我們生病。微生物與動物的互動關係其實就像八點檔,充滿愛恨情仇。自然界中有一種微生物會讓雄性鼠婦漸漸變得「女性化」,而它卻是蚊子重要的營養補充來源;也有一些昆蟲會假借保護之名,把密密麻麻的共生菌囚禁在細胞裡,需要用的時候將它們鬆綁,一旦沒用了就「全數殺光!」;至於人類,母乳中的寡糖是給寶寶腸道共生菌的飼料,乳汁裡的脂肪球更可以打包許多會吃細菌的病毒,讓嬰兒當作第一套共生病毒新手包。 除此之外,微生物也會形塑生物的飲食習慣、身體構造,甚至個性。沙漠的林鼠啃食毒葉子後,竟然意外獲得解毒的能力;當管蟲幼蟲想「轉大人」時,必須倚賴一大群特定的細菌才能順利成年;如果不小心將副鏈渦蟲從中間切成兩半,沒關係,微生物給牠的超能力會讓牠變成兩隻完整的個體。還有,你今天晚餐究竟會選擇漢堡薯條還是健康減脂餐,或許有一部分是因為微生物「操控」了你的腦呢! 幸好,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利用微生物。或許有一天,從診所看病拿回家的「藥包」,將不再裝著一顆顆藥丸,而是由許多種微生物組合而成的個人化處方;消滅登革熱的利器再也不是化學藥劑,而是一群載著共生菌的蚊子自己;添加益生菌的抗屑洗髮精因為效果顯著而大賣;整座建築物,乃至於整座城市都被塑造成充滿對我們有益的微生物,人類因此更加健康……。 這是一個以微生物為中心的未來,這是一本縱橫微生物學研究的著作。作者整理了數百篇的學術論文,為我們徹底打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探索體內不可思議的宇宙,了解我們與微生物相依為命的起源,它們如何用超乎意料的方法改變我們的身體、形塑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我們為了確保能與它們保持不越界的夥伴關係所使用的各種手段。這本有趣迷人的微生物群落入門書,不僅翻轉我們的認知,明白自己不再只是自己,還能瘋狂想像微生物主演的未來。 ▎國內外推薦 有一些學門,是假如沒有人領進門,你一定不會知道它有趣在哪裡、為什麼會讓人深陷於那個領域而無法自拔。由細菌人陳俊堯審訂的這本《我擁群像》就像一本旅遊導覽書,帶領我們走入微生物的世界,認識微生物的好處與壞處、貢獻或破壞、過去和未來,以及現在的進展。 ──張東君 科普作家 我很喜歡這本書。人類全身內外布滿細菌,細菌多到數量比我們自己的細胞還多。不只人類,其他動物、植物也全被細菌占滿。而且這個星球上的許多生物還被細菌控制生理、思考和行為。更可怕的是,我們每個細胞裡都有古早古早以前就入住共生的細菌,我們甚至還算是細菌的後人。……書裡每句話背後可能就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支持,內容是禁得起考驗的,觀點全面完整,是本讓人捨不得放下的有趣小書。 ──陳俊堯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 一般人是害怕細菌的,基本上這也沒什麼不對,因為大家覺得細菌這個詞直接和髒亂、疾病等連結,總之就是充滿貶義。也因此約莫二十年前,優格、優酪乳在國內的乳製品市場上正要大展身手時,廣告行銷花了好大的力氣告訴大家,細菌也是有好的,你一口一口喝下成千萬上億的細菌,非但不會生病,還能維護你的身體健康。時至今日我們應該都能相信細菌有壞有好,卻沒能意識到細菌跟我們生活的關聯性竟然這麼強,重要性竟有那樣大。等到這本書讀完之後,細菌這個詞仍然有貶義也好,轉變成有褒義也罷,但至少你一定能體會,我們人類這種構造這麼複雜、在演化上這麼晚才出現的物種,其實也沒比細菌厲害到哪。 ──潘彥宏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老師 這是我今年,甚至是近幾年以來,讀過最精采的一本科普書。科學界近年在細菌上的發現極為高產且多樣,從應對全球暖化到治療阿茲海默都有細菌的戲份,然而作者不愧為當今最優秀的科學作家之一,既能寫出科學的深度,也能描繪科學家的態度,輕巧細膩地引領我們滑過「微生物很重要」跟「微生物到底為什麼很重要」之間的鴻溝,外行人也能大有收穫。看完本書,你我的肉眼雖然依舊看不見微生物,但卻能開始「見微知著」,察覺微生物如何與萬物共創了這世界,也讓我們知道人類該走的下一步。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本書整理數百篇學術論文,卻絲毫沒有企圖用科學知識壓垮你,隨著書頁,你將跟著作者的文字掉進迷人又令人驚奇的新見解裡,《我擁群像》是艾德.楊的傑出之作。 ──比爾.蓋茲 《我擁群像》是本傑出的微生物科普書,栩栩如生的寫法讓你閱讀的同時能充分感受到作者充滿熱情的感染魅力。 ──《紐約時報》書評 本書大量且鉅細靡遺地描述那個看不見的宇宙如何塑造的我們的世界,這本書的內容完全不辜負它的書名,在優美,饒富閱讀樂趣的散文裡,充滿許許多多關於眾多微生物的真相……作者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加入人文的觀點,豐富了這本書的科學細節。……還有,他實在太有趣了。 ──《華爾街日報》 &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千腦智能新理論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千腦智能新理論

星出版 出版
2023/05/04 出版

比爾・蓋茲2021年聖誕季閱讀清單選書 《金融時報》2021年度最佳書籍之一 & 「傑夫・霍金斯這本書探討人類智慧的新理論⋯⋯會把你的頭腦變成一個漩渦,裡面滿是令人興奮的刺激想法。」——比爾・蓋茲 & 一位暢銷書作家、神經科學家暨電腦工程師提出他的智慧理論,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大腦與人工智慧前景的理解。 & 儘管神經科學大有進步,我們在解答其最大問題方面進展甚微:大腦中的簡單細胞如何產生智能? & 傑夫・霍金斯團隊發現,大腦利用類似地圖的結構建構世界的模型──並非只是單一模型,而是為我們所知的一切事物建構成千上萬個模型。此一發現使霍金斯得以回答關於我們如何感知世界、我們為何會有自我意識,以及高階思維起源的重要問題。 & 本書預示了智慧理論的一場革命,討論的議題十分精彩,是名副其實的「大思想」著作。 •人腦如何運作 •新腦與舊腦的差異 •何謂「意識」?揭開意識的奧祕 •打造真正AGI智慧型機器的可能性,以及我們為何不用害怕這種機器 •機器智能的未來 •人類錯誤信念的起源與危害 •人腦與機器融合:上傳大腦;人機結合 •維基地球:保存人類知識的重要性;人類遺產規劃 •基因編輯何時必要 •人類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 &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

艾德.楊  著
臉譜文化 出版
2023/05/04 出版

你,從來不只是你, 而是你,加上一大群微生物。 一本讓祖克柏放床頭、比爾.蓋茲撰文推薦 大開你我眼界的微生物解謎之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年度百大注目好書 ●一推出旋即與《自私的基因》共列科普經典 ●《經濟學人》、《史密森尼》雜誌、《科學大眾》、《科學》期刊、《衛報》、《泰晤士報》等二十餘家國際媒體推薦及年度科普最佳選書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陳俊堯審訂暨導讀 李家維 國立清華大學 侯金堆講座教授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退研究員 高文媛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徐堉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張東君 科普作家 陳俊堯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 黃貞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楊倍昌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潘彥宏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老師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薛靜瑩 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生物老師& ──齊聲推薦 「長久以來,我們對微生物的想法都太過偏頗,甚至與它為敵,但其實我們需要它。」──艾徳.楊 你知道嗎?當你伸手觸摸桌子,微生物會從你的手飄到桌面上;當你開口說話,它們會像吐出的霧氣一樣從嘴裡噴出來。這些看不見的小居民以難以想像的數量住在我們的皮膚、腸道、口腔等各個身體部位裡,既能幫助我們建立免疫系統,但也可能讓我們生病。微生物與動物的互動關係其實就像八點檔,充滿愛恨情仇。自然界中有一種微生物會讓雄性鼠婦漸漸變得「女性化」,而它卻是蚊子重要的營養補充來源;也有一些昆蟲會假借保護之名,把密密麻麻的共生菌囚禁在細胞裡,需要用的時候將它們鬆綁,一旦沒用了就「全數殺光!」;至於人類,母乳中的寡糖是給寶寶腸道共生菌的飼料,乳汁裡的脂肪球更可以打包許多會吃細菌的病毒,讓嬰兒當作第一套共生病毒新手包。 除此之外,微生物也會形塑生物的飲食習慣、身體構造,甚至個性。沙漠的林鼠啃食毒葉子後,竟然意外獲得解毒的能力;當管蟲幼蟲想「轉大人」時,必須倚賴一大群特定的細菌才能順利成年;如果不小心將副鏈渦蟲從中間切成兩半,沒關係,微生物給牠的超能力會讓牠變成兩隻完整的個體。還有,你今天晚餐究竟會選擇漢堡薯條還是健康減脂餐,或許有一部分是因為微生物「操控」了你的腦呢! 幸好,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利用微生物。或許有一天,從診所看病拿回家的「藥包」,將不再裝著一顆顆藥丸,而是由許多種微生物組合而成的個人化處方;消滅登革熱的利器再也不是化學藥劑,而是一群載著共生菌的蚊子自己;添加益生菌的抗屑洗髮精因為效果顯著而大賣;整座建築物,乃至於整座城市都被塑造成充滿對我們有益的微生物,人類因此更加健康……。 這是一個以微生物為中心的未來,這是一本縱橫微生物學研究的著作。作者整理了數百篇的學術論文,為我們徹底打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探索體內不可思議的宇宙,了解我們與微生物相依為命的起源,它們如何用超乎意料的方法改變我們的身體、形塑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我們為了確保能與它們保持不越界的夥伴關係所使用的各種手段。這本有趣迷人的微生物群落入門書,不僅翻轉我們的認知,明白自己不再只是自己,還能瘋狂想像微生物主演的未來。 ▎國內外推薦 有一些學門,是假如沒有人領進門,你一定不會知道它有趣在哪裡、為什麼會讓人深陷於那個領域而無法自拔。由細菌人陳俊堯審訂的這本《我擁群像》就像一本旅遊導覽書,帶領我們走入微生物的世界,認識微生物的好處與壞處、貢獻或破壞、過去和未來,以及現在的進展。 ──張東君 科普作家 我很喜歡這本書。人類全身內外布滿細菌,細菌多到數量比我們自己的細胞還多。不只人類,其他動物、植物也全被細菌占滿。而且這個星球上的許多生物還被細菌控制生理、思考和行為。更可怕的是,我們每個細胞裡都有古早古早以前就入住共生的細菌,我們甚至還算是細菌的後人。……書裡每句話背後可能就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支持,內容是禁得起考驗的,觀點全面完整,是本讓人捨不得放下的有趣小書。 ──陳俊堯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 一般人是害怕細菌的,基本上這也沒什麼不對,因為大家覺得細菌這個詞直接和髒亂、疾病等連結,總之就是充滿貶義。也因此約莫二十年前,優格、優酪乳在國內的乳製品市場上正要大展身手時,廣告行銷花了好大的力氣告訴大家,細菌也是有好的,你一口一口喝下成千萬上億的細菌,非但不會生病,還能維護你的身體健康。時至今日我們應該都能相信細菌有壞有好,卻沒能意識到細菌跟我們生活的關聯性竟然這麼強,重要性竟有那樣大。等到這本書讀完之後,細菌這個詞仍然有貶義也好,轉變成有褒義也罷,但至少你一定能體會,我們人類這種構造這麼複雜、在演化上這麼晚才出現的物種,其實也沒比細菌厲害到哪。 ──潘彥宏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老師 這是我今年,甚至是近幾年以來,讀過最精采的一本科普書。科學界近年在細菌上的發現極為高產且多樣,從應對全球暖化到治療阿茲海默都有細菌的戲份,然而作者不愧為當今最優秀的科學作家之一,既能寫出科學的深度,也能描繪科學家的態度,輕巧細膩地引領我們滑過「微生物很重要」跟「微生物到底為什麼很重要」之間的鴻溝,外行人也能大有收穫。看完本書,你我的肉眼雖然依舊看不見微生物,但卻能開始「見微知著」,察覺微生物如何與萬物共創了這世界,也讓我們知道人類該走的下一步。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本書整理數百篇學術論文,卻絲毫沒有企圖用科學知識壓垮你,隨著書頁,你將跟著作者的文字掉進迷人又令人驚奇的新見解裡,《我擁群像》是艾德.楊的傑出之作。 ──比爾.蓋茲 《我擁群像》是本傑出的微生物科普書,栩栩如生的寫法讓你閱讀的同時能充分感受到作者充滿熱情的感染魅力。 ──《紐約時報》書評 本書大量且鉅細靡遺地描述那個看不見的宇宙如何塑造的我們的世界,這本書的內容完全不辜負它的書名,在優美,饒富閱讀樂趣的散文裡,充滿許許多多關於眾多微生物的真相……作者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加入人文的觀點,豐富了這本書的科學細節。……還有,他實在太有趣了。 ──《華爾街日報》 &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樹葉物語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樹葉物語

高圭弘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05/02 出版

如果不是樹葉,最初地球不會有任何生命存在。 葉子是植物的生存基礎。 植物為了打造更有利的生存所準備的一切, 都在葉子上完成。 樹木會利用葉子搧風,樹木會落下葉子以便在風雪交加的冬日原野中贏得生存之戰。葉子奧祕無窮。 然而,葉子不僅止於此。 葉子不只擁有每種植物的重要特徵,更是製造能量的生命之窗。 唯有葉子能夠接收太陽的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將光能轉換成其他生命生存所需的能量――氧氣。眾所周知,所有生命都需要氧氣才能存活。 換言之,植物不僅透過光合作用製造使自己生長的養分,也養活了地球上所有生命,使生命能夠呼吸。 「我想和喜愛樹木或熱愛自然的所有人一起分享,蘊藏在一片片葉子裡的生命故事。」 &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05/02 出版

前所未見、具高度爆發性的科學史 本書遠遠偏離了我們多數人被教導的西方經典情節, 但卻真正拓展了我們就過往與現今的全球科學眼界。 波斯克特巧妙地將默默無聞人士的成就融入更廣泛的科學史……篇幅內容論述明晰。」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當我們說到現代科學的起源時,習慣從歐洲開始,我們記得哥白尼、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這些思想巨擘。然而科學的歷史並不是、也從來不是歐洲特有的努力歷程。哥白尼仰賴根源自阿拉伯和波斯文本的數學技術;牛頓的運動定律用上了亞洲和非洲進行的天文學觀測成果;當達爾文撰著《物種起源》之時,他參考了一本十六世紀的中國百科全書;還有當愛因斯坦研究量子力學時,他受到了來自孟加拉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玻色的啟發。 《被蒙蔽的視野》是前所未見的科學史,講述了科學發展中的無名英雄,披露最重要的科學突破是來自全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思想交流。在這部雄心勃勃,啟迪思維的歷史當中,詹姆士.波斯克特重塑了科學史,揭示了非洲、美洲、亞洲和太平洋上科學家對這段全球故事做出的重要貢獻。 本書將科學史安置於世界史的核心地位,也為現代世界的形成提供了一個嶄新視角,不再聚焦於某些菁英,也不再只看著歐洲,撥開被刻意蒙蔽的視野。要更深刻認識現代史,我們就必須關注全球科學史。 &

7 特價47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樹葉物語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樹葉物語

高圭弘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05/02 出版

如果不是樹葉,最初地球不會有任何生命存在。 葉子是植物的生存基礎。 植物為了打造更有利的生存所準備的一切, 都在葉子上完成。 樹木會利用葉子搧風,樹木會落下葉子以便在風雪交加的冬日原野中贏得生存之戰。葉子奧祕無窮。 然而,葉子不僅止於此。 葉子不只擁有每種植物的重要特徵,更是製造能量的生命之窗。 唯有葉子能夠接收太陽的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將光能轉換成其他生命生存所需的能量――氧氣。眾所周知,所有生命都需要氧氣才能存活。 換言之,植物不僅透過光合作用製造使自己生長的養分,也養活了地球上所有生命,使生命能夠呼吸。 「我想和喜愛樹木或熱愛自然的所有人一起分享,蘊藏在一片片葉子裡的生命故事。」 &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被蒙蔽的視野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被蒙蔽的視野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05/02 出版

前所未見、具高度爆發性的科學史 本書遠遠偏離了我們多數人被教導的西方經典情節, 但卻真正拓展了我們就過往與現今的全球科學眼界。 波斯克特巧妙地將默默無聞人士的成就融入更廣泛的科學史……篇幅內容論述明晰。」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當我們說到現代科學的起源時,習慣從歐洲開始,我們記得哥白尼、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這些思想巨擘。然而科學的歷史並不是、也從來不是歐洲特有的努力歷程。哥白尼仰賴根源自阿拉伯和波斯文本的數學技術;牛頓的運動定律用上了亞洲和非洲進行的天文學觀測成果;當達爾文撰著《物種起源》之時,他參考了一本十六世紀的中國百科全書;還有當愛因斯坦研究量子力學時,他受到了來自孟加拉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玻色的啟發。 《被蒙蔽的視野》是前所未見的科學史,講述了科學發展中的無名英雄,披露最重要的科學突破是來自全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思想交流。在這部雄心勃勃,啟迪思維的歷史當中,詹姆士.波斯克特重塑了科學史,揭示了非洲、美洲、亞洲和太平洋上科學家對這段全球故事做出的重要貢獻。 本書將科學史安置於世界史的核心地位,也為現代世界的形成提供了一個嶄新視角,不再聚焦於某些菁英,也不再只看著歐洲,撥開被刻意蒙蔽的視野。要更深刻認識現代史,我們就必須關注全球科學史。 &

特價47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心中有數,腳下有路:用數學思維解讀世界、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心中有數,腳下有路:用數學思維解讀世界、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劉雪峰  著
如何 出版
2023/05/01 出版

人生就是不斷尋找更優解的過程, 善用數學,就能重新求證我們的人生! & 看《甄嬛傳》跟寫好論文有什麼關係? 微軟和蘋果是如何成功的? 股票什麼時候漲,什麼時候跌? 什麼才是好的設計? & 把數學智慧,運用於日常人生! 19種數學工具,引領你探尋數與理的浪漫, 把複雜的世界簡單化,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大小難題! & 小到電鍋為什麼不會糊底,筷子夾不起來豌豆怎麼辦;大到股票的漲跌、如何更好的與人相處、選擇自己的職業……這些看似與數學無關的問題,其實都蘊含著深刻的數學思維。 本書除了以文科生都能懂的方式,讓我們既可以從生活中的知識和經驗理解數學,還可反推以數學思維解釋人生。讀完本書不但能受到啟發,還可練就以理性的視角更深刻地思考問題。 & 【本書特色】 ★一本人人看得懂的有趣數學思維書!不論曖昧的人際關係、懸而未決的經濟問題、你最迫切想知道的投資決策……都能用數學思維輕鬆解決! & 人與猴子最大的差別,就是人類發明了數學,讓我們能更看清這個世界, 並且做出精準預測。這本書充滿生活化有趣例子,幫助讀者重拾人類的長處。 ──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特價21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心中有數,腳下有路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心中有數,腳下有路

劉雪峰  著
如何 出版
2023/05/01 出版

人生就是不斷尋找更優解的過程, 善用數學,就能重新求證我們的人生! & 看《甄嬛傳》跟寫好論文有什麼關係? 微軟和蘋果是如何成功的? 股票什麼時候漲,什麼時候跌? 什麼才是好的設計? & 把數學智慧,運用於日常人生! 19種數學工具,引領你探尋數與理的浪漫, 把複雜的世界簡單化,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大小難題! & 小到電鍋為什麼不會糊底,筷子夾不起來豌豆怎麼辦;大到股票的漲跌、如何更好的與人相處、選擇自己的職業……這些看似與數學無關的問題,其實都蘊含著深刻的數學思維。 本書除了以文科生都能懂的方式,讓我們既可以從生活中的知識和經驗理解數學,還可反推以數學思維解釋人生。讀完本書不但能受到啟發,還可練就以理性的視角更深刻地思考問題。 & 【本書特色】 ★一本人人看得懂的有趣數學思維書!不論曖昧的人際關係、懸而未決的經濟問題、你最迫切想知道的投資決策……都能用數學思維輕鬆解決! & 人與猴子最大的差別,就是人類發明了數學,讓我們能更看清這個世界, 並且做出精準預測。這本書充滿生活化有趣例子,幫助讀者重拾人類的長處。 ──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特價21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化學實驗開外掛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化學實驗開外掛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04/13 出版

做實驗不必進實驗室 學化學也可以很生活 & 台灣科學教育,重紙筆測驗不重實作,許多學生很會考試,卻無法真正從現象觀察出原理;更多學生視化學為畏途,早早放棄學習。 本書打破傳統教科書框架,以中學課綱為基礎,書中實驗全都不須進入實驗室,以手邊素材就能輕鬆完成。家長可以帶孩子一起動手做,教師可以參考設計教案、帶領學生探究實作。 搭配實驗,透過趣味人物角色對話,循序講解知識。化學不再是枯燥的文字,重拾學習樂趣,也打下科學素養基本功! &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化學實驗開外掛:35個生活實驗輕鬆建立科學素養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化學實驗開外掛:35個生活實驗輕鬆建立科學素養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04/13 出版

做實驗不必進實驗室 學化學也可以很生活 & 台灣科學教育,重紙筆測驗不重實作,許多學生很會考試,卻無法真正從現象觀察出原理;更多學生視化學為畏途,早早放棄學習。 本書打破傳統教科書框架,以中學課綱為基礎,書中實驗全都不須進入實驗室,以手邊素材就能輕鬆完成。家長可以帶孩子一起動手做,教師可以參考設計教案、帶領學生探究實作。 搭配實驗,透過趣味人物角色對話,循序講解知識。化學不再是枯燥的文字,重拾學習樂趣,也打下科學素養基本功! &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花之魔藥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花之魔藥學

楓樹林 出版
2023/04/12 出版

~1001種花卉的歷史、象徵意義與絕美的手繪圖~ ★美國亞馬遜4.8星,1100多條至高好評! 好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家與花卉的愛好者們都相當熟悉花卉所隱藏的意義, 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花語」,用來含蓄地傳達我們的渴望與心情。 一朵簡單的花朵就能夠表達許多隱藏的涵義, 可以用來挑逗地說「我喜歡你」,也可以用來認真地宣告恆久遠的愛。 ◆甜豆可以用來表示友好的「我正在想著你」、 ◆玫瑰薰衣草正大聲地宣告著「我對你一見鍾情」、 ◆老鸛草象徵「友誼」、木槿期許著「和平與幸福」。 S.特蕾莎.迪茲女士精心地整理了1001種人們最愛的花卉, 加上新穎且詳細的說明,並附上令人驚豔的彩色古典手繪圖。 依照學名與俗名列出了所有的花卉, 並收集了她們從希臘羅馬時期到現代,各種充滿趣味或是不為人知的花語。 ▲如果你是「大地魔法師」,能參考花卉的【魔法效果】,施行成功、財富、愛、勇氣等等儀式。 ▲如果你是「花藝師」、「園藝療癒師」,能透過令人驚豔的古典手繪圖,認識植物萬般風情。 ▲如果是你「身心靈從業者」能透過花的【象徵意義】進行解夢或占卜。 ▲如果你是「植物研究者」、「歷史學家」則能從花的學名、各國俗名,以及搜羅的傳說、詩歌等【軼聞】認識其後的文化故事。 無論你是要在婚禮上發表動人的宣言, 或是瞭解收到或送出的花卉究竟代表什麼涵意, 《花之魔藥學》皆是不可錯過的必藏珍品, 邀請植物愛好者、花店經營者、繪圖師、花精師、大地魔法師、園藝療癒師 走入繁盛的花園,開啟此生難忘的視覺饗宴。 本書特色 ◎收錄全球1001種花卉與植物全彩唯美古典手繪圖,優雅、柔美,植物迷必藏! ◎涵蓋花卉學名、各國俗名、象徵意義、魔法效果,以及神話、中世紀傳說、民俗故事和詩歌中的意義。 ◎附錄常見花卉名稱、含義組織雙重索引系統,植物愛好者、花店經營者、繪圖師、花精師、大地魔法師、園藝療癒師必備書籍。 傾心推薦 ◆植物系女巫/Claudia ◆芳療天后/Gina(許怡蘭) ◆芳療與香草生活保健作家/女巫阿娥 ◆CZT禪繞認證教師、植物畫家/Nana C. ◆金鼎獎植物科普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女巫藥草園/喬夏 &

特價5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花之魔藥學:1001種花卉象徵意義、魔法效果、古典手繪圖,植物迷必藏珍品!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花之魔藥學:1001種花卉象徵意義、魔法效果、古典手繪圖,植物迷必藏珍品!

楓樹林 出版
2023/04/12 出版

~1001種花卉的歷史、象徵意義與絕美的手繪圖~ ★美國亞馬遜4.8星,1100多條至高好評! 好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家與花卉的愛好者們都相當熟悉花卉所隱藏的意義, 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花語」,用來含蓄地傳達我們的渴望與心情。 一朵簡單的花朵就能夠表達許多隱藏的涵義, 可以用來挑逗地說「我喜歡你」,也可以用來認真地宣告恆久遠的愛。 ◆甜豆可以用來表示友好的「我正在想著你」、 ◆玫瑰薰衣草正大聲地宣告著「我對你一見鍾情」、 ◆老鸛草象徵「友誼」、木槿期許著「和平與幸福」。 S.特蕾莎.迪茲女士精心地整理了1001種人們最愛的花卉, 加上新穎且詳細的說明,並附上令人驚豔的彩色古典手繪圖。 依照學名與俗名列出了所有的花卉, 並收集了她們從希臘羅馬時期到現代,各種充滿趣味或是不為人知的花語。 ▲如果你是「大地魔法師」,能參考花卉的【魔法效果】,施行成功、財富、愛、勇氣等等儀式。 ▲如果你是「花藝師」、「園藝療癒師」,能透過令人驚豔的古典手繪圖,認識植物萬般風情。 ▲如果是你「身心靈從業者」能透過花的【象徵意義】進行解夢或占卜。 ▲如果你是「植物研究者」、「歷史學家」則能從花的學名、各國俗名,以及搜羅的傳說、詩歌等【軼聞】認識其後的文化故事。 無論你是要在婚禮上發表動人的宣言, 或是瞭解收到或送出的花卉究竟代表什麼涵意, 《花之魔藥學》皆是不可錯過的必藏珍品, 邀請植物愛好者、花店經營者、繪圖師、花精師、大地魔法師、園藝療癒師 走入繁盛的花園,開啟此生難忘的視覺饗宴。 本書特色 ◎收錄全球1001種花卉與植物全彩唯美古典手繪圖,優雅、柔美,植物迷必藏! ◎涵蓋花卉學名、各國俗名、象徵意義、魔法效果,以及神話、中世紀傳說、民俗故事和詩歌中的意義。 ◎附錄常見花卉名稱、含義組織雙重索引系統,植物愛好者、花店經營者、繪圖師、花精師、大地魔法師、園藝療癒師必備書籍。 傾心推薦 ◆植物系女巫/Claudia ◆芳療天后/Gina(許怡蘭) ◆芳療與香草生活保健作家/女巫阿娥 ◆CZT禪繞認證教師、植物畫家/Nana C. ◆金鼎獎植物科普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女巫藥草園/喬夏 &

7 特價5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宇宙從我心中生起(二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宇宙從我心中生起(二版)

地平線 出版
2023/04/10 出版

森林中的一棵樹倒下,如果旁邊沒有人看見,它是否發出了聲音? 宇宙存在的先決條件是,「觀察者」必須存在 你的意識決定了宇宙 「二十一世紀愛因斯坦」頂尖生物學家、幹細胞研究先驅羅伯・蘭薩 ╳ 知名天文學家鮑伯.博曼 以「生命宇宙論」重新詮釋宇宙的基本原理 宇宙的誕生,絕非始於隨機的碰撞與爆炸...... 是生命與意識形塑了宇宙! 回應《時間簡史》,21世紀人類無法迴避的革命性宇宙論 生命與意識,才是了解宇宙的基礎; 我們感覺到的真實,是與意識有關的過程! 物體是否真實存在?如果沒有看、思、聽等各種各樣的感知,我們還剩下什麼? 少了生物,又怎麼知道任何事物是否真的存在? 「森林中的一棵樹倒下,如果旁邊沒有人看見,它是否發出了聲音?」 事實上,如果沒有觀察者、耳朵和大腦,倒下的樹只會帶來空氣的波動。 你以為「存在」的實相,其實是大腦或心智所創造的,換句話說,是你轉動了宇宙。 宇宙專為生命量身打造, 是生命創造宇宙,而非宇宙創造生命! 既然宇宙可以擁有任何特性,為什麼卻「碰巧」擁有適合生命的特性? 如果宇宙的誕生真的只是隨機的粒子碰撞,隨機的自然過程怎麼可能創造出知覺(意識)? 「生命宇宙論」恰恰解答了這個謎題:是生命與意識形塑了宇宙! 量子理論告訴我們,沒有一顆「次原子粒子」是固定不動的,它們與觀察者息息相關, 少了有意識的觀察者,它們充其量只是一個尚未確定的機率。 如同發明「黑洞」一詞的約翰.惠勒所說,宇宙存在的先決條件是:「觀察者」必須存在。 時間和空間並非真的存在,宇宙是你的大腦播放出來的! 時間和空間都是奇特的無形存在,我們無法把它拿起來或放在某處。 時間和空間,都需要生物觀察才得以存在,少了動物的感知,時間和空間根本不存在。 它們是詮釋跟理解的方式,它們是動物心理邏輯的一部分。 大腦就像是DVD播放機裡的電子儀器,是它讓你的宇宙活起來, 時間和空間都是神經元創造出來的主觀感受。 是扮演觀察者的動物創造了現實,而不是現實創造了觀察者。 唯有被感知到的東西才是真的,意識決定了一切。 「生命宇宙論」推證:死亡是不存在的! 如果現實是我們自己的意識產物,這種意識真的可以被消滅嗎? 如果「我」只是這副軀體,那麼我必然會死。 如果我是我的意識、經驗與感官,那麼我一定不會死! 這股內在能量不會因為軀體的死亡而消失,因為能量守恆是最正確無誤的科學原理之一, 能量是永垂不朽的,無法製造也無法消滅。 生命宇宙論的七大法則: ◆生命宇宙論第一法則:我們感知到的真實是一個與意識有關的過程。 ◆生命宇宙論第二法則:外在感知與內在感知密不可分。兩者猶如硬幣的兩面,無法分割。 ◆生命宇宙論第三法則:粒子與物體跟觀察者息息相關。少了有意識的觀察者,它們充其量只是處於一種尚未確定的機率波狀態。 ◆生命宇宙論第四法則:少了意識的存在,「物質」處於尚未確定的機率狀態。意識存在前的任何宇宙只可能處於一種機率狀態。 ◆生命宇宙論第五法則:宇宙結構唯有透過生命宇宙論才能解釋。宇宙專為生命量身打造,這一點合情合理,因為生命創造宇宙,而非宇宙創造生命。宇宙只是自我的全套時空邏輯。 ◆生命宇宙論第六法則:少了動物的感知,時間根本不存在。我們用時間這種過程來感知宇宙內的變化。 ◆生命宇宙論第七法則:空間跟時間一樣,並非物體或東西。空間是動物理解的一種形式,不具有獨立的真實性。我們隨身攜帶空間與時間,就像烏龜揹負著龜殼。因此沒有生命,事件就沒有絕對獨立存在的基礎。 &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大腦「真正的秘密」,揭開複雜的運作原理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大腦「真正的秘密」,揭開複雜的運作原理

馬可孛羅 出版
2023/04/08 出版

「簡單一句話:你的大腦並不可靠!」 ——迪恩‧柏奈特 最幽默的神經科學家迪恩‧柏奈特又來了! 《衛報》點閱次數超過1100萬的神經科學家奠基之作! & 一本關於「不理智的大腦」, 最幽默、理性又超容易理解的腦科學書! Ø《圖書館雜誌》科學類推薦好書 Ø 書評網Goodreads科學科技類好書決選 Ø 亞馬遜4.5顆星好評 Ø 衛報連載超過6年的專欄作家 Ø台大心理系副教授 謝伯讓、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助理教授 黃貞祥可靠推薦 深度分析大腦的六大面向:記憶、感知、智能、恐懼、性格、他人、健康 ★&生活厭世很想躺平,但是我們真的可以不動嗎? ★&雖然移動和飲食是基本需求,但是腦部讓一切變得很複雜? ★&人類步行時竟然可以什麼都不想? ★&為什麼人類可以走路、開車,但是坐車會頭暈? ★&人一次只能記4樣物品,靠什麼方法可以讓大腦記更多? ★&嗅覺竟然比味覺強大,人能夠聞出的味道有1兆種? ★人類記憶記錄下的經歷及知識是真的嗎? ★壓力會增加工作表現是怎麼一回事? 在衛報上連載「翻轉大腦」專欄超過六年的專欄作家迪恩.柏奈特,同時也是一位神經科學家,針對人類最神秘的器官「大腦」,進行一趟幽默詼諧易懂的科普旅程。 大腦是意識的所在,也是所有人類的引擎,但它混亂、容易出錯和雜亂無章。比如說你知道你的記憶是不客觀的嗎? 陰謀論和迷信是健康大腦的必然結果? 或者酒精真的可以提高你的記憶力? 在《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中,柏奈特解釋了人類大腦的所有缺陷,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我們所說、所做和經歷的一切,且大力的讚揚這些優缺點。這本書以神經科學研究為基礎,並用有趣、輕鬆易讀,且具象的比喻方式讓你一秒就懂大腦的運作方式! 非常適合想知道為什麼你的大腦似乎一心想要破壞你的生活,以及大腦到底是什麼鬼東西的人。 &

7 特價34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

馬可孛羅 出版
2023/04/08 出版

「簡單一句話:你的大腦並不可靠!」 ——迪恩‧柏奈特 最幽默的神經科學家迪恩‧柏奈特又來了! 《衛報》點閱次數超過1100萬的神經科學家奠基之作! & 一本關於「不理智的大腦」, 最幽默、理性又超容易理解的腦科學書! Ø《圖書館雜誌》科學類推薦好書 Ø 書評網Goodreads科學科技類好書決選 Ø 亞馬遜4.5顆星好評 Ø 衛報連載超過6年的專欄作家 Ø台大心理系副教授 謝伯讓、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助理教授 黃貞祥可靠推薦 深度分析大腦的六大面向:記憶、感知、智能、恐懼、性格、他人、健康 ★&生活厭世很想躺平,但是我們真的可以不動嗎? ★&雖然移動和飲食是基本需求,但是腦部讓一切變得很複雜? ★&人類步行時竟然可以什麼都不想? ★&為什麼人類可以走路、開車,但是坐車會頭暈? ★&人一次只能記4樣物品,靠什麼方法可以讓大腦記更多? ★&嗅覺竟然比味覺強大,人能夠聞出的味道有1兆種? ★人類記憶記錄下的經歷及知識是真的嗎? ★壓力會增加工作表現是怎麼一回事? 在衛報上連載「翻轉大腦」專欄超過六年的專欄作家迪恩.柏奈特,同時也是一位神經科學家,針對人類最神秘的器官「大腦」,進行一趟幽默詼諧易懂的科普旅程。 大腦是意識的所在,也是所有人類的引擎,但它混亂、容易出錯和雜亂無章。比如說你知道你的記憶是不客觀的嗎? 陰謀論和迷信是健康大腦的必然結果? 或者酒精真的可以提高你的記憶力? 在《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中,柏奈特解釋了人類大腦的所有缺陷,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我們所說、所做和經歷的一切,且大力的讚揚這些優缺點。這本書以神經科學研究為基礎,並用有趣、輕鬆易讀,且具象的比喻方式讓你一秒就懂大腦的運作方式! 非常適合想知道為什麼你的大腦似乎一心想要破壞你的生活,以及大腦到底是什麼鬼東西的人。 &

特價34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再生:幹細胞治療、再生醫學,生命科學研究新趨勢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再生:幹細胞治療、再生醫學,生命科學研究新趨勢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04/06 出版

一本好讀的入門書 介紹再生的歷史、哲學與科學 以及再生在醫學到生態學的應用   有些器官、組織,甚至生物在某些條件下,可以重新長出一部分或整個生命系統,然而有些器官、組織或生物,在任何條件下都無法再生。用正確的方式把蚯蚓切成兩半,你可能會遇到兩條扭動的蠕蟲。切除水螅的頭部,牠可能會長出新的頭,但切掉人類的一隻手臂,這個人會永遠少一隻手。 & 為何有如此差異?有哪些因子和哪些規則主導再生過程?真的有一套再生邏輯,也就是一組規則,貫穿生物學的各個領域以及生命的各種尺度嗎?從每一種生命系統內的再生,我們能學到什麼,又如何把這些知識轉譯到其他系統並做比較?此外,我們可以應用再生醫學治癒帕金森氏症、脊髓損傷、多種神經退化疾病的病人嗎? & 這是一本探討生物再生的入門書籍,簡短易讀,環顧從細菌、神經、幹細胞,到生物個體與複雜系統的各種尺度,提出一系列啟發思考的深刻問題,不論是政策制訂者、生物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學生、教師及一般讀者,若能了解再生並想像這種過程怎樣在生命各尺度運作,都能從中獲益。並幫助讀者建立新觀點,把再生視為生命系統的一種過程,了解與幹細胞有關的科學和倫理問題。這種新觀點也會讓讀者體認到,所有生命系統是如何交織相連且互相影響。 & 好評推薦 & 這本書展現許多非凡傑出之處,也提出一種獨特的途徑,不僅讓廣大讀者受益,也是應對人類與全球生態發展當前挑戰所必需的。這是一項重要的貢獻。──沃爾利切克(Hanna Lucia Worliczek),奧地利維也納大學& & 一本真正發人深省的書,不只適合學生與科學家,也適合政治人物與一般大眾。──羅廷格(Eric Röttinger),法國蔚藍海岸大學癌症與老化研究所 &

7 特價2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再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再生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04/06 出版

一本好讀的入門書 介紹再生的歷史、哲學與科學 以及再生在醫學到生態學的應用   有些器官、組織,甚至生物在某些條件下,可以重新長出一部分或整個生命系統,然而有些器官、組織或生物,在任何條件下都無法再生。用正確的方式把蚯蚓切成兩半,你可能會遇到兩條扭動的蠕蟲。切除水螅的頭部,牠可能會長出新的頭,但切掉人類的一隻手臂,這個人會永遠少一隻手。 & 為何有如此差異?有哪些因子和哪些規則主導再生過程?真的有一套再生邏輯,也就是一組規則,貫穿生物學的各個領域以及生命的各種尺度嗎?從每一種生命系統內的再生,我們能學到什麼,又如何把這些知識轉譯到其他系統並做比較?此外,我們可以應用再生醫學治癒帕金森氏症、脊髓損傷、多種神經退化疾病的病人嗎? & 這是一本探討生物再生的入門書籍,簡短易讀,環顧從細菌、神經、幹細胞,到生物個體與複雜系統的各種尺度,提出一系列啟發思考的深刻問題,不論是政策制訂者、生物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學生、教師及一般讀者,若能了解再生並想像這種過程怎樣在生命各尺度運作,都能從中獲益。並幫助讀者建立新觀點,把再生視為生命系統的一種過程,了解與幹細胞有關的科學和倫理問題。這種新觀點也會讓讀者體認到,所有生命系統是如何交織相連且互相影響。 & 好評推薦 & 這本書展現許多非凡傑出之處,也提出一種獨特的途徑,不僅讓廣大讀者受益,也是應對人類與全球生態發展當前挑戰所必需的。這是一項重要的貢獻。──沃爾利切克(Hanna Lucia Worliczek),奧地利維也納大學& & 一本真正發人深省的書,不只適合學生與科學家,也適合政治人物與一般大眾。──羅廷格(Eric Röttinger),法國蔚藍海岸大學癌症與老化研究所 &

特價2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疼痛大解密:解開痛覺的假象與真相,我們為何會痛以及療癒疼痛的新科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疼痛大解密:解開痛覺的假象與真相,我們為何會痛以及療癒疼痛的新科學

臉譜文化 出版
2023/04/01 出版

近年來,醫學迎來疼痛科學的崛起,不僅是因為有愈來愈多人深受各式各樣的疼痛困擾,也因我們對疼痛的理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我們總認為疼痛即是有害,醫學界也長期認定疼痛來自於身體、由大腦偵測,使得許多醫療專業人士也如此治療病人。但從這本書開始,你將發現我們一直以來其實都誤解了疼痛。疼痛其實不一定是受到損害的指標,而是大腦過度防衛的訊號。 本書將帶你探索疼痛科學的前端研究,從疼痛的由來與意義、疼痛和心理的關係、疼痛帶來的好與壞處、如何減少或治療疼痛,到一些特殊個案的訪談——包括幻肢痛、持續性疼痛患者與無痛之人。本書將討論生理、心理與社會文化如何與疼痛的感覺相互影響,讀者不僅能從中了解疼痛,獲得減輕疼痛與被同理的安慰和希望,也能更深刻地理解身為人的意義。 &

7 特價30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疼痛大解密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疼痛大解密

臉譜文化 出版
2023/04/01 出版

近年來,醫學迎來疼痛科學的崛起,不僅是因為有愈來愈多人深受各式各樣的疼痛困擾,也因我們對疼痛的理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我們總認為疼痛即是有害,醫學界也長期認定疼痛來自於身體、由大腦偵測,使得許多醫療專業人士也如此治療病人。但從這本書開始,你將發現我們一直以來其實都誤解了疼痛。疼痛其實不一定是受到損害的指標,而是大腦過度防衛的訊號。 本書將帶你探索疼痛科學的前端研究,從疼痛的由來與意義、疼痛和心理的關係、疼痛帶來的好與壞處、如何減少或治療疼痛,到一些特殊個案的訪談——包括幻肢痛、持續性疼痛患者與無痛之人。本書將討論生理、心理與社會文化如何與疼痛的感覺相互影響,讀者不僅能從中了解疼痛,獲得減輕疼痛與被同理的安慰和希望,也能更深刻地理解身為人的意義。 &

特價30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細胞與幹細胞:解碼你身體裡的神奇生命科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細胞與幹細胞:解碼你身體裡的神奇生命科學

大旗 出版
2023/04/01 出版

一本帶你輕鬆了解本世紀影響人類命運的最大關鍵,從基因編輯、腫瘤疫苗、器官修護、標靶及細胞療法、人造器官、美容抗衰老、糧食危機解方到神祕的複製人,為你一一揭開細胞與幹細胞的奧祕。 本書特色 《細胞與幹細胞》講述了細胞與幹細胞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技術,內容通俗易懂,講解深入淺出,圖文並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科普讀物,我向喜歡閱讀、熱愛科學、希望了解細胞與幹細胞的朋友們推薦本書──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大腦有問題?!:大腦瑕疵如何影響你我的生活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大腦有問題?!:大腦瑕疵如何影響你我的生活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03/30 出版

大腦是全宇宙最複雜的設備,它的小問題影響可大了! & 為何人類天生就不擅長記憶臉孔、名字與日期? 我們可以如何增進記憶力? 為何你我如此容易受廣告蠱惑? 商人與政客又如何利用大腦機制來操控人們的價值觀及信念? 為何迷信如此難以撼動? 大腦的錯誤時間感會讓人容易錯估金錢的價值,以致有人容易刷爆信用卡。 作者引用實際案例和耐人尋味的研究,揭開關於大腦的層層神祕面紗, 讓我們瞭解大腦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人類的生活。 雖然人類大腦不盡完美,卻是已知世界中最複雜的一種裝置。我們身為單一個體或整個社會群體的意義,不只是由大腦驚人的能力來定義,最終也受到大腦的瑕疵與局限所影響。仔細想想就知道,記憶有時不可信賴,也會有所偏頗;好一點的話,只是讓我們忘了名字與數字,但嚴重時,目擊者出了差錯的證詞就會讓無辜者的一生斷送在監獄中。 此外,作者還提出得將人類易受廣告影響的傾向納入考量,像是在20世紀造成約百萬人死亡的史上最成功行銷活動之一──香煙廣告,這個造成極大悲劇的廣告的成功,揭露了行銷左右我們渴望與習慣的程度。主觀意識與不相關因素也經常主導著我們的行為與決定,舉例來說,問問題所用的字眼會影響我們的答案(框架與錨定作用),而投票地點甚至也能左右我們的選票。人類常在及時行樂的誘惑下犧牲了長遠的幸福,也因迷信超自然現象而偏離了正途。甚至我們的恐懼感與我們應該恐懼的事物也只有薄弱的關係而已。 大腦從以前就被設計成一個經由人類感官來獲取外界資訊的裝置;經過分析、儲存與處理這些資訊,然後產生反應(行動與行為)來求取最佳的生存與繁衍機會。但就跟其他的運算工具一樣,大腦也會有錯誤與極限。 作者在本書中,從電腦術語中借用了臭蟲(bugs)一詞來泛指人類大腦所有的極限、瑕疵、缺點與偏頗。電腦臭蟲,從螢幕圖像上出現令人討厭的干擾到電腦當機或「藍屏死當」都有,偶爾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像程式撰寫不當可能會讓病人在進行癌症治療時接收到大量致命的輻射線。書中提出,大腦臭蟲對你我生活的影響也同樣廣泛:從簡單的假象、討人厭的記憶問題到非理性的決定都有,這些大腦臭蟲所造成的後果可能無害,但也可能產生致命的危機。 大腦瑕疵對人類生活影響的範圍從無害到會產生嚴重後果的各種情況皆有。大腦關聯結構造成了錯誤的記憶,也會讓政治人物與廠商容易左右我們的行為與信仰;人類笨拙的數字能力與不正確的時間感,讓我們容易做出不明智的財務決定(過度使用信用卡的問題可能就是這樣產生的)、也造成了不健康且不環保的政策;人類容易對非我族類害怕的天性會混亂我們所做的決定,影響的不只是要把票投給哪位候選人,還有歧視其他種族,甚至連發動戰爭與否也包括在內。此外,人類生性似乎就有迷信超自然力量的傾向,這種情況常會壓制大腦較理性的區域,有時就會造成悲慘後果,如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基督教科學派兒童生病卻不送醫,靠著禱告祈求平安,最後卻導致兒童喪命的案例。 作者明確指出大腦雖有諸多瑕疵,但人類大腦卻也有人工智慧耗時再久也難以超越的優勢能力 。在人工智慧的時代,我們更該好好瞭解大腦的問題與限制,方能不被人工智慧凌駕於上與不受人為操弄。 &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大腦有問題?!【修訂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大腦有問題?!【修訂版】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03/30 出版

大腦是全宇宙最複雜的設備,它的小問題影響可大了! & 為何人類天生就不擅長記憶臉孔、名字與日期? 我們可以如何增進記憶力? 為何你我如此容易受廣告蠱惑? 商人與政客又如何利用大腦機制來操控人們的價值觀及信念? 為何迷信如此難以撼動? 大腦的錯誤時間感會讓人容易錯估金錢的價值,以致有人容易刷爆信用卡。 作者引用實際案例和耐人尋味的研究,揭開關於大腦的層層神祕面紗, 讓我們瞭解大腦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人類的生活。 雖然人類大腦不盡完美,卻是已知世界中最複雜的一種裝置。我們身為單一個體或整個社會群體的意義,不只是由大腦驚人的能力來定義,最終也受到大腦的瑕疵與局限所影響。仔細想想就知道,記憶有時不可信賴,也會有所偏頗;好一點的話,只是讓我們忘了名字與數字,但嚴重時,目擊者出了差錯的證詞就會讓無辜者的一生斷送在監獄中。 此外,作者還提出得將人類易受廣告影響的傾向納入考量,像是在20世紀造成約百萬人死亡的史上最成功行銷活動之一──香煙廣告,這個造成極大悲劇的廣告的成功,揭露了行銷左右我們渴望與習慣的程度。主觀意識與不相關因素也經常主導著我們的行為與決定,舉例來說,問問題所用的字眼會影響我們的答案(框架與錨定作用),而投票地點甚至也能左右我們的選票。人類常在及時行樂的誘惑下犧牲了長遠的幸福,也因迷信超自然現象而偏離了正途。甚至我們的恐懼感與我們應該恐懼的事物也只有薄弱的關係而已。 大腦從以前就被設計成一個經由人類感官來獲取外界資訊的裝置;經過分析、儲存與處理這些資訊,然後產生反應(行動與行為)來求取最佳的生存與繁衍機會。但就跟其他的運算工具一樣,大腦也會有錯誤與極限。 作者在本書中,從電腦術語中借用了臭蟲(bugs)一詞來泛指人類大腦所有的極限、瑕疵、缺點與偏頗。電腦臭蟲,從螢幕圖像上出現令人討厭的干擾到電腦當機或「藍屏死當」都有,偶爾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像程式撰寫不當可能會讓病人在進行癌症治療時接收到大量致命的輻射線。書中提出,大腦臭蟲對你我生活的影響也同樣廣泛:從簡單的假象、討人厭的記憶問題到非理性的決定都有,這些大腦臭蟲所造成的後果可能無害,但也可能產生致命的危機。 大腦瑕疵對人類生活影響的範圍從無害到會產生嚴重後果的各種情況皆有。大腦關聯結構造成了錯誤的記憶,也會讓政治人物與廠商容易左右我們的行為與信仰;人類笨拙的數字能力與不正確的時間感,讓我們容易做出不明智的財務決定(過度使用信用卡的問題可能就是這樣產生的)、也造成了不健康且不環保的政策;人類容易對非我族類害怕的天性會混亂我們所做的決定,影響的不只是要把票投給哪位候選人,還有歧視其他種族,甚至連發動戰爭與否也包括在內。此外,人類生性似乎就有迷信超自然力量的傾向,這種情況常會壓制大腦較理性的區域,有時就會造成悲慘後果,如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基督教科學派兒童生病卻不送醫,靠著禱告祈求平安,最後卻導致兒童喪命的案例。 作者明確指出大腦雖有諸多瑕疵,但人類大腦卻也有人工智慧耗時再久也難以超越的優勢能力 。在人工智慧的時代,我們更該好好瞭解大腦的問題與限制,方能不被人工智慧凌駕於上與不受人為操弄。 &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閃電就是會打在同一個地方!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閃電就是會打在同一個地方!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03/18 出版

人類只有五種感官 / 人類只使用10%的腦力 / 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恐龍滅絕 / 黑猩猩是我們的祖先 / 月有陰晴圓缺是因為被地球的陰影遮蓋 / 彩虹有七種顏色 / 沒有什麼能比光速更快…… & 抱歉,你以為的科學常識,都不是真的! & --------------------------------- 透過破解迷思,培養對世界的觀察力、 釐清問題背後的邏輯、 即刻啟動獨立思考的能力 --------------------------------- →→準備好來一趟顛覆科學常識之旅了嗎? → 過去,人們認為閃電不會擊中同一個地方兩次,甚至會將曾被閃電擊中過的石頭放在穀倉、茅草屋頂等場所,來防止這些地方再次被閃電擊中而引發火災。而事實上,有些地方卻是特別容易受到閃電襲擊,美國的帝國大廈便曾在一場風暴中被擊中達15次! → 本書收集了許多長久以來的誤導性迷思,每則迷思都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來了解更多關於科學的資訊,並向長久以來既定的觀念提出挑戰。適合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你! &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閃電就是會打在同一個地方!:從小到大耳熟能詳的50則科學迷思大破解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閃電就是會打在同一個地方!:從小到大耳熟能詳的50則科學迷思大破解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03/18 出版

人類只有五種感官 / 人類只使用10%的腦力 / 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恐龍滅絕 / 黑猩猩是我們的祖先 / 月有陰晴圓缺是因為被地球的陰影遮蓋 / 彩虹有七種顏色 / 沒有什麼能比光速更快…… & 抱歉,你以為的科學常識,都不是真的! & --------------------------------- 透過破解迷思,培養對世界的觀察力、 釐清問題背後的邏輯、 即刻啟動獨立思考的能力 --------------------------------- →→準備好來一趟顛覆科學常識之旅了嗎? → 過去,人們認為閃電不會擊中同一個地方兩次,甚至會將曾被閃電擊中過的石頭放在穀倉、茅草屋頂等場所,來防止這些地方再次被閃電擊中而引發火災。而事實上,有些地方卻是特別容易受到閃電襲擊,美國的帝國大廈便曾在一場風暴中被擊中達15次! → 本書收集了許多長久以來的誤導性迷思,每則迷思都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來了解更多關於科學的資訊,並向長久以來既定的觀念提出挑戰。適合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你! &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奧妙科學大圖解(全新增修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奧妙科學大圖解(全新增修版)

希伯崙 出版
2023/03/15 出版

趣味科學X食物密碼X原理揭密X透視人體 用科學解釋你我的生活日常,深入探索酷炫好玩的實驗,一舉揭開迷思背後的真相!科學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或許可用「又愛又恨」來形容:既想瞭解這個領域、一窺其中的奧妙,卻又擔心各式各樣的原理可能過於晦澀難解,要是再看到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理論,更是讓人卻步。不過,要是您已經準備好閱讀本書,那麼恭喜您,您將對科學產生截然不同的體會!我們精心規劃了四大主題,從「趣味科學」開始,帶您以最有趣的方式認識生活周遭的科學現象,並一舉打破相關迷思;接下來,在「食物密碼」中,則蒐羅了許多不可不知的食物小常識,為您一揭美食中的各項祕密。若是想進一步窺見科學原理背後的運作機制,那就更不容錯過我們精心策劃的「原理揭密」專題。最後,本書特別收錄的「透視人體」將帶您深入瞭解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身體。看完本書後,相信您一定會發現,科學其實無所不在且充滿趣味。現在就跟我們一起探索科學世界的奧妙吧!

特價3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嗅覺之謎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嗅覺之謎

堡壘文化 出版
2023/03/15 出版

美國科學促進協會 年度最佳科學著作獎決選書 探索頻道、《紐約時報》、《時代雜誌》專業諮詢嗅覺心理學科學專家 可口可樂、全球香水企業蔻蒂集團專業諮詢顧問經典力作 受《感官之旅》作者黛安.艾克曼啟蒙的嗅覺感官與神經科學之作 諾貝爾物理獎萊納.魏斯(Rainer Weiss)TEDxNatick 2019同場演講學者 溫佑君(肯園香氣私塾負責人) 當嗅覺這種感官知覺復甦以後, \ 人們理解世界和自己的眼光都會大大地改變。/ 亞洲芳療專家✐專文推薦 何欣潔Poky(拾心香氣研究室創辦人) 由科學家帶領,走讀氣味在生活中不同維度的時空, \ 試圖拼湊出這個神祕感官可能的樣貌。/ 香氣聞學家✐品味導讀 將氣味喚起記憶的「普魯斯特現象」帶入實驗室, 一本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狂想報告書。 ╭& ╮╭& ╮╭& ╮╭& ╮╭& ╮╭& ╮ 生物& 免疫& 社會& 文化& 品牌& 未來 演化& 基因&& 學&&& 史&& 行銷& 科技 ╰& ╯╰& ╯╰& ╯╰& ╯╰& ╯╰& ╯ ◌ 健康的免疫系統,好聞的體味 ◌ 氣味成了區分窮人與富人的標誌 ◌ 植入虚構的記憶,可能有助於控制食慾 ◌ 古埃及與羅馬、中世紀歐洲香水簡史 ◌ 你偏好的香水跟你的免疫基因有關 ◌ 對手機呼吸一口氣能檢測出癌症? 「閱讀本書,你不僅能對自己驚人的嗅覺擁有更多感激及認識, 還能瞭解如何透過各種方式利用嗅覺改善及豐富生活。」 ──瑞秋.赫茲博士@2019TEDxNatick 🅥嗅覺和我們的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五感中只有嗅覺能與情緒及記憶的大腦連結 🅥57歲以上若嗅覺退化後在五年內死亡率高於其他人4倍 { 避孕藥讓妳的基因選錯人嗎?} ▪基因、體味與性吸引力之間的聯結,除有生物學上的重要性外,同時具有社會意涵,而現代生活卻可能將這一切搞砸。 ▪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會偏愛基因與自己相似的男性的氣味,也就是生物學上較不合適的男性。 ▪不孕症診所的病歷資料顯示,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基因越類似的夫婦,受孕的困難度就越大。 { Netflix影集《First Love初戀》喚醒初戀的味道?} ▪氣味所喚起的記憶常又稱作「普魯斯特式回憶」(Proustian memories),或是「普魯斯特現象」(Proust phenomenon)。 ▪氣味被譽為追尋往事的「最佳線索」 ▪氣味記憶具有強烈的情緒本質,這些記憶總是出其不意地來到 { 確診後喝咖啡就像在喝水?} ▪後疫情時代仍難免COVID-19帶來的後遺症 ▪少了嗅覺,吃薯條就像啃食油膩濃鹹的硬紙板一樣。 ▪失去嗅覺,在醫學上稱為嗅覺缺失症(anosmia,簡稱為嗅盲)。 ▪嗅覺功能障礙發生率驚人的高,且是最常見的老化跡象之一。 { 芳香療法的療癒魔力?} ▪吸入「好聞」氣味的人表示較能忍受疼痛 ▪維也納醫學大學的約翰.萊納已證實,牙醫診所候診患者暴露於薰衣草或柳橙氣味心情明顯改善,焦慮也減輕許多。 ▪香氣的正向療效並不侷限於情緒,還能夠影響生理狀態。 本書特色 一本關於氣味、情緒與記憶的感官之旅 ◌COVID-19帶來的副作用「味覺或嗅覺喪失」 ◌全方位嗅覺實驗與故事總覽:生物學與免疫學、社會學與文化史、品牌行銷到未來科技 ◌作者從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到商業顧問多元跨領域的視角 &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奧妙科學大圖解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奧妙科學大圖解

希伯崙 出版
2023/03/15 出版

趣味科學X食物密碼X原理揭密X透視人體 用科學解釋你我的生活日常,深入探索酷炫好玩的實驗,一舉揭開迷思背後的真相!科學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或許可用「又愛又恨」來形容:既想瞭解這個領域、一窺其中的奧妙,卻又擔心各式各樣的原理可能過於晦澀難解,要是再看到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理論,更是讓人卻步。不過,要是您已經準備好閱讀本書,那麼恭喜您,您將對科學產生截然不同的體會!我們精心規劃了四大主題,從「趣味科學」開始,帶您以最有趣的方式認識生活周遭的科學現象,並一舉打破相關迷思;接下來,在「食物密碼」中,則蒐羅了許多不可不知的食物小常識,為您一揭美食中的各項祕密。若是想進一步窺見科學原理背後的運作機制,那就更不容錯過我們精心策劃的「原理揭密」專題。最後,本書特別收錄的「透視人體」將帶您深入瞭解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身體。看完本書後,相信您一定會發現,科學其實無所不在且充滿趣味。現在就跟我們一起探索科學世界的奧妙吧!

75 特價3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趣味數學研究所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趣味數學研究所

櫻井進  著
楓葉社文化 出版
2023/03/13 出版

~數學的神奇魔力,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賭博其實有必勝法?為什麼人會隨著年紀增長,感覺時間越過越快?解開戀愛方程式就能預測戀情的結局?本書特色◎採用短篇形式編排,每天一篇,輕鬆閱讀!◎透過貼近生活的有趣數學問題,解說數學是如何影響世間萬物的運作!◎解說數學與戀愛、壽命、戰爭的關係,展現數學的影響範圍之廣!數學是能夠描述這個宇宙的語言,為我們勾勒這個寬闊世界的輪廓。我們的生活也處處藏著數學,舉凡樂透、賭博、化妝技巧、國字、男女邂逅機率,都與數學息息相關。透過貼近生活的數學,用全新的觀點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數學能提升魅力,讓人變得更美?美人的五官都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從左右眼尾往左右嘴角各畫一條線之後,這兩條線的夾角都是45度,這個角度就是會令人感受到美的「美人角」!快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美人角」吧!◆遇見好對象的機率其實有6成?有一個數學實驗證明了,在遇見的所有對象之中,邂逅「不符合任何條件的人」的機率約為37%,而「至少符合一個條件的人」的機率約為63%,且不管設定了多少個條件,上述的機率都不太會變動。換言之,與十位異性相親的話,約有六人可以交往,而且不管你的條件多麼嚴苛,或是設定了多少個條件,結果都是一樣。所以別再說「好壞摻半」,其實遇見好對象的機率是63%!◆為什麼年紀越大,就覺得時間過越快?你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呢?比方說,小一到小四的這四年,比十九歲到二十三歲這四年感覺來得更長。這是因為「人類會以活了多久為基準,去感受現在的時間」。十歲小朋友的一年,相當於十分之一的長度;但是六十歲大人的一年,卻是六十分之一的長度,所以就感受而言,六十歲大人的一年差不多只有十歲時的一年的六分之一而已。數學本身就是一種「超乎」語言的存在,幫助我們探索我們無法觸及的宇宙盡頭,以及帶領我們深入微觀的世界。本書以「戀愛方程式」、「0次方為什麼是1」等令人感到好奇的數學問題作為切入點,挖掘隱藏在我們身邊的有趣數學。用數學的觀點來觀察世界,也許你會發現,這世界的真實面貌和你想的不一樣!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趣味數學研究所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趣味數學研究所

櫻井進  著
楓葉社文化 出版
2023/03/13 出版

~數學的神奇魔力,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賭博其實有必勝法?為什麼人會隨著年紀增長,感覺時間越過越快?解開戀愛方程式就能預測戀情的結局?本書特色◎採用短篇形式編排,每天一篇,輕鬆閱讀!◎透過貼近生活的有趣數學問題,解說數學是如何影響世間萬物的運作!◎解說數學與戀愛、壽命、戰爭的關係,展現數學的影響範圍之廣!數學是能夠描述這個宇宙的語言,為我們勾勒這個寬闊世界的輪廓。我們的生活也處處藏著數學,舉凡樂透、賭博、化妝技巧、國字、男女邂逅機率,都與數學息息相關。透過貼近生活的數學,用全新的觀點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數學能提升魅力,讓人變得更美?美人的五官都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從左右眼尾往左右嘴角各畫一條線之後,這兩條線的夾角都是45度,這個角度就是會令人感受到美的「美人角」!快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美人角」吧!◆遇見好對象的機率其實有6成?有一個數學實驗證明了,在遇見的所有對象之中,邂逅「不符合任何條件的人」的機率約為37%,而「至少符合一個條件的人」的機率約為63%,且不管設定了多少個條件,上述的機率都不太會變動。換言之,與十位異性相親的話,約有六人可以交往,而且不管你的條件多麼嚴苛,或是設定了多少個條件,結果都是一樣。所以別再說「好壞摻半」,其實遇見好對象的機率是63%!◆為什麼年紀越大,就覺得時間過越快?你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呢?比方說,小一到小四的這四年,比十九歲到二十三歲這四年感覺來得更長。這是因為「人類會以活了多久為基準,去感受現在的時間」。十歲小朋友的一年,相當於十分之一的長度;但是六十歲大人的一年,卻是六十分之一的長度,所以就感受而言,六十歲大人的一年差不多只有十歲時的一年的六分之一而已。數學本身就是一種「超乎」語言的存在,幫助我們探索我們無法觸及的宇宙盡頭,以及帶領我們深入微觀的世界。本書以「戀愛方程式」、「0次方為什麼是1」等令人感到好奇的數學問題作為切入點,挖掘隱藏在我們身邊的有趣數學。用數學的觀點來觀察世界,也許你會發現,這世界的真實面貌和你想的不一樣!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經濟新潮社 出版
2023/03/04 出版

美國暢銷20萬本 成功戒癮的經典之作 & 揭露人們在慾望國度中的瘋狂歷險、 所付出的代價,以及,如何平安歸來。 & 滑手機、瘋購物、狂自慰, 我們身處誘惑太多的時代,早已成癮卻無法自拔。 & 這本書要談成癮的爽、戒癮的痛, 以及爽痛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 滑手機、熬夜追劇、大吃大喝、瘋狂消費,成為辛苦一天之後必備的自我慰勞;然而,我們已經網路成癮、購物成癮,或是酒癮、性成癮上身,卻不自知。 這不是我們的錯,而是多巴胺(dopamine)的問題。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又稱為「腦內啡」,要讓大腦釋放多巴胺很簡單,只要你做一件事情能讓自己開心就行了,像是上網、吃喝玩樂、盡情購物。不過,多巴胺會逐漸減少,需要更多的慾望、更強的刺激才行,也因此讓人愈來愈痛苦。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上網時間愈來愈長、暴飲暴食的次數愈來愈多、喝下肚的酒愈來愈烈、購物次數愈來愈頻繁,很有可能已經成癮。 安娜‧蘭布克醫師(Dr. Anna Lembke)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暨成癮醫學教授,也是史丹佛戒癮診所的主任,她以協助成癮者戒癮的多年經驗,在徵得病患同意之下,將她協助酒癮者、毒癮者、性成癮者如何戒癮的案例納入本書,詮釋慾望的來源、成癮的問題和戒癮的過程。 蘭布克醫師指出,在我們的腦中,爽快和痛苦如同翹翹板的兩端,當一端受到過度刺激,另一端就會翹起,多巴胺分泌的多寡影響爽與痛的平衡,一旦打亂,就會導致爽痛失衡。 她坦言,自己曾經有一段時間沉迷於閱讀網路言情小說,這個經驗讓她更了解,多巴胺導致我們在成癮的爽快與戒癮的痛苦之間擺盪。她發現,如果「痛」是為了「爽」而必須付出的代價,「爽」就是「痛」過之後兌換到的獎勵。 蘭布克醫師在書中整理出一套方法協助成癮者有效戒癮,這八個步驟的英文首字剛好對應多巴胺 DOPAMINE,包括:資料(Data)、目的(Objectives)、問題(Problems)、禁慾(Abstinence)、正念(Mindfulness)、洞見(Insight)、下一步(Next steps)和實驗(Experiment)。 身處充滿各種刺激的環境之中,究竟我們要如何不受到多巴胺過度控制,在成癮的爽快和戒癮的痛苦之間取得平衡?答案就在這本書。 &

71 特價3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多巴胺國度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多巴胺國度

經濟新潮社 出版
2023/03/04 出版

美國暢銷20萬本 成功戒癮的經典之作 & 揭露人們在慾望國度中的瘋狂歷險、 所付出的代價,以及,如何平安歸來。 & 滑手機、瘋購物、狂自慰, 我們身處誘惑太多的時代,早已成癮卻無法自拔。 & 這本書要談成癮的爽、戒癮的痛, 以及爽痛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 滑手機、熬夜追劇、大吃大喝、瘋狂消費,成為辛苦一天之後必備的自我慰勞;然而,我們已經網路成癮、購物成癮,或是酒癮、性成癮上身,卻不自知。 這不是我們的錯,而是多巴胺(dopamine)的問題。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又稱為「腦內啡」,要讓大腦釋放多巴胺很簡單,只要你做一件事情能讓自己開心就行了,像是上網、吃喝玩樂、盡情購物。不過,多巴胺會逐漸減少,需要更多的慾望、更強的刺激才行,也因此讓人愈來愈痛苦。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上網時間愈來愈長、暴飲暴食的次數愈來愈多、喝下肚的酒愈來愈烈、購物次數愈來愈頻繁,很有可能已經成癮。 安娜‧蘭布克醫師(Dr. Anna Lembke)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暨成癮醫學教授,也是史丹佛戒癮診所的主任,她以協助成癮者戒癮的多年經驗,在徵得病患同意之下,將她協助酒癮者、毒癮者、性成癮者如何戒癮的案例納入本書,詮釋慾望的來源、成癮的問題和戒癮的過程。 蘭布克醫師指出,在我們的腦中,爽快和痛苦如同翹翹板的兩端,當一端受到過度刺激,另一端就會翹起,多巴胺分泌的多寡影響爽與痛的平衡,一旦打亂,就會導致爽痛失衡。 她坦言,自己曾經有一段時間沉迷於閱讀網路言情小說,這個經驗讓她更了解,多巴胺導致我們在成癮的爽快與戒癮的痛苦之間擺盪。她發現,如果「痛」是為了「爽」而必須付出的代價,「爽」就是「痛」過之後兌換到的獎勵。 蘭布克醫師在書中整理出一套方法協助成癮者有效戒癮,這八個步驟的英文首字剛好對應多巴胺 DOPAMINE,包括:資料(Data)、目的(Objectives)、問題(Problems)、禁慾(Abstinence)、正念(Mindfulness)、洞見(Insight)、下一步(Next steps)和實驗(Experiment)。 身處充滿各種刺激的環境之中,究竟我們要如何不受到多巴胺過度控制,在成癮的爽快和戒癮的痛苦之間取得平衡?答案就在這本書。 &

特價3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34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