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 > 全部商品

Readmoo
【電子書】科學素養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科學素養

池內了  著
經濟新潮社 出版
2024/12/14 出版

科學是什麼?科學思考是什麼?科學家又在做什麼?一般人期待科學家扮演什麼角色?科學家有什麼社會責任? 一本書,幫助我們思考科學、技術、人類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我們生活在現代,多多少少都看過「偽科學」的觀念和方法,對於荒誕無稽的邏輯幾乎沒有人會相信。  想要消除對科學的「猜疑」和對未來的「不安」,第一步就在於讓科學更親近。但是,科學的內容離日常生活太遠,總覺得很難了解科學。  作者池內了在書中提到,科學是嚴密的思考,是看見「看不見的東西」的妙方,無論是文科生或理科生,每個人都該學習科學的觀念,透過「科學的智慧」,了解如何站在科學的立場思考與學習,進而開拓眼界。  想要解決現在各種矛盾,還是必須仰賴科學的力量,循序漸進思考「我們現在背負的問題本質是什麼?要用什麼方式解決?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選擇某條道路會導致什麼結果?能夠容許到什麼地步?能夠從哪個著眼點接納?」  作者池內了在書中回顧自己成為科學家的初衷,並且歸納科學的觀念和方法的特徵,以及科學對於人類和社會造成什麼影響,並且思考科學、技術、社會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希望藉由這本書,讓科學更為普及。  他指出,科學通常源自於個人的好奇心,但終究只是一己的行為,必須和社會產生連結,進而發展出專門觀察和測量的工作,並且藉由大學的興辦將知識集中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以科學研究為專業的「科學家」誕生了。科學的力量藉由國家獲得認可之後,科學脫離了以往的個人活動領域,如今成了仰賴補助金營運的公共活動。即使如此,基本上科學研究的方法也不會因此更動。  池內說明,其實科學離我們並不遠,現代社會必須仰賴具備科學素養的人來運作,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陳述意見,用「科學的智慧」決定世界的未來。  書中談到物理學和太空相關的相關話題和案例,對於科學稍微感興趣的人,哪怕是喜歡生物和化學,也能了解。即使是文科生,也可以輕鬆閱讀這本書。 |本書榮耀|  1997年度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科學部門)、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推薦)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科學素養:看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科學素養:看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池內了  著
經濟新潮社 出版
2024/12/14 出版

科學是什麼?科學思考是什麼?科學家又在做什麼?一般人期待科學家扮演什麼角色?科學家有什麼社會責任? 一本書,幫助我們思考科學、技術、人類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我們生活在現代,多多少少都看過「偽科學」的觀念和方法,對於荒誕無稽的邏輯幾乎沒有人會相信。  想要消除對科學的「猜疑」和對未來的「不安」,第一步就在於讓科學更親近。但是,科學的內容離日常生活太遠,總覺得很難了解科學。  作者池內了在書中提到,科學是嚴密的思考,是看見「看不見的東西」的妙方,無論是文科生或理科生,每個人都該學習科學的觀念,透過「科學的智慧」,了解如何站在科學的立場思考與學習,進而開拓眼界。  想要解決現在各種矛盾,還是必須仰賴科學的力量,循序漸進思考「我們現在背負的問題本質是什麼?要用什麼方式解決?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選擇某條道路會導致什麼結果?能夠容許到什麼地步?能夠從哪個著眼點接納?」  作者池內了在書中回顧自己成為科學家的初衷,並且歸納科學的觀念和方法的特徵,以及科學對於人類和社會造成什麼影響,並且思考科學、技術、社會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希望藉由這本書,讓科學更為普及。  他指出,科學通常源自於個人的好奇心,但終究只是一己的行為,必須和社會產生連結,進而發展出專門觀察和測量的工作,並且藉由大學的興辦將知識集中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以科學研究為專業的「科學家」誕生了。科學的力量藉由國家獲得認可之後,科學脫離了以往的個人活動領域,如今成了仰賴補助金營運的公共活動。即使如此,基本上科學研究的方法也不會因此更動。  池內說明,其實科學離我們並不遠,現代社會必須仰賴具備科學素養的人來運作,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陳述意見,用「科學的智慧」決定世界的未來。  書中談到物理學和太空相關的相關話題和案例,對於科學稍微感興趣的人,哪怕是喜歡生物和化學,也能了解。即使是文科生,也可以輕鬆閱讀這本書。 |本書榮耀|  1997年度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科學部門)、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推薦)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機艙機密(二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機艙機密(二版)

行路出版 出版
2023/01/17 出版

【本書第一版書名為《機艙機密:空中旅行大百科》,第二版內容無增修。】 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經典,航空從業人員與空中旅人必備書籍。 關於飛機、航空及與搭機旅行,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這一本! ——中華民航飛行員協會審定—— & 商業航空向來是不良資訊的溫床,充斥著各種沒有根據的說法與陰謀論,以致即使航空技術已十分發達,飛航的安全紀錄十分卓越,且票價非常便宜、人們非常習慣搭機四處旅遊,但對於空中航程與航空公司仍充滿了疑慮。 & 本書作者為《沙龍》雜誌著名的「請教機師」空中旅行系列撰稿十餘年,回答了各方人士對航空業與搭機旅行的種種疑問,此書除了整理大眾最想了解的事,經驗老道且博學的作者還漫談航空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內情與影響,並以專業機師身分提供見解,廣獲好評。 & ▍如果你是空中旅人,很可能疑懼過這些事情—— ・飛機被鳥撞上有多危險?冰雪會對飛機造成多大危害? ・常聽說機艙的空氣不僅骯髒,而且充滿細菌。真的嗎? ・聽說駕駛會降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好讓乘客規矩聽話?! ・聽說寵物都放在機艙底部沒有暖氣、沒有加壓的地方…… ・起飛後沒多久我們就因「尾流擾動」而被猛力甩來甩去。那是什麼?有多危險? ・要是飛機上的引擎全部失效,飛機能不能滑行降落? ・我們曾盤旋一個小時才著陸。飛機都儲存多少燃油來應付這種情況?航空公司會不會為了省錢而偷吃步? ・搭到比較舊的型號需要擔心嗎? ・飛行途中,要是有誰想打開某扇門,他們辦得到嗎?別傻了…… ・共用班號是啥?乘客要特別注意什麼嗎? ・有些航線明明很短,為何航空公司動用大型客機? ・飛行途中與其他飛機「空中接近」很危險吧? ・過去免費,如今航空公司開始收費的項目有哪些? & ▍如果你有志投身商業航空,或許想知道這些事—— ・機長、副機長、機師、副機師的差別在哪裡? ・如何才能成為航空公司機師呢? ・要通過哪些考驗與試煉,才能達到航空公司的條件? ・由誰來評鑑機師,予以加薪或升遷?評鑑依據是什麼? ・以前大家都說機師薪水非常高,現在還是這樣嗎? ・航空業內部文化會不會讓女機師較難生存? ・業內人員可以享有什麼樣的旅遊福利? ・聽說商務客機基本上已可全自動駕駛,真的嗎?機師是不是快要失業了? & ▍倘若你對航空史上知名事件深感好奇,這本書有—— ・空中犯罪活動鼎盛期的幾起事件。 ・史上最悲慘的十起空難。 ・史上最慘烈空難:特內里費島空難的恐怖與荒謬。 ・九一一恐怖攻擊當日作者的遭遇。 ・九一一事件後,飛航法規與機場規定有什麼變化?哪些合理?哪些荒謬? & ▍要是你好奇一些飛航方面的科學—— ・機翼尾端翹起的小翅膀作用是什麼? ・波音飛機跟空中巴士的品質有差嗎? ・噴射發動機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頻繁飛行跟環境保護,這兩者能否兼顧?& ・飛機輪胎一定承受很大的壓力。爆胎是不是很常見呢? ・手機與可攜式電子設備真的會威脅飛航安全嗎? & ▍你可能還對以下事情有興趣。本書作者超會聊—— ・假如搭飛機真的很安全,航空公司怎麼不公告周知呢? ・天空變得這麼擁擠,飛機相撞的危機有多大?還有,地面相撞意外呢? ・幾乎每一樁著名墜機事故都有幾個陰謀論,挑幾則出來澄清流傳已久的疑點吧。 ・全球各家航空公司的商標演變與塗裝風格。 ・美國國內航空公司的服務標準,對比全球信譽頂尖的航空公司服務內容。 ・航空業的競爭這麼激烈,有沒有給消費者帶來什麼好處呢? & ▍連《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之一杜柏納都「希望能把作者摺起來放入行李箱」,更多精彩內容可參見目錄引文的提示。(更詳盡介紹可參閱目錄引文)

特價39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最有梗的桂冠:搞笑諾貝爾獎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最有梗的桂冠:搞笑諾貝爾獎

行路出版 出版
2020/09/16 出版

越有梗,越瘋傳!搞笑諾貝爾獎為什麼一紅三十年?喜歡蒐羅整理各種有趣的研究,撰文發表的馬克.亞伯拉罕斯,因投稿的契機而成為某家營運搖搖欲墜的科普雜誌的兼職編輯,後來他索性放下「軟體公司老闆」這個正職不做,與朋友合資買下該雜誌社,在調整內容後轉而創立《不可思議研究年鑑》。此後,他常有機會接觸一些離奇又好笑的研究或事蹟,有感於這些研究/事蹟雖「乍看可笑,卻也深具啟發、引人深省」,他於是以此為甄選標準,在1991年創設了諧仿諾貝爾獎的「搞笑諾貝爾獎」,早年有些獎項頒給了虛構或離譜的事蹟,藉由反諷來凸顯背後深意,後來則都頒給有真實文件證明、真實人物貨真價實的成就。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起初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間博物館舉行,後來因為越辦越盛大,便永久改到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舉辦,於每年九月頒發。曾有少數人士擔心這獎項壞了科學家的形象與科學研究的地位,因而抗議並倡議禁辦。然而,有更多具幽默感的科學家,樂見這個獎項從詼諧角度呈現科研群像,並且共襄盛舉除了每年有數千個研究報名參加,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人與評審來頭也都很大,有不少是「正港諾貝爾獎」得主。每年都號稱「第一屆」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至今已經演變成科學界鬧鬧熱熱的年度盛會,獲獎事蹟總在各國廣獲報導,加以創辦人暨本書作者的生花妙筆,使得這個獎成為吸引一般民眾親近科學的大功臣。▎搞笑諾貝爾獎多有「梗」?►►獎項命名有巧思。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結合了ignoble(不名譽的)與Nobel Prize(諾貝爾獎)這兩詞,頒給那些做出「乍看之下令人發笑,爾後又引人深省」的「突出」成就或事蹟的人。►►每年都是第一屆!這個獎項創辦至今三十年,每一回都號稱第一屆,比如1991年那次稱為「第一次第一屆」,1992年那次稱為「第二次第一屆」,此獎創辦人亞伯拉罕斯表示,稱每一屆都是第一屆,是自我期許「永遠年輕、永保活力」。►►典禮來賓來頭大。一些「正港諾貝爾獎」得主除了獲邀出席頒獎典禮,親手頒發獎座給搞笑諾貝爾獎得主之外,還有幾位知名教授甚至是該活動的固定班底,比如全身塗銀、總在致詞者身邊打轉的「人體聚光燈」也是諾貝爾獎得主呢!另外,曾以「飄浮青蛙」贏得搞笑諾貝爾獎的安德烈.蓋姆(Andre Geim),後來因研究石墨烯而與人共同獲得「正港諾貝爾獎」,亦傳為美談。►►立院諸公也得獎!台灣不只早早就有人得過這獎項,還被收錄進這本唯一載有該獎項創辦祕辛的《最有梗的桂冠:搞笑諾貝爾獎》,得獎者是「台灣立法院的諸公」,得獎事蹟是「國會全武行」,理由呢?翻開書你就知道!►►典禮橋段看門道:(1)獎盃:以當年獲獎的研究或事蹟為靈感,年年製作不同主題的獎盃(例如,2019年為「習慣獎盃」)。(2)獎金:得獎者會獲得通貨膨脹極端嚴重、比壁紙還不值錢的高額辛巴威幣,作為獎金。(3)得獎感言:為了防止得獎者高興到忘我,得獎感言沒完沒了,不只要他們於極短時間內說完感言,還安排了年幼的「甜便便小姐」在致詞超時的時候,示警到致詞者投降為止。(4)紙飛機滿場飛:除了如雷的掌聲,主辦單位容許觀眾射紙飛機歡迎得獎人蒞臨。初期時會整場典禮有紙飛機飛來飛去,後來顧及安全與流程順暢,改成在特定時間安排標靶讓觀眾射紙飛機。(5)用歌劇唱科學:亞伯拉罕斯會與自己的太太一起自編自導以科學為主題的歌劇,於典禮上演出。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2100科技大未來(2019年全新封面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2100科技大未來(2019年全新封面版)

加來道雄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8/12/25 出版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當代物理大師 加來道雄經典代表作 透過理解百年後的科技進展,我們將能在今日決定人類走向何方 & ✦ 全球暖化將會摧毀地球?或者我們能找到為地球降溫的方法? ✦ 節約能源的文明與浪費能源的文明,誰能在宇宙中活更久? ✦ 《銀河飛龍》、《星際大戰》中的世界,真的代表未來的模樣嗎? ✦ 從現代社會走向第一型文明,地球將發生什麼事情?人類又該如何利用其他星球的資源? ✦ 若能知道未來的科技進展,我們該如何為後代做準備? & 在本書中,《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加來道雄訪談全世界三百位頂尖科學家,為人類的未來勾勒出一個橫跨電腦、人工智慧、醫學、奈米科技、能源、航太技術領域,深具挑戰性且讓人振奮不已的願景: & 2100年,科技已進展至靠心靈控制電腦,我們就像魔術師一樣,能用念力移動物體;人類生活在充滿人工智慧的環境,隱形眼鏡可以連結全世界的網路,隨時召喚所需資料與影像;同時,汽車自動駕駛的功能已臻成熟,太陽能取代石油,電力充足無虞;隨後開發的磁力,更讓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能在空中行駛。 & 利用基因療法,科學家們可以改造身體器官並治癒遺傳性疾病,而逆轉老化、增長壽命,甚至復活絕種生物,都不再遙不可及。 & 至於太空旅行,雷射推進系統的火箭將取代原本燃料昂貴的火箭,加速我們訪問附近的行星;奈米技術的進步也可以打造出太空電梯,只消按下一個按鈕,就可以將人類推向數萬里外的星際。 & 這些令人驚訝的預言還只是冰山一角,加來道雄同時討論了情緒型機器人、反物質火箭、X射線以及新生命形式。他甚至考慮了經濟發展:如何是完美的資本主義?哪些工作能在未來保存?哪些國家將更為繁榮? & 閱讀本書時,我們或許會問:為何要理解目前看似遙不可及的科技?加來道雄認為,科學是一把雙面刃,一邊可以砍去貧窮、疾病與無知,另一邊卻可能砍傷人;而該如何運用科技,取決於握劍者的智慧。因此透過預知百年的科技進展,我們可以知曉人類未來的每一種走向,並在此時此刻選擇如何締造更好的未來生活。 &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2100科技大未來:從現在到2100年,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2100科技大未來:從現在到2100年,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加來道雄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8/12/25 出版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當代物理大師 加來道雄經典代表作 透過理解百年後的科技進展,我們將能在今日決定人類走向何方 & ✦ 全球暖化將會摧毀地球?或者我們能找到為地球降溫的方法? ✦ 節約能源的文明與浪費能源的文明,誰能在宇宙中活更久? ✦ 《銀河飛龍》、《星際大戰》中的世界,真的代表未來的模樣嗎? ✦ 從現代社會走向第一型文明,地球將發生什麼事情?人類又該如何利用其他星球的資源? ✦ 若能知道未來的科技進展,我們該如何為後代做準備? & 在本書中,《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加來道雄訪談全世界三百位頂尖科學家,為人類的未來勾勒出一個橫跨電腦、人工智慧、醫學、奈米科技、能源、航太技術領域,深具挑戰性且讓人振奮不已的願景: & 2100年,科技已進展至靠心靈控制電腦,我們就像魔術師一樣,能用念力移動物體;人類生活在充滿人工智慧的環境,隱形眼鏡可以連結全世界的網路,隨時召喚所需資料與影像;同時,汽車自動駕駛的功能已臻成熟,太陽能取代石油,電力充足無虞;隨後開發的磁力,更讓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能在空中行駛。 & 利用基因療法,科學家們可以改造身體器官並治癒遺傳性疾病,而逆轉老化、增長壽命,甚至復活絕種生物,都不再遙不可及。 & 至於太空旅行,雷射推進系統的火箭將取代原本燃料昂貴的火箭,加速我們訪問附近的行星;奈米技術的進步也可以打造出太空電梯,只消按下一個按鈕,就可以將人類推向數萬里外的星際。 & 這些令人驚訝的預言還只是冰山一角,加來道雄同時討論了情緒型機器人、反物質火箭、X射線以及新生命形式。他甚至考慮了經濟發展:如何是完美的資本主義?哪些工作能在未來保存?哪些國家將更為繁榮? & 閱讀本書時,我們或許會問:為何要理解目前看似遙不可及的科技?加來道雄認為,科學是一把雙面刃,一邊可以砍去貧窮、疾病與無知,另一邊卻可能砍傷人;而該如何運用科技,取決於握劍者的智慧。因此透過預知百年的科技進展,我們可以知曉人類未來的每一種走向,並在此時此刻選擇如何締造更好的未來生活。 &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

方言文化 出版
2018/07/04 出版

「虛構推測」往往預言人類未來,無論悲劇或美好 「我從小就覺得什麼都可能,科幻電影讓一切成真。」 ——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科學選書 《新科學人》雜誌聖誕節選書 亞馬遜四點五顆星評價,讀者一致盛讚:「引人入勝的完美讀物!」 《金融時報》、《赫芬頓郵報》、《衛報》等各大媒體強力推薦 人類未來世界的樣貌為何?科幻電影裡的情節能否成真!? ►►DNA技術可以復活恐龍,讓《侏儸紀公園》再現? ►►SpaceX、NASA,人類登陸火星的契機? ►►時光機能讓我們回到過去、逆轉失敗人生? ►►受病毒感染會變成喪屍,真的嗎? ►►人工智慧是帶來希望或取代人類? ►►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人嗎? ★科幻電影讓「未來歷史」,預演人類命運 還記得2002年電影《關鍵報告》中的手勢操控嗎?15年後「實現預言」,這項技術帶來巨大改變與商機,Wii、Xbox等遊戲平台,以及手機、平板等觸控螢幕大行其道;八○年代紅遍大街小巷的李麥克和他的人工智慧霹靂車「夥計」,令人印象深刻,如今自動駕駛汽車已進入實測階段,正在全球掀起熱潮…… 虛構的預言,有很多都會成真!《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從《絕地救援》、《28天毀滅倒數》、《人造意識》到《異形》,將暗藏於各個電影當中、看起來深奧難解的學科理論,包括天體物理學、神經科學、生物學、哲學……以機智生動的淺顯語言解釋,帶你一同探索那些尚未找到解答的科學謎題。 ★大揭露!史上最轟動電影背後的科學祕辛 「科幻電影太迷人了,你可以目擊自己的想像!」——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 好萊塢並非憑空捏造劇情,許多導演、製作人、劇作家都很關注科學。BBC電視節目主持人瑞克.艾德華斯和量子物理學博士邁可.布魯克斯,以嚴謹的態度訪談諸多科學領域專家,輔以圖表解析,告訴你,電影中究竟那些劇情有具體科學根據—— ◆《侏儸紀公園》:恐龍真的可以被復活嗎? 野心勃勃資本家的生物科技計畫,試圖利用琥珀中吸食恐龍血液的蚊子,來讓恐龍復活,並建造一個侏羅紀主題公園⋯⋯ ►►科學家正在利用DNA復活數十個物種的動物,包括渡渡鳥、長毛犀牛、南非小斑馬等都可能死而復生。只是目前的技術尚不足以使恐龍復活,畢竟基因會劣化,恐龍時代太古老,而難以找得到堪用的DNA,但科學家仍持續努力在重新創造恐龍,難保那一天我們或許能看到有著迅猛龍口鼻部的雞…… ◆《星際效應》:黑洞真的存在嗎? 某種作物疾病大規模蔓延,使農耕困難,地球已經無法居住,人類如何利用黑洞移民至新星球…… ►►一百年前,愛因斯坦預測了重力波的存在;一百年後,LIGO觀測站的創辦人之一、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與團隊宣布探測到重力波,揭露黑洞確實存在。那麼,掉進黑洞會怎麼樣呢?你可能會展開一趟時光旅行、在平行宇宙中冒險等等,但這都是未知數。除非有人能進入黑洞,並傳來更多量子重力的資料…… ◆《駭客任務》:人類生存的空間,是虛擬抑或真實? 擁有高超技術的駭客「尼歐」發現人類生活的地方,其實只是電腦程式所創造、一個被稱為母體的虛擬世界…… ►►我們是不是虛擬環境的一部分,目前還在爭論。能否即時學習則已有實驗證實,身體運動是可能透過腦對腦介面去刺激的。藉由研究中的「解碼神經反饋」(DNF)技術,或許在不久後的未來,就能發展出更成熟的認知訓練程式…… 《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以深入淺出的敘事技巧,暢談電影背後的科學議題,讓人輕鬆了解相關知識。同時也告訴我們,科幻電影將不再只是想像,更可能為人們帶來靈感與啟發,終有一天,虛構也可能化為真實。 本書特色&&&& ★受好萊塢精彩電影啟發,帶你一覽最新科學研究的瘋狂之旅 ★專為科青、影癡打造,跟著科學家一窺大銀幕下的科學奧祕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相對論百年故事(全新增訂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相對論百年故事(全新增訂版)

大塊 出版
2017/10/13 出版

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揭曉 由發現重力波的LIGO物理學家們獲得 開啟重力波天文學全新時代 重力波觀測結果與未來發展 盡在《相對論百年故事》全新增訂版 & 關於宇宙最不可理解之事,就是它竟然可被理解。 本書帶你不斷在已知的邊界上,往未知探索。 開啟你對宇宙學的全新視角, 深度認識廣義相對論,以及重力波天文學的未來。 一百年前的1915年的11月25日,愛因斯坦發表「重力場方程式」,並進而完成「廣義相對論」。這是迄今為止影響人類文明進程至為重大的科學突破,讓我們得以有系統地瞭解這個化育萬物的神祕宇宙。 黑洞、宇宙膨脹、重力波……這些深奧的宇宙故事,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沒有「廣義相對論」協助修正地面與太空中的時間流逝差異,GPS就不可能幫我們找到正確的目的地。科學,看似遙遠,其實很近。 為紀念相對論誕生百年,中央研究院余海禮教授召集國內多位相對論學者,共同完成了《相對論百年故事》。這次新版內容增訂了最近重力波觀測結果與未來發展,試圖呈現自廣義相對論提出以來的一個世紀,科學家從不確定、到懷抱希望地尋找及最終肯定重力波的崎嶇過程。 本書係百年以來,中文世界首部本土創作之相對論科普著作,全書運用生動、簡易的敘事方式,搭配多幅精彩圖片,深入淺出地解釋複雜的科學概念,其中包括銀河中黑洞的生成與死亡、宇宙初開的故事,以及我們最終的命運等。藉由推動正確的科普知識來破解誤解與謬論,啟發我們對於科學的興趣與理性思維的能力。 本書重點 .榮獲「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創作類銀籤獎 .百年前由愛因斯坦一手建立的宇宙圖象與典範 .百年後中文世界首部本土創作之相對論科普著作 .記錄重力波天文學最新發展與觀測過程 .解開宇宙運作法則,重力波天文學研究新里程碑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發明故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發明故事

夏潔  著
宇河文化 出版
2016/09/09 出版

百無禁忌的發明,稀奇古怪的創意, 大人和小孩都可以讀的一本書。 看發明的故事,領悟發明背後的玄機, 下一個被蘋果砸到的就是你! 牙刷,中國皇帝保護了全人類的牙齒; 胸罩,源自手帕與絲帶的另類繫法; 抽水馬桶,曾經讓女王慘變落湯雞; 電風扇,由鐘錶獲得的啟發; 霜淇淋,它的出現要感謝火藥; 可口可藥,胡亂調配出的美味“藥劑”; 留聲機,把聲音留住的魔鬼機器; 電腦,曾經是個龐然大物; 克隆技術,多年以後的另一個自己。 100個發明及其發明者的故事,為你講述驚人發現和奇思妙想背後的故事。 我們生活在一個由無數發明集合而成的奇妙世界中。 這些發明的歷史十分悠久,所涉足的領域也是無所不包, 以至於我們經常忽略它們,而它們是如何出現的,是誰發明的呢? 本書從浩如煙海的人類創造發明史中,擷取非常典型、非常有趣的部份,既包含了木梳、肥皂這樣的古老發明,也有電腦、克隆技術這樣的高科技,旨在帶領讀者在品味奇妙故事的同時,獲得更多發明的知識。 由於是講故事,所以不會涉及太多艱澀難懂的原理,而是以情節舖陳作為敘述的主要呈現形式,相信各位讀者能夠從中領略到那些發明家的心路歷程。 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著他們一起進入發明的奇幻世界吧!

79 特價23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宇宙波瀾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宇宙波瀾

戴森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16/06/30 出版

科學大師戴森最想流傳千古的著作, 台灣新世代最迫切需要的視界與思維。 《宇宙波瀾》是戴森最出名的著作,他把科學生活比作個人靈魂的航程,寫下了科學工作五十年的回憶,浪漫而生動的記述了,在他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科學家,如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科學頑童費曼、美國氫彈之父泰勒等人的風範與成就。他也描述了核能反應爐、遺傳工程以及太空探索的研發歷程與爭議,對科技發展與人類前途傳達了深刻的省思。 戴森為二戰的核武犧牲者悲痛,於是進一步用核能技術,設計有益人類的TRIGA反應爐;他潛心於虛無縹緲的量子世界,也腳踏實地動手打造太空火箭;他警告遺傳工程若失控將顛覆自然,但也深信良好監督的遺傳工程,將與太空旅行密不可分。他的思路橫跨兩個世紀,遨遊於最小的微塵與極大的星辰之間,並誠摯的提醒世人:深耕地球,放眼銀河。 ★第一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銀籤獎」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我的水中夥伴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的水中夥伴

方力行  著
八旗文化 出版
2015/10/01 出版

台灣是個島嶼,為何會有淡水魚? 以此為起點,生物學家開始了追尋答案的腳步…… & 本書見證了台灣魚類的來源、配合島嶼生態而演化、 以及面對自然災難和變故時,如何存續命脈的韌性和適應性。 還有人類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一部台灣魚類生命史,一部和我們切身的環境故事。 & 《我的水中夥伴:生物學家談台灣溪流魚類和環境故事》是一部台灣魚類生命史,記錄台灣溪流魚類的身世、生活,以及面對自然變故如何掙扎生存,面對變局的曲折故事,以及與身在台灣的我們之間的切身關係。 & 本書從台灣是個島嶼,為何會有淡水魚這個問題開始。方力行不辭辛勞將全台灣所有的淡水魚放在一起分析,發現牠們和台灣人一樣,也有南北東之分,各有各的來歷,各有各的故事。 & 台灣的國寶、獨特物種、冰河孑遺生物櫻花鉤吻鮭,日本學者認為,牠是因地形變動而滯留在大甲溪上游,方力行則透過綜合分析和實地考察,認為牠應來自五十萬年前的蘭陽溪,翻過中央山脈而至大甲溪裡。這怎麼可能呢?書中有精彩分析。 & 一般魚類要通常要經過較長時間才長大成熟,為什麼台灣的高山溪流魚類大多在一年之內就要長大成熟?一般魚類都是春季繁殖,為何台灣溪流魚類特別熱情,在秋季也要繁殖?在九二一地震第三天解除路封之後,方力行立即下水調查魚況,發現台灣魚類必須面對自然變故而演化出的挑戰,也發現溪流的深潭和支流在魚類面對自然災難變故時,所扮演存續命脈的重要角色。 & 方力行也在龐大數據中抽絲剝繭見證一條河流的脈動,在對新竹香山客雅溪、台南二仁溪、台北淡水河的數據分析中,他讀出一條河承載的歷史和溪流中生物的命運,從而掌握人類污染的模式,成為環評環測的有力工具。 & 台灣這些溪流魚類的獨特故事和命運,向來少有人知。若非有長期收集資料的耐心與縝密,以及出於做研究、滿足追尋答案的好奇心,這些溪流魚類故事可能早在人為破壞、對於知識和事實不求甚解的扭曲中、以及曲解科學為求名求利手段的短視中消失無蹤。 & 方力行累積三十年研究功力,從早年帶著學生潛入水中取得台灣溪流魚類第一手觀察資料,到近年來透過大數據資料,勾勒只能從數據分析見識到溪流的另一個真實面,第一次嘗試將多年來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上的研究論文,轉換成你我都能讀懂,且對於你我來說如此切身的環境故事,用豐沛的情感和生動的文字,娓娓訴說的他對台灣魚類獨鍾的情感。 & 這座島嶼的人和魚類的故事遠比我們想像得複雜、精彩和無奈,方力行教授的研究及面向一般讀者所寫,不僅給所有關心台灣溪流魚類生態的讀者一些提醒、一些啟發、一些樂趣,也從生物學的角度折射出另類台灣故事。

特價18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10種物質改變世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10種物質改變世界

天下文化 出版
2015/03/31 出版

你一定會說,這個書名是騙人的,世界上的物質何其多,改變世界的物質何止10種。 & 但是這個書名其實也一點都沒有騙人,作者不僅介紹了許多在我們生活中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有時根本視而不見的物質,如何曾經大幅度改變了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也介紹了許多相當有潛力,在未來一定會改變我們生活的物質! & 物質竟然如此不簡單,材料科學原來這麼有趣! & 且看史上精采且重要的十種物質,如何改變了我們的過去,又如何蓄勢待發,準備改造未來! & 這其中有許多物質看起來實在太平常,讓我們幾乎忘了它們的存在,像是做衣服的布料、做工具的金屬、做罐子的陶瓷、溝通用的白紙,還有吃了開心的巧克力。然而,這些物質卻曾徹底改變了人類生活。 & 當然也有一些物質以怪得出奇聞名,例如人類已知最輕的固體「氣凝膠」、可以自行復原的金屬和能變成真正骨骼的植入物,這些都是會改變我們未來的劃時代新物質。 & 你會驚嘆,物質如何以獨特的方式,深刻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特價22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科技蜃楼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科技蜃楼

黃心健  著
大塊 出版
2013/03/11 出版

一起社會案件,讓黃心健開始思考數位文明對於人類世界產生的影響。之後,他決定放棄在美國電玩界建立的資歷與人脈,回到台北,開始做一位新媒體藝術家:用科技來講述人與科技的故事。本書是黃心健在過去25年裡,從工程領域「遷徙」到藝術創作得到的領悟分享。要知道未來,先要知道過去。在這科技的時代,黃心健越來越覺得「科技史」的重要。本書所關注的是:科技如何「修改」了人性、生活形態與歷史。 「科技本於人性」,可是「人性有善有惡」,所以由人創造出來的科技,也是一體兩面、善惡並存。如果能夠善用,本來是用於戰爭與殺人的技術,也可以轉換為助人的科技。但是,如果不知如何運用技術,一項好的發明,也會成為嚴重的問題。當人類的人文素養追不上科技發展時,被科技操控或左右的人們,他們的人生到底失去了什麼?社會存在的許多問題,均須訴於人文兼具科技的思考才能解決。要將世界改變得更好,我們必須要解讀出科技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以及了解這些技術對生活與環境造成什麼影響。黃心健希望本書能成為一粒種子,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人文與科技整合的重要性。而培養跨領域人才並非一蹴可幾,需要一代接著一代傳承延續下去。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大家來破案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大家來破案Ⅲ

陳偉民  著
幼獅文化 出版
2012/04/21 出版

明雪的仔細觀察、建立假說、尋找資料、提出證據等推理過程,因而找到結論,道出孩童在科學活動中可以、也應該培養此種探究能力。本書特色本書將生活中的科學知識透過問題解決的方式呈現出來。本書啟示瓶子晒到太陽就爆炸?銅板竟能變黃金?「藍色的天空」有毒?一暝大一尺,到底是什麼神奇增高藥?明雪和明安兩個小偵探這次又會遇到什麼事情呢?他們又如何運用科學知識漂亮破案呢?

7 特價15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馭風男孩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馭風男孩

天下文化 出版
2010/02/26 出版

一個人的力量能有多大?夢想能帶我們到多遠的地方?十四歲的馬拉威失學小男孩,用想像力與創造力,造了一座風車,帶來的電力不僅照亮自己的未來,而且富足了家鄉,將來更會改變整個國家。他的故事證明,不管處境如何困頓,個人堅定的力量,的確可以把自己帶到夢想的遠方!在天災人禍不斷的非洲,在愛滋病與貧窮交相迫的馬拉威,在巫術風行的小農村,在這個似乎看不到希望的所在,十四歲的失學小男孩威廉‧坎寬巴,創造了一個光明的奇蹟。小男孩威廉生長的地方,玉米田環繞,沒有自來水,更沒有電力,已經夠困頓的生活,因為2002年馬拉威的一場大旱,更陷入嚴重的困境。飢餓是家常便飯,填飽肚子變成奢望,遊民四竄,民不聊生。連吃飽都成問題,當然更付不出學費,不管威廉再怎麼喜歡上學,也只能輟學。不能上學,玉米田裡也沒啥活可幹時,小男孩威廉就到圖書館借書來自修,希望來年收成好可以復學時,能趕得上同學的進度。他對世界充滿好奇,看到一本書,那描寫能源強大力量的書打開了小男孩的眼界。在馬拉威,風是上帝賜予的少數幾種天然能量,早晚都吹動著樹梢,於是有個夢想在他的心中發芽:他要用源源不斷的風來發電,點亮家鄉與自己的未來。

特價24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科技與人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科技與人生

黃廣志  著 、黃郁琇  著
聯經 出版
2006/11/06 出版

本書是作者從事大學通識教育授課六年12學期的講本,將科技知識以生活化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加以闡述。全書分為五篇計二十三章,由數學、物理的有趣現象入手,再分別介紹中西文明中的科技發展,最後回歸到現代人類所面對新科技與新問題,並引導讀者共同思考人類生存的問題。除可提供國內各大專院校理工科系學生閱讀外,更可作為大學通識教育的課程用書。本書特色◎ 作者在擔任國立大學校長十年以後重拾教鞭,致力科技教育的普及化工作,非常值得肯定,本書將作者近40年的研究、教學和生活諸多層面的寶貴心得融會而成,強調基本觀念與人文思維的建立,在介紹人類科技發展之餘,更重視人文的素養。◎ 為充分了解年輕人的想法和表達方式,特別力邀其子女,黃祥哲教授與黃郁琇教授一起參與本書的寫作。

特價13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看電影勇闖科學世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看電影勇闖科學世界

崔元石  著
漢宇國際 出版
2006/07/05 出版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日晷的實作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日晷的實作

邱紀良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03/12/01 出版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二十世紀的科學I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二十世紀的科學I

申先甲  著
世潮 出版
2003/05/15 出版
7 特價1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