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1109_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王宏哲)
1108~1110_2026手帳年曆

電子書 > 全部商品

Readmoo
【電子書】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看見自閉症的天賦優勢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看見自閉症的天賦優勢

心靈工坊 出版
2017/01/16 出版

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意思是你的大腦不只在童年、而是終其一生都能建立新的連結——包括自閉症的大腦。 世界知名的自閉症患者天寶博士,將在本書中帶領讀者參觀自閉症的大腦,並走一趟自閉症基因解碼之旅。 天寶博士以自己的大腦核磁共振造影(MRI)為例,除了闡述自身經驗,也解說多次腦部掃描所帶給她的啟發。這些掃瞄為她童年時期的語言發展遲緩、恐慌發作和解讀表情的障礙,提供了可能的解釋。 此外,自閉症的基因有如一片深不可測的沼澤,控制大腦發展的基因碼有許多微小的變異。到底引起自閉症的是負面的風險基因,還是會受環境影響的中性基因?天寶博士以淺白的語言,為讀者介紹最新的遺傳學研究。 既然大腦、基因都是先天的條件,自閉症患者和親友在後天能做什麼努力呢? 天寶博士從最新的研究中發現,人們的思考類型應分為三類:語言思考、圖像思考,以及她最新發現的模式思考。了解自己是哪一類的思考者,除了幫助我們尊重自己的侷限,更幫助患者善用自己的優點。如此,患者就不會被不斷改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貼上不斷變換的標籤。擺脫標籤、認出每個人的細微差異,才能發掘每位患者真正的長處、找到有意義的工作、活出最滿意的人生。 我們要如何辨認出優點?其中一個方法是,應用我提出的三種思考模式:圖像思考者、模式思考者和語言思考者。我相信,這個方法可以從根本幫助自閉症患者的教育和就業機會。——天寶博士 本書特色 ★國內第一本自閉症科普書籍,作者天寶博士藉由自己的大腦掃瞄圖片,向讀者解說自閉症的大腦與常人的相異處,以及最新的基因研究。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教養不必惱,自然就好:只求全心陪伴,不必當完美父母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教養不必惱,自然就好:只求全心陪伴,不必當完美父母

洪蘭  著
親子天下 出版
2017/01/05 出版

49個教養與成長的關鍵問題, 洪蘭老師提出生理、情緒、閱讀、品格與親子關係等五大核心, 回應父母的困惑與焦慮,揭開大腦發育的祕密, 教你聰明養小孩! 懷孕聽古典音樂真的對胎教比較好嗎? 父母的陪伴有助孩子的大腦發育嗎? 孩子幾歲之後比較適合出國旅行? 從小教孩子背古詩古文,對學習有益處嗎? 現在孩子好難教,該如何教導他們誠實呢?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 陪伴孩子成長時,家長時常遇到上述教養問題,卻往往不得其解,愈擔心只會愈焦慮。其實,這些問題的產生,在於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大腦發展,腦神經專家洪蘭指出,重量不過一公斤多的大腦,掌握著人類命運的鑰匙,人的成長或衰敗,關鍵都在大腦中。 大腦產生觀念,觀念產生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又改變大腦,如此循環著,影響著人的一生。對於正在學習中的孩子,更是如此。 本書中,洪蘭老師帶讀者跳脫教養迷思,以科學的方法,在對的時間啟發孩子的大腦,幫助孩子在身體、心理及行為上成長茁壯,樂在學習,培養出高EQ,好品格的下一代。 本書重點 生理:養兒育女的迷思大破解 關於孩子的胎教、睡眠、發育、健康, 所有成長關鍵一次告訴你 情緒:EQ管理好,孩子成就高 EQ與情緒皆影響思考模式,EQ甚至被視為比IQ更重要的指標, 該如何教導孩子情緒管理與正向思考呢? 閱讀:掌握閱讀力,就掌握學習 培養孩子自主閱讀有很多方式,父母陪讀、讀報、翻閱繪本、寫作練習都是,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法能提升閱讀力,增近記憶呢? 品格:一切德性的基礎 好的品格需從小養成,會讀書並不代表品格一定高, 如何透過生活中的日常訓練孩子同理心、誠實與禮節? 親子關係:幸福家庭的必要條件 父母的陪伴在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 擁有良好親子關係的孩子,群體關係也較好, 父母如何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呢?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教養不必惱,自然就好:只求全心陪伴,不必當完美父母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教養不必惱,自然就好:只求全心陪伴,不必當完美父母

洪蘭  著
親子天下 出版
2017/01/05 出版

49個教養與成長的關鍵問題, 洪蘭老師提出生理、情緒、閱讀、品格與親子關係等五大核心, 回應父母的困惑與焦慮,揭開大腦發育的祕密, 教你聰明養小孩! 懷孕聽古典音樂真的對胎教比較好嗎? 父母的陪伴有助孩子的大腦發育嗎? 孩子幾歲之後比較適合出國旅行? 從小教孩子背古詩古文,對學習有益處嗎? 現在孩子好難教,該如何教導他們誠實呢?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 陪伴孩子成長時,家長時常遇到上述教養問題,卻往往不得其解,愈擔心只會愈焦慮。其實,這些問題的產生,在於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大腦發展,腦神經專家洪蘭指出,重量不過一公斤多的大腦,掌握著人類命運的鑰匙,人的成長或衰敗,關鍵都在大腦中。 大腦產生觀念,觀念產生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又改變大腦,如此循環著,影響著人的一生。對於正在學習中的孩子,更是如此。 本書中,洪蘭老師帶讀者跳脫教養迷思,以科學的方法,在對的時間啟發孩子的大腦,幫助孩子在身體、心理及行為上成長茁壯,樂在學習,培養出高EQ,好品格的下一代。 本書重點 生理:養兒育女的迷思大破解 關於孩子的胎教、睡眠、發育、健康, 所有成長關鍵一次告訴你 情緒:EQ管理好,孩子成就高 EQ與情緒皆影響思考模式,EQ甚至被視為比IQ更重要的指標, 該如何教導孩子情緒管理與正向思考呢? 閱讀:掌握閱讀力,就掌握學習 培養孩子自主閱讀有很多方式,父母陪讀、讀報、翻閱繪本、寫作練習都是,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法能提升閱讀力,增近記憶呢? 品格:一切德性的基礎 好的品格需從小養成,會讀書並不代表品格一定高, 如何透過生活中的日常訓練孩子同理心、誠實與禮節? 親子關係:幸福家庭的必要條件 父母的陪伴在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 擁有良好親子關係的孩子,群體關係也較好, 父母如何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呢?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外公家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外公家書

大塊 出版
2016/12/29 出版

有天,3歲2個月的小外孫煊煊問:「外公,我為什麼沒有信?」 就這樣,外公開始給煊煊寫信,放在信箱裡讓煊煊打開找,他拿到信時開心得不得了...... 對於學齡前的小孩子來說,家長們其實有很多方法來讓他們開心成長,但外公爲什麽獨獨選擇用「書信」和「古典詩詞」來還原生活場景的方式教育小外孫子?那是因為一生為人師表的外公,用心良苦。 從孩子3歲開始,一直到上小學,外公這一寫竟寫了三年。不要小看這一千來封信,在孩子3-6歲這段發蒙期裏,這些信不僅教會了孩子學習的方法,還讓孩子親近自然、珍惜親情、懂得孝道,認識了自我價值,學到了很多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孩子知道了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如何感受人生的美好與快樂。這對他正式進入小學及日後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學習基礎,提供了敦厚的心理正能量。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領導的贏家:一個教育老農的心聲與建言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領導的贏家:一個教育老農的心聲與建言

張宗仁  著
麗文文化 出版
2016/12/29 出版

「對領導和管理頗有經驗和心得的張宗仁校長,研究所畢業後即投身中山科學研究院,歷經師範體系大學、研究型綜合大學、技職體系大學,一生奉獻教育,教育經歷兼具完整性與宏觀性。最傳奇而不為人知的一段事蹟是,他在中科院核研所時,差一點就『奉命』私下製造『重水』,以躲避美國監督。」 作者擁有多種管理經驗的,喜好閱讀歷史小說,也從歷史人物身上看到領導者在領導與管理方面的問題,作者以其在領導與管理方面的經驗,對台灣各個階段的政治領導人-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以迄蔡英文總統,分別做了一些評論,期待補闕揚善,利益國家與人民。 從針砭政治領導人為出發點,作者將他在教育界服務的經驗回饋給整個教育系統,將其經驗和實務心得提出來與教育界人士分享,從領導學與管理學的觀點來看現實生活中的領導者與管理者。

7 特價8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玩藝術,酷思考:親子一起學藝術,培養美力與思考力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玩藝術,酷思考:親子一起學藝術,培養美力與思考力

江學瀅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12/24 出版

懂得欣賞藝術也是一種競爭力, 但藝術要如何學習?藝術修養要怎樣培養? 如何看懂藝術作品?如何看藝術學思考? 作者一一解答你的困惑。 作者是一個有國中生兒子的媽媽,但她同時也是藝術專業學者,也是國內多所美術館的顧問。不少親朋好友經常問起:我不懂藝術,要怎麼教孩子欣賞藝術?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思考與美學素養? 於是,她以專業的角度,搭配身為母親的貼心,提供理論與實務作法,圖文並茂地讓家長了解孩子多大可以開始學藝術、談環境中可見的各種視覺藝術,包括家中可見之報章雜誌的圖像呈現,兒童圖畫書中的插畫作品,家中各類物品的設計性等,進而談到走出家門處處有藝術,最後談到走入相關場域,例如美術館等地。以及在和孩子談藝術之前,大人必須先解構自己對美術的想法、接納孩子對美術的多元觀點,然後必須共同欣賞與討論。 此外,藝術不只在美術館,作者引領我們從生活中認識藝術的基本元素。還有,色彩、主題、造型、背景、比例等內涵,也是我們理解藝術的好方法。並且讓讀者可以從跟孩子的討論中,了解到自己與孩子的美感經驗。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兒童的思考判斷能力,以及視覺邏輯發展的能力,導向藝術教育提升美感階段的觀點。 另外一大重點是,如何從欣賞到思考,所以作者不僅提供了學理上的藝術鑑賞方法,還有直覺式的藝術鑑賞討論,有方法就不會言之無物;同時,還要從練習中學會描述、分析、解釋、判斷。 真正的實踐是,父母師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走入美術館,來一趟美術館小旅行;將學到的方法實際運用,感受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最後一章則會回答一些教育現場中,父母最想問與經常問到的問題,如:如何鼓勵孩子更喜歡欣賞藝術?我的孩子愛畫畫,需要怎樣幫他準備繪畫媒材?我的孩子愛塗鴉,需不需要教他畫寫實具象物?我的孩子不會用固有色,怎麼教他認識顏色,並且用正確的顏色畫畫?老師誇獎我的孩子有天份,是否該讓他去讀體制內的美術班….等等問題,書中都有詳盡的解說。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玩藝術,酷思考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玩藝術,酷思考

江學瀅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12/24 出版

懂得欣賞藝術也是一種競爭力, 但藝術要如何學習?藝術修養要怎樣培養? 如何看懂藝術作品?如何看藝術學思考? 作者一一解答你的困惑。 作者是一個有國中生兒子的媽媽,但她同時也是藝術專業學者,也是國內多所美術館的顧問。不少親朋好友經常問起:我不懂藝術,要怎麼教孩子欣賞藝術?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思考與美學素養? 於是,她以專業的角度,搭配身為母親的貼心,提供理論與實務作法,圖文並茂地讓家長了解孩子多大可以開始學藝術、談環境中可見的各種視覺藝術,包括家中可見之報章雜誌的圖像呈現,兒童圖畫書中的插畫作品,家中各類物品的設計性等,進而談到走出家門處處有藝術,最後談到走入相關場域,例如美術館等地。以及在和孩子談藝術之前,大人必須先解構自己對美術的想法、接納孩子對美術的多元觀點,然後必須共同欣賞與討論。 此外,藝術不只在美術館,作者引領我們從生活中認識藝術的基本元素。還有,色彩、主題、造型、背景、比例等內涵,也是我們理解藝術的好方法。並且讓讀者可以從跟孩子的討論中,了解到自己與孩子的美感經驗。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兒童的思考判斷能力,以及視覺邏輯發展的能力,導向藝術教育提升美感階段的觀點。 另外一大重點是,如何從欣賞到思考,所以作者不僅提供了學理上的藝術鑑賞方法,還有直覺式的藝術鑑賞討論,有方法就不會言之無物;同時,還要從練習中學會描述、分析、解釋、判斷。 真正的實踐是,父母師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走入美術館,來一趟美術館小旅行;將學到的方法實際運用,感受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最後一章則會回答一些教育現場中,父母最想問與經常問到的問題,如:如何鼓勵孩子更喜歡欣賞藝術?我的孩子愛畫畫,需要怎樣幫他準備繪畫媒材?我的孩子愛塗鴉,需不需要教他畫寫實具象物?我的孩子不會用固有色,怎麼教他認識顏色,並且用正確的顏色畫畫?老師誇獎我的孩子有天份,是否該讓他去讀體制內的美術班….等等問題,書中都有詳盡的解說。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問更好的問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問更好的問題

陳欣希  著
小魯 出版
2016/12/10 出版

★能引領小孩思考+有邏輯的好問題=更好的問題! 教育部國中小閱讀推動計畫主持人、 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理事長 ――陳欣希教授,繼2010年《問好問題》後,推出《問更好的問題》,一組能引領小孩思考、有邏輯的好問題,就是比「好問題」還要「更好的問題」。 文本分析,是設計「更好的問題」的關鍵。扎實分析以設計更好的問題―― step 1:瀏覽註記以留下印象 step 2:整理訊息以讀懂內容 step 3:比較文本以讀出特色 整理文本分析的結果 step 4:思索想被看見的訊息 step 5:設計問題並標示答案 step 6:八指標檢視問題品質 整理問題設計的結果 本書以知識繪本(《嗯嗯太郎》、《怎麼還沒來》)及故事繪本(《無尾熊和小花》、《圖書館老鼠》)為例,呈現提問設計歷程與成品,並安排部分步驟讓讀者實作,引導讀者培養文本分析能力,從中習得如何設計出「更好的問題」,以及如何延伸、運用「更好的問題」。書末附有延伸練習(《鳥兒的家》、《愛蓋章的國王》、《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我是美國女總統》、《原來宇宙是這樣子啊!》),引導親師生感受閱讀的意義,如何將大量閱讀,轉換為孩子實際擁有的閱讀能力,引領閱讀新思維。

特價20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

王意中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16/12/09 出版

第一本陪伴親子從「心理」視角, 有效解決資優教養困惑的書! 「我的孩子是資優生!」 當我們忍不住驕傲,歡喜編織孩子邁向人生勝利組時, 也許,天賦潛能獨一無二的這個孩子, 真正令人頭痛的教養挑戰,現在才開始! 補習,能讓孩子變資優嗎?父母不資優,怎麼教資優的小孩? 資優生不是應該什麼都會嗎?怎麼考得那麼差? 資優生的時間永遠不夠用,怎麼辦? 資優生都那麼完美主義嗎?都這樣問個沒完嗎? 如何避免資優生自我傷害?…… 面對天資過人的孩子,家長或老師往往有種迷思:頭腦好、能力強,所以什麼都考不倒,什麼都能很快學會。可是,這樣想的我們,是不是把資優與「績優」搞混了呢?是不是誤以為資優就是「十項全能」?卻在欣喜之餘忽略了,孩子身上這份「與眾不同」,可能引發獨有的壓力和苦惱: .感受敏銳、追求完美、承受著高度期待→容易感到挫折、憂鬱。 .深而廣的思考、靈活反應→有時反而顯得特立獨行,難交朋友。 .專注力強、追根究柢的好奇心→經常深陷時間分配不均的陷阱。 .資優生有學習障礙?資優生也是ADHD?資優生伴有亞斯伯格症? →令人激賞的先天優勢,或許伴隨著亟需協助的學習弱點。 本書從資優的七大特質談起,針對情緒與抗壓處理、人際和自我調適、時間管理及溝通學習,教我們深入傾聽這群孩子的孤獨心事,因為,唯有自己最真實的本質被完整接納了,他們才能無憂無慮地揮灑天賦。 而這一切,就從我們先拋開「家有資優生」的虛榮開始。 本書特色: ◎資優的七大基本特質:超強烈的求知欲、近乎完美的自我期許、高品質的專注力、超細膩的理解力、善於表達與愛發問、超敏感的情緒反應、人際收放與調適的兩極處理。 ◎資優生教養的必修三學分:& 一、驅散不合理的壓力源,提升挫折忍受力及情緒管理力。二、& 建立平衡的關係網,提升自我概念力及人際互動力。三、專注於孩子的本質,提升親職教養力及親師溝通力。 ◎王意中心理師:「面對資賦優異的孩子,我一定先看到他是一個『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期待被關注、被呵護、被愛,一樣也可能愛搗蛋、愛作怪,也期待有朋友、希望被肯定與被接納。」 ◎從接納資優生纖細易感的身心特質開始,當他們充分感受到我們陪伴的暖度,才能讓天賦不再是壓力,成為真正的禮物。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不吼不叫也能改造小霸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不吼不叫也能改造小霸王

胡玲美  著
風向球 出版
2016/12/09 出版

不討好、不威脅、不體罰,讓孩子的行為由負轉正 11個不咆哮管教法+4個處罰的最佳時機=輕鬆扭轉偏差行為 讓小霸王乖乖說YES! 行為偏差孩子總有能耐將負面行為發揮到極至。他經常出現情緒化、超級固執、過度戲劇化、粗魯、無禮的言行舉止;他自認擁有與你平起平坐的權力,所以啟動鬥爭挑戰你的權威,即使最簡單的要求也會頑強抗拒到底。他讓你感到快被逼瘋了! 想要讓小霸王乖乖說YES!請牢記這個絕對不失效的訣竅:不咆哮+稱讚+最佳時機處罰 最強效的不咆哮管教法 ․一個簡單問題就能消除孩子的怒氣。誠懇的問孩子:「可以告訴我,你為什麼這麼生氣嗎?」 ․一句話,平息你的怒氣。對自己說:「我可以先閉上眼睛,做深呼吸,等我情緒平靜下來時再來和他溝通。」 ․一個簡單步驟,讓孩子專注聽你講話。在孩子面前蹲下來→堅定的看著他的眼睛→雙手放在他的肩上→簡短在他耳邊輕聲傳達你的要求→起身離開。 ․一個簡單動作,化解你的激動情緒。聳聳肩。它能對你傳遞一種有力的無聲訊息——我不會對孩子的偏差行為反應過度。 ․一句話,讓你在情急之下避免破口大罵。對孩子說:「讓我想一想,再告訴你。」 ․一個想法,讓你不鑽牛角尖。告訴自己:「孩子故意挑釁,並不是我的錯,而是孩子的偏差問題所導致。」 ․一個觀念,讓你不會和孩子一起鬧情緒。提醒自己:「我才是那個掌控孩子和你自己的人。」 處罰的原則與最佳時機 ․不需處罰。孩子犯了錯,但是並沒有違反規定,就不需要處罰。 ․不需處罰,但要調整你的期待。孩子犯錯是因為你對他的期待超越他的能力,那麼就不該處罰他,而要調整你對他的期望。 ․不需處罰,但協助他達到你的期待。孩子不知道自己犯錯的原因時,不要處罰他,但要告訴他你對他的期許,並協助他達成目標。 ․需要處罰,並與孩子討論處罰方式。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期待,卻不當一回事的繼續犯錯,此時就該處罰,並且與他討論處罰內容。

7 特價18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

王意中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16/12/09 出版

第一本陪伴親子從「心理」視角, 有效解決資優教養困惑的書! 「我的孩子是資優生!」 當我們忍不住驕傲,歡喜編織孩子邁向人生勝利組時, 也許,天賦潛能獨一無二的這個孩子, 真正令人頭痛的教養挑戰,現在才開始! 補習,能讓孩子變資優嗎?父母不資優,怎麼教資優的小孩? 資優生不是應該什麼都會嗎?怎麼考得那麼差? 資優生的時間永遠不夠用,怎麼辦? 資優生都那麼完美主義嗎?都這樣問個沒完嗎? 如何避免資優生自我傷害?…… 面對天資過人的孩子,家長或老師往往有種迷思:頭腦好、能力強,所以什麼都考不倒,什麼都能很快學會。可是,這樣想的我們,是不是把資優與「績優」搞混了呢?是不是誤以為資優就是「十項全能」?卻在欣喜之餘忽略了,孩子身上這份「與眾不同」,可能引發獨有的壓力和苦惱: .感受敏銳、追求完美、承受著高度期待→容易感到挫折、憂鬱。 .深而廣的思考、靈活反應→有時反而顯得特立獨行,難交朋友。 .專注力強、追根究柢的好奇心→經常深陷時間分配不均的陷阱。 .資優生有學習障礙?資優生也是ADHD?資優生伴有亞斯伯格症? →令人激賞的先天優勢,或許伴隨著亟需協助的學習弱點。 本書從資優的七大特質談起,針對情緒與抗壓處理、人際和自我調適、時間管理及溝通學習,教我們深入傾聽這群孩子的孤獨心事,因為,唯有自己最真實的本質被完整接納了,他們才能無憂無慮地揮灑天賦。 而這一切,就從我們先拋開「家有資優生」的虛榮開始。 本書特色: ◎資優的七大基本特質:超強烈的求知欲、近乎完美的自我期許、高品質的專注力、超細膩的理解力、善於表達與愛發問、超敏感的情緒反應、人際收放與調適的兩極處理。 ◎資優生教養的必修三學分:& 一、驅散不合理的壓力源,提升挫折忍受力及情緒管理力。二、& 建立平衡的關係網,提升自我概念力及人際互動力。三、專注於孩子的本質,提升親職教養力及親師溝通力。 ◎王意中心理師:「面對資賦優異的孩子,我一定先看到他是一個『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期待被關注、被呵護、被愛,一樣也可能愛搗蛋、愛作怪,也期待有朋友、希望被肯定與被接納。」 ◎從接納資優生纖細易感的身心特質開始,當他們充分感受到我們陪伴的暖度,才能讓天賦不再是壓力,成為真正的禮物。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

采實文化 出版
2016/12/08 出版

終結每個父母的管教惡夢, 現在就開始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 暢銷書《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作者新作: 孩子不是故意無理取鬧, 他們負責分析思考的大腦25歲才發育完全! 鬧脾氣等於告訴你,他們現在欠缺的能力! 本書將改變你對管教的觀念: 先作不抓狂的父母,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把握每次親子衝突的時刻, 當下將失控情緒翻轉化為成長契機, 讓孩子學會受用一生的能力! 牛奶打翻在地上、孩子們因為搶玩具而哭鬧、老師又打電話來了……面對孩子哭鬧的情緒與行為,父母很難不抓狂。但你知道嗎?孩子負責理性思考的上層大腦二十五歲左右才會發展完全,所以他們不是故意哭鬧的。與其用處罰、責罵、面壁思過管教孩子,你有更好、更有效,且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的管教選擇──「不抓狂教養法」(No-Drama Displine)。 教養專家丹尼爾‧席格、蒂娜‧佩恩‧布萊森從大腦神經科學出發,教家長在管教時先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用不抓狂的全腦策略回應孩子,自然就能教出有洞察力、同理心、修復力的不抓狂小孩。將可能造成親子衝突的時刻,轉變成增進親子關係的機會,讓美好的價值觀內化為孩子特質,幫助他們在短期改變行為,並在未來追求幸福人生。 【管教是教導,父母先身體力行跟情緒做朋友,孩子才能有樣】 如果你厭倦對孩子大吼大叫,對孩子的偏差行為傷透腦筋又無計可施,那麼你就應該嘗試 「不抓狂教養法」!它將改變你對管教的觀念:父母先不抓狂,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孩子鬧脾氣多是因為大腦還在發展,無法像大人一樣自制,父母應該先掌握管教的本質──教導,不以直覺情緒和孩子硬碰硬,而是先想好管教的方法與目的,用言語、擁抱安撫孩子的衝動本能,再依孩子個性與場合選擇方法,有效引導他們改變行為。 【透過形塑大腦發展,父母將培養出自動自發、自我管理的孩子】 這樣的管教經驗,將引發一連串效果:你身體力行的教導,除了改變孩子行為,也同時改變了孩子的大腦,大腦會將這些重覆經驗內化為孩子的內在價值觀。長期來看,你的管教將愈來愈少,因為孩子慢慢會養成自己判斷、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而在過程中,你和孩子的關係會變得更親密融洽!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一:了解大腦的三個C,有效管教並減少情緒反應】 1.孩子的大腦正在改變和發展,父母必須調整期望,了解孩子的哭鬧情緒和行為是必經過程。 2.孩子的大腦會根據經驗改變,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瞭解這些經驗的意義,並在他們腦中轉化成「學習經驗」。 3.孩子的大腦很複雜,有的區域負責記憶、有的負責產生同心理等。父母愈引發孩子更好的本性,就愈能要求他們三思而後行或考慮他人感受,做出具有道德感和同理心的行為。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二:進行情感連結,讓孩子接納意見、深化親子關係】 ●不抓狂的情感連結原則: 1.把「鯊魚音樂」轉小聲:拋開過去經驗和未來恐懼的背景雜音。 2.打破砂鍋追到底:把重點從行為本身轉移到其背後原因,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做? 3.想一想「怎麼做」:你說了什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怎麼說。 ●幫助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 1.傳達安慰:擺出低於視線的姿態,再加上一個慈愛的觸摸、點頭或理解的眼神。 2.確認:即使你不喜歡孩子的行為,還是要認知甚至接納他們的感受。 3.少說多聽:孩子情緒爆發時,別解釋、說教或否定他們的感受。好好傾聽他們的心情。 4.反映你聽見的話:傾聽之後,把你聽見的話反映回去,讓孩子知道你聽進去了。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三:重新引導孩子,讓管教效果長久】 ●利用管教一二三:一個定義+兩個原則+三個效果 一個定義:管教即教導。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為什麼孩子會做出這種行為? 2.我想讓孩子學到什麼? 3.我該怎麼好好教導這一課? 兩個原則: 1.等到孩子(還有你自己)準備好,再進行管教。 2.一致但不僵化,管教需有彈性,因不同孩子、不同場合而改變。 三個效果: 1.洞察力: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感受和對於困境的回應。 2.同理心:讓孩子練習反思自己的行動會如何影響他人。 3.修復力:問孩子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過失。 ●不抓狂的重新引導策略 1.父母要減少用字,忍住不囉嗦。 2.接納孩子的情緒,也教導他們接納自己的情緒。 3.以描述實際狀況,代替說教。 4.讓孩子參與管教過程。 5.把「不行」變成有條件的「可以」。 6.強調積極面。 7.發揮創意。 8.教導第七感工具,也就是心智省察力。 本書特色 1.掌握不抓狂的全腦教養原則,就能發展自己的教養哲學,利用最佳方法讓孩子學到教訓! 2.了解孩子腦部發展知識,以及適合每個年紀、階段的有用教養法! 3.冷靜且充滿愛意的和孩子培養感情的方法,不管孩子的行為有多極端,同時設定清楚一致的的界線! 4.孩子發脾氣時引導他們的訣竅,就是發揮洞察力、同理心並修正缺陷! 5.再棒的父母都會犯的二十個教養錯誤,教你如何謹守並善用全腦教養的原則!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

采實文化 出版
2016/12/08 出版

終結每個父母的管教惡夢, 現在就開始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 暢銷書《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作者新作: 孩子不是故意無理取鬧, 他們負責分析思考的大腦25歲才發育完全! 鬧脾氣等於告訴你,他們現在欠缺的能力! 本書將改變你對管教的觀念: 先作不抓狂的父母,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把握每次親子衝突的時刻, 當下將失控情緒翻轉化為成長契機, 讓孩子學會受用一生的能力! 牛奶打翻在地上、孩子們因為搶玩具而哭鬧、老師又打電話來了……面對孩子哭鬧的情緒與行為,父母很難不抓狂。但你知道嗎?孩子負責理性思考的上層大腦二十五歲左右才會發展完全,所以他們不是故意哭鬧的。與其用處罰、責罵、面壁思過管教孩子,你有更好、更有效,且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的管教選擇──「不抓狂教養法」(No-Drama Displine)。 教養專家丹尼爾‧席格、蒂娜‧佩恩‧布萊森從大腦神經科學出發,教家長在管教時先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用不抓狂的全腦策略回應孩子,自然就能教出有洞察力、同理心、修復力的不抓狂小孩。將可能造成親子衝突的時刻,轉變成增進親子關係的機會,讓美好的價值觀內化為孩子特質,幫助他們在短期改變行為,並在未來追求幸福人生。 【管教是教導,父母先身體力行跟情緒做朋友,孩子才能有樣】 如果你厭倦對孩子大吼大叫,對孩子的偏差行為傷透腦筋又無計可施,那麼你就應該嘗試 「不抓狂教養法」!它將改變你對管教的觀念:父母先不抓狂,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孩子鬧脾氣多是因為大腦還在發展,無法像大人一樣自制,父母應該先掌握管教的本質──教導,不以直覺情緒和孩子硬碰硬,而是先想好管教的方法與目的,用言語、擁抱安撫孩子的衝動本能,再依孩子個性與場合選擇方法,有效引導他們改變行為。 【透過形塑大腦發展,父母將培養出自動自發、自我管理的孩子】 這樣的管教經驗,將引發一連串效果:你身體力行的教導,除了改變孩子行為,也同時改變了孩子的大腦,大腦會將這些重覆經驗內化為孩子的內在價值觀。長期來看,你的管教將愈來愈少,因為孩子慢慢會養成自己判斷、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而在過程中,你和孩子的關係會變得更親密融洽!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一:了解大腦的三個C,有效管教並減少情緒反應】 1.孩子的大腦正在改變和發展,父母必須調整期望,了解孩子的哭鬧情緒和行為是必經過程。 2.孩子的大腦會根據經驗改變,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瞭解這些經驗的意義,並在他們腦中轉化成「學習經驗」。 3.孩子的大腦很複雜,有的區域負責記憶、有的負責產生同心理等。父母愈引發孩子更好的本性,就愈能要求他們三思而後行或考慮他人感受,做出具有道德感和同理心的行為。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二:進行情感連結,讓孩子接納意見、深化親子關係】 ●不抓狂的情感連結原則: 1.把「鯊魚音樂」轉小聲:拋開過去經驗和未來恐懼的背景雜音。 2.打破砂鍋追到底:把重點從行為本身轉移到其背後原因,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做? 3.想一想「怎麼做」:你說了什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怎麼說。 ●幫助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 1.傳達安慰:擺出低於視線的姿態,再加上一個慈愛的觸摸、點頭或理解的眼神。 2.確認:即使你不喜歡孩子的行為,還是要認知甚至接納他們的感受。 3.少說多聽:孩子情緒爆發時,別解釋、說教或否定他們的感受。好好傾聽他們的心情。 4.反映你聽見的話:傾聽之後,把你聽見的話反映回去,讓孩子知道你聽進去了。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三:重新引導孩子,讓管教效果長久】 ●利用管教一二三:一個定義+兩個原則+三個效果 一個定義:管教即教導。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為什麼孩子會做出這種行為? 2.我想讓孩子學到什麼? 3.我該怎麼好好教導這一課? 兩個原則: 1.等到孩子(還有你自己)準備好,再進行管教。 2.一致但不僵化,管教需有彈性,因不同孩子、不同場合而改變。 三個效果: 1.洞察力: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感受和對於困境的回應。 2.同理心:讓孩子練習反思自己的行動會如何影響他人。 3.修復力:問孩子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過失。 ●不抓狂的重新引導策略 1.父母要減少用字,忍住不囉嗦。 2.接納孩子的情緒,也教導他們接納自己的情緒。 3.以描述實際狀況,代替說教。 4.讓孩子參與管教過程。 5.把「不行」變成有條件的「可以」。 6.強調積極面。 7.發揮創意。 8.教導第七感工具,也就是心智省察力。 本書特色 1.掌握不抓狂的全腦教養原則,就能發展自己的教養哲學,利用最佳方法讓孩子學到教訓! 2.了解孩子腦部發展知識,以及適合每個年紀、階段的有用教養法! 3.冷靜且充滿愛意的和孩子培養感情的方法,不管孩子的行為有多極端,同時設定清楚一致的的界線! 4.孩子發脾氣時引導他們的訣竅,就是發揮洞察力、同理心並修正缺陷! 5.再棒的父母都會犯的二十個教養錯誤,教你如何謹守並善用全腦教養的原則!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馨光:點亮孩子的未來道路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馨光:點亮孩子的未來道路

白象 出版
2016/12/01 出版
7 特價1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10年慶功版)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10年慶功版)

林奐均  著
如何 出版
2016/12/01 出版

暢銷10週年,銷售20萬冊!見證慶功版 唯一收錄:丹瑪醫師教養理念兒科看診案例 連續10年育兒書常勝軍,全球百萬媽媽熱烈討論推崇! & ◆丹瑪醫師經驗豐富且值得信賴! 採用丹瑪醫師育兒法,連難搞寶寶也能變成超好帶寶寶! & ◆丹瑪醫師育兒法適用每個寶寶! 丹瑪醫師育兒法是對寶寶最有益、最自然且充滿愛的育兒法;實行丹瑪醫師育兒法的家庭,父母輕鬆自信,寶寶健康滿足! & ◆今天不讓寶寶哭,明天寶寶就讓你哭! 聽聽全美經驗最豐富的小兒科權威──丹瑪醫師, 教我如何輕鬆解決新生兒哭鬧、作息混亂、餵食、營養等問題, 讓你的孩子也可以在10天內學會一覺到天亮! & ◆重拾為人父母的喜悅,明白育兒的真正價值! 自從10年前出版了《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後,我很有福氣,能看到丹瑪醫師的育兒法全然改變了一個又一個台灣家庭。就像丹瑪醫師改善了我自己的家庭生活,也幫助了台灣許多手忙腳亂的家庭,使這些家庭煥然一新,父母和寶寶得以共享安詳平和的家。 10年來,當我聽到這麼多「高需求寶寶」,奇蹟似地變成「好帶的寶寶」時,都在深化我一直以來的信念:丹瑪醫師的育兒法適合所有的寶寶。 ──林奐均 & ◆喜悅見證:一本好的育兒指南,它絕不過時,只會歷久彌新 九年來,我用同一個方法照顧不同的孩子,他們都有同樣穩定的作息, 我們的家庭生活總是規律和諧。現在的我,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我的兒子──九年前使我想再把他塞回去的那位, 是個健康滿足、性情穩定的男孩。從那時起的每一夜他都睡得既長又穩,香甜無比;每個早晨,他無不帶著滿足的笑容,親暱有禮地與我問好。 (現在他還會幫忙準備早餐,服事家人。) 我毫不懷疑,我們家再來一個寶寶也會有同樣的結果。 ——《喂,請問百歲醫師在家嗎?》作者 黃正瑾 & ◆慶功版全新收錄:養育孩子是帶給父母喜悅的工作 替自己在世界上最愛的人工作,應該是所有人的夢想。 儘管一直聽到有人說:「女人不該被孩子綁在家裡。」 但一位真正的母親,絕對也從不會覺得孩子是種懲罰, 反而覺得當母親是種祝福,因為養兒育女是世上最寶貴的機會。 如果我們認清養育孩子是這世上最重要,且能帶給父母喜悅的工作, 那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每天都會相當振奮與欣喜。 ——本文摘自《每個孩子都應該有機會》作者 丹瑪醫師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林奐均  著
如何 出版
2016/12/01 出版

暢銷10週年,銷售20萬冊!見證慶功版 唯一收錄:丹瑪醫師教養理念兒科看診案例 連續10年育兒書常勝軍,全球百萬媽媽熱烈討論推崇! & ◆丹瑪醫師經驗豐富且值得信賴! 採用丹瑪醫師育兒法,連難搞寶寶也能變成超好帶寶寶! & ◆丹瑪醫師育兒法適用每個寶寶! 丹瑪醫師育兒法是對寶寶最有益、最自然且充滿愛的育兒法;實行丹瑪醫師育兒法的家庭,父母輕鬆自信,寶寶健康滿足! & ◆今天不讓寶寶哭,明天寶寶就讓你哭! 聽聽全美經驗最豐富的小兒科權威──丹瑪醫師, 教我如何輕鬆解決新生兒哭鬧、作息混亂、餵食、營養等問題, 讓你的孩子也可以在10天內學會一覺到天亮! & ◆重拾為人父母的喜悅,明白育兒的真正價值! 自從10年前出版了《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後,我很有福氣,能看到丹瑪醫師的育兒法全然改變了一個又一個台灣家庭。就像丹瑪醫師改善了我自己的家庭生活,也幫助了台灣許多手忙腳亂的家庭,使這些家庭煥然一新,父母和寶寶得以共享安詳平和的家。 10年來,當我聽到這麼多「高需求寶寶」,奇蹟似地變成「好帶的寶寶」時,都在深化我一直以來的信念:丹瑪醫師的育兒法適合所有的寶寶。 ──林奐均 & ◆喜悅見證:一本好的育兒指南,它絕不過時,只會歷久彌新 九年來,我用同一個方法照顧不同的孩子,他們都有同樣穩定的作息, 我們的家庭生活總是規律和諧。現在的我,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我的兒子──九年前使我想再把他塞回去的那位, 是個健康滿足、性情穩定的男孩。從那時起的每一夜他都睡得既長又穩,香甜無比;每個早晨,他無不帶著滿足的笑容,親暱有禮地與我問好。 (現在他還會幫忙準備早餐,服事家人。) 我毫不懷疑,我們家再來一個寶寶也會有同樣的結果。 ——《喂,請問百歲醫師在家嗎?》作者 黃正瑾 & ◆慶功版全新收錄:養育孩子是帶給父母喜悅的工作 替自己在世界上最愛的人工作,應該是所有人的夢想。 儘管一直聽到有人說:「女人不該被孩子綁在家裡。」 但一位真正的母親,絕對也從不會覺得孩子是種懲罰, 反而覺得當母親是種祝福,因為養兒育女是世上最寶貴的機會。 如果我們認清養育孩子是這世上最重要,且能帶給父母喜悅的工作, 那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每天都會相當振奮與欣喜。 ——本文摘自《每個孩子都應該有機會》作者 丹瑪醫師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被遺忘的學者:常燕生教育政治論文集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被遺忘的學者:常燕生教育政治論文集

常燕生  著
獨立作家 出版
2016/11/29 出版
7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萌力全開!Q力伊萊:英國爹地臺灣娘的雙語生活頻道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萌力全開!Q力伊萊:英國爹地臺灣娘的雙語生活頻道

伊萊媽  著
尖端 出版
2016/11/15 出版

萌力全開! 地表最強混血男娃Q力伊萊! 顛覆你對英國小王子的無限想像! & 時尚媽咪/昆凌、親子圖文作家/香蕉太太、 微風集團策略長/廖曉喬Q萌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 什麼?這年頭竟然是小孩規定媽媽不准吃甜食、喝可樂! What!兒子還可以命令爸爸要早下班、只準對媽咪好! 年紀僅有4歲的伊萊小大人上身!不只時時刻刻關心媽咪的健康, 也肩負身為伊萊家小男人的使命感,徹底督促爹地一家之主的責任。 & Elijah Kewley 池東澤出生於2012年12月1日,他是臺英的混血寳寳,也是個很愛笑、很有主見、人小鬼大的古靈精怪;之所以叫「Q力伊萊」是因為爸爸姓Kewley(Q力)、Elijah(伊萊)則是便於大家容易記得的暱稱。11個月大就出道拍攝雜誌封面的伊萊,面對鏡頭一點也不怕羞,現在伊萊更加入微風國際,成為微風廣場、阿舍乾麵首屈一指的TOP.1童星代言人! & 本書透過無厘頭英國爹地,加上表面嚴肅、內心搞笑臺灣媽咪,以及古靈精怪臺英混血兒Q力伊萊,讓大家窺探一家三口在寶島生活的點滴日常。究竟異國婚姻的結合有哪些文化上的差異?混血兒寶貝要如何適應雙語家庭的衝擊?且看伊萊媽分享個人的育兒心得,以及小伊萊Q力爆發的成長筆記。

特價19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不太乖世代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不太乖世代

親子天下 出版
2016/11/15 出版

在乖與不乖間,還存在著一百萬種選擇, 只有乖乖做自己,是唯一的堅持。 未來的教育該往哪裡走,才能包容光譜上的各種多元可能性? & 什麼是乖? 什麼是不乖? 你曾經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而「不太乖」嗎? & 如果你是個乖小孩, 為了滿足長輩期待而放棄人生其他不太乖的選擇; 如果你是個乖小孩, 正在猶豫要繼續乖下去,還是放手一搏, 選擇一條不一樣、但是你渴望嘗試的路; 如果你是個不太乖的小孩, 正走在自己的夢想路上,想著要不要堅持下去; & 沒錯,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 這本書承載了眾人不太乖的歷程, 有的很順利,有的有點不順,但都非常熱血,很有幹勁。 歡迎你來這裡,一起不太乖。 【本書前情提要】 & 2015年5月,「不太乖教育節」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集結對教育有想想的團體及單位參展。展覽在年輕朋友與教育界引發大量討論,造成許多迴響,總計超過一百個單位參展,在兩日內吸引三萬人次參觀。 & 2016年11月,「不太乖教育節」重量回歸,今年步入第二屆的策展,以「雜學校」為主軸,更深入挖掘教育的不同樣貌及可能性。 & 21世紀是雜食者生存的年代,只擁有一項專業,已不足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多工需求;快速的能力轉換,是斜槓族(Slashie)闖蕩江湖的必備技能。身為新世代的我們,該如何面對新社會型態的挑戰?教育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才能提供孩子與年輕人開創未來的知識及能力? & 親子天下與不太乖展覽同步,推出《不太乖世代:不是叛逆,更不是反骨,而是堅持乖乖做自己!》一書,介紹各式各樣「不太乖」的人物故事,呈現生物多樣性的面貌,扭轉非黑即白的社會主流價值。除了豐富對不太乖世代的詮釋,更期待帶來「乖 vs.不乖」、「聽話 vs.叛逆」之間更多的討論與思索。 【精采內容】 & ․不太乖焦點人物――蘇仰志 & 蘇仰志何許人也? 他是「不太乖教育節」的旗手、倡議者與創辦人。 他主張透過「展覽」與大眾溝通, 提供對未來不確定的年輕朋友、家長與老師新指引, 介紹教育的各種樣貌。 是怎樣的因緣讓一位學藝術的創作者走上這條教育路呢? 這是蘇仰志的不太乖故事。 & ․不太乖座談會――未來教育各說各話 2016年9月30日下午, 親子天下攝影棚內傳出閃亮的歡笑聲, 幾位在教育界衝鋒陷陣的年輕意見領袖難得齊聚一堂。 & 席間,在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的主持下「盍各言爾志」, 進行了一場暢所欲言、掏心掏肺、相互取暖(咦?)的對談, 談大家的「不太乖」、談對教育的想像、 談成長的歷程,也談對未來的期許。 & 對談內容針鋒相對、精采必然, 為了無法身臨現場的讀者, 編輯室特別在此分享座談會的精華。 & ․不太乖過來人――侯文詠、詹偉雄 & 誰說只有年輕人才能不太乖? 中生代的不太乖分子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大家, 現在的孩子真的太乖了! 並分享與孩子互動、指引成長方向的心得。 ․不太乖群像―― & 為了捍衛自己,乖小孩必須做出不太乖的選擇, 請聽聽這些乖小孩「不太乖」的故事。 & & 張志祺×圖文不符|張希慈×城市浪人|林大涵×貝殼放大| & 劉安婷×TFT|台灣吧×大抓周計畫|楊逸帆×學習的理由| & 呂冠緯×均一平台|黃偉翔×技職3.0|許芯瑋×DFC| & 不太乖教育節 展覽資訊 給孩子一個大膽想像的未來! &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成功該如何定義? 如果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那麼教育應該是從1到無限的各種可能。 & 一場史無前例的亞洲最大創新教育展即將展開! 聚集國內外最有趣的教育團隊、資源與教學方式, 一次呈現「教」與「學」的多元樣貌, 為自己、為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教育可能。 & 雜學校 Za Share 時間:2016年11月26日、27日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東2ABCD https://www.facebook.com/zashare.expo/?fref=ts & 我的未來vs.未來的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aRHqrZ5Jc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黏土小兔的森林派對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黏土小兔的森林派對

蔡穎茵  著
萬里機構 出版
2016/11/11 出版

黏土手作很難學?黏土小兔帶你一邊說故事,一邊學手作! 本書以說故事的形式,教授小朋友學做20款動物黏土飾品,家長可以一邊說故事,一邊從旁協助小朋友完成黏土製作,令兒童投入故事的情節,增加幻想,從而更享受製作黏土的過程,同時從故事中學習「施比受更為有益」的正面思想,適合親子互動。 本書特色: ★ 故事結合手作,互動性強:以一個個黏土小兔在森林裡的經歷包裝黏土手作,不單具有連貫性,家長更可參與其中,與小朋友說故事,增加製作黏土的趣味。 ★ 簡單易學,完成度高:輕黏土製作對兒童來說簡單不複雜,危險性低,而且動物造型黏土容易完成,適合兒童學習。 ★ 意義正面:20個森林故事中都帶出不同的教育意思,包含正面思想,小朋友從故事中亦能有所得着。

特價23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親子扭扭樂:從入門到造型的氣球手藝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親子扭扭樂:從入門到造型的氣球手藝

萬里機構 出版
2016/11/11 出版

以為扭氣球只是小丑的專業技能? 孩子鬧彆扭要求你送他一把氣球寶劍,讓你束手無策? 氣球手藝一點都不複雜! 由著名氣球藝術師親自示範20款創意造型,由入門到進階,輕鬆學會扭氣球 氣球手藝絕非複雜的玩意,只要有一雙手,你就能和孩子協力完成屬於你們的造型氣球! 本書教授20多種造型氣球,STEP-BY-STEP讓你輕鬆學會扭氣球技法,與孩子透過一個簡單的氣球共享天倫之樂。 本書特色: ★ 親子互動性強:透過扭氣球的互動及家長的從旁協助,增加了家長與子女溝通對話的機會。 ★ 簡單易學,完成度高:此書與一般只用長形氣球來扭的氣球書不同,此書配合了不少圖形氣球的造型設計,令手工的材料更容易購買。加上款式以簡單基礎為主,對於兒童而言亦不會太難學會。

特價23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3:超強未來父母手冊——你不能不知道的11個教養觀念與作法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3:超強未來父母手冊——你不能不知道的11個教養觀念與作法

徐宏義  著 、羅曼如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11/05 出版

讓焦慮的父母不再焦慮,天才父母的經驗與做法! 如何善用科技培養孩子未來的生存能力? 如何用腦神經科學改變孩子的行為? 如何能正確使用電腦,享受電腦的威力,不受電腦之害。 父母以為不好的,其實是好的! 作者的親身經驗與實際教學分享, 父母與教育者的疑問完全解答! 作者徐宏義與羅曼如長年關心教育與科技發展,因而成立了EDUx基金會,提倡以數位科技和新的學習方式,希望能改變下一代的學習方式。因為他們經常在與家長的交談中被問到一些重覆的問題,聽的的次數愈多,表示這是父母最關心的,或是最困擾的問題;再加上有些問題沒有人問到,多少表示許多家長或年輕人忽略了這些重要的問題。為了這些焦慮的父母,他們寫下了本書的內容。 作者在第一部分享他們在實驗教學裡碰到最大的問題是,小孩子在傳統的教育方式底下,養成出一種「只做你教我的」的習慣,於是在要求孩子自己發揮創造力時,有許多學生常常瞪著老師,不知道要如何思考。但是未來社會裡,許多事情都是全新或第一次碰到的,在無前例可循的狀況下,工作者就必須要能提出解決的辦法,創意、創新、創造力就變得很重要。因此第一章就是談如何訓練小孩的創造力。 第二章談自學(Self-Learning)。在傳統教育中,最大的問題是填鴨式的教育。作者指出許多有成就的人最大的特色之一是早早就輟學(離開學校的原因不一),但有一點不變的是,他們停止了學校教育但從未停止過學習。有些人甚至認為,離開學校才能真正開始學習。這就是自學的重要性。 第三章談無私的分享(Sharing),談到小孩社交生活的重要性。作者從人類的群性大腦(Social Brain)出發,談到小孩子如何由同儕合作,透過同儕學習的機會,學會如何領導與被他人領導,並且讓自己的學習更深入。 接下來,討論大腦和行為的相關性,深入探討如何讓小孩具備自我動機,他能自己驅動自己,追求他的熱情,是父母夢寐以求的事。但是許多父母的行為其實是反大腦學習,是撲滅學習動機的作法。作者在這一部提及何謂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 另外,作者並探討了「習慣」(Habit),因為想要改變什麼壞習慣,如果不知道大腦是怎麼運作的,習慣在大腦內是怎麼形成的,就根本無法改變習慣。如果了解大腦怎麼看待習慣,就會知道如何對付壞習慣,永遠的去除惡習。這裡便提出父母可以怎樣幫助孩子去除某些壞習慣。 接著,作者談到電腦,並回答了三個父母最關心與最常問到的問題:一、要不要買電腦給小孩?二、用電腦會傷害小孩眼睛怎麼辦?三、小孩沉溺在電玩或電腦裏,怎麼辦?並提出他們的親身經驗和做法分享。 最後,作者提出一些非常重要但父母師長經常誤解的事:成長理論中的失敗,以及如何看待失敗;電玩遊戲不是洪水猛獸,以及好的電玩遊戲其實可以幫助孩子學習;還有,為什麼學業成績不怎麼樣的學生反而會是推動未來世界的舵手,作者舉了許許多多各行業成功人士的實例,解釋為什麼他們能反敗為勝。 作者總結道:如果能花時間在專業的學習上,或把語言念好(不是考試,而是真能運用),或追求某一種嗜好,人生不但更有趣,而且會更成功。

特價2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2:未來最好的學校——新世代全才教育與創業訓練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2:未來最好的學校——新世代全才教育與創業訓練

徐宏義  著 、羅曼如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11/05 出版

創業訓練不是為了創業,而是為了教育出未來需要的人才! 作者獨創的徐氏教育法賦予孩子受用一輩子的學習動機。 他們設計出未來最好的科技學校,讓孩子成為未來國際一流人才; 他們的課程提倡讓孩子嘗試創業,因為創業就是一種人格與能力的全才教育。 讓他們得以從創業訓練的過程中學習人生必備的技巧與能力! 作者徐宏義與羅曼如長年關心教育與科技發展,因而成立了EDUx基金會,提倡以數位科技和新的學習方式,希望能改變下一代的學習方式。 作者開宗明義強調:二十一世紀,因為教育科技(Edtech)的發展,讓所有人都有受同樣高品質教育的機會,因為科技運用在教育上,打破了國界限制,弭平了城市與偏遠鄉鎮的差距。 作者在第一章談網路學習(Online Learning)帶動人類文明。我們由MOOC談起,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四個字的頭一個字母的組合,它是從二○一二年開始由美國的矽谷熱鬧起來,幾乎在同時,美國東岸的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也攜手開辦了他們的MOOC。一時之間,風起雲湧,激起了整個美國,後來遍及全世界,大家在網上學習的風氣。 第二章則討論教育科技(Edtech)的未來。作者從MOOC這幾年的變化,談到MOOC,乃至於整個教育科技的未來。他們認為MOOC並未消褪或死亡,是還在進展,也還在變化中,未來和其他如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或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等其他教育科技結合,並提到正夯的VR及AR會如何影響未來的教育。 第二部分提出一套作者夫妻幾十年研究、實驗出來的教學法,叫做「徐氏教育法」(Hsu Method),這套和所有現行的教學哲學都不相同的教學法,是在二十幾年前,我們自己的小孩出生後開始用在他們身上,並且成果卓著。 他們在書中無私分享他們教導徐家三兄弟的經驗,以及後來根據這個經驗設計的一個理想的國際中小學:EDUx學校(EDUx School)為代稱。作者提出「徐氏教育法」的十項支柱(Tenets),這十項支柱提供了徐氏教育法的基礎,說明了徐氏教育法究竟是什麼,以及他們認為未來的小孩應該學些什麼。同時,作者也解析EDUx學校的教育哲學,暢言他們的教學實務理論基礎,並闡述了EDUx學校所要培養的人才,需要具備何種人格特質。 接下來,在第三部,也是本書除了徐氏教育法之外的另一個重點:為什麼要創業、創業訓練有什麼好處?作者在此提出了二十五點創業可以帶給讀者的好處,並在解釋的過程裏,提出許多例子說明,不僅可以了解創業是怎麼回事,這些創業者的奮鬥也能激勵讀者。 創業訓練的主要好處有:創業訓練給你超強工作技能,因為創業是一項綜合藝術,創業者對每個項目都需要有專精的了解;創業訓練帶來深度思考及國際觀,另外創業最具威力的一項優點是,創業訓練帶給你選擇的自由(Freedom to Choose)。還有,創業訓練會帶來樂觀與不懈的精神、做事有旺盛企圖心、學會怎麼由失敗中再站起來而成為樂觀者、具有自信;以及創業訓練可以讓你成為永遠的成功者。 本書的第四部,作者揭櫫了他們的創業教育想法與創業訓練詳細的內容,接著他們提出創業心態的概念,包括了「熱情」、「好奇」、「無懼」、「速度」、「急迫感」、「擁抱失敗」六種態度。創業心態其實不僅能用在創業上,具有這六種態度的人,做什麼都會成功,而這些做事及生活態度,都是學校沒有教的。 接下來,作者談及「創業精神」包括了「解決問題」、「創造」、「組織是平的」以及「找到缺的那一塊」。然後他們深入解釋創業訓練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完全浸入」的作法,其中包括由學生訪問年輕的創業者,了解他們如何創業,他們曾經碰到那些困難等;還帶領學生參觀新創公司的展覽,坐在創業加速器或Incubator的Demo Day。另外,學生製作產品的原型(Prototype)、測試別人的商業產品等……,也都是「完全浸入」的一環。 作者並在此提出一個他們認為很重要的概念:要從小開始(Start Young),並舉出許多實際的案例說明從小開始是多麼的重要和有利。 最後是五個年輕創業家的故事,相當於創業訓練中的案例研究(Case Studies),這讓學生小小年紀就有識途老馬的經驗,讓他們未來在創業的時候,成功的機會自然大增。

特價2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1: 軟體打造科技大未來——程式設計是下一代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1: 軟體打造科技大未來——程式設計是下一代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徐宏義  著 、羅曼如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11/05 出版

科技是未來進步之鑰,程式設計是未來人力熱門需求! 你,還認為小孩學程式設計只是一種才藝學習嗎? 科技迅速改變我們的生活,程式設計不只是未來進步之鑰,更是未來人力熱門需求!軟體正在吃下全世界,科技未來世界就在眼前。但讓硬體運轉的是軟體,所以創客訓練和學習程式設計正蔚為風潮,也是科技社會重要趨勢。 孩子的未來不能等,擁抱程式學習,擁抱科技,你還在遲疑嗎? 作者徐宏義與羅曼如長年關心教育與科技發展,因而成立了EDUx基金會,提倡以數位科技和新的學習方式,希望能改變下一代的學習方式。 在本書第一部中,他們先以各種生活中的例子,如Drone(無人機)、Amazon、Facebook、Spotify、Airbnb、Twitter……說明軟體在各種領域,如零售、娛樂、音樂、電玩遊戲、電影、汽車、醫療、教育……等有何等威力,分析為何科技是我們的未來;接著,他們介紹了未來學家眼中的未來面貌,這是未來十年、二十年……五十之後就有可能發生的事;第三章則以各種已經可見的例子,如穿戴式科技、3D印表機、人工智慧律師、機器人助教……等,來說明未來世界其實就在眼前,連藝術領域也有活生生受科技影響的例子。 第二部的重點在目前頗為風行的Hour of Code(一小時學電腦程式設計),作者先說明Hour of Code的發展簡史、目前在全球的發展趨勢,還有EDUx基金會如何在台灣推廣Hour of Code,並提供了Hour of Code的各種學習資源,讓有心人可以嘗試與學習,而且學習程式設計從來不嫌早,四、五歲可以開始,也從不嫌晚,九十幾歲也都還來得及。Hour of Code不僅在英美是必修課程,在台灣也即將成為教育政策之重點。 那麼,一小時學電腦程式設計之後呢?作者接著說明為什麼小孩應該要學程式語言設計?他們列舉出十一大項理由,簡單歸納後就是:學習程式語言設計是一種思考訓練,可以學會程式設計的人獲得自由和快樂、提升他們的思考力、創造力、演算力、溝通力,還能訓練寫作和表達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軟體人才的前途無量。 但學程式設計只有一個小時怎麼夠呢?因此,作者接著說明目前最熱門的視覺程式語言是什麼、有哪些較常用的視覺程式語言(如Scratch、ScratchJr、Blocky、Kdou、Alice……),先讓為人父母者了解視覺程式語言以及小孩該從視覺程式語言開始學習的理由,同時也提醒父母師長應注意自己的盲點,千萬不要隨意進階,反而破壞了孩子學習程式設計的熱情,打壞了他們的學習胃口。最棒的是,作者在此介紹了一個Unplug(不使用電腦)的學習方式,讓家長和孩子可以愉快的學習到程式設計的精隨:演算(Algorithm)與程式(program)。 最後的單元則簡介了目前常用的各種程式語言,如:Python、JavaScript、PHP、Ruby、Java、C、C++、C#、SQL,還有網頁常會用到的HTML和CSS,說明它們的運用層面和差異,並從不同的需求分析如何選擇自己要從學習哪種程式語言開始?對父母引領小孩學習或是成人自主學習,都相當有益。 最後,作者提出一些值得省思的問題,希冀讀者能在閱畢後思考,從本書中獲得最大利益。

特價2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3):超強未來父母手冊—你不能不知道的11個教養觀念與作法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3):超強未來父母手冊—你不能不知道的11個教養觀念與作法

徐宏義  著 、羅曼如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11/05 出版

讓焦慮的父母不再焦慮,天才父母的經驗與做法! 如何善用科技培養孩子未來的生存能力? 如何用腦神經科學改變孩子的行為? 如何能正確使用電腦,享受電腦的威力,不受電腦之害。 父母以為不好的,其實是好的! 作者的親身經驗與實際教學分享, 父母與教育者的疑問完全解答! 作者徐宏義與羅曼如長年關心教育與科技發展,因而成立了EDUx基金會,提倡以數位科技和新的學習方式,希望能改變下一代的學習方式。因為他們經常在與家長的交談中被問到一些重覆的問題,聽的的次數愈多,表示這是父母最關心的,或是最困擾的問題;再加上有些問題沒有人問到,多少表示許多家長或年輕人忽略了這些重要的問題。為了這些焦慮的父母,他們寫下了本書的內容。 作者在第一部分享他們在實驗教學裡碰到最大的問題是,小孩子在傳統的教育方式底下,養成出一種「只做你教我的」的習慣,於是在要求孩子自己發揮創造力時,有許多學生常常瞪著老師,不知道要如何思考。但是未來社會裡,許多事情都是全新或第一次碰到的,在無前例可循的狀況下,工作者就必須要能提出解決的辦法,創意、創新、創造力就變得很重要。因此第一章就是談如何訓練小孩的創造力。 第二章談自學(Self-Learning)。在傳統教育中,最大的問題是填鴨式的教育。作者指出許多有成就的人最大的特色之一是早早就輟學(離開學校的原因不一),但有一點不變的是,他們停止了學校教育但從未停止過學習。有些人甚至認為,離開學校才能真正開始學習。這就是自學的重要性。 第三章談無私的分享(Sharing),談到小孩社交生活的重要性。作者從人類的群性大腦(Social Brain)出發,談到小孩子如何由同儕合作,透過同儕學習的機會,學會如何領導與被他人領導,並且讓自己的學習更深入。 接下來,討論大腦和行為的相關性,深入探討如何讓小孩具備自我動機,他能自己驅動自己,追求他的熱情,是父母夢寐以求的事。但是許多父母的行為其實是反大腦學習,是撲滅學習動機的作法。作者在這一部提及何謂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 另外,作者並探討了「習慣」(Habit),因為想要改變什麼壞習慣,如果不知道大腦是怎麼運作的,習慣在大腦內是怎麼形成的,就根本無法改變習慣。如果了解大腦怎麼看待習慣,就會知道如何對付壞習慣,永遠的去除惡習。這裡便提出父母可以怎樣幫助孩子去除某些壞習慣。 接著,作者談到電腦,並回答了三個父母最關心與最常問到的問題:一、要不要買電腦給小孩?二、用電腦會傷害小孩眼睛怎麼辦?三、小孩沉溺在電玩或電腦裏,怎麼辦?並提出他們的親身經驗和做法分享。 最後,作者提出一些非常重要但父母師長經常誤解的事:成長理論中的失敗,以及如何看待失敗;電玩遊戲不是洪水猛獸,以及好的電玩遊戲其實可以幫助孩子學習;還有,為什麼學業成績不怎麼樣的學生反而會是推動未來世界的舵手,作者舉了許許多多各行業成功人士的實例,解釋為什麼他們能反敗為勝。 作者總結道:如果能花時間在專業的學習上,或把語言念好(不是考試,而是真能運用),或追求某一種嗜好,人生不但更有趣,而且會更成功。

特價2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2):未來最好的學校—新世代全才教育與創業訓練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2):未來最好的學校—新世代全才教育與創業訓練

徐宏義  著 、羅曼如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11/05 出版

創業訓練不是為了創業,而是為了教育出未來需要的人才! 作者獨創的徐氏教育法賦予孩子受用一輩子的學習動機。 他們設計出未來最好的科技學校,讓孩子成為未來國際一流人才; 他們的課程提倡讓孩子嘗試創業,因為創業就是一種人格與能力的全才教育。 讓他們得以從創業訓練的過程中學習人生必備的技巧與能力! 作者徐宏義與羅曼如長年關心教育與科技發展,因而成立了EDUx基金會,提倡以數位科技和新的學習方式,希望能改變下一代的學習方式。 作者開宗明義強調:二十一世紀,因為教育科技(Edtech)的發展,讓所有人都有受同樣高品質教育的機會,因為科技運用在教育上,打破了國界限制,弭平了城市與偏遠鄉鎮的差距。 作者在第一章談網路學習(Online Learning)帶動人類文明。我們由MOOC談起,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四個字的頭一個字母的組合,它是從二○一二年開始由美國的矽谷熱鬧起來,幾乎在同時,美國東岸的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也攜手開辦了他們的MOOC。一時之間,風起雲湧,激起了整個美國,後來遍及全世界,大家在網上學習的風氣。 第二章則討論教育科技(Edtech)的未來。作者從MOOC這幾年的變化,談到MOOC,乃至於整個教育科技的未來。他們認為MOOC並未消褪或死亡,是還在進展,也還在變化中,未來和其他如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或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等其他教育科技結合,並提到正夯的VR及AR會如何影響未來的教育。 第二部分提出一套作者夫妻幾十年研究、實驗出來的教學法,叫做「徐氏教育法」(Hsu Method),這套和所有現行的教學哲學都不相同的教學法,是在二十幾年前,我們自己的小孩出生後開始用在他們身上,並且成果卓著。 他們在書中無私分享他們教導徐家三兄弟的經驗,以及後來根據這個經驗設計的一個理想的國際中小學:EDUx學校(EDUx School)為代稱。作者提出「徐氏教育法」的十項支柱(Tenets),這十項支柱提供了徐氏教育法的基礎,說明了徐氏教育法究竟是什麼,以及他們認為未來的小孩應該學些什麼。同時,作者也解析EDUx學校的教育哲學,暢言他們的教學實務理論基礎,並闡述了EDUx學校所要培養的人才,需要具備何種人格特質。 接下來,在第三部,也是本書除了徐氏教育法之外的另一個重點:為什麼要創業、創業訓練有什麼好處?作者在此提出了二十五點創業可以帶給讀者的好處,並在解釋的過程裏,提出許多例子說明,不僅可以了解創業是怎麼回事,這些創業者的奮鬥也能激勵讀者。 創業訓練的主要好處有:創業訓練給你超強工作技能,因為創業是一項綜合藝術,創業者對每個項目都需要有專精的了解;創業訓練帶來深度思考及國際觀,另外創業最具威力的一項優點是,創業訓練帶給你選擇的自由(Freedom to Choose)。還有,創業訓練會帶來樂觀與不懈的精神、做事有旺盛企圖心、學會怎麼由失敗中再站起來而成為樂觀者、具有自信;以及創業訓練可以讓你成為永遠的成功者。 本書的第四部,作者揭櫫了他們的創業教育想法與創業訓練詳細的內容,接著他們提出創業心態的概念,包括了「熱情」、「好奇」、「無懼」、「速度」、「急迫感」、「擁抱失敗」六種態度。創業心態其實不僅能用在創業上,具有這六種態度的人,做什麼都會成功,而這些做事及生活態度,都是學校沒有教的。 接下來,作者談及「創業精神」包括了「解決問題」、「創造」、「組織是平的」以及「找到缺的那一塊」。然後他們深入解釋創業訓練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完全浸入」的作法,其中包括由學生訪問年輕的創業者,了解他們如何創業,他們曾經碰到那些困難等;還帶領學生參觀新創公司的展覽,坐在創業加速器或Incubator的Demo Day。另外,學生製作產品的原型(Prototype)、測試別人的商業產品等……,也都是「完全浸入」的一環。 作者並在此提出一個他們認為很重要的概念:要從小開始(Start Young),並舉出許多實際的案例說明從小開始是多麼的重要和有利。 最後是五個年輕創業家的故事,相當於創業訓練中的案例研究(Case Studies),這讓學生小小年紀就有識途老馬的經驗,讓他們未來在創業的時候,成功的機會自然大增。

特價2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1): 軟體打造科技大未來—程式設計是下一代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教育大未來(1): 軟體打造科技大未來—程式設計是下一代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徐宏義  著 、羅曼如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11/05 出版

科技是未來進步之鑰,程式設計是未來人力熱門需求! 你,還認為小孩學程式設計只是一種才藝學習嗎? 科技迅速改變我們的生活,程式設計不只是未來進步之鑰,更是未來人力熱門需求!軟體正在吃下全世界,科技未來世界就在眼前。但讓硬體運轉的是軟體,所以創客訓練和學習程式設計正蔚為風潮,也是科技社會重要趨勢。 孩子的未來不能等,擁抱程式學習,擁抱科技,你還在遲疑嗎? 作者徐宏義與羅曼如長年關心教育與科技發展,因而成立了EDUx基金會,提倡以數位科技和新的學習方式,希望能改變下一代的學習方式。 在本書第一部中,他們先以各種生活中的例子,如Drone(無人機)、Amazon、Facebook、Spotify、Airbnb、Twitter……說明軟體在各種領域,如零售、娛樂、音樂、電玩遊戲、電影、汽車、醫療、教育……等有何等威力,分析為何科技是我們的未來;接著,他們介紹了未來學家眼中的未來面貌,這是未來十年、二十年……五十之後就有可能發生的事;第三章則以各種已經可見的例子,如穿戴式科技、3D印表機、人工智慧律師、機器人助教……等,來說明未來世界其實就在眼前,連藝術領域也有活生生受科技影響的例子。 第二部的重點在目前頗為風行的Hour of Code(一小時學電腦程式設計),作者先說明Hour of Code的發展簡史、目前在全球的發展趨勢,還有EDUx基金會如何在台灣推廣Hour of Code,並提供了Hour of Code的各種學習資源,讓有心人可以嘗試與學習,而且學習程式設計從來不嫌早,四、五歲可以開始,也從不嫌晚,九十幾歲也都還來得及。Hour of Code不僅在英美是必修課程,在台灣也即將成為教育政策之重點。 那麼,一小時學電腦程式設計之後呢?作者接著說明為什麼小孩應該要學程式語言設計?他們列舉出十一大項理由,簡單歸納後就是:學習程式語言設計是一種思考訓練,可以學會程式設計的人獲得自由和快樂、提升他們的思考力、創造力、演算力、溝通力,還能訓練寫作和表達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軟體人才的前途無量。 但學程式設計只有一個小時怎麼夠呢?因此,作者接著說明目前最熱門的視覺程式語言是什麼、有哪些較常用的視覺程式語言(如Scratch、ScratchJr、Blocky、Kdou、Alice……),先讓為人父母者了解視覺程式語言以及小孩該從視覺程式語言開始學習的理由,同時也提醒父母師長應注意自己的盲點,千萬不要隨意進階,反而破壞了孩子學習程式設計的熱情,打壞了他們的學習胃口。最棒的是,作者在此介紹了一個Unplug(不使用電腦)的學習方式,讓家長和孩子可以愉快的學習到程式設計的精隨:演算(Algorithm)與程式(program)。 最後的單元則簡介了目前常用的各種程式語言,如:Python、JavaScript、PHP、Ruby、Java、C、C++、C#、SQL,還有網頁常會用到的HTML和CSS,說明它們的運用層面和差異,並從不同的需求分析如何選擇自己要從學習哪種程式語言開始?對父母引領小孩學習或是成人自主學習,都相當有益。 最後,作者提出一些值得省思的問題,希冀讀者能在閱畢後思考,從本書中獲得最大利益。

特價2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別錯過孩子成長的34件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別錯過孩子成長的34件事

雅典 出版
2016/11/03 出版

孩子是會長大的,但父母真的做好了陪伴孩子長大的所有準備了嗎?是不是真的知道怎樣的教育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呢?要是您還沒有做好這種準備,看完這本書,您將會找到各年齡層孩子的特質解藥。父母應該更經常涉獵現代社會中積極的觀念,並更新自己的觀念,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只有這樣做,父母才能真正認識、理解這些生長在現代社會環境中的孩子們。父母的理解和關心是孩子最大的依靠,不要認為在公司加班、在培訓班學習才是充實自己,多關心一下孩子,你會發現其實自己也和他們一起在慢慢長大。

75 特價21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菜姨姨的書櫃:送給爸媽和孩子的禮物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菜姨姨的書櫃:送給爸媽和孩子的禮物

菜姨姨  著
新雅文化 出版
2016/11/01 出版

打開這本書,一起走進菜姨姨的書櫃。 本書是致力推廣親子共讀近二十年的資深故事媽媽菜姨姨,送給家長和孩子的禮物。 & 送給爸媽最真摯的禮物 書中收錄菜姨姨與十位兩岸三地著名兒童繪本創作者的對談,期望讀者能從中認識不同地區的優秀兒童讀物創作者及他們的作品,並了解優質繪本是如何誕生,從中領悟挑選和欣賞繪本的方法。 & 送給孩子生命中最好的禮物 閱讀繪本無數的菜姨姨從家中書櫃精選出二十冊心愛的繪本,除簡明扼要地點出書中的智慧寶藏外,還分享了她的閱讀心得,以及和孩子共讀的技巧。希望透過圖書中滿載的智慧,灌溉孩子的心靈,把優質的故事作為他們成長的養分,並為爸媽們加油打氣,鼓勵父母多與孩子親子共讀,留下美好的回憶!  & 本書特色: 1.菜姨姨於香港推廣親子共讀近二十年,一直深受家長和老師的認同和喜愛,此為她分享繪本的作&& 品,能吸引認識菜姨姨及繪本熱愛者的支持。 2.此書收錄了菜姨姨過去二十年中最欣賞及喜愛的繪本,內容深入而極具獨特性。 3.書中採訪的作者或繪者遍佈兩岸三地,吸引非單一地區的受眾,開拓了更廣闊的讀者群。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

心靈工坊 出版
2016/10/17 出版

百年經典‧歷久彌新! 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代表作 波蘭文直譯,忠實呈現原作精神 當你放下這本書,開始整理自己對孩子的想法,這本書的目的就達成了。──雅努什,柯札克 被譽為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柯札克,是當代兒童教育的先鋒,聯合國於1989年通過、超過兩百國家簽署的《兒童權利公約》即依他的思想精神制定。柯札克奉獻一生陪伴孤兒,主張「沒有孩子,只有人」的教育方針,肯定兒童的自主能力。在他眼裡,「孩子思考的方式不會比大人差,只是以不一樣的方式思考。」 因此,他在孤兒院開辦「同伴法庭」,讓孩童學習自治;他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節奏,面對擔心孩子成長太慢的母親,他會說:「當孩子開始走路和說話,就是他該走路和說話的時候。」 柯札克認為,「在想要認識孩子之前,先認識你自己。」父母或照顧者對自身感受的覺察與信任,是對孩子尊重的基石,能確保不被四處飛竄的教養知識亂了手腳。在他眼裡,「沒有一本書、一個醫生能取代個人警醒的思緒以及專注的觀察。」他甚至這樣說:「塞給母親現成的想法,等於叫一個陌生女人去生你的孩子。」 這就是柯札克,在溫柔平實的筆觸中,不時犀利地道破盲點,喚起人們內心那股真實卻隱約的感動。本書如實記錄了柯札克的教養觀察,以及他與孩子周旋的點滴。他反省體制、分享管教訣竅,連許多慌張、失敗、自我質疑的經驗都毫不掩飾地揭露。正因如此,這本書貼近每一個人,給予所有在挫折中摸索的大人莫大鼓舞。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

果力文化 出版
2016/10/06 出版

「原來我們已經夠好了!」 練習愛彼此的缺點,學習去接受愛的每一個樣貌。當個勇敢的「遜媽咪」! & 她們一個手敲鍵盤遊走文學創作與翻譯,一個以報導關注兒童、農業、流浪動物議題。 當她們的生命裡多了一個孩子,內心也長出一個新的自己。 在台灣,新手父母對育兒充滿壓力與焦慮。除了教養書和網路育兒經意見分歧,讓人莫衷一是,傳統觀念和社會環境對親子也常流露不友善的態度。孩子出生還沒三天,所有人都對如何餵奶、哭了該不該抱發表意見;出門搭乘大眾運輸時,孩子哭鬧會被轟下車,鄉民說沒能力買車就不要生小孩。任何人都能譏諷你不會養不要生…… 這一切真是教養無方?兩位新世代媽媽蔚昀和淑婷,挑戰社會文化對親職教養的規範成見,檢視現實裡種種對孩子個體的不尊重,並試圖在社會與文化資源中,尋找支持與滋養的觀念。 透過20封EMAIL通信,她們細膩寫下自己對待孩子情緒、與孩子對話的經驗,也討論體罰,兒童人權、親子友善空間、與性別刻板印象的觀念。在自身遭遇的煩惱中,她們看到孩子在公共空間不受歡迎,孩子的戶外遊戲愈來愈不好玩……她們堅信孩子應該被理解,孩子的要求也該被正視。 「練習愛彼此的缺點,學習去接受愛的每一個樣貌。」在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日子裡,她們跳脫傳統教養權威,也不受困於網路教養的動輒得咎,只是誠實的面對自己,身體力行對孩子和愛的信念,選擇看到與接受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 她們是勇敢的「遜媽咪」!不放棄著回應孩子全心全意的愛,陪著孩子慢慢學習,一起變成更好的人。 「遜媽咪交換日記」粉絲頁QRCODE www.facebook.com/rollingmommy/home 本書特色 1.具獨特興趣,有人文、生態環境關懷的媽媽:用社會與文化的角度正視母親與孩子的存在,檢討外在環境對親子的各種不友善,引介兒童人權等概念。 2.非典型教養指南,提供跨國與跨文化的視野:在華人vs西方,傳統vs現代,台灣與波蘭文化差異間,提供不一樣的育兒╱教育觀,與可能的正向解決方案。 3.感性細膩的母職省思:兩位敏銳的文字工作者,忠實描述母職的喜怒哀樂,不吝於揭露低潮沮喪;更尋找女人的心靈支持,探索女人與原生父母、伴侶的關係變化,找到活出真實自我的方式。 4.兩個男孩媽媽的對話:以自身經驗反思育兒路上遭遇的各種挑戰,包括食衣住行育樂,安慰新手父母在育兒路上的焦慮緊張。

特價23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

羅怡君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16/10/05 出版

總擔心自己想得不夠多,愛得不夠深? 其實一切都是因為,那是「我的」孩子啊。 你被「理想父母」的形象綁架了嗎!? 放棄完美,才能真正聽到孩子內心的聲音。 孩子從我們而來,卻不屬於我們。 父母的目標,不是當完美的父母,也不是讓孩子成為理想的孩子。 不理想,才是真實。在孩子最真實的日常樣貌中,藏著教養的契機。 當孩子把你口中的「道理」當耳邊風←→信任是需要培養的 當孩子對你的「日常關懷」毫無感覺←→多少愛才「夠用」? 當孩子每天都有事要「申訴」←→你眼中的小事不是小事 當孩子跟你說「這不公平」←→公平不是一種絕對 是給孩子自由?還是限制?←→別被一時的「假自由」迷惑 當孩子被批評不禮貌←→是禮貌,還是權力關係? 當孩子對事情的看法與你不同←→保有孩子自己詮釋世界的權利 生活就是一連串選擇的結果總合,也是無法走回頭路的旅程,身為孩子的人生旅伴,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越走越開心、越走越獨立? 身為親子思辨專家的羅怡君,在這本書裡,以冷靜不失溫柔的視角,直探親子關係的本質,並對大人拋出驚人的建言:別急著給予,沒有人是理想的父母,夠好就好。陪伴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陪孩子學習選擇,孩子最終就能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明日教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明日教育

親子天下 出版
2016/10/05 出版

芬蘭X英美X日本X台灣 課綱改革 X 程式教育 X 適性學習 X 實驗教育 繼《翻轉教育》《翻轉教育2.0》後,另一橫跨國內外教育現場力作 統一課程、進度、教科書,用考試分發淘汰「不良品」的教育生產線,已然落伍;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未來10年,70%的工作會消失。 面對變動的明日, 今日的教育體系,需要大膽想像,打破重建, 給每個孩子學得會,學得好,用不同方式學習的機會。 芬蘭每十年一次的課綱改革,如何著力於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7種關鍵能力?這給107課綱即將上路的台灣,帶來哪些啟示? 為什麼程式教育被形容為「新一代的讀寫能力」?美國如何讓兒童愛上寫程式、英國如何讓老師不怕教程式?程式教育能培養孩子哪7種能力? 從中輟生到進入哈佛的教育學者,為何主張打破「平均的迷思」?主張「適性而教」的老師與學校,他們是怎麼想?如何做? 107課綱不斷提到的核心素養、學習歷程檔案、校定必修選修,究竟是什麼?將會如何撼動目前高中現場? 2014年底,台灣實驗教育三法通過,隔年就有19所新設立的公辦公營學校。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實驗教育學校與自學團體,背後代表了什麼意義? 當OECD會員國,自2008年起的6年間早已進行了超過450次的教育改革, 當執全球創意牛耳的史丹佛大學,已準備打破系所高牆,擘劃以能力為中心的學習基地, 當教育大國,都在朝跨界多元、呵護異才的道路上邁進…… 我們不禁急切探問: 如何鬆開僵固的學習步調與教學模式,讓適性揚才不再只是一句口號? 本書特色 勾勒近年先進國家重大教育趨勢,記錄台灣教育現場變化軌跡, 從「課綱改革」到「實驗教育」,一次掌握未來五年的教育關鍵字。 明日教育,應該是讓老師能夠適性而教,孩子得以適性而學, 讓我們陪著孩子,預見明日課程,遇見明日學校。 @了解重要學習趨勢浪潮:掌握世界所需人才的關鍵能力,了解為何OECD國家近6年共推動了450次以上的教改,以及芬蘭課綱、程式教育著眼培養孩子哪7種應對未來的能力。 @深入探訪國外教育現場:從芬蘭、美國、英國、日本等教育改革,眺望世界最新教育發展,了解先進國家如何重新思考基礎教育。 @聚焦國內教育現場變化:解析107課綱精神所欲培養的核心素養與能力,將如何改變高中教學現場;了解「台灣教育史上最大開放」的實驗教育三法,帶動了哪些改革與變化。 @匯聚重要教育領袖觀點:哈佛教育學者陶德•羅斯(Todd Rose);前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課綱主席哈梅琳(Irmeli Halinen);英國推動程式資訊教育非營利組織CAS創始成員湯姆•柯里克(Tom Crick);美國最大公辦民營學校KIPP創辦人麥克•芬柏格(Mike Feinberg);均一教育平台創辦人方新舟、台灣華德福教育推手張純淑、偏鄉小校轉型先行者陳清圳、原民課程改革者伍麗華…… 關鍵字:課綱改革、程式與資訊教育、教育改革、實驗教育、適性學習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

羅怡君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16/10/05 出版

總擔心自己想得不夠多,愛得不夠深? 其實一切都是因為,那是「我的」孩子啊。 你被「理想父母」的形象綁架了嗎!? 放棄完美,才能真正聽到孩子內心的聲音。 孩子從我們而來,卻不屬於我們。 父母的目標,不是當完美的父母,也不是讓孩子成為理想的孩子。 不理想,才是真實。在孩子最真實的日常樣貌中,藏著教養的契機。 當孩子把你口中的「道理」當耳邊風←→信任是需要培養的 當孩子對你的「日常關懷」毫無感覺←→多少愛才「夠用」? 當孩子每天都有事要「申訴」←→你眼中的小事不是小事 當孩子跟你說「這不公平」←→公平不是一種絕對 是給孩子自由?還是限制?←→別被一時的「假自由」迷惑 當孩子被批評不禮貌←→是禮貌,還是權力關係? 當孩子對事情的看法與你不同←→保有孩子自己詮釋世界的權利 生活就是一連串選擇的結果總合,也是無法走回頭路的旅程,身為孩子的人生旅伴,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越走越開心、越走越獨立? 身為親子思辨專家的羅怡君,在這本書裡,以冷靜不失溫柔的視角,直探親子關係的本質,並對大人拋出驚人的建言:別急著給予,沒有人是理想的父母,夠好就好。陪伴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陪孩子學習選擇,孩子最終就能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明日教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明日教育

親子天下 出版
2016/10/05 出版

芬蘭X英美X日本X台灣 課綱改革 X 程式教育 X 適性學習 X 實驗教育 繼《翻轉教育》《翻轉教育2.0》後,另一橫跨國內外教育現場力作 統一課程、進度、教科書,用考試分發淘汰「不良品」的教育生產線,已然落伍;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未來10年,70%的工作會消失。 面對變動的明日, 今日的教育體系,需要大膽想像,打破重建, 給每個孩子學得會,學得好,用不同方式學習的機會。 芬蘭每十年一次的課綱改革,如何著力於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7種關鍵能力?這給107課綱即將上路的台灣,帶來哪些啟示? 為什麼程式教育被形容為「新一代的讀寫能力」?美國如何讓兒童愛上寫程式、英國如何讓老師不怕教程式?程式教育能培養孩子哪7種能力? 從中輟生到進入哈佛的教育學者,為何主張打破「平均的迷思」?主張「適性而教」的老師與學校,他們是怎麼想?如何做? 107課綱不斷提到的核心素養、學習歷程檔案、校定必修選修,究竟是什麼?將會如何撼動目前高中現場? 2014年底,台灣實驗教育三法通過,隔年就有19所新設立的公辦公營學校。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實驗教育學校與自學團體,背後代表了什麼意義? 當OECD會員國,自2008年起的6年間早已進行了超過450次的教育改革, 當執全球創意牛耳的史丹佛大學,已準備打破系所高牆,擘劃以能力為中心的學習基地, 當教育大國,都在朝跨界多元、呵護異才的道路上邁進…… 我們不禁急切探問: 如何鬆開僵固的學習步調與教學模式,讓適性揚才不再只是一句口號? 本書特色 勾勒近年先進國家重大教育趨勢,記錄台灣教育現場變化軌跡, 從「課綱改革」到「實驗教育」,一次掌握未來五年的教育關鍵字。 明日教育,應該是讓老師能夠適性而教,孩子得以適性而學, 讓我們陪著孩子,預見明日課程,遇見明日學校。 @了解重要學習趨勢浪潮:掌握世界所需人才的關鍵能力,了解為何OECD國家近6年共推動了450次以上的教改,以及芬蘭課綱、程式教育著眼培養孩子哪7種應對未來的能力。 @深入探訪國外教育現場:從芬蘭、美國、英國、日本等教育改革,眺望世界最新教育發展,了解先進國家如何重新思考基礎教育。 @聚焦國內教育現場變化:解析107課綱精神所欲培養的核心素養與能力,將如何改變高中教學現場;了解「台灣教育史上最大開放」的實驗教育三法,帶動了哪些改革與變化。 @匯聚重要教育領袖觀點:哈佛教育學者陶德•羅斯(Todd Rose);前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課綱主席哈梅琳(Irmeli Halinen);英國推動程式資訊教育非營利組織CAS創始成員湯姆•柯里克(Tom Crick);美國最大公辦民營學校KIPP創辦人麥克•芬柏格(Mike Feinberg);均一教育平台創辦人方新舟、台灣華德福教育推手張純淑、偏鄉小校轉型先行者陳清圳、原民課程改革者伍麗華…… 關鍵字:課綱改革、程式與資訊教育、教育改革、實驗教育、適性學習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培養孩子的受挫力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培養孩子的受挫力

張淑芬  著
風向球 出版
2016/09/09 出版

如何教出拔萃超群的孩子 挑戰逆境時,高IQ、EQ都不如高AQ(逆境商數), 給孩子改變自己人生的最強力量──挫折復原力! 你的孩子真的會不同凡響! 教出高受挫力孩子的八大思維指標 高度受挫力比高度EQ更重要。具備強大挫折忍受力的孩子,能以自信堅決的態度、細膩思考與同理心,迎接生命中的所有挑戰,改變自己未來的人生! 為什麼父母總是執意指出孩子的缺點,並用損害孩子自尊的方式去糾正他們?父母的負面教養腳本該如何改寫,才能幫助子變得深思熟慮,擁有自信與屢敗屢戰的勇氣?答案就在「八項思維指標」裡! ⊙擁有「同理孩子處境」的能力 ⊙熟練且積極的聆聽技巧 ⊙掌握準則,寫出正面教養腳本 ⊙接受孩子的本性,是設定正面教養腳本的根本 ⊙幫助孩子感受成功經驗 ⊙為孩子建立「健康的」犯錯觀念 ⊙提升孩子問題解決力與決策力 ⊙培養受挫力的管教方式 改變孩子的「人生負面腳本」,父母要這樣做: ․父母不要把時間及精力浪費在導正孩子的缺點,而要協助孩子擴充心性資產。 ․當小孩遭遇逆境挑戰時,父母的適時協助,會讓孩子快速從挫折感中恢復自信。 ․能夠越挫越勇的小孩,多半視錯誤為學習的機會,而非失敗的表徵。 ․同理心並不意味家長同意小孩做的每件事,而是代表努力欣賞並接納小孩的觀點。 ․同理心與「對小孩讓步」、「慣壞小孩」無關,也與「為小孩設定適當限制」無關。 ․當小孩發現自己的長處時,會更願意在其他非專長領域迎接挑戰。 ․如果要培養小孩的受挫力,必須反思我們希望小孩如何描述我們。 ․父母可以對孩子設身處地,但不一定要同意孩子所做的事;父母可以接納孩子的感受和信念,但不一定要贊同。

7 特價18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培育優質的孩子:從一份實用的教養藍圖開始 全站活動優惠
Readmoo
【電子書】一張紙玩一首詩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一張紙玩一首詩

王淑芬  著
親子天下 出版
2016/09/06 出版

繼《一張紙做一本書》及《一張紙做立體書》後, 「一張紙」系列第三彈,創意登場! 閱讀與手工書達人王淑芬,完美結合文字想像與手作紙玩, 用一張紙玩一首詩,打造一份心意滿滿的禮物書。 10招全新摺紙密技教學,10種多元媒材繽紛創作; 5個畫龍點睛的詩學堂,40個輕鬆寫詩入門提案。 這是美麗的紙藝手作書,也是浪漫的寫詩教學書, 用一張紙捕捉無限創意,玩出浪漫詩意風景。 兒童文學作家,也是手工書達人的王淑芬,創意滿點的想像力再度出擊! 總是能用各種紙卡、紙書帶來驚奇的她,這回結合了「玩紙」與「寫詩」,教讀者只用一張A4紙,幾分鐘時間,就變出有趣的小詩禮物書。 即使是小朋友,也可在父母親或老師的陪伴下,跟著書中步驟,做出屬於自己的創意紙玩,從手作到寫詩,美勞作業與小書製作,同步升級! 10種全新摺紙密技vs.40種創意寫詩遊戲 翻不完的書vs.會繞圈圈的詩 這本書一共有四頁嗎?不,它根本翻不完,一頁接著一頁,有無數頁啊! 有無數頁的小書,搭配永遠唸不完的詩,啊~~真是太完美了! 包包書vs.詩的數學課 一頁頁打開包包書,愈翻愈長,裡頭藏著什麼可愛的祕密呢? 詩的數字順序,詩的加加減減, 啊~~用數學方法來寫詩,誰說感性腦與理性腦無法共存? 回字書vs.用詩說故事 包包書再進化,順著紙頁層層翻開,文字與圖畫層層揭曉。 一張紙變出16頁小書,16頁如何讓詩走出有趣的「回」路線? 扭摺卡vs.幫詩加點好料 哇,一拉就開的正方型小卡片,打開後居然別有洞天! 四角依舊,但空間卻放大四倍,正好幫詩加點料~~~ 移位卡vs.讓詩來個大變身吧 變身詩再進化,用移位卡讓詩不僅變身更變臉! 打開移位卡的瞬間,咦?甲怎麼變成乙了?原先的字怎麼不見了? 詩盒子vs.加加減減的文字遊戲 「瓶中信」不稀奇,從扁平到立體的「盒中詩」,更讓人驚豔。 用文字的拆合堆疊,讓精巧的盒子,是詩最亮麗的展示舞台。 搖搖卡vs.囉囉唆唆的詩 「一貓一狗一個我」、「浙海江身波浪流」、「也曾花花綠綠、風風光光」…… 無論是同數字、同部首、同字相疊, 搖搖卡讓詩搖身一變,囉嗦中也能有朗讀的韻味, 畫框卡vs.五感聲音詩 輕拉展開卡片,宛如一幅有立體感的畫。 與孩子一起,啟動全身的感官與天線, 把聲音美味都化為視覺的美麗風景。 夾心書vs.問答對話詩 打開時以為只有兩頁,沒想到中間再一壓一開,居然出現隱藏版的內容。 無論是因為所以、一問一答、你說我猜,或是比手畫腳,搭配夾心書剛剛好! 瀑布書vs.把長長的思考寫成詩 嘩啦啦的像瀑布一般流洩的書頁,搭配綿延不絕的思考詩,竟是如此契合。 而且,瀑布書除了能寫詩,還可以畫動畫! 拉一下,嘩啦嘩啦,將美好的心意,傳遞給身邊親愛的人。 本書特色 💌一張A4紙就搞定:材料簡單,隨時隨地可玩,既玩紙也寫詩,動手也動腦。 💌輕鬆做出禮物書:步驟簡單,輕鬆上手,還能做成小禮物送給身邊的人。 💌多種創作媒材提案:各式美術用筆、螢光筆、鑄字、貼紙到印刷物剪貼,都是妝點手工書的好幫手。 💌一本網羅詩的趣味:原來,除了絕句律詩外,詩還有這麼多的變化! 💌點出寫詩關鍵思維:透過詩練習與詩學堂,輕鬆跨越寫詩門檻。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一張紙玩一首詩:紙玩+寫詩簡單做出禮物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一張紙玩一首詩:紙玩+寫詩簡單做出禮物書

王淑芬  著
親子天下 出版
2016/09/06 出版

繼《一張紙做一本書》及《一張紙做立體書》後, 「一張紙」系列第三彈,創意登場! 閱讀與手工書達人王淑芬,完美結合文字想像與手作紙玩, 用一張紙玩一首詩,打造一份心意滿滿的禮物書。 10招全新摺紙密技教學,10種多元媒材繽紛創作; 5個畫龍點睛的詩學堂,40個輕鬆寫詩入門提案。 這是美麗的紙藝手作書,也是浪漫的寫詩教學書, 用一張紙捕捉無限創意,玩出浪漫詩意風景。 兒童文學作家,也是手工書達人的王淑芬,創意滿點的想像力再度出擊! 總是能用各種紙卡、紙書帶來驚奇的她,這回結合了「玩紙」與「寫詩」,教讀者只用一張A4紙,幾分鐘時間,就變出有趣的小詩禮物書。 即使是小朋友,也可在父母親或老師的陪伴下,跟著書中步驟,做出屬於自己的創意紙玩,從手作到寫詩,美勞作業與小書製作,同步升級! 10種全新摺紙密技vs.40種創意寫詩遊戲 翻不完的書vs.會繞圈圈的詩 這本書一共有四頁嗎?不,它根本翻不完,一頁接著一頁,有無數頁啊! 有無數頁的小書,搭配永遠唸不完的詩,啊~~真是太完美了! 包包書vs.詩的數學課 一頁頁打開包包書,愈翻愈長,裡頭藏著什麼可愛的祕密呢? 詩的數字順序,詩的加加減減, 啊~~用數學方法來寫詩,誰說感性腦與理性腦無法共存? 回字書vs.用詩說故事 包包書再進化,順著紙頁層層翻開,文字與圖畫層層揭曉。 一張紙變出16頁小書,16頁如何讓詩走出有趣的「回」路線? 扭摺卡vs.幫詩加點好料 哇,一拉就開的正方型小卡片,打開後居然別有洞天! 四角依舊,但空間卻放大四倍,正好幫詩加點料~~~ 移位卡vs.讓詩來個大變身吧 變身詩再進化,用移位卡讓詩不僅變身更變臉! 打開移位卡的瞬間,咦?甲怎麼變成乙了?原先的字怎麼不見了? 詩盒子vs.加加減減的文字遊戲 「瓶中信」不稀奇,從扁平到立體的「盒中詩」,更讓人驚豔。 用文字的拆合堆疊,讓精巧的盒子,是詩最亮麗的展示舞台。 搖搖卡vs.囉囉唆唆的詩 「一貓一狗一個我」、「浙海江身波浪流」、「也曾花花綠綠、風風光光」…… 無論是同數字、同部首、同字相疊, 搖搖卡讓詩搖身一變,囉嗦中也能有朗讀的韻味, 畫框卡vs.五感聲音詩 輕拉展開卡片,宛如一幅有立體感的畫。 與孩子一起,啟動全身的感官與天線, 把聲音美味都化為視覺的美麗風景。 夾心書vs.問答對話詩 打開時以為只有兩頁,沒想到中間再一壓一開,居然出現隱藏版的內容。 無論是因為所以、一問一答、你說我猜,或是比手畫腳,搭配夾心書剛剛好! 瀑布書vs.把長長的思考寫成詩 嘩啦啦的像瀑布一般流洩的書頁,搭配綿延不絕的思考詩,竟是如此契合。 而且,瀑布書除了能寫詩,還可以畫動畫! 拉一下,嘩啦嘩啦,將美好的心意,傳遞給身邊親愛的人。 本書特色 💌一張A4紙就搞定:材料簡單,隨時隨地可玩,既玩紙也寫詩,動手也動腦。 💌輕鬆做出禮物書:步驟簡單,輕鬆上手,還能做成小禮物送給身邊的人。 💌多種創作媒材提案:各式美術用筆、螢光筆、鑄字、貼紙到印刷物剪貼,都是妝點手工書的好幫手。 💌一本網羅詩的趣味:原來,除了絕句律詩外,詩還有這麼多的變化! 💌點出寫詩關鍵思維:透過詩練習與詩學堂,輕鬆跨越寫詩門檻。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

幸佳慧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16/08/29 出版

嬰幼兒就能閱讀,而且應該閱讀! 兒童文學專家、閱讀推廣推手——幸佳慧, 首度出書解析如何與嬰幼兒共讀! ‧國內第一本從學理、實務與範例深入探討嬰幼兒閱讀的專書。 ‧精選8本嬰幼繪本,step by step,詳細示範共讀的步驟。 ‧告別單向式唸故事給孩子聽,親子一起探索字句的文學性、畫面的線索,與故事的深度。 ‧大人引導、孩子接力,互動式對話共讀,充實又有趣! ‧21世紀的嬰幼兒,將從書頁裡蛻變為愛與知識的行動者。 幾個世紀以來,重視兒童閱讀的西方人普遍認為,孩子要有聽與說的語言能力後,才會開始聽故事,要成了有看圖識字能力的學齡兒童,才能開始閱讀。一直到二十世紀末,在訴求「兒童需要自主閱讀的能力」這條路上,人類才有了突破性的主張,也就是這本書想要告訴教養者的重要訊息:嬰幼兒也能閱讀,而且應該閱讀。 「孩子還這麼小,閱讀真的有用嗎?」 「原來這本書是在講這個!」 「要怎麼培養孩子成為有創意又能思考的獨立讀者?」 父母與老師曾問過幸佳慧許多有關閱讀的問題,她認為,當一個人擁有了閱讀的能力,就是擁有不斷「重生」的力量;前述由家長或老師提出的驚嘆與提問,關鍵的解答就是嬰幼兒時期的親子共讀。這本書就是在解釋為什麼,並告訴教養者可以怎麼做。 本書精選8本國內外繪本,並附有step by step實際的方法,詳盡的拆解過程,帶領父母與教師進行親子共讀,是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具的親師教養書。 有心用故事繪本餵孩子長大的新手父母必讀! ‧認識物品、確認對錯:小寶寶不一定對閱讀有即時反應,先從簡單的認識書上物品名稱、確認對錯做起。 ‧預測與推論,培養思考力:找出繪本故事結構的固定模式,讓孩子自行推想情節,培養高層次的思考能力。猜想不論對錯,都是創造性思考。 ‧開放式問句,啟發探索力:多用開放式問句,鼓勵孩子主動發現;不破題,引導孩子尋找線索。 ‧練習說長句,強化記憶力:鼓勵孩子多說句子、重述故事,強化記憶力與口說能力。 ‧欣賞作品,提升鑑賞力:鼓勵孩子說出個人觀點、分析作者創作初衷,養成評鑑與欣賞的能力。 ‧理解世界,發展心智能力:從閱讀活動發展出對世界的包容與關懷,養成可貴的社會性心智能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生活在更公平和諧的社會。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圖像溝通心視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圖像溝通心視界

汪士瑋  著
張老師 出版
2016/08/16 出版

圖像是一種探索式的工具, 會隨著使用者在過程中關係、情境的不斷變化, 而產生更豐富的意義。 運用圖像, 除了能更容易與數位世代的孩子溝通, 幫助師長找出孩子內在優勢的語言, 也可以幫助師長們在面臨一連串變化當中, 安頓與觀照自己的心情。 本書從教育現場中「生活教育」、「學習輔導」、「生涯發展」的需求出發, 結合生命教育、人際溝通、自我探索等二十五個案例, 搭配運用三套特別設計的「鼓舞卡」、「天賦卡」、「互動卡」, 協助師長於日常輔導或班級經營中, 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長,進而對學習產生興趣、對未來更有信心! 鼓舞卡:給予孩子自行詮釋的最大空間,進行主動式的意義投射與自由聯想。透過圖像,從不同角度呈現事件脈絡與可能的正向意義。 天賦卡:共有八種顏色,每種顏色代表一種特質能力。從孩子的選擇中,可了解孩子對事件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與歸納能力。 互動卡:讓孩子在溝通中充分探索自己及對方的內在觀點、感受與期待;亦可進一步藉由情境組圖卡,做為練習溝通時的背景。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小女兒:小梨與凱莉哥的瘋言瘋語全圖文創作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小女兒:小梨與凱莉哥的瘋言瘋語全圖文創作書

凱莉哥  著
布克文化 出版
2016/08/13 出版

凱莉哥這次不去旅行, 她以手繪漫畫分享村子裡的趣聞。 真的是全圖文都是凱莉哥創作的哦, 所以不要再問「是不是凱莉哥畫的?」^^ & 被網友暱稱為「媽媽界的偶像」,凱莉哥的居家、旅行與育兒生活,讓廣大的網友既羨慕又熱愛。這次凱莉哥不寫遊記,她寫跟女兒們的居家互動。 在她小女兒小梨現在三、四歲的年紀,正是吸收知識與邏輯的海綿期,耳濡目染、不經意的吸收,經過小小腦袋的翻轉,往往迸出爆笑的火花。小梨的童言童語 以及童稚的反應,有時讓凱莉哥哭笑不得,有時又讓她啞口無言,更慘的是,聰明小孩的明白也不那麼透徹、究竟,於是也常常在外人面前造成尷尬的突襲,朋友、 大人不記小人過,可是凱莉哥卻想鑽到地洞裡! 這66則讓凱莉哥心裡常出現O.S.:「這是來報復我的嗎?」「這是為了懲罰我小時候不乖嗎?」「@@XXXOOO」記錄了哪些小女兒成長記事? 這次凱莉哥巾幗不讓25,「自己出手」,以帶有童趣的手繪畫風,圖文並茂的呈現66則與小女兒的互動。以媽媽之手描繪的小女兒童言童語、成長趣事,相得益彰,令人回味。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我的孩子得了思覺失調症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的孩子得了思覺失調症

林惠芳  著
宇宙光 出版
2016/08/05 出版
8 特價1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

楊照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6/08/02 出版

我們如果懦弱,孩子就得認命! 注定被錯誤的教育體制斲喪天賦,浪費生命! 考上名校不等於擁有美好人生的入場券, 考試占據、奪走的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機會! 家長如果不能改變排名競爭的心態, 勇敢地跳脫從自家小孩利益思考教育問題, 什麼制度、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改變台灣的教育, 再好的制度都會被錯誤的觀念扭曲! 家長,別成為錯誤教育制度的幫兇! 家長,你才是改變台灣教育的關鍵! 教育影響的不只是你的孩子, 也決定我們此刻和未來將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咬著牙,下個決心吧! 就算我們的孩子注定來不及獲得正常教育體制的培養, 我們都還是該有志氣地努力, 替台灣未來出現正常的教育體制盡一份心! 在《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中,楊照談及將女兒送去德國求學的心路歷程,但他從來都不相信、更不主張,將孩子送出國念書會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他真正想要指出的,是台灣錯誤的教育政策,讓台灣人只剩下兩種困境的選擇。一個是孩子要不被台灣的教育體制取消自我,將生命浪費在只能學得課本知識的考試上,另一個是得離開台灣,到異地忍受求學的孤獨與隔絕? 台灣為什麼不存在一個最簡單、最正常的選擇,讓孩子可以在自己的社會裡,受到基本的家庭與群體保護,依照自己內在的天分、能力培養知識與技能?讓孩子可以在教育過程中學會如何成為一個公民,長大後依照他的知識與技能投入建構這個社會? 台灣教育怎麼改?他認為,台灣教育要改得合理、設計出對的手段,培養民主社會需要的會思考成員,得要家長願意改變觀念、態度,明確地揚棄以考試、分數畸形扭曲教育成果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唯有家長願意從公民立場,而不是自家小孩利益的立場,思考教育的公平性,衡量社會的利弊得失,教育才可能真正從根底改變。 「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來最堅固的立場,就是為分數而學、為名次而學、為升學而學、為求職謀生、升官發財而學!教育從頭到尾都是用強迫的,拿所有外在目的做為強迫手段,從來不曾為自己而學,為了享受知識與能力而學。……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記取、追求任何知識或技能上的頂峰經驗,不是對別人炫耀,而是記在自己心中、身體裡,成為一輩子的力量,不會依賴外在標準看待自己,而這才是孩子一輩子受用的能力。」―― 楊照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勇改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勇改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楊照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6/08/02 出版

我們如果懦弱,孩子就得認命! 注定被錯誤的教育體制斲喪天賦,浪費生命! 考上名校不等於擁有美好人生的入場券, 考試占據、奪走的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機會! 家長如果不能改變排名競爭的心態, 勇敢地跳脫從自家小孩利益思考教育問題, 什麼制度、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改變台灣的教育, 再好的制度都會被錯誤的觀念扭曲! 家長,別成為錯誤教育制度的幫兇! 家長,你才是改變台灣教育的關鍵! 教育影響的不只是你的孩子, 也決定我們此刻和未來將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咬著牙,下個決心吧! 就算我們的孩子注定來不及獲得正常教育體制的培養, 我們都還是該有志氣地努力, 替台灣未來出現正常的教育體制盡一份心! 在《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中,楊照談及將女兒送去德國求學的心路歷程,但他從來都不相信、更不主張,將孩子送出國念書會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他真正想要指出的,是台灣錯誤的教育政策,讓台灣人只剩下兩種困境的選擇。一個是孩子要不被台灣的教育體制取消自我,將生命浪費在只能學得課本知識的考試上,另一個是得離開台灣,到異地忍受求學的孤獨與隔絕? 台灣為什麼不存在一個最簡單、最正常的選擇,讓孩子可以在自己的社會裡,受到基本的家庭與群體保護,依照自己內在的天分、能力培養知識與技能?讓孩子可以在教育過程中學會如何成為一個公民,長大後依照他的知識與技能投入建構這個社會? 台灣教育怎麼改?他認為,台灣教育要改得合理、設計出對的手段,培養民主社會需要的會思考成員,得要家長願意改變觀念、態度,明確地揚棄以考試、分數畸形扭曲教育成果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唯有家長願意從公民立場,而不是自家小孩利益的立場,思考教育的公平性,衡量社會的利弊得失,教育才可能真正從根底改變。 「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來最堅固的立場,就是為分數而學、為名次而學、為升學而學、為求職謀生、升官發財而學!教育從頭到尾都是用強迫的,拿所有外在目的做為強迫手段,從來不曾為自己而學,為了享受知識與能力而學。……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記取、追求任何知識或技能上的頂峰經驗,不是對別人炫耀,而是記在自己心中、身體裡,成為一輩子的力量,不會依賴外在標準看待自己,而這才是孩子一輩子受用的能力。」―― 楊照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通往知識的祕徑:通識課程理念與教學實務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通往知識的祕徑:通識課程理念與教學實務

開學文化 出版
2016/07/19 出版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數位化的時代,如何成為一位具有「知識競爭力的人」?過去在高度分工的社會中,人們需要從專業知識裡獲得一技之長。隨著社會的轉變,在專業知識與技能外,還必須具備跨領域的知識。「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強調學科之間的整合,並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推動高教改革與創新的重要基礎。 長期深耕通識教育的「通識在線雜誌社」,有鑑於課程內涵對翻轉教育的影響性,特別精心挑選二十一門曾在100~101學年度,獲得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計畫」補助的績優課程。從課程理念到教學實務,有系統地規劃設計每門通識課程,希冀能鼓勵更多教師投入。 本書橫跨四大知識領域,從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命科學中探討希臘羅馬神話、詩與當代生活、人類與環境、政治與民主、性別與法律、媒體與社會、生物科技與倫理等跨領域的通識課程,分別由來自全國十八所大專院校的教師,累積多年實務經驗撰寫而成。文中除了闡述如何設計一門好的通識課外,並附有圖表輔助,提供一般讀者或想要經營通識課程的教師參考,值得讀者研讀的通識教材。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穩步•慢行:自閉症孩子的生活、溝通、學習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穩步•慢行:自閉症孩子的生活、溝通、學習

張老師 出版
2016/07/18 出版

你可能不知道,自閉症幼兒的學習能力很強,能克服很多挑戰 每一位自閉症孩子都能學習溝通、改善與人的互動、提升遊戲技巧。 本書以「丹佛早療模式」的突破性成果為基礎,將學習納入每天的日常活動,尤其是融入遊戲中,幫助自閉症孩子自然學習。 作者有信心,本書將協助你成為更有效能的家長、玩伴和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 榮登美國Amazon網站「自閉症」、「學習障礙」類暢銷書排行榜 讀者5顆星好評推薦 自閉症研究先驅合力撰寫令人鼓舞的教養指南,將最先進、最優質的科學證據轉化為切實可行的理念和做法: & •自閉症孩子和一般孩子一樣,每分鐘都可以學習:無論是遊戲、洗澡、用餐──真的就是你與孩子共處的任何時間──都能協助孩子溝通和學習。 & •穩步慢行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跟隨孩子的興趣,耐心地一步一步慢慢來,安排好玩、有趣的活動,本書介紹的方法將提供家長和孩子愉快的教養經驗。 & •不需額外投入更多時間:父母(以及所有照顧者)以日常生活既有的互動為基礎繼續努力,以安適和自然的方式來實踐,不需要特別的設備,也不需規劃特別的「教學」時間。 & •不論「外在」的治療多麼密集,最能夠提供最多語言學習機會的還是家長: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強烈的動機想要幫助孩子,本書提供的工具幫助親子持續教學相長,家長將體驗到看著孩子逐步學會新技能的喜悅。 & •家長在孩子身上運用介入策略,能夠做得和受過訓練的治療師一樣好:研究顯示,家長可強化自閉症幼兒的學習、遊戲、溝通、社交能力,改善行為問題,自己也比較快樂並減輕壓力。

7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用心智圖法開發孩子的左右腦:教出富有創意、思考力和學習有效率的小孩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用心智圖法開發孩子的左右腦:教出富有創意、思考力和學習有效率的小孩

王心怡  著 、孫易新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07/07 出版

用心智圖法概念教出來的孩子真的不一樣! ★精準的關鍵字選取,鍛鍊孩子抓重點的能力 ★清楚的分類階層化,幫助孩子大腦運作更有效率 ★豐富的圖像和色彩,吸引孩子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自由的放射性思考,啟動孩子的想像力,訓練專注力和感受力 塗鴉式的學習方法,遊戲般的思考歷程 令大小孩子深深著迷,眾多家長老師一致稱讚 心智圖法應用在兒童教育的成效好得讓你想不到!讓孩子愛上思考,熱中學習,要從小培養。運用大腦GPS系統,走在學習最前端,不要讓我們的孩子都變成講光抄、背多分! ~ 找到對的學習方法,體會學習的樂趣,學習才有效果 ~ 「讀書是辛苦的,但可以不痛苦;學習必須努力,但可以樂在其中。」 大家都在說心智圖法很好,但你對心智圖的功能和特色了解多少? 本書提供你在引導孩子學習心智圖法時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提醒,讓孩子在閱讀繪本、參觀旅行、看表演、互動遊戲中不知不覺吸收心智圖法的概念,從學齡前的五官刺激、多元智能開發啟蒙,到中小學階段掌握實用有效的學習策略,並且收錄多位國小老師實際指導學生的教學方案與案例,不論老師或家長,都可以參考課程設計,應用到不同年級、不同科目,讓學習變得有趣又有效率! 是全腦學習、是親子教養,也是潛能開發, 透過塗鴉、遊戲的引導學習,孩子學習態度和技巧的變化,明顯可見。 「孩子未來的世界已不是大人所能夠想像的了,你如何能夠期待孩子準備好一切再來面對?唯有給孩子最好的釣竿,教他學會使用,他才會有機會釣起他心目中最想要的那條大魚。」 「我曾經認為自己不喜歡讀書,學習心智圖法讓我重新看待『學習』這件事。透過心智圖,讓我看到不同科目彼此之間的關聯性,原來學習是可以這麼清楚的累積起來的。於是在陪伴孩子學習心智圖法的過程中,我真正發現自己是喜歡讀書、享受學習的。」 ※※ ※ 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透過各階段適齡的引導,融入心智圖法學習,以各種遊戲和腦力激盪,啟動大腦高效運作,幫助孩子順利掌握未來學習及生活能力,促使孩子在學習上反應快、記憶深、專注長,表現豐富的創造力與思考力。這一點,王心怡老師在她的女兒與學生身上,見證了相當顯著的成效。 本書架構主要分為【準備期】(學齡前期)、【醞釀期】(小學階段)、【豁朗期】(中學階段)與【驗證期】四個階段。書中除了記錄心怡老師與女兒、學生互動學習的方式,還有她一路的學習和準備。對於注重孩子全方位學習發展,也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來說,這是一本很適合親子一起學習的好書。書中並收錄三位國小老師的教學方案與案例,提供給教育現場的教師和家長參考。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26/4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