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夥伴協作
資訊網絡的發達令到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日趨頻繁,並且對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教育方面都帶來重大的衝擊。傳統的授課方式和僵化的課程設計,已不能滿足現今社會的需要,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兩岸三地同以中文為主要授課語言,而且文化背景相同,因此三地的教育改革,可以有互相觀摩及學習的地方。 本書的目的是探討三地在課程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和夥伴協作三方面的經驗。文章的作者有來自幼稚園及中小學的資深教師,也有大學教育學教授。內容則包括推行藝術教育及專題研習課程的經驗、學校本位評鑑、幼稚園全語文課程改革、親師夥伴關係,以及教師專業化與教師公會等。本書對於研究三地教育發展的專家學者及中小學幼稚園教師,十分有參考價值。
【電子書】鼓勵孩子100金句
「鼓勵孩子100金句」裡面的壞例子家長可能親歷其境過,不要自責,從今天起好好將金句記在心理往後運用出來,你一定會發現孩子變乖巧了,自己變柔順了,家中的氣氛也變得溫馨溫暖了!
【電子書】教育哲學
斯書分四部份,每部以一個主題為核心,分四章探討此一主題所涵蓋的問題。第一部分為「為什麼要教」。從人的「共相」與「別相」開始說起;然後論及人性的發展,人格的提升,生活的改善,與文化的創造;最後根據中國文化的源流探討教育的本質與精神。第二部的問題是「教什麼」,這是教育內容的問題。從中西的論點與實際討論教育內容的抉擇、知識問題和課程問題,並對課程的理論架構,一再討論。第三部份為「誰來教」,討論教育者及其任務。在這個問題之下,作者一反常經,把家庭、學校、社會中的教育者列在同等的地位,賦予同等重要的教育任務,並舉述各類教育者的準備教育。第四部為「怎樣教」,這是有關教學法的問題。在這方面,作者首先把注意力放在學習者身上,然後以較多的篇幅討論對方法的運用和對學習效果的評量。
【電子書】哥大與現代中國
本書著重哥大對中國文化和思想上的意義,討論一些相關的學術命題,在浩若煙海的資料中,搜羅爬梳,並挖掘淹沒已久的史料,展現其歷史意義,賦予其歷史生命,以及在中國歷史舞台上扮演極其重要角色的人物,包括叱吒國聯的偉大外交家顧維鈞,獨立不羈的的經濟學者馬寅初,獨立創造一片傳統的教育家張伯苓,以及俠氣任行,誤途身殉的陳公博.........等。 作者以散文的筆法,史學的嚴謹,娓娓道來這群哥大中國留學生的生命痕跡,以及中國時代環境的悲抑。
【電子書】課程、敎學與學校改革:新世紀的敎育發展
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社會的發展帶來衝擊,知識經濟已經成為提升競爭力的必要條件。要培養具素質的人才,就要對教育進行改革。香港教育於新世紀仍有不少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在學習方面,不少學生到小學三年級時已經出現明顯的學習困難和厭惡學習;就讀的年級愈高,學習興趣和自我觀愈下降;在課程發展方面,現時的教學方式及教材的運用仍然未能配合社會的發展趨勢。面對這些挑戰,教師應該如何自處?大學方面又可以扮演甚麼角色?本書論文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的文章探討課程、教學變革與實施方面的問題;第二部分的文章則研究有關學校改革及「大學—學校夥伴協作」的發展。本書可說是香港教育近十多年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紀錄,對研究香港教育發展或教育行政人員及工作者,是一本難得的參考書。
【電子書】我要和你一起長大:尋找家庭桃花源
作者游乾桂老師,內容談及尋找家庭桃花源,主要談及與孩子之間的親子互動,如何培育孩子具有創造力、資優兒、生活家庭的怡然自處、夫妻孩子間的天倫享樂等,是本淺顯易讀的好書。在閒暇的午后時分,砌一壺茶,品味書香,怎不快活呢!
【電子書】超級嬰兒通
*就像馬語專家懂得馬兒的心思一樣,崔西懂得所有嬰兒的哭聲、臉部表情與肢體語言,可以和還不會講話的小寶貝溝通。所有父母稱呼她為「兒語專家(BABY WHISPERER)」,因為她聽得懂嬰兒的「話」! 這麼棒的保母,你必須花500美元才能和她電話諮詢兩個小時,必須花1000美元請她在你家一整天!雖然,你不可能像廿世紀福斯電視總裁黛娜華頓一樣,花4萬多美元請她到家裡住上六個禮拜傳授祕訣,但是,現在你只要花一本書的價格就可以知道她所有的育兒祕方!
【電子書】超級嬰兒通:天才保母崔西的育兒祕訣
*就像馬語專家懂得馬兒的心思一樣,崔西懂得所有嬰兒的哭聲、臉部表情與肢體語言,可以和還不會講話的小寶貝溝通。所有父母稱呼她為「兒語專家(BABY WHISPERER)」,因為她聽得懂嬰兒的「話」! 這麼棒的保母,你必須花500美元才能和她電話諮詢兩個小時,必須花1000美元請她在你家一整天!雖然,你不可能像廿世紀福斯電視總裁黛娜華頓一樣,花4萬多美元請她到家裡住上六個禮拜傳授祕訣,但是,現在你只要花一本書的價格就可以知道她所有的育兒祕方!
【電子書】培育一個超優質寶寶
超優質寶寶 現代的家庭生養子女的人數愈來愈少,在將小孩養得健康,高壯的同時,同樣地也非常注意寶寶是否比別人更聰明,因此從寶寶一出生開始,每位父母就開始為其添購可促進腦力發展的玩具、書籍、錄音帶等等,並且渴望能獲得一些如增進寶寶IQ的知識。 針對於此,我們企畫了「培育一個超優質寶寶」一書,藉由多位幼教專家的見解提供家長們正確的方法,內容大致分為:高IQ寶寶培育法、技能培養法、環境啟迪法、生活教育法、遊戲刺激法、環境安排法以及高EQ培育法,提醒父母在提昇寶寶IQ的同時,也特別重視EQ的重要性。 提啟發式與填鴨式這兩樣東西擺在一起,其實我們都曉得啟發式的教育當然會比填鴨式來得好。近年來我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也提倡教育改革,而學校教育飽受批評的地方就是它填鴨式的教學法和填鴨式的考試模式,可是幾年下來這種真鴨式教育又似乎沒有獲得改善,這樣的情況下,做一個家長一方面擔心孩子只會讀死書,可是另一方面為了升學和競爭,又不得不逼孩子照課本背,至於什麼是啟發教育?做父母的自己也不完全清楚那是怎麼一回事?甚至有時候會懷疑:自己教導孩子的方式會不會也是填鴨式的教育呢? 在此,我們特別感謝為本書執筆的多位專研於幼兒教育的老師及專家們,因為他們提供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才能讓家長獲益良多。
【電子書】你Q我A幼兒教養100招
幼兒園常見的教學法有那幾種? 何謂特殊教育? 孩反穿左右腳鞋,怎麼辦? 孩子不會數算,怎麼辦? 愈小學美語愈好嗎? 孩子為何說謊? 如何避免餵藥大戰? 如何和孩說不? 孩子說話結巴,怎麼辦? 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 100父母、老師頭痛的問題,本書幫您抽絲剝繭、見招拆招,向難纏的小子說再見。
【電子書】有效的中文科教學法
若說教育是一門“良心事業”,是一種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神聖工作,那麼中文教學則可以說是一門“感性的事業”,是藉著增強學生的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從而達到以文字之美,淨化心靈、薰陶性情的理想效果。如此教學上的理想境界,絕非單靠生硬呆板的教學法得以達成。若要尋找統合中外教育理論,兼融實踐精髓的中文教學法,我們第一個意識便會追溯香港學者就中文教學法所撰寫的專文。可惜的是,當您深入研究的時候,便會發現大部分精彩的論文,都散見於各大教育機構的研究學報或論文集內,暫時未有整合結連的機制。眾學者的研究心得未能藉整理結集而出版,實屬可惜之極。因此,像《有效的中文科教學法》這種有系統而全面的教學法論集,在市場上就更形珍貴了。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周漢光教授是這學科的資深學者,他看準了教育前線人員在這方面的急切需要,把他多年以來在教學“戰場”上所得的實踐心得,加以整理統合,再配以變化多端的教學例子,點出精闢的重點。在教育理論層面上,能做到旁徵博引、貫通中外古今的學說;而在教學實例方面,亦能一針見血,幫助讀者打通思路,做到實踐與理論並重。若教育改革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種負擔,那麼要好好地裝備自己在教學法上的知識,則可以說是更大的挑戰了。與其閉門造車,空對前景慨嘆,不如先抓緊機遇,勇敢地建立教師的專業地位及角色,在知識上自我充實,這種自我充實而得的寶藏,是沒有人可以奪去的。香港的教育模式經常被人評為欠缺生氣、著重背誦而不重視分析,因此學生對學習提不起勁,對老師的授課內容也只是一知半解。其實,教學並不是單向式的,老師和學生同樣可以積極參與,學習起來也就事半功倍。語文學習尤其講究教學的方法。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它所運用的方法,可以是演講、示範、思考、欣賞、練習、討論等,都可以整合地巧妙運用,以達到不同的教學目的。本書提出的有效中文科教學方法,符合了最近政府公佈的《教育制度檢討改革方案諮詢文件》中所強調的三項精神:(一)教育的角色在幫助每個人掌握建構知識的能力和方法;(二)教與學的新文化著重學生如何“學會學習”,幫助學生從學習過程中培養溝通、學習技巧、解難、批判性思考、創造等能力;(三)終身學習社會中注
【電子書】嬰幼兒疾病指南
嬰幼兒疾病指南 本書由國內最專業的婦幼雜誌…嬰兒與母親雜誌之編輯群所策畫而成,針對0~3歲嬰幼兒常見的疾病做介紹,並依疾病的種類分為七大篇。 全書以0~3歲嬰幼兒常見的各種疾病與症狀為主題,分門別類的介紹每一種疾病的表徵及居家照顧對策,實為一本最實用的寶寶疾病手冊。 提供嬰幼兒常見的眼部疾部,包括:0~1歲的斜視問題,自己的寶貝為何「以淚洗面」?寶寶眼疾多少,兒童與近視等。
【電子書】E世代育兒經
e世代育兒經 本書分為「寶寶保健須知」及「寶寶生活照料」兩大主題,內容包羅萬象新生兒的撫育、餵食、睡眠、日常看護、疾病症狀、健兒門診…等等,是身為e世代的父母們極需且備的最新育兒指南。 本書由國內最專業的育兒雜誌--育兒生活雜誌之編輯群所策畫而成,針對育兒父母們的需要,文章內容共分兩大篇。本書內容為父母在照顧寶寶生活上所提出的問答集,以及從新生兒的身體看護及居家生活照顧的選擇、穿戴及清洗、早產兒照顧的等因應對策。
【電子書】會哭的男人很可愛
強忍悲傷、佯裝成大男人也許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提供鎮定效果,但若沒有及時給自己宣洩的管道,難保不會出現更具殺傷力的結果。會哭的男人不代表懦弱、沒有男子氣概;相反的,能夠好好地悲傷是有勇氣的表徵,代表一個人有能力正視自己的情感。向來只有少數的男人懂得如何悲傷,歡迎你加入他們的行列!
【電子書】親親我的寶貝
相信許多初為父母者都會同意,家有新生命,那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壞的時刻。書中提醒你要好好珍惜這段特殊光陰,並協助你應對最艱困的景況,從書中獲得如何寶貝嬰兒和自己的訣竅。
【電子書】親親我的媽咪
32開書本 針對特定主題撰寫 中英對照的健康語錄 搭配幽默童趣的插畫 附筆記頁,可書寫心得或贈言 母職都是一份必須全力以赴的工作,需要充沛的後援,以及源源不絕的勇氣、智慧與愛。書中為天下的媽媽提供善待自己的良方,讓為人母親的你仍然可以發現那份無可比擬的喜悅。
【電子書】孩子的成長之旅:談幼兒的教育問題
幼教者的震撼 有人認為幼教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但不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太過投入或者是涉世不深、見識不廣。我總覺得它經常帶給我許多的挑戰和「震撼」。在某次唱遊比賽當中,我看到小朋友在台上表演的動作,表情,說話甚至眼神,就像帶班老師的翻版,我自己也嚇了一跳。 「孩子完全是模仿老師的」,不管這動作,行為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都會全盤吸收。當時,我有一個很大的覺悟和震撼--幼教老師對於孩子的影響多麼的大,老師的言行,示範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所以絕對不可以小看這一份工作,更不可以看清自己。 從年輕一直到中年,雖然已經從事二十多年的幼教工作,但是幼教工作對我來說卻是新鮮的,並沒有因為時間的長久而改變,我一直熱愛著它,也一直熱愛著孩子。 在這不算短的日子裡,從為數不少的孩子,家長,老師身上學習到許多。有些是理論的,有些是經驗的,以及各種疑難雜症,我蒐集一些自己的筆記,短文以及感想,藉著這本雜輯,和大家一起分享,並和所有的父母,幼教老師共勉。 作者簡介 楊秋仁,曾任新竹市政府幼稚園評鑑委員,教育廳幼稚園教學活動設計編輯委員。
【電子書】尋找田園小學:創造兒童教育的魅力
「田園小學」並不是一所學校,而是一套教育的田園思想;不一定是小學教育,而是教育理念的泛稱。作者以其從事親職工作十餘年的經驗、觀察心得為主軸,輔以民間開放教育工作者的實驗教學法,規劃出「田園小學」的理想藍圖。
【電子書】歡唱童年:兒童音樂教育的新概念
本書介紹葉博士在兒童音樂教育方面的經驗及他的兒童音樂教育概念和體系──由嬰兒至十七歲前的音樂教育歷程;並分析了在兒童音樂教育訓練工作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全書共七章,包括音樂與社會的關係、新的兒童音樂教育體系的建立、它的訓練方法、過程和具體內容、兒童合唱訓練法、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以至一些建議;其中在創製音樂電腦遊戲作教材、葉氏手號讀譜法和如何處理兒童變聲期等方面,均有獨到之見解。書末附錄探討嬰兒音律體智訓練的研究報告。本書文字淺白,詳細地討論分析了不同年齡的兒童的音樂訓練方法,對從事兒童音樂教育的人士以及重視子女身心全面發展的父母而言,本書具有不能忽視的參考價值。
【電子書】勤工儉學的發展
本書共收錄論著、譯作及評述十一篇,分甲編、乙編及附錄三部分。從不同角度探討民初歐戰前後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倡導、發展與演奏過程,論述其成敗功過,尤著重分析周恩來、鄧小平和張繼等人在整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並闡明華法教育會、新民學會與里昂中法大學等團體和勤工儉學的互動關係。作者行文流暢,取材新穎豐富,論斷平實客觀,為國內史學研究拓展視野,開闢一塊新的園地。
【電子書】孩子只有一個童年
孩子只有一個童年 作者試著將童年的憶往,與現代的教育理念,一次次的融合起來,寫成了一篇篇充滿感性與知性的文章,目的無它,著實只想提供父母親一些「自然教育」的引子,讓讀者了解,愜意的童年是可由父母幫他塑造的。 這些文章從七十五年起,陸續刊登於「父母親月刊」、「快樂家庭雜誌」、「民生報」及「東方書訊」中,然而,不論它登自於何處,作者都清楚傳達了一個奉行不渝的理念l:所謂好的父母,就是陪孩子一起享受自然的大人。如此理念,也許說來簡單,但做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假使很期盼自己也能成為一位稱職的父母,本書或將可以幫你一點小忙,不妨仔細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