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鵝湖民國學案.第2輯(下冊)
本書志在承繼《宋元學案》、《明儒學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就民國時代之學術思想人物、事蹟、思想作述說。由台大法學博土呂榮海律師、賴研邀集三十多位同志共同撰述。
【電子書】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
【封面文案】心學大師縱橫天下之不敗傳說知行合一駕馭人性之經典傳奇全球華人書市銷售突破150萬冊近代最具影響力「心學」曾國藩、康有為、孫中山、毛澤東等共同擁躉。「陽明先生,百世之師」「我輩今日求精神教育,舍此更有何物。」--梁啟超「日本人讀懂了知行合一,融合了西方、東方文化,才有了明治維新,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南懷瑾
【電子書】千古絕學鬼谷子:跟著謀聖學詐術,縱橫天下無敵手
——人生必讀書單—— 讀了鬼谷子才知道, 如果你遇到的是豬, 你不用跟他談思想, 因為他關心的是飼料! 成大事謀大略的智慧禁果, 縱橫天下的曠世奇書 商戰謀略、 職場權術、 政治角力之必勝指南! 本書特色: 本書對於《鬼谷子》原典進行深入潛出的解析, 提煉出富有時代感、實用性的主題, 同時大量引用貼切的寓言、史實與商戰實例, 呼應出鬼谷子智慧謀略的實用性, 大大提高了《鬼谷子》的可讀性及其時代意義, 相信每一則都能讓讀者有醍醐灌頂的收獲。 戰國亂局全由鬼谷子之弟子龐涓、孫臏、蘇秦、張儀、毛遂等人所左右, 其學說之實質影響力絕不亞於孔子 讀了《鬼谷子》才知道: 如果你遇到的是豬, 你不用跟他談思想, 因為他關心的是飼料。 &
【電子書】千古絕學鬼谷子
——人生必讀書單—— 讀了鬼谷子才知道, 如果你遇到的是豬, 你不用跟他談思想, 因為他關心的是飼料! 成大事謀大略的智慧禁果, 縱橫天下的曠世奇書 商戰謀略、 職場權術、 政治角力之必勝指南! 本書特色: 本書對於《鬼谷子》原典進行深入潛出的解析, 提煉出富有時代感、實用性的主題, 同時大量引用貼切的寓言、史實與商戰實例, 呼應出鬼谷子智慧謀略的實用性, 大大提高了《鬼谷子》的可讀性及其時代意義, 相信每一則都能讓讀者有醍醐灌頂的收獲。 戰國亂局全由鬼谷子之弟子龐涓、孫臏、蘇秦、張儀、毛遂等人所左右, 其學說之實質影響力絕不亞於孔子 讀了《鬼谷子》才知道: 如果你遇到的是豬, 你不用跟他談思想, 因為他關心的是飼料。 &
【電子書】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
心學大師縱橫天下之不敗傳說 知行合一駕馭人性之經典傳奇 有一天,心學橫空出世,這戲劇性的悟道被後世稱為「龍場悟道」: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意思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無所不能,能解決一切問題,不需外求,人人都是聖人。 要瞭解他的思想,就要先認識他的一生 王陽明,被後世稱為明代第一強人,反對朱熹理學追求「理」的方法,強調「心即是理」及「致良知」,一舉創建影響後代深遠的王陽明心學。他一生經歷了仕途的不順、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與無人問津的落寞,但逐漸透過悟道獲得平靜,並透過「知行合一」橫掃戰場、擁有信徒萬人,甚至影響了日本的「明治維新」…… 戰場不在外而在心上:王陽明的攻心術 王陽明率領文弱的士卒,擺平了數十年的巨寇;以幾封書信,35天內平定甯王之亂;徹底掃清困擾政府多年的匪患。他的戰爭是心理戰,以虛虛實實的戰術,攻破敵人的心防,讓人的心慌亂,動起來沒有章法,再趁勢而入,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強大內心的終極武器:知行合一 面對外境的騷亂、內心的不安與現實的考驗,本書教你藉由「致良知」找到生命的方向、行動的準則,並以「知行合一」的力量,讓自己達到在逆境中仍身心放鬆,不被事物牽動的境界。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王陽明的傳記,是唯一一部以「知行合一」的角度詮釋王陽明一生的全傳。在朱熹的理學為當時唯一主流的社會下,王陽明突破重圍,悟道出自己的心學「陽明學」。 &
【電子書】宋明理學綱要
理學實在是一種切實的學問,很有功於人生社會國家;不過因它過於廣大深遠,不是一般沉醉於物質的人,所能實行或者了解的,因此有許多人認它為一種虛空的學問。其實不是理學自身的虛空,而是人們不能遵照去做。譬如登高山一般,山何嘗算高呢,天下最高的山,也有一個頂,不是絕對不可登的,但是人不肯舉足,立在山下,舉目仰望,就以為高,這到底是山高,還是人弱呢? 宋儒之創理學者,如北宋之周張程,初非徒尚高論,皆能躬行實踐,卓然為當世宗師。南宋朱熹人格之偉大,尤為孔子以後第一人。迨明朝之王陽明,更能削平大難,學問事功,震耀古今。故宋明理學之可貴,不但在學術,而亦在諸儒之人格也。——蔣維喬 《宋明理學綱要》用概論的體例編制,運用理學家自己研究之綱目,對宋明理學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於其不合於現在者去之,於其缺漏者增之」,分為論道體、論為學、論存養、論政治四綱目,並逐一作了簡明扼要且深入淺出的論述,為後來宋明理學的研究初步確定了規模、問題,並為後來研究的深入做了先導。
【電子書】學者,覺也:羅近溪哲學研究
本書通過對牟宗三先生關於儒學史上「覺悟」的整理,進一步的提出心體與性體兩面充盈飽滿而展開的覺悟必定歸宗於仁心之頓悟,由此衡定近溪學為心學發展而徹至圓教者,並且從仁心頓悟發展至極致,必定回到「詭譎之相即」之悟。由此釐清近溪學「覺悟」之真正意蘊。並且將「覺悟」作為近溪學的中心概念,由此來疏解其哲學所關涉的各種問題。本書還從牟先生的《中庸》、《易傳》以及《論語》、《孟子》兩系之中重新細分,將《易傳》、《論語》作為圓教之代表。這些觀點不一定正確,但應該可以給儒學研究者很多啟發。
【電子書】王陽明的心學智慧: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學
本書特色 王陽明強調: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即遵循內心的良知,便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境界。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理論跟實幹。王陽明的“心學”不僅影響了明清兩代以至近現代,而且遠播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國家。其思想折服了張居正、曾國藩、梁啟超以及西鄉隆盛、稻盛和夫等無數中外名人。 王陽明的心學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致良知”的修養學說。他認為,心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這也是其心學說的基本觀點。知行要合一,言行要一致,每個人都要踐行自覺的道德規範。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統一於心。善與惡產生的源頭是人們自己的心,從“良知”出發,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為聖人。 本書取其與現代社會相契合的精華,將其與現代思想意識相結合,讓讀者在認識陽明心學智慧、掌握其根本精神的同時,還能在現實生活中有效實踐,修練強大內心,隨時排解生活中的煩憂。是全面把握知行合一人生智慧的通俗讀本,堪稱讀者心靈成長的思想指南,人生成功的智慧寶典。
【電子書】王陽明的心學智慧: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學
本書特色 王陽明強調: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即遵循內心的良知,便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境界。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理論跟實幹。王陽明的“心學”不僅影響了明清兩代以至近現代,而且遠播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國家。其思想折服了張居正、曾國藩、梁啟超以及西鄉隆盛、稻盛和夫等無數中外名人。 王陽明的心學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致良知”的修養學說。他認為,心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這也是其心學說的基本觀點。知行要合一,言行要一致,每個人都要踐行自覺的道德規範。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統一於心。善與惡產生的源頭是人們自己的心,從“良知”出發,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為聖人。 本書取其與現代社會相契合的精華,將其與現代思想意識相結合,讓讀者在認識陽明心學智慧、掌握其根本精神的同時,還能在現實生活中有效實踐,修練強大內心,隨時排解生活中的煩憂。是全面把握知行合一人生智慧的通俗讀本,堪稱讀者心靈成長的思想指南,人生成功的智慧寶典。
【電子書】天下第一詭術:鬼谷子智慧(暢銷修訂二版)
編輯推薦 ◎控制局面,化解危機。 鬼谷子智慧賦予你縝密的邏輯思維,冷靜的做事態度,從而能夠能夠控制嚴峻的局面,化解即將爆發的危機。 ◎縱橫捭闔,謀劃新局。 鬼谷子詐術教你瞭解自己,瞭解人性,從而以百戰群雄的縱橫之策,開創新局,扭轉乾坤,做自己人生的掌舵師。 本書特色 《鬼谷子》原典作為縱橫家的代表著作,哲理深厚,融會了鬼谷子畢生縱橫思想的精華。《鬼谷子》總共三卷,三卷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上卷以權謀策略為主,中卷以言辯遊說為主,下卷則以修身養性、內心修煉為主。 本書針對每卷的側重點進行解讀,並相對應地總結出了上、中、下三篇縱橫捭闔之詐術。每一篇都從不同的方面,運用詳實有力的案例和分析,為讀者闡述鬼谷子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思想,尤其是那些讓人意想不到的辯詭之策、揣摩心理之術和長贏之道,以供不同領域的人士參考。
【電子書】朱子經學及其在東亞的流傳與發展
本書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舉辦朱子經學及其在東亞的流傳與發展」國際學術會議的論文合集。計收論文十九篇,內容包括朱子經學的深入探討以及朱子學的未來展望,各篇論文都有自己的觀點,足供研究朱子經學之學者參考之用。
【電子書】敵道學史:從北宋到二十世紀
本書旨在奉獻一部簡明的敵道學史讀本,對宋代以來道學在政治上、在文學裡、在群眾之中被誣、被毀、被害之事,不求窮盡,但求大端不遺,庶幾道學家之淒慘無助及儒士「雖千萬人吾往矣」之勇毅,讀者可以一目了然。筆者本人同情道學理念,對敵道學大不以為然,時時有駁斥之心,但為了學術中立,不故意誘導讀者,本書在史實部分,只單方面呈現敵道學故事,盡可能讓道學一方以及筆者意見離場。
【電子書】天下第一詭術:鬼谷子智慧(暢銷修訂版)
《鬼谷子》原典作為縱橫家的代表著作,哲理深厚,融會了鬼谷子畢生縱橫思想的精華。《鬼谷子》總共三卷,三卷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上卷以權謀策略為主,中卷以言辯遊說為主,下卷則以修身養性、內心修煉為主。 & & 本書針對每卷的側重點進行解讀,並相對應地總結出了上、中、下三篇縱橫捭闔之詐術。每一篇都從不同的方面,運用詳實有力的案例和分析,為讀者闡述鬼谷子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思想,尤其是那些讓人意想不到的辯詭之策、揣摩心理之術和長贏之道,以供不同領域的人士參考。
【電子書】鬼谷子縱橫天下的智謀寶典
中國最厚黑詭譎的人生兵法書 《鬼谷子》一書,是我國戰國時代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先生的一部關於談判遊說問題的論著。書中也涉及大量的謀略問題,與軍事問題觸類旁通,因此也被稱為「兵書」。 鬼谷子,史上確有其人,據說他姓王名禪(但傳說不一),極富傳奇色彩,從黃帝時代到漢代二千多年的史料中,均載有鬼谷子事跡,因此其生卒年限不可考,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神秘感。他曾隱居於鬼谷之地,著書立說、講學授徒,傳說中之兵家的孫臏、龐涓,道家的茅蒙、徐富,都是他的徒弟,由此更加深了他的神秘色彩。 傳說未必可信,但他所著的《鬼谷子》一書,卻是一部研究社會、政治、鬥爭、謀略、權術的智慧之書,是一本智謀寶典。全書共三卷,計二十一篇,既論修身養性,也論入世成事,還論趨吉保身,乃成功立業者求取功名、謀求富貴的不傳秘笈,因此長期以來一直被譽為「無字天書」。
【電子書】魏晉玄學講學錄
本書是由王金凌教授 99 學年(時年 61 歲)於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開設的「魏晉玄學專題」的上課錄音檔整理而成。為了方便讀者理解,王教授相關講義及論文若干篇也一併收錄。 本書由玄學釋名,漸次討論阮籍、嵇康、王弼、郭象、僧肇等玄學人物。相較於通行的玄 學論點,本書較不同的切入點在於,王教授喜由生命 欲望、社會組織等角度來省視傳統學術,並由宗法制度而分析名教自然等問題。因此,王教授特別指出在魏晉士人所面對的社會制度的結構性問題,而在此結構之下,玄學家崇本息末、去除華偽等言論,未必僅止於 形上思辨,而更是一種文化批判。任何時代皆有其強勢的主流文化,但同時也會顯其結構 缺陷。文化批判未必能解決此一困境;在一張一弛中,淡然寧定的實踐工夫更為有其必要。
【電子書】經典之門: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導讀‧先秦諸子篇
按「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系列的書目,分系列輯錄各書篇首的導讀,薈萃各學者對中華經典的研究心得,集結成此導讀結集,並收錄了饒公、陳耀南、李焯芬三篇序文,均以為「今人為何需要讀經典」為題,帶出現代人讀中華經典的意義。
【電子書】魏晉思想論
本書特色 1. 本書詳論魏晉時代,各門各派之學術、政治思想、宇宙觀、人生觀、文藝思潮,舉諸史籍載冊論述,不偏於一言,是為極具參考價值之文化史書。
【電子書】思想31:民族主義與歷史意識
《思想31:民族主義與歷史意識》有三個專輯,第一個專輯是「教科書中的歷史意識」,針對大陸和香港的三篇文章,剖析兩地歷史教科書與現實政治的糾葛,值得參考。 第二個專輯是「周邊反思中國:葛兆光《何為中國》的迴響」,葛兆光先生關於「中國」的歷史建構研究是近年來學界關注的一個焦點,去年香港浸會大學針對《何為中國》舉辦研討會,本期發表分別來自韓國、香港以及台灣的四篇論文。第三個專輯是「思想訪談」,一篇訪談和一篇紀念本尼迪克.安德森文章,對安德森容易引起誤解的幾個關鍵論點提供了解說與分辨,對讀者將有很大的幫助。
【電子書】思想30:宗教的現代變貌
《思想30:宗教的現代變貌》共有「宗教的現代變貌」和「反思1949史觀」兩個專輯: & 「宗教的現代變貌」專輯,邀集了四篇文章:黃克先探討不同政權對宗教的態度及影響;簡瑛欣考察了台灣民間信仰中祖廟現象的流變;齊偉先探討傳統宗教的道德論述與慈善事業之間的關係;丁仁傑則是從日月明功案例檢視一個膜拜教團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 & 「反思1949史觀」專輯,是因楊儒賓的《1949禮讚》一書出版,開拓了另一種歷史觀點,認為1949年的「南渡」既不是外來者的殖民,也非失敗者的逃難;1949把中華文化帶來台灣,一則為台灣提供了建設文化主體性的豐富內容,也為中華文化找到了存續發展的安居之所,三則證明了中華文化(特別是儒家傳統)發展現代價值(包括民主)的潛力,四則可望回饋大陸,成為真正的「中國夢」希望所繫。本專輯邀請了多位作者寫下他們的回應。
【電子書】蘇軾思想探討
作者據《宋史本傳》詳加參研,由蘇軾學養與家庭環境談起,後經社會風氣、時代背景、個人機遇,及前代人物之影響,將蘇軾思想之形成分別闡述,並進而探討蘇軾思想之本源及演變情形。
【電子書】《淮南子》韻讀及校勘
《淮南子韻讀及校勘》是劉殿爵先生晚年的力作,繼清儒王念孫《淮南子韻譜》之後,此書是最精確的韻讀研究。校勘部分兼採諸家異說,提出獨到的見解,尤其精采。今後此書必將成為討論西漢楚語的堅實基礎,同時更是了解漢初思想史的重要依據。──丁邦新,中央研究院院士 D. C. Lau was, at the time of his passing in 2010,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scholars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Long renowned for his translations of the Laozi, the Analects and the Mencius, and the Founding Editor for the CHANT series of critical texts and concordances, Lau was also a devotee of the Huainanzi. But during his long scholarly career he was only able to publish one article of textual notes in 1968 an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HNZ with Roger Ames, Yuan Dao: Tracing Dao to Its Source. This publication of his meticulous notes on the rhymes and textual criticism of the HNZ represents a heretofore unknown gift of Professor Lau’s profound scholarship to the world of Chinese Studies.─Harold D. Roth, Professor of Chinese Religious Studies, Brown University In what is indeed a highly technical study, Professor D. C. Lau wields the rhyme structure of the Huainanzi like Butcher Ding’s cleaver in carving up his ox. Indeed, Professor Lau with his knee pressed tightly against this ancient canon, dissects it to shows how the judicious use of rhyme unfolds for the reader—dare we say—the reasoned schemata of this highly poetic document by bringing into focus its concatenation of images, its metric patterns, its tonal structure, its parallel constructions, and the rhythmic pace of its verse lines.──Roger T. Ame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Hawai‘i
【電子書】鬼谷子全書
《鬼谷子》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是亂世之學說、亂世之哲學。它在世界觀上講求實用主義,講求名利與進取,而在方法上則講求順應時勢,知權善變,是一種講求行動的實踐哲學。作為一部謀略學的鉅著,培育出眾多優秀政治家的思想內涵,《鬼谷子》一直為中國古代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讀,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廣泛應用於內政,外交、軍事、商務及公關等領域,為當代政界、商界等領域人士所必讀之智慧法寶。本書以政治、軍事、外交、商務、職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故事為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向讀者解讀和剖析了《鬼谷子》的智慧精髓和謀略精華,秉持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原則,力求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繼承發揚、古為今用!
【電子書】陰陽的思考與應用:傳統思想與現代活動的思辨分析
「陰陽」概念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它最初用於解釋自然現象,後來逐漸向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伸展。目前,一談到「陰陽」就想到了《易經》,其實中國傳統思想都含有「陰陽」的思辨成份,老子就是一代表,儒家學說同樣含有陰陽思維,只不過是隱伏著的性質。 本書的第一部分周密闡釋各主要的傳統思想中所含有的陰陽概念,包括了《易經》、《論語》、《老子》、《莊子》、《孟子》、《大學》、《中庸》、《韓非子》、《孫子兵法》與宋明理學等。 那麼,中國傳統文化中特有的陰陽概念又是否可以解析現代人們的社會經濟活動? 本書的「現代篇」即旨在用陰陽觀點剖析企業活動、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世界各國的經濟關係、世界貿易關係、股票市場的活動、市場的預期行為、牛熊市的週期、外匯投資活動、期權的買賣、道德的他律與自律等,說明陰陽概念並非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有性,在現代人們的活動中也具有普遍性。
【電子書】天理與人欲之爭:清儒揚州學派「情理論」探微
傳統儒學在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清代學術」佔有一重要轉變關鍵;除了西力東漸刺激外,儒學「內在理路」的「變化」,即清儒思想轉變是否是一大促因?繼戴震反宋明理學的「存天理,去人欲」之說,主「義理」實事求是、「從考據中求」,正視人「情欲」的重要性,這群揚州學者的義理思想可謂將「理學」變向「禮學」;將「天理」轉向「情理」;究其「情理論」內容如何?他們所提倡的「以禮代理」、「養情節欲」等論說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在學術上的價值、地位如何等等,均是本書所欲探究的。
【電子書】宋明思想史稿
上古的儒學,是為天子、諸侯準備的,是禮不下庶人的,孔子及以後的很多時代都是如此。但至宋、明時代,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王陽明等學者,從做人修身義理上下功夫,融合儒釋道三教,以太極、道理、名教、治法等直闡孔孟思想,發展出一套新儒學系統,並使儒學平民化。從這裏來說,沒有理學,就沒有儒學現在的局面。
【電子書】近思錄通解首冊
★《近思錄》乃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推薦「國學必讀」七部書之一,重要性可見一斑! ★國家講座教授黃光國、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陳來,專序推薦! & 本書可謂《近思錄通解》之入門手冊、閱讀導覽。 筆者撰述《近思錄通解》的目的,是要協助讀者跨越與傳統文化斷裂的鴻溝,讓現代人可以花最少的時間,減少不必要的困難,從《近思錄》一書汲取先聖先賢的智慧,並接受他們高貴品德的薰聒。本書堅決避免掉進繁瑣的訓詁、考據的泥淖,不以注或譯為主,而以解或通為要。希望能以最淺白易懂的文字,?使不對照原文,也能讓讀者掌握到《近思錄》的精髓,進而對自己的進德修業、立身處世有所裨益。筆者撰述本書的願望,是要讀者能得魚忘筌,最後自己直接閱讀原文。
【電子書】《易經》解析:方法與哲學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對儒道的思想皆有影響,歷來被認為是指導人們合理行為的書,包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與生活哲理。本書將《易經》的內容作較深層的解析,特點是對傳統的概念作不同的解說。本書著重解析方法與人生哲理的探討,對歷代易學的學派例如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有扼要的說明,對太極哲學與九個陰陽規律有詳盡的解釋,對占卦的目的、方法和應用也作了闡明。本書作者認為《易經》的奧妙不在文字系統,而在符號系統。本書採用「取象法」解析卦爻象,以「象」作為推演卦爻象義理的基礎和解析的主要工具,結合卦爻辭作 綜合性的解說,透過本書,讀者能對卦爻象有所認識而瞭解卦爻辭的含義,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聯想力和推演力,以擴大思維的空間。作者認為《易經》亦是一本鍛 煉思考能力的工具書。
【電子書】人性向善
生活在充滿巨變與不斷加速變遷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一股安定身心的堅強力量。本書與眾不同之處,在於細說孟子自成一家之言的「人性向善論」,肯定人有豐富的潛能可以行善,行善之後,人的價值自然呈現,進而改變自己生命的形態,找到修養的途徑,以及由內而發的快樂,得到意料之外的人生資糧。 本書名為《人性向善》,是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繼《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之後,又一部解讀經典的巨作,書名一語道破他對儒家哲學數十年的研究心得,他強調孟子主張「人性向善」,而非本善,是因為如果人性是「本善」的話,一旦失去「本心」,到哪裡找?唯有「向善」,因為它是一股力量,失去了還可以找回來。 《孟子》一書共七篇,每篇再分上、下,共分十四篇。善用比喻來說明的孟子,創造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和故事;透過傅佩榮教授的翻譯與精闢分析,讀者不但能輕易地跨越文字的障礙,還能藉此欣賞到孟子無懈可擊的辯才與精微深刻的思想,更進一步能體驗人生的意義,體會到更深沈的快樂。
【電子書】鬼谷子:成功發展的藝術
追求卓越與成功是現代人夢寐以求的目標,鬼谷子的理論指點了成功發展的藝術。鬼谷子是中國縱橫家的始祖,也是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的老師,他的學術理論,對戰國時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其實,鬼谷子的理論,也可以運用在現代人為人處事、追求成功發展的道路上,他的理論不是教你耍詐,而是要能了解世道人心,進而用來謀求事業的成功。 作者研究《鬼谷子》三十餘年,現在用比較淺顯的文字、和有趣的表達方式,來說明鬼谷子的理論。讀者如有興趣,可進一步再閱讀第三篇的原文註解,做更深入的解讀。
【電子書】鬼谷子:說服談判的藝術
談判是說服方式的一種。先秦縱橫家蘇秦、張儀提倡合縱連橫政策影響世局至鉅;而縱橫家始祖鬼谷子所著,說服談判理論《鬼谷子》一書已流傳二千多年。方鵬程先生研究《鬼谷子》三十年,即以現代學術方法予以歸納分析,闡述鬼谷子的思想;並以西方傳播理論加以比較,建立鬼谷子說服李溣體系。鑑於海峽兩岸已進入談判時代除冀望兩岸能透過談判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助關係,亦期藉本書有助於讀者了解說服談判的藝術。 & 延伸閱讀 & 《鬼谷子:成功發展的藝術》 《孫子:談判說服的策略》
【電子書】朱熹哲學思想
朱熹哲學思想 本書是作者研究朱熹思想數十年的成果。學術界普遍認為,朱熹哲學是理學,格物致知是向外求理,與陸王心學相對立。本書一反此種看法,論證朱熹哲學亦是心學,猶如禪宗中的慧能與神秀,雖有頓悟與漸修的差別,兩者心學基礎則無不同。 本書資料豐富,觀點新穎,析理精細,卓然一家;對朱熹之「心」、「性即理」、「太極」、「仁說」、「中和之悟」、「格物致知」,即朱熹思想及二程、陸象山、湖湘學派、佛禪之關係,都提出了新見,為進一步探索提供了新視野與基礎。 作者簡介 金春峰 湖南邵陽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榮獲中國哲學史碩士學位,歷任人民出版社哲學編輯社主任,出版社編審,高級職稱評審委員。 主要著有《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哲學:理性與信仰》等書。
【電子書】王安石
在歷史上,王安石是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其原因在於他主持的北宋變法新政,引起了激烈的黨爭,而黨爭繼續發展,北宋亦隨之滅亡。這政治上的活動,使得他的歷史評價一直沒有定論。但他不僅在政治史上享有大名,在文學史 及思想史上,也都佔有一席之地,而他在政治上的活動更具有其思想基礎。因此,研究他的哲學思想將有助於對他全盤的認識。宋代的學術思想極為發達,宋初學術初興時的狀況及思想界的面貌,都值得加以探討,王安石即為其中 之一。本書透過此時代背景,逐步由其宇宙論、倫理學、文史經學思想,乃至於政治、財經思想等,舉其大者加以論述,幫助讀者對他進行全面性的了解。
【電子書】王充
王充在中國思想史上始終未能獲得一個定位,晚近海峽兩岸的論者對他的觀點更是歧異不一。這本書是想從學術思想史的觀點,探討王充思想的形成因素與內容架構,冀望能多提供一些評價王充思想的憑藉。本書內容可大致歸 納為兩大部分:(一)一至四章是有關外圍因素的研究,目的在於從王充評析的回顧與反省掌握王充研究的基本問題和方向,從王充的身世、性格與時代背景了解其思想背景,從王充對先秦諸子和漢代諸賢的看法探索王充的學術 淵源和知性發展的線索;(二)五至十一章是有關內在思想的剖析,其中也兼及立論的方法和邏輯思想的特色。目的在明其思想的內在架構和承先啟後性。最後並以第十二章總結全文。
【電子書】二程學管見
自北宋理學之興,初期由周、邵、張開宗立說,迄於二程。二程先生自幼受學於濂溪,及長皆以昌明儒學為己任。世居洛陽、家學淵源;與郡康節比鄰而居,通家往來;與張橫渠為姻表叔侄,時相過從。遂能汲其源而沿其流,識於 微而成其大;理學至二程先生,乃發揚顯盛,蔚然成風。 二先生之施教,特重口語指點,當機接引;直截簡易,頗類禪門。在生活切近處體悟,於人格輝映處印證;由靜中體會,在事上磨鍊。是以程門教法,天機洋溢,活潑明要, 易知易從。復以大程子溫良和粹,小程子莊重清肅,相輔為教,相得益彰,遂使青年學子,翕然歸嚮。 本書即據嚴正之哲學觀點,述源流,明宗趣,正道本,辨同異,冀以就正於社會同道賢君子,默契要妙,相與會心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