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經驗與超驗的詩性言說─岩上論
本書係現代詩人岩上的專家研究,指涉範疇涵括岩上的詩學理論及其近千篇詩作。在詩論的探討上,分從本體論、創作論、批評論切入,耙梳闡述其周密的詩學體系,以作為詮釋詩篇之礎石,並互為印證;於詩作剖析方面,則先辨明其詩路進程及轉折樞紐,繼而就題材的展現及書寫策略兩大主線深入探究,歸納詩作風姿特色,彰顯價值地位,並蠡測其未來可能走向。書前扉頁有岩上近照、手稿、《詩脈》書影、著述目錄及獲獎紀錄;文後附錄岩上文學簡歷、未結集作品目錄及答客十三問,並在參考資料中,蒐羅纂輯岩上研究資料,可謂詳盡完整的岩上研究專著,具有相當程度的學術價值。
【電子書】風之翼
本書包含作者對生命的凝視與省思、故園親情及自我的對話、靜觀四時萬物的感懷、心靈之河上閃現的光芒、愛與希望、女性自覺,旅遊之詩等主題。她在後記中說到:「十年之間,我失去了生我、養我、育我的父母親,那感受有如一夕間成了無根之飄蓬,流浪天地間的孤兒,一切皆是空幻...原來愛的盡頭是苦是空,天荒地涼情何以堪?未料在荒涼的至極裡,反而開啟了我另一扇窗,我注意到那鑽出瘠地抽長的芽葉,納悶著是什麼力量讓它生存了下來,必定有一種關懷,一種愛,像母親般地喚醒了它,讓它收集了每一絲溫暖的光,每一滴滋潤的甘霖,匯聚成生命的源泉。或許天地的意志裡有一種永恆不滅的愛存在著,在生命的傳承裡,在世界的希望中。而我以為失去的愛並未真正消失,只是轉換成另一種形式,如朝露昇華,雨滴匯流,父母的愛引領我凝視宇宙深邃的初衷。於是就像一顆埋在黑地裡的種子,我感受著四周和煦的光,那來自親人、朋友的溫暖,終於萌長出一葉葉綠色的翅膀,迎風飛翔。」 作者以飽滿、豁達的詩心,凝煉、細緻的語言,審視愛和生命,唯有穿越花朵和衰亡的羽翼,才能看見希望,迎向未竟的旅程。
【電子書】途中
《途中》是陳綺繼《最美的季節》、《淨土》之後的第六本詩集,這時間也是她寫作邁入第五年。她的字句總是美麗,如絲如縷地訴說一段段或曖昧、或失落的情愫: 微風吹起通往你蔓延的思念∕不是所有的悲傷都能尋獲∕從魔王的咒語聲中∕〈玖月的秋天〉 四季留下幻滅的嫁裳∕你心是一個我絕對嚮往的世界∕夢到達不了更精采的結局∕〈無聲的隱心〉 然而更扯人心弦的,是她附在詩前的總述,那一句句簡短精闢的美句,彷彿像一根根針,準確無誤地穿透入心底: 你是我相當迷戀/又看不見的另一個城市/眼淚是/尋找你真面和假面的一扇窗/所謂真心/ 是我想像中殘酷的敘述/ 寥寥幾句,說盡了最濃烈、澎湃的情感。就如同序文所言:「凝煉的句子,委婉的音階,我們更應該肯定,她正如綻放的玫瑰,多采多姿的才華。竭誠地邀請您一起來品酌陳綺感人真摰的作品。」
【電子書】又見東北季風
這本詩集是周慶華配合其弟藍慶國策劃、郭華誠攝影的「東北季風影像展」而寫就的,從390張臺灣東北角攝影作品中挑選了四分之一的圖片,以影像搭配文字,嘗試呈現九份、金瓜石、十分、平溪、北迴線等不同風貌,可說是富於個人感情色彩的臺灣地理影像。從這本詩集的名稱來看,作者彰顯了微觀的「地緣詩學」,其詩乃聚焦於臺灣島嶼內部的地緣位置,以東北季風來象徵臺灣東北角的風土人情,以及那些屬於作者私密的個人和家族的記憶。不同於一般詩集,本書以影像搭配文字,同時以兩種藝術形式呈現東北季風吹拂下時空的周流遷化;在這裡,攝影者和詩人以影像文字盡情地摹擬自然和現實,讀者可以透過他們的靈犀之眼,在那暫停的瞬間看見一個世界,同時感受到存在的真實。這些畫面和詩句所呈現的,也可讓讀者思考影像與詩境之虛實,儘管物象在時空裡會有所改變,但是記憶中的風景則能呈現出詩人和攝影家的夢想,也是他們情感的自我投射。
【電子書】第一道曙光
在自己的土地上,的確,文學源自自己的土壤。每回重讀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沃克特(Derek A. Walcott)的詩句:「我怎能面對屠殺而無動於衷?╱我怎能背離非洲而安心茍活?」內心總會激盪不已。我們的願景是:在這塊我們的土地上,不要出現背離、漂流與屠殺。台灣,這個不算大也不小的島國,是我們立足發聲的環境;我們的夢想由在這裡起飛。刻,整理詩集《第一道曙光》,曙光,其實就是心靈之光的浮現。唯自己能照明自己。本書為作者於2005、06年間的詩創作集。較之從前,寫作態度更投入,更勤快。詩的內涵仍堅持凝視現實,與島國的脈動有共同的密合。
【電子書】時間進行式ing
「生命和生活永遠都是一個故事,故事中永遠有一條永恆的敘述線正進行著自己的成長軌跡」這句話,正是本書想傳達的意念。生命就是時間的不斷推演,彷彿種稻的過程,有些事等時機到了,我們就會看見那成熟的麥穗,低下頭回首來時路,在反思中獲得寶貴的智慧。不論沉澱、抽離,抑或耽溺,此本詩集都是作者對生命時間軸最真實的描摹。
【電子書】我沒有話要說:給成人看的童詩
這本詩集收錄作者近來的六十餘首新詩創作,內容有見聞、隨想、旅遊及生活點滴等,涵蓋層面十分廣泛;當中還搭配了其女周怡賢的插畫作品,更增加了此書的可讀性。雖然作者強調這本書是給成人讀的,但在表達上仍有幾分追仿童詩的情趣,除了自然天真的情韻表露無遺外,豐富的詩意及內容的充實亦是引人之處;每首詩都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反映時代氣息甚或個人沉默的抗言等,是本意境深遠的作品。
【電子書】中國新詩的傳統與現代
中國現代新詩在思想、語言及審美形態上都與傳統詩歌有很大的差異,在過去,我們習慣於將這樣的差異視作現代中國詩人反叛古典傳統的結果。於是,百年來中國現代新詩的歷史被闡述?一段不斷反叛自己傳統的歷史。在今天,身處「全球化」與「本土化」糾纏不清的我們才悟出:所謂的傳統其實就是根植在我們骨髓、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元素,不是情緒化的反叛就能夠真正清除的東西,甚至我們所依據的常常就是傳統。對於中國現代新詩,亦可以作如是觀。從胡適等人與中國古典的「宋詩運動」之密切關係開始,中間經過了新月派、象徵派、現代派之於晚唐五代諸傳統的吸取,直到最「現代化」的中國新詩派(九葉派),莫不留著中國古典精神的印記,發掘中國新詩與古代傳統的聯繫,當?我們理解文學的現代處境提供新的思路。
【電子書】采石月下聞謫仙─宋代詩人郭功甫
本書研究北宋詩人郭祥正之詩集《青山集》三十卷,其詩作不僅具備太白之詩才,亦能包含杜甫為歌生民病之精神,其詩風依切身遭遇而轉變,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使其作品內容豐富,具有真性情。是以其詩作流傳至今達一千四百一十七首之眾,亦可見郭祥正於詩體創作之成就。梅堯臣言其「真太白後身」:王安石言其「豪邁精絕」、「壯麗俊偉」、「非力學者所能也」;《四庫提要》言其:「文章驚邁,時似青蓮」、「吐言夭拔」。並附錄「郭祥正年表」、「郭祥正重要仕宦遊歷圖」、「青山」、「李白祠」,及《青山集》續集,與孔平仲朝散集對照表。
【電子書】現代詩新版圖
作者洪淑苓任教於台大中文系,身兼學者與詩人的雙重身分,選評書目頗具代表性,專題評論多樣而豐富,透過本書可了解現代詩壇的現象變化,並預見新世紀的書寫趨勢。
【電子書】徐芳詩文集
從二八年華的初試啼聲,到風華正茂的健筆飛揚,再到筆端時見憂患的抗戰之作。作者寫出閨秀餘緒,也寫出歌謠風韻,更寫出大時代的風雲。她是寥若晨星的女詩人中的一員,也是繼林徽音、冰心以降,一顆被遺落的明珠。她生命的陳跡,都化作文字的清婉與感喟。珠羅翠網,花雨繽紛。她是絢麗風景中的一道光影,倏起又倏消,如夢又還真。
【電子書】幽趣詩詞選
《幽趣詩詞選》一書是作者王如萍將多年來研究中國詩詞的精華集結成冊。全書共分為麗情篇、迴文詩、改詩借詩及怪體詩、成語篇、神童篇、婚配諧詩、情場失意篇、夕輝篇、數字詩篇、修身養性篇、風花雪月篇、閒情逸致篇、譏諷嘲戒篇、豪放及曠懷篇、奈何篇、詩謎篇以及中藥成詩又成詞等十七部分。每一篇中,都收錄了許多名家作品,加上作者的註腳,使讀者更容易瞭解文中內涵。其中「奈何篇」中納入不少大陸文革時期的作品。詩詞本來是文學精華,言簡意賅,由其中可以察覺許多寶貴深奧道理,心境不同就會對同樣事物有不同見解。最後「中藥成詩又成詞」又把祖傳中國醫藥文藝化,讀者對此書將大開眼界,可開懷欣賞。
【電子書】情話
作者繼《幸福》之後,又推出了第四本好書。她認真、努力、執著的心,再次成就了《情話》一書。一直以來,陳綺總是藉由感恩之心,創作不少詩詞。情愛,在她筆下,或許時空轉移,但卻是無處不在的熱情。她追求,在真與自然秩序的賜予中,用文詞樣態的交替,繁生出蔓延無邊的愛與美的詩情。拭不乾的淚\牽腸每一個夜晚的思念永恆的戀情\尋找\夢開始的回憶你輕輕閱讀\我愛情的秘密\淚好暖無法假裝\思念是一種美終究\我們許下了\不凡的誓言請給我一次\善意的微笑感受我\最濃烈的相思只希望你別帶來太多的失望我不需要未來只想看見你明天的目光越過你\防範嚴密的愛昧恍如\你是我熟悉的王國任性地\只為一生與你洩露我所有的秘密愛是美麗的、詩情是靈動的。書中這些詩句,在含蓄與自然中體現出,對永恆的愛,真情實感的情操。愛,雖時有些許的苦澀,時有倉皇失措的時候。但在每一個人,愛的心中卻是那麼地甘之如飴,也願意努力付出,這就是真愛啊!陳綺的文采,為不同的情,織就一幅幅,美麗的景像。願藉由她的詩情文心,我們對於周圍的人事物,能不吝嗇地表達關愛之意,多說些甜蜜,好聽的話。讓現今逐漸冷漠的社會,多一份溫馨。(
【電子書】高陽說詩
「詩史」的明暗兩面高陽拙作「高陽說詩」,承聯副推薦,角逐本屆中山文藝獎,謬膺「文藝理論」之選,慚感交併之餘,更深感有一分責任,必須闡明「高陽說詩」之何以可視之為「文藝理論」?易言之,我必須指出「高陽說詩」中,有些一甚麼「文藝理論」?首先我要聲明:拙作只是若干篇讀詩心得的結集,初無意於在詩的理論上有所創建;但結集問世後,有一位朋友向我說:「由你的分析來看,中國傳統的詩,可通過運用典故的手法,來隱藏歷史的真相或者個人的感情與祕密。這是任何國家的詩,所辦不到的事;同時也是擴展了中國傳統的詩的內涵與功能。」真是所謂「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亦就是成語所說的「當局者迷」。我脫離「高陽說詩」作者的地位,來看「高陽說詩」,自覺對詩的理論法則,不無闡發,我在無形中提出了一個有關中國傳統之詩的功能的看法,如我友所言:「通過運用典故的手法,來隱藏歷史的真相,或者個人的感情與祕密。」以詩與歷史的關係來說,像杜甫那樣:「善陳時事,剴切精深,至千言不不少衰,世號『詩史』。」乃是以詩的形式來寫歷史。寫史本有直筆、曲筆、隱筆之分;杜甫的詩史,類多直筆,間有曲筆,但另有一種用隱筆來寫的詩史,古人以吳梅村為巨擘,近人則陳寅恪獨步。如果個人的感情與祕密,因其特出的成就與特殊的地位,亦可視之為歷史的一部分,則李義山的詩更值得我們珍視,他的刻意隱藏真相,使得他的詩具有一種罕見的深邃幽窅,綽的朦朧之美,而又能寄託無限深情,為詩的藝術上的一種偉大的創造。於此可知,所謂「詩史」有明的與暗的兩面。我不敢說,這是我的創獲,因為古人原有「寄託」之說。不過,至少我已用具體的例證,表明了在這方面的理論,大有探索的餘地,甚至可發展為一套完整的體系。當然,我現在只不過是為這套理論體系建立了一個立足點。下面就我在「高陽說詩」中,可以尋繹出來的理論,作一概略的序言。首先,我們要問,為何要將真相與祕密隱藏在詩中?當然是有決不能秉筆直畫的原因在內;而此原因不外乎:怕觸犯時忌而賈禍,或者公開個人的祕密,會傷害到某一個人,不得不有所隱韓。前者如吳梅村的「七夕感事」‧'後者如李義山的「無題」。「七夕感事」是一首五律,寫鄭成功與張蒼水在順治十六年,率義師入長江,攻金陵的「江上之役」;此役為反清復明功敗垂成的一大恨事,遺民志士無不痛心。如直書其事,立即便有殺身之禍,因此,吳梅村用赤壁鏖兵的故實來紀事抒感。義師與清軍的兵力為十七對一之比,與曹操征吳相似;結果優勢兵力的一方大敗亦相似。起句「南飛烏鵲夜」,典出曹操「短歌行」;結句「眼見孫曹事,他年著異聞」,以孫曹的故事,掩護中間兩聯所寫的鄭成功兵敗的真相,復又寫出欲哭無淚的心情,卻只得一首五律四十字。詳見拙作「『江上之役』詩紀」。李義山的「無題」詩,關於七律部分,其實是難以命題,響時從缺,非製題有一體日「無題」。義山曾有與妻妹熱戀,而又遭受誤解的難言之隱,「牡丹」詩中的「朝雲」,原指「小姑居處本無郎」的巫山神女;而族義山者讒於令狐綯,說是與他的姬妾有染,由於南北朝洛陽有巨家歌伎名朝雲,所以令狐綯不能無疑。李義山如果公開了真相,自可關謠,但那一來會傷害已嫁的妻妹,且反坐實了「儇薄無行」的惡意指責。此為難以標題的苦衷;而詩中描寫的事實固甚清晰,其次序如下:一、「牡丹」一題:此為義山極自賞之作,故自長安寄隨姊而居於其家的妻妹,以冀見賞。二、「相見時難別亦難」:歸洛陽知妻妹將嫁,且為其妻所隔離,因作此詩,命婢女致意。三、「來是空言去無絕蹤」:片面訂後約,並望與妻妹一晤,竟無回信。四、「鳳尾香羅薄幾重」:由遙見趕製嫁衣寫到次日送嫁,知妻妹已變心。五、「重帷深下莫愁堂」:送嫁之日,回憶往事而失眠。六、「昨日」一題:妻妹既嫁,則夫婦琴瑟復調,慰妻亦自解之作。七、「颯颯東風細雨來」:事後方知妻妹迫嫁的真相。當義山在長安作「牡丹」詩時,其家有年少者作客,妻妹與通;義山之妻因作主許妹為此人次妻,趕製妝奩遣嫁,俾絕後患。以上分析,略見於拙作「『錦瑟』詳解」,並又另作玉谿「『無題』詩案」一文,收入「高陽說詩」增訂本中。從來以為李義山的「無題」詩,寫其不遇自傷;而不遇之故,在於他「叛牛投李」,致為令狐綯所棄。義山是「東閤無因得再窺」的小官,何致牽涉及於有關朝局的「牛李黨爭」?但因「無題」詩中所描寫的情事,無由索解,以致千古傳疑。如果詩史明暗兩面的理論能夠發展為完整的體系,則不僅豐富了詩的內涵,開拓了史的領域,而且據此理論去詮釋古來的詩中名作,欣賞的層次提高,將益顯李、杜以來大詩人的萬丈光芒。得獎的原因,不外肯定其成就;鼓勵其未來兩者。對我來說,當然是鼓勵;但使行有餘力,我將從考據唐來以來詩的本事,研究運典的技巧,來說明詩史的明暗兩面。但願有一天,我有足夠的學養在中文系中開這樣一門課。
【電子書】如夢令:蕭雲詩文選
2004年作者出版了《請不要說再見》,現再出版《如夢令—蕭雲詩文選》。這次以作者新近的詩作為主,著重於感情和時事的描述。去年到現在,國內外都發生了許多令人難忘的事,作者深受感動!於是一一以詩為記,也是見證曾經的歷史。因為,今天的我們都將成為明天的歷史。大人物存在大歷史中,小人物存在小歷史中,或存在自己的家史中,或煙消雲散沒人記得!我有一首詩〈拓印—旅行的詩人〉,就這樣寫著:「在旅行的地圖上/你我都是過客/我帶一支筆/蘸些詩墨/拓印/行旅者曾經的/影子」,你想留怎樣的影子;讓人拓印留念呢?作者認為:「但寫詩、賞詩都是很愉快的事。我們只要寫下心中的感受,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或情緒紓發的管道,不也很好嗎?文學的價值,在於作者創作時的感覺,完成時的釋然,及讀者欣賞時;能和作品產生共鳴,如此而已!而一切美的藝術品不也如此嗎?讓我們以輕鬆的心情;享受文學的美!」在這本書中,值得一提的是;有四百多行的長詩「癌症的春天」。作者說:「這是我寫詩的新記錄,要寫這麼長的詩不容易。新近有詩魔之稱的詩人洛夫老前輩,他出版了號稱三千行的長詩書〈漂木〉,這恐怕是詩壇目前最長的詩了。此外,我把一些我的荷花攝影作品放在封面和書中。我喜歡荷花的風華,也在自家後院種荷欣賞。這花百看不厭,難怪自古被騷人墨客吟誦不已!希望讀者在賞詩之餘,也可以賞荷花的美。」至於書名《如夢令》是取自後唐莊宗作的詞的詞牌名,其中詞句「如夢,
【電子書】人文山水詩集
王潤華入乎其內;,寫下一首又一首的南洋的鄉土詩,新的文學生命逐漸完成,然後從豐饒的土地出發,他又回到舊地:臺灣、美國陌地生和愛荷華;走向京都、走向曼谷織染著新的舊的經驗,北上訪問郁達夫故居、魯迅故居,山水中國,文學中國已不是夢土,而是鋪展在眼前,綺麗壯闊,卻又仍是苦難的風景。
【電子書】浪遊者之歌
這本詩集紀錄詩人張錯從公元二千年到零二年間的詩作,以及繼承上一本詩集《流浪地圖》及下一本詩集《另一種遙望》在物質世界與心靈世界的漂遊浪跡。 詩人在昆明十四行詩八首。在那兒他想起馮至的《十四行集》及散文集《山水》,以及恩師施友忠給他描述抗戰當年在昆明、大理等地風光。可惜景物依舊,斯人已渺,正如翌年訪成都,直入川西槙、劍閣等地,撫古緬懷蜀漢雄風,臨風涕泣,神思湧現,得詩無數。 詩集另有《夜歌》兩輯,內分銅鏡篇、碗盞篇,這才是心靈世界流浪之歌,為張錯近年詠物詩的得意力作。
【電子書】草木有情
:《草木有情》收了米羅.卡索的六十六首詩作,並統以植物意象,當做每首詩的題材來源。誠如台灣詩學學刊主編鄭慧如博士所言,此書展現出「自然真淳,兼顧藝術本色與現實關照,展現超越悲喜的靜觀自得,是一本不打算搶風采而風采自具的詩集。」鄭主編推介此書,精闢的道出此詩集之創作意涵:「米羅.卡索的這本詩集,大致藉植物意象以隱形或變形,創造邊緣情境,進而引發騷動,遙望夢想,追尋幻境,拆解現實,回顧童真。草木有情,何況詩人?作為曲喻,草木在這本詩集裡,以象徵、借代、比喻、指涉的效果,讓詩人轉無情為有生,憫萬物而自憫,用超然物外的態度自家商量,於幻影及真相中,體認天地的寒暖明晦,覺察心靈世界的起落榮枯。」若論詩作精神所在,則是:「《草木有情》再一次表現了米羅.卡索對詩的真誠。他巧妙調和群己的比重,以情詩一般的語法和土地對談,卻重內索而輕外察,不使現實性凌駕於藝術性之上。而其中,自我意識的遁逃與主體聲音的分解也營造了詩作之間的耳語、綿密之感。」透過此詩集中詩人自我選擇的幽閉情境,讓讀者彷彿穿越危疑困頓的四十年代,感受到星霜改換後絕處逢生、定影定調的文化性格。
【電子書】幸福
陳綺再出版了《幸福》一書,這次她要告訴我們屬於「短短情詩/點燃滿滿的幸福/願世間/情深勝海/緣深無盡/愛深世世」的幸福。愛是詩的背景,而唯美浪漫的情懷,則在陳綺的作品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從《最美的季節》、《相遇》到《幸福》,一翩然問世的同時,可以發現,陳綺對於詩詞文學的熱愛,藉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運用淺顯易懂的文詞,將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述說著多少人對愛的那份執著。讀詩是一種美,寫詩是一種境界,讀陳綺的詩,讓你進入了一個記憶、青春、愛情混合的國度。每一首詩中都意味著,她無論對生活或對愛情總是不滅的熱情與樂觀。讀陳綺的詩,隨著詩中浪漫的精緻句子,會讓你沉醉在詩境中,如「愛是美麗的幸福的別字/天使無從阻擾/已為你緊緊扣住了的弦」。這陳綺的第三本作品,簡短的篇章,有著生動的內容,恍如自生於美麗的圖騰中。許許多多幸福洋溢的語調,在字裡行間。她的詩就像一盞明燈,隨時照耀著我們。只要讀過一遍,那些深情的句子在心中不斷迴盪。如這篇《誓》:「你款款情深/甜蜜地蟄伏在/我千絲萬縷;星星已殞落/不凋零的愛/任由我們生死相許」。在書中,可以看到陳綺筆法自然,生動,輕巧,而令人動容。她一直保持著甜美的詩風格,不華麗不做作,這和她的個性十分相似。很欣賞她詩中的那股生命力,她總是用冷靜、客觀的角度,來看愛情中的錯綜景象。陳綺的〈幸福〉在此同名詩作告訴你,「不知道你花了多少個青春/細心點燃幸福的光芒/生氣盎
【電子書】第一次甘蔗甜:2005明道學院詩
還記得第一次甘蔗甜,是在多少次咀嚼之後? 新詩的香甜一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咀嚼:蠡澤湖畔的徘徊,情的滋潤,愛的悸動裡。這本《第一次甘蔗甜—2005明道學院詩選》,是在開闊的田野中開闊胸襟,在甘蔗的香甜裡香甜詩心的明道學院新詩班學子們,所獻出他們的第一篇詩,值得細細咀嚼,回味香甜。如蕭蕭所言,此書要告訴我們:「老樹的葉子凋了,是西風幫它梳了頭。西天的浮雲黃了,是夕陽給它上了妝。秋天的腳步近了,是雁群為它帶了訊。悲秋的詩人醉了,是失意替他添了酒。這就是詩啊!詩就在我們所熟悉的老樹、葉子、西風、梳頭、浮雲、夕陽、秋天、雁群之上,詩就在心與心的互動共感之時。」學期結束的最後一天,蕭蕭翻閱學生的新詩作品,想著:「在四個月的陽光、空氣、土和水,讓他們的新詩有著淡淡的甜香,雖然還有一些泥土的澀味,還有蔗葉的齒刻和茸毛令人煩躁,但是,第一次甘蔗甜的喜悅,不能不讓人揚起眉梢哩!」
【電子書】最美的季節
你可能度過了那個年紀,你可能錯過了那種心情,度過或錯過,那,屬於對情感思緒很敏感的時候。人生自是有情癡,我相信,若是錯過,那可能或應該是,自覺或不自覺的,來自外在生活的壓抑,那,此刻,這本《最美的季節》可以喚起你潛藏內心的情感。我想,你是度過的,那,這本《最美的季節》可以喚起你美麗的回憶。讀著書中一首首的情詩,感受著作者依著內心最直接的感覺,藉著詩意文字的抒發,讓濃烈的情思得以透過書寫的方式,得以沉澱,臻化為一種美。或許情感太繁覆、太濃密,甚而太獨我,或也顯得太濫情,但卻是個人私我最真切的情思表達,那是有著一種內心的最真。也許,讀這本詩集,該是一首一首,一天一天慢慢的讀,那就可以緩緩抒發。談到情感,難免有落寞、遺憾或嘆息,但一若自然天地,四季幻變,冬春互換,才能深刻體會,愈是悲,也愈是喜,總是歡喜夾雜,人生如此。我看到一個情感的旅人,將她旅程中的情話物語,譜成這本情思日記般的詩集,為我們留下一個最美的季節,屬於她,也是屬於你我。那是一般人都曾經有過的故事,藉著書中一首首情詩的閱讀,我們相思的心靈也再次碰撞。
【電子書】開始,結束,然後呢?
開始,結束,然後呢?》真是多麼的興味雋永、意境幽深的書名,也表現出年輕作者阿費小姐那新世代的作風—直率且聰慧的情思表達,就這書名,就這柔黃舒心的封面,就讓人想擁有這本小書,這本讓妳只是撫觸著就如此怡情的小詩集,翻頁閱讀,更是另有一種淡然夾雜會心的感覺。出版了書,阿費只淡淡的說著:「感謝主編的幫忙,如此順利的出了本自己喜歡的書,就這樣。」可我想,當她隨時拿起此書翻讀著,看著她巧思編出內文詩作的排序,和詩作本身呈現出的意涵,且是循開始,結束,然後呢?的心緒推演著,她應該永遠感到欣悅與欣慰。可如何定義某個不言明的事件的「開始,結束,然後呢?」的階段事理?我想她的定義可能不太一樣,只能說當「開始」時,也許在某些人來看,如我,是一般人所謂的「結束」,或者說是「結束的開始」,而「結束」實已是「然後的開始」,那「然後呢?」就可延伸綿延,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就是這樣,只是提供一種解讀的看法,而也決定不進入一首首詩作來分析,那份感受留給每一個讀者。就是這樣,我只挑出第91頁的三句話-看著天花板/看到累了/就昏睡了,很好啊!生活嘛,有時煩了就放輕鬆,過兩天妳就一首一首詩作,然後出本書,讓自己高興。對了,封面上那兩隻貓,僅只背影,就如此可親,喜歡貓的妳,可要記得來翻翻此書,那兩隻貓可是《開始,結束,然後呢?》的串場要角。
【電子書】十年詩選:自選與他選
劉俊說:「隱地的詩恰如一股清心的涼風,吹拂向人們那已被現代生活震顫得疲憊不堪的心靈……隱地的詩其實更像一盅清淡而又悠遠的新茶,沁人心脾,耐人尋味。」《十年詩選》是隱地《法式裸睡》、《一天裡的戲碼》、《生命曠野》及《詩歌舖》四冊詩集的精選,並附各家對隱地詩的評介與賞析。
【電子書】500句我愛你
八種愛情反應-愛的憂傷,美麗的相思,蔓延的相思,愛的喜悅,痴狂的愛,愛的迷惘,無言的苦澀,愛的定義.此書盡收500則古今中外的愛情名句,讓你看見愛情的百變風貌......有緣千里來相識,無緣對面不相逢.~施耐庵你笑而不語,此景讓我覺得等你很久.~泰戈爾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相信愛情,即使它帶給你悲哀也要相信它.~泰戈爾單單提起愛情的名字,就可以代替我們的三餐.~莎士比亞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我們只愛那些無法佔有的.~普魯斯特愛情就像一條古老的河流,而且一直流到現在.~拜倫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重揉一個你,重塑一個我.~馮夢龍你是人間四月天,笑聲點亮了四月風.~徐志摩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愛是結婚的果實.~莫里哀給我真理,甚於愛情,金錢和名聲.~梭羅
【電子書】無怨的青春
滿山月色 曾昭旭稱她是「只是藉形相上的一點茫然,鑄成境界上的千年好夢──使人在光影寂滅處,猶見滿山的月色,如酒的青 春。」蕭蕭則形容她是「自生自長,自圖自詩,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是詩國裡一處獨立自存的桃花園。」 席慕蓉的詩裏,不僅有著無怨的青春、深摯的愛情,更有著對故國的緬懷及在生命無常裏堅定的護持,纖細的筆觸底含蘊了最澎湃恣意的真情,像品茗一杯清雅卻濃郁的鐵觀音,唇齒留香…… 如果你愛詩,那你當然不能錯過席慕蓉;如果你不曾接觸詩,那你可以以她的詩來碰觸詩的美麗。 在詩的花園裏,席慕蓉無疑是最動人的一朵!
【電子書】七里香
來自天上的樹 「我知道這世界不是絕對的好 我也知道他有離別 有衰老 然而我只有一次的機會 上主啊 請俯聽我的祈禱 請給我一個長長的夏季 給我一段無瑕的回憶 給我一顆溫柔的心 給我一份潔白的戀情 我只能來這世上一次 所以 請再給我一個美麗的名字 好讓他能在夜裏呼喚我 在奔馳的歲月裡 永遠記得我們曾經相愛的事」 別人有時後要用一生才能經營出的才情,席慕蓉卻不經意地同時擁有多樣的成功──她的油畫氣勢磅礡、她的素描繁複空靈、她的散文細膩婉轉,而她的詩更是清麗柔媚,讀來如讀一地的澄澈透明的月光。 席慕蓉是一棵來自天上的樹,在人間開滿了馥郁繁花。 本書甫出版即打破台灣詩壇的紀錄,一年內再版七次,在 國內掀起了一陣讀詩熱潮。現在,就讓我翻開席慕蓉的第 一本詩集,靜靜地進入她筆下那深刻情真的詩的世界吧! 作者簡介 席慕蓉 生於四川。祖籍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台北師範藝術科、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後,赴歐深造,專攻油畫。一九六六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在國內外個展多次,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金鼎獎最佳作詞及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曾為國立新竹師院教授多年。現為專業畫家,並任世界蒙古聯盟副主席、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著作有詩集、散文集、畫冊等三十餘種,讀者遍及海內外。
【電子書】七里香
來自天上的樹 「我知道這世界不是絕對的好 我也知道他有離別 有衰老 然而我只有一次的機會 上主啊 請俯聽我的祈禱 請給我一個長長的夏季 給我一段無瑕的回憶 給我一顆溫柔的心 給我一份潔白的戀情 我只能來這世上一次 所以 請再給我一個美麗的名字 好讓他能在夜裏呼喚我 在奔馳的歲月裡 永遠記得我們曾經相愛的事」 別人有時後要用一生才能經營出的才情,席慕蓉卻不經意地同時擁有多樣的成功──她的油畫氣勢磅礡、她的素描繁複空靈、她的散文細膩婉轉,而她的詩更是清麗柔媚,讀來如讀一地的澄澈透明的月光。 席慕蓉是一棵來自天上的樹,在人間開滿了馥郁繁花。 本書甫出版即打破台灣詩壇的紀錄,一年內再版七次,在 國內掀起了一陣讀詩熱潮。現在,就讓我翻開席慕蓉的第 一本詩集,靜靜地進入她筆下那深刻情真的詩的世界吧! 作者簡介 席慕蓉 生於四川。祖籍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台北師範藝術科、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後,赴歐深造,專攻油畫。一九六六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在國內外個展多次,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金鼎獎最佳作詞及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曾為國立新竹師院教授多年。現為專業畫家,並任世界蒙古聯盟副主席、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著作有詩集、散文集、畫冊等三十餘種,讀者遍及海內外。
【電子書】無怨的青春
滿山月色 曾昭旭稱她是「只是藉形相上的一點茫然,鑄成境界上的千年好夢──使人在光影寂滅處,猶見滿山的月色,如酒的青 春。」蕭蕭則形容她是「自生自長,自圖自詩,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是詩國裡一處獨立自存的桃花園。」 席慕蓉的詩裏,不僅有著無怨的青春、深摯的愛情,更有著對故國的緬懷及在生命無常裏堅定的護持,纖細的筆觸底含蘊了最澎湃恣意的真情,像品茗一杯清雅卻濃郁的鐵觀音,唇齒留香…… 如果你愛詩,那你當然不能錯過席慕蓉;如果你不曾接觸詩,那你可以以她的詩來碰觸詩的美麗。 在詩的花園裏,席慕蓉無疑是最動人的一朵!
【電子書】生命曠野
真實的理由 詩是感性的、夢幻的、抒情的,因而有所謂「少女情懷總是詩」。詩與青春、愛情幾乎是同義語。但英國詩人艾略特強調:三十歲以後還繼續寫詩,才算是真正的詩人。而身為一位成功的出版人的隱地,竟然在處理筆下的情感時返老還童,五十六歲後像一陣突來的龍捲風似的捲進詩壇,其創作力之退盛絕不輸於年輕詩人,在最近兩三年內,他的詩作遍及臺北各報及各種詩刊,發表率之高,少人能及。 從知天命之年中期蒙繆斯召喚加入詩隊伍到耳順初年,七年間得詩一百六十二首,出版了三本詩集,並不算多產;但他主持一家出版社,繁瑣的業務中,還要左手寫散文、評論,右手寫詩,工作報情與創作活力在文壇中確屬罕見。早年以小說聞名的隱地,自從迷上繆斯後,文學之路愈走愈寬廣,花果益發迷人。 安安靜靜過日子,比什麼都好。能多讀些書,繼續保有一個清醒的頭腦,是我最大的滿足。讀詩、寫詩、聽聽音樂,喝喝咖啡,人生夫復何求? 一般民眾能過好日子,最要緊的還是要靠政治領導人的品格,如果群魔亂舞,如果社會不安定,如果台海戰爭又起,什麼詩,什麼音樂,恐怕連好好活著都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