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薩提爾縱深對話
你理解你現在的情緒嗎? 你感覺得到你的內心嗎? 你知道如何與自己的內在連結嗎? 當你的孩子感到失落、憤怒、憂傷、焦慮時, 你如何幫助他? 當學生在課堂中公開嗆你、暴走或哭鬧時, 你怎樣面對自己與他的情緒? 從一場對談出發,跟著李崇建及學思達教師們, 展開一段探索內在、覺察自己並連結他人的旅程。 這本書源起於一場為期兩整天的線上對談,對談人除主角李崇建老師外,還有張輝誠老師、郭進成老師與李明融老師,以及偶爾加入的幾位學思達教師。在這場對談中,以學思達教師們在課堂上遇到的各種情境出發,觸及覺察、內在的連結、安頓自己與孩子、體驗性、好奇與提問等主題,內容非常精采豐富,對家長與老師都是非常寶貴的參照與思索。 但對談很長,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整看完整場對談,為了幫助更多需要的人,輝誠老師提議將內容整理成書,把兩整天的內容分為八個篇章,分享給讀者,因此有了這本書。 崇建老師浸潤推廣薩提爾多年,在與許多老師及家長的對話中漸漸體悟到,若是要深刻學習薩提爾,並運用在生活與教學上,最關鍵的核心是每個人自身的「覺察」,覺察自己的情緒、覺察自己的身體、覺察自己渴望、覺察自己的安頓。覺察,才是好奇與提問的基礎,覺察後,才能與自己及他人連結,因此在每次的工作坊中,都不斷示範這個主題,讓學員練習應用,當然這場對談也不例外。 因此在這場與學思達教師對談中,崇建老師以大量的對話示範、提問與解說帶領老師們進入覺察的奧妙,幫助老師理解孩子,練習對話,讀者也能以此加深完整的薩提爾體驗。 ☆本書核心內容 第一日 沒有好奇與關心,說不出傷痛 第二日 透過覺察安頓自己 第三日 以體驗性幫助孩子覺察 第四日 課堂上的覺察與對話練習 第五日 覺察能帶來洞察力與創意 第六日 一致性的表達 第七日 一致性的表達要連結到渴望層次 終日 體驗能量的流動
【電子書】薩提爾縱深對話:李崇建與學思達夥伴的提問與實踐
你理解你現在的情緒嗎? 你感覺得到你的內心嗎? 你知道如何與自己的內在連結嗎? 當你的孩子感到失落、憤怒、憂傷、焦慮時, 你如何幫助他? 當學生在課堂中公開嗆你、暴走或哭鬧時, 你怎樣面對自己與他的情緒? 從一場對談出發,跟著李崇建及學思達教師們, 展開一段探索內在、覺察自己並連結他人的旅程。 這本書源起於一場為期兩整天的線上對談,對談人除主角李崇建老師外,還有張輝誠老師、郭進成老師與李明融老師,以及偶爾加入的幾位學思達教師。在這場對談中,以學思達教師們在課堂上遇到的各種情境出發,觸及覺察、內在的連結、安頓自己與孩子、體驗性、好奇與提問等主題,內容非常精采豐富,對家長與老師都是非常寶貴的參照與思索。 但對談很長,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整看完整場對談,為了幫助更多需要的人,輝誠老師提議將內容整理成書,把兩整天的內容分為八個篇章,分享給讀者,因此有了這本書。 崇建老師浸潤推廣薩提爾多年,在與許多老師及家長的對話中漸漸體悟到,若是要深刻學習薩提爾,並運用在生活與教學上,最關鍵的核心是每個人自身的「覺察」,覺察自己的情緒、覺察自己的身體、覺察自己渴望、覺察自己的安頓。覺察,才是好奇與提問的基礎,覺察後,才能與自己及他人連結,因此在每次的工作坊中,都不斷示範這個主題,讓學員練習應用,當然這場對談也不例外。 因此在這場與學思達教師對談中,崇建老師以大量的對話示範、提問與解說帶領老師們進入覺察的奧妙,幫助老師理解孩子,練習對話,讀者也能以此加深完整的薩提爾體驗。 ☆本書核心內容 第一日 沒有好奇與關心,說不出傷痛 第二日 透過覺察安頓自己 第三日 以體驗性幫助孩子覺察 第四日 課堂上的覺察與對話練習 第五日 覺察能帶來洞察力與創意 第六日 一致性的表達 第七日 一致性的表達要連結到渴望層次 終日 體驗能量的流動
【電子書】當課文遇上策略達人:13個推動閱讀的感動實例
閱讀理解教學 需要有策略 & 十二年國教重視「素養教學」,期待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解題能力與自學能力。 & 為了協助全國小學在職老師閱讀教學相關專業成長及支援,教育部推動「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計畫」,由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柯華葳教授擔任主持人,透過大學與小學合作,建立了實施閱讀素養教學與培養的模式,經過十年推動,成果閃爍。 & 老師該如何教閱讀才能見效呢? 閱讀師資培育十年有成! & ●以課文來教導孩子閱讀理解的策略,增進閱讀理解素養能力。 ●閱讀教學社群的形成與運作,引進新的教學概念、方法,充分發揮教師共同討論與共備課程的功能。 ●13個「亮點學校」分享教學上所遭遇的困難、如何解決、以及所見的成果。 & 不同的推動歷程,都是學校遇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寶貴經驗,憑藉教學現場老師們的智慧,從中汲取養分,必能運用到自己服務的場域中。 & 本書特色 & 本書為柯華葳教授領軍,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及國立臺南大學等四所大學的教授們與全國閱讀亮點國小的老師們,進行長達十年創新策略的閱讀教學的心血匯集。 亮點學校規模有大有小,位置有城市有鄉村,特別從中邀請不同推動樣貌的典範,展現各種具體做法,幫助有心推動者找到最適合的閱讀策略推動攻略。 & 真情推薦 & 幸曼玲 (閱讀師培計畫北一區主持人)、洪儷瑜 (閱讀師培計畫北二區主持人) 曾玉村(閱讀師培計畫中區主持人)、黃秀霜(閱讀師培計畫南區指主持人)
【電子書】素養教育:成就每一個孩子(12年國教108課綱的願景與挑戰)
這是一個翻轉臺灣教育的新契機! 讓家長卸下心頭重擔,讓孩子放下書包及課本負擔,以人為本,成就自己。 當教育新頁已重新開啟,您與孩子已經準備好自信的做最好的自己了嗎? & 認識十二年國教,35則必讀QA,解惑一○八新課綱的所有疑問! & 一○八學年度開始實施的十二年國教課綱(108課綱),堪稱臺灣自實施九年國民教育之後,最重大的教育改革。 & 十二年國教徹底翻轉從前的教育思維,要從以往的國家主義思維,脫胎換骨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無論課程和老師教學,都要以成就每個孩子為目標! & 教育最前線,核心三要素:課程VS師資VS教學 & 作者前為《中國時報》資深教育記者、《國語日報》總編輯、《中學生周報》社長,長期關注臺灣教育政策,實地走訪建國中學、松山工農、三重高中、中崙高中、樟樹國際實創高中、幸安國小、國語實小、復興國小等校,採訪各校校長,帶來第一手素養教育的現場觀察。
【電子書】素養教育
這是一個翻轉臺灣教育的新契機! 讓家長卸下心頭重擔,讓孩子放下書包及課本負擔,以人為本,成就自己。 當教育新頁已重新開啟,您與孩子已經準備好自信的做最好的自己了嗎? & 認識十二年國教,35則必讀QA,解惑一○八新課綱的所有疑問! & 一○八學年度開始實施的十二年國教課綱(108課綱),堪稱臺灣自實施九年國民教育之後,最重大的教育改革。 & 十二年國教徹底翻轉從前的教育思維,要從以往的國家主義思維,脫胎換骨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無論課程和老師教學,都要以成就每個孩子為目標! & 教育最前線,核心三要素:課程VS師資VS教學 & 作者前為《中國時報》資深教育記者、《國語日報》總編輯、《中學生周報》社長,長期關注臺灣教育政策,實地走訪建國中學、松山工農、三重高中、中崙高中、樟樹國際實創高中、幸安國小、國語實小、復興國小等校,採訪各校校長,帶來第一手素養教育的現場觀察。
【電子書】校田裡的生活課
呆呆聽講、死背課本Out,腳踩泥土,田園變教室In!一本最實用的工具書,啟動最酷的跨領域素養教學,輕鬆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動力與潛力。108課綱已正式展開,老師、家長該怎麼做到核心素養的培養,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具備用得出來也帶得走的能力?在校田裡學種菜、從昆蟲觀察中理解生命教育……原來最驚喜的解答,都藏在土地裡。2015年起,台灣好基金會啟動「神農計劃」,結合有機農友、回鄉青年等資源,與苗栗縣、屏東縣的八個鄉鎮十四所迷你小學攜手打造校田,用2500天翻轉教育。一畝畝校田是田野上的活教室,以有機飲食、土地教育、家鄉認同為核心基礎,老師帶領著孩子學於土地,打破以往照本宣科的僵化學習,延伸好奇的寬廣觸角,展開自我學習與知識探索之旅。 原來教育可以這樣學!透過神農計劃,孩子們學到了觀察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有的孩子面對栽種作物的輪作障礙與失敗,轉而研究土壤,一舉奪下科學展覽的好名次。有的孩子為了一起決定校田的作物,深入了解家鄉在地的特色與物產,透過討論與說服,培養了公民素養;為了學習永續與有機栽種,孩子們學會思考化學肥料與農藥對土地和食物鏈的優點與缺點。一本兼具理念與實用的工具書,啟動教育新契機:●校田怎麼變成課程:打開梔子花的果莢,裡頭藏著數學觀念;學用毬果堆聖誕樹,練習平衡與美感。看各學校老師如何把田野裡的知識,無縫接軌自然、數學、語文、社會、資訊等學科領域。●校田怎麼種:我的學校適合開田嗎?需要多大面積、要有哪些條件?該種什麼?跟著開田六法,從無到有,開闢校田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校田帶給孩子的品格成長:種菜失敗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磨練耐挫心;不灑農藥有機栽種,學會尊重生命,與自然共存。種種農事經驗,都是滋養心靈的契機。
【電子書】自主學習成就解鎖
自主學習---親師生兩個世代完全陌生的經驗!本書提供自主學習教戰指南,從不知想學什麼,到發現自己的熱情,讓你有效學會關鍵字搜尋,建立起自己專屬的知識系統,並寫下可達成的自主學習計畫,最終打造出獨特的學習歷程檔案。自主學習--108課綱掀起的學習變革!高中每週2小時的「空堂」,該做什麼?每學期的學習歷程檔案,該上傳什麼?學會自主學習,108課綱學生迫切需要幫助!教導自主學習,親師卻無前例可循!一位國小老師的自主學習成功經驗,化身高中自主學習全新課程,民權國小資訊教師葉士昇寫給高中生的自主學習實用工具書,更是一本給老師的教學實務指南,已具體實踐於高中教室現場,有效幫助孩子學會自己學。 透過具體的指引,將帶你:1.找到熱情想學 2.滿足興趣的個人化學習3.養成數位技能,增加學習效率4.建立個人專屬知識庫,建立與眾不同的學習歷程5.撰寫並提交一份可執行的自主學習計畫6.有效控管時間進度,完成自主學習計畫本書四大特色:特色1.進入自主學習無門檻,從零開始也不用怕從最初期的摸索興趣開始,運用數位資源一步步挖掘你的熱情所在,解除學海無涯無所適從的焦慮。特色2.12大免費數位資源介紹,隨時隨地都能學免費資源不藏私大公開,不必舟車勞頓,不用擔心城鄉差距,有網路有電腦,循序漸進學會自己學。電子圖書館/ TED影音學習平台/OCW大學開放式課程/MOOC線上課程/XMind心智圖/電子資料庫/Youtube影片分享網站/Facebook社群網站/google進階搜尋/google快訊/RSS訂閱/ Trello專案管理工具特色3.全書搭配詳盡Step By Step 操作指南,「資訊小白」也能懂實際操作網站、軟體,網頁截圖搭配文字說明,不時提點小訣竅,新手、熟手都適用。特色4.深入解析案例示範,第一次寫自主學習計畫就上手 從動機、目標到進度與成果,該寫什麼、如何寫,自主學習計畫案例示範一看就懂。
【電子書】自主學習成就解鎖:帶你找到最想學、打造獨有學習歷程
自主學習---親師生兩個世代完全陌生的經驗!本書提供自主學習教戰指南,從不知想學什麼,到發現自己的熱情,讓你有效學會關鍵字搜尋,建立起自己專屬的知識系統,並寫下可達成的自主學習計畫,最終打造出獨特的學習歷程檔案。 自主學習--108課綱掀起的學習變革! 高中每週2小時的「空堂」,該做什麼? 每學期的學習歷程檔案,該上傳什麼? 學會自主學習,108課綱學生迫切需要幫助! 教導自主學習,親師卻無前例可循! 一位國小老師的自主學習成功經驗,化身高中自主學習全新課程, 民權國小資訊教師葉士昇寫給高中生的自主學習實用工具書, 更是一本給老師的教學實務指南, 已具體實踐於高中教室現場,有效幫助孩子學會自己學。 透過具體的指引,將帶你: 1.找到熱情想學 2.滿足興趣的個人化學習 3.養成數位技能,增加學習效率 4.建立個人專屬知識庫,建立與眾不同的學習歷程 5.撰寫並提交一份可執行的自主學習計畫 6.有效控管時間進度,完成自主學習計畫 本書四大特色: 特色1.進入自主學習無門檻,從零開始也不用怕 從最初期的摸索興趣開始,運用數位資源一步步挖掘你的熱情所在,解除學海無涯無所適從的焦慮。 特色2.12大免費數位資源介紹,隨時隨地都能學 免費資源不藏私大公開,不必舟車勞頓,不用擔心城鄉差距,有網路有電腦,循序漸進學會自己學。 電子圖書館/ TED影音學習平台/OCW大學開放式課程/MOOC線上課程/XMind心智圖/電子資料庫/Youtube影片分享網站/Facebook社群網站/google進階搜尋/google快訊/RSS訂閱/ Trello專案管理工具 特色3.全書搭配詳盡Step By Step 操作指南,「資訊小白」也能懂 實際操作網站、軟體,網頁截圖搭配文字說明,不時提點小訣竅,新手、熟手都適用。 特色4.深入解析案例示範,第一次寫自主學習計畫就上手 從動機、目標到進度與成果,該寫什麼、如何寫,自主學習計畫案例示範一看就懂。
【電子書】教育,我相信你
以母親視角 × 老師視角 × 公民視角 × 人文視角關注教育的第一本書以老師陪伴者 × 教育改革先行者的洞見,點亮社會大眾對教育的期盼孩子的未來會呈現什麼樣貌,是大人的責任。當每個大人願意開啟思考的可能,孩子就有機會擁有更寬廣的天空。拿出大人的勇氣,相信教育的力量,讓改變為我們帶來希望。這本書不僅是我多年來做為一個母親、一個教師、一個教育改革推動者在教育現場內外的所見所聞,更包含了我對於這片土地永續的期盼。唯有我們願意相信自己能夠創造未來,願意改變生活方式與教育模式,永續的環境與生活才會到來。因為相信,我們改變了不可能,打開了生命的可能。如果你相信教育,教育就能夠為我們創造未來。――藍偉瑩◆父母──守護孩子的獨特性◇父母應慎思自己對孩子成長過程的介入,切忌成為孩子成長的天花板。◇給予孩子空白自主的時間,讓孩子把時間花在自己感興趣、值得努力的事情上。◇父母要幫孩子撐起這樣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做選擇的空間,負起應負的代價,讓孩子對自己的人生有主見,對事情有自己的觀點與想法。◇保存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勇氣,這是協助孩子探索自己的重要根基。◇順著孩子的需要去安排他的生活,而不是執著於安排你要孩子走的路。◇父母把自己的生命活出精采的樣子,孩子就會看著父母的背影,走出屬於他的精采人生。◆老師──支持孩子的多元性◇每遇到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充分理解學生,課堂引導時就不會只有一種教學法,也不會只有一種提問方式。◇保有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能協助孩子發揮與發展,對於多元的欣賞,才是這個時代要鼓勵孩子所追求的卓越。◇學校不是補習班,一所好學校、一個好老師,是讓孩子的潛力發揮到極致,而不是讓孩子變成跟別人一樣的人。◇當社會期待學校可以培養出跨領域的學生時,老師是否可以承擔這樣的重責?首先要釐清的是,成人自己是否具備跨領域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終身學習的基石,老師應放手讓學生安排自己的學習、承擔選擇的責任。◇教育無法速成。教育最需要等待,彈性學習時間中的自主學習最能看到累積三年下來的獨特學生樣貌。◆社會──人人肩負教育責任◇社會是教育最大的場域,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教育,每一個大人都肩負教育的責任。◇孩子是社會的「公共財」,因為他象徵社會的二十年後;培育下一代孩子的正確認知,就是在創造二十年後的社會。◇一個孩子長大成人,需要全體的力量,協助孩子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定錨準確,人生道路才不易偏離正軌。◇教育不是因為社會改變後才跟著改變的,教育應當是走在社會改變之前,教育是為了開創理想的未來而努力著。◇社會上各行各業都肩負教育責任,教育從來不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學校的責任而已,新聞媒體、百工百業都是下一代的「示範者」。◆政策──請發揮大人的勇氣◇「對的初衷」加上「堅持執行」,教育政策才能落實,教改才能成功,我們才能迎來美好的未來。◇中央與地方形成夥伴關係,教育問題被解決,社會才能共好。◇世界無法等台灣準備好。世界已經翻轉好幾次了,如果教育還停留在二十年前,無法協助孩子面對變化更莫測的未來。◇好的政策無法落實,確實會成為一場空。然而,一場空的不只是政策未落實而已,而是孩子的未來變成一場空。◇大人勇敢起來,貫徹正確的政策,堅持把對的事情做好做滿,廣大的下一代才能受惠。本書特色1.「教育改革先行者」×「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藍偉瑩博士全新力作,分別從「家庭教養」、「教育現場」、「社會觀察」、「政策研擬」等面向宏觀教育、剖析教育,進而打破迷思、提出解方。2.從家庭、學校、社會到政策,以全新觀點看待教育;教育,和你想的不一樣。本書目標讀者:(1)家有學生的父母;(2)教育現場工作者(老師主任校長);(3)教育創新工作者;(4)嫌棄「台灣沒人才」的企業;(5)關心與期待「教育會更好」的每一個人。
【電子書】素養小學堂
幫助每一位教師成為「素養教學的實踐者」促進每一位家長成為「素養教學的參與者」 30年教學現場實戰經驗 ╳「簡易、可行、好操作」的教學策略 教師成長增能最佳實作指南,家長認識新課綱教學第一本好書新課綱上路,如何將「素養」從高遠理論落實為課堂日常?13個教學現場實例,鍛鍊「課程設計力」與「學生自學力」;16場真實師生對話,以身教言教引導孩子正向態度與價值。從小學起跑點奠基,為孩子打造一輩子的學習力、競爭力與決勝力!「素養」,就是真真實實落實於生活中的學習。我在書中分享多年教學實作案例,希望老師、家長們能看到我的強大信念與精實教學內涵,對於「素養」有深層體會。本書有增能的養分和實用的參考價值,讓理性的教學與感性的教養,達成知性的教育觀。──葉惠貞█素養第一課:老師提問力──語文閱讀理解這樣教˙從孩子進入每一個老師的班級開始,就應該注重句型的教學,無分年段。˙中年級的語文教學,生字教學比重大幅降低,強化閱讀理解訓練。˙不同年段要培養的能力不一樣。低年級先讀懂;中年級比較文本異同;高年級訓練思考脈絡。˙修辭,從低年級就可以開始教。不是要讓孩子強記修辭格,而是讓孩子感受修辭的效果。˙最好的寫作教材,就是課文。■素養第二課:學生提問力──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教˙自主學習不是獨立學習,不是放任給學生自己學。自主學習的過程需要教師的序列引導,適時協助釐清、反思與串聯。˙自主學習的初始訓練是,不管學生問什麼問題,都不會被取笑,營造安全愉悅的學習環境。˙教師的提問策略要能讓學生轉換成自己的學習策略,逐步走向自主學習。˙低年級孩子也可以自主學習,就從訓練提問開始。˙打鐵趁熱,趁著建立一個班級初始,將班級閱讀習慣先建立起來。老師率先身體力行,讓自己成為小朋友閱讀的陪伴者與學習典範。█素養第三課:態度價值決勝力──生活涵養這樣教˙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賞罰分明: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並存。˙師長的嚴厲,是另一種慈悲的展現。˙讓最有效的學習在「對話」中產生;以師生間的大量對話,形塑積極正向的態度與價值。˙「耐苦、耐煩、耐髒」讓生活有質感;而「閱讀、運動、家事」讓生活有美感。˙新學期開始,我的班級必有「抹布課」,從抹布的使用落實教養、涵養品格。˙清潔工作讓孩子學習生活自理、與人合作,也是生活美學的實踐。˙向老子學班級經營,讓孩子自我管理。教室不是監視管控的場所,而是孩子實現自我的地方。˙家長和老師之間最舒適的距離就是「信任」。彼此互信,親師互動自然收放自如、進退合宜。 █「素養小學堂」答客問Q. 素養導向教學會不會影響教學進度?會不會影響考試成績?A. 素養導向教學不會犧牲掉學生的知識習得,也不會減損學生的分數。重要的是,素養導向教學讓學生表現問題解決的能力,展開更多的學習。Q. 如何提升學生學習動機?A. 學生的學習動機低落,就把他邀請進來,從客人變成主人,有參與就有感受。小學生有思考能力,老師從精心設計的提問出發,可以引發連貫性的思考。Q. 課堂上是否應該設計活潑多元的體驗活動以提升學習動機?A. 語文課就該有語文課的內容和面貌。語文教學重點在內容深究與形式深究;閱讀理解在前,情意遷移在後。這也就是有些老師容易疏忽之處。體驗活動或發表閱讀感想凌駕閱讀理解之上,教學會變得活動化甚至綜藝化,失去語文課的本質。Q. 課堂上是否應該設計獎勵機制以提升學習動機?A. 我的教學信念是,讓學生專注在文本上、專注在學習上,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加分扣分。獎勵機制不是不好,是適可而止,是畫龍點睛,但不應是課堂重點。Q. 學生發生口角甚至肢體衝突,該怎麼處理?A. 孩子犯錯時,我會嚴正看待;幫助孩子看見並承擔自己的過錯,是我的責任。孩子發生糾紛時,我先要當事人把事情經過完整寫下來,反覆釐清後,師生共同討論出後續處理方式,務必嚴格教導孩子養成自我約束並尊重他人的觀念與態度。Q. 如何避免學生互相比較穿戴用品和文具?A. 我常告訴學生,能用的東西就是名牌;穿在腳上、身上,乾淨舒適的衣物就是名牌;只要有自信,自身展現出來的光采就是名牌。名牌是自己賦予的,而不是商標的加持。我自己常穿平價衣物,常用機關團體或活動贈送的背包提袋或水杯水壺,這也是大人的身教。我也會與家長及學生溝通,不要以虛榮的心態在同儕間炫耀自己出國旅行。本書特色1.新課綱上路,本書為第一部「小學課堂素養教學實作指南」。2.教育部輔導教師卓越獎得主 / 兩岸三地知名教學研習講師 / 清華大學附小資深名師葉惠貞首度出書,無私分享備受教師家長好評之30年教學經驗與心法。3.30年教學現場實戰經驗 ×「簡易、可行、好操作」的教學策略 4.教師成長增能最佳實作指南,家長認識新課綱教學第一本好書。
【電子書】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以學思達為外功、薩提爾為內力,讓教室成為沒有邊界的舞台李崇建、張輝誠專文推薦學思達教學法 × 薩提爾對話,兩大教育心法最強實踐應用為人師者的鍛鍊與精進之路,教師成長增能最佳實作指南學思達教學模式提供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架構,薩提爾對話模式讓教師能自我安頓,並以正向好奇的態度引導學生學習。學思達核心講師郭進成、馬琇芬,以多年來課堂教學及帶領數十場工作坊之豐富經驗與深刻反思,淬煉精華、凝鑄而成這本教師覺察成長之書。以學思達為經──讓學生願意思考、樂於互動、提出見解;以薩提爾為緯──安頓教師內在;以陪伴代替督促、以對話發掘意義。教育,不再是斥責與糾正,而能真誠聆聽、連結渴望;教師,不再是答案的提供者,而是思考與表達的催生者;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吸收者,而是從學習者成為創造者。教學,成為一座沒有邊界的舞台。學思達課堂實作․「情境式課程」以體驗代替說理․「焦點討論法」(ORID)帶領學生深刻思考與討論․活用「問題設計三層次」,搭建學習的鷹架․寓教於樂的「小遊戲」,引發好奇心與學習動機․巧妙運用「學思達五步驟」,逆轉單向講述的課堂困境薩提爾師生對話․對話,從傾聽開始,尤其是傾聽自我內在的聲音․對話的目的是了解學生的內在,而不是急著解決問題․以三個簡單的問題,開啟溫暖好奇的談話․採取垂直式對話,逐步探索師生內在冰山的各個層次․關心學生前,教師必須先安頓自我․從感受切入,對話過程留心「二不二沒有」原則「教學」是將知識傳遞給他人的歷程,讓每一個學習習慣不一樣的人都能獲得有效的學習,這是一項多麼艱巨的任務。不是刻意組織社群,而是為了自己的成長;不是為了成為帶領者,而是希望找到夥伴,在教學成長的道路上同行。如果你也泅泳在名為「教師」的大海裡,這本書或許像一枚救生圈,希望能成為支持你的力量。──郭進成、馬琇芬▌本書特色1.學思達核心講師 /「學思達與師生對話」教師增能工作坊創辦者郭進成、馬琇芬首部力作。2.熱門教師社群「學思達教學社群」、「學思達與薩提爾的對話」管理者郭進成力作。3.「學思達五步驟」的活用與課堂實踐心法。4.「薩提爾對話」探索內在、改善師生關係實作示例。5.以學思達為外功、薩提爾為內力,教師成長增能指南。
【電子書】教學力
每一位對教育有所期待的校長或主任,都該買給校內老師的教師節禮物; 每一位想精進自身教學能力的老師,都值得精讀反芻並思索再三的案頭書。 「教師的教學教練」,也是第一線教師長期且堅定的陪伴者, 以「客製化師資培育」見長的均一師培執行長藍偉瑩, 匯聚24年教學資歷,以及6年來踏遍全台縣市、上萬人次的師培能量, 從頭細說教學力根基,完整呈現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為什麼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總裁,慧眼力邀她擔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 為什麼當談到新課綱、素養課程設計、教師社群時,她的名字總不斷被提起? 為何連跨縣市教學輔導團成員、課程督學、教育機關主管, 都要追蹤她的臉書、正視她的意見? 她是藍偉瑩,擁有科學教育博士學位的扎實理論背景; 談起教育哲學,她自承受杜威與維高斯基影響最深; 說起課程地圖、教學發展、教師增能,面對國外艱澀難懂的教學理論,思路清晰的她,嘗試將艱澀難懂的架構,轉化為具在地化的脈絡,希望讓教師易於吸收。 因為她真切感受到:唯有真正幫助了現場老師,才能幫助學生免於成為教學的白老鼠。 本書統整了偉瑩老師歷經多年帶領工作坊的課程設計思維與實戰心法, 從課堂提問到課堂設計,從單一學科到跨領域課程,從教學方法到社群共備, 她所帶領的教師共備社群,看似軟軟的弱聯繫,卻帶給學校強大的支持力。 綜觀 教學現場的百家爭鳴, 偉瑩老師不僅是第一線教師最溫柔、長期與接地氣的「入校夥伴」, 是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社群」在地化實踐的重要推手, 更是帶領教師社群,邁向素養教學最堅強的「教學後盾」, 是台灣近年另一股靜流水深、引領推動教學現場改變的重要推手。 長文推薦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先生 師大教育系 卯靜儒教授 國家教育研究院退休副研究員 范信賢先生 教育機關主管、教授、校長、教師、課程督學……百位教育領域工作者,誠摯推薦 潘文忠 教育部長 吳思華 前教育部長、政大商學院教授 朱楠賢 教育部主秘 吳林輝 教育部十二年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 陳雪玉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 林威志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 陳佩汝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 陳素慧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任秘書 潘慧玲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陳佩英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林子斌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副主任 葉丙成 實驗教育無界塾、線上學習平台PaGamO創辦人 黃國珍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創辦人兼總編輯 吳明柱 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任宗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研究員 余霖 台北市立大直高中退休校長 柯明樹 台北市立麗山高中校長 劉桂光 台北市立復興高中校長 董家莒 台北市立南湖高中校長 莊智鈞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校長 張芸棻 台北市立永春高中校長 陳建佑 台北市私立泰北高中校長 莫恒中 新北市立三重高中校長 賴瑞凰 新北市私立金陵女中校長 胡劍峰 桃園市立平鎮高中校長 林煥周 桃園市立武陵高中校長 林振清 桃園市立觀音高中校長 徐宗盛 桃園市立壽山高中校長 王冠銘 桃園市立大溪高中校長 朱元隆 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中校長 林國松 新竹市立建功高中校長 吳茂林 台中市西苑高中校長 歐靖瑜 台中市立新社高中校長 黃偉立 台中市立清水高中校長 郭春松 嘉義縣立竹崎高中校長 洪慶在 台南市立永仁高中校長 張添唐 台南市私立瀛海高中校長 莊福泰 高雄市立鼓山高中校長 黃碧惠 高雄市立林園高中校長 蔡枳松 國立嘉義女中校長 蔡美瑤 國立台東高中校長 賴宏銓 台北市立弘道國中校長 蔡聖賢 桃園市教育局國中教育科科長 鍾雯豐 桃園市教育局候用校長 田應薇 桃園市文昌國中校長 謝益修 桃園市龍潭國中校長 蘇彥瑜 桃園市興南國中校長 蘇品如 桃園市自強國中校長 余儘卿 桃園市平南國中校長 鄭如玲 桃園市迴龍國中小校長 黃金增 桃園市會稽國中校長 王中興 台東縣立大王國中校長 張筱白 台東縣立泰源國中校長 陳文靜 台東縣立初鹿國中校長 蘇意媛 台東縣立池上國中校長 黃火炎 高雄市立旗津國中校長 蔡嘉興 高雄市立田寮國中校長 梁華蓁 高雄市立前鎮國中校長 黃峻宏 台南市立歸仁國中校長 張煇志 宜蘭縣立三星國中校長 蔡明昌 台南市立金城國中校長 周芬美 彰化縣立草湖國中校長 曹建文 彰化縣立信義中小學校長 蔣佳樺 嘉義縣義竹國中校長 楊政修 台北市立永吉國小校長 陳治遠 台北市立龍山國小校長 唐永安 新北市立永平國小校長 李慧美 新北市立板橋區文德國小校長 王映之 新竹縣立北埔國小校長 廖曉柔 台中市立月眉國小校長 姜韻梅 台中市立桐林國小校長 楊恩慈 彰化縣立忠孝國小退休校長 謝格倫 彰化縣立王功國小校長 李政勳 雲林縣立公誠國小校長 黃淑玲 雲林縣立口湖鄉下崙國小校長 林郁杏 雲林縣立拯民國小校長 陳雅芳 雲林縣立九芎國小校長 李盈萩 雲林縣立六合國小校長 陳百雀 雲林縣立莿桐鄉僑和國校長小 王曉萍 雲林縣立元長國小校長 劉麗吟 嘉義縣立菁埔國小校長 黃美智 嘉義縣立新港鄉復興國小校長 林秋美 台南市立新東國小校長 劉熾慧 高雄市立鳳山區曹公國小校長 陳俊能 花蓮縣立壽豐鄉豐山國小校長 吳昌葦 花蓮縣立壽豐鄉溪口國小校長 李倩鈺 台東縣立寶桑國小校長 黃裕敏 台東縣立東海國小校長 毛慧莉 台東縣立豐榮國小校長 張鳳珠 台東縣立馬蘭國小校長 王振興 台東縣立康樂國小校長 徐凱齡 台東縣立樟原國小校長 高進欽 台東縣立大王國小校長 林宜茂 台東縣立福原國小校長 吳運全 台東縣立初來國小校長 洪婉莉 台東縣立豐年國小校長 羅道勳 台東縣立瑞源國小校長 何錦尚 國立台東大學附小校長 黃琬茹 台北市立芳和實驗國中校長 張純寧 新北市高中課程督學 楊耀焜 新北市高中課程督學 江忠僑 基隆市高中課程督學 陳麗如 桃園市高中課程督學 簡世欣 新竹市高中課程督學 郭品禎 苗栗縣高中課程督學 翁宗毅 台中市高中課程督學 李文石 台中市高中課程督學 黃毓婷 彰化縣高中課程督學 張正宜 南投縣高中課程督學 紀志聰 嘉義縣高中課程督學 林秋華 台南市高中課程督學 蘇瑛慧 台南市高中課程督學 廖俞雲 高雄市高中課程督學 林百鴻 高雄市高中課程督學 陳君寶 新加坡耕讀園 蘇章愷 新加坡耕讀園 陳毅杰 馬來西亞半畝天光 林瓊蘭 馬來西亞耕讀軒 &
【電子書】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每一位對教育有所期待的校長或主任,都該買給校內老師的教師節禮物; 每一位想精進自身教學能力的老師,都值得精讀反芻並思索再三的案頭書。 「教師的教學教練」,也是第一線教師長期且堅定的陪伴者, 以「客製化師資培育」見長的均一師培執行長藍偉瑩, 匯聚24年教學資歷,以及6年來踏遍全台縣市、上萬人次的師培能量, 從頭細說教學力根基,完整呈現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為什麼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總裁,慧眼力邀她擔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 為什麼當談到新課綱、素養課程設計、教師社群時,她的名字總不斷被提起? 為何連跨縣市教學輔導團成員、課程督學、教育機關主管, 都要追蹤她的臉書、正視她的意見? 她是藍偉瑩,擁有科學教育博士學位的扎實理論背景; 談起教育哲學,她自承受杜威與維高斯基影響最深; 說起課程地圖、教學發展、教師增能,面對國外艱澀難懂的教學理論,思路清晰的她,嘗試將艱澀難懂的架構,轉化為具在地化的脈絡,希望讓教師易於吸收。 因為她真切感受到:唯有真正幫助了現場老師,才能幫助學生免於成為教學的白老鼠。 本書統整了偉瑩老師歷經多年帶領工作坊的課程設計思維與實戰心法, 從課堂提問到課堂設計,從單一學科到跨領域課程,從教學方法到社群共備, 她所帶領的教師共備社群,看似軟軟的弱聯繫,卻帶給學校強大的支持力。 綜觀 教學現場的百家爭鳴, 偉瑩老師不僅是第一線教師最溫柔、長期與接地氣的「入校夥伴」, 是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社群」在地化實踐的重要推手, 更是帶領教師社群,邁向素養教學最堅強的「教學後盾」, 是台灣近年另一股靜流水深、引領推動教學現場改變的重要推手。 長文推薦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先生 師大教育系 卯靜儒教授 國家教育研究院退休副研究員 范信賢先生 教育機關主管、教授、校長、教師、課程督學……百位教育領域工作者,誠摯推薦 潘文忠 教育部長 吳思華 前教育部長、政大商學院教授 朱楠賢 教育部主秘 吳林輝 教育部十二年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 陳雪玉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 林威志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 陳佩汝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 陳素慧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任秘書 潘慧玲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陳佩英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林子斌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副主任 葉丙成 實驗教育無界塾、線上學習平台PaGamO創辦人 黃國珍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創辦人兼總編輯 吳明柱 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任宗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研究員 余霖 台北市立大直高中退休校長 柯明樹 台北市立麗山高中校長 劉桂光 台北市立復興高中校長 董家莒 台北市立南湖高中校長 莊智鈞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校長 張芸棻 台北市立永春高中校長 陳建佑 台北市私立泰北高中校長 莫恒中 新北市立三重高中校長 賴瑞凰 新北市私立金陵女中校長 胡劍峰 桃園市立平鎮高中校長 林煥周 桃園市立武陵高中校長 林振清 桃園市立觀音高中校長 徐宗盛 桃園市立壽山高中校長 王冠銘 桃園市立大溪高中校長 朱元隆 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中校長 林國松 新竹市立建功高中校長 吳茂林 台中市西苑高中校長 歐靖瑜 台中市立新社高中校長 黃偉立 台中市立清水高中校長 郭春松 嘉義縣立竹崎高中校長 洪慶在 台南市立永仁高中校長 張添唐 台南市私立瀛海高中校長 莊福泰 高雄市立鼓山高中校長 黃碧惠 高雄市立林園高中校長 蔡枳松 國立嘉義女中校長 蔡美瑤 國立台東高中校長 賴宏銓 台北市立弘道國中校長 蔡聖賢 桃園市教育局國中教育科科長 鍾雯豐 桃園市教育局候用校長 田應薇 桃園市文昌國中校長 謝益修 桃園市龍潭國中校長 蘇彥瑜 桃園市興南國中校長 蘇品如 桃園市自強國中校長 余儘卿 桃園市平南國中校長 鄭如玲 桃園市迴龍國中小校長 黃金增 桃園市會稽國中校長 王中興 台東縣立大王國中校長 張筱白 台東縣立泰源國中校長 陳文靜 台東縣立初鹿國中校長 蘇意媛 台東縣立池上國中校長 黃火炎 高雄市立旗津國中校長 蔡嘉興 高雄市立田寮國中校長 梁華蓁 高雄市立前鎮國中校長 黃峻宏 台南市立歸仁國中校長 張煇志 宜蘭縣立三星國中校長 蔡明昌 台南市立金城國中校長 周芬美 彰化縣立草湖國中校長 曹建文 彰化縣立信義中小學校長 蔣佳樺 嘉義縣義竹國中校長 楊政修 台北市立永吉國小校長 陳治遠 台北市立龍山國小校長 唐永安 新北市立永平國小校長 李慧美 新北市立板橋區文德國小校長 王映之 新竹縣立北埔國小校長 廖曉柔 台中市立月眉國小校長 姜韻梅 台中市立桐林國小校長 楊恩慈 彰化縣立忠孝國小退休校長 謝格倫 彰化縣立王功國小校長 李政勳 雲林縣立公誠國小校長 黃淑玲 雲林縣立口湖鄉下崙國小校長 林郁杏 雲林縣立拯民國小校長 陳雅芳 雲林縣立九芎國小校長 李盈萩 雲林縣立六合國小校長 陳百雀 雲林縣立莿桐鄉僑和國校長小 王曉萍 雲林縣立元長國小校長 劉麗吟 嘉義縣立菁埔國小校長 黃美智 嘉義縣立新港鄉復興國小校長 林秋美 台南市立新東國小校長 劉熾慧 高雄市立鳳山區曹公國小校長 陳俊能 花蓮縣立壽豐鄉豐山國小校長 吳昌葦 花蓮縣立壽豐鄉溪口國小校長 李倩鈺 台東縣立寶桑國小校長 黃裕敏 台東縣立東海國小校長 毛慧莉 台東縣立豐榮國小校長 張鳳珠 台東縣立馬蘭國小校長 王振興 台東縣立康樂國小校長 徐凱齡 台東縣立樟原國小校長 高進欽 台東縣立大王國小校長 林宜茂 台東縣立福原國小校長 吳運全 台東縣立初來國小校長 洪婉莉 台東縣立豐年國小校長 羅道勳 台東縣立瑞源國小校長 何錦尚 國立台東大學附小校長 黃琬茹 台北市立芳和實驗國中校長 張純寧 新北市高中課程督學 楊耀焜 新北市高中課程督學 江忠僑 基隆市高中課程督學 陳麗如 桃園市高中課程督學 簡世欣 新竹市高中課程督學 郭品禎 苗栗縣高中課程督學 翁宗毅 台中市高中課程督學 李文石 台中市高中課程督學 黃毓婷 彰化縣高中課程督學 張正宜 南投縣高中課程督學 紀志聰 嘉義縣高中課程督學 林秋華 台南市高中課程督學 蘇瑛慧 台南市高中課程督學 廖俞雲 高雄市高中課程督學 林百鴻 高雄市高中課程督學 陳君寶 新加坡耕讀園 蘇章愷 新加坡耕讀園 陳毅杰 馬來西亞半畝天光 林瓊蘭 馬來西亞耕讀軒 &
【電子書】教室裡的對話練習
十二篇深刻的紙上對談 一本對自我內在說話的沉思之書 你是否曾在孩子身上看見過去的自己? 你看到眼前孩子心中的傷,想起了當年的自己,也曾如此受傷, 但現在你明白了,那是或許是成長必經的路, 你所需要的做的,只是給當時年幼的自己,一個深深的擁抱。 教師,面對眾多不同孩子需求的第一條防線, 每日教學累積的不耐、憤怒、焦躁、不安與情緒, 或許緣自孩子的不可控與不易管教, 或許,也來自於教師內在的不安定, 沒有與自己連結的大人,又如何與孩子的內心連結呢? 從不與自己對話的大人,怎麼與孩子對話呢? 一位體制內教師,從跌撞嘗試、突破教學困境走到主動開放教室, 累積十多年教學經驗,開創自學、思考與表達的學思達, 只為了推廣此教學法給更多教師,造福更多孩子, 他,是張輝誠。 一位體制外教師,行過人生低谷,學習薩提爾與冰山對話, 安定自己內在,開啟與他人深刻的對話, 每年舉辦數十場工作坊,與更多教師分享如何與自己連結, 他,是李崇建。 張輝誠與李崇建相遇於二○一四年, 一場演講的緣份將學思達與薩提爾串起,透過薩提爾的對話及內在覺察, 幫助無數教師了解自己,與過去的自己和好, 進而能以更包容、平靜、理解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帶來更好的教學品質。 到底他們的相遇,帶來怎樣的火花? 本書是崇建老師與輝誠老師對彼此最動人的真情告白, 以兩人的書寫穿插,共譜對話的美好風景。
【電子書】教室裡的對話練習:當學思達遇見薩提爾
十二篇深刻的紙上對談 一本對自我內在說話的沉思之書 你是否曾在孩子身上看見過去的自己? 你看到眼前孩子心中的傷,想起了當年的自己,也曾如此受傷, 但現在你明白了,那是或許是成長必經的路, 你所需要的做的,只是給當時年幼的自己,一個深深的擁抱。 教師,面對眾多不同孩子需求的第一條防線, 每日教學累積的不耐、憤怒、焦躁、不安與情緒, 或許緣自孩子的不可控與不易管教, 或許,也來自於教師內在的不安定, 沒有與自己連結的大人,又如何與孩子的內心連結呢? 從不與自己對話的大人,怎麼與孩子對話呢? 一位體制內教師,從跌撞嘗試、突破教學困境走到主動開放教室, 累積十多年教學經驗,開創自學、思考與表達的學思達, 只為了推廣此教學法給更多教師,造福更多孩子, 他,是張輝誠。 一位體制外教師,行過人生低谷,學習薩提爾與冰山對話, 安定自己內在,開啟與他人深刻的對話, 每年舉辦數十場工作坊,與更多教師分享如何與自己連結, 他,是李崇建。 張輝誠與李崇建相遇於二○一四年, 一場演講的緣份將學思達與薩提爾串起,透過薩提爾的對話及內在覺察, 幫助無數教師了解自己,與過去的自己和好, 進而能以更包容、平靜、理解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帶來更好的教學品質。 到底他們的相遇,帶來怎樣的火花? 本書是崇建老師與輝誠老師對彼此最動人的真情告白, 以兩人的書寫穿插,共譜對話的美好風景。
【電子書】溫美玉素養趴
素養教學先行者、「溫老師備課Party」社群創立者溫美玉, 以跨科整合打破課表疆界,靈活穿梭於社會、語文、數學、綜合課程之中; 歡迎進入融合了「科技運用」、「理財教育」、「性別平等」、「職人創業」、 「認識自我」、「生涯探索」等議題,讓孩子讀寫表達大爆發的精采課堂! 從課本內容出發,結合校外資源與校內活動, 透過五卡一板教學輔具,用遊戲化任務啟動真實學習; 踩下動機與樂趣的油門,孩子就是自己的學習領航者, 讓每一次的小小成功經驗,都成為勇敢挑戰未知世界的養分! 累積30年的教學智慧,觀察溫老師多年來的課堂會發現: 早在「素養」這個詞盛行前,溫老師的教學設計,就與這個精神不謀而合! 班上園遊會,幾乎都是老師、家長在張羅? 跨科整合,看溫老師如何結合數學統計圖表社會課,從個人記帳到家庭收支,看統計表如何成為推動籌辦園遊會的利器,甚至培養商業思維,讓「創業精神」從小萌芽。 不知如何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探索自我優勢? 拉開文學框架,將課文閱讀延展為自我生命價值的探索討論;透過五卡板思考自我性格,以圓餅放射圖反思自我優勢,最後再為自己製作一份文字履歷與「形象廣告」,生涯探索國小就能開始。 如何讓孩子習慣口語表達,進而從說到寫,讓作文從30字到300字,甚至完成長篇創作? 善用行動載具,讓3C成為練習即興演講、甚至是寫小說的好工具。每周以手機錄製演說影片,並善用科技工具語音功能,用口說快速記下腦中想法,大幅縮短孩子從構思轉換為文字的過程。 【同場加映】溫美玉寫作趴 https://elearning.parenting.com.tw/courses/5 面對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高年級孩子,性教育怎麼教? 看溫老師在課堂上,如何以鎮定、敏捷與堅持的態度,透過前測理解孩子的當下認知、用繪本釐清性知識、用情境分析討論性議題,並納入性別平等相關法律。心態對了,談性可以不尷尬! 踏入陌生班級,如何引發學生對環境議題的行動意識? 身為新課綱前導校的南大附小,全校老師竟然大風吹,要到不同班級上為期三周的議題課!看溫老師如何結合DFC,走一趟設計思考思維,根據小組進度差異給予不同任務。原來,孩子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厲害! 溫老師素養教學五大特色: ──扣連課綱,真實學習,:一堂堂貼近新課綱素養精神的跨科整合課堂,無論是「自主行動」、「溝通互動」或「社會參與」,都能在溫老師的課堂中順勢展現。 ──跨科整合,議題融入:打破教學時數不足限制,不僅能跟語文、數學結合,即使是週會、表演會、校園既定活動,都是理財教育、性別平等、生涯探索等議題融入的最佳素材。 ──五卡一板,翻轉課堂:結合「情緒寶盒」、「五卡寶盒」以及各式小白板,將學習鷹架理論,化為具體可操作的上課利器,輕鬆反轉師生角色,讓學生一躍而為教室學習主體。 ──讀寫整合,深化思考:無論是感性的語文閱讀課,還是慎思明辨的社會綜合課,透過「情緒卡」抒發感受,以「觀點句」陳述意見,簡單具體的句型鷹架,幫助孩子說讀寫三合一精準達陣。 ──順應特質,鼓勵多元:從蒐集資料、參觀訪問、心得筆記、梳理歸納、討論報告、實作練習、調查分析到省思寫作,讓不同特質的孩子,能透過多元作業型式,展現自己的長才與天賦。 只要掌握新時代的「全方位」思維,善用教學策略與輔具, 無論課文怎麼改,教材怎麼變,小學的素養課程,真的可以輕鬆上手!
【電子書】溫美玉素養趴:從議題融入到跨科整合,用遊戲化任務啟動真學習
素養教學先行者、「溫老師備課Party」社群創立者溫美玉, 以跨科整合打破課表疆界,靈活穿梭於社會、語文、數學、綜合課程之中; 歡迎進入融合了「科技運用」、「理財教育」、「性別平等」、「職人創業」、 「認識自我」、「生涯探索」等議題,讓孩子讀寫表達大爆發的精采課堂! 從課本內容出發,結合校外資源與校內活動, 透過五卡一板教學輔具,用遊戲化任務啟動真實學習; 踩下動機與樂趣的油門,孩子就是自己的學習領航者, 讓每一次的小小成功經驗,都成為勇敢挑戰未知世界的養分! 累積30年的教學智慧,觀察溫老師多年來的課堂會發現: 早在「素養」這個詞盛行前,溫老師的教學設計,就與這個精神不謀而合! 班上園遊會,幾乎都是老師、家長在張羅? 跨科整合,看溫老師如何結合數學統計圖表社會課,從個人記帳到家庭收支,看統計表如何成為推動籌辦園遊會的利器,甚至培養商業思維,讓「創業精神」從小萌芽。 不知如何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探索自我優勢? 拉開文學框架,將課文閱讀延展為自我生命價值的探索討論;透過五卡板思考自我性格,以圓餅放射圖反思自我優勢,最後再為自己製作一份文字履歷與「形象廣告」,生涯探索國小就能開始。 如何讓孩子習慣口語表達,進而從說到寫,讓作文從30字到300字,甚至完成長篇創作? 善用行動載具,讓3C成為練習即興演講、甚至是寫小說的好工具。每周以手機錄製演說影片,並善用科技工具語音功能,用口說快速記下腦中想法,大幅縮短孩子從構思轉換為文字的過程。 【同場加映】溫美玉寫作趴 https://elearning.parenting.com.tw/courses/5 面對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高年級孩子,性教育怎麼教? 看溫老師在課堂上,如何以鎮定、敏捷與堅持的態度,透過前測理解孩子的當下認知、用繪本釐清性知識、用情境分析討論性議題,並納入性別平等相關法律。心態對了,談性可以不尷尬! 踏入陌生班級,如何引發學生對環境議題的行動意識? 身為新課綱前導校的南大附小,全校老師竟然大風吹,要到不同班級上為期三周的議題課!看溫老師如何結合DFC,走一趟設計思考思維,根據小組進度差異給予不同任務。原來,孩子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厲害! 溫老師素養教學五大特色: ──扣連課綱,真實學習,:一堂堂貼近新課綱素養精神的跨科整合課堂,無論是「自主行動」、「溝通互動」或「社會參與」,都能在溫老師的課堂中順勢展現。 ──跨科整合,議題融入:打破教學時數不足限制,不僅能跟語文、數學結合,即使是週會、表演會、校園既定活動,都是理財教育、性別平等、生涯探索等議題融入的最佳素材。 ──五卡一板,翻轉課堂:結合「情緒寶盒」、「五卡寶盒」以及各式小白板,將學習鷹架理論,化為具體可操作的上課利器,輕鬆反轉師生角色,讓學生一躍而為教室學習主體。 ──讀寫整合,深化思考:無論是感性的語文閱讀課,還是慎思明辨的社會綜合課,透過「情緒卡」抒發感受,以「觀點句」陳述意見,簡單具體的句型鷹架,幫助孩子說讀寫三合一精準達陣。 ──順應特質,鼓勵多元:從蒐集資料、參觀訪問、心得筆記、梳理歸納、討論報告、實作練習、調查分析到省思寫作,讓不同特質的孩子,能透過多元作業型式,展現自己的長才與天賦。 只要掌握新時代的「全方位」思維,善用教學策略與輔具, 無論課文怎麼改,教材怎麼變,小學的素養課程,真的可以輕鬆上手!
【電子書】美感心體驗
愛因斯坦曾說,學校要求教師在本職工作上成為一種藝術家。如果教師是藝術家,那麼校園便是一座充滿愛與美的藝術館。所謂的美學,並不是遙不可及的藝術高殿,而應該日常面向上的生活實踐。 & 台南為全臺首學、文化古都,擁有得天的文化優勢。歷代歲月所推砌下來的建築、傳統、文化,成為最紮實、也最豐厚的美學底蘊。和其他縣市相比,臺南市美感教育的特色就是具歷史感、具傳統性,並且相對豐富與多元。 & 本書精選了20所學校,分享校園與孩童們的故事和經驗,看他們如何將文化之美融合於校園日常間,以藝術之美敘寫自己的故事。
【電子書】美感心體驗:走讀台南II
愛因斯坦曾說,學校要求教師在本職工作上成為一種藝術家。如果教師是藝術家,那麼校園便是一座充滿愛與美的藝術館。所謂的美學,並不是遙不可及的藝術高殿,而應該日常面向上的生活實踐。 & 台南為全臺首學、文化古都,擁有得天的文化優勢。歷代歲月所推砌下來的建築、傳統、文化,成為最紮實、也最豐厚的美學底蘊。和其他縣市相比,臺南市美感教育的特色就是具歷史感、具傳統性,並且相對豐富與多元。 & 本書精選了20所學校,分享校園與孩童們的故事和經驗,看他們如何將文化之美融合於校園日常間,以藝術之美敘寫自己的故事。
【電子書】讀寫棒棒堂(初階):創意玩寫作
這是一個讓你愛上閱讀與寫作的機會! 美琴老師用豐富有趣的 22 堂課,讓你樂讀、能寫、想寫更會寫,涵養穩健的讀寫力! 如果你對作文教學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所謂的起、承、轉、合,又或是傳統觀念百煉成鋼,認為一成不變不斷的寫就能培植卓越的作文力,那麼你的觀念就真的落伍了!美琴老師長期致力於讀寫教育,她兼俱閱讀理論與教學實務策略,經常受邀國內外讀寫培訓等相關講座與工作坊,皆獲得熱烈的迴響,深知現今作文教學的瓶頸以及孩子對於寫作能力貧乏的無力,有鑒於此,為了扭轉作文教學的困境,不讓教與學陷入過去的窠臼,美琴老師特別設計了《讀寫棒棒堂》一系列的作文寫作書籍,初階的《創意玩寫作》有系統且具體引介了讀寫能力的發展進程,並且提供了創意實用的操作方法和步驟,在循序漸進的指引中,預約孩子的閱讀力與作文力。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不但是孩子厚植讀寫能力的祕集,更是老師備課教學的好幫手! 《創意玩寫作》全書沒有無趣、呆板的教條式叮嚀,而是利用多元有趣的學習活動,創意與深度兼具的讀寫學習設計,相信必能觸發孩子閱讀與寫作的興趣與能力。誰說作文學習就只能一直反覆練習書寫,《創意玩寫作》將為孩子帶來嶄新的作文學習新體驗。 本書特色 ◎從閱讀到寫作,豐富讀寫素養。 一堂課涵養一種讀寫力,打造循序漸進的學習地圖。並藉由讀寫聯繫的有效學習策略,開啟深度閱讀力,預約靈活作文力,共構讀寫實力。 ◎創意學習輕鬆玩,厚植讀寫力 每堂課都規畫不同樣式的主題小書與寫作遊戲,藉由自己動手作讓孩子進行創意發想,培養創造與聯想力;建構完整的寫作地圖脈絡,涵養讀寫興趣。
【電子書】溫美玉社會趴
全台最大教師自主成立的專業教學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創立者溫美玉, 教你如何跳出框架,打造更實用、生活化的「社會科教學」! 多問一個問題,多講一個方法,多做一個活動, 從既有課程出發,素養教學不必勞師動眾、另闢戰場! & 親愛的老師,你有以下困擾嗎? & 「教學時數永遠不夠,社會課只好先丟一邊!」 & 「中低年級的課文幾乎都是抽象概念,要怎麼教才不會淪為教條?」 & 「高年級課本的內容包山包海,想讓孩子全都弄懂,怎可能教得完啊?」 & 「我也想將課本上的道理落實到生活啊,但光是趕進度都來不及了,哪有餘力?」 & 親愛的爸媽,你與孩子也經常有這些無奈嗎? & 「課本上那麼多的名詞、位置跟年代,孩子都嚷嚷背不起來!」 & 「孩子每次都喊社會課最無聊了!所以每次都在課本上偷偷改課本插畫!」 & 「哇,現在的小學社會課本怎麼在講這個?孩子你自求多福,媽媽也不知該如何陪你溫書了!」 & 社會科,其實應該是最能貼近日常生活的一門學科, 但若只是死記硬背畫重點,就失去了這門課最精髓有趣,在實作培養素養的核心。 且看溫老師帶學生去聽音樂會、玩辯論、實地踏查做採訪、用好玩又實用的方式記住百年史地重點……而孩子也在仿如遊戲的過程中,學會了各種概念與能力! 一場場社會課,就是一場場精進自我的遊戲; 國小社會科這樣教,課堂內孩子全神貫注,課程中切實累積能力素養。 & 突破教科書框架、打破科目界線、擊退死背魔咒, 用漂亮姿態帶孩子領略社會科的多元美好,更從體驗中獲得素養與能力。 歡迎加入《溫美玉社會趴》! ──拓展素養:一堂堂貼近新課綱素養精神的社會課,無論是「自主行動」、「溝通互動」或「社會參與」,都能在溫老師的課堂中順勢體現。 ──橫向整合:打破教學時數不足限制,不僅能跟語文、數學結合,即使是週會、音樂會、校慶活動,也可以是社會課最佳素材。 ──深化思考:社會課,正是教導慎思明辨的好機會,更是練習論說文的好時機!溫老師示範了如何從課本單元出發,讓孩子練習架構性思考,表達自我觀點;從興趣與動機出發,透過實作將知識真正活化。 ──五卡一板:結合「五卡寶盒」中的情緒、行動、性格、觀點與寫作卡,加上可讓孩子親手繪製的台灣與世界空白地圖板,超強教學鷹架與輔具,讓孩子學會用「觀點句」清晰表達;面對繁瑣資訊也能輕鬆掌握時空脈絡,不再一團混亂。 ──形式多變:在溫老師的課堂,很難有「無聊」二字!從蒐集資料、參觀訪問、筆記整理、欣賞歸納、討論報告、實作練習、調查分析到省思寫作,讓社會課充滿了多元型態,讓不同特質的孩子,都有展現自己天賦的舞台。 ──省思寫作:社會課文,就是絕佳的說明文示範。從社會科單元延伸出作文題目,以我手寫我口,不僅深化學習主題,也再次鍛鍊文筆。 ──加值內容:掃描書內QR Code並登入會員,還有更多溫老師精心規劃的社會課空白學習單與學生作品示例可供下載,帶你重現精彩課堂。
【電子書】溫美玉社會趴:從知識領域到跨科整合,素養教學輕鬆上手!
全台最大教師自主成立的專業教學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創立者溫美玉, 教你如何跳出框架,打造更實用、生活化的「社會科教學」! 多問一個問題,多講一個方法,多做一個活動, 從既有課程出發,素養教學不必勞師動眾、另闢戰場! & 親愛的老師,你有以下困擾嗎? & 「教學時數永遠不夠,社會課只好先丟一邊!」 & 「中低年級的課文幾乎都是抽象概念,要怎麼教才不會淪為教條?」 & 「高年級課本的內容包山包海,想讓孩子全都弄懂,怎可能教得完啊?」 & 「我也想將課本上的道理落實到生活啊,但光是趕進度都來不及了,哪有餘力?」 & 親愛的爸媽,你與孩子也經常有這些無奈嗎? & 「課本上那麼多的名詞、位置跟年代,孩子都嚷嚷背不起來!」 & 「孩子每次都喊社會課最無聊了!所以每次都在課本上偷偷改課本插畫!」 & 「哇,現在的小學社會課本怎麼在講這個?孩子你自求多福,媽媽也不知該如何陪你溫書了!」 & 社會科,其實應該是最能貼近日常生活的一門學科, 但若只是死記硬背畫重點,就失去了這門課最精髓有趣,在實作培養素養的核心。 且看溫老師帶學生去聽音樂會、玩辯論、實地踏查做採訪、用好玩又實用的方式記住百年史地重點……而孩子也在仿如遊戲的過程中,學會了各種概念與能力! 一場場社會課,就是一場場精進自我的遊戲; 國小社會科這樣教,課堂內孩子全神貫注,課程中切實累積能力素養。 & 突破教科書框架、打破科目界線、擊退死背魔咒, 用漂亮姿態帶孩子領略社會科的多元美好,更從體驗中獲得素養與能力。 歡迎加入《溫美玉社會趴》! ──拓展素養:一堂堂貼近新課綱素養精神的社會課,無論是「自主行動」、「溝通互動」或「社會參與」,都能在溫老師的課堂中順勢體現。 ──橫向整合:打破教學時數不足限制,不僅能跟語文、數學結合,即使是週會、音樂會、校慶活動,也可以是社會課最佳素材。 ──深化思考:社會課,正是教導慎思明辨的好機會,更是練習論說文的好時機!溫老師示範了如何從課本單元出發,讓孩子練習架構性思考,表達自我觀點;從興趣與動機出發,透過實作將知識真正活化。 ──五卡一板:結合「五卡寶盒」中的情緒、行動、性格、觀點與寫作卡,加上可讓孩子親手繪製的台灣與世界空白地圖板,超強教學鷹架與輔具,讓孩子學會用「觀點句」清晰表達;面對繁瑣資訊也能輕鬆掌握時空脈絡,不再一團混亂。 ──形式多變:在溫老師的課堂,很難有「無聊」二字!從蒐集資料、參觀訪問、筆記整理、欣賞歸納、討論報告、實作練習、調查分析到省思寫作,讓社會課充滿了多元型態,讓不同特質的孩子,都有展現自己天賦的舞台。 ──省思寫作:社會課文,就是絕佳的說明文示範。從社會科單元延伸出作文題目,以我手寫我口,不僅深化學習主題,也再次鍛鍊文筆。 ──加值內容:掃描書內QR Code並登入會員,還有更多溫老師精心規劃的社會課空白學習單與學生作品示例可供下載,帶你重現精彩課堂。
【電子書】溫美玉數學趴:從思考表白到自己出題,用任務點燃數學力!
全台最大教師自主成立的專業教學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創立者溫美玉, 從「讀寫教學」跨入「數學教學」的第一本書。 掌握孩子的認知心理發展歷程,善用教學輔具與實際操作, 課堂上大量讓孩子寫下思考過程,課後不必重複寫海量測驗卷, 即使不是數學科系畢業,你也可以打造多元、趣味,兼具深度、廣度的數學課堂! ──回歸本質:不脫離教科書範疇,不多加花俏的遊戲,在有限時間內,奠基扎實數學力。 ──掌握心法:從一碼歸一碼、計算題與文字題分開理解,到讓孩子自己出題、寫下思考歷程等,家長也能自己教數學。 ──善用輔具:教學輔具不再只是實體教具,教具也不再到孩子手中變玩具。看似簡單的千格板、圓形板與空白小白板,「數學板」讓孩子的思路完整呈現。 ──示範引導:擺脫千篇一律的講述宣告,透過詳實的課堂紀錄,示範如何引導概念操作、討論、理解與熟練,你也能成為帶領孩子從「具體操作」邁向「抽象思考」的推手。 ──循序漸進:從認知心理學出發的數學學習單,迥異傳統填鴨的數學測驗卷;透過精心搭建鷹架的學習單,讓孩子掌握單元全貌、一步步建立扎實的數學概念。 ──跨科整合:數學也能成為哲學思考素材、更是文學想像利器。打破數學呆板魔咒,原來,數學與語文閱讀寫作,竟能如此完美結合。 ──教學統整:每篇課例均整理溫老師數學課堂的9項教學切入方式、15種輔助學習工具,以及8種多元評量型式,帶你一窺溫老師數學教學的思路全貌。 ──加值內容:全書蒐羅實習教師的觀察省思、現場教師的教學分享;更包含作者精心設計的超級學習單、課堂歷程照片與學生作品QR CODE,掃描即可下載參考、使用。 「都發下那麼多練習卷給孩子寫了,為什麼我們班數學成績老是考不好?」 「很多觀念都一講再講、重複無數遍了,為什麼孩子還是聽不懂?」 「上數學課,已經懂的孩子上課不專心,不懂的孩子連動筆算都懶。是我教不好嗎?」 「孩子一碰到要進位、借位的加減法,腦袋就糊成一片,怎麼辦?」 「如何讓只喜歡語文的孩子,也能發現數學的趣味?」 「我該怎麼做,才能教孩子數學不動怒、不發脾氣?」 身為老師、家長,以上諸多數學的疑難雜症,也是困擾你已久的痛點嗎? 如何了解孩子到底懂了沒?看似簡單的各式「數學板」加「白板筆」,讓孩子的思路躍然板上。 除法直式怎麼教?分顏色解析「百位國」「十位國」「個位國」,分層示範不混淆。 周長、周界、面積怎麼教?原來,千格板就是連結幾何與面積計算的好幫手。 如何幫助孩子轉換12時制與24時制?結合新聞議題影片,體會世界與自己一天的巨大差異…… 歡迎加入《溫美玉數學趴》,陪著孩子來一趟你不曾體驗過的數學大冒險! ■教學迷思1/「數學很強」的人,就「很會教數學」? ●溫老師說:教數學,光有專業知識還不夠,教學策略更是核心。 除了學科專業知識,教學的關鍵更在「策略」。 即使數學專業科系畢業,若無法理解孩子的認知發展進程,就難以體會孩子的卡關點。國中小學科知識不難,難的是「教材分析」、「教學設計概念」、「教學執行方法」,更重要的是「策略的運用」。 沒有策略,只會照著課本的步驟一題一題教完,或只是盲目提供教具遊戲,學生並無法掌控數學概念全局。 ■教學迷思2/教孩子數學,只要一直算就會進步? ●溫老師說:要讓孩子用自己的話,把思考過程寫下來。 從孩子的認知心理學出發,將孩子心目中原本如同「黑森林裡抓黑貓」的數學學習歷程,完全透明、組織、條列化,透過「思考表白/表述」,讓思考過程能完全呈現。 這讓高成就孩子,得以繼續維持強烈學習動機;低成就孩子也可慢下來,搞懂整個解題歷程。 ■教學迷思3/學數學就是要多算,寫大量測驗卷是不二法門? ●溫老師說:自製「超級學習單」,一紙搞定單元重要觀念。 自製「超級學習單」,勝過大量寫重複題型的評量或測驗卷,是溫老師數學教學的另一特色。 透過「表格」建構學習單內容,把課程內提及的重要概念,分別陳列在表格的橫向或縱列;接著再把次級概念或具體的學習步驟,按順序排列其中在表格的縱列或橫向,讓「概念」與「步驟」的關係,得以完整、清晰呈現。 透過表格層次分明的學習單,學生不僅要學習分辨各概念的差異,還要學著慢下來,依循步驟解題,任何環節都逃不掉演練的機會,因此學生到底懂或不懂,一眼就能看出。當練習完學習單之後,再回過頭練習習作、考卷,就能事半功倍,何需再重複書寫海量且重複的評量或測驗卷呢? 想知道近30年教學資歷的溫老師,如何讓自己的數學課一再進化,讓數學課像語文課一樣精采? 更多的課例示範、教學步驟與課堂省思,盡在《溫美玉數學趴》中!
【電子書】溫美玉數學趴
全台最大教師自主成立的專業教學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創立者溫美玉, 從「讀寫教學」跨入「數學教學」的第一本書。 掌握孩子的認知心理發展歷程,善用教學輔具與實際操作, 課堂上大量讓孩子寫下思考過程,課後不必重複寫海量測驗卷, 即使不是數學科系畢業,你也可以打造多元、趣味,兼具深度、廣度的數學課堂! ──回歸本質:不脫離教科書範疇,不多加花俏的遊戲,在有限時間內,奠基扎實數學力。 ──掌握心法:從一碼歸一碼、計算題與文字題分開理解,到讓孩子自己出題、寫下思考歷程等,家長也能自己教數學。 ──善用輔具:教學輔具不再只是實體教具,教具也不再到孩子手中變玩具。看似簡單的千格板、圓形板與空白小白板,「數學板」讓孩子的思路完整呈現。 ──示範引導:擺脫千篇一律的講述宣告,透過詳實的課堂紀錄,示範如何引導概念操作、討論、理解與熟練,你也能成為帶領孩子從「具體操作」邁向「抽象思考」的推手。 ──循序漸進:從認知心理學出發的數學學習單,迥異傳統填鴨的數學測驗卷;透過精心搭建鷹架的學習單,讓孩子掌握單元全貌、一步步建立扎實的數學概念。 ──跨科整合:數學也能成為哲學思考素材、更是文學想像利器。打破數學呆板魔咒,原來,數學與語文閱讀寫作,竟能如此完美結合。 ──教學統整:每篇課例均整理溫老師數學課堂的9項教學切入方式、15種輔助學習工具,以及8種多元評量型式,帶你一窺溫老師數學教學的思路全貌。 ──加值內容:全書蒐羅實習教師的觀察省思、現場教師的教學分享;更包含作者精心設計的超級學習單、課堂歷程照片與學生作品QR CODE,掃描即可下載參考、使用。 「都發下那麼多練習卷給孩子寫了,為什麼我們班數學成績老是考不好?」 「很多觀念都一講再講、重複無數遍了,為什麼孩子還是聽不懂?」 「上數學課,已經懂的孩子上課不專心,不懂的孩子連動筆算都懶。是我教不好嗎?」 「孩子一碰到要進位、借位的加減法,腦袋就糊成一片,怎麼辦?」 「如何讓只喜歡語文的孩子,也能發現數學的趣味?」 「我該怎麼做,才能教孩子數學不動怒、不發脾氣?」 身為老師、家長,以上諸多數學的疑難雜症,也是困擾你已久的痛點嗎? 如何了解孩子到底懂了沒?看似簡單的各式「數學板」加「白板筆」,讓孩子的思路躍然板上。 除法直式怎麼教?分顏色解析「百位國」「十位國」「個位國」,分層示範不混淆。 周長、周界、面積怎麼教?原來,千格板就是連結幾何與面積計算的好幫手。 如何幫助孩子轉換12時制與24時制?結合新聞議題影片,體會世界與自己一天的巨大差異…… 歡迎加入《溫美玉數學趴》,陪著孩子來一趟你不曾體驗過的數學大冒險! ■教學迷思1/「數學很強」的人,就「很會教數學」? ●溫老師說:教數學,光有專業知識還不夠,教學策略更是核心。 除了學科專業知識,教學的關鍵更在「策略」。 即使數學專業科系畢業,若無法理解孩子的認知發展進程,就難以體會孩子的卡關點。國中小學科知識不難,難的是「教材分析」、「教學設計概念」、「教學執行方法」,更重要的是「策略的運用」。 沒有策略,只會照著課本的步驟一題一題教完,或只是盲目提供教具遊戲,學生並無法掌控數學概念全局。 ■教學迷思2/教孩子數學,只要一直算就會進步? ●溫老師說:要讓孩子用自己的話,把思考過程寫下來。 從孩子的認知心理學出發,將孩子心目中原本如同「黑森林裡抓黑貓」的數學學習歷程,完全透明、組織、條列化,透過「思考表白/表述」,讓思考過程能完全呈現。 這讓高成就孩子,得以繼續維持強烈學習動機;低成就孩子也可慢下來,搞懂整個解題歷程。 ■教學迷思3/學數學就是要多算,寫大量測驗卷是不二法門? ●溫老師說:自製「超級學習單」,一紙搞定單元重要觀念。 自製「超級學習單」,勝過大量寫重複題型的評量或測驗卷,是溫老師數學教學的另一特色。 透過「表格」建構學習單內容,把課程內提及的重要概念,分別陳列在表格的橫向或縱列;接著再把次級概念或具體的學習步驟,按順序排列其中在表格的縱列或橫向,讓「概念」與「步驟」的關係,得以完整、清晰呈現。 透過表格層次分明的學習單,學生不僅要學習分辨各概念的差異,還要學著慢下來,依循步驟解題,任何環節都逃不掉演練的機會,因此學生到底懂或不懂,一眼就能看出。當練習完學習單之後,再回過頭練習習作、考卷,就能事半功倍,何需再重複書寫海量且重複的評量或測驗卷呢? 想知道近30年教學資歷的溫老師,如何讓自己的數學課一再進化,讓數學課像語文課一樣精采? 更多的課例示範、教學步驟與課堂省思,盡在《溫美玉數學趴》中!
【電子書】國文教材教法
作者從事國文教材教法之教學多年,歸納統整而成本書,撰著時孔子為師,本其教育精神,進而使教材設計科學化、教法的運用藝術化,如此才能收到良好教學效果。 第一章先就國文教材教法之相關問題一一分析探討;第二章是範文教學,增強創作能力;第三章是作文教學,並指導教師如何批改;第四章指導學生如何閱讀課外;第五章書法教學,培養藝術美感;第六章語言訓練,培養聽話與說話的能力和態度。 本書特色&& & 1.作者從事國文教材教法之教學多年,歸納統整而成本書 2.國文教師不可或缺的教學寶典。
【電子書】溫美玉備課趴2:閱讀理解與延伸寫作的五卡教學實錄
全台最大專業教學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創立者溫美玉, 獨創包含情緒、行動、性格、觀點與寫作的「五卡教學」,全面提升孩子的讀寫表達力! 傾囊相授閱讀理解7大心法、延伸寫作5大路徑,搭配5種不同類型的關鍵字彙與句型卡片, 從精彩詳實的課堂實錄中取經,打造充滿多元、趣味,具備深度、效度的課堂。 擁有4萬名成員跟隨的社群魅力,擁有超過20年教學功力的資深教師溫美玉, 透過「溫美玉備課趴」系列,完整呈現行雲流水、活潑靈動的課堂教學風貌。 從字詞、不同文體寫作、情緒想像描述與動手做四大篇章,循序漸進探訪溫式課堂的策略眉角;具備四大編輯亮點,呈現精彩的25堂課室風景: 亮點一:從「如何發想」到「怎麼落實」,課堂教學的關鍵步驟,按部就班流程全紀錄 從學校課本的文章出發,如何帶著孩子,一步步長出閱讀寫作的翅膀? 本書透過「溫老師怎麼想」點出教學思維,再以詳實的「溫老師這樣教」流程說明,詳述課堂教學各步驟的眉角與心法。文章內除輔以教師板書與學生作品外,文末並以「溫老師的叮嚀」或課堂紀錄者「智琪老師的觀察」做為小結,從不同視角呈現課堂教學的精華。 亮點二:從「閱讀七法」到「寫作五路」,歸納閱讀寫作的多元策略 總是緊抓教學目標的溫式課堂,為何總能在有限的時間,幫助孩子長出關鍵能力? 書中一目瞭然的「教學策略心法」表格,是幫助孩子理解課文、輕鬆創作的重要入口。 教學不斷推陳出新的溫美玉,運用貼近孩子的各種媒材,從手做、戲劇、資料故事、提問、摘述、五卡到影片媒體,七種方式交互運用,成為孩子進入閱讀文本最可口的觸媒,也讓每一堂課如此生動活現。 進一步從閱讀延伸到寫作,一向主張「寫作不必另闢戰場」、「讀寫合一」、「從課文長作文」的溫式課堂,讓創作不再僅限於稿紙,表格、話中有畫、小書/剪貼、說/演等方式,同樣也能是展現寫作的極佳路徑。 亮點三:從「情緒寶盒」到「五卡寶盒」,畫龍點睛為孩子搭建表達鷹架 從《溫美玉備課趴──情緒表達與寫作的雙卡教學實錄》到最新的《溫美玉備課趴2──閱讀理解與延伸寫作的五卡教學實錄》,由諮商輔導轉化為課堂運用的卡片,是溫式課堂另一特色。 從【情緒寶盒】的「情緒識別卡」與「性格特質卡」的66詞彙,到這次【五卡寶盒】更加入了「人物行動卡」、「我的觀點卡」與「六星級寫作卡」的66個關鍵字彙與句型,豐富了孩子腦中的表達辭彙庫。同時,在幫助他們掌握關鍵字與關鍵句型後,每個孩子也透過一張簡易白板,展現各自獨一無二的想法,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主體。 亮點四:從「實用學習單」到「學生作品」,透過QRCode收羅、下載即可使用,呈現真實課堂風貌。 書內除有75張包含溫老師課堂板書、上課情境與學生作品等照片外,更多的參考資料如溫老師課堂使用的輔助學習單與相關參考資料,以及更多的孩子真實作品,均以QRCode方式精簡呈現連結。教師不必費心放大縮小學習單,直接上網下載即可使用;學生作品亦可透過投影機簡易呈現,讓孩子透過同儕觀摩學習,激發「我也能做到」的自信。 一個精彩的課堂,並非是教師一人的獨角戲,而是師生心智交流的共同呈現。透過真實的課堂實錄,為你回溯最原汁原味的課室風景。 若你早已是備課趴社群成員,本書是彙整溫式課堂精華的又一力作;若你還不是備課趴成員,那麼,本書更是一窺溫式教學堂奧的敲門磚。跟著溫美玉,你也可以營造多元、趣味、具備深度與效度的課堂。 為搭配五卡教學,本書另備由創新教學名師溫美玉策畫、創意繪本大師賴馬繪製,深具美感收藏價值的【五卡寶盒】。圖文並茂的生動圖卡,可延伸孩子對抽象詞彙的記憶與想像,與書籍搭配使用,讓教學更簡易上手。 五卡寶盒內含: 情緒識別卡:補充【情緒寶盒】的36個詞彙,另備17個情緒新詞彙。 性格識別卡:補充【情緒寶盒】的30個詞彙,另備16個共8組性格新詞彙。 人物行動卡:主要用在人物面臨問題時,當下採取的解決方式,可分前進、休止與後退3組共18張。 我的觀點卡:用於讓孩子熟悉正向、中立與反向的觀點句使用,共9張。 六星寫作卡:讓孩子作文脫離流水帳的利器,從事實現象、文學想像到重點下標等共6張。
【電子書】不太乖世代
在乖與不乖間,還存在著一百萬種選擇, 只有乖乖做自己,是唯一的堅持。 未來的教育該往哪裡走,才能包容光譜上的各種多元可能性? & 什麼是乖? 什麼是不乖? 你曾經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而「不太乖」嗎? & 如果你是個乖小孩, 為了滿足長輩期待而放棄人生其他不太乖的選擇; 如果你是個乖小孩, 正在猶豫要繼續乖下去,還是放手一搏, 選擇一條不一樣、但是你渴望嘗試的路; 如果你是個不太乖的小孩, 正走在自己的夢想路上,想著要不要堅持下去; & 沒錯,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 這本書承載了眾人不太乖的歷程, 有的很順利,有的有點不順,但都非常熱血,很有幹勁。 歡迎你來這裡,一起不太乖。 【本書前情提要】 & 2015年5月,「不太乖教育節」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集結對教育有想想的團體及單位參展。展覽在年輕朋友與教育界引發大量討論,造成許多迴響,總計超過一百個單位參展,在兩日內吸引三萬人次參觀。 & 2016年11月,「不太乖教育節」重量回歸,今年步入第二屆的策展,以「雜學校」為主軸,更深入挖掘教育的不同樣貌及可能性。 & 21世紀是雜食者生存的年代,只擁有一項專業,已不足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多工需求;快速的能力轉換,是斜槓族(Slashie)闖蕩江湖的必備技能。身為新世代的我們,該如何面對新社會型態的挑戰?教育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才能提供孩子與年輕人開創未來的知識及能力? & 親子天下與不太乖展覽同步,推出《不太乖世代:不是叛逆,更不是反骨,而是堅持乖乖做自己!》一書,介紹各式各樣「不太乖」的人物故事,呈現生物多樣性的面貌,扭轉非黑即白的社會主流價值。除了豐富對不太乖世代的詮釋,更期待帶來「乖 vs.不乖」、「聽話 vs.叛逆」之間更多的討論與思索。 【精采內容】 & ․不太乖焦點人物――蘇仰志 & 蘇仰志何許人也? 他是「不太乖教育節」的旗手、倡議者與創辦人。 他主張透過「展覽」與大眾溝通, 提供對未來不確定的年輕朋友、家長與老師新指引, 介紹教育的各種樣貌。 是怎樣的因緣讓一位學藝術的創作者走上這條教育路呢? 這是蘇仰志的不太乖故事。 & ․不太乖座談會――未來教育各說各話 2016年9月30日下午, 親子天下攝影棚內傳出閃亮的歡笑聲, 幾位在教育界衝鋒陷陣的年輕意見領袖難得齊聚一堂。 & 席間,在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的主持下「盍各言爾志」, 進行了一場暢所欲言、掏心掏肺、相互取暖(咦?)的對談, 談大家的「不太乖」、談對教育的想像、 談成長的歷程,也談對未來的期許。 & 對談內容針鋒相對、精采必然, 為了無法身臨現場的讀者, 編輯室特別在此分享座談會的精華。 & ․不太乖過來人――侯文詠、詹偉雄 & 誰說只有年輕人才能不太乖? 中生代的不太乖分子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大家, 現在的孩子真的太乖了! 並分享與孩子互動、指引成長方向的心得。 ․不太乖群像―― & 為了捍衛自己,乖小孩必須做出不太乖的選擇, 請聽聽這些乖小孩「不太乖」的故事。 & & 張志祺×圖文不符|張希慈×城市浪人|林大涵×貝殼放大| & 劉安婷×TFT|台灣吧×大抓周計畫|楊逸帆×學習的理由| & 呂冠緯×均一平台|黃偉翔×技職3.0|許芯瑋×DFC| & 不太乖教育節 展覽資訊 給孩子一個大膽想像的未來! &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成功該如何定義? 如果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那麼教育應該是從1到無限的各種可能。 & 一場史無前例的亞洲最大創新教育展即將展開! 聚集國內外最有趣的教育團隊、資源與教學方式, 一次呈現「教」與「學」的多元樣貌, 為自己、為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教育可能。 & 雜學校 Za Share 時間:2016年11月26日、27日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東2ABCD https://www.facebook.com/zashare.expo/?fref=ts & 我的未來vs.未來的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aRHqrZ5Jc
【電子書】情緒教育,怎麼教?家校攜手,共讀共玩的50+提案
最值得珍藏的情緒教育專題報導,0~15歲最佳情緒教育指南。 美國╳日本╳台灣的情緒教育課程心法,9堂學校裡的人際課完全攻略, 28本情緒書單╳10道遊戲導引╳18個桌遊提案,在生活中陪孩子輕鬆了解情緒, 從家庭到學校,親師一起用最有趣的方法,為自己與孩子種下好EQ的種籽。 孩子為何會缺乏同理心、挫折忍受力低、人際困擾多、無法控制怒氣,甚至衍生校園霸凌? 這些讓父母、師長頭痛的行為背後,反映出孩子無法好好處理情緒的問題。面對這些家庭與學校常見的問題,從基礎的情緒教育著手,是幫助孩子穩定心性、邁向正向循環的開始。 根據《親子天下》調查,情緒議題不僅困擾著國中小學生與教師,隨著幼托整合正式上路,「情緒」課程也正式納入幼兒園課綱,如今已被列為幼兒必須學會的六大能力之一。然而,情緒教育究竟該怎麼教才能到位?家庭在其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親師如何一起合作,解決孩子在學校的人際問題?這些都可在本書覓得解方。 本書內容不僅放眼國際,引介美國橫跨幼兒園到中學的Second Step情緒教育課程,也同時橫跨家庭與學校現場,並搜羅超過50種包含情緒書單、情緒桌遊、討論技巧與遊戲指引等各類具體提案。無論是透過28個故事與10組遊戲,解決棘手的「壞脾氣」、「分離焦慮」、「不喜歡自己」、「不擅表達愛」或「人際挫折」;或是由具備輔導與桌遊雙專長的教師執筆,從情緒覺察、辨識、同理、表達、調適與因應6大層面,依序介紹18款提升情緒力的牌卡與桌遊,讓大人與小孩都能從遊戲中真正看見自己的情緒,學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本書特色 .兩大篇章,兼顧學校與家庭情境,課程心法X共讀共玩,一本蒐羅。 .知識辭典,蒐羅情緒發展里程碑、情緒與大腦的關係,輕鬆掌握情緒發展的重點知識。 .借鏡國際,詳細介紹情緒教育標竿單位SECOND STEP課程心法,輔以美國、日本實際案例, .聚焦本土,分享情緒教育志工脈絡,提供教學現場最親和可行的社會資源。 .18個牌卡桌遊,搭配11個討論小技巧,深化共玩過程的體悟。 .28本情緒書單,搭配10個情緒繪本遊戲,共讀過程更培養親子感情。
【電子書】情緒教育,怎麼教?家庭攜手,共讀共玩的50+提案
最值得珍藏的情緒教育專題報導,0~15歲最佳情緒教育指南。 美國╳日本╳台灣的情緒教育課程心法,9堂學校裡的人際課完全攻略, 28本情緒書單╳10道遊戲導引╳18個桌遊提案,在生活中陪孩子輕鬆了解情緒, 從家庭到學校,親師一起用最有趣的方法,為自己與孩子種下好EQ的種籽。 孩子為何會缺乏同理心、挫折忍受力低、人際困擾多、無法控制怒氣,甚至衍生校園霸凌? 這些讓父母、師長頭痛的行為背後,反映出孩子無法好好處理情緒的問題。面對這些家庭與學校常見的問題,從基礎的情緒教育著手,是幫助孩子穩定心性、邁向正向循環的開始。 根據《親子天下》調查,情緒議題不僅困擾著國中小學生與教師,隨著幼托整合正式上路,「情緒」課程也正式納入幼兒園課綱,如今已被列為幼兒必須學會的六大能力之一。然而,情緒教育究竟該怎麼教才能到位?家庭在其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親師如何一起合作,解決孩子在學校的人際問題?這些都可在本書覓得解方。 本書內容不僅放眼國際,引介美國橫跨幼兒園到中學的Second Step情緒教育課程,也同時橫跨家庭與學校現場,並搜羅超過50種包含情緒書單、情緒桌遊、討論技巧與遊戲指引等各類具體提案。無論是透過28個故事與10組遊戲,解決棘手的「壞脾氣」、「分離焦慮」、「不喜歡自己」、「不擅表達愛」或「人際挫折」;或是由具備輔導與桌遊雙專長的教師執筆,從情緒覺察、辨識、同理、表達、調適與因應6大層面,依序介紹18款提升情緒力的牌卡與桌遊,讓大人與小孩都能從遊戲中真正看見自己的情緒,學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本書特色 .兩大篇章,兼顧學校與家庭情境,課程心法X共讀共玩,一本蒐羅。 .知識辭典,蒐羅情緒發展里程碑、情緒與大腦的關係,輕鬆掌握情緒發展的重點知識。 .借鏡國際,詳細介紹情緒教育標竿單位SECOND STEP課程心法,輔以美國、日本實際案例, .聚焦本土,分享情緒教育志工脈絡,提供教學現場最親和可行的社會資源。 .18個牌卡桌遊,搭配11個討論小技巧,深化共玩過程的體悟。 .28本情緒書單,搭配10個情緒繪本遊戲,共讀過程更培養親子感情。
【電子書】教室裡的小劇場 : 圖畫書戲劇教學示例
圖畫書,好看、好玩、好創作! 每個孩子都是角色扮演大師, 一進入圖畫書的想像世界裡, 將盡情馳騁無限創意! 教室裡的小劇場,上演的是一幕幕什麼樣的劇碼呢? 葛琦霞老師匯聚多年教學經驗,透過22本圖畫書, 分享如何讓課堂更活潑、更有趣的祕訣。 孩子都是天生的表演大師, 本書分「肢體動作」、「角色扮演」、「情境想像」、「故事劇場」、「小小演出」五大單元, 透過戲味十足的活動,示範如何帶領孩子在表演遊戲中創作戲劇, 逐步引領孩子進入圖畫書的戲劇世界中,開發孩子天生具有的戲胞。 同時也激發孩子的創意,建立孩子的語文創作成就感。
【電子書】7~12歲兒童心理與性格發展教育百科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成功率! 最貼心、最好懂的兒童發展入門書 掌握8個教養重點 輕鬆培育未來競爭力! 小學是孩子正式踏入團體生活的第一步, 是孩子模仿學習最快速的階段, 孩子內心會受到較劇烈的影響與衝擊, 因此,本書從8大面向幫助孩子調適心境, 並協助他在開發大腦潛能、培養個性品德及鍛鍊運動體能等各方面打下良好基礎, 只要掌握關鍵黃金教育時期, 引導激發個人優勢,就能培養全方位人才! 「學齡時期」更不能鬆懈,把握機會為孩子打下良好基礎 度過幼兒時期,將孩子送入學校後, 父母可能覺得有老師的協助,可以稍微輕鬆一點, 其實此時應更為積極, 與老師、孩子多方溝通,營造最適合孩子的成長環境, 孩子有了良好的環境,未來自然就能站在大社會的頂點。 家庭與學校相輔相成,用孩子的高度來教養,效果加倍 剛進入小學的孩童,不僅有大量新資訊等著他吸收, 且周遭的人事物和生活作息也大幅改變, 心理無法避免地會感到不安,以致影響人際關係、學習狀況等, 因此父母和老師應協同傾聽孩子的聲音, 及時掌握其內心及想法, 讓孩子的學齡生活更安穩、順利。 試著站在學齡兒童的角度看世界,唯有探索他們的心理,才能給予最適當的引導! & 本書特色 ●各種能力分類獨立,教養孩子快、狠、準! 本書各章節皆為獨立,可從最感興趣或最緊迫的問題入手,輕鬆又快速地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並針對其進行教養。 ● 附錄多項測量表,探索孩子心理想法一點都不難! 本書於每一章末皆附錄多個心理評量表,讓父母可以更確切地探索孩子的想法,進一步理解他們。
【電子書】未來想過的生活
這位小學老師不得了! 一份學習單,全台灣瘋傳了,你看過沒…… 葉丙成教授、張輝誠老師、洪蘭教授強力推薦 & 生命教育就該這樣做! 網路數百萬瘋狂轉貼的學習單 各大媒體爭相採訪的一群師生 讓大家不禁要問:未來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每月預算透支,只要不生小孩,一切就輕鬆了? 沒有棍子的年代,你還有什麼理由讓孩子唸書? & 林晉如老師以不花錢的方式活絡學習、以生活性的教學指導學生思考生涯、以真實面對環境變遷的方式帶領孩子規劃方向,孩子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未來,不要再亂飼養無菌的孩子了! 從抽到籤王班的那一刻起,便是晉如老師教師生涯重要轉折的開始,學生上課意興闌珊、學習必須「談條件」、脾氣火爆卻又帶著公主與王子的「特徵」,甚至一口說出:「我不想工作,反正以後找工作就好」。 為了讓這一群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能再次吸引他們專注的目光、重燃對於學習的熱忱,設計了一連串帶著孩子體驗閱報找工作、如何買房、買車與生養小孩的學習單。 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品質,讓孩子在愛的教育下開心成長,然而在溫室當中盛放的花朵,能抵擋現實環境的考驗嗎?和孩子一起思考未來想過的生活,漸漸看見孩子從價值觀、想法與行為上意想不到的改變。 & 學習單下載: 請至聯經出版公司網站或聯經童書FB粉絲團
【電子書】看見孩子的亮點:阿德勒鼓勵原則在家庭及學校中的運用
於鼓勵的人有種獨特的能力可以在每個人身上看見美善的本質並以言語和行動反映出對方內在的美好每個孩子都想做好孩子,然而不都有機會最需要鼓勵的孩子,往往最難得到鼓勵父母、師長要先成為一面明鏡,好映照出孩子美善的心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認為,鼓勵是心理治療的核心,也是親子教養、教育與輔導工作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鼓勵的概念似乎眾所皆知,實踐時卻讓人覺得模糊、混淆。本書根據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深入淺出介紹鼓勵的原則、語法及範例,釐清鼓勵和讚美的差異,各章穿插許多動人故事,邀請父母、教師一起以鼓勵成就每一個孩子!
【電子書】數學教科書中的語言表達 : 教你看懂數學課本的文字敘述
人們透過語言文字來學習其他領域的專業知能,數學是日常生活中必備的能力,但對學生而言,數學卻是最令他們感到最困難的學習領域。 為了瞭解數學教科書中的語言表達方式,本書從整體的篇章結構、銜接與連貫和特殊句式的角度來進行探討坊間的數學教科書分析。在篇章結構上,數學教科書中的語言表達同樣具有始發句、後續句和終止句,越高年級題目漸漸由具體情境轉為抽象的敘述;記敘文體的銜接手段並完全未出現於題目的描述中;而「比」字句、「把」字句、連動句三種特殊結構標誌類的句式,是數學教科書中較常出現的特殊句式。
【電子書】一個橋樑書的新願景:從圖像到文字閱讀的教學研究
臺灣推廣圖畫書閱讀,經過十幾年來的努力,已達到相當的成效。但關心教育的人士卻也憂心,極力推動繪本教學的結果,會導致孩子們的閱讀傾向停留於圖像世界,無法進入文字閱讀的階段。於是出版界推出由圖多文少、半圖半文、圖少文多的書籍,希望架接起圖像與文字閱讀的「橋樑書」,讓孩子們穩定而紮實的進入抽象文字閱讀的世界……
【電子書】美德加油站〈中年級‧下〉
為了呼應教育部的「有品運動」,我們傾全力編寫了這一套>,期望為學校、家長提供一片芳草地,使美德的芬芳,散播在每一個家庭和校園。孩子的心中原本就是一塊肥沃的土壤,在這裡播下什麼種子,就能開出什麼花朵,收穫什麼果實。一切真誠、善良、有愛、樂觀、寬容,或者與之相對的自我、慾望、虛偽、脆弱......都是由此萌發,並決定一個人的未來。所以在教養孩子的同時,我們除了小心呵護他純真的本性外,更應該養成他健全的人格、崇高的品德,以便日後成為一個頂天立地、有為有守,到處受歡迎的人。這套美德加油站,共分六冊,可提供低中高各年級使用,教師或家長運用時,請透過故事導引、行為實踐紀錄,讓孩子從中體認到美德的價值與蘊藏的芬芳。
【電子書】美德加油站〈低年級‧下〉
為了呼應教育部的「有品運動」,我們傾全力編寫了這一套>,期望為學校、家長提供一片芳草地,使美德的芬芳,散播在每一個家庭和校園。孩子的心中原本就是一塊肥沃的土壤,在這裡播下什麼種子,就能開出什麼花朵,收穫什麼果實。一切真誠、善良、有愛、樂觀、寬容,或者與之相對的自我、慾望、虛偽、脆弱......都是由此萌發,並決定一個人的未來。所以在教養孩子的同時,我們除了小心呵護他純真的本性外,更應該養成他健全的人格、崇高的品德,以便日後成為一個頂天立地、有為有守,到處受歡迎的人。這套美德加油站,共分六冊,可提供低中高各年級使用,教師或家長運用時,請透過故事導引、行為實踐紀錄,讓孩子從中體認到美德的價值與蘊藏的芬芳。
【電子書】美德加油站〈高年級‧下〉
為了呼應教育部的「有品運動」,我們傾全力編寫了這一套>,期望為學校、家長提供一片芳草地,使美德的芬芳,散播在每一個家庭和校園。孩子的心中原本就是一塊肥沃的土壤,在這裡播下什麼種子,就能開出什麼花朵,收穫什麼果實。一切真誠、善良、有愛、樂觀、寬容,或者與之相對的自我、慾望、虛偽、脆弱......都是由此萌發,並決定一個人的未來。所以在教養孩子的同時,我們除了小心呵護他純真的本性外,更應該養成他健全的人格、崇高的品德,以便日後成為一個頂天立地、有為有守,到處受歡迎的人。這套美德加油站,共分六冊,可提供低中高各年級使用,教師或家長運用時,請透過故事導引、行為實踐紀錄,讓孩子從中體認到美德的價值與蘊藏的芬芳。
【電子書】美德加油站〈中年級‧上〉
為了呼應教育部的「有品運動」,我們傾全力編寫了這一套<<美德加油站>>,期望為學校、家長提供一片芳草地,使美德的芬芳,散播在每一個家庭和校園。孩子的心中原本就是一塊肥沃的土壤,在這裡播下什麼種子,就能開出什麼花朵,收穫什麼果實。一切真誠、善良、有愛、樂觀、寬容,或者與之相對的自我、慾望、虛偽、脆弱....都是由此萌發,並決定一個人的未來。所以在教養孩子的同時,我們除了小心呵護他純真的本性外,更應該養成他健全的人格、崇高的品德,以便日後成為一個頂天立地、有為有守,到處受歡迎的人。這套美德加油站,共分六冊,可提供低中高各年級使用,教師或家長運用時,請透過故事導引、行為實踐紀錄,讓孩子從中體認到美德的價值與蘊藏的芬芳。
【電子書】美德加油站〈高年級‧上〉
為了呼應教育部的「有品運動」,我們傾全力編寫了這一套<<美德加油站>>,期望為學校、家長提供一片芳草地,使美德的芬芳,散播在每一個家庭和校園。孩子的心中原本就是一塊肥沃的土壤,在這裡播下什麼種子,就能開出什麼花朵,收穫什麼果實。一切真誠、善良、有愛、樂觀、寬容,或者與之相對的自我、慾望、虛偽、脆弱....都是由此萌發,並決定一個人的未來。所以在教養孩子的同時,我們除了小心呵護他純真的本性外,更應該養成他健全的人格、崇高的品德,以便日後成為一個頂天立地、有為有守,到處受歡迎的人。這套美德加油站,共分六冊,可提供低中高各年級使用,教師或家長運用時,請透過故事導引、行為實踐紀錄,讓孩子從中體認到美德的價值與蘊藏的芬芳。
【電子書】美德加油站〈低年級‧上〉
為了呼應教育部的「有品運動」,我們傾全力編寫了這一套<<美德加油站>>,期望為學校、家長提供一片芳草地,使美德的芬芳,散播在每一個家庭和校園。 孩子的心中原本就是一塊肥沃的土壤,在這裡播下什麼種子,就能開出什麼花朵,收穫什麼果實。一切真誠、善良、有愛、樂觀、寬容,或者與之相對的自我、慾望、虛偽、脆弱....都是由此萌發,並決定一個人的未來。所以在教養孩子的同時,我們除了小心呵護他純真的本性外,更應該養成他健全的人格、崇高的品德,以便日後成為一個頂天立地、有為有守,到處受歡迎的人。這套美德加油站,共分六冊,可提供低中高各年級使用,教師或家長運用時,請透過故事導引、行為實踐紀錄,讓孩子從中體認到美德的價值與蘊藏的芬芳。
【電子書】童詩閱讀教學探究─以【在夢裡愛說童話故事的星星】為例
在探討詩的定義、童詩的定義、童詩的內容與教育價值後,作者選定一首成人為兒童寫的童詩「在夢裡愛說童話故事的星星」文本,帶入小學高年級的教室課堂,實際進行童詩閱讀教學探索,詳載其中的文本教材分析、教學歷程、教學方法與和兒童互動交流的教室生活經驗,希望能和其他教學者與研究者共同分享這一次的教學旅行。
【電子書】台灣百年小學故事
自西元1895年起,台灣的小學生命已匆匆走過了一世紀!這是一本結合歷史、文學與鄉土風情的文化書籍,全書節選台灣56所超過百歲的小學,依循著旅者腳步帶領你尋訪校園的古蹟瑰寶、風雲人物與歷史故事,讓您深入欣賞台灣小學的百年人文風貌!全台首學─士林國小有件價值不斐的百年文物,多年前日本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還曾隔海求寶喔!台中有個穿越時空的古蹟學校──清水國小,站在黑瓦紅磚圍繞的大操場,令人恍如回到七、八十年前的日本年代。你知道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替弱勢者發聲的楊守愚和為文化奮鬥的詩人陳虛谷,三位台灣文學明星全都來自八卦山麓的老校──中山國小!你曾聽說苗栗的木雕小鎮旁,靜宓謐的建中國小校園角落,有座日式的小神社,裡面藏著早已被人遺忘的天皇神語?
【電子書】台灣百年小學故事
自西元1895年起,台灣的小學生命已匆匆走過了一世紀!這是一本結合歷史、文學與鄉土風情的文化書籍,全書節選台灣56所超過百歲的小學,依循著旅者腳步帶領你尋訪校園的古蹟瑰寶、風雲人物與歷史故事,讓您深入欣賞台灣小學的百年人文風貌!全台首學─士林國小有件價值不斐的百年文物,多年前日本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還曾隔海求寶喔!台中有個穿越時空的古蹟學校──清水國小,站在黑瓦紅磚圍繞的大操場,令人恍如回到七、八十年前的日本年代。你知道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替弱勢者發聲的楊守愚和為文化奮鬥的詩人陳虛谷,三位台灣文學明星全都來自八卦山麓的老校──中山國小!你曾聽說苗栗的木雕小鎮旁,靜宓謐的建中國小校園角落,有座日式的小神社,裡面藏著早已被人遺忘的天皇神語?
【電子書】誰捉弄了台灣教改?
在這一本跨越台灣教育改革十五年(1987-2003)的書中,作者提出誰捉弄了台灣教改的問題,也透過許多人、事、物等方面的解析,來探討這段過程中所歷經的重大教育事件,及其所造成的日後影響。同時,對當前台灣社會重要的教改議題,包括:自學方案、建構式數學、多元入學管道及九年一貫課程等政策的來龍去脈詳加介紹,並透過概念構圖,為讀者鋪陳較為清晰的教改圖像。書中也試圖從教師、校長及社會人士的角度來比較解嚴前後,中小學校園生態的轉變情形,甚至大膽預測2020年,台灣的校園將會出現甚麼樣的情景,以供國人提早準備之參考。筆者最後提出「終結教改亂象,回歸教育本質」的呼籲,建議未來台灣教育走向應重新檢討以往教改的基調,配合國情、加強溝通宣導,才能走出更讓師生和家長接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