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與自己生命對話
閱讀,開啟了好奇的心,想要探求翻開書本,淡淡的書香,寬廣的世界就在眼前展開,不斷閱讀,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分享,閱讀,學習,成長,分享,讓自己活得有思想,有創意,希望能為別人帶來生命的喜和樂。
【電子書】孔子新說:肯定群我關係
怎樣才算孝順?如何面對人際間的分合好惡?孔子為群我之間提示一套具體可行的方案,帶領你追求自我實現的目標,你將會發現,孔子說的話並不是空談,而是在我們人生的過程中,一個非常精采而實用的指南針! 還懷疑嗎?那就快打開本書吧!保證帶給你不一樣的閱讀新體驗,從此讓你不再聽到「孔子」就害怕!
【電子書】談儒話墨說道:文思三部曲
現代人享受科技物具的樂趣,也承受科技武器的恐懼,但很少人費心去愛去欣賞美,難怪科技突飛猛進,道德行為落後。在物質淫巧、精神荒涼下,社會失序,國際猜忌,資源財富不均。心理不平的個人和國家社會犯下許多危險的錯誤。本書撰述的是一些基要的人性和人情,給人類參考中國先哲的思想,使我們平復情感,節制妄念,免於浩劫築成毀壞。人類的爭亂,基本上不是任何政治、經濟、法律、軍力、宗教的變革才能解決的。也許本書所揭示的道德與科技進,方為至上的力量,除此,其他方式,往往徒勞。
【電子書】孟子名言的智慧
《孟子》為孟子和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講學論道,著書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在思想學術上發揚儒學,薪火相傳以保衛聖賢之道統,《孟子名言的智慧》精選其中名言150句,適用於教育、自我成長、社會和政治,可謂為現代為人處世的智囊寶典。此外,對於精選名言更是給予賞析說明,對於孟子的原理、重要觀念,帶來具有時代色彩的新鮮思維,形成新的觀念、準則,使讀者一看就懂,更樂於由古書中汲取生活智慧,溫古知新,進而修身養性、智慧處世。韓愈認為:自孔子歿後,僅孟子得孔子的正傳;求觀聖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孫奭曰:「孟子挺名世之才,秉先覺之志,拔邪樹正,高行麗辭,導王化之源以救時弊,閑聖人之道以斷群疑,其言精而贍,其旨淵而通,致仲尼之教獨尊於千古,非聖賢之倫,安能致於此乎?」孟子的學說,經時間考驗取得諸學者的肯定,時間愈久,光芒愈炬,在現代化、機械化的社會中,孟子仁義處世的理論愈顯珍貴。透過賞析和名言對照,《孟子名言的智慧》結合了過去與現代,讓讀者在權利與仁義的辯論中,智慧生活。
【電子書】道家思想基本探討《老子河上公注》之研究
該書在「老子學」與「道教史」上有其不可磨滅的特色和重要性;本書是有系統化地以注文為主,探討其中宇宙論、養生學、政治論、神仙思想,作為研究範圍,藉以全面性張顯《老子河上公注》在道教教義史上的重要性與特點。
【電子書】儒家與現代中國
儒家在過去兩千多年中曾是中國文化的主流,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卻遭到空前激烈的反對,使儒家傳統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在這一危機意識籠罩下,曾出現形形色色保衛儒家傳統的不同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儒家學派。本書大半篇幅,即在針對這個學派做初步的反省與批判,經由這些文字,大抵可了解新儒家的基本觀念,及其猶待進一步突破的困境。此外,本書也揭示了儒家與現代化衝突的部分,以及仍具有現代性而值得發揚的部分,也為儒家優良傳統的現代化提供一個動人的例證。
【電子書】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
本書蒐集作者近年所撰論文九篇﹐各篇論文討論主題均環繞儒家學術傳統及中國文化創新之問題。清末以來﹐國勢蜩螗﹐道術多變﹐在中西思潮交互激盪之下﹐傳統之延續與文化之創新乃為國人關懷之問題。作者認為﹐中國歷史 傳統寓有強烈之延續性﹐故一切人文學術之研究必先能守舊而後才能開新。作者本於此一信念﹐在全書各篇文字中﹐分別檢討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之形成發展、朱子思想中舊學與新知的融會﹐以及東亞新世儒學思潮的轉向等現 象﹐亦討論中國近代人文學術之特質、歷史教育及社會科學研究中國化等問題﹐並指出「新舊調適」及「中西會通」為當前文化建設之基本方向。